《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教材的总体概况按专题,分组编排。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1、几个主要数字 课文分成8组,每组个专题,共个专题。课文篇,其中精读24篇,略读8篇。后附选读8篇。生字:认识200个,会写300个,累计认识个,会写个。词语表列出的词语:35个。综合性学习:2次(在第一、五组)2、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1、多彩的生活 2、名人故事 3、心中的秋天 4、细心观察 5、灿烂的中华文化 6、壮丽的祖国山河 7、科学的思想方法 8、献出我们的爱 导语资料袋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 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课例精读略读展示台
2、成语故事趣味语文3、教 材 结 构机动栏目(一)专题新颖 专题内涵丰富 贴近儿童生活 体现时代特点 蕴涵教育价值(二)整合有力 每组课文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 课例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都围绕专题 来安排。(三)选文精美 人文内涵丰富 语言文字优美 教材保留了大家熟悉的优秀课文。新选课文文质兼美,可读性极强。(四)导学有方 在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精读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有连接语提示学习方法。2、课文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体现了教学生“怎样读”的阅读策略
3、。(1)理解词语的方法(2)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3)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五)内容丰富(1)基 础 落 实(2)情 感 丰 富(3)思 维 活 跃(4)视 野 开 阔第一单元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设计理念: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
4、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单元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
5、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3 掌握36 个生字和46 个词语。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 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3 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4 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单元设计说明: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教学建议1 我们的民族小学(2 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2 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5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
6、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1 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4“汇报与展示”(3 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面,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动
7、意义、目的及开展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爬天都峰的后面,又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醒学生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本组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在导读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课文为这一专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则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要加强整合的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517 课时。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简析单元内容与特点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
8、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第二组课文同样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板块,以“名人故事”这一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组的导语中,即明确
9、提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的要求,此外,在灰雀课后,学习伙伴的泡泡中也做了相应的提示。这些内容的安排,是为了“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做的准备工作。本组的四篇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二、单元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本单元文本特点,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 会认37 个生字,
10、会写40 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 个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3 在对课文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4 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5 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6 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7 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误解与纠谬。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
11、意的阅读”。通过近三年以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注意到,为数不少的教师对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个有关读书的要求有所误解和曲解。他们认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仅仅是阅读形式的多样问题,于是,老师所谓的阅读指导便流于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等诸多阅读形式的更替与展示。大家不要忘记,课程标准在“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之后还有这样的表述,“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不难发现,“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手段,不顾“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个目的而单纯追求阅读形式的多样,是对课程标准的误解和曲解。换句话说,阅读形式的选择必须
12、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与教师的指导。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理念的确立,主要目的是力图规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灌输”行为,代之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提出的“教师的分析”,指的是教师直接将问题的答案直接灌输给学生,它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教师在阅读指导时,要注意策略的选择:一种策略是,从学生对教师或者学生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中提取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的回答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回答的比较中,认识、选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另一种策略,
13、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理解成教师不必给予必要的阅读指导,学生可以凭借不同形式的、单纯的个人阅读就可以领会课文内容,学会表达方法。3、重视阅读的指导。重视阅读的指导包含不同的层次和内容:第一,指导什么;第二,如何指导。先看指导什么。对于那些不传达给学生他就无法自主获得的知识、技巧,教师不必反复地要求学生自主尝试、习得,以避免学生直至心理受挫,最终也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平等的对话,譬如“我也来试试,这样读是不是好一些?”“请让我试试好吗?”直接将正确的处理办法演示给学生,例如:诗歌
14、的诵读、长句的断句、停顿,轻声、儿化、疑问等等。不过,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内容和传达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逐步习得。教师在指导学生深入领悟课文时,需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是实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前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会遇到某些问题,此外,教师需要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了解,另一方面则可以学习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文中学习伙伴的话和课后习题中的内容,也可以参照我们列举的有关课程标准当中的阶段目标,自主设计。这里特别强调两点:第一
15、,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问题,都要特别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或者老师提出的问题属于哪个角度。明确提问的角度,有助于学生正确思考和解答问题,同时可以使学生在理论上明确当我们遇到其他文章时,该怎样思考、从什么角度提问,这是一个示范和模仿学习的过程。可以提问的内容和角度很多,一般来说,可以从题目入手 也可以从部分词句的表达方法、含义入手(爬天都峰“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中的“挂”字),还可以从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入手(奇怪的大石头“想不到,这项研究成果竟然和
16、童年的疑问有关”。譬如灰雀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老师可以据此提问,“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列宁的什么心情,列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我们应该如何通过自己的阅读传达出这种心情?”这样的问题不只是提出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另一个用意则是呼应课程标准提出的“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要求,引导学生培养捕捉信息、体会情感的能力与习惯。再如,爬天都峰文中学习伙伴有这样说到:“从 终于 这个词,我体会到”如何体会“终于”这个词的作用,教师可以设问,“终于 能否去掉,去掉之后与原句相比,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提示,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语、
17、学习领会词语表达作用的基本方法。第三种策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实际,解决教材中出现的问题。随着学生知识、年龄、阅历的增长,语言知识的丰富,上述的示范模仿应该相应地淡化,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领会、感受人物的心情变化则变成了重点,因此,如何通过自己的阅读将任务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则变成了朗读指导中的重中之重。不论上述的哪一种策略,都要注意方法的归纳和引导,尽量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一些阅读策略,不要停留在个别的、具体的、为解决一时一地的琐碎评析上去。三、教学建议 本册教材是中年级的起始阶段,尤其是第一、二组课文更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要通过
18、本册教材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一下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这两组乃至后面一两组课文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识字学词、理解词句仍然是教学重点。加强读书方法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引导。识字写字、词句训练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但在不同年段要求应有所提升。1、继续重视识字写字教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学习中;其次应突出难点,注意简洁;(如:第1、2、3、6、7 课生字表
19、)第三,到中年级不仅写字还要写词;(例:出示词语表)第四,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字词的巩固成为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如:小摄影师)2、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的主要任务有两个:理解和积累。在理解词句方面我们除了继续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外,更要重视引导抓住关键词句,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感悟做人之道。(1)抓内容精彩之处,例: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在精彩之处边读边想,帮助深入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2)抓关键性的词语运用之处,例:奇怪
20、的大石头 教学课文第二段时,教师引导学生默读思考: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哪一个字?然后抓住“孤零零”和“严严实实”等关键词语进行品读,理解石头之“奇”、石头之“巨”。(3)抓课文留白之处,富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移情体验,转换角色,在此基础上朗读,会越读越美妙。3、与“学习伙伴”交朋友 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 从一年级开始出现的“学习伙伴”的形式,到三年级上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内部或结尾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和“学习伙伴”交朋友,逐步学会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充分利用好学习伙伴,与学习伙伴交朋友,从小就养成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勾画旁批等读书习惯,语文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学习伙伴”除了利于学生学习外,还利于教师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选择备课上课的着力点,提高教学效益。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