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ppt(1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生 理理 学学基础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及重点、难点第一节第一节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 兴奋性兴奋性 适应性适应性 生殖生殖(一)新陈代谢(一)新陈代谢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包括:包括:包括:合成代谢:合成代谢:合成代谢:合成
2、代谢: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成成成 机体自身的结构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机体自身的结构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机体自身的结构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机体自身的结构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织织织织 结构并储存能量的过程。结构并储存能量的过程。结构并储存能量的过程。结构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分解代谢:分解代谢:分解代谢:分解代谢:机体分解自身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机体分解自身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机体分解自身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机体分解自身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过过过 程。程。程。程。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随之终结。
3、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随之终结。(二)兴奋性(二)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能力。在刺激作用下,机体或组织细胞的反应如在刺激作用下,机体或组织细胞的反应如果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果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的,称为弱变强的,称为兴奋兴奋;反之,称为;反之,称为抑制抑制。(三)适应性(三)适应性适应:适应:适应:适应: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生理功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生理功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生理功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生理功能能能能 的过程。的过程。的过程。的过程。适应
4、性适应性适应性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动动动 使之相协调的功能。使之相协调的功能。使之相协调的功能。使之相协调的功能。机体实现适应的主要方式:机体实现适应的主要方式: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神经调节:迅速、准确,可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快迅速、准确,可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快迅速、准确,可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快迅速、准确,可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快速速速速 适应。适应。适应。适应。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机体大多数的适应反应依赖体液调节。机体大多数的适应反应依赖体液调
5、节。机体大多数的适应反应依赖体液调节。机体大多数的适应反应依赖体液调节。若体液调节的结果不能使机体适应环若体液调节的结果不能使机体适应环若体液调节的结果不能使机体适应环若体液调节的结果不能使机体适应环境境境境 的变化,则产生疾病。的变化,则产生疾病。的变化,则产生疾病。的变化,则产生疾病。二、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二、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性生物电现象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局部兴奋局部兴奋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兴奋在不同细胞上的传导兴奋在不同细胞上的传导生物电现生物电现象象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
6、膜外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外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外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外电位较膜内电位高,即电位较膜内电位高,即电位较膜内电位高,即电位较膜内电位高,即内负外正内负外正内负外正内负外正状态。状态。状态。状态。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70mV-70mV;骨骼肌细胞:;骨骼肌细胞:;骨骼肌细胞:;骨骼肌细胞:-70mV-70mV;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10mV-10mV产生的机制:产生的机制:产生的机制:产生的机制:细胞内液中细胞内液中细胞内液中细胞内液中K
7、K+的浓度比胞外液高,细胞安静时膜对的浓度比胞外液高,细胞安静时膜对的浓度比胞外液高,细胞安静时膜对的浓度比胞外液高,细胞安静时膜对K K+的通透性的通透性的通透性的通透性大,对大,对大,对大,对NaNa+的通透性很小,允许的通透性很小,允许的通透性很小,允许的通透性很小,允许K K+向外扩散向外扩散向外扩散向外扩散 K K+外流外流外流外流胞外的负离子以胞外的负离子以胞外的负离子以胞外的负离子以ClCl-为主,胞内以大分子为主,胞内以大分子为主,胞内以大分子为主,胞内以大分子有机负离子(有机负离子(有机负离子(有机负离子(A A-)为主,)为主,)为主,)为主,胞膜对胞膜对胞膜对胞膜对A A
