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管理办法实用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量测管理办法实用文档.doc(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监控量测管理办法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天津地铁建设发展监控量测管理办法(试行)(DTJS/ZYAZ-25)1 总则1。1 为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制定本办法。1.2 工程监测是指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一定的测量测试仪器、设备,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及工程围(支)护结构等的变化情况(如变形、应力等)进行经常性地量测和巡视观察,并及时反馈监测成果的活动.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包括施工监测及第三方监测。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管理除应遵循本办法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天津市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标
2、准的规定。1.5在进行监测的同时,应对现场进行安全巡视。1。6本办法仅适用于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所建设管理的地铁工程和枢纽工程。2 监测技术管理与预警要求2。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工程围(支)护结构的变形、应力,工程周边环境的位移、倾斜、开裂,岩土体位移、土压力变化,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等。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项目及其控制指标应当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说明。监测项目的控制标准及警戒值执行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及监测图纸中的高标准,其中工程周边环境的监测项目及其控制指标应当经专家论证后确定。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方案,应当根据勘察报告、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周边环境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
3、告及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其主要内容应包括:a)工程概况;b)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c)监测目的和依据;d)监测内容及项目;e)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f)监测方法及精度;g)监测期和监测频率;h)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i)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j)监测人员的配备;k)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l)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2。4 当基坑工程设计或施工有重大变更时,监测单位应及时调整监测方案.2。5 工程监测的基准点应布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定区域,并保证其埋设稳固、可靠。工程围(支)护结构监测点应在围(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及时布设;工程周边环境监测点与岩土体、
4、地下水监测点应在围护结构施工之前埋设.基准点、监测点应当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埋设,并清晰标识类别、编号、保护要求等信息.2。6 监测单位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设施,并定期巡视。发现基准点、监测点受到破坏,应及时恢复或补救,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有效性。2.7 变形测量的精度要求执行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及监测图纸中高标准。2。8 监测点埋设并稳定后,应至少连续独立进行二次观测,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2。9 监测数据应当根据施工进度,严格按照监测方案中的监测频率要求及时采集,保证监测数据真实、连续、准确、完整。2。10监测成果报告应按建设单位的要求以日报、预警快报、周报、月报、总
5、结报告的形式送达参建各方(建设单位、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进度、监测数据及变化情况、巡视观察信息、分析结论及处置措施建议等。2。11监测过程中应当结合现场施工进度,综合分析监测数据及巡视观察信息,发现工程安全状况异常时应当进行监测预警。2。12监测预警的级别按照险情或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由大到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一级为最高级别。2。13监测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应当由各地根据工程特点、建设规模、建设管理能力和经验、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具体确定。2。14当出现工程事故或其它因素造成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加大,应根据建设
