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湖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面试备用学案)9 古诗三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湖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面试备用学案)9 古诗三首.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9 古诗三首语文要素阅读: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2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人文主题了解中华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初步产生对传统节日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课前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自读古诗,圈画出生字词,完成“预习卡”。2收集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课时目标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符”字。2能正确朗读三首古诗,借助注释说出每首古诗所写的传统节日。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元日,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诗题1出示几幅有关传统节日的图片,
2、提问:图上描绘的是中国的哪些节日?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借助每首诗的第一条注释明确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一个中华传统节日,使学生整体把握三首诗的大致内容。教师适当补充资料,可以让学生对三个节日有进一步的了解,为深入学习古诗做好准备。2.启发:回忆二年级学过的课文传统节日,说说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3揭示课题: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今天让我们跟着三首古诗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读好含有生字的词语“屠苏、牧童、兄弟”。随机正音:“苏”是平舌音;“兄”是后鼻音。3教师提问:
3、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个传统节日?你是怎么知道的?(1)引导学生联系注释和内容进行交流,回答问题。板书:春节清明节重阳节(2)引导学生交流这几个节日都有哪些风俗习惯。相机引导并拓展。如: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四大传统祭祖节日。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还被定为“敬老节”。三、学习元日1情境导入: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而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只用了28个字就把这么热闹的场面写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元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元”的含义。)2指名朗读古诗,读出节奏。3指导学生品读诗句,理解诗意。(1)创设情境,
4、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二行诗句。结合图片,介绍“爆竹”:烧竹子时竹子爆裂会发出声响,古人用这样的方式驱鬼辟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出示新年放鞭炮的图片,播放鞭炮声,引导学生交流感受。预设: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让人感觉很喜庆,很热闹。指导学生理解“一岁除”:先理解“除”的意思(逝去),再理解“一岁除”的意思(一年已过去)。指名朗读“屠苏”一词,借助注释说说诗句中“屠苏”的意思。教师补充资料:古人合家欢聚饮屠苏酒,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年纪较长的后喝。因为小孩过年长大了一岁,所以大家要表示祝贺;而老年人过年则是又老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祈祷长寿的意思。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中的诗句“年年最后饮屠苏,
5、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引导想象:大年初一全家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屠苏酒,人们可能会说些什么?预设1:孩子举起酒杯,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预设2:大人们边品着屠苏酒边说:“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的日子会一年更比一年好。”学生朗读第一、二行诗句。(2)结合图片,指导学生理解第三、四行诗句。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说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出示“桃符”的图片,补充介绍: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辟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画上画,用以辟邪祈福。后来桃符逐步演化成了今天的春联。诗中“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这样写使诗句的表达不重复又凝练。相机指导“符”
6、字的书写:上下结构,上短下长,第八笔竖稍短些。学生朗读第三、四行诗句。(3)引导学生借助板书和图片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节日情景。预设1:人们放鞭炮,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欢迎新年的到来。预设2:亲人们欢聚一堂,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相互说着祝福的话。4请学生诵读古诗,感悟诗情。(1)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怎样的节日氛围?预设:欢乐、喜庆。(2)学生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四、总结全文,梳理学法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我们通过先熟读古诗,再品读诗句的方法,想象了古诗描绘的节日情景,感受了春节时欢乐喜庆的气氛。下节课,我们将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另外两首古诗。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背
7、诵古诗元日。2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的“预习卡”。课时目标1会写“欲、魂”等10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默写清明。3能借助注释了解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元日。2指名说说元日写了哪个中国传统节日,写出了哪些节日情景。(引入新课,板书课题)3引导学生交流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4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后两首古诗。二、学习清明1初读古诗,探究初成。(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出韵味和节奏。(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不准确的发音。找出难记的字,互相交流学习识记的方法。
8、(指导书写,提示重难点:“酒”字左边第一点稍高,左窄右宽,注意不要漏掉第九笔横。“牧”的牛字旁最后一笔提要有力。)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中的词语和诗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2品读欣赏,质疑再探。(1)学习古诗第一句。(课件出示古诗一、二行)指名朗读,学生评议,教师指导。课件出示重点词“清明、纷纷、欲断魂”的解释,并配相应图片。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指导朗读,读出诗句的意境。(2)学习古诗第二句。(课件出示古诗三、四行)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想找人问问哪儿有酒家,牧童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想象当时的情景(雨纷纷,欲断魂,遥指,杏花
9、村),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句的意境。(3)学生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三、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1)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不准确的发音。找出难记的字,互相交流,学习识记方法。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中的词语和诗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2)课前我们收集了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谁来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2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课件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示与诗句相对应的图片,读完这句诗你有什么感受?谈话过渡:诗人写这首诗时,正在长安谋取功名。身处举目无亲的“异乡”,每逢佳节,作客他乡的思乡怀亲之情,就更加强烈了。让我们带着思念之情来朗读
10、吧!(男女生读、小组读)(2)课件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佩戴着茱萸登高,遗憾的是唯独缺少了我一个人。)(3)感受古诗的韵律:古诗文具有韵律美,我们可以通过停顿和重读把它表现出来。提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齐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诵古诗。3记忆识字,书写指导。(1)课件出示会写字,学生自主识字。(2)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独”的部首是“犭”,“异”的上半部分是“巳”。(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四、创设情境,背诵诗句
11、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背诵本课学到的诗句。情境一:除夕之夜,全家吃团圆饭,大家举杯共祝节日快乐时,我们可以吟诵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重点,并提示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能引导学生主动收集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情境二:中秋节的夜晚,在国外留学的学子,仰望天空的一轮圆月时,会情不自禁地吟诵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还将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中的习俗。2布置作业。(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清明。(2)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的“随堂练”。(3)结合本课所学的古诗,
12、联系生活实际,完成传统节日资料收集表。板书设计 元日 特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状物 景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言志 光明美好万象更新 清明 触景伤怀雨纷纷欲断魂借酒消愁问酒家杏花村排解愁闷振作精神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异乡逢佳节倍思亲倍感孤单思家乡登高处插茱萸触景生情他乡为客念亲人重阳佳节思家乡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以朗读、想象、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体会感情,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要使学生学习古诗词,既受到文化熏陶的感染,又从情感上得到美的体验,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在课堂上对于朗诵这一板块我还需要加强,这也是本课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