8、-无通透性无通透性无通透性无通透性 内负外正内负外正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受到刺激时,出现快速、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受到刺激时,出现快速、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受到刺激时,出现快速、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受到刺激时,出现快速、可逆的、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可逆的、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可逆的、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可逆的、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是细胞兴是细胞兴是细胞兴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奋的标志。奋的标志。奋的标志。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首先包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首先包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和
9、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首先包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首先包括一个快速的去极化过程(括一个快速的去极化过程(括一个快速的去极化过程(括一个快速的去极化过程(去极相去极相去极相去极相);随后膜电位又;随后膜电位又;随后膜电位又;随后膜电位又迅速复极化至接近静息电位水平(迅速复极化至接近静息电位水平(迅速复极化至接近静息电位水平(迅速复极化至接近静息电位水平(复极相复极相复极相复极相)。二者共)。二者共)。二者共)。二者共同形成尖峰状的电位变化,称为同形成尖峰状的电位变化,称为同形成尖峰状的电位变化,称为同形成尖峰状的电位变化,称为锋电位锋电位锋电位锋电位。锋电位历时约锋电位历时约锋电
10、位历时约锋电位历时约0.5-2ms0.5-2ms0.5-2ms0.5-2ms,电位变化幅度约,电位变化幅度约,电位变化幅度约,电位变化幅度约90-130mV90-130mV90-130mV90-130mV锋电位锋电位锋电位锋电位为动作电位的标志为动作电位的标志为动作电位的标志为动作电位的标志。去极相去极相去极相去极相复极相复极相复极相复极相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NaNa+在细胞外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内,但静息状态下细在细胞外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内,但静息状态下细在细胞外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内,但静息状态下细在细胞外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内,但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胞膜对胞膜对胞膜对NaNa+通透性很低
11、,通透性很低,通透性很低,通透性很低,NaNa+通道处于关闭状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的除极相除极相除极相除极相主要是由于膜对主要是由于膜对主要是由于膜对主要是由于膜对NaNa+的通透性突然的通透性突然的通透性突然的通透性突然增大,引起增大,引起增大,引起增大,引起NaNa+快速内流快速内流快速内流快速内流而形成;而形成;而形成;而形成;复极相复极相复极相复极相主要是主要是主要是主要是NaNa+通通通通道关闭后,出现的道关闭后,出现的道关闭后,出现的道关闭后,出现的K K+通透性增大,引起通透性增大,引起通透性增大,引起通
12、透性增大,引起K K+的外流的外流的外流的外流。刺激必须达到阈值才能使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刺激必须达到阈值才能使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刺激必须达到阈值才能使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刺激必须达到阈值才能使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阈下刺激可引起局部兴奋。产生动作电位。阈下刺激可引起局部兴奋。产生动作电位。阈下刺激可引起局部兴奋。产生动作电位。阈下刺激可引起局部兴奋。静息电位静息电位静息电位静息电位K+K+外流外流外流外流去极相去极相去极相去极相Na+Na+内流内流内流内流复极相复极相复极相复极相K+K+外流外流外流外流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兴奋在细胞的某
13、一点产生后,可以不衰减地在兴奋在细胞的某一点产生后,可以不衰减地在同一细胞膜上传导。同一细胞膜上传导。兴奋的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成正比。兴奋的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成正比。兴奋传导的特征:兴奋传导的特征:完整性、双向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完整性、双向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兴奋在不同细胞间的传递兴奋在不同细胞间的传递 神经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借助乙酰胆碱(借助乙酰胆碱(ACh)这种化学递质来完成)这种化学递质来完成神经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肌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化学性兴奋传递化学性兴奋传递 单向传递:单向传递:只能从接头前膜(释放只能从接头前膜(释放ACh)