6、公司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采取加密监测布点、加大监测频率等措施直至危险或隐患解除为止。2。15当变形曲线趋于平缓时,在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即可判断变化趋于稳定,经建设公司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可以停止相应项目的监测工作.2.16监测结束阶段,监测单位应向建设方提供以下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规定,组卷归档。a)基坑工程监测方案;b)测点布设、验收记录;c)阶段性监测报告;d)监测总结报告。3 施工监测管理3。1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对施工监测工作全面负责。施工监测负责人、技术人员及作业人员应当对其签字的施工监测成果负责。3。2 施工单位不具备施工监测的能力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实施施工监测。3。3 施工
7、单位应明确施工监测负责人,配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监测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及仪器设备。3.4 施工监测方案应当按照天津地铁建设发展施工方案审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签字,并报送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后实施。3。5 施工监测实施前,施工监测负责人应当将施工监测方案向施工监测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6 施工监测应当严格按照施工监测方案、有关技术标准及监测管理要求开展监测工作.3.7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整理、分析施工监测数据和巡视观察信息,作出分析评价,编制施工监测报告,反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3.8 施工监测报告应当经施工监测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
8、负责人签字。3。9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监测数据和巡视信息或监理、第三方监测反馈的预警信息,对工程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达到预警状态应立即向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4 第三方监测管理4.1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委托有相应勘察资质的工程监测单位开展第三方监测工作。4。2 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当设立项目组织机构,按照合同约定,配备与承担工程规模相适应的监测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及仪器设备。4.3 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对第三方监测工作全面负责。监测技术人员、作业人员对其签字的第三方监测成果负责。4.4 对重要工程周边环境及关键工程结构部位,第三方监测宜与施工监测同点位、同时段监测
9、。4。5 监测单位编制的第三方监测方案应当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经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测总体单位负责审批后实施。4。6 第三方监测实施前,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将第三方监测方案向监测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7 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当严格按第三方监测方案、有关技术标准及监测管理要求开展第三方监测工作。4.8 第三方监测单位要对施工单位的布点工作进行监督确认,包括布设项目、数量、位置、埋点质量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要求。4。9 监测数据应及时上传到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4。10 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当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和巡视观察信息,作出分析评价,编制第三方监测报
10、告,反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等.4.11 监测单位对第三方监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第三方监测报告应当经监测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签字。4.12 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对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进行日常巡视。基坑开挖前每周1次,基坑开挖后至主体结构完成每天1次。盾构施工期间,每日沿线巡查1次,必要时加密。4。13 第三方监测单位在分析监测数据和巡视观察信息的基础上,对工程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达到预警状态时立即反馈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 5 第三方监测监理(监测总体单位)管理5.1 制定监测管理办法,包含但不限于:监测工作的管理、监测方案的审查、监测点的验收;监测信息报送
