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调节教学设计(共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神经系统调节教学设计(共6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通过神经系统调节教学设计(共6篇)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设计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高二生物组制作人:张桂艳一、教材分析有关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上的传递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做指导、启发。神经调节一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
2、作用。二、目标解析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问题诊断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学策略设计动机激发策略:创设情境,从运动的协调引入;重现关于研究神经传导的材料选择和实验手段体现科学方法教育,避免封闭的演绎过程。交互教学策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问题。整体教学策略:将生物学知识和物理电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体现学科间知识的综合。比较的认知策略: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突破
3、难点。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流程(二)教学过程引言:请同学们欣赏一场精彩的NBA比赛。篮球飞人们飞翔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那么篮球队员们要经过哪些方式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学生: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如果仅有体液调节,机体就难以迅速而精确的作出反应。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呢?学生: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
4、有规律性的反应。教师强调反射概念的三要素,并且指出,反射是应激性高度发展的结果。1反射大致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请同学们来分析四组有趣的现象,看看它们分别属于那类反射?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媒体显示实例图片:小猴吮奶;狗熊飞车;尝梅止渴;望梅止渴。)学生:小猴吮奶和尝梅止渴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也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狗熊飞车和望梅止渴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而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条件(自然的或人为的),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条件反射大大地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反射的结构基础又是
5、什么呢?学生:反射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并提示注意闪动部位代表的结构。反射弧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教师引导学生识图。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部分,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简单地说,反射过程是感受器感受到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通过分析与综合产生兴奋,经一定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发生相应活动。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举例分析。通常脊椎动物的反射弧,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还有中间神经元,它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那么这些神经元的结构又
6、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观察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并叙述各部分结构(略)神经元之所以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是与它的结构相适应的。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完整的高度特化的细胞。细胞体适合综合处理信息和作为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接受和传递信息;髓鞘则起着绝缘的作用,使许多神经纤维可以同时传导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教师强调神经纤维的概念:长的树突、轴突和髓鞘构成神经纤维。从宏观上看,兴奋需要在反射弧各部分上传导;从微观上看,兴奋则需要在组成反射弧的每一个神经元内部传导,特别是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兴奋的传导(1)神经纤维的传导早在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发现兴奋传导实际上是一种生物电现
7、象。但是神经纤维都很细,做实验很困难。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是实验的理想材料,它粗大的轴突直径可达1毫米,使测量电位差的微电极易于插入,为开展实验提供了方便。实验方法: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图示。取两个微电极,一个插入神经纤维内,一个接到神经纤维膜表面,用微伏计测出膜内外的电位差,即电势差。结果显示: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为什么会出现电位差呢?很早人们就发现神经纤维膜内外存在着离子浓度的差异。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Na+离子和K+离子的浓度差:膜内的K+离子浓度远高于膜外,Na+离子浓度则相反。在细胞未受刺激时,也就是静息状态时,膜内的K+离子很容易通过载体通道蛋白顺着
8、浓度梯度大量转运到膜外,从而形成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膜上的Na+离子载体通道蛋白被激活,Na+离子通透性2增强,大量Na+离子内流,使膜两侧电位差倒转,即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则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具体分析兴奋传导的过程并分步演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画。静息时,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处于何种状态?学生分析:静息时,由于K+离子外流膜内电位为负,膜外电位为正。受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观察分析并回答:由于Na+离子内流,兴奋部位膜内外迅速发生了一次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则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邻近未兴奋部
9、位仍然维持原来的外“正”内“负”,那么,兴奋部位与原来未兴奋部位之间将会出现怎样变化?学生:试着用物理课上电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并就膜外和膜内情况分别说明。在神经纤维膜外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于是就有了电荷的移动,在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也形成了电位差,也有电荷的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电流方向如何呢?学生: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引导学生观察相邻的未兴奋部位: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已经兴
10、奋部位又不断依次恢复原静息电位。兴奋就按照这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完整演示动画并让学生归纳和复述:兴奋传导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实质: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我们分析了当兴奋从树突经胞体传向轴突时的传导方向,如果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段施加一适宜刺激,传导方向又是怎样呢?(图示略)学生从物理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兴奋部位与两侧未兴奋部位都存在电位差,所以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结论:传递特点双向性。兴奋传导受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化学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干扰或阻断。(2)兴奋的传递: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
11、的末梢时,又是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演示动画)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成杯状和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突触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出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和树突膜;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和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泡内含有高浓度的化学物质递质,例如乙酰胆碱。递质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
