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全文阅读)-人格健康与治疗手册(完整版)实用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全文阅读)-人格健康与治疗手册(完整版)实用资料.doc(1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心理学(全文阅读)-人格健康与治疗手册(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心理学(全文阅读-咨询者工作手册 咨询原理 和精神疗法一样,咨询的涵义一再被界定,其理由是明显的。一个人在训练某人做如此深奥的咨询工作之前,他必须首先对咨询的概念有个基本的理解。这种理解可能把咨询看作一种过程。这样,就有可能按照与此过程有关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去界定咨询的涵义。 假如对这一问题作详细的论述,我们就必须阐明咨询势必要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及其方法
2、:它帮助受咨询者(病人)按照导致更大个人满足和效能的方式在认识上调整自己,在行为上作出具体表现。如果这是确实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相信它是确实的话,那么,咨询作为一种过程,其实质就在于实施这些原理和方法。这实际上就是说,如果咨询者懂得如何应用对导致变化所不可或缺的心理学原理,他的咨询效果就会随之增加。例如,一个男学生可能要求给予咨询服务以获得关于约会的知识。如果咨询者愿意帮助这个学生,那么他或她就必须熟悉与之有关的心理学原理,即这些建立在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的以法则形式出现的原理。如果不熟悉这些心理学原理,就不可能有一致的干预方法、理论的指导、着手治疗的基础和治疗所依赖的心理法则,因而,也就更谈
3、不上用系统的理论和知识去评价病人的行为变化。 人们会认为,咨询的实质在根本上取决于对已得到深入研究的科学原理的得体运用。最终,这些原理依凭理论模型而得到清楚的表现。一个模型可能包括接近、相似、报酬等原理。接近是指如果你想了解那个人,你就必须与这个人接触;相似意味着如果你想与他人的关系具有心理亲合性,那么,你必须具有某些与他人共同的东西;报酬则是指当你们的关系在继续发展时,你必须对这种关系的存在有良好的感觉。影响这些原理的偶然性或许包括一个人对这些原理的认识,以及认识为改变这种关系而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我们暂且把这个概念展开来。假定有个年轻人,以前从未有过约会的经历。当他提出这个问题时,他说,“我
4、不知道怎样请女孩子约会。”便于说明起见,我们姑且把这个年轻人叫做鲍勃。当他详细地叙述对女孩感到困惑的诸种情感时,也包括了他同女孩的见面、与女孩聊天和请女孩约会的忧虑。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涉及到运用能取得更融洽的男女关系的知识的问题。鲍勃所需要的是提高约会的技巧把握和使用接近、相似和报酬等原理 。如果他的咨询者懂得如何提供这种知识,那他或她就能帮助鲍勃。一旦鲍勃懂得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咨询者就可以鼓励他参与由对学习约会很感兴趣的男性和女性组成的个人成长小绷 。在这样的环境中,鲍勃能够专注于角色扮演、角色颠倒和角色观察等技巧。通过女方的直接反馈,这些技巧可能会给他提供某些思想的线索:他自己是什么样
5、的人;若男孩提出与女孩约会,她是怎样喜欢男孩和她接近的;以及如何根据他的固定目标准备请女孩约会而表现得恰如其分。整个小组也可以对他总的外表、他的个性以及他的流利程度提出意见。此外,咨询者和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制定一个训练顺序来帮助鲍勃建立一个替换性体系(一个可供鲍勃选择途径的体系)。万一鲍勃的计划出岔子,他就可以采用它。一个成功的替换性体系能使人左右逢源。于是乎,拿鲍勃作例子,我们就有了这样一个人:他失败的可能性就不大,因为他发展了多种替换性的选择。既然这种体系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那么,这种对失败的防备措施就使得行为变化更具魅力。在鲍勃寻求约会知识的过程中,他真正学习的是他如何作为一个自主的个体而
