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大学论文.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9175718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大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大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大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大学论文.doc(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分类号 B2 密级 公 开 UDC 学号 20060213004 青 海 师 范 大 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 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海师范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日期:青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

2、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由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 中文摘要儒家中庸思想是中化民族思想文化的结晶之一,对它的本质的剖析及其历史发展的研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关系的影响,系统地论证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这一思想进行一系列探讨。中庸思想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之一,是中华

3、民族内在凝聚的力量源泉和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中国最古老的典籍易经里面就包含中庸思想的理论。此后历代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对中庸思想进行了阐述,但只有孔子阐述的最为具体和详细。孔子的目的是想以中庸思想为原则,以天道和人道的相互融合为理论依据来建立一个合理秩序的人类社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农耕文明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是中庸思想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二千多年的封建农业社会使中庸思想有了充分的发展,并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关系的协调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中庸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中庸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意义。随着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发展,“全球化”

4、进程在事实层面上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切实感到了世界在缩小,彼此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全球化的进程带有很强的选择性,势必引起区域差异和发展不均衡问题,它会在民族及国家之间,按国际分工的需要制造出新的社会秩序和观念形态,也会造成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就中国来说,中庸思想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所以这种文化变迁必然会对中庸思想造成冲击。但是作为中国普世主义的代表,中庸思想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同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宽容等精神接轨,进而相互融合相互演变。所以中庸思想在新时代下必然会发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趋势,从而对中国社会产生较深的影响。 中庸思想在近代受到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价值体系的影响。近代以来,

5、中国开始了从农耕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的历史性转变。(传统的价值体系以不能继续整合整个中国社会)相应地,人的思想和社会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儒家中庸思想在急剧的社会巨变中所起的负面作用和影响较为突出。比如缺乏改革创新、冒险进取的精神等。所以我们应该对中庸思想的内涵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发扬它的积极的方面,避免它的消极方面,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关键词:儒家,中庸思想,转型期,普世价值,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of Confucian thought andcontemporary social relations in

6、 transitionAbstract : Confucian Doctrine of the Mean is the idea of national ideology and culture, one of the crystal.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its study on the impact of contemporary social relations, the systematic appraisal of the intrinsic link between the two of

7、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as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focus to explore this idea.Zhongyong thought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are the core of one system, the internal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re the source of strength and spirit power forward. The most ancient Chin

8、ese books, Book of Changes, which includes the theoretical idea of moderation. Since then scholars or thinkers throughout history have had on the idea of moderation, but only the most Confucian of specific and detailed. The purpose of Confucian Doctrine of the Mean are thought to want the principle

9、of Heaven and humanity to the mutual integr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order of human society.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mainly farming community, agricultural and civilized system of values formed by the idea of moderation are fertile grou

10、nd for survival. 2000 years of feudal agricultural society with the idea of moderation so that the full development and infiltration into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the stability of social order, social relations, the coordination role has been invaluable. Thus thought of moderation in Chinese cult

11、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re value system.Beyond Time and Space with the idea of moderation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 With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globalization process at the facts are obvious level, it is effective at shrinking the world, their relationship is also more

12、 and more closely.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with a highly selective, it is bound to caus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uneven development, which will be between the people and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required to create a new social order and the concept of form, may

13、 also result in cultural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China is a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idea of moderation of the Chinese value system, so that cultural change will inevitably impact on the idea of moderation. However,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universalism, the idea of moder

14、ation can be a lot of the content of Western culture with the freedom, equality, tolerance, such as the spirit world, and the evolution of mutual integration. So moderation time in the new idea is bound to happen under the new changes, the emergence of new trends, which the Chinese have a deep impac

15、t on society.Industrial civilization of the idea of moderation si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impact of value systems. In modern times, beginning from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y to an industrial economy time of historic change in time. (The traditional value system should not continue to integrate

16、 China as a whole society) Accordingly, the idea of people and social relations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idea of moderation in the rapid changes in society from the negative role and influence of the more prominent. Such as the lack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such as the en

17、trepreneurial spirit of adventure. So we should be thinking of the meaning of moderation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promote its positive aspects and avoid the negative aspects of it to make it better for our