14、传向终板膜)传向终板膜 时间延搁时间延搁 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三种调节方式:三种调节方式: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自身调节三种调节方式相互配合、密切联系三种调节方式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又各有特点又各有特点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基本方式-反射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 感受器感受器 传入神经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传出神经 效应器效应器 特点:比较迅速,持续时间短、精确特点:比较迅速,持续时间短、精确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调节临近细胞,
15、或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调节临近细胞,或 由血液运送至全身,调节细胞活动由血液运送至全身,调节细胞活动 特点:比较缓慢、温和、持久,作用范围较广泛特点:比较缓慢、温和、持久,作用范围较广泛自身调节自身调节:对维持组织和器官血流量的相对稳定起重对维持组织和器官血流量的相对稳定起重 要作用要作用一、血液的组成、功能和理化性质一、血液的组成、功能和理化性质第二节第二节 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血液的特性与生理功能能血液的基本组成:血液的基本组成:水水水水 90%90%血浆血浆血浆血浆 电解质电解质电解质电解质 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 血液血液血液血液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
16、物 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 血细胞血细胞血细胞血细胞 白细胞白细胞白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血小板血小板血小板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淋巴细胞全血离心后 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血液的功能血液的功能 1.运输功能运输功能:O2、CO2;营养物质;代谢产物;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2.缓冲功能:缓冲功能:具有多种缓冲物质,具有多种缓冲物质,维持酸碱平衡、体温等维持酸碱平衡、体温等 3.体温调节功能:体温调节功能:缓冲体温波动缓冲体温波动 4.防御和保护作用:防御和保护作用: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 5.生理性止血功能生
17、理性止血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约为约为300mmol/kgH2O 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小分子的晶体物质(主:由血浆中小分子的晶体物质(主:由血浆中小分子的晶体物质(主:由血浆中小分子的晶体物质(主要是要是要是要是NaClNaCl、NaHCONaHCO3 3和葡萄糖等)形成。占全体血和葡萄糖等)形成。占全体血和葡萄糖等)形成。占全体血和葡萄糖等)形成。占全体血浆渗透压的浆渗透压的浆渗透压的浆渗透压的99.5%99.5%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等:由血浆蛋白(主
18、要是白蛋白)等:由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等:由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大分子物质形成。大分子物质形成。大分子物质形成。临床常用的临床常用的临床常用的临床常用的0.9%NaCl0.9%NaCl或或或或5%5%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血浆的血浆的血浆的血浆的pHpH:7.357.457.357.45二、血细胞的形态与生理功能二、血细胞的形态与生理功能(一)红细胞(一)红细胞形态形态:双凹圆碟形,平均直径约:双凹圆碟形,平均直径约8 m,无细胞核,无细胞核,无细胞器。无细胞器。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占细胞成分的主要成分
19、为血红蛋白,占细胞成分的3035%。红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正常成人男性:正常成人男性:5.0 1012/L,女性:,女性:4.2 1012/L血红蛋白含量:男性血红蛋白含量:男性 120160g/L,女性女性 110150g/L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 1)悬浮稳定)悬浮稳定性性 在血浆中保持悬浮不易下沉在血浆中保持悬浮不易下沉(2 2)渗透脆性)渗透脆性红细胞内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红细胞内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在低渗溶液中会发生膨胀破裂在低渗溶液中会发生膨胀破裂-溶血溶血(3 3)可塑变形性)可塑变形性 红细胞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红细胞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红细胞的
20、功能红细胞的功能:运输运输O2和和CO2(二)白细胞(二)白细胞形态:形态: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无色、球形、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白细胞总数:正常人白细胞总数:(4.010.0)109/L分为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分为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的意义。白细胞总数超过白细胞总数超过10.010.0 10109 9/L/L时,称为白细胞增多,时,称为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病原体感染性疾病。常见于病原体感染性疾病。在新
