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上册2墙体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构造上册2墙体中.ppt(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细部构造墙脚: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墙体。墙脚构造包括:防潮层 勒脚 散水(明沟)过梁窗台1、防潮层产生的原因 墙脚下部伸入地表,会受土中水的侵蚀,且顺墙而下的雨水或檐口部分飞落的雨水也会反溅上来对墙脚部分造成侵害。工程中需对墙脚部分作防潮处理。作用设置的位置墙身防潮层的构造做法水平防潮层设置的位置(1)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2)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如炉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处。分析分析:水平防潮层这样设置和地面做法的关系
2、。(3)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设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设垂直防潮层。分析分析:垂直防潮层的做法。实例分析墙身防潮层的构造做法 防潮层的几种做法:防潮层的几种做法:(1)2530厚防水砂浆防潮层(2)防水砂浆砌三皮砖防潮层(3)60厚细石混凝土带(内配3根直径6mm的钢筋)防潮层(4)油毡防潮层(5)地圈梁代替防潮层分析:从防水性、变形性能、墙体整体性方面比较各种做法。2、勒脚 产生的原因受到地表水和土壤中水分的侵蚀;还受机械力的影响 作用保护、防潮和美观。构造做法(参见教材图2-21)(1)勒脚表面抹灰可采用8-15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12mm厚1: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
3、假石抹面。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2)勒脚贴面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贴面勒脚耐久性强、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3)勒脚用坚固材料采用条石、混凝土等坚固耐久的材料代替砖勒脚。(4)高度:防水溅、防撞击、美观 根部:低于散水根部3、散水作用排除房屋外墙周围雨水,以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设置当屋面为有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明沟或暗沟。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一般设散水,并可加滴水砖(石)带。构造做法通常是在素土夯实上,铺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抹15厚的水泥砂浆。构造要点 (1)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散水宽度一般。(2)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用
4、弹性材料嵌缝。散水构造做法4、明沟5、过梁作用过梁用来支承门窗洞口上墙体的荷重,承重墙上的过梁还要支承楼板荷载,过梁是承重构件。注意注意:卸荷拱理论的应用。钢筋混凝土过梁平拱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特点及适用范围承载能力强,可用于较宽的门窗洞口,对房屋不均匀下沉或振动有一定的适应性。预制过梁施工速度快,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和尺度 (1)矩形截面过梁施工制作方便,是常用的形式。过梁宽度一般同墙厚,高度按结构计算确定,但应配合砖的规格,如60、120、180、240mm,过梁两端伸进墙内的支承长度不小于240mm。(2)在立面中往往有不同形式的窗,过梁的形式应配合处理。如有窗套的窗,过梁
5、截面为L形,挑出60mm,厚60mm(如图2-24)。又如带窗楣板的窗,可按设计要求出挑,一般可挑300-500mm,厚度60mm。(3)在寒冷地区为了避免在过梁内表面产生凝结水,采用L形过梁,使外露部分的面积减小,或把过梁全部包起来(如图2-25)。平拱砖过梁 特点及适用范围优点是钢筋、水泥用量少,缺点是施工速度慢,用于非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宽度应小于1.2m。有集中荷载或半砖墙不宜使用。原理使砖相互挤压形成拱的作用。构造要点(1)平拱砖过梁是将砖侧砌而成。(2)灰缝上宽(20)下窄(5)使侧砖向两边倾斜。(3)砖数最好为奇数,使立砖居中。(4)两端下部伸人墙内20-30mm。(5)中部的起
6、拱高度约为跨度的1/50。钢筋砖过梁特点及适用范围过梁外观与外墙砌法相同,清水墙面效果统一。但施工麻烦,仅用于2m宽以内的洞口。原理在洞口顶部配置钢筋,形成能受弯矩的加筋砖砌体。构造要点 (1)洞口顶部配置的钢筋直径6mm,间距小于120mm。钢筋伸入两端内墙不小于240mm。(2)用M5号水泥砂浆砌筑钢筋砖过梁,高度不少于5皮砖,且不小于门窗洞口宽度的1/4。(3)洞口顶部第一皮砖以顶砌为好。6、窗台作用是排除沿窗面流下的雨水,防止其渗入墙身,且沿窗缝渗入室内。外墙面材料为贴面砖时,墙面被雨水冲洗干净,可不设挑窗台。构造要点 (1)洞口悬挑窗台向外出挑60mm。窗台长度最少每边应超过窗宽12
7、0mm。(2)窗台表面应做抹灰或贴面处理。侧砌窗台可做水泥砂浆勾缝的清水窗台。(3)窗台表面应做一定排水坡度。并应注意抹灰与窗下槛的交接处理,防止雨水向室内渗人。(4)挑窗台下做滴水槽或斜抹水泥砂浆,引导雨水垂直下落不致影响窗下墙面。分析分析:以上构造要点可概括为“一挑二斜三滴水”。现在大多认为无需悬挑窗台。思考思考:赋予内窗台以功能窗台形式思考:外围护墙体的主要构造要求作业:仔细观察和测量宿舍的外围护墙,画出墙身细部构造详图(1:20),说明选择该做法的原因。(四)墙体加固措施与抗震性能墙体的加固措施墙垛与壁柱圈梁构造柱2、墙身加固措施墙垛与壁柱门垛 (1)设置位置墙体上的门洞一般应设门垛,
8、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2)作用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3)尺寸门垛宽度同墙厚,门垛长度一般为120mm或240mm。壁柱 (1)作用当墙体受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时(如240mm厚,长超过6m)应增设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和稳定墙身。(2)尺寸应符合砖规格。通常壁柱突出墙面120或240mm,壁柱宽370或490mm。3、墙体的抗震性砌体墙采用刚性材料及砌筑构成,在地震力作用下若无措施保证其整体刚度,是很容易遭到破坏的。主要的抗震措施是在墙体中设置钢筋砼的构造柱和圈梁。3-1、圈梁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
