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复习笔记.pdf(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 0 2 3年自考国民经济记录概论第 一 章 总 论一、名词解释1、记录总体:是指根据记录任务的规定,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2、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性或属性的名称,它有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之分。3、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特性在某一时点上的数量表现,常用的是期末数字。4、记录指标:是表白总体特性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记录的涵义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答:“记录”一词的三种涵义:记录工作、记录资料和记录学。记录资料是记录工作的成果,记录学和记录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见,记录工作是基础,若没有记录活动,记录资料就无从谈起,记录学也就不能形成和
2、发展。2、简述记录的作用。答:由于记录具有结识事物数量性的特点,并且可以从大量的现象中发现其存在的规律性,所以,记录不管是从宏观管理上还是微观分析决策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宏观上看,记录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第二,从微观上看,记录是公司管理与决策的依据;第三,平常生活中,记录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第四,记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3、简述记录总体的特点。答:记录总体是根据记录任务的规定,由客观存在的,在同i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记录总体是根据记录任务的规定拟定的;第二,记录总体是客观存在的;第三,记录总
3、体中的所有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4、简述记录指标的分类。答:记录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土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两类;第二,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性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类;第三,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第四,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重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5、简述记录指标体系的分类。答:为了对记录指标体系有进一步和全面的了解,有必要按指标体系涉及的范围、内容及作用不同加以分类:第一,按指标体系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两类;第二,按指标体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国民经济指
4、标体系、社会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指标体系三类;第三,按指标体系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两类。三、论述题1、简述流量与存量的概念及其联系。答: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期期核算出来的数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期点核算出来的。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些经济现象,流量和存量是相相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有存量;第二,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相应的存量;第三,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两者是互相影响的;第四,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之比,或一个存量与一个流量之比,其结果既不是存量,也不是流量。2、如何区别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答: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区
5、别,其一是其所反映的总体特性的性质不同。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性的绝对数量,这类指标重要说明总体的规模、工作总量和水平;而质量指标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工作质量等。其二是数值表现不同,数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达,而质量指标则一般用平均数、相对数表达。第二章记录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名词解释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2、记录报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规定与文献(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下而上地提供记录资料的一 种调查方式。国家运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
6、本记录资料,是国家取得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3、空间遥感记录调查法:也是一种观测调查法。也称卫星遥感统汁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记录调查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核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通过计算机解决,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4、记录调查:是根据记录任务的规定,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记录资料的过程。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定期点上或一定期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6、频率和变量分布: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单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比例表达的相对数称为频率,
7、也称比重。按顺序列出各组标志变量(或用各组组中值代表)和相应的频率,即成为变量分布,也称记录分布。7、记录标准化:是指在记录实践中,对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行标准,达成统一,以实现记录的最佳效益。二、简答题1、简述记录数据资料的来源渠道。答: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社会经济记录数据资料的来源重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记录数据的直接来源,一般称之为第一手或直接的记录数据;另一种是别人调查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通常称之为第二手或间接的记录数据。一切间接的记录数据都是从直接的、第一手数据过渡而来的。2、简述记录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以及使用
8、的注意事项。答:记录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重要来自于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或公开报道的各种出版物。社会经济记录数据重要是由国家和地方的记录部门以及各种报刊媒介加以报道。例如,公开的出版物有 中国记录年鉴、中国记录摘要和各种专业记录年鉴,以及各省、市、地区的记录年鉴等。提供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数据的出版物也有许多,如 世界经济年鉴、国外经济记录资料、世界银行各年度的 世界发展报告等。除了上述公开出版的记录数据外,还可以获取广泛分布在各种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传媒中的各种数据资料,同时也可以在网上获取所需的各种数据资料。运用第二手数据对使用者来说既经济又方便,但使用时应注意记录数据的涵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