21、药研发过程中,白细胞计数可作为评价药物毒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白细胞计数可作为评价药物毒性的常用指标。性的常用指标。白细胞的生理功能:防卫白细胞的生理功能:防卫趋化、吞噬、杀菌、免疫应答、抗肿瘤趋化、吞噬、杀菌、免疫应答、抗肿瘤(三)血小板(三)血小板形态:形态: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小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是最小的血细胞。块胞质。是最小的血细胞。正常时呈双面微凸圆盘状,受刺激激活时可伸出伪正常时呈双面微凸圆盘状,受刺激激活时可伸出伪足。无细胞核。胞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器。足。无细胞核。胞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器。正常成人血小板数目为正常成人血小板数目为(100300)
22、109/L,当减少,当减少到到50 109/L以下时,可发生出血倾向。以下时,可发生出血倾向。生理特性:生理特性: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生理功能:生理功能: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促进生理性止血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促进生理性止血 参与凝血功能。参与凝血功能。三、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三、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几分钟内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几分钟内 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出血时间(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用采血针刺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
23、用采血针刺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 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这段时间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这段时间 为为13分钟。分钟。出血时间长短反映生理止血的功能状态。出血时间长短反映生理止血的功能状态。生理止血过程主要包括:生理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管收缩血管收缩血管收缩 受损局部及附近血管受损局部及附近血管受损局部及附近血管受损局部及附近血管 三个时相三个时相三个时相三个时相 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指血液由流动的液
24、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的过程。其实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其实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血液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血液凝固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酶促反应。白质酶促反应。凝血过程凝血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凝血过程一旦开始,各个凝血因子便层层激活,凝血过程一旦开始,各个凝血因子便层层激活,形成一个形成一个“瀑布瀑布”样的反应链直至血液凝固。样的反应链直至血液凝固。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复
25、合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的激活凝血酶原的激活 纤维蛋白的生成纤维蛋白的生成 内源性内源性内源性内源性 外源性外源性外源性外源性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凝血因子 a a a Caa Ca2+2+PL PL CaCa2+2+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酶(凝血酶(凝血酶(a a)CaCa2+2+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I I)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Ia)(Ia)Ca Ca2+2+交织成纤维蛋白网交织成纤维蛋白网交织成纤维蛋白网交织成纤维蛋白网凝血酶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复合物凝血过程凝血过程四、血型四、血型(一)血型的概念(一)血型的概念 红
26、细胞膜上特异性红细胞膜上特异性 抗原的类型抗原的类型(二)(二)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第三节第三节 循环系统生理循环系统生理心脏生理心脏生理血管生理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心脏生理一、心脏生理心脏的主要功能:泵血心脏的主要功能:泵血 (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内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心肌细胞分泌钠尿肽,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心肌细胞分泌钠尿肽,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舒血管物质(放舒血管物质(NO、前列腺素等)和缩血管、前列腺素等)和缩血管物质(内皮素)物质(内皮素)调节血液循环,维持血压稳定及调节肾脏功能调节血液循环,维持血压稳定及调节肾脏功能(一)心
27、肌细胞的生物电现(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象心肌细胞的类型心肌细胞的类型1.1.工作细胞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特特特特点点点点:具具具具有有有有兴兴兴兴奋奋奋奋性性性性、传传传传导导导导性性性性和和和和收收收收缩缩缩缩性性性性,无无无无自自自自律性律性律性律性 执行收缩功能执行收缩功能执行收缩功能执行收缩功能2.2.自自律律细细胞胞(窦窦房房结结P P细细胞胞、大大部部分分房房室室交交界区细胞、浦肯野细胞)界区细胞、浦肯野细胞)特特特特点点点点:具具具具有有有有自自自自动动动动节节节节律律律律性性性性,有有有有兴兴兴兴奋奋奋奋性性性性、传传传传导导导导性性性性,收收