9、梁式构件。作用(1)加强内外墙连接,增强墙体 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2)阻断裂缝的发展,防止墙体 进一步开裂;(3)提高楼盖的整体刚度,以增 强各抗震墙的整体工作性能;(4)提高墙体的竖向刚度,减轻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 坏。特点圈梁设在房屋四周外 墙及部分内墙中,处于同一水 平高度而且连续,其上表面与 楼板面平,像箍一样把墙箍住。位置和数量 圈梁截面尺寸与配筋。连接构造(1)圈梁应与构造柱可靠连接。连接构造(2)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做成附加圈梁。思考: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附加圈梁?分析:画剖面图分析(以层高为2.800m的住宅围护墙为例),若将圈梁与门窗
10、过梁统一考虑,是否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3-2、构造柱概念先砌墙后浇柱的柱子称为“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作用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减缓墙体的酥碎现象产生。抗震设防地区,构造柱与各层圈梁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能力。构造柱和圈粱都是墙体的一部分,与墙体同步施工,(不像框架结构中的粱与柱作为独立的承重件。)它们的配筋不需经结构计算,而是构造配筋。设置部位主要是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截面尺寸与
11、与配筋(1)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2)竖向钢筋一般用12,钢箍间距不大于250mm,随烈度加大和层数增加,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3)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后浇注钢筋混凝土柱,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6拉接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连接构造(1)构造柱先砌墙后浇柱,与墙连接处宜做成马牙槎。(2)构造柱应与各层圈梁连接,隔层设置时,应设配筋砖带。(3)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要求: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12,箍筋间距不宜大
12、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本章表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
1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在图中画出门窗过梁、圈梁和构造柱。做出1-1剖面图(层高2.800m)配筋砖砌体构件 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1、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 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配筋砖砌体 是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统称。2、组合砖砌体构件(五)变形缝设缝原因建筑物由于受到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物内部产生附
14、加内力和变形,以至于在建筑物最薄弱的地方发生裂缝或破坏,影响安全和使用。处理方法 (1)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抗破坏应力。(2)预先在变形敏感部位将结构断开,留出一定缝隙,即设变形缝,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的变化。概念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构造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1)防水、防火、保温、防虫害等安全防护措施。(2)在产生变形和位移时不受阻、不被破坏。(3)美观要求。注意注意:1.高层建筑及防火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基层不燃材料,面层不燃或难燃材料。2.变形缝内不应设电缆、可燃气体管道、易燃
15、可燃液体管道。1、伸缩缝概念: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温度缝或伸缩缝。特点:断上不断下。因为基础埋于地下,受温度影响少,不必断开。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分析分析:1.从教材表中可以得出影响伸缩缝的最大间距的因素伸缩缝间距与墙体的类别有关。特别是与屋顶和楼板的类型有关,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屋顶和楼板本身没有自由伸缩的余地,当温度变化时,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大,因而伸缩缝间距比其他结构形式小些。有保温或隔热层的屋顶,其伸缩缝间距相对要大些。2.常用结构形式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缝宽:2
16、030。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对于长纵墙,可只在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于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4范围内设置(
17、为横墙长度);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6钢筋,并应伸入过梁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