6、起作用,以及如何靠近他人。他求助于咨询者,而咨询者也诱导个人成长小组来帮助鲍勃认识能够有效地发挥自己作用的过程。 一旦鲍勃具备了约会的必要知识,并且通过角色扮演的经历试验了这种针对现实的知识,那么,他必须从个人成长小组的经历概括出宝贵的经验。那就是,一旦鲍勃在成长小组里已提高了如何与妇女相处得好的认识,那么,他的下一步就是决定请谁约会,何时请,以及在保种情况下请。 当然,他的咨询者和小组成员能够在他约会之前给他提示如何把握一咱潜在关系的进展。这些提示将帮助他知道,他邀请的女孩是否表现出约会的积极意向。在这点上,鲍勃应该考虑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使事情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面转变。这种转变十有八九是渐进
7、的,而且党政军能包括下列步骤: (a)既然鲍勃已经获得了对自我和他在约会关系中起作用的可能性的某些了解,那么,他现在可能要冒险,从与他的咨询者和小组成员的安全环境进入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他所学到的知识,要经受严峻的考验。 (b)如果他的替换性体系使他对自我和把握自己的生活感到自信,那么,鲍勃就可以冒险请女孩约会。 (c)如果约会成功,他应该体验到积极的关系正得到加强,自己对约会的兴趣也随之提高。 (d)如果约会失败,他的替换性体系应该缓和受拒绝的影响。那就是,因为他有一个替换 性体系,所以他仍有选择的余地,即他能够尝试矫正约会中的错误。咨询者设计替换性体系时应该让他明白,犯一点错误是冒险的正常组
8、成部分,冒险是行为变化的根本。 这个例子清楚地说明,一个咨询者就是一个行为变化的动因,他把心理学原理与力图影响行为变化的个人观察联系起来。为保持咨询的结构性,咨询者要从理论模型上着手工作;假借具体的技巧来重新肯定这一模型,而具体的技巧又需通过研究而得到证实。所以,要成为一个富有成效的咨询者,他在工作中就必须有一个理论模型作导引。而理论必须通过在有关的偶然事件内所运用的具体技巧表现出来;而技巧又必须通过由研究而确立的心理学原理而得到显现。 心理学研究基本上建立了至少四个完整的理论模型,咨询者可以全部或折衷地加以采用。它们是:内心理论,行为理论,现象学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 模型1内心理论(动力心理
9、学) 全盘采纳或折衷采用这个模型的咨询者认为,诸如错误的知识、错误的判断、分不清幻想与现实的区别或者不能做出可靠的决定等这些问题,都是借用贻害无穷的过去经验的延伸。咨询者的主要动力,是探寻为什么人们按他们所做的那样去行动的理由。这个模型的实质就是这样一种认识:随着孩子焦虑的出现,用于与焦虑作斗争的防卫性行为会得到不间断的渐进发展。在实践中,有两个行为的决定因素没有被意识到,即(a)孩子的焦虑和(b)用于为战胜焦虑的防卫策略。所以,咨询者的唯一目的,就是运用这个模型去发现那些导致焦虑的被抑制的和难以捉摸的现象,以及体现一个人阻止焦虑复活的具体防卫性行为。 方法: 一个咨询者使用这个模型作为从理论
10、到实际工作的基础,他所运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上雠面,但不必受此限制: (a) 梦的解释 (b) 自由联想 (c) 言语联想 (d) 役射试验 (e) 个人享受(精神发泄) (f) 回归(把人及时带回到早期阶段) (g) 观察(系统的) (h) 对抗 (i) 关系分析 (j) 松驰 与这个模型有关的所有方示都试图,或应该试图涉及无意识问题。这一思想是,人们不知道在有机体内部产生的影响刺激(本能)是被抑制的。所以,咨询者必须使用这些方法,解释受抑制的因素并揭示此因素对人的影响。 模型2行为理论 众所周知,咨询者可能赞成的第二个模型是行为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无效的和犹豫不决的行为是后天的,它按照那些
11、影响有效的和果断的行为的同样法则发展。他们还认为,强化物能帮助行为的形成,而行为的差异导源 于不同的一系列近似的强化。 方法: 一个咨询者使用这个模型所运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但不必受制于此: (a) 逆条件作用(直接条件作用) (b) 造型(社会模仿或示范) (c) 塑造(使用如符号等积极的强化物) (d) 激励和消褪 (e) 反应性鉴别 (f) 惩罚 (g) 言语感染 (h) 倾吐 (i) 消极适应(通过反复体验恐惧来改变恐惧心理) (j) 失用 (k) 预防 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基础是,行为是如何变化的,以及行为变化是如何得到强化的。强化物是完成任务的原动力(有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报酬)。