28、收收 缩性较弱缩性较弱缩性较弱缩性较弱功功能能:产产生生和和传传布布兴兴奋奋,控控制制心心脏脏活活动动的的节节律律心肌细胞的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及其产生机制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心肌细胞静息电位:内负外正(极化状态):内负外正(极化状态):内负外正(极化状态):内负外正(极化状态):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90mV-90mV 自律细胞:静息电位不稳定自律细胞:静息电位不稳定自律细胞:静息电位不稳定自律细胞:静息电位不稳定形成机制:形成机制:K K+外流外流外流外流 K K+平衡电位平衡电位平衡电位平衡电位 少量少量少量少量NaNa+内流内流内流内流 心肌
29、细胞的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及其产生机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升支与降支不对称,升支与降支不对称,升支与降支不对称,升支与降支不对称,复极过程复杂,复极过程复杂,复极过程复杂,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长。不同部分心肌细胞不同部分心肌细胞不同部分心肌细胞不同部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形态波幅动作电位形态波幅动作电位形态波幅动作电位形态波幅都有所不同。都有所不同。都有所不同。都有所不同。根据心肌动作电位的特点,可将心肌细根据心肌动作电位的特点,可将心肌细胞分为: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去极速度快,振幅大,复极过程
30、缓慢,去极速度快,振幅大,复极过程缓慢,去极速度快,振幅大,复极过程缓慢,去极速度快,振幅大,复极过程缓慢,兴奋传导快兴奋传导快兴奋传导快兴奋传导快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自律细胞自律细胞自律细胞自律细胞-浦肯野浦肯野浦肯野浦肯野细细细细胞胞胞胞自律细胞自律细胞自律细胞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细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细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细窦房结、房室交界区细胞胞胞胞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非自律细胞-结区细胞结区细胞结区细胞结区细胞慢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去极化速度慢,波幅小,复
31、极缓慢且无明去极化速度慢,波幅小,复极缓慢且无明去极化速度慢,波幅小,复极缓慢且无明去极化速度慢,波幅小,复极缓慢且无明显显显显 的时相区分,传导速度慢的时相区分,传导速度慢的时相区分,传导速度慢的时相区分,传导速度慢快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及形成机制及形成机制除极过程:除极过程:复极过程:复极过程:0 0期期1 1期(快速复极初期)期(快速复极初期)2 2期(平台期)期(平台期)3 3期(快速复极末期)期(快速复极末期)4 4期(静息期)期(静息期)0 0 0 0-90-90-90-90-70-70-70-70+20+20+20+20+40+40+40+400 0 0 01 1
32、1 12 2 2 23 3 3 34 4 4 4包括包括5 5个时期个时期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0 0期:期:NaNa+快速内流快速内流NaNaNaNa+1 1期:期:K K+外流外流K K K K+2 2期期:Ca:Ca2+2+内流内流 K K+外流外流达平达平衡衡K K K K+CaCaCaCa2+2+2+2+3 3期:期:K K+外流外流 K K K K+4 4期:期:CaCa2+2+-Na-Na+交交换换 NaNa+-K-K+交交换换NaNa+CaCa2+2+KK+NaNa+平台期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也平台期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也是其与神经纤维和骨骼
33、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其与神经纤维和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0 0 0 0-90-90-90-90-70-70-70-70+20+20+20+20+40+40+40+400 0 0 01 1 1 12 2 2 23 3 3 34 4 4 4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纤维或骨骼肌细胞神经纤维或骨骼肌细胞神经纤维或骨骼肌细胞神经纤维或骨骼肌细胞平台期平台期平台期平台期浦肯野细胞浦肯野细胞 0 01 12 23 34 4快反应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快反应自律细胞动作电位 0 0、1 1、2 2、3 3期:期: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似似4 4期电位不稳,期电位不稳,自动去极化自动
34、去极化 4 4期期自动去极化自动去极化是自律细胞生物电活动区别是自律细胞生物电活动区别于非自律细胞的主要特征于非自律细胞的主要特征慢反应细胞(窦房结)的动作电位慢反应细胞(窦房结)的动作电位波形波形4 40 03 30 0-90-90-70-70+20+20+40+40-60-60-40-40 有有有有0 0 0 0,3 3 3 3,4 4 4 4期,期,期,期,无无无无1 1 1 1,2 2 2 2期期期期 最大复极电位最大复极电位最大复极电位最大复极电位 (-70-70-70-70mVmV)阈电位阈电位阈电位阈电位(-40mV-40mV)0 0 0 0期去极速度慢、期去极速度慢、期去极速度
35、慢、期去极速度慢、幅度低幅度低幅度低幅度低 4 4 4 4期自动去极化快期自动去极化快期自动去极化快期自动去极化快 特点特点慢反应细慢反应细慢反应细慢反应细胞胞胞胞有自律性有自律性有自律性有自律性快反应细快反应细快反应细快反应细胞胞胞胞无自律性无自律性无自律性无自律性快反应细快反应细快反应细快反应细胞胞胞胞有自律性有自律性有自律性有自律性(二)心肌的基本生理特征(二)心肌的基本生理特征 兴奋兴奋性性 自律自律性性 传导传导性性 收缩收缩性性(四性四性 )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机械特机械特性性1.1.兴奋性兴奋性心肌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心肌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影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影
