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现状及发展分析--毕业名师(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现状及发展分析--毕业名师(完整版)资料.doc(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现状及发展分析 毕业名师(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 业 实 践 报 告毕业实践题目 新能源汽车现状及发展分析 专业 / 班级 汽车制造与装配101301 学 生 姓 名 方晟杰 学 号 0202112301 实习指导教师 报告指导教师 起 止 时 间 2021年11月2021年7月 实 习 单 位 一汽大众 目录内 容 摘 要3Abstract3第一部分 绪 论31.1.引言31.2.实践单位的基本情况4第二部分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52.1.发展新能源轿车的必要性5石油紧张激发新能源轿车发展。5国际金融危机
2、迫使汽车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52.2发展新能源轿车的战略意义6是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6是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6可以储存低谷电,帮助新能源领域其他产业的发展。72.3.目前新能源轿车产业分析7混合动力汽车(Hybrid-ElectricVehicel,HEV)。7纯电动汽车(BEV)。8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8氢发动机汽车。82.4.新能源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新导向8第三部分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劣局势分析及其问题所在93.1.发展新能源轿车的优势分析93.2.发展新能源轿车的劣势分析10技术水平制约。10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体系没有建立起来。10消费者接受
3、程度低。103.3.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11参 考 文 献12致 谢12内 容 摘 要中国是世界少数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快增长。目前中国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处于较高水平,环境污染治理耗资也连年提高。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此形式下,实现能源动力系统转型将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今年来,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低碳经济时代必然的选择。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也将是汽车行业的新导向
4、。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轿车;产业发展AbstractChina is one of the few air pollution serious nation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ncreasing energy dem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growth. At present Chinas emissions of sulfur dioxide and soot and other pollutants are also at a high level, environmental p
5、ollution control costs also increased year after yea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attracted national attention. In this form, realize the energy power system transformation will be the main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the future. This year, the worlds
6、major automobile producing countries regar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otive industry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as a significant strategic 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 is a big energy consuming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utom
7、otive industr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low carbon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will be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Key words:Low carbon economy; new energy car; Industrial Development第一部分 绪 论1.1.引言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尤其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8、为应对这一问题各发达国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新能源汽车作为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刺激经济的重要领域,得到了有关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的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汽车工业自身的革命,也意味着相关产业的命意味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更重要的是通过汽车能源革命,带动了全球能源消费的变化,从而可能改变全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战略态势。燃油汽车发展到今天,已面临“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1.2.实践单位的基本情况一汽-大众汽车(简称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成立,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合资经营的大型乘用车生产企业,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
9、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一汽-大众在长春和成都,佛山三厂共有三大生产基地,包括轿车一厂、轿车二厂、轿车三厂(成都分公司)和发动机传动器厂。而我现在实习的长春基地位于中国长春西南部,已形成年产66万辆的生产能力。第二部分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战略意义2.1.发展新能源轿车的必要性 石油紧张激发新能源轿车发展。石油价格上涨,牵动了全球经济神经。1998年原油价格还不足10美元一桶,2003年稳定在25美元左右一桶。但到了2004年原油价格不断上扬,国际油价每桶在90美元以上徘徊,逼近标志性的100美元大关。2007年10月底,国际油价上涨了59%,2021年,国际油