12、例如,在咨询的环境下,斯金纳(1953年)极有可能建议以下四个强化时间表: (a)固定比率时间表固定比率是指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反应次数,它必须在一种强化物(一种报酬)即将到来之前作出反应。在固定比率为5(F R5)的时间表中,一个强化物被运用于每隔五次反应。例如,在服装工业中,一个F R5的时间表是指一个女裁缝每完成5套短外衣,她会得到一美元(一个强化物)。她工作得越快,她得到的钱就越多。另外一个例子是,让受咨询者完成次任务;那就是,假定这个受咨询者有能力完成任务,那么,咨询者可能树立一个训练范例,它将强化受咨询者积极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如果强化物是受咨询者所真正需要的东西,那么它与受咨询者工作的
13、一致性将决定着强化成就的大小。假定咨询者用“Uh huh”作为一个积极的强化物(一种告诉受咨询者他或她完成目标的原动力)。又假定受咨询者对于对咨询有意义的事情谈论得越多,他对“Uh huh”的反应也会越多。起初,咨询者可能运用“Uh huh”强化每一个有意义的贡献(FR1)。最终,咨询者可能强化以后,受咨询者会提高作出有意义贡献的比率。 (b)定时时间表定时时间表的一个例子,就是使咨询者以已完成的作业为基础承办积极的强化物。如果受咨询者适时地完成了他或她的任务,那么,他或她会得到一种积极的强化物(一种报酬)。与F I时间表有关的问题是,受咨询者在适时之前极少努力完成这一时间表,充其量无非是创造
14、一种边际产品。 (c)变量比率强化时间表顾名思义,变量比率强化是指随试验的变化而变化的强化。例如咨询者仅强化他或她的受咨询者所承包的任务的有质量作业,那么,不了解什么任务会得到积极的强化的受咨询者,为了获得强化物就会努力完成每一项任务。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时间表。如果受咨询者真正想得到积极的强化物,而不知道他或她的哪一项任务会被视作有质量的作业,那么, 这一情况会使受咨询者一直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例如,假定咨询者有一个男性受咨询乾,他想与女孩约会,而且他已准备冒险发出约会邀请。如果他最初两次约会尝试遭到拒绝而最后进行第三次尝试时,变量比率强化就会发生,他获得了约会(积极的强化)。在这个例证中,变量强
15、化会帮助受咨询者懂得约会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履行这些由约会产生的规则,那么他就能成功。 (d)变量周期时间表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比率强化时间表所处理的是完成任务的诸种意图,而定时时间表所讨论的就是时间问题。变量周期时间表是指强化在平均每小时、每天、每周或每月发生的比率。或许,这个时间表类似于按咨询时间的长短而排定的变量。除非受咨询者仍然在工作,否则,如果咨询者拒绝为受咨询者工作整50分钟时,那么类似于以上情况的例子就会发生。所以,如果受咨询者要得到强化,他或她就必须持久地完成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要不断地做好工作准备,受咨询者虽以缓慢但却稳定的速度学习有效地完成工作。 这个时间表如何起
16、作用的另外一个范例是,假定咨询者正为一对陷入争吵的夫妇进行咨询服务。双方都要求联合的咨询服务,但是,咨询者决定,他们在一起的唯一时间是在同一咨询期间,他们是否以最好的治疗成绩配合咨询者的工作。唯有在这种情况下,咨询者才同意进行联合咨询。 模型3现象学理论(自我理论) 现象学理论家认为,个人意识体验的特征个人的内心现实,应该是咨询者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实质上,现象论者相信,人际关系的焦点应该集中于作为个体的真实世界,而不必集中于咨询者所能观察到的外观现实。所以,按照这个模型,咨询的实质应该包含受咨询者的认识。也就是说,咨询的实质是图形背景变化,它使受咨询者意识到其他着眼点。表述这一理论的另外一种方
17、法是,假定受咨询者得到鼓励,从参与、认识和叙述内心现实中去理解他或她的内心现实。这种经历使受咨询者与在咨询前不会出现的“新的”和“不同的”现实联系起来。在这方面不妨这样说,在决定问题之前,现象学咨询者将使每一个受咨询者参与、认识和讲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方法: 一个现象涫的咨询者使用这个模型所运用的方法,包括以下自我意识和/或提高能造成图形背景变化训练的自我概念,但不必受此限制: (a) 角色扮演 (b) 角色颠倒 (c) 角色替换 (d) 自由畅谈 (e) 关系分析 (f) 梦的解释 (g) 自由联想 (h) 个人享受(精神发泄) (i) 水准测量 (j) 与群体脱离 (k) 与群体混合
18、(l) 反馈体验 (m) 触觉体验 (n) 与群体的内集团外集团体验 模型4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咨询者认为,生活中的误解导源于错误的认识和/或产生无效反应模式的思想。他们相信,思想过程能够被随意的推断、过度泛化和在总体上夸大了的曲解所污染。实质上,他们试图帮助人们建立起一个能导引他们工作的现实基础。他们也相信,典型人物能从他们的思维方式发展出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或者从他们的行为方式发展出一咱新的思维方式。结果,他们对咨询的探讨非常强调一个人做“什么”,而忽视他或她“为什么”做。 方法: 在认知行为理论上所运用的方法随咨询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诸如著名的理论家迈切鲍姆(1977年)使用紧张灌输训练