36、响心肌兴奋性的因素(1)(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PRP)水平)水平)水平)水平:反变:反变:反变:反变(2)(2)阈电位(阈电位(阈电位(阈电位(TPTP)水平)水平)水平)水平:(RP-TP)(RP-TP)兴奋性兴奋性兴奋性兴奋性(3)(3)NaNa+通道状态通道状态通道状态通道状态:备用状态备用状态备用状态备用状态:-90 mV(:-90 mV(具有兴奋性的前提具有兴奋性的前提具有兴奋性的前提具有兴奋性的前提)激活状态激活状态激活状态激活状态:-70 mV:-70 mV 失活状态失活状态失活状态失活状态:-0 mV:-0 mV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有效
37、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0 0 0 0期期期期3 3 3 3期期期期-60mv-60mv-60mv-60mv 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0 0 0 0期期期期3 3期期期期-55mv -55mv -55mv -55mv 0 0 0 0 Na Na Na Na+通道失活通道失活通道失活通道失活局部反应期局部反应期局部反应期局部反应期 -55-55-55-55-60mv -60mv -60mv -60mv 极低极低极低极低 少数少数少数少数NaNaNaNa+通道恢通道恢通道恢通道恢复复复复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60-60-60-60-80 mv
38、-80 mv -80 mv -80 mv 低低低低 部分部分部分部分NaNaNaNa+通道恢通道恢通道恢通道恢复复复复超常期超常期超常期超常期 -80-80-80-80-90mv -90mv -90mv -90mv 高高高高 大部分大部分大部分大部分NaNaNaNa+通道恢通道恢通道恢通道恢复复复复 分期分期 时间时间 兴奋性兴奋性 原因原因心肌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心肌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心肌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心肌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而兴奋时,对第二个刺激的反而兴奋时,对第二个刺激的反而兴奋时,对第二个刺激的反而兴奋时,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能力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应能力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应能力发生规
39、律性的变化应能力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任何刺激均不能使心肌细胞产任何刺激均不能使心肌细胞产任何刺激均不能使心肌细胞产任何刺激均不能使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生动作电位生动作电位生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兴奋性变化的特点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意义意义: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充盈和泵血。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保证充盈和泵血。2.2.自律性自律性概念:概念:心肌在没有外来刺激情况下自动地心肌在没有外来刺激情况下自动地发生节律
40、性兴奋的特性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产生基础产生基础:4期自动去极化期自动去极化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影响自律性的因素(1)4(1)4期自动去极速度期自动去极速度正变正变(3)(3)阈电位水平上移阈电位水平上移 自律性自律性(2)2)最大复极(舒张)电位水平最大复极(舒张)电位水平反反变变4 4细胞能够传导兴奋的能力细胞能够传导兴奋的能力心肌细胞膜上任何部位产生的兴奋,不仅可以传遍整个细胞心肌细胞膜上任何部位产生的兴奋,不仅可以传遍整个细胞心肌细胞膜上任何部位产生的兴奋,不仅可以传遍整个细胞心肌细胞膜上任何部位产生的兴奋,不仅可以传遍整个细胞膜,而且很容易通过低电阻的闰盘,引起相邻细胞兴奋,膜,而且很
41、容易通过低电阻的闰盘,引起相邻细胞兴奋,膜,而且很容易通过低电阻的闰盘,引起相邻细胞兴奋,膜,而且很容易通过低电阻的闰盘,引起相邻细胞兴奋,从而使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从而使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从而使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从而使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1.1.1.1.心肌细胞兴奋传导原理心肌细胞兴奋传导原理心肌细胞兴奋传导原理心肌细胞兴奋传导原理 局局局局部部部部电电电电流流流流相相相相邻邻邻邻细细细细胞胞胞胞-阈阈阈阈电电电电位位位位水水水水平平平平产产产产生生生生动动动动作作作作电电电电位(离子流)位(离子流)位(离子流)位(离子流)心肌细胞同步性活动心肌细胞同步性活动心肌细胞同步性活动心肌细胞同
42、步性活动2.2.2.2.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心脏内兴奋传导途径 窦房结窦房结窦房结窦房结 心房肌心房肌心房肌心房肌 房室交界房室交界房室交界房室交界 房室束及左右房室束及左右房室束及左右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束支束支束支 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 心室肌心室肌心室肌心室肌 (整个心室兴奋)(整个心室兴奋)(整个心室兴奋)(整个心室兴奋)3.3.传导性传导性传导速度传导速度浦氏纤维浦氏纤维浦氏纤维浦氏纤维(4m/s)(4m/s)(4m/s)(4m/s)束支束支束支束支(2m/s)(2m/s)(2m/s)(2m/s)心室肌心室肌心室肌心室肌(1m/s)(