9、以避免误用或滥用。3、简述各类记录调查方法的特点。答:类型调杳范围调查时间搜集资料的方法普查全面1次采访、报告或空间遥感抽样调查非全面经常或1次直接观测或采访4、简述记录调查方案设计的必要性。记录报表全面或非全面经常报告重点调查非全面经济或1次报告典型调查非全面1 次采访、座谈会答:记录调查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群众性。一项全面性的记录调查,往往需要组织成千上万的人员参与制定具体的调查工作方案与实行计划,有环节、有组织地开展起来。因此,没有科学的、严密的工作计划和实行措施,要取得预期的效果是不也许的。所以。在组织调查之前以及调查过程中,必须周密地设计调查方案及实行计划,以保证
10、记录凋查任务的完毕。5、简述记录数据资料整理的必要性。答:记录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是分散的、杂乱的、不系统的,只能表白各个被调查单位的具体情况,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或某个侧面,不能说明事物的全貌、总体情况。因此,只有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才干结识事物的总体及其内部联系。记录数据资料整理,是记录调查的继续,也是记录分析的前提,承前启后,在整个记录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记录数据资料整理得好,会使综合的资料十分丰富,说明更多的问题。否则,会使资料内容贫乏,使调查得来的大量原始数据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6、典型调查有何作用?答:典型调查的作用有如下两点:其一,补充全面调查的局限性;其二,在-定的条
11、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7、什么是记录分类标准化?答:记录标准化是指在记录实践中,对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行标准,达成统一以实现记录的最佳效益。记录标准化的内容很多,有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分类标准化、基本术语标准化、编码标准化等等。记录分类标准化是这些标准化中的一种。8、为什么要进行记录分组?其重要作用是什么?答: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现象之间既存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同时又存在质与量方面的差异。记录分组的目的,就是阐明现象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差异,结识它们之间的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作用:(1)将零星分散的记录数据,通过记录分组整理后,可发现其特点与规律,同时也
12、可以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2)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9、简述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答: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涉及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国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是指资产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涉及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私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的经济成分。港澳台经济是指资产归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外商经济是指资产归外商所有的经济成分。1 0、简述机构部门分类。答:机构部门
13、分类是根据机构单位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进行的分类。按机构部门分类是将国民经济中所有的常住机构单位划分为四大部门,它们是:(1)非金融公司与非金融公司部门。(2)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部门。(3)政府单位与政府部门。(4)住户与住户部门。三、论述题1、试述数据资料的搜集方法。答:数据资料搜集方法可以分为询问法、报告法和观测实验三大类。第一,询问法。询问法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以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具体涉及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座谈会等。第二,报告法。报告法是基层单位根据上级的规定,以各种原始记录与核算资料为基础,搜集各种资料,逐级上报给有关部门。现行的记录报表制度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14、搜集资料的。第三,观测与实验。观测与实验是调查者通过直接的观测或实验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直接观测法是指就调核对象的行动和意识,调查人员边观测边记录以收集信息的方法。空间遥感记录调查法也是一种观测调查法,也称卫星遥感记录调查,它是现代高科技用于记录调查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它是依靠现代测量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再根据不同的调核对象,加载不同的卫星遥感信息,最后通过计算机解决,得到所需要的图形及调查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2、设计记录调查方案有何意义?作为一个完整的记录调查方案,其重要内容一般应涉及哪些方面?答:设计记录调查方案,是由于记录调查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一项全面性的记录
15、调查,往往需要组织成千上万的人协同工作。假如没有科学、严密的工作计划,是不也许取得预期的效果的。所以,必须在组织记录调查之前,周密地设计记录调查方案及实行计划。一个完整的记录调查方案一般应涉及以下重要内容:(1)拟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2)拟定调核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3)拟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4)拟定调查时间。3、如何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审核检查与整理?答:记录资料整理的重要内容有:(1)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检查,涉及逻辑性审查、比较审查法、设立疑问框审查等。(2)对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汇总。(3)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登记表与分析表,以备进行记录分析时使用。(4)对记录资料的系统积累。4、
16、试述行业分类以及产业活动单位。答:行业分类又称产业部门分类,它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部门分类的一种。产业部门分类是按照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同质性以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重要从事一种类型的生产活动并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我国记录制度规定,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有以下三个条件:(1)地点的惟性。假如一个单位在不同的地点从事生产活动,哪怕是同一种类型的生产活动,也要划分为不同的产业活动单位。(2)生产活动的单一性。一个产业活动单位,要么只从事一种类型的生产活动,要么虽然允许有一种以上的生产活动,但重要活动在单位的增长值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也就
17、是说,所有次要活动的总体规模与重要活动相比是很小的。(3)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产业活动单位是为生产核算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比较准确地反映各种类型产业活动的生产规模、结构等。5、试述登记表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答:为了使登记表的设计合理、科学、实用、简明、美观,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设计表之前,要对列入表中的记录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如何分组,如何设立指标,哪些指标放在主栏期E些指标放在宾栏,等等。要有一个全面的考虑与安排,务必使表的设计主次分明,简明醒目,科学合理。第二,登记表的形式应长宽比例适中,一般为长方形,既不要太长,也不能太粗短,也不能为正方形。第三,登记表的左右两端习惯上
