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湖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面试备用学案)10 纸的发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湖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面试备用学案)10 纸的发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0 纸的发明语文要素阅读: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3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习作:能够查找相关资料,介绍一项发明。人文主题了解造纸术这一发明的价值和意义,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难点: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课前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完成“预习卡”。2收集或上网查找有关造纸术的资料。课时目标1认识“创、携”等
2、10个生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等12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3学习第1至3自然段,知道人类记录方式的演变,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纸,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的课本、作业本都是由纸制作出来的。那么,同学们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纸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2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指名复述。3引导: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让我们走进课文,解开这个疑惑吧。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随机正音
3、:“累、切、便、鲜”都是多音字,“创、制、洲”都是翘舌音。2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人们先后用哪几种材质来记录文字?比较一下,后一种材质与前一种材质相比,改进在哪里?提示:梳理课文内容,无须面面俱到,细节留到后面展开。3小结:纸的发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三、借助表格,梳理信息1学生默读第2、3自然段,借助表格梳理信息。时间载体不足之处几千年前起先龟甲、兽骨、青铜器后来笨重再后来两千多年前2.组织全班交流。(1)学生交流表格中“起先”一行。出示句子: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出示甲骨文图片,教师介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4、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出示青铜器的图片,展示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提问:如果要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记录下来,每次都要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你有什么感受?(很不方便)(2)学生交流表格中“后来”一行。出示图片与资料,教师介绍: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木片,竹制的称竹简,木制的称木牍。均用毛笔蘸墨书写。指名提问用竹片和木片记录文字的不足之处。(笨重、不方便)指名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学富五车”的意思和来源。(3)学生交流表格中“再后来”一行。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关注学生阅读文本、提取信息、重组信息的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行文逻辑,通过抓住主要矛盾概括文本内容,为接下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
5、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作铺垫。出示帛的图片,教师介绍:帛是蚕丝制成的,重量很轻,在当时的条件下,制帛的价格昂贵。指名提问用帛记录文字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优点:轻便;缺点:价钱太贵、不能普及。)学生交流第二小行的“载体”。(蚕茧薄片)(4)学生交流表格中“两千多年前”一行。提问: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什么来造纸?不足之处是什么?(载体:麻。不足之处:粗糙,不便书写。)3回顾第2、3自然段。请学生默写课文,并画出写几种记录文字所用方法的不足之处的句子。(1)教师引读句子,引导学生读“但是”或“但”后面的内容。点拨:“但是”或“但”后面的内容都写出了方法的不足之处。(2)提升。让学生抓住这些
6、转折关系复句的后半部分内容,连贯地说说把文字记录在竹片、木片和帛上的不足,以及用麻造纸的不足之处。4小结并引出下节课:下节课我们继续跟着时间的线索走,了解东汉时代的造纸术及其后来对世界的影响。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出示“术、伟”等12个字,引导学生按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分成两组。2指名交流易错字及注意点。如:“录”的下半部分不是“水”;“欧”“洲”笔顺容易出错。3教师范写易错字,学生自主书写。4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的“预习卡”。课时目标1学习第4、5自然段,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2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3会
7、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播放新解新教材“扫码报听写”音频,检查生词。2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造纸术发明前和西汉时代造纸术的发展历程。这节课我们将走进东汉时代,看看为什么只有造纸术被传承下来并影响了世界。二、学习第4自然段1东汉的蔡伦是怎么制造纸的?出示句子: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运用了哪些动词将蔡伦的造纸过程描述得清晰准确?预设:“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这几个动词准确而有条理地记叙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造纸过程,简洁明晰,程序清楚。
8、2为什么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预设:因为这种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三、学习第5自然段出示句子: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有什么作用?预设:这段话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文章主旨的深化,与第1自然段遥相呼应,高度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赞美了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四、细读体会,关注表达1聚焦用词,体会精准。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语言的运用非常准确,请大家找找,哪些词用得比较准确?提问:“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
9、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中的“之一”能否去掉?2聚焦过程,体会生动。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1)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自读体会。(2)全班交流,相机出示: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3)回归课文段落,学生朗读,体会连续使用多个动词的作用。预设:这样写比较生动具体,能体现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3聚焦段落,体会谋篇。(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2)反馈交流,指导点拨:第4自然段总共三句话,第一句是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第二句具体
10、写了蔡伦如何改进造纸术,第三句写了这种造纸方法传承下来的原因。这一自然段是围绕着第一句话写的,找到了这句话就能概括这一段的内容。这就是“围绕着一个意思”构段的方法。要找到这样的句子,需要我们对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多加分析。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的“随堂练”。2尝试模仿介绍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事物。板书设计纸的发明伟大贡献发明经过发明纸前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重)帛(贵)西汉麻纸(粗糙)东汉蔡伦造纸(轻便、好用、便宜)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影响世界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与实践比较务实:务实的思想、务实的设计、务实的过程,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体现了语文教与学的理性回归。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重学生自主发挥。教学过程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在具体实践中,老师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语文基础,作了一些方向性、创造性的提示,如给出一些思考、提示等。2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很多学习方法都是以自己总结为主、教师提示为辅,并引导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自主实践,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的多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