19、;马奥尼(1977年)使用个人技术模型;贝克(1976)使用认知练习;古奇和赖特诺(1978年)使用认知和行为塑造与再塑造;埃利斯(1973年)使用理智一情绪方法。这些方法具有下面一系列步骤,但不必受此限制: (a) 强迫受咨询者考虑自己说什么。 (b) 告诉受咨询者怎样作不同的回答。 (c) 给受咨询者布置家庭作业。 (d) 帮助受咨询者懂得要改变他们的行为,他们必须向自己的信念系统提出挑战。 这些方法,如果运用得恰当,可以造成一种风气,即自我评价,自我观察,自我管理,自我接受,科学的思想,灵活性,容忍,承担义务,以及冒险成为规则而不是例外。这个模型与其他模型迥然相异的是,它促进过程定向,即
20、估价自己的能力,它不是建立在一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运用于思考中的守程的有效性的基础上。这个模型倾向于功效,但未必有这样的保证,即既定的目标将成为达到的目标。而且,通过这个模型,人们会认识到,目标定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当他或她停止朝这一目标努力时,失败才会降临。良好的自我感觉与懂得达到自己目标的最佳进程是有关系的。 三十八 咨询者影响力 所有这些模型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因素。那就是,它们都执行着一种功能;它们都具有结构或者具有产生它们的操作基线;它们都受到得以深入研究的心理学原理的指导,这些原理足以解释人们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咨询者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A. 人们怎样获得对他人的印象
21、? B. 人们怎样影响他人? C. 人们怎样改变自己的态度? D. 人们是怎样被激发的? 下面,我们通过研究这些项目来回答这些问题。 在试图回答“人们怎样获得对他人的印象?”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考虑下面 的研究项目: 首因效应 研究:S.E阿施,1964年 原理:你反映信息的顺序会影响人们接受信息。例如,一个被描述为“嫉妒固执挑剔勤奋和聪颖”的人比一个被描述为“聪颖勤奋挑剔固执和嫉妒”的人更少得到肯定性评价。第二,改米一个形容词能够改变一种印象。那就是说,一个被描述为“聪颖灵巧勤奋热心坚决实际和谨慎”的人与一个被描述为“聪颖灵巧勤奋冷漠坚决实际和谨慎”的人所得到的评价是不同的。在这个例子中,“
22、热心”和“冷漠”被看作中心特质,因为在影响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中,它们处于中心的地位。 咨询的价值:(a)咨询者所说的话和他或她说话的方式在人们的相处中是重要的;(b)既然一些人在与其他人的相处中极为谨慎,那么,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所说的许多事情极有可能用玄妙语方来装饰。例如,正如在首因效应中,一个人所听到的第一个词是重要的,因此,在会话中,咨询者最初听到的陈述无疑是重要的。在咨询中,如在生活中一样,那些陈述可能被用来掩饰一种印象的创造。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它就会阻碍咨询者理解受咨询的真实感情。 身体吸引力 研究:E.沃尔斯特,V.阿伦森,D.亚伯拉罕斯和L.罗特曼,1966年;K.戴恩,1972年
23、;H.西格尔和D.兰迪,1973年。 原理:具有身体吸引力的人比没有身体吸引力的人更容易被人接受。 咨询的价值:几年前,作者们在一所公共小学进行了一次试验研究,当时校长说:“我敢断定我能说出今天会被叫到我办公室的学生。”当学生们进校以后,他开始说出他认为会被叫到办公室的学生。由于研究地点就在毗邻的房间里,因此,容易检验他的准确度。最有趣的是,在这天的最后,我们发现他所做的极为准确。我们问他是否知道谁会被叫来,因为每天被叫的都是同样的学生。他说,“在某种程度上是那样的。然而,我是通过观察他们的穿着和打扮得干净程度而知道的。如果他们很脏,就几乎会立即就叫来。如果他们仅仅是穿着不好,那么来的可能性就