18、小于600mm。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两个月后浇灌;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钢结构单层房屋和露天结构的温度区段长度值2、沉降缝概念为防止建筑构件因地基不均匀沉降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
19、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特点断上又断下。因为沉降缝将房屋从基础到屋顶全部构件断开,使两侧为独立单元,可以垂直自由变形。设置沉降缝的情况 建造在不同的地基上,且难于保证均匀沉降;新建的与原有的建筑物相毗连;建筑物形体复杂时,在建筑平面转折部位、高度和荷载有很大差异处。缝宽与地基情况和建筑物高度有关。注意注意:沉降缝两侧单元层数不同时,由于高层影响,低层倾斜往往很大,因此宽度按高层确定。沉降缝的构造复杂,应尽量避免设逢,例如,合理选址、地基处理、结构选型、施工处理(后浇带)。相邻高耸结构或对倾斜要求严格的构筑物的外墙间隔距离,应根据倾斜允许值计算确定。高层沉降对低层影响的示意图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20、范GB500072002 在满足使用和其他要求的前提下,建筑体型应力求简单。当建筑体型比较复杂时,宜根据其平面形状和高度差异情况,在适当部位用沉降缝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当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较大时,可将两者隔开一定距离,当拉开距离后的两单元必须连接时,应采用能自由沉降的连接构造。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宜设置沉降缝:1.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缝宽可按表选用。3、防震缝概念为防止建筑构件因地震使房屋出
21、现裂缝或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特点断上可断下。因为基础受到地震波的影响比较小。设置防震缝的情况1)建筑高差在6m以上;2)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3)建筑物相邻各部分结构刚度、构造形式不同截然不同。缝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结构不规则,不设防震缝。当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而又无法调整其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使之成为较规则的结构时,宜设置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简单的几个结构单元。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
22、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2)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3)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4)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5)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如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4、变形缝构造三缝合一 构造要点将建筑构件全部断开
23、,以保证缝两侧自由变形。结构处理砖混结构变形缝处,可采用单墙或双墙承重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悬挑方案。细部构造 1)变形缝应力求隐蔽,如设置在平面形状有变化处,还应在结构上采取措施,防止风雨对室内的侵袭。2)为保证外墙自由变形,并保温隔热,应用浸沥青的麻丝等材料填嵌缝隙。3)当变形缝宽度较大时,防止风雨影响室内,缝口可采用镀锌薄钢板盖缝板。因为伸缩缝应保证建筑构件在水平方向自由变形,沉降缝应满足构件在垂直方向自由沉降变形,防震缝主要是防任意方向地震波的影响,所以应注意盖缝板的固定。4)为了美观,应在室内变形缝上加设盖缝板。着重表面处理,可采用木条或金属板盖缝。(a)伸缩缝盖缝板形式伸缩缝盖缝板形
24、式适应变形的盖缝板形式(b)沉降缝盖缝板形式沉降缝盖缝板形式(c)较宽的抗震缝盖缝板形式较宽的抗震缝盖缝板形式外墙面变形缝盖缝节点(a)外墙伸缩缝盖缝(b)外墙沉降缝盖缝(c)外墙抗震缝盖缝 (a)内墙伸缩缝盖缝(b)内墙沉降缝盖缝(c)内墙抗震缝盖缝内墙面变形缝盖缝节点(a)粘贴盖缝面板的做法粘贴盖缝面板的做法(b)搁置盖缝面板的做法搁置盖缝面板的做法(c)采用与楼板面层同样材料盖缝的做法采用与楼板面层同样材料盖缝的做法(d)单边挑出盖缝板的做法单边挑出盖缝板的做法楼面变形缝盖缝构造室内楼面盖缝做法室内楼面盖缝做法变形缝 建筑变形缝的基本概念建筑变形缝的基本概念 造成建筑物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对
25、应的设缝构造措施造成建筑物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对应的设缝构造措施 比较各类变形缝断开部位及缝宽的差别比较各类变形缝断开部位及缝宽的差别 对变形缝两侧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以及设缝所常用的结构布置方式对变形缝两侧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以及设缝所常用的结构布置方式 对各种类型及建筑各部位的建筑变形缝所采用的盖缝措施对各种类型及建筑各部位的建筑变形缝所采用的盖缝措施 (五)隔 墙 构 造 隔墙是分隔室内空间的非承重构件。要求自重轻、厚度薄、便于拆卸、隔声及特殊要求。分类 块材隔墙 轻骨架隔墙 板材隔墙学习要求三种类型隔墙的分类,如何满足各种功能要求(如承重、隔声、防火和防水等)。隔墙与水平(顶部和底部的楼板)、竖向
26、结构(墙、柱等)的连接构造。墙身的加固措施。细石混凝土带下为何铺一皮砖。隔墙墙身如何形成门窗洞口,洞口四周的加固措施是怎样的。以普通半砖隔墙(图2-32)为例 材料粘土砖,可承重、隔声、防火性较好 但是防水性较差,故需抹灰防水。由于自重较大,通常需要支撑结构,如梁等。因为厚度薄、后砌筑,需有加强稳定性的措施。构造要点(1)半砖隔墙用普通砖顺砌,砌筑砂浆宜大于M2.5。(2)竖向支撑结构内预留钢筋拉结(3)顶部与楼板相接处用立砖斜砌,填塞墙与楼板间的空隙。(4)在墙体高度超过5m时应采用钢筋加固。(5)隔墙上有门时,要预埋铁件或将带有木楔的混凝土预制块砌人隔墙中以固定门框。特点坚固耐久,有一定的隔声能力,但自重大,湿作业多,施工麻烦。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