10、价一路飙升,3月油价升到每桶110美元,5月底到130美元,到了7月4号,上升到150美元大关,在能源消耗型增长模式下,中国能源安全已经告急!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的预测,到2021年,中国机动车要消耗2.56亿吨石油,占中国用油的80%,如果使用新能源的汽车替代部分传统燃油汽车,将开拓一个全新的大市场,所以说,解决石油危机和保障能源安全,在未来市场中提高其竞争力,我们汽车、轿车企业必须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2.1.2.国际金融危机迫使汽车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危机的灾难开始传染到危机重重的汽车行业。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扩散,汽车行业的危机也开始从北美传染向欧美汽车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北美
11、市场所有汽车公司2021年9月份的销量平均下滑26.6%,创下了50年来的最惊人纪录。金融危机把灾难带给了每一家汽车巨头。更糟糕的是,以中国市场为首的“金砖四国”新兴市场的未来开始变的模糊,原以为可以免疫的新兴市场从2021年4月份开始集体步入低速,4月份到9月份,中国车市连续五个月环比下滑。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汽车业,甚至影响到了中国市场,但这是一次产业调整的良机,日前很多国家以政府注资的方式挽救汽车巨头,面对政府的扶持和市场的萎缩,很多企业只有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才是惟一的出路。 2.2发展新能源轿车的战略意义 2.2.1.是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
12、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作为一项便捷交通用具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到2021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46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49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173万辆,增长18.1%。民用轿车保有量2438万辆,增长24.5%;其中私人轿车1947万辆,增长28.0%。可以这样说,在中国,汽车市场极其广阔,发展也积极迅速。但是,快速发展的常规汽车业也给中国带来不少问题。首先,汽车消耗了大量的油气资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曾经表示,当前汽车耗油约占整个中国石油消费量的13,预计到2021年
13、这个比例将上升到57%。由于我国是一个石油进口国家,庞大的汽车耗油需求量给我国的能源供应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也威胁到了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其次,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温室气体和铅化物,我国数目如此庞大的汽车群,每年的尾气排放物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气候变化问题。有数据表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50%的空气污染来自于汽车排放。再者,我国还是京都议定书签字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减排二氧化碳的责任会越来越大。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很重要也很必要。通过采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汽车的耗油量,减少温室气体和铅化物的排放,是我们破除困境,履行节能减排承诺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4、。 2.2.2.是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长期以来,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水平一直落后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自主核心技术,以至现今仍没有有影响力的传统汽车民族品牌。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软肋之一是发动机技术,这一点限制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拉开了我国汽车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新能源汽车其动力装置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有很大区别。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研究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某些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掌握核心的动力技术,可以弥补我国在发动机研发技术发面的不足,从而拉近我国汽车制造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赶超。 2.2.3.可以储存
15、低谷电,帮助新能源领域其他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电。风电和光伏电都是间隙能源,需要储能装置进行调节。目前,除了用大规模的液流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外,很多新能源汽车采用的镍氢、锂离子电池等也能作为分散式储能电池。这样,我们可以将风电等的低谷电用电池储存,白天用来开车。有数据表明,到2021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达9亿千瓦-10亿千瓦,低谷电可为4000万辆-5000万辆锂电汽车充电。这样既为充电汽车找到稳定的充电能量源,减少对污染较大的火电等的依赖,同时还可以拉动对风电和光伏电等的需求,帮助风电和光伏产业等的发展。2.3.目前新能源轿车产业分析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公告定义,新能源汽
16、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当前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当中所使用的技术。 2.3.1.混合动力汽车(Hybrid-ElectricVehicel,HEV)。混合动力汽车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加装一套内燃机,用以减少汽车的污染,提高汽车行驶里程,且符合汽车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一种汽车。目
17、前有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结构形式。混合动力汽车(亦称复合动力汽车)车上装有两个以上动力源。车载动力源有多种: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内燃机车的发电机组,当前复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具有内燃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2.3.2. 纯电动汽车(BEV)。纯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车载电源一般为二次电池( 如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纯电动轿车的主要技术构成分为:整车部分、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系统主控制器、电池及其管理系统、车载充电机等。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和氧的化学能通过