18、countrys social development.Key words: Confucianism; Zhongyong thought; Transition; Universal values; Modern Value目 录引 言1第一章 儒家中庸思想的缘起及哲学内涵4第一节 中庸思想的发展及演变过程4 一、“中”、“庸”释义4二、中庸思想的演进4第二节 中庸思想的哲学内函6一、“中庸”之德思想6二、“中庸”之中思想71、“中”的含义72、“中”与道德的关系9第二章 中庸思想的普世价值与现代价值11第一节 中庸思想的普世价值11一、中庸思想的基本特征11二、中庸思想的普世价值12 第

19、二节 中庸思想的现代价值14一、中庸具有辩证法和理性精神14二、中庸是一种方法论16三、中庸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境界17第三节 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庸思想的异同18一、西方人文精神与儒家中庸思想的相同点18二、西方人文精神与儒家中庸思想的区别20第三章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关系现状22第一节 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冲突及协调22一、我国目前转型期的社会状况22二、社会冲突的协调23第二节 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公平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24一、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24二、社会公平的内涵 25三、社会公平是社会各阶层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26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发展26第四章 中庸思想对转型期

20、社会关系的影响及借鉴意义29第一节 中庸思想对转型期社会关系的影响29一、人与社会的和谐让公平成为社会的旗帜29二、人际和谐打造一个平等友爱的诚信社会30第二节 中庸思想在社会转型期的理论价值31第三节 中庸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的借鉴意义33结 语37V儒家中庸思想与当代转型期的社会关系引 言儒家讲仁爱,仁爱的直观表现就是爱人爱物的情感。但这一情感的背后凝聚着一个重要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儒家诸理念中的核心:“中庸”。何为中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即不偏是“中”,不变是“庸”。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里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程颐对“中庸”的解释是有根据的。中庸记

21、载:“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论语又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是孔子对子张和子夏的评价。子张做事总是超过限度,子夏则是不及。两者都不好,“中”最好。但程颐对“中庸”的解读还不到位,充其量只是术的层次,还远远没有深入到道的层次。这个术的层次的解读很容易让人把“中庸”理解为调和或者和稀泥或者五五分成等。如果从道的层次去解读,“中”就是恰当合适的意思。可能是五五分成,也可能是四六,也可能是三七。总之,划分的恰当合适就行。如此对“中”的解释其实还不够,不过这里暂时先放一放,先来

22、解释“庸”。“庸”是何意?先秦儒家经典里没有作非常明确的解释。倒是庄子有明确的解释:“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庄子解“庸”就是使用,贯通一切的使用,用在哪里都得当。不过这是庄子从道家的角度进行的解读。如果结合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去解读,则可以推测出,“庸”仍然是指用,但不是一般的用,而是指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即在实践中的使用。没有进入到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的用就叫做“用”,进入到实践,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的才叫做“庸”。所以,从字面上解读,“中庸”就是在实践中做到恰当合适。现在进一步深入解读“中”字。前面已说过,“中”字就是恰当、合适。可恰当、合适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人会

23、有不同的说法。中庸一文中有一段话揭示了它的深刻含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位焉”就是天地间的人和物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万物育焉”就是天地间的人和物各自正常地繁殖、发育、生长。特别是“天地位焉”,这里隐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含义。在我们这个宇宙中,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轨道、角色、角度、方式。让每个人和物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轨道、角度、角色,也就是双赢,这就是“中”,或干脆就称“中庸”。“中庸”不光是双赢,还要前进、上升。儒家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比较历史上世界其他种类的文化,我们就会发现,这一点在儒家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例如,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信奉的是绝对唯一神上帝。

24、谁信其它神就是异教徒,必遭讨伐。1096年到1270年,欧洲的基督教徒打着消灭异教徒、解放耶路撒冷的旗号,发动了八次“圣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基督教不但迫害异教徒,还在其内部迫害异端。一种宗教或文化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中流传,出现了不同的理解和想法应是正常的。按儒家的“和而不同”的精神,有不同的意见大家可以商讨,不应该封杀对方,更不应诉诸暴力。可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没有一点宽容的精神,只要有一点与教会不同的说法就会被打成异端,横加迫害。仅仅在14801488年间,被火刑处死的异端就达8800人,受惩处的不计其数。伊斯兰教也信仰绝对唯一神,排斥异教。特别是对犹太教。穆罕默德说,

25、“你必定发现,对于信道者仇恨最深的是犹太教徒”,“期待着有机会给他们一坚决的打击。”1就是在目前,巴勒斯坦地区和黎巴嫩,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各教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一再冲突,多次演变为战争。在印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印度教与锡克教之间矛盾尖锐,冲突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及巨大的财产损失。佛教应该说是在世界几大宗教中最为宽容的。可是,佛教在佛陀圆寂后也很快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双方后来又衍生为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历史上只有他们相互分离各自发展的记载,没有相互融合的记录。反观儒家,其内部也有不同的学派,可他们能够相异相和,融洽相处。比如南宋时的朱陆之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儒家不仅内部相互融