12、的。将动画还原到较为宏观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去观察突触。3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蛋白接受递质的化学刺激,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改变。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而传递给了另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学生再次观察动画模拟过程,复述,概括。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13、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这种单向传递使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有规律地进行。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之后很快又恢复为静息状态。引导学生观察线粒体,得出“兴奋传递是一个耗能的过程”的结论。有些杀虫剂能抑制酶的活性,使递质不被破坏,递质一直结合在突触后膜的受体部位,连续发生作用,使神经处于持续冲动状态而不能恢复到静息电位,这样,就使动物长时间处于震颤、痉挛状态,终致死亡。(3)比较兴奋的传导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五、配餐作业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准确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
14、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2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3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是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ABCD4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5、代表传出神经B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CM代表效应器DS代表感受器(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中单向传导C冲动在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中单向传导(3)在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_。4(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处,肌肉_;刺激处,肌肉_。(5)在离肌肉5毫米的工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毫米毫秒。第2篇:通过神经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教学设计全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过神经系统
16、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2)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3)结合膜电位变化图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2.能力目标运用实验现象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培养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科学发现过程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2)认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方法和材料的重要作用。(3)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三、教学方法
17、: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四、教学课时:2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北京时间5月28日晚,201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在天津落幕。中国女排在决赛中直落三局完胜劲敌韩国,时隔4年重夺亚锦赛冠军,此次折桂也是中国队18次参加亚锦赛以来斩获的第13冠,连续复仇泰国和韩国,可喜可贺。同时提问:这样的优秀表现离不开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队员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的?队员身体各个器官同样需要协调配合,这与人体的什么系统有关?引入主题。(二).讲授新课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带领学生复习神经系统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
18、时教学设计神经系统的组成?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问题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展示神经元结构如图1,要求学生指出神经元的结构,并辨析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神经等概念。图1学生回答:神经元结构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神经元长的树突或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问题2:神经元的功能呢?神经元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兴奋:动物或人体内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问题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回忆反射定义及分类,并请同学们来分析四组有
19、趣的现象,看看它们分别属于那类反射?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如:小猴吮奶;狗熊飞车;尝梅止渴;望梅止渴。问题4: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展示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并提问: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学生观察回答: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过渡思考: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
20、传导兴奋,神经兴奋的传导是以什么信号进行的?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置情景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医生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检测脑部疾病啊?(脑电图检测)说明神经兴奋的传导与什么有关?如果让你来证明兴奋的传导与电有关,该怎么做呢?现在假如给你一块新鲜的肌肉上面连接有神经,你怎么用物理的方法证明兴奋的传递与电有关?讲授:早在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尔瓦尼发现兴奋传导实际上是一种生物电现象。后来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过程如下。并提问:刺激蛙的坐骨神经,肌肉收缩的同时,电流表指针有无变化?说明什么?学生观察回答:肌肉收缩的
21、同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的,该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过渡思考:兴奋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是如何产生并传导的呢?探究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提示)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刺激引起电流的产生,那么必定引起了电位差的变化。电流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要求学生分析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图和膜电位变化图追问:静止时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接受刺激时会产生怎样变化?思考:膜内外电流方向?师生共同:(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这是因为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形成了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2)刺激
22、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外负内正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未兴奋部位:外正内负神经纤维接受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表现为内正外负,形成了动作电位,从而与相邻部位产生了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指向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指向未兴奋部位(双向性)(3)传导与恢复受刺激部位在兴奋后,原来兴奋的部位回到静息电位,(那么事情就结束了吗?没有!)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而原来未兴奋部位由静息电位变成了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兴奋。不断传递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渡思考:那么当兴
23、奋传到神经纤维的末梢时,又是怎样到达下一神经元的呢?前面提到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而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该如何传递?步骤一:要了解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原理,首先得了解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弄清楚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分别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小体膜突触后-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步骤二:问题引导:学生观看图片“突触的亚显微结构”回答突触的各组成成分来自神经元的哪部分:1.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联系的,根据突触的结构分析“兴奋在神经元间还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2.递质发生效应后,去向如何?3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24、方向如何?回答:因为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总结突触传递信息的过程: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等)-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4.课堂小结、内容升华为了使课堂小结不流于形式,采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小结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三).作业