18、均不画线,采用开口式。第四,表中的横行“合计”一般列在最后一行(或最前一行),表的纵栏的“合计”一般列在最前一栏。第五,表的纵栏较多时,为便于阅读与核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按栏的顺序编号。第六,表中的总标题要简明扼要,并能确切说明表中的内容。标题内或在标题下面说明记录资料所属时间、空间。第七,表中的指标数字应有计算单位。第八,表内上下各栏数字的位数要对整齐,同类数字要保持有效的统一位数。第九,表内各主词之间、各宾词之间的排列顺序,应准时间先后、数量的大小、空间的位置等自然顺序合理编排。一般是按从小到大、从过去到现在、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第十,对某些资料必须进行说明时,应在表的下面注明。第三章综
19、合指标一、名词解释1、总量指标:是指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记录指标,是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而得到的。总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达的,因此也称为绝对数指标。2、相对指标:将两个有联系的记录指标进行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3、结构相对指标: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将各组指标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求得的结果,通常称为比重。4、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它可以表白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5、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它是以名数表达或由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组成,可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
20、度和普遍限度。6、平均指标:是表白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记录指标。一般是平均数形式表达,因此也称作平均数。7、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同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8、众数和中位数: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而中位数是将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众数和中位数自身不是平均值,而只是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9、标志变异指标:又称为标志变动指标,它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差异限度的指标。10、标准差:是总体所有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正平方根。二、简答题1、总量指标有什么作用?答: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总规
21、模、总水平的记录指标,称为总量指标。总量指标的作用有以下三方面:其一,是结识社会的起点;其二,是实行社会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其三,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2、简述时期指标的特点。答:第一,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相加后表达较长时期现象总的发展水平。例如,将一年内1 2 个月的钢产量相加就得到全年的钢产量。第二,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包含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第三,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3、简述平均指标及其作用。答:平均指标是表白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记录指标。一般用平均数形式表达,
22、因此也称作平均数。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成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在结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性方面有重要作用。(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性。(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3)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一定期期内。的发展趋势。4、简述标准差的意义。答:标准差也称均方差,是总体所有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正平方根。它的涵义与平均差基本相同,也表达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所不同的只是在数学解决上有所区别。平均
23、差是用绝对值消除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的正负问题,而标准差是用平方的方法消除各标志值与平均离差的正负值。计算结果标准差稍大于平均差,这对于进行抽样估计、提高保证限度具有一定意义,并且在数学上标准差的计算过程比平均差简便,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因此,标准差的应用较为广泛。5、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计算和运用平均指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第二,注意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第三,注意平均指标与分派数列的结合应用。第四,注意把一般与个别、平均与典型事例相结合。6、简述计算标准差的儿个环节。答:计算标准差大体分以下几步:第一步,计算总体平均数;第二步,求
24、出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第三步,求各单位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第四步,计算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第五步,将第四步计算结果开平方,得标准差。三、论述题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什么特点?答: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重要表现在可加性、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和数据的取得方法等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第一,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而时点指标的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即相加后不具有实际意义;第二,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所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的长短无直接关系;第三,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而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
25、。2、论述平均指标在结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答:平均指标在结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得到广泛应用。(1)平均指标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性。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是必然影响因素,起决定作用;有些是偶尔因素,使各单位在数量上存在差异。通过平均,可以消除由偶尔因素导致的差异,显示出由于必然影响因素达成的一般水平。(2)平均指标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标志表现不同,但有一定规律,一般很小或很大的数值出现次数较少,而靠近平均数的次数较多,围绕平均数两边的标志值出现次数最多,这说明总体分布是从两边向中间集