26、合,而且与传进中国的各宗教也没发生过剧烈冲突。佛教自东汉后期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规模输入,隋唐时期完成了与中华文化的融合过程,产生了中国式佛教。除了历史上个别统治者为了达到某些政治目的搞了一些短命的“灭佛”活动外,中华对佛教基本上是敞开胸怀接纳的。实际上,在人伦问题上,儒家与佛家的理论存在着根本的冲突,但儒家从来没有凭其文化主流地位对佛教发动灭绝性的“圣战”。伊斯兰教自唐代开始传入,元代以后开始为官方重视。以儒家为主导意识的中国统治者对伊斯兰教也是包容的。统治者允许清真寺大规模地建设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儒家对于基督教同样持包容态度。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被称为景教。当时这一教派在

27、东罗马被视为异端,受到迫害。但唐代统治者不仅不排斥它,甚至允许其教徒入仕为官。天主教在明末传入中国,自1552年至1800年,入教的人很多,其中不仅包括普通百姓,还包括不少士大夫。这一现象若放在一些宗教意识浓厚的国家和地区,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世界上有一个民族及宗教是最难以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这就是犹太民族与犹太教。流浪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都遭到猜忌、排挤、迫害乃至屠杀。而惟有在中华得以与各民族人民兄弟相处,安居乐业。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博士接受北京科技报记者采访时,就开封犹太人融入中华说:“这是唯一一个犹太人社团融入当地社会的例子。”2 以上各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中华大地占据文化主流地位

28、的儒家身上没有搞“原教旨主义”、“迫害异端”的基因。相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一直是儒家对待不同文化的主要态度。各个宗教在中华立足固然首先是经过统治者的允许,但是,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人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影响,这一思维模式早已扎根于中华各族人民的头脑中了,人民对之“日用而不知”。所以,整个中华民族接纳不同文化的胸怀是无比宽广的。以上例子足以说明,儒家“中庸”是中华乃至世界最伟大的哲学之一。第一章 儒家中庸思想的缘起及哲学内涵第一节 中庸思想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中庸”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

29、子把“中庸”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他认为民众已长时期地缺乏这一美德了。在孔子眼里,“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一、“中”、“庸”释义1、“中”字的来源:据考证,在文字发明之前,中国古人多采用结绳记事。当古人把捕获来的猎物需要平均分成两份时,就取绳子的中部,“中”字即来源于此,在这里,“中”字表示“中间”或是平均的意思。中国古代典籍中对“中庸”的“中”也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一种解释为“适中”比较接近于上述意思。中庸之“中”的含义就是从多种字源初义抽象、发展、演化而得来的。程颐说“不偏之谓中”;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陆九渊说“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王通中说序云:“大哉中之

30、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象,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部局于器用。惟变所适,惟义所在,此中之大略也”。由以上我们可以判断,“中”的含义其实就是适宜、适中、恰到好处。2、“庸”字的来源:从早期出土的甲骨文推断,“庸”在远古时期其实是一种盛装东西的器物,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它,久而久之,便抽象出“庸”字的含义。先秦典籍中,对“庸”字的论述有很多种。随着历史的发展,“庸”字的含义也在变化,出现了多种解释,其中一种是把“庸”解释为“平常”的意思。比如,三国时期的何晏注论语雍也,就把“庸”解释为:“庸,常也”。后来的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

31、庸章句一书中则将“庸”进一步解释为:“庸者,平常也”。他曾经引用程颐的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还有一种是把“庸”解释为“用”的意思。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王夫之就持这种观点,他在读四书大全卷二中说:“若夫庸之为义,在说文则云:庸,用也。尚书之言庸者,无不与用义同。自朱子以前,无有将此自作平常解者故知,曰中庸者,言中之用也”。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以及历代思想家和学者的努力,“中庸”的含义也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它已经超出了道德的范畴,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二、中庸思想的演进儒家中庸思想的起源时间大概是商周时期。易经中就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