25、设计阅读科技短文,思考问题多媒体展示:科技短文有机磷农药的危害有机磷农药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虫剂,广泛用于农林业。若蔬菜水果中有机磷残留量过多,进入机体后,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有机磷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分解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问题:(1)神经系统中,有机磷农药影响的结构名称?(突触)(2)此结构中兴奋是以何种形式传递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有机磷中毒的现象是什么?(肌肉震颤不止还是不能收缩?)六、板书设计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的);条件反射(后天的)。2
26、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定义: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2)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3)突触小泡内
27、递质的释放作用(4)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第3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襄阳市第四中学黄州院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2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第1课时,该课时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两部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内容是全新的,且抽象,学生完全理解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将其列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先带领学生回忆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并让学生辨析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纤
28、维及神经等概念。对于神经元功能的教学,先通过播放“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和刺激实验”视频,让学生对神经元功能有个感性的认识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利用媒体动画,通过对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神经元受刺激前后膜电位的变化过程。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2)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3)结合膜电位变化图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2.能力目标运用实验现象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培养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科学发现过程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
29、的科学精神。(2)认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方法和材料的重要作用。(3)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正当你悠闲地漫步在公园里时,突然前方有条蛇挡住了你的去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逃避。教师肯定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提问:为什能在短时间作出如此迅速的反应?这与人体的什么系统有关?引入主题。1/52.自主学习、提升能力带领学生复习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问题1:神经系
30、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展示神经元结构如图1,要求学生指出神经元的结构,并辨析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神经等概念。图1问题2:神经元的功能呢?演示实验如图2,并提问:刺激蛙的坐骨神经,肌肉有无变化?说明什么问题?图2学生观察回答:肌肉收缩。得出神经元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问题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回忆反射定义及分类,并请同学们来分析四组有趣的现象,看看它们分别属于那类反射?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如:小猴吮奶;狗熊飞车;尝梅止渴;望梅止渴。问题4: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展示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并提问: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
31、吗?学生观察回答: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过渡思考: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兴奋的传导是以什么信号进行的?3.层层设疑,逐步探究3.1探究兴奋的传导形式再一次演示实验如图2,并提问:刺激蛙的坐骨神经,肌肉收缩的同时,电流表指针有无变化?说明什么?学生观察回答:肌肉收缩的同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2/5进行传导的,该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过渡思考:兴奋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是如何产生并传导的呢?3.2探究兴奋的产生展示膜内外连有示波器的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前后的波形
32、图如图3.思考: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两侧为什么出现-70mv的电位值?受到刺激后,波形图又为何发生改变?图3引导学生阅读P18然后多媒体演示静息电位的形成过程。学生总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两侧出现-70mv的电位值的原因:首先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膜内K高,膜外Na高);其次: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差异(K通透性大)。要求学生完成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图和膜电位变化图如图4+图4过渡思考:静息电位是膜内负,膜外正,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有将如何变化?引导学生阅读P18然后多媒体演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学生总结: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原因
33、是: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要求学生完成兴奋状态下膜内电位图和膜电位变化图如图5+图53/5组织学生继续讨论:受刺激部位始终处于内正外负的状态吗?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同时,展开小组合作与讨论、分析、归纳:一旦形成动作电位后,膜对K通透性增强,K外流,恢复静息电位。继续完成恢复静息电位过程膜电位变化示意图如图6+图6进一步设疑:恢复静息电位的部位与其受刺激前的状态完全相同吗?引导学生从膜电位和离子分布两个角度比较。小组讨论后得出:膜电位一样,但离子分布不同(简要介绍Na-K泵)过渡思考:受刺激部位如何将兴奋传给相邻部位?3.3探究兴奋的传导引导学生阅读P18,完成兴奋与未兴奋部位
34、膜内外电位图如图7,指出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的关系。+图7思考:这是兴奋由树突传导细胞体,再传导轴突,若刺激发生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将如何传导?图8根据图8,师生进一步总结兴奋传导的特点。4.课堂小结、内容升华为了使课堂小结不流于形式,采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小结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4/55.检测反馈、拓展延伸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了下面的课堂反馈练习,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1)展示图9,在示波器上,电位变化曲线将如何变化?图9设计意图:本题意在提升学生构建曲线模型的能力,同时,通过图文之间的转换促使学生提高迁移能力和变通能力,让相关知识得以拓展和深化,达到训
35、练学生推理、判断、概括等各种能力的目的。(2)展示图10,判断:在A、B、C或BC、CD之间给予相同的刺激后,指针偏转方向。若是将电流表一极接在膜外,一极接在膜内,情况又如何?图10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刺激前后膜内外电位情况的掌握,即兴奋时表现为内负外正,兴奋时则为内正外负。突破点是要分清电流表电极的连接位置和具体的刺激部位。5/5第4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襄阳市第四中学黄州院一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2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第1课时,该课时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