26、中,中心是平均数。因此,平均数可以说明总体的集中趋势。(3)平均指标经常用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从而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揭示现象在一定期期内的发展趋势。平均指标在抽样推断中是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进而可以估计总体总量。第四章时间数列一、名词解释1、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是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记录指标值准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2、发展水平:又称发展量,反映客观现象发展变化在各个不同时间上所达成的状态、规模或水平。3、平均发展水平: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叫做平均发展水平,在记录上将这种平
27、均数叫做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4、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达的动态分析指标,又称增长水平,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相减的差额,用以反映现象在这段时期内发展水平提高或减少的绝对量。5、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之差,说明本期比某一固定期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反映某一段较长时期内的增长量。6、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水平的对比,说明现象在一较长时间内的变动限度,因此又叫某一时间内的发展总速度。7、环比发展速度;是各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的对比,表白报告期水平对比前一期水平的逐期发展变动的情况。8、最小平方法:也叫最小二乘法,它是使各实际值与趋势值之间的
28、距离平方和为最小,以此去配合趋势线的方法。二、简答题1、构成时间数列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研究时间数列有何作用?答:时间数列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反映时间顺序变化的数列,一部分是反映各个指标值变化的数列。研究时间数列的作用:(1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特点;(2)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未来趋势;(3)不同地区、国家发展状况的比较评价和预测。2、简述时期数列及其特点。答:所谓时期数列是指由时期指标构成的数列,即时期数列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期数列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数列具有连续记录的特点。时期数列中的观测值,是对其所属时期内发生的情况进行连续不断记录的结果;第
29、二,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相邻观测值相加后的结果能表白现象在更长时间段上发展变化的规模和水平;第三,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大小与所涉及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3、简述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答: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既有区别又有共同之处。其区别是:序时平均数平均的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上的数量表现,是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发展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表现,是从静态上将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 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两者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4、简述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答:第一,根据目的
30、选择合适的基期,注意所依据的指标在整个研究时期保持同质性;第二,要联系研究时期的中间资料,注意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波动过大或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方向,以避免影响平均发展速度的代表性;第三,当研究现象发展时期过长时,应注意结合分段平均发展速度,补充总平均发展速度,以便全面了解现象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第四,结合发展水平、经济效益,研究发展速度,防治高速度低效益现象的发生。5、简述研究现象长期趋势的重要意义。答:第一,长期趋势是现象运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态势,这种态势不仅存在于过去,并且还也许延伸到未来。因此,对时间数列长期趋势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现象的前景和将来的状况进行预测。第二,时间数列之所以存在长
31、期趋势,是由于现象受到某些基本的、决定性因素的影响。这些起着支配作用的因素,其影响越强烈,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就越明显。由此,通过对时间数列长期趋势的分析,可以掌握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机理,可以评价过去所采用的方针措施的成效;第三,测定长期趋势,把它从时间数列中分离出来,有助于更好的研究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6、简述时距扩大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答:第一,时距扩大的选择,若原数列发展水平波动有周期性,则扩大的时距与周期相同,若无明显周期性,按经验逐步扩大;第二,时距扩大法只合用于时期数列,时点数列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第三,时距选择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时距过长,会使时间数列修饰过度。时距也
32、不应太短,否则达不到修匀的目的。第四,扩大的时距应前后一致,以使修匀后的时间数列保持可比性。三、论述题1、论述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及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答:编制时间数列的目的在于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性。各项指标是否可以互相比较,即是否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注意时间单位(年、季、月等)的选择,时间的长短应一致;第二,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统一;第三,注意空间范围的变化。空间范围的变化,会急剧改变观测值的水平;第四,计量单位要统一;第五,计算方法要相同;第六,缺失资料要尽也许填补。2、试述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意义及作用。答:平均发展速度
33、和平均增长速度统称为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各个时期环比速度的平均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速度变化的平均限度。平均发展速度表达现象逐期发展的平均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则反映了现象逐期递增的平均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在实际记录:工作中应用很广泛,可以概括反映国民经济建设的成就,说明各个阶段中发展或增长的限度,可用于对不问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情况进行比较。运用平均发展速度可以编制长期计划和分析其完毕情况,并以此作为编制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还可以运用平均发展速度推算未来发展水平.第 五 章 指 数一、名词解释1、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凡是表白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