24、少些。” 咨询者和其他人一样是有倾向性的。所以,个人的吸引力可能会在咨询者为学生或受咨询者所做的咨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学生或受咨询者为了保持与咨询者的关系一样,个人吸引力在学生或受咨询者所做的努力中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身体吸引力在咨询环境之外,对于受咨询者如何与其他人很好地相处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接受的是,身体吸引力是重要的。 接近 研究:D.伯恩,1971年。 原理:我们喜欢与我们的态度和趣味一致的人。我们也喜欢生活在我们附近或者在工作中与我们靠得很近的人。 咨询的价值:如果咨询者要改变一个受咨询者的行为,咨询者必须与那个人保持联系(接近)。咨询者不必同意其他人所说的每件事情。然而
25、,极其重要的是,人们应该懂得咨询者能够与那些具有并非总是受到社会舆论支持的观点的人一起进行有效的工作。作为图形、背景变化的能手,咨询者必须随时考虑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受咨询者想改变他们与其他人的关系,那么,重要的是他们学习这个原理和学习如何实施这一原理。 需要互补性 研究:W.J.丹尼尔,1943年;谢里夫和谢里夫,1956年。 原理:当相似性吸引人们的时候,必然具有某种维系关系的报酬。报酬有时就是两个或多个人或群体共同工作来完成一个人单独不能完成的目标。主要目标的思想就是这一原理的很好说明。 咨询的价值:这个心理学原理的重要性在谢里夫和谢里夫(1956年)的研究中尤为明显。在研究中,把2
26、2个刚刚来到野营地的男孩伍意分配到两组中,即“响尾蛇”组和“老鹰”组。孩子们的年龄都在11岁左右,在来到野营地之前彼此互不认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将成为冲突解决办法试验的一部分。 通过两组的竞赛来造成冲突。冲突因要使一方受挫和使另一方显示它是可信赖的而加剧。最终,每组都试图比对方变得更狂暴、更坚强和更充满恶意。突然间,“老鹰”组烧毁了“响尾蛇”组的旗帜,而“响尾蛇”组为了报复而袭击了小屋、骂人并以拳相斗。 为了平息两组之间的恶意,领导者通过举办游戏活动和聚餐使他们进入一种亲官的联系中,但是,双方都拒绝握手言欢。其他一些办法也采用了,如言语感染等,但没有成功。最后,一次偶然的事件把他们混合在一起。
27、在一次深夜旅行中,运送食物的卡车“陷入泥潭”,孩子们用(通常用于拔河比赛的)绳子把汽车拖回营地。起初,当汽车陷入泥地时,他们把绳子系在汽车保险杆上,两组从不同的两端拉。然而,在第二天汽车又陷入泥潭。当他们从两端拉时,两组混在一起了,因而消除了两组之间的隔阂。任何一组都不可能单独做这一工作,只有两组共同工作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在实验结束时,“响尾蛇”组的同学选择“老鹰”组的同学作朋友的百分比从6.4%上升到36.4%,而“老鹰”组的同学挑选“响尾蛇”组的同学作朋友的百分比从7.5%上升到23.2%。 代价/利益比率 研究:J.W.蒂博特,H.H.凯利,1959年。 原理:我们喜欢以某些方式给我们以
28、报酬 的人。蒂博特和凯利(1959年)认为,人们把代价/利益比率看成是包含在两者各自的关系之中,而且以最小的个人代价和最大的个人利益去寻求这些关系。 咨询的重要性:咨询者处于这样一种地位,即与受咨询者很好相处是他们工作有效性的实质所在。几乎在一切联系中,他们实际上都必须创造心理亲合(可信赖)的关系。然而,人们与咨询者的关系受到代价/利益比率变量的制约。这就是说,关系本身必须是有价值的,否则它就不会存在。既然要求咨询的人们很少体验到难以忍受的痛苦,那么,学业习如何与别人很好地相处对咨询者的有效性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一个人可能说,“咨询者的工作对于他们适合”。咨询者于最初的联系中能为受咨询者所做的
29、几件事情之一,就是倾听受咨询者说什么。若干年以后,越益明显的是,许多咨询者并不仔细地倾听受咨询者的谈话,提出的问题与真正的问题几首总是不相干,人们最需要的是准确的信息他们需要的至少是劝告。现在,由于对代价/利益比率的认识,咨询者能够了解到造成这样一种气氛的需要,即鼓励病人再次光临。 为回答“人们怎样影响他人?”这个问题,下面是一些重要的研究项目和原理: 遵从 研究:M.谢里夫,1937年。 原理:遵从是指人们遵守群体规范。在谢里夫的研究中,能够看到遵从行为是如何进行的。在研究中,他使用了自动运动现象(一种幻觉,它使一个处于黑暗房间的人相信有一丝光亮在运动,但实际上是静止的)。谢里夫发现,当询问
30、被试光移动多远时,每个人所作出的判断都大相径庭。但是,当被试者成小组时,他们很快得出一致的结论。这说明,当个人面临着模棱两可的状况时,他们会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 当然,艾森克(1959年)指出,一致的遵从能导致心情恶劣的个性混乱。另一方面,沙克特(1951年)也认为,遵从的影响依据下面几种情况而定:这个人是否是一个异常的人(一个不遵守群体规范但以保持他或她自己的个性为满足的人);是否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一个起初反对群体的立场但后来又改变了他或她的立场的人);或者是否是没有自己的方式的人(一个人从不对群体表示异议而总是采纳群体的立场)。 咨询的价值:了解遵从原理可帮助咨询者解释受咨询者的玄妙语言
