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共6篇).docx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9169863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共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共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共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共6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共6篇)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第1篇1、资料与方法判断标准对所有术后行超声造影的患者同时行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检查,以CTA结果作为判断血管异常的金标准,并以此评价超声造影结果的准确性。2、结果超声造影发现术后血管并发症情况98例患者中,9例由于其他术后并发症于围手术期内死亡。在存活的89例患者中,CDFI检查发现27例存在血流参数异常,经超声造影检查发现12例存在血管并发症。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其中1例显示侧枝循环),肝动脉狭窄2例,门静脉栓塞4例(其中2例为门静脉部分栓塞),门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2、,下腔静脉狭窄1例。诊断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本研究中CDFI发现血流参数异常患者27例,诊断为术后血管并发症21例。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7例,4例经超声造影检查排除了栓塞;另有3例经CDFI诊断为肝动脉狭窄患者也经造影排除;CDFI发现门静脉栓塞6例,4例经造影检查证实,另有1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被排除。值得一提的是,1例CDFI检查正常的患者经造影检查发现为肝动脉假性动脉瘤,从而避免了漏诊。超声造影与CTA检查的一致性所有经超声造影检查确诊为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患者都接受了CTA检查,结果表明两者在诊断结果上完全一致。治疗措施及效果7例血栓形成患者立即予全身抗凝及溶栓治疗,其中4例明显

3、有效,经超声造影复查血栓完全消失,1例血栓溶解后出现腹腔内出血,即开腹止血,由于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经复查超声造影血栓无明显缩小,遂再次手术,重建肝动脉血流,术后复查超声造影血管通畅、血流正常。对于肝动脉狭窄、门静脉吻合口狭窄和下腔静脉狭窄患者,行狭窄处球囊扩张后再放置支架,术后随访6个月血流良好。1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由于细小,暂不处理,予随访观察。3、讨论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器官保存方法的发展、新的免疫xxx的问世和麻醉、术后护理的改善,肝移植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然而,术后并发症如血管、胆道并发症等严重影响了受体的生存质量和移植肝的存活。肝

4、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否除与手术技术有关外,如何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并尽早采取措施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本研究主要探讨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早期发现。CDFI由于其简便、价廉、无创、可动态观察并床边操作等优点,一直以来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及时诊断方面具有实用价值,除了在发现肝动脉栓塞等肝动脉并发症外,对于发现门静脉、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并发症也非常重要。但是一些研究发现CDFI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如果仅仅靠CDFI结果就决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显然是不可取的。在本研究中,同样发现数例经CDFI检查诊断的血管并发症如肝动脉血栓形成经造影检查排除,而1例CDFI检查正常的患者被证实存

5、在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本研究应用谐波造影技术及新型造影剂对移植术后患者检查,可以明显显示细小血管和灌注状况,能够明显缩短检查时间并确诊。因此,对于CDFI发现血流参数异常的患者必须常规行超声造影,必要时反复造影复查,这样可以有效纠正CDFI检查的错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一直以来,CTA、MRA和DSA被认为是诊断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但是该类检查费用昂贵、操作繁琐、接受放射线的时间较长,且不能在床旁进行。相对而言,超声造影费用低、没有接受射线的危险性,并且肝移植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差,可以在床旁进行,避免病人搬动。在本研究中,对于CDFI检查发现血流参数异常的患者除了行超声造影外,也进行了CTA检查,

6、结果表明两者在诊断结果上完全一致,说明超声造影检查准确率较高,在临床诊治上完全可以胜任。但是超声造影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容易受到肥胖、气体等因素的干扰;而且观察视野局限,不能全面观察整个器官或组织的造影剂分布情况。综上所述,对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定期CDFI检查,对血流参数异常患者行超声造影,可以及时发现术后血管并发症,尽早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肝移植的存活率和术后生存时间。超声造影与影像学血管造影相比,具有费用低、操作简便、可以床旁操作、无痛苦等优点,可作为肝移植术后常规检测方法。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第2篇一、“特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构建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围绕高素质医学人才

7、培养目标,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为切入点,设计“特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理念上与国际高等医学教育接轨,具体方案又具中国特色及中南大学特色的医学人才新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好地运用本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进行相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研究的医学人才。2、特种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模块设计原则目前全国有十余所高校设立了特种医学专业,如xx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xxx医学院、xxx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xxx医学中心、xxx同济医学院、xx大学、xxx大学等。中南大学“特种医学”课程体系设计将综合各高校

8、“特种医学”学科特色,依据研究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向,设置具有弹性化的课程,保证课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指向性,凸显本专业学科领域前沿性问题的同时,注重掌握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3、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1)引进人才、组建教师梯队。在师资上逐步形成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2)梳理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注重学科间的交叉,建立全新的优化课程体系。基于对特种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原则,在对国内重点院校特征医学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我校特种医学专业的培养的方向为细胞移植辅助组织修复研究,肿瘤放射治疗前后分子影像评