32、中庸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把原来破碎凌乱的思想变成了一个轮廓比较清晰的思想体系。这是孔子对中庸思想的最大贡献。孔子对中庸的论述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比如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曾说过最著名的一句话“过犹不及”,这被认为是中庸思想最好的解读。论语中还有很多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例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欲而不贫”、“君子泰而不骄”、“君子威而不猛”等等。因此,杨涯人在他的著作先秦中庸源流考中指出,孔子创立中庸实际上是由周公的“中德”观念发展而来。3孔子死了之后,对中庸思想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借鉴前人的思想并结合自己独到的见解,写成了中庸一书。中庸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它

33、使中庸思想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中庸一书的开头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业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文中的“中”、“和”实际上就是中庸的含义。文中所说“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宇宙间的普遍法则。子思把“中庸”形而上学化,并把它上升为世界观。子思之后,对中庸思想作出进一步比较大的发展的学者是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孟子。孟子离心上说“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在这里,孟子把“中”解释为“权”,“权”的意思是权变。只有做到权变,才能真正做到中庸。为此,孟子举了个例子,进一步解释了“权”,孟子离娄上曰:

34、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权也”。经过孟子的努力,中庸思想的内涵又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到了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另一大家董仲舒对中庸思想又作出了重要发展。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论断。他是第一个把中庸思想与天道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家,天道又具体体现为“三纲五常”。这样在董仲舒等思想家们的努力下,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胃口,中庸思想就由宗法礼治转变为封建伦常纲纪。这一变化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便于统治阶级统治人民,也是董仲舒对中庸思想的发展作出的又一大贡献。两宋时期,中庸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们的发展,终于达到了它的顶点。其中宋代理学家朱熹对中庸思想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朱熹对中

35、庸思想十分推崇,他认为中庸思想是由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孟子思一脉相承的道统。为此,他专门把中庸从礼记中单独抽出来独立成章,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程氏兄弟和朱熹把中庸思想继续向封建纲常转化,他们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服从关系推向极端。“男女有尊卑之序,夫妇有倡随之礼,此常理也。”“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宋儒们把中庸思想提高到“天下之定理”的高度。在他们的解释下,中庸成了恒常不变的“天理”。这样由于宋代儒学家们把中庸思想发展到极端,就把早期儒家的中庸观念推向了自己的反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庸思想本身其实并没有错误,其悲剧在于它沦为了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当统治者利用它来统治人民的时候

36、,中庸思想就在他们手中变了味。所以,我们对待中庸思想的态度应该是:吹去历史的浮土,恢复它本来的面目,并随时代的发展,发掘它有益的一面,为我们的社会建设服务。第二节 中思想的哲学内涵一、“中庸”之德思想在中国古代夏商时期就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尚书胤征:“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者杀无赦。”尚书盘庚:“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心。”到了周朝,中庸思想已见雏形,周公、召公、成王都很重视“中”,他们也是用“中”的原则去治理国家。“光明德慎罚”(尚书康诰),“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尚书吕刑),只有做到“中”才能使国泰民安。周易中表现出的中庸思想更是突出, 比如,六十四卦中的每卦中爻爻辞,即第二、五爻爻

37、辞大多是大吉大利。此外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庸”的含义,比如尚书尧典中:“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孔颖达把它解释为:“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在这里,孔颖达认为“庸”有两个含义,一是“用”二是“任用”。此外,国语周语中记载:齐桓公“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若必治国家者,非臣之所能也。”在这里“庸”字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平常”的意思。在这一基础上,孔子创造了“中庸”一词,并给“中庸”的基本内涵作了大致的界定,很典型的是论语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强调, 遇事要“毋意、毋必、毋

38、固、毋我”(论语子罕)。在与人交往时,要做到“矜而不争,和而不党”(论语卫灵公)。不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应做到恰到好处,不走极端为最好最适合。孔子不仅说到而且亲身做到这一中庸原则,“温而厉,威而不猛,泰而安”(论语述而)就是孔子的弟子对他作出的评价。因此,孔子把“中庸”当作世间最高的道德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说明“中庸”看似很平常的“德”,但内含极其深刻的道理,要完全做到“中庸”,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的。对中庸思想进行系统性、总结性论述的当然是子思所著的中庸一书。但对中庸的主要思想及其渊源,当代的一些专家学者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熊十力先生认为,“中庸本演