11、;联合巡查;预警、响应及消警;第三方监测工作例会;第三方监测资料归档;第三方监测单位的考核。5.2 监理单位应当编制施工监测监理实施细则。5.3 审查各设计单位的监测设计文件是否满足成果要求,审查各施工单位的监测方案、审查各第三方监测单位的监测方案.5.4 监理单位应当对第三方监测现场工作定期检查,督促第三方监测单位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对第三方监测信息反馈及时性进行监督.5.5 监理单位发现第三方监测单位未按监测方案实施施工监测,应要求第三方监测单位立即整改。情况严重的,要求第三方监测单位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5.6 监理单位应当比对分析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的数据及巡视观察信息,
12、对工程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发现达到预警状态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并督促第三方监测单位上报预警信息和采取相应应急措施。5。7 配合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与监测有关的问题。5。8 参与风险应急处置,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和重大安全技术事故分析。5.9 开展安全风险监控信息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展视频监控系统的日常监控和管理。6 安全巡视6。1 安全巡视频率6.1。1基坑施工及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周边环境每天巡视一次;第三方监测单位每三天巡视一次,重点部位每天巡视一次。对红色预警部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作为关注目标进行高频率跟踪巡视。 监测单位每三天巡视一次,重点部
13、位每天巡视一次。对红色预警部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作为关注目标进行高频率跟踪巡视。6。2 基坑施工主要巡视内容6。2。1开挖面地质状况.土层性质及稳定性,包括土质性质及变化情况、开挖面土体渗漏水情况及土体塌落情况;地下水控制效果,包括抽降水控制效果、降水井抽水出砂量、变化情形及持续时间;基坑有无涌水、流砂、管涌;开挖长度、厚度是否与设计、方案相符等。6。2。2支护结构体系。支护体系施作的及时性;渗漏水情况,包括渗漏水量、是否伴有砂土颗粒、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支护体系开裂、变形情况等;支撑扭曲及偏斜程度、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腰梁开裂、腰梁与土体脱开情况及发生位置等。6.2。3施工场地。
14、坑边超载,包括坑边荷载重量、类型、与坑缘距离、面积、位置等;地表积水及截排水措施,包括积水面积、深度、水量、位置、地面硬化完好程度、坡顶排水系统是否合理及通畅等.6。3 盾构施工主要巡视内容a)盾构铰接密封情况。b)管片破损情况。c)管片错台情况及其趋势。d)渗漏水情况、盾尾漏浆情况等。e)盾构始发接收保障措施是否到位.f)联络通道开挖支护及渗漏水情况。6.4 周边环境主要巡视内容a)建(构)筑物有无开裂、地下室有无渗水。b)桥梁墩台或梁体有无开裂、剥落情况。c)地面有无开裂、沉陷、隆起、冒浆。d)河流湖泊有无堤坡开裂,水面有无出现漩涡、水泡。e)地下管线管体、接口及检查井有无破损、渗漏。f)
15、铁路路基、道床以及地铁既有线结构沉降变形情况。6.5 监测点的保护情况:是否有监测点被破坏、占压。6.6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6.7巡视记录及上报6.7。1监理单位及第三方监测单位,每次巡视后需填写巡视记录表,巡视记录表见附表DTJS/ZY-AZ25-01、附表DTJS/ZYAZ-25-02,风险预警评价参考附件A.6.7。2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周汇总一周巡视情况并向项目管理部上报,上报时间为每周五.项目管理部安排专人负责,每周五向监控中心上报巡视总结。第三方监测单位每天向监控中心上报巡视情况。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
16、设公司及其他相关单位.7附则7.1 本办法由天津地铁建设发展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7。2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附表DTJS/ZYAZ2501基坑开挖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巡视表 编号:线路名称合同段工点名称风险工程名称风险单位名称施工部位天气巡视单位巡视内容存在问题的描述原因分析可能导致后果安全状态评价处置措施建议专业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日 期日 期备注:1。 本表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安全巡察单位采用; 2. 适用于基坑开挖施工; 3. 主要巡视内容包括:1)开挖面地质状况:土层性质及稳定性、降水效果和其它情况;2)支护结构体系:支护体系施作及时性、渗漏水情况、支护体系开裂、变形变化和其它