9、估,肿瘤放疗抵抗的生物学评估研究,生物医学新材料与放射增敏的研究,就业环境与职业病的相关性研究以及运动创伤修复研究。(3)协调发展,互相渗透,科学设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运动医学与影像医学的交叉,运动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及影像医学的交叉,职业病学与毒理学的交叉,影像医学与细胞生物学的交叉。二、总结综合性大学的众多学科为我们建立了学科交叉的平台,但是,学科交叉不仅仅是多个学科的简单组合,应该是思维方式、科研思想与方法的交叉融合。通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形成的“特种医学”专业培养计划和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赞许,但一个专业特色成功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完善,同时

10、还必须通过毕业生在对口单位中的若干年实践进行检验。所以,培养“特种医学”复合技术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这漫长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更多更好的实践经验的积累。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第3篇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我们提出“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思路。实行科学管理:一是要建立科学、可行的申报、审批程序和管理细则以利于开展检查与指导,体现管理效益。主管部门既要严格临床医学专业准人,又要在之后的每一轮评审中加强动态管理,督促临床医学专业的计划落实。抓紧研究建设规划,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一是主管部门要通过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组织专家对临床专业的数量、结构、布局进行

11、科学论证,正确引导处理增长与数量,质量与速度、效益的关系,本着“适度规模、适度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即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计划。二是医院要有重点学科发展的科学规划。结合医院自身条件、市场因索、支撑条件、专科技术等方面,在多专业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充分选择论证重点发展专业。建立临床医学中心:由于临床医学中心研究在当地具有专科技术优势,能够吸引周边地区大量疑难危重病例。然而普通病例与疑难危重病例在诊疗技术方法、卫生资源消耗上差别很大,如不将其加以区分。就很难合理实施质量控制。传统的评价指标如治愈率、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率、死亡率等在不同的医疗单位之间缺乏可比性,依据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往往不能反

12、映医疗单位的实际情况。病例分型管理理论结合患者病情,将住院病例进行科学分类。解决了当前医院管理中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不完善、分类过粗、可比性较差等问题。防止了临床科室片面地强调以。指标为中心。鼓励多收治复杂危重病例。从而发挥了医疗质量管理的正面导向作用。同时有利于奖金分配、评功评奖、职称晋升和人才堵养、医疗保险理赔等措施的完善。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软硬件建设:针对临床医学专业“重硬件轻软件”的情况,要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的软硬件建设。尤其是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及管理等软件建设。以人才培养为例。一是注重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从岗位和需要出发进行选拔培养,综合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学术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等多方

13、面,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推动新兴和前沿学科发展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二是要培养技术骨干队伍。大力启用培养现有中青年骨干的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打造一支梯次合理、整体素质好、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好。具有团结、拼搏、奉献精神的技术人才队伍,以保证学科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四是努力进行技术创新。集中精力,重点突出,突破高新技术、重大疾病防治及疑难危重病的诊疗技术,瞄准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和主导技术。着眼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同时注重新兴、交叉、边缘学科领域,填补学科领域空白,确实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持续的、高层次的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五是深化人才激励制度改革,拉大收入差距,使分配向临床

14、第一线、向优秀人才倾斜,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支持知识、技术和管理要索参与分配。体现人才价值,对少数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年薪制”。构建优势学科群:以重点学科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疾病诊治链为纽带、以重大研究项目为切人点。深入开展研究。通过若干同类相关学科或跨门类学科组合、交叉、渗透和联合,使原有学科优势和效能得到更大发挥,进而组建集不同学科之长、体现群体协作优势、跨学科联合攻关的学科群,形成强大综合实力,实现知识、技术的创新及新知识的推广用,以此构建医院的创新体系。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第4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

15、4年6月在本院应用超声检查盆腔内病变的94例患者,其中男59例,女35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岁。临床表现:肛门疼痛、术后发热、阴道流血、排尿困难等。1.2检查方法应用超声仪,应用线阵纵向扫差式直肠探头,频率为MHz,患者取左侧卧位,将头颈部稍向前弯曲,下肢屈曲,贴近腹壁,将探头轻轻的插入直肠,深度在810cm,旋转探头,对患者的肠壁、相邻的脏器以及周围的结构进行观察,排尿困难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告知患者排尿,在矢状面观察患者的尿道情况以及周围组织变化。1.3诊断标准临床直肠和周围间隙诊断标准为:直肠壁厚度异常、局部回声异常,肠壁增厚。直肠周围间隙回声异常。2.结果94例盆腔病变的患者x

16、xx检查出52例直肠疾病,比例为,检查出直肠周围间隙疾病26例,比例为,检查出直肠周围脏器疾病16例,比例为.在直肠疾病中,经过病理诊断,直肠癌5例,直肠炎31例,直肠腺瘤6例,正常10例;经过超声诊断,直肠癌9例,直肠炎30例,直肠腺瘤5例,正常8例,诊断符合率为(43/52);在直肠周围间隙疾病中,经过病理诊断,脓肿11例,囊肿9例,血肿6例,正常0例,经过超声诊断,脓肿10例,囊肿5例,血肿5例,正常3例,诊断符合率为(23/26);在直肠周围脏器疾病的检查中,经过病理诊断,精囊炎3例,膀胱结石8例,前列腺病变4例,正常1例;经过超声检查,精囊炎3例,膀胱结石5例,前列腺病变2例,正常3