39、易之书”4。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庸的主要意思与易传的主要意思,有许多相同之处”5。李泽厚先生不同意熊十力和冯友兰的看法,认为“易是世界观,庸则将它转为内在论。易是由天而人,对外在世界即宇宙、历史、生活作了多方面的论证。庸却完全以人的意识修养为中心,主要是对内在人性心灵的形而上学的发掘。它的基本特征是将儒学出发点立足地的修身赋以世界观和形上基石”6。中庸一书主要是对孔子中庸思想的继承与发挥。其前半部分(第1-20章)主要论述了与伦理道德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表现了中庸之德的精神。比如中庸有一章题目是子路问强。这一章就很典型的体现了中庸之德精神。该章中记述,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

40、与?故君子和而不流,强者矫!中立不倚,强者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者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者矫!”在这里,孔子把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格作了比较,南方人性格比较柔弱,北方人的性格过于暴烈。无论是柔弱还是暴烈,都不符合中庸之德的精神。应该在柔弱和暴烈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中庸,或者说,这个平衡点正确地体现了中庸之德的精神。“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在这里把“中庸之德”称为天下之大德。“中”被认为是“天下之大本”,“和”被认为是“天下之达道”。因而把“中和”(即“中庸之德”)称为大德。“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是说,如果整个世界达到了“中和”的状态,天

41、地万物各得其所,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位置,各自相安无事,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才会顺利地繁殖、生长、发育。掌握中庸之道,不仅会让我们了解世界运行规律,而且还能把一个人培养成圣贤之才。如中庸记载:“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舜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在实践中亲身运用“中庸之德”精神,还因为他用“中庸之德”来管理人民和引导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并运用中庸之道,能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使社会和谐稳定、秩序井然。“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人

42、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在当今社会,我们国家正处于深刻的变革之中,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贫富分化的进一步加大,使得各种社会问题纷纷出现,比如,每年毕业的数百万大学生无法充分就业,还有城市中大批的下岗工人等等,这些都是容易造成比较大的社会问题的隐患。这种情况下,除了国家和个人积极采取措施之外,不论国家还是个人在处理问题时,贯彻和运用中庸之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否则,人们情绪激动,很容易把问题弄得越来越糟糕。这样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二、“庸”之中思想 1、“中”的含义论语雍也记载“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4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里的“中”是指“中间”的意思。而在中庸章句所论述的“发而皆中节”这句话中,“中”的含义是指“恰当、合适”。此外中庸章句还记述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句话中,梁漱溟先生认为,中与仁“异名同实,都是指心理的平衡状态。中即平衡、归寂。”7我们大多数人平时把“中庸思想”浅薄地理解成“折中、调和”,把它同不讲原则、混淆是非的“和事老”、“好好先生”等同起来,这其实就是没有正确全面的理解“中庸思想”的“中”的含义,把它片面的理解成中间的意思。如过想要准确的理解“中庸思想”的内涵,就应该结合各种条件,全面把握“中”的内涵,要立体地、多角度地、全

44、方位地去把握,才不至于把“中庸思想”理解地那么片面和狭隘。西方哲学中也有对“中”的理解的记述,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中”。8 作为西方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亚里士多德对“中”的理解还是有一定深度的。他把“中”提升到哲学层面上去讨论。他认为要想准确完整地理解“中”的含义,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自然界里的“中”;二是人间社会里的“中”。自然界里的“中”是客观存在的,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比如,一段木头的中间部分,一个平面的中心等等,这里的“中”都是客观存在而且是固定不变的。人间社会里的“中”和自然界里的“中”是不一样的,它会随着时间、地点、事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我们在和某人

45、交往时,可能有一段时间关系较为一般,这可以勉强看作是“中”吧,又可能有一段时间我们和他关系比较密切,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后的关系可能又比较疏远了。所以说,人间社会里的“中”虽然也是客观存在着的,但它却随时都在变化的。尚书大禹谟中记述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句。其中的“允执厥中”一词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换一种说法就是“执两用中”。 “执两用中”是孔子所重点强调的,他认为,做事一定要善于把握适宜的“度”,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要采取适合的方式,把事情处理好,使事物能够正确地、均衡地发展,否则,就不会把事情做好,严重的甚至会把事情搞砸。“执两用中”也是“中庸思想”的精华和核心部分。“中”与“和”两个概念合在一起称为“中和”,“中和”的内涵更加丰富。它“作为道德范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内容。它既是人伦之道,又是君子之德;它要求人们的喜怒哀乐之情思和欲望应保持适当的限度,行为要合乎礼义,中正不偏,和而不同,防止中心不正,情欲失控,行为偏激,背离人道。”作为道德范畴,“中和”还有“和而不同”含义。这里的“和而不同”是指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