34、量变动的相对数,都是指数。指数作为一种特有的记录指标和方法,重要是研究狭义的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白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2、拉氏指数:是德国经济学家拉斯贝尔于18 6 4 年一方面提出的,称为拉斯贝尔公式,他主张不管是数量指标指数还是质量标指数都采用基期同度量因素(权数)的指数。3、指数体系:广义的指数体系,是指由若干个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狭义的指数体系:是指不仅经济上具有一定联系,并且具有一定的数量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4、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式,它是先计算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计算的总指数。5、固定
35、权数:就是用某一时期通过调整后的资料,以比重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权数。6、指数因素分析法:是运用指数体系对现象的综合变动,从数量上分析其受各因素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7、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就是针对零售商品的价格而编制的指数,以反映其价格水平的变动限度。8、结构影响指数:是将各部分(组)水平固定在基期条件下计算的总平均指标指数,用以反映总体结构变动对总体平均指标变动的影响。二、简答题1、简述指数的种类。答:第一,指数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当指数表白某单一要素构成现象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个体指数;表白多种要素构成现象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总指数;第二,指数按其所表白的经济指
36、标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是根据数量指标计算的,是表白总体单位数、规模等数量指标变动的相对数;质量指标指数是根据质量指标计算的,是表白总体单位水平、工作质量等质量指标变动的相对数;第三,按编制指数时的对比场合不同,记录指数可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或称时间性指数和区域性指数)。所谓动态指数,是反映现象的数量方面在时间上的变动限度。静态指数反映的是同类现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空间(地区、部门和单位等)的差异限度。2、综合指数的概念及编制综合指数需要注意的问题。答: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综合形式,反映复杂总体的综合变动情况。编制综合指数需要注意的两个要点:第一是引进同度量因
37、素对复杂总体进行综合;第二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消除同度量因素变动的影响。3、简述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关系。答: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区别看:一是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时的思绪不同;二是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三是在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亦有区别。联系:重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4、简述几种常见的股价指数。答:第一,道 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又称道氏指数。它采用不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第二,标准普尔指数;第三,恒生指数;第四,日经指数;第五,金融时报指数;第六,上证股价指数;第七,深圳股价指数。三、论述题1、论述指数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答:指
38、数是一种重要的记录方法,在经济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基本作用可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分析复杂经济现泵总体的变动方向和限度。在经济管理与研究中,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都经常需要了解某些复杂经济现象的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的方向和限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复杂经济现象是由不同类要素组成的,往往在量上不能直接综合,为了分析其总的变动情况,必须运用指数这一方法才干实现。我国记录实际工作中,经常地向社会提供众多的经济指数资料,诸如工业总产值增长指数(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农业总产值增长指数(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指数、各种重要的价格 指 数(涉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
39、资指数等,为国家指导经济发展、实现宏观调控以及微观经济单位分析市场前景,决定发展的策略,提供重要的依据。第二,分析经济发展变化中各种因素影响的大小,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一些现象的发展变化是其他一些现象(因素)变化影响的结果。在经济管理与研究工作中,有必要从数量上具体了解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任务可通过指数方法完毕。这对于分析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挖掘潜力、充足运用各种资源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试述指数因素分析法的环节与方法。答:第一,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拟定要分析的对象及影响因素;第二,根据指标间数量对等关系的基本规定,拟定分析所采用的对象指标和因素指标,并列出其关系式;
40、第三,根据指标关系式建立分析指数体系及相应的绝对增减量关系式;第四,应用实际资料,根据指数体系及绝对量关系式,依次分析每一个因素变动对对象变动影响的相对限度及绝对数量,每一个因素的影响是根据相应的因素指数公式及相应的绝对量关系式计算的。(注意应对每i条展开论述)第六章抽样推断一、名词解释1、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断总体数量特性的一种记录方法。2、总体:是指涉及调核对象所有单位的全体。它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的,一般用大写字母N 代表总体单位数。3、总体成数:是指总体中具有某一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所有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一般用P 表达。4
41、、样本成数:是指样本中具有某一相同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样本容量的比重。5、重置抽样:是从总体抽取样本时,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单位,记录该单位有关标志表现以后,把它放回到总体中去,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第二个样本单位,记录它的有关标志表现以后,也把它放回总体中去,照此下去直到抽选第n 个样本单位。6、抽样误差:就是指样本指标与被它估计的总体相应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数。7、点估计:又称定值估计,就是用实际样本指标数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8、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它是将总体所有单位按某一标志排队,而后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在总体中抽取若干个样本单位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二、简答题1、简述重置抽样和不