17、情况;3)周边环境:坑边超载、地表积水及截排水措施、建构筑物变形及开裂情况、地表变形及开裂情况、管线沿线地面开裂、渗水、塌陷情况、管线检查井开裂及积水变化和其它情况。4. 安全状态评价:正常、黄色、橙色、红色预警。附表DTJS/ZYAZ25-02盾构隧道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巡视表 编号:线路名称合同段工点名称风险工程名称风险单位名称)施工部位天气巡视单位巡视内容存在问题的描述原因分析可能导致后果安全状态评价处置措施建议专业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日 期日 期备注:1. 本表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安全巡察单位采用; 2。 适用于盾构法施工; 3。 主要巡视内容包括:1)隧道内:铰结密封、管片破损、
18、管片错台、管片间渗漏水、盾尾漏浆状况及其它情况;2)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变形及开裂情况,地表变形及开裂情况,管线沿线地面开裂、渗水、塌陷情况、跑浆及泡沫流失,管线检查井开裂及积水变化和其它情况。4. 安全状态评价:正常、黄色、橙色、红色预警。附件A建(构)筑物重要性等级划分重要性等级破坏后果建(构)筑物类型使用性质和规模很严重,重大国际影响或非常严重的国内政治影响,经济损失巨大。古建筑物、近代优秀建筑物,重要的工业建筑物,10层以上高层、超高层民用建筑物,大于24m的地上构筑物及重要的地下构筑物.严重,严重政治影响,经济损失较大。一般的工业建筑物,46层的多层建筑物,79层中高层民用建筑物,10
19、24层的地上构筑物,一般地下构筑物。一般,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次要工业建筑物,13层的低层民用建筑物,小于10m的地上构筑物,次要地下构筑物。建(构)筑物控制指标参考数值重要性等级允许沉降控制值(mm)差异沉降控制值(mm)位移最大速率控制值(mm/d)倾斜控制值15510。0022081。530102地下管线控制指标参考数值表重要性等级允许位移控制值(mm)倾斜率控制值(有压管线)100。002(无压雨水、污水管线)200.005(无压其它管线)300.004城市道路重要性等级划分重要性等级地位和交通功能停机坪、城市快速路、主干路、高速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人行道地表沉降(隆起)控制
20、指标参考数值表施工方法监测项目及范围允许位移控制值U0(mm)位移平均速率控制值(mm/d)位移最大速率控制值(mm/d)明(盖)挖法地表沉降一级基坑二级基坑三级基坑220。15%H或30,两者取小值0.2H或40,两者取小值0。3%H或50,两者取小值盾构法地表沉降3013地表隆起1013城市道路控制指标参考数值表重要性等级允许位移控制值(mm)位移平均速率控制值(mm/d)位移最大速率控制值(mm/d)停机坪100.51快速路、主干道2012次干路3023支路、人行道4024城市桥梁重要性等级划分表重要性等级功用、跨越对象铁路桥梁、城市高架桥、立交桥主桥连接箱立交桥主桥简支T梁、异形板、立
21、交桥匝道桥人行天桥及其他一般桥梁城市桥梁控制指标参考数值表重要性等级桥梁墩台允许沉降控制值(mm)纵向相邻桥梁墩台间差异沉降控制值(mm)横向相邻桥梁墩台间差异沉降控制值(mm)承台水平位移控制值(mm)152332523330344既有线重要性等级划分表重要性等级结构部位和相对地面位置地下区间轨道岔区地下车站、地下区间其他部位、地面车站通风竖井、风道、联络通道、地下车站出入口既有线隧道结构控制指标参考数值表重要性等级隧道结构允许沉降控制值(mm)隧道结构允许上浮控制值(mm)隧道结构允许水平位移控制值(mm)差异沉降控制值(mm)位移平均速率控制值(mm/d)最大速率控制值(mm/d)553
22、111.51054211。52055311。5既有地铁轨道、道床控制指标参考数值表控制指标参考数值轨道坡度允许控制值1/2500道床剥离量允许控制值1mm结构变形缝开合度57mm轨道结构允许垂直位移控制值510mm目 录一、工程概况 1 -1.1 缙云山隧道设置一览表- 1 -1.2 缙云山隧道工程地质情况- 1 -1。2。1 地质构造 1 -1.2。2 地层岩性- 1 1.3 缙云山隧址气象、水文- 4 1。4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 5 -二、方案编制说明及依据 5 -2。1 方案编制说明- 5 2。2 编制依据 6 -三、监控量测的目的、内容、测点布置及技术要求- 6 -3。1 监控量测的目
23、的 6 3.2 监控量测的内容 7 -3。3 监控量测布点方法及技术要求 8 3.3.1 洞内、外观察 8 3。3。2 拱顶下沉、周边收敛监测- 8 -3。3.3 地表沉降 12 3。3.4 爆破震动量测- 12 3.3。5监控量测预埋件要求- 15 四、瓦斯监测及检测 16 五、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分析及信息反馈 26 5.1 数据处理分析- 26 -5。2 围岩稳定性的判别 27 -5。3 安全性评价及应对措施- 28 5。4 资料管理及信息反馈 30 六、本项目拟报人员信息- 32 七、监控量测资料管理- 32 -八、安全技术措施 33 九、监控量测质量保证措施- 39 缙云山隧道施工监控量
24、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 缙云山隧道设置一览表隧道名称起讫桩号隧道全长(m)隧道净空围岩级别长度明洞长(m)净高(m)净宽(m)进口端出口端缙云山左线ZK4+915ZK7+6292714514。7541710051270220右线K4+895K7+6402745 514。753971044.51260。523201.2 缙云山隧道工程地质情况1。2。1 地质构造隧道横穿温塘峡背斜,该背斜走向北15东,北段为并报华夏构造系,南至江津长江南岸的油溪镇,长48Km,褶曲宽3。006.00Km,为典型的线形褶曲。轴部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和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的可溶性碳酸盐岩类,两