18、电极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这种装置的最大特点是反应过程不经过燃烧和热机做功,因此其能量效率不受卡诺循环的的限制,转化率可达到60%-70%,实际使用效率接近普通内燃机的2倍。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在“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就将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究列入国家攻关计划。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世纪富源燃料电池公司、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神力科技等就分别研制出5KW-30KW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十五”期间,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究被列入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2.3.4.氢发动机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的内燃机系统有点类似于传统汽车内燃机系统。其内
19、燃机可直接燃烧氢,而不使用其他燃料,产生水蒸气排出。这类车存在几个技术难题,一是氢气的安全存放和储运。由于氢气在常温下呈气态,为能使汽车长距离运行,必须有充足的氢源,一般需要采用加压技术;另外氢气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其安全储运一直是一技术难题。二是燃烧效率较低,氢内燃机的能率转化效率低于氢燃料电池,要使得汽车具有足够的马力,提高其能效是不能回避的问题。2.4.新能源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新导向 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业的发展势头,许多机构都表示了对中国的信心,认为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部分技术优势、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政府的大力支持等因素,将帮助中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领跑者。全球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
20、布报告称,“中国正面临着重塑全球汽车行业的独特机遇。”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发布了名为“Powertrain2021中国志在成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领跑者”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在世界电动汽车市场成为技术领跑者的目标绝非天方夜谭。” 在“2021首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曾经表态:“再经过4年,到2021年每年有10%产量的混合动力车的话,将会更换一大批公交汽车、出租车等,如果到那时有100万辆节能的混合动力车的话,一年可以节省汽油7.8亿升,这样我们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汽车工业世界强国的目标就很快了。” 从很多媒体报道中,我们得知,科技部、财政部等许多部委领导都深信
21、新能源汽车的前景。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就曾预计,在未来一个时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流竞争车型,代表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第三部分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劣局势分析及其问题所在3.1.发展新能源轿车的优势分析 首先,中国拥有巨大的汽车市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是个多元化、多层级的消费市场。巨大的市场使新能源汽车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是人口大国,总人口约13亿,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虽然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很大,但是就东部而言,汽车市场发展广阔。由于近几年家用轿车的数量是明显增加,所以面临的问题是交通堵塞。同时作为发达的城市,其工业化进程非常快,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因此节能减排迫
22、在眉睫。从人口因素来讲,东部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可行性。 其次,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上已经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并且取得了技术上的局部创新和领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中国车企投资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很高,它们资金相对宽裕,有能力加大相关技术投入;而且,在传统汽车技术中,中国车企沉淀的资产相对较少,因此技术转换成本较低。在新能源汽车上,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技术,我国采用磷酸铁锂技术开发的电池,取得技术突破,不仅安全性高、寿命长,而且成本低。中国的电池生产规模也很大,目前约有三百个电池厂在生产各种类型的锂离子电池。 第三是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电动汽车所需要的最重要资源便
23、是金属锂和稀土。中国的锂资源占全球含量的30%以上。即便是电动车大规模生产,中国仍然可以在锂资源上保持自给自足,不需要依赖进口。 3.2.发展新能源轿车的劣势分析 3.2.1技术水平制约。我国企业至少要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载新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其中一项核心技术,才能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虽然我国汽车企业现在也着手发明新能源需要的相关技术,但是道路非常坎坷,在合资企业中,外方难以接受转让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强制要求,合资企业把新能源技术带到国内的态度一直不是很积极,即便已经在国内生产,但也相当于整车进口,其价格很高。 3.2.2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照科学的划分,交通能源转