31、。它帮助咨询者辨认这些因素,而不是那些受咨询者所说的对构成他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因素。例如,当受咨询者说,“我不想上大学”,也就是他或她说,这是我的决定,或者这是我必须生活下去的一个决定,如果我想继续成为一名不受 大学束缚的群体成员的话。辨认了受咨询者的玄妙语言,咨询者就能够运用建立在宽广视野基础上的干预策略。那就是说,咨询者现在能够提出比原来所陈述的问题的范围更加广泛的假设。在这种情况下,咨询者可以假定,“那是同等地位的公民群体所赞成的吗?”通过这种方法检验假设,咨询者有时能够促进自己对这种情况的理解,以及了解如何更好地与受咨询者合作。在另一方面,受咨询者也认识到,他或她不必对咨询者使用障碍策
32、略。 依从 研究:G.C.霍曼斯,1961年。 原理:一个觉得他或她得到某个他人款待的人很可能照那个人的要求去做。实质上,依从是交换理论的副产品,即一个人如何行动取决于报酬与投资之间的比例。 使人们按照大恩惠去做的一个范例,就是必须使人们首先照小恩惠去做;在你尝到一点味道以后再要求大恩惠。这与费斯廷格(1957年)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不谋而合。 另外一个方法,有时称为“让人吃闭门羹”的方法,这一方法起初通过要求最大的恩惠(要求可能被拒绝),然后降低要求,使要求合情合理而获取小恩惠。这一思想建立在此种认识的基础上,即当人们对大恩惠的要求被拒绝时,他们更可能按照一种合理的和更适中的要求去行动。 第三个
33、方法包括判断和遵从。几年前,阿施(1951年)做过一个研究,让被试在三条线中选择一条与事先给看过的一条标准线长度相等的线。尽管正确答案是明显的,但是,被置于小组中影响被试回答的同盟者一致地给出了错误的答案。最终,同盟者实际上影响着试验的三分之一的不正确答案。 咨询的价值:依从是咨询的一个重要原理,因为它告诉咨询者,被咨询者是否会改变他或她的行为。通常,过去能决定未来所发生的一切。通过尽可能地熟悉病人,咨询者会了解到,受咨询者以什么方式和在什么条件下会重复或偏离他正常的生活模式。懂得这一点,咨询者会知道怎样更好地针对诸如错误的理解、错误的推断和不准确的信息等受咨询者的缺点对其进行咨询工作。 服从
34、 研究:C.霍夫林,以及其他人,1966年;S.米尔格拉姆,1974年。 原理:人们服从权威。一个颇有趣的服从范例出现在霍夫林以及其他人对权力角色的研究中。在研究中,一个护士遵照精神病医生的要求,给病人20毫克药(Astroten),而不是按规定的5毫克。研究的结果表明,由于她的地位或者“等级”的原因,一个护士有时服从医生的命令,即使这个命令与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相冲突。护士接受这种从属地位,可能是因为他们接受的就是这种训练 。 服从的第二个范例,是米尔格拉姆采用的情境与动力。在这个特殊的研究项目中,米尔格拉姆让一个被试扮演一个“教师”,第二个被试(实际上是一个同盟者)扮演一个学生。按照他的指示
35、,“老师”的职责是让学生(同盟者)回忆一系列单词。为完成这个目标,“老师”必须作出决定:给予表明有“危险”的高度震动。另外,学生(同盟者)最初报告一个心脏状况(一个不能很好地适宜于高强高电震的状况)。你能很快地知道,这一思想就是要决定,当学生继续犯错误时,多数“老师”会怎样服从向他们各自的“学生”发出电震命令的,以及他们(老师)在什么程度上按震动度把它应用于各自的学生。 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学生们(同盟者)痛苦地喊叫,并且要求“老师”停止电震,但60%的被试(他们被指定为老师)表现出一致性。应该看到,这个百分比是在试验者与“老师”在同一房间时获得的。然而,当试验者离开房间时,“老师”很少服从。当
36、“老师”和学生(同盟者)处在同一房间时,服从的程度取决于小组成员彼此的影响。拒绝服从“一致性”的被试(老师)更有可能是更缺少权威性、更内省和更会容忍模棱两可的情形。 咨询的价值:这个对服从的研究帮助咨询者更好地理解在家庭治疗或者婚姻和家庭咨询中,为什么家庭的某些成员(尤其是孩子)会以某些方式对权威人物作出反应。家庭内的反应模式是长期建立的结果。所以,给小孩咨询时,咨询者必须记住,小孩所做的许多事情,可能是在他或她的家庭内对权威人物的反应,而不是对他或她自己的目标的提前行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小孩的问题通常是家庭内连锁心理病理学的一部分。这并不是说,每个在他或她的生活情境中表现出优柔寡断和/或无能