42、重置抽样方法会产生的三个差别。答:第一,抽取的样本数目不同,用重置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所能抽取到的样本个数比不重置抽样方法抽取到的样本个数多;第二,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不同;第三,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重置抽样误差大于不重置抽样误差。2、简述抽样推断的特点。答:第一,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断整体的一种研究方法。抽样推断既省时、省力,又经济,并能达成准确结识总体的数量特性这一目的;第二,抽样推断建立在随机概率抽取样本的基础上。遵循随机原则进行抽样,是对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前提;第三,抽样推断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运用样本指标来估计总体指标时,在数学上运用的是不拟定的概率估计法;第四,抽样
43、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能加以控制。在随机原则下,可以描述出抽样误差的分布,因而可根据总体标志值的差异限度,通过增长样本单位数或改善抽样方法等途径把抽样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3、简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答:第一,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限度。总体标志变异限度愈大,抽样误差愈大。反之,总体标志变异限度愈小,抽样误差也愈小;第二,样本容量的大小;第兰,不同抽样方法的影响;第四,不同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4、简述等距抽样的特点。答:第一,这种抽样方式组织简便,易于实行;第二,在已知总体某些有关信息的情况下,采用等距抽样能保证样本单位在总体中均匀地分布,从而提高了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有助于减少抽样误差
44、。5、简述整群抽样的特点。答:第一,整群抽样直接抽取的不是总体单位而是“群”;第二,影响抽样误差的总体方差是总体群间方差;第三,整群抽样一般采用不重置抽样,所以抽样误差的计算采用不重置抽样公式。三、论述题1、试述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答:第一,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限度;第二,允许的极限误差的大小。允许的极限误差越大,样本容量越小。反之,允许的极限误差越小,样本容量越大;第三,抽样方法。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置抽样比不重置抽样要抽取多一些的样本单位;第四,抽样方式;第五,抽样推断的可靠限度即概率F(t)的大小。推断的可靠限度规定越高即F(t)越大,样本容量越多。反之,推断的可靠限度规定越低,
45、样本容量越少。2、试述计算必要样本容量应注意的问题。答:第一,用公式计算的样本容量是最低的,也是最必要的样本;第二,用公式计算样本容量时,一般总体方差是未知的,在实际计算时往往运用有关资料代替;第三,假如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同时对总体平均数和成数进行区间估计,运用公式计算两个样本容量,一般情况下,为了同时满足两个推断的规定,一般在两个样本容量中选择较大的一个;第四,运用公式计算的样本容量不一定是整数,假如带小数,一般不采用四舍五入的办法化成整数,而是用比这个数大的邻近整数代替。第七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一、名词解释1、表格法:是根据两个相关变量,即自变量X 和因变量Y 的相应关系的数值编制而成的数
46、据表,一般称为相关表。2、相关系数:是在直线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限度的记录分析指标。3、回归分析: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拟定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影响限度。4、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又称简朴直线回归模型,它是根据两个变量的成对数据,配合直线方程式,再根据自变量的变动值,来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的一种记录分析方法。5、估计标准误差:是用来说明回归方程式代表性大小的记录分析指标。二、简答题1、简要回答相关关系的种类。答:根据相关关系的方向划分,相关关系可以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根据白变量的多少划分、
47、相关关系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根据相关的形式不同划分,相关关系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根据相关关系的限度划分,相关关系町划分为不相关、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2、概括说明为使所拟合的数学模型达成最佳,一般应遵循的条件。答:为使所拟合的数学模型达成最佳,一般应遵循下列条件:(1 )两个变量之间的确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要在对两变量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值,看是否达成显著相关的规定。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确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时,这样拟合的回归模型才有实际意义;若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或相关限度较低时。则所拟合的回归模型就没有实际意义。(2)两个变量之间的确存在着直线相关关系。若
48、将两个变量的成对数据绘成散点图,当这些散点的分布近似于直线时,才干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3)应根据最小平方法(又称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三、论述题1、试论述相关分析的重要内容。答:相关分析的重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拟定现象之间有无关系。这是相关与回归分析的起点。只有存在互相依存关系,才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2)拟定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只有拟定了现象之间互相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才干运用相应的相关分析方法去解决。假如把曲线相关误认为是直线相关,按直线相关来分析,便会出现结识上的偏差,导致错误的结论。(3)测定相关关系的密切限度和方向。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一种不拟定的数量
49、关系,因此经常给人的感觉是不明确的。相关分析就是要从这种不拟定、不明确的数量关系中,判断相关变量之间数量上的依存限度和方向。2、请论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与联系。答: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1)相关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必须根据研究目的拟定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2)对于变量x 与 y 来说,相关分析只能计算出一个反映两个变量间相关密切限度的相关系数,计算中改变x 和 y 的地位不影响相关系数的数值。回归分析有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3)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规定是,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一个变量是随机的,另一
50、个变量是非随机的。而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规定是,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变量(给定的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1)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假若对所研究的客观现象不进行相关分析,直接作回归分析,则这样建立的回归方程往往没有实际意义。只有通过相关分析,拟定客观现象之间的确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并且其关系值又不拟定的条件下,再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方程才有实际意义。(2)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进一步和继续。对所研究现象只作相关分析,仅说明现象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是不够的,记录上研究现象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回归分析,将具有依存关系的变量间的不拟定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