25、翼岩层由老至新依次出露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和侏罗系下统的珍珠冲组(J1z) 、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 、中统新田沟组(J2x)和沙溪庙组(J2s)的泥岩夹砂岩、页岩等。隧址一带温塘峡背斜岩层产状较陡,西翼岩层走向北1020东,倾北西,倾角4250;东翼岩层产状走向北1020东,倾南东,倾角5062。1。2.2 地层岩性隧址区分布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残坡积层、侏罗系上统珍珠冲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详勘中隧址区未发现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现将各层岩性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 (1)人工堆积层(Q4ml) 填筑土:灰褐色、黄褐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粉质粘
26、土夹砂、泥岩块碎石组成,块碎石直径约350cm,含量约30%-50%。堆填时间约半年至10年不等。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洞口已修建完善的乡村道路上及周边区域。揭露厚度约0.6-0.8m,已揭穿。 (2)残坡积层(Q4el+dl) 粉质粘土:褐色,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砂、泥岩块碎石组成,土体呈可塑状,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厚度0.64。5m。主要分布于进洞口斜坡坡脚及洞身平缓沟谷一带. 粉质粘土夹块石:黄褐色、灰褐色为主,稍湿,稍密,主要由粉质粘土夹灰岩、白云质灰岩、砂泥岩块碎石组成,碎块石直径约3-150cm,含量约40%-60%。主要分布于隧道出口斜坡地带及断层破碎带附近。 侏罗系下统珍
27、珠冲组(J1z) 根据现场地质调绘及钻探揭露,该地层主要揭露有泥岩及砂岩. 泥岩:紫红色、青灰色,中厚层状构造,泥质结构,主要以粘土矿物为主。强风化岩体易风化崩解,钻探岩芯破碎;中风化岩体较完整,结合程度一般,为隧道区主要岩性,多与砂岩呈互层状产出,钻探揭露最大厚度20.2m(BSZK2),未揭穿。泥岩为隧道进口端段的主要岩性. 砂岩:青灰色,灰绿色,中厚层状构造,中细粒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泥质胶结。强风化岩体较破碎;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岩质较软,结合程度较好一般,钻探揭露最大厚度11。00m(BSZK1-1),未揭穿。多与泥岩呈互层状产出. 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 一段(T
28、3xj1): 该层主要为灰色、深灰色页岩,页理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夹有薄层状细砂岩和煤层。根据钻孔揭露显示:岩芯层理清晰,倾角约 50,岩芯较破碎,多呈碎块状,薄饼状,短柱状。钻孔揭露厚度约9。86m,已揭穿(BSZK4)。二段(T3xj2):灰色,黄褐色,浅灰色厚层至块状中至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岩屑石英砂岩。局部含泥砾和具斜层理。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局部岩芯呈碎块状。钻孔揭露厚度约21.9m,已揭穿(BSZK4)。 三段(T3xj3):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与粉砂岩互层,局部夹炭质泥岩及薄煤层,煤层厚 0。150。30m。是区域内主采煤层。根据钻探揭露:该层岩芯较破碎较
29、完整,多呈片状、短柱状.揭露厚度约75.56m,已揭穿. 四段(T3xj4):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有薄层状泥岩、炭质泥岩,厚度120210m。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144m,已揭穿(SCK4)。 五段(T3xj5):灰黑色,中厚层状泥岩、薄至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夹炭质泥岩和煤线。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65。8m,未揭穿(SCK17)。 六段(T3xj6):浅灰、灰白色,中至厚层状,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夹有薄层黄灰、灰黑色页岩、炭质页岩,厚度约130185m。本次钻探揭露厚度仅为38。9m,已揭穿(SCK17)。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 T1j4:灰至浅灰色、偶带紫红色中至
30、厚层状角砾岩、白云岩及灰岩,时具鲕状结构及角砾状构造。层厚 80152m。根据钻探、波速测试及地面调查可知,该段岩体较完整,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131。1m,已揭穿(SCK3)。 T1j3:灰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夹含白云质灰岩及生物灰岩,底部夹岩溶角砾岩,层厚122192m。根据钻探、波速测试及地面调查可知,该段岩体较完整。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85.18m,未揭穿该层(SCK3)。 隧址区未揭露到T1j2及T1j1段地层及相关岩层。1.3 缙云山隧址气象、水文隧址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区,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充沛。廊道区多年平均气温17。8,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
31、温-3。3。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mm,最大日降雨量为255。7mm,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相对温度多年平均值为81.据气象资料,公路廊道区冬季有雾、霜,一般雾日为1831天,霜日57天,主要出现在12月份。 隧址区大型地表水体主要为分布东侧的梁滩河、西侧的璧南河及测区周边的水库。东侧的常年性河流为梁滩河,由南向北发育,为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梁滩河发育于沙坪坝区白市驿一带的缙云山东麓和中梁山西坡,由南向北流经西永镇、陈家桥镇,最后于北碚汇入嘉陵江。梁滩河全长80.24km,流域面积380km,河口高程约242。78m.璧南河发育于西侧璧山县境内河边镇一带的缙云山西麓和