43、1m/s)(1m/s)(1m/s)心房肌心房肌心房肌心房肌(0.4m/s)(0.4m/s)(0.4m/s)(0.4m/s)结区结区结区结区(0.02m/s)(0.02m/s)(0.02m/s)(0.02m/s)房室交界传导慢:房室交界传导慢:房室延搁房室延搁意意义义:保保证证房房室室先先后后收收缩,有利于充盈、射血。缩,有利于充盈、射血。浦肯野细胞传导快浦肯野细胞传导快意意义义:保保证证心心室室肌肌同同步步收缩,利于射血。收缩,利于射血。传导特点传导特点影响传导性的因素影响传导性的因素结构因素:结构因素:心肌纤维的直径心肌纤维的直径正变正变 缝隙连接数量缝隙连接数量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期去极速
44、度和幅度期去极速度和幅度正变正变 静息电位水平静息电位水平 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三)体表心电图(三)体表心电图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的电位变化的图形。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的电位变化的图形。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的电位变化的图形。过心电描
45、记器从体表引出的电位变化的图形。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观指标。观指标。观指标。常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常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常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常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检查。死、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检查。死、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检查。死、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检查。典型的心电图由典型的心电图由典型的心电图由典型的心电图由P P、QQ、R R、S S、T T五个
46、波组成。五个波组成。五个波组成。五个波组成。P P波波波波:代表两个心房兴奋过程:代表两个心房兴奋过程:代表两个心房兴奋过程:代表两个心房兴奋过程QRSQRS波群波群波群波群:代表两个心室兴奋:代表两个心室兴奋:代表两个心室兴奋:代表两个心室兴奋 传播过程的电位变化传播过程的电位变化传播过程的电位变化传播过程的电位变化T T波波波波:反映心室兴奋后复极化:反映心室兴奋后复极化:反映心室兴奋后复极化:反映心室兴奋后复极化 的过程的过程的过程的过程(四)心脏的泵血功能(四)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概念:心动周期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心房或心室每收缩
47、和舒张一次,构成一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活动周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个活动周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个活动周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个活动周期。(收缩期和舒张期)心动周期历时约心动周期历时约心动周期历时约心动周期历时约0.8s0.8s特点:特点:房、室均有各自的心动周期房、室均有各自的心动周期房、室均有各自的心动周期房、室均有各自的心动周期 房室先后收缩房室先后收缩房室先后收缩房室先后收缩 左右同步收缩左右同步收缩左右同步收缩左右同步收缩 收缩期收缩期收缩期收缩期 140mmHg 90mmHg低血压低血压 90mmHg 60mmHg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素1.1.播出量
48、播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心功不全时主要表现主要影响收缩压。心功不全时主要表现 为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为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2.2.心率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收缩压和舒张 压均升高,但舒张压升高更明显。压均升高,但舒张压升高更明显。3.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弹性作用具有缓冲收缩压,大动脉的弹性作用具有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的作用。维持舒张压的作用。4.4.循环血量循环血量:是形成血压的先决条件。失血时,循是形成血压的先决条件。失血时,循 环血量减少,血管充盈度减少,动脉环血量减少,血管充盈度减少,动脉 血压显著下降;中毒、过敏性休克时,血压显著
49、下降;中毒、过敏性休克时,虽循环血量不变,但血管容积增加,相虽循环血量不变,但血管容积增加,相 对循环血量下降,动脉血压下降。对循环血量下降,动脉血压下降。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改变心缩力和心改变心缩力和心率率影响血管紧张性影响血管紧张性和血管口径和血管口径调整心输出调整心输出量量改变外周阻改变外周阻力力神经调神经调节节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脏的神经支配: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双重支配双重支配双重支配双重支配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经心交感神
50、经节后纤维节后纤维节后纤维节后纤维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ENE)与心肌细胞膜与心肌细胞膜与心肌细胞膜与心肌细胞膜 1 1 1 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心率心率 (正性变时正性变时 )收缩力收缩力 (正性变力正性变力 )房室传导房室传导(正性变传导正性变传导)心迷走神经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节后纤维ACh心肌细胞膜心肌细胞膜M受体受体心率心率 (负性变时负性变时)收缩力收缩力 (负性变力负性变力)房室传导房室传导 (负性变传导负性变传导)心迷走神经:心迷走神经:2.2.心血管中枢心血管中枢 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