37、为力的学生都应该接受家庭治疗。它所指的是,孩子赖以成长的价值观念基础可能有着很深的家庭根源。那可能是一次服从和遵从的巨大尝试,或者可能意味着他努力想从家庭中挣脱出来,在家庭之外表现自己的个性。 父母应该记住,他们过多使用权威(依从)的后果可能是挫折。譬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里,父母对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的干预会加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爱,迫使他们在他们对父母的爱和他们彼此相爱之间作出选择。最后的选择是无庸赘述的。 社会权力 研究:C.I.霍夫兰,A.拉姆斯戴恩,F.谢菲尔德,1949年;C.I.霍夫兰,1957年。 原理:一个人是专家,即这个人被认为有专门技术,由于他或她的大学学位,他具有凌驾于其
38、他人之上的权威。描述这个问题的另一 个方法,是假定一个被其他人选择为模范或者被委任作为榜样的人具有驾御他人的权力。这个问题的一个例子可以在霍夫林及其他人(1966年)的研究中得到显现。在这个研究中,精神病医生开20毫克的药方(Astroten),超过安全药量,而标在药盒上的标准剂量为5毫克,最大药剂量为10毫克。精神病医生具有支配护士的合法权力,这是因为医生和护士各自接受的训练所致。 咨询的价值:这个思想导致第一个原理与第二个原理的互补,那就是,那些发表意见的人的可信性越高,他们对听众的影响就越大。所以,这个原理对咨询者来说意味着一种潜在的力量,它使人们在接受他们的咨询服务后,按照自己所摸索的
39、方式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为回答“人们怎样改变他们的态度?”这个问题,必须首先界定“态度”这一概念。 在这本手册中,态度一词涉及到对态度目的的赞成或反对。从认知的观点来看,态度是一个人信念体系的扩展。最终,它们作为价值观念的基础对一个人发挥作用。要改变一种态度,就必须了解使态度变化成为可能的心理学原理。例如,如果咨询者想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他或她可能使用这引起方法:积极参与,认知不协调和/或诱导性依从。 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然不必受此限制。 (a) 角色扮演 (b) 角色颠倒 (c) 角色观察 这个原理由于允许一个人从更客观的角度把握他或她自己的行为,所以,它提供了允许态
40、度变化的反馈机制。 咨询的价值:通过让病人参与角色扮演和/或角色颠倒训练,咨询者能够让病人在行动中观察他自己或她自己。这样的经历常常激发改变态度的欲望。 认知不协调 认知不协调是指认知与实际情况的距离。是否应该保持这种距离是咨询者必须决定的事情。 咨询的价值:一个男学生可能说,“我讨厌学校!”而产际上,他讨厌的不是学校,或许也不是学校的课程,而是存在于学校的那些令他厌恶的社会情况。咨询者的首要责任是帮助这个学生明白,不是学校本身而是学校里的社会情况使他觉得不舒适。通过这样做,咨询者可能会让学生放弃他以前的说法,修改那个说法或者采用一个积极的说法。如果咨询者能够帮助这个学生认识到他讨厌的不是学校
41、,那么,咨询者就会成功地使认知从起初存在的不协调(距离)达到协调(亲近)。现在,这个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喜爱学校,但他必须对付使他不舒适的社会情况。 咨询者如何做这一工作呢?具有认知倾向的咨询者假定,一个人的行为建立在错误的 学习、推断、信息和/或不能辨别想象与现实的基础上。在这个例子中,使用的方法是并置法,咨询者要做的是把一种模棱两可的陈述并置起来,即没有任何真实基础的陈述“我讨厌学校!”相对于现实情况学校无非是住人的建筑物。既然房屋不是主角,也不是反角,学生必须熟悉房屋内所发生的情况。在建筑物内发生的事情包括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通过并置,即通过使用鲜明的对比,学生
42、会了解他所不喜欢的是学校里的某些事情。为了找到制造困难和不舒适的真正主角或者反角,咨询者通过简单的询问以下问题找出困难的起因:“你最初是什么时候注意到这种不舒适的感觉的?”,“那时你在做什么在你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这些问题,就会找出最初感觉不舒适的准确时间,加剧这些不舒适感觉的情感就会浮现出来,因此,就可以为学生(受咨询者)克服他的不舒适的感觉。 诱导性依从 诱导性依从或者通过用金钱作为刺激让某人实施其态度行为也能够产生态度变化。但是,这会导致积极的、消极的和作为动机理论一部分的泛化强化物。 咨询的价值:通过使用金钱作为强化物,诱导性依从能帮助咨询者认识到能够激发人们的多种选择。 为