32、云雾山东麓,由北向南流经璧山县城、狮子镇、广普镇,最后于江津区油溪镇汇入长江,该河为长江的一级支流。璧南河在调查区附近延伸32。87Km,流域面积750Km。1。4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根据详勘报告,缙云山隧址区煤层瓦斯浓度低,初判穿越煤层段为低瓦斯工区,煤层瓦斯对隧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瓦斯的溢出。缙云山隧道要在不同里程穿越区域内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的含煤层位,经收集到的成渝高速缙云山隧道(位于拟建隧道以北约3Km)竣工资料和壁山十余处煤矿瓦斯检测资料印证:瓦斯浓度(CH4)一般为0.150.35%,二氧化碳(CO2)为0。120.43%,通风不良时仅达到0。620。74%,也在临界范围之
33、内。表明缙云山隧道穿越的三叠系须家河组(T3xj)第一、三、五段含煤层位属低浓度瓦斯煤层,由于瓦斯含量低,瓦斯压力测试十分困难,据收集壁山区十处煤矿瓦斯鉴定资料及相关地质条件类似隧道的测试结果,其压力0。15Mpa,在采煤矿和废弃小煤窑记录均未发生过瓦斯燃烧、爆炸、窒息等事故,已建隧道施工过程中也未发生瓦斯突出的情况,本隧道瓦斯突出危险性较小。由于煤层的分布可能出现瓦斯浓度增大现象。ZK6+405ZK6+719、K6+400K6+701 段由于穿越楠木沟石膏矿采空区,瓦斯含量可能相对较高。二、方案编制说明及依据2.1 方案编制说明1、监测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监测为首要目的,根据地下工程特点确定监
34、测对象和主要安全监测警戒指标。2、根据监测对象的重要性确定监测规模和内容、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全面地反映实际工作状态.3、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测仪器和设备,设计先进的监测系统.4、为确保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间相互校验映证,以利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5、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工程施工的交叉干扰影响。6、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及文件要求编制监测方案。2。2 编制依据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21);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21);3、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缙云山隧道两阶段施工设计文件;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5、5、矿山安全法;6、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21);7、煤矿安全规程(2021年版);8、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捡测仪器管理规范(AQ1029-2007);9、铁路瓦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TB10120-2002);10、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部发文件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需必须执行的规范、规程、技术指南、验标等其它相关规程规范.三、监控量测的目的、内容、测点布置及技术要求3。1 监控量测的目的1、通过围岩地质状况和支护状况描述,对围岩进行合理的分类及对稳定性进行合理的评价。2、对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进行监测,根据量测数据确认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支护效果,保证施工安全。3、对周边位
36、移进行监测,根据变形的速率及量值判断围岩的稳定程度,选择适当的二衬支护时机。4、地表沉降是对隧道埋深较浅段进行沉降监测,判定隧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与拱顶下沉数据相互应证。5、爆破震动可以控制爆速,避免爆破施工对地表建筑和相邻隧道结构造成有害影响。6、隧道瓦斯监控可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浓度超限造成灾害,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的正常进行;根据监测到的洞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大小,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检验防排瓦斯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隧道施工,为科学组织施工提供依据.3.2 监控量测的内容监控量测项目必测项目具体内容见表3.1所示。表3。1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量测项目方法及工具备注1洞内、外观察