24、型有3个阶段:找到可以大规模提供的新能源;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供应;通过新能源汽车的量产有效利用新能源。单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实现突破,甚至成功进行示范运行,并不能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战略规划不能够建立在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的基础上,即使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也许会领先,但主流产品会没有竞争力,从而将置身于危险的境地。问题是,目前中国大规模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远未建立,国家也还没有制定出新能源大规模供应和能源基本转型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表,从而使得新能源汽车的长久、稳定发展缺乏新能源供应这一物质基础。 3.2.3消费者接受程度低。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中国消费者有一种“趋同”效应,如果
25、别人都买,我才去买,如果别人不买,我也不买,所以,新能源汽车在打开局面上非常被动。同时新能源汽车在成本上比较高,所以在售价上也是高于一般的轿车,最后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服务网点不到位,这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顾虑。3.3.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许多地方、企业热衷与上整车项目,对于电动车的关键零部件及公共基础设施研究开发不够,投入不足,在电动车的关键零部件及公共基础设施产业方面更是落后于整车。目前,已经在试运行的某些新能源汽车,际上关键零部件仍然是从海外跨国公司购买的。 其次,某些关键技术、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仍然未能真正掌握。在关键的电池、
26、机和控制系统,我国企业技术水平与产品成熟度,与外国企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电子控制技术未能掌车用锂电池的轻量化、可靠性与外国有关企业的产品相比,差距明显。电池生产缺乏一致性。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的成本仍然比较高。 第三,由于我国在传统汽车开发方面的落后,导致有关问题(例如相关汽车零部件的开发能力弱,产品水平低)在新能源汽车开发时仍然存在,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第四,整车产品的批量试生产考验不够。在混合动力汽车开发方面,我国只在轻度混合汽车上有一定优势中混和强混则处于劣势。 第五,由于我国为汽车工业配套的横向工业落后,导致新能源汽车开发的原材料,零部件滞后,产品可靠性受到影响。第六,发展新能
27、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建设滞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为新能源汽车运行服务的基础设施的技术标准制定,目前均落后于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赖以运行的充电站的建设也刚刚开始。参 考 文 献1.屈文涛主编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研究(下) 西安石油大学出版社 2021年02期 2.徐维新主编 现代汽车新技术 设计能源环境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版3.王海良主编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探讨 汽车工程师2021年10期致 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在此感谢谆谆教导我的刘艳莉老师,因为有您的教导使我在我的实习岗位能学习到很多东西,同时也让我能在实习岗位上发现自己的有点
28、,并且弥补自身的不足。并且在此感谢在一起实习的同事们,因为有你们,让我在实习期间能第一时间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也在学习着长大,学会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最后感谢指导我写论文的惠兆文老师,其实自己的写作水平不是很好,但是因为有您的耐心教导,我的写作水平有质的提高,让我在毕业之前留下一个完美的句号。天马行空官方博客: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全球能源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摘要:我们将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发达国家在能源信息化方面的做法,同时聚焦以色列、日本这两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看他们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能源的超高利用,摆脱能源困境。信
29、息技术助力缓解能源危机编者按:面对能源紧张的严峻形势,半个多世纪以来,走过工业化粗放发展之路的发达国家首先意识到能源紧缺的严重性,继而提出建设一个低能耗、少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各种技术的飞跃,同时也支撑了全球能源信息化的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走出了一条节能、增效、多元化的能源发展之路。本期,我们将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发达国家在能源信息化方面的做法,同时聚焦以色列、日本这两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看他们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能源的超高利用,摆脱能源困境。日前,美国信息能源署发布了2005年版的国际能源展望,这份世界权威的能源态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
30、汇聚十余位有关专家学者,运用“全球能源市场分析系统(SAGE)”,对直到2025年的世界能源市场(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态势及二氧化碳排放与减排趋势进行了评估、分析与预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世界能源能支持到2025年。这一消息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是喜还是忧?从手工生产时代发展至今,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一架完全离不开能源的强大机器,离开了能源,无异于釜底抽薪,全球经济将急速衰退。从2003年美国和加拿大仅有30小时的大停电事件中,我们已经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而今,能源的紧缺已经令人类惶恐不已,试想,如果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只能继续短短20年,这无疑是一件极度可怕的事。事实上,能源危
31、机并不是近年才有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仍热衷于传统的高能耗大工业生产时就已经出现了,由此也引至人类社会开始热衷于信息社会的建设。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尽管人类对于化石能源的日趋减少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抑制措施,但是通过现代科技,各国在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由此使得各国能耗大幅降低,也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希望。能源一再告急 未来发展堪忧能源告急!从上世纪70年代,全球第一次能源危机出现之后这一疾呼半个多世纪来从未间断过。根据此前的预测,地球上的石油只够用50年;煤炭最多用100年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难题之一。如今,全球石油日产量保持在7500万桶。但为