36、经纤维上的传导两部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内容是全新的,且抽象,学生完全理解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将其列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先带领学生回忆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并让学生辨析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神经等概念。对于神经元功能的教学,先通过播放“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和刺激实验”视频,让学生对神经元功能有个感性的认识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利用媒体动画,通过对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神经元受刺激前后膜电位的变化过程
37、。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2)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结构基础。(3)结合膜电位变化图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2.能力目标运用实验现象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培养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科学发现过程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2)认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方法和材料的重要作用。(3)对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相互交流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38、导入:正当你悠闲地漫步在公园里时,突然前方有条蛇挡住了你的去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得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逃避。教师肯定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提问:为什能在短时间作出如此迅速的反应?这与人体的什么系统有关?引入主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自主学习、提升能力带领学生复习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问题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展示神经元结构如图1,要求学生指出神经元的结构,并辨析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及神经等概念。图1问题2:神经元的功能呢?演示实验如图2,并提问:刺激蛙的坐骨神经,肌肉有无变化?说明什么问题?图2学生观察回答:肌肉收缩。得
39、出神经元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问题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回忆反射定义及分类,并请同学们来分析四组有趣的现象,看看它们分别属于那类反射?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如:小猴吮奶;狗熊飞车;尝梅止渴;望梅止渴。问题4: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展示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并提问: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学生观察回答: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过渡思考: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神经兴奋的传导是以什么信号进行的?3.层层设疑,逐步探究3.1
40、探究兴奋的传导形式再一次演示实验如图2,并提问:刺激蛙的坐骨神经,肌肉收缩的同时,电流表指针有无变化?说明什么?学生观察回答:肌肉收缩的同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进行传导的,该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过渡思考:兴奋或电信号或神经冲动是如何产生并传导的呢?3.2探究兴奋的产生展示膜内外连有示波器的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前后的波形图如图3.思考: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两侧为什么出现-70mv的电位值?受到刺激后,波形图又为何发生改变?图3引导学生阅读P18然后多媒体演示静息电位的形成过程。学生总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两侧出现-7
41、0mv的电位值的原因:首先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膜内K高,膜外Na高);其次: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差异(K通透性大)。要求学生完成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图和膜电位变化图如图4+图4过渡思考:静息电位是膜内负,膜外正,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有将如何变化?引导学生阅读P18然后多媒体演示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学生总结: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原因是: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要求学生完成兴奋状态下膜内电位图和膜电位变化图如图5+图5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组织学生继续讨论:受刺激部位始终处于内正外负的状态吗?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同时
42、,展开小组合作与讨论、分析、归纳:一旦形成动作电位后,膜对K通透性增强,K外流,恢复静息电位。继续完成恢复静息电位过程膜电位变化示意图如图6+图6进一步设疑:恢复静息电位的部位与其受刺激前的状态完全相同吗?引导学生从膜电位和离子分布两个角度比较。小组讨论后得出:膜电位一样,但离子分布不同(简要介绍Na-K泵)过渡思考:受刺激部位如何将兴奋传给相邻部位?3.3探究兴奋的传导引导学生阅读P18,完成兴奋与未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图如图7,指出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的关系。+图7思考:这是兴奋由树突传导细胞体,再传导轴突,若刺激发生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将如何传导?图8根据图8,师生进一步总结兴奋
43、传导的特点。4.课堂小结、内容升华为了使课堂小结不流于形式,采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小结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检测反馈、拓展延伸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了下面的课堂反馈练习,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1)展示图9,在示波器上,电位变化曲线将如何变化?图9设计意图:本题意在提升学生构建曲线模型的能力,同时,通过图文之间的转换促使学生提高迁移能力和变通能力,让相关知识得以拓展和深化,达到训练学生推理、判断、概括等各种能力的目的。(2)展示图10,判断:在A、B、C或BC、CD之间给予相同的刺激后,指针偏转方向。若是将电流表一极接在膜外,一极接在
44、膜内,情况又如何?图10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刺激前后膜内外电位情况的掌握,即兴奋时表现为内负外正,兴奋时则为内正外负。突破点是要分清电流表电极的连接位置和具体的刺激部位。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夏早上六点,清亮透明的月儿还躲藏在云朵里,不忍离去,校园内行人稀少,我骑着单车,晃晃悠悠的耷拉着星松的睡眼。校园内景色如常,照样是绿意盈盈,枝繁叶茂,鸟儿歌唱。经过西区公园,看那碧绿的草地,飞翔中的亭子,便想起十七那年,在这里寻找春天的日子。本想就此停车再感受一遍,可惜心中记挂北区的荷塘。回想起冬日清理完荷塘的枯枝败叶,一片萧条的景色:湖水变成墨绿色
45、,没有鱼儿游动,四处不见了鸟儿的踪影,只有莲藕躺在湖底沉沉睡去。清洁大叔撑着竹竿,乘一叶扁舟,把一片片黑色腐烂的枯叶残枝挑上船。几个小孩用长长的铁钩把莲蓬勾上岸,取下里头成熟的莲子。第5篇: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解决实际问题1.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
46、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2.教学重点/难点2.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教学用具教案、课本、黑板、多媒体4.标签教学过程问题探讨引入新课引言:我们知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来实现的,今天我们来具体学习这三大调节,先看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队员通过眼耳获得的信息,是如何经过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的?3队员要有良好的表现,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样要协调配合
47、,这又是如何实现的?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设问: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学生答:反射。设问:什么是反射?学生答: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称之为反射。学生答: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设问: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首先是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了兴奋,那么什么是兴奋?在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递途径是什么?学生答: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在反射过程中兴奋通过反射弧来进行传递。设问:构成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