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理学-80年代后的思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管理学-80年代后的思想.ppt(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当代四大管理思想理论当代四大管理思想理论时代大背景时代大背景变化(大、快、怪)变化(大、快、怪)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全球合作与竞争信息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环境。企业集团及多元化的发展企业集团及多元化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方向。社会环境复杂社会环境复杂。一、一、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型组织理论 二、二、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理论理论三、知识三、知识管理理论管理理论 四、核心能力理论四、核心能力理论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学习型组织产生的背景(一)学习型组织产生的背景1.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科教兴国”推动学习2.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经济全球化强迫学习3.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追求自我实现主动
2、学习4.4.技术环境。技术环境。信息技术革命适应学习(二)学习型组织代表人物(二)学习型组织代表人物 1965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佛瑞斯特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企业的新设计的论文,这是学习型组织最初的构想来源。彼得彼得圣吉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1990年完成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它提供了一套使传统企业转变成学习型企业的方法,使企业通过学习提升整体运作“群体智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成为不断创造未来的组织。(三)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三)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建立共同愿景系统思考系统思考团体学习团体学习 在学习型组织的
3、领域里,有五项新技术正逐渐汇聚起来,使学习型组织演变成一项创新。虽然,它们的发展是分开的,但都紧密相关,对学习型组织之建立,每一项都不可或缺。我们称这五项学习型组织的技能为五项修炼。要素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精神基础。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2、心智模式、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
4、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把镜子转向自己,是心智模型修炼的起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是心智模型的修炼方法。3 3、建立共同愿景、建立共同愿景 指人们共有的,可望且可及的奋斗目标和前景。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将个人愿景整合为共同愿景的修炼不是一本按部执行的手册,而是一套引导学习的原则。它帮助组织培养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而非被动的遵从。4、团体学习、团体学习 团体学习的修炼从深度会谈开始,即在群体中自由交流想法,以发现远比个人深入的见
5、解。团队智慧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以做出正确的组织决策,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找出个人弱点,强化团队向心力。5、系统的思考、系统的思考 是透过资讯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以避免见树不见林,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清楚了解因果关系。企业是一种“系统”,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所牵连,彼此影响着,这种影响往往要经年累月才完全展现出来。身为群体中的一小部分,而无法真正把握整体。系统思考的修炼就在于扩大人们的视野,让人们“见树又见林”。(四)学习型组织的意义(四)学习型组织的意义1.学习型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负担学习的组织。2.学习型组织是让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
6、织。3.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大未来能量的组织。(一)企业再造的定义(一)企业再造的定义 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的思想产生较早,哈默于1990年用Reengineering一词来表示企业的这种全面发行思想和实践。在1993年出版的再造企业工商管理革命宣言(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一书中,哈默和钱皮将企业再造定义为: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其中,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员工工作效率
7、等。(二)企业再造产生的背景二)企业再造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增长又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顾客顾客-买卖双方关系中的主导权转到了顾客一方;2.竞争竞争-技术进步使竞争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变化变化-市场需求日益多变,产品寿命周期的单位已由“年”趋于“月”。面对这些挑战,企业只有在更高水平上进行一场根本性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在低速增长时代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有些管理专家用3C理论阐述了这种全新的挑战:(三)企业再造的主要程序(三)企业再造的主要程序 企业再造
8、的进行可依据企业程序管理的生命周期来做:(1)内外部环境分析 (2)企业战略调整 (3)问题诊断 (4)目标设定 (5)新流程的设计 (6)实施 (7)绩效评价与反馈 (四)企业再造所适用对象(四)企业再造所适用对象企业再造理论适用于以下三类企业:1、问题丛生的企业;2、目前业绩不坏,但却潜伏着危机的企业;3、正处于事业发展高峰的企业(五)企业再造的意义(五)企业再造的意义 企业再造理论为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尽管在实行再造的企业中失败的比例非常高,但企业再造的思想还是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不仅仅是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包括亚洲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都已经行动起来。反思企业再造理论的发
9、展,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是需要重新设计企业,包括以下方面:(1)以价值流为导向进行组织设计;(2)按照“合共”的思想重新设计企业的流程;(3)用彻底的变革代替渐进式的变革。(一)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一)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1.外部环境压力1.1全球化、快速化、动态化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1.2知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经济资源。2.竞争与生存的需求2.1知识利用可以产生竞争上的差异化,并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2.2知识会影响企业机会把握,响应速度和产品上市时间等最重要的企业生存能力。3.知识的经济价值性(二)代表人物(二)代表人物知识作为一种组织资产的重要性在80年代中期已经逐渐被人们意识到。知识管理
10、一词正式出现于1989年,这一年为了给知识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美国一家公司联合会实行了一项管理资产的实验项目,与知识管理相关的一些文章开始见诸一些知名杂志,如斯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评论、组织科学等。1991年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出版了名著知识创造型公司:日本公司如何建立创新动力机制标志着知识管理的产生。(三)知识管理理论的含义(三)知识管理理论的含义主要的三种观点1.认为知识管理的焦点是对信息的管理。2.认为知识管理的焦点是对人的管理。3.综合了前两种观点,认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包括人、组织、技术,简称HOT。知识管理内涵:1.知识管理的目标应与组织的目标一致,即创造价值。2.知识管理是一
11、个动态的过程。3.知识管理涉及组织的各种活动,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4.组织的知识管理不仅涉及组织范围内的知识,还应注重组织外部的、与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关的知识。未来企业的成功将来源于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有效地运用知识。知识管理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和首创性;同时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员工的相互启发、沟通和知识共享;而且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四)知识管理的意义(四)知识管理的意义(一)产生的背景(一)产生的背景(1)1、对波特产业结构
12、分析理论的不满对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不满: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距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另外,波特的战略理论还往往诱导企业进入一些利润很高、但缺乏经验或与自身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角化经营,这方面不少失败的案例也对该理论提出了疑问。24(一)产生的背景(一)产生的背景(2)2、企业重组和再造的挫折、企业重组和再造的挫折:在80年代,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多产业上都超过了美国企业,取代了美国企业的领先地位。为了赶上日本企业,美国的很多大企业纷纷进行重组和流程再造以谋求提
13、高竞争力。重组再造尽管能够使企业“变好”,但并无与众不同,只不过是个优秀的模仿者而已。因而如何重建企业的竞争战略,使企业不仅在现有产业内领先,而且能够在未来产业继续领先,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25(二)代表人物:(二)代表人物:密西根大学的普莱哈莱德(C.K.Prahald)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Gary Hamel)1990年,他们分析了一些世界上的知名公司后提出,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各种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集合。从长期来看,企业的竞争力来自比对手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建设核心能力的能力。他们还指出核心能力具有延展性、对于顾客有潜在的巨大价值和难以模仿性等特点。26(三)主要观点:(三)主要观点:每个组织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这一结合体形成了战略的基础。另外,假定各个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同一行业中的公司不一定拥有相同的战略资源和能力。这样,资源的差异性和公司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就成为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战略管理的主要因素是培植独特的战略资源和对资源的独特的运用能力,即核心能力核心能力。27总结总结1、时代背景复杂变化2、企业问题“层出不穷”3、思想界“百家争鸣”敢问路在何方?敢问路在何方?找到适合的理论 解决适时的问题 适应时代的进步 谋求世界的发展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