37、地质罗盘、数码相机2地表沉降水准仪、全站仪隧道洞口及浅埋段施做3拱顶下沉水准仪、全站仪4周边位移收敛仪、全站仪5爆破震动速度传感器、爆破振动自记仪6瓦斯浓度监控便携式瓦斯监测报警仪、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无瓦斯、低瓦斯隧道用便携式瓦斯监测报警仪;高瓦斯隧道用便携式瓦斯监测报警仪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结合7瓦斯压力检测粘土压力检测仪3。3 监控量测布点方法及技术要求3。3.1 洞内、外观察开挖后及初支后及时采用肉眼观察和地质罗盘仪对开挖面揭示的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漏水等;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层是否产生裂隙、剥离和剪切破坏
38、、钢支撑是否压屈进行观察分析.详细描述、记录、并予以评估,作为支护参数选择的参考及量测等级选择的依据.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是观察并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的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观察在每次爆破后进行。3。3.2 拱顶下沉、周边收敛监测3.3。2。1 测点布置原则拱
39、顶下沉测点和周边收敛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布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台阶开挖时,周边位移测点布置在距离上下台阶分界处底部往上1。5m处,并用标志牌挂在测点上面,标识牌应标明测点编号、埋设里程。监控量测断面按表3.2的要求布置,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按表3.3进行量测,测线布置示意图如图3.1所示。表3.2 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监控量测断面间距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51010252540表3。3 水平净空收敛量测测线布置 地段断面开挖方法一般地段特殊地段全断面法一条水平测线台阶法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CD法每分部两条
40、水平测线,先行导坑布设拱顶下沉量测点,中隔墙拆除后按台阶法量测CD法上部左右侧部,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测线。双侧壁导坑法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CRD法上部、双侧壁导坑法左右侧部,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两条斜测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三台七步法每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三台七步法,每分部一条水平线,四条斜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线。CD法测点布置示意图3。1拱顶下沉和水平净空收敛测线布置示意图拱顶下沉点和周边位移测点布置由施工单位安排现场施工人员协助完成,拱顶下沉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测点布置时应避开钢架和脱空回填处,将测点布置在两榀钢架之间。收敛量测点和拱顶下沉量测布
41、点应在开挖后至初喷前进行,并保证布点打入围岩不小于20cm深度,严禁将测点布在钢架上.测点布设应及时,并做好保护.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补埋,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应及时加固,测点布设以后,在测点位置用红色油漆做醒目标识。监控量测桩点上严禁悬挂重物。若围岩出现变化异常应尽早布设。3。3。2.2 监测频率拱顶下层和周边收敛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表3。4、3.5和3。6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表3.4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控量
42、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监控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监控量测频率(01)b2次/d(12)b1次/d(25)b1次/23d5b1次/7d说明:b为隧道开挖宽度。表3.5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控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位移速度(mm/d)监控量测频率52次/d151次/d0。511次/23d0.20.51次3d0.21次/7d表3.6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监控量测频率(按布点时间)布点时间(d)监控量测频率11512次/d163012次/2d309012次/周90以上12次/月3.3.3 地表沉降3。3。3。1 测点布置隧道浅埋段地表沉降监测点埋设如图3。2、3.3所示。图3.2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图3.3 地表沉降测点示意图(单位:cm)3。3.3.2 量测频率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3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37d。3。3。4 爆破震动量测3。3.4.1爆破震动的意义 实施爆破震动可以控制爆速,避免爆破施工对地表建筑和相邻隧道结构造成有害影响,通过监测,为施工单位优化爆破参数、调整和优化施工工序、最大限度地减小爆破对相邻隧道支护结构和中间围岩的不利影响.3.3。4.2量测仪器设备1、速度传感器表3-7速度传感器技术规格指标要求水平方向垂直方向速度灵敏度330mv/cm/s5%310mv/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