43、回答“人们是怎样被激发的?”这个问题,有些思想会对咨询者有帮助。 在咨询者成为态度变化的动因之前,重要的是咨询者要懂得如何激发人们。为人所瞩目的理论有:交换理论(布劳,1964年);不协调理论(费斯廷格,1957年);自我功效理论(班杜拉,1977年)和游戏理论(伯恩,1964年)。 不协调理论 不协调理论考虑的是如何改变操作程序。这个理论认为,心理紧张导源于通过加算和适应而寻求解决办法的不适当认识,即当一个人在逻辑上对一个目的或事件产生认识不一致时,他或她会感到不舒适,然后受到激发,通过认知变化减少不协调,这时,他或她体验到了不舒适。 自我功效理论 自我功效理论产生于班杜拉(1977年)的研
44、究。这一理论建立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即人们使用对他们有效的事情。在功效方面,它产生于(a)人们如何理解他们的经历,(b)他们如何评价经历的后果和(c)他们能接受多少为他人所效尤的规范。 游戏理论 游戏理论(伯恩,1964年)考虑的是,一个人在获取他或她想要的东西中如何发挥作用。伯恩独创性的思想的变化的范例可能包括以下方面(特罗特译,1977年): (a)回避行为有时为受咨询者所使用: 独占受咨询者谈论一些 琐碎的事情消耗咨询者的全部时间,试图控制咨询关系。 敌意受咨询者对咨询者进行语言攻击,以使他或她不进入自己不想谈论的领域。 沉默受咨询者对咨询者说任何事情,以使咨询者不能知道病人的缺陷是什么
45、。 撤回受咨询者拒绝参与同咨询者的某种会话类型,以便受咨询者生活的最敏感区域得到保护。 缺席受咨询者在约好的咨询期间不来接受咨询,以便他或她能够避免可能是令人害怕、窘迫和痛苦的相互作用。 理智化受咨询者用一种逻辑方式向咨询者解释一切事情,以便通过对他或她所做的事情负责来减少痛苦。 移置性幽默受咨询者试图通过幽默掩饰他或她的真正感情,即受咨询者运用他或她的幽默感创造一种形势,它使得咨询者不能过于严肃地对待他或她。 (b)操作性行为有时为受咨询者所运用: 替罪羊行为受咨询者指责他或她的家庭或者任何其他人,努力把注意力从他自己/她自己和他或她的不足、缺陷或不恰当的行为上转移开。 服从受咨询者试图通过
46、显示自己无能行使职责来获得依赖感,因为他或她是如此软弱和脆弱,以至他或她不能帮助他自己/她自己。 依赖受咨询者从一个弱者的角度去操作,使得其他每个人都对解决他或她的问题负有责任。 侵犯性行为受咨询者把矛头直接指向其他人,试图使其他人感到低人一等,其目的是想通过使其他人感到不合适而获得对关系的控制。 (c)助人行为有时为咨询者所运用: 倾听咨询者有时倾听受咨询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而详细叙述的话题。极为重要的是要倾听某人所说的是否与他所做的互补,以及他所做的是否与他处理事情的技巧互补。实质上,就咨询概念来说,这是指咨询者必须检查认知定向这间的不一致,如人的兴趣、价值观、态度和目标以及行为或者作为认
47、知定向的结果而产生的行为等之间的不一致(登伯和沃姆,1979年)。倾听有助于解决困难,因为它帮助咨询者认识到不一致,以及制定走向一致的干预策略。 授权授权者是咨询者,他们鼓励受咨询者(学生)去体验新的经历,但只能在他们已经建立起有效的替换性体系之后。 引导当咨询者帮助人们提高处理问题的技巧和解决冲突问题的策略时,他们时常提出许多建议;这时,咨询者引导着人们的行为。 自我揭发咨询者有时与他们的受咨询者一起分享自己的个人经历。这时,它被答为自我揭发。莫勒(1972年)使用这个词来界 定他探讨小组治疗(整体治疗)的实质;乔拉德(1968年)写了一本书,阐述自我揭发和它在咨询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弗洛
48、伊德批评了这种方法,认为它具有危害性;它不利于咨询双方的关系,因为它破坏了分析者对关系的控制。弗洛伊德认为,分析者的自我揭发会把分析者置于一种被受咨询者控制的地位上。现在看来,自我揭发能够被有效地运用(乔拉德,1968年)。但是,到底在什么时候和/或处在这种关系中的什么条件下该起用这个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过,自我揭发最能帮助受咨询者知道,咨询者甚至专业人员也有相似的经历。在这个意义上,受咨询者会懂得,他们是无独有偶的。 反馈这是一种为咨询者所运用的方法,它帮助受咨询者明白他们正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是一种泄露方法,咨询者能够利用它表达他或她对受咨询者的感情。如果使用不当,它可能被认为是一种侵犯性行为,即对受咨询者的一种袭击。在咨询中,当反馈作为一种方法使用时,应该从便利于学习如何传递你所见的和理解为“真实”的东西的角度去实施这一方法。就是说,它仅仅是你了解情况时的真实,而不应该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事实去传递。例如,几个月以前,一个非常肥胖的女孩来要求咨询服务。她忧虑的一件事就是男孩子从不请她约会。为使用一个反馈的自我揭发方法,咨询者问她,何以见得此事已经发生。起初,她说她不是大学女生联谊会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