32、满足2021年的预计需求量,需要开掘每天可增加6000万桶石油的新油田。这需要十多个面积等同于欧洲北海油田的新油区。有人预测过,如果投入巨资伊拉克日产量可能会增加600万桶,中东其他地区或许也能达到这一水平。但如果说世界其他地区日产量能够再增加4000万桶,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国际上一些专家认为,按照上述计算,2021到2021年间或者更早,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就会出现。从目前来看,全球南北两边是完全不同的能源态势。全世界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及少数后发展的工业化国家。全世界人口现在大约已经达到65亿,发达国家包括前苏联,人口大约是14亿多一点,但这14亿人却消费了世界能源总量的65.5
33、%(石油66%、天然气75.4%、核能93.8%),也就是全世界能源的三分之二被不到20%的发达国家所消费。从地区上来看,能源消费分三个中心:北美、欧洲以及亚太地区。这三大能源消费中心分别消耗全世界能源的30%左右。而从2004年开始,亚太地区的能源消费水平进一步增长,已经超过北美、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地区。而且,随着电子类产品的日趋丰富、新兴国家的飞跃式发展等,全世界在生活和生产方面对能源的总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美国信息能源署的2005年版国际能源展望分析,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电力消费量增长差不多要翻一番;世界煤炭消费量将增长30亿吨,主要集中在煤炭资源丰富的中国和印度。天然气比
34、其他能源效率高,且含碳量低,将是世界上需求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次能源,天然气需求将保持年均2.3%的增长率。据分析,亚洲新兴经济区将成为世界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地区。国外一些分析家认为,世界能源消费量增长部分的约三分之二来自工业化国家以外的新兴经济区,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预计这些地区的能源需求在预计期间将增长两倍以上。提高能源效率 改善能源结构从全球范围来看,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能源的节约、增效、安全保障等已经成为各国共识。在化石能源有限的情况下,各国半个世纪来一直试图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使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以期实现更长期的供给。保障能源安全供给2003年8月1
35、4至15日,美国和加拿大东部广大地区发生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停电事件。在长达30小时的时间里,5000万人无电可用,400多台发电机组脱离电网,通用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本田等汽车公司的35个工厂停产。仅15日一天,美加两地的400个航班取消,12个国际机场部分或全部关闭,100个电厂和25个核电厂关闭。美国纽约、克利夫兰、底特律,加拿大多伦多、渥太华等大城市瘫痪了近30个小时,造成40亿至60亿美元的损失。对于这次轰动一时的美加大停电事件,专家指出,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电网不能应付迅速增长的电力市场。据联邦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透露,即使经过抢修80%的电厂已经恢复发
36、电时,输电网也只能输送20%的电力。而且,在停电事故发生后,美加两国长时间检测不到事故原因。这次事件充分显示了电力稳定供给以及电网智能管理的重要性,而从整个能源行业来看,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其他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内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保障能源的安全生产以及安全供给如今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运行、国家稳定的重大因素。为此,各国都加大用现代科技保障能源安全的力度。大停电事件为美国敲响了供电安全的警钟,美国政府随即将电网大停电事故提高到“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对待。2003年,美国能源部提出了构建安全可靠电网的“Grid2030计划”。该计划旨在采用先进的材料技术、超导技术
37、、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广域测量技术、实时仿真技术、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等构建全美骨干电网、区域性电网、地方电网和微型电网(分布式电力系统)等多层次的电力网络,以保障大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供电的可靠性及电能质量,并提出要建设“综合能源及通信系统体系结构”(IECSA),如今正作为重大项目开始相关研究。铺垫节能增效之路节能,可以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自1973年发生的石油危机以来,西方国家为减少对世界不稳定地区石油供应的过分依赖和出于环境保护的要求,都把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节约能源作为其能源战略的重要目标和措施。在这一过程中,信息通信技术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辅助
38、手段被应用于节能的方方面面。美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为了避免过度依赖国外能源,美国很早就开始提倡节能增效。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该国提出的电力需求侧管理(DSM)节能模式。具体指的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要采取法律、经济、管理与引导等各种措施,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则为需求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比如通过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系统构成等实现配电自动化、电能监测等。其中一个典型应用就是通过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电价等电价政策,引导用户尽可能在低谷时段用电,合理避开
39、高峰时段用电。需求侧管理模式目前已逐渐扩散到加拿大、中国、欧盟国家、日本、巴西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进一步同现代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数字显示,美国自1973年以来通过需求侧管理获得的能源是国内能源供应增长量的4倍,2000年,美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与1973年几乎一样,而同一时期的人均GDP却增长了74%。需求侧管理需要建立节能和需求模型,对于信息化手段有着很大的依赖性。此后,美国加大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投资,并于1998年4月推出的综合国家能源战略中明确要求:在电力系统,到2021年燃煤发电效率将由当时的平均35%提高到60%以上,燃气发电效率将由当时的50%上升到70%;在工业
40、领域,到2021年林业与造纸、钢铁、炼铝、金属锻造、玻璃和化学这6个最主要的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总量将比当时减少25%;在交通领域,到2021年将推出燃料利用率三倍于常规交通工具的新型私人交通工具等。美国能源部已经宣布,继加利福尼亚州公布打造“氢气高速公路”计划后,该国将再斥资3亿美元,开发氢气动力车,目的就是为了节省能源、降低污染,预计这种车将于2021年上路。日本也早在1978年就制订了发展节能技术的月光计划,希望通过新技术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1980年专门成立了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主要负责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开发研究推广。此外,为了使一些具有很高节能效果且投资也较多的节能设
41、备和技术能顺利推广、使用,日本政府还对其中一些重要的节能技术开发、节能设备推广和示范项目实行财政补贴制度。1998年,日本在制订的能源长期发展战略中指出,要通过厉行节能,使能源总耗由当时的4亿5600万桶石油到2021年降至4亿桶。在水资源应用方面,缺水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以色列也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克服了恶劣的自然条件。该国通过不懈的技术创新,发明了驰名全球的滴灌、微灌技术,在水总量30年来毫无增长的情况下,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由此带动了该国农业的大飞跃。结果,沙漠化、干旱严重,而且国土面积狭小的以色列竟然摇身一变,成为欧洲冬季的果蔬厨仓。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现有的能源除短缺告急之外,也对环保带
42、来隐患。传统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不仅曾大肆消耗能源,而且对世界环境也造成了恶劣的破坏:全球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使得世界环境日趋恶化;一些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污染环境,还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平衡,每挖一吨煤,就要破坏相当数量的地下水这些都对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为了改善这种现状,各国也纷纷开发生态能源技术,以期在不影响能源消耗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相应的污染。目前看来,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制订了21世纪能源和能源科技新世纪战略规划或计划,旨在解决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例如,美国洁净煤技术计划(CCT)已转入“展望21”计划,制订了21世纪美国煤炭能源工厂的发展规划。挖掘新能源 为
43、未来续航能源危机的现实压力令全世界都开始关注传统能源的替代品新能源。人们希望新能源能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储量丰富不会枯竭,二是安全、干净,不会威胁人类和破坏环境。而这两大功能恰恰是化石能源目前所显露出的两大不足。在这个寻找以及运营管理“新大陆”的过程中,新型科技仍然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日本于1998年制订了新的能源战略,要点是努力实现合理有效的稳定供应,将石油需求比例逐步降低到47%;大力发展核电;积极开发新能源,使新能源的比例提高到3%。为应对石油危机,日本于1974年提出了名为“阳光计划”的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此后日本又分别于1978年和1989年提出了“节能技术开发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
44、开发计划”。1993年,日本政府将上述三个计划合并成了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新阳光计划”的主导思想是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为保证“新阳光计划”的顺利实施,日本政府每年要为该计划拨款570多亿日元,其中约362亿日元用于新能源技术开发。再生能源技术被作为“新阳光计划”的一大主要研究课题。日本的再生能源技术研究包括太阳能、风能、波力发电、温差发电、生物能和地热利用技术等,其中最受重视的是太阳能。1998年末,日本的太阳能发电总量已达13万千瓦,发电成本降至每千瓦时82日元。2006年2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也在其国情咨文中首次提出了“先进能源计划”。该计划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45、:首先是通过发展生物燃料和燃料电池来解决交通运输对石油的依赖;其次是发展洁净煤技术、核能和以太阳能、风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以解决电力供需矛盾。布什要求美国能源部在新能源研究上要增加22%的资金支持,希望借此改变美国能源消费结构,通过对核能、太阳能、风能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生产更多的电能以替代石油,改变美国的“烧油瘾”。从目前世界的情况看,人们所掌握和开发应用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燃气能、燃料电池、生物能、核能等等。这些新能源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各国还没有取得技术上的全面突破,至今还没有一种能源能取代现在普遍使用的化石能源,只能作为现有能源的补充,因此,在不同的能源系统
46、间切换以及不同的运作模式都将带来管理以及运行的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信息技术从中协调,实现新旧能源间的协调使用。江苏省学校毕 业 论 文题 目: 医药物流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实习单位指导老师 学校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 论文工作时间:医药物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摘 要:物流管理在所有的医药行业中都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医药物流并不是常人想象中简单的药品进、销、存或者是药品配送,所谓的医药物流就是指: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对于我国医药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医药行业 物流 管理 发展带着在校学习的知识,我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在苏州润泽制药厂,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医药物流管理人员。通过这么长时间的不断学习,我对医药物流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其实,有很多做“医药物流”的人还没有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物流。这说明从投资或经营的观念上来看,人们对医药物流仍然存在一些误区【13】。纵观我国医药物流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医药物流还刚刚起步,尚未发展成熟,可以用“一个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