17、例,诊断符合率为(13/16)。3.讨论直肠腔内超声诊断直肠病变的意义直肠指诊可以触及肿块大小的肿块以及肠腔狭窄程度,但是不能对病变浸润肠壁的深度以及扩散情况进行诊断,而应用直肠超声可以发现直肠中、上段的病变,判定浸润深度。直肠癌多表现为回声低,肠壁结构不清楚,通过对邻近正常组织结构进行对照比较以及对浆膜和周围脂肪层回声的观察,可以判断浸润深度。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对于过深或者过浅的病例,由水肿纤维增生、直肠周围高回声脂肪层等因素导致的肿瘤边缘声像与实际的浸润深度可能不一致。直肠周围疾病的诊断意义大部分肛周围深部的脓肿位于骨盆直肠间隙,超声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内有光点和光斑、回声不均匀。据临床实践

18、发现,对于脓肿部位较深的患者,其局部症状较轻,而全身症状相对较重,在检查时不易被发现,给诊断造成一定的难度。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灶、判断肿腔的大小,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直肠周围脏器的诊断意义用超声可以对患者的膀胱颈、尿道口以及前列腺等结构进行有效的观察,除此之外,还可以发现上述部位的病变情况,通过观察尿流经过尿道的情况和周围组织动态变化,从而确定原因并进行诊断和治疗。正常的膀胱颈部平坦、尿道口呈现凹陷状,排尿时尿道行径为弧形。对于前列腺病变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可见膀胱颈和尿道口异常,尿道口扩展困难,尿道前列腺段管径狭窄。研究结果94例盆腔病变的患者xxx检查直肠疾病52例(),检查出直肠周

19、围间隙疾病26例(),检查出直肠周围脏器疾病16例()。在直肠疾病、直肠周围间隙疾病、直肠周围脏器疾病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综上所述,直肠腔内超声应用于直肠、直肠周围间隙疾病以及直肠周围脏器疾病的检查中诊断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第5篇临床医学管理的不规范,制度欠完善。医师缺乏紧迫感和使命感。一是由于各医院的建设目标均为自己设定,缺少具体的量化指标和参照系,加上学科分布不一,考核较难。二是上级机关由于人力、精力等诸因素限制。对临床医学中心运行机制研究不够,缺乏有力指导和组织管理。部分临床医学专业自身建设不足建设经费投入中绝大部分均用于病房和手术室改扩建、重大仪器设备购置

20、等硬件建设,用于科学研究、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软件建设不足:人才流动受人事分配制度和内部运行机制制约明显;半数以上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已过65岁;面临扶植、培养新一代中青年学科接班人的问题。部分临床医学专业作用发挥不足大部分单位为适应发展需要,不同程度地对临床用房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对一些新进设备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医学发展: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收入与所承担的工作数量、质量、风险、难度之问差距明显,各医院之间分配悬殊,直接影响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制约了临床专业的产出,导致其作用发挥不足。临床医学论文范文参考3000字第6篇血液透析作为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性治疗技

21、术,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血液透析患者不断增加,各地血液透析室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多,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如何加强血液透析规范化管理,确保血液透析医疗安全、提高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是血液透析从业人员和医学工程人员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血液透析由反渗水、透析液、透析器和透析机四大系统构成,其四大系统与临床医学工程密切相关,随着透析个体化发展趋势,合理选择透析液和透析器直接关系到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且离不开专业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严格的管理1-5。1、医学工程人员工作职责按照xxx对透析管理的相关要求,2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至少配备1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

22、为了保障临床血液透析治疗顺利的进行,应对透析室医学工程人员建立明确的工作职责。在透析治疗中,工程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持通讯工具通畅,做到随叫随到。在设备使用前应例行安全程序检查,包括水处理系统的检查和质控工作及透析机开机自检,发现故障及时排除6。按医嘱为治疗患者提供相应的浓缩液,配合护士调整相应参数。患者治疗开始时医学工程人员应主动巡视、检查透析机的运转情况,并认真做好机器运转、维修及保养纪录。机器出现故障时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对患者治疗进行调整。透析结束后必须进行热消毒或化学消毒7-8。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透析液配比、除气装置、超滤量、血泵及漏血检测等关键步骤、部件的维护,对设备的维护、调整和零部

23、件的更换均需详细记录,以便维修时能快速查找出故障,及时修复并重新投入临床使用。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参数精准9-10。2、建立透析设备管理制度制定规范化、制度化的透析设备管理制度包括透析设备档案管理、医学工程师岗位职责、血液透析设备使用及保养记录、水处理设备检测记录、血液透析设备维修记录以及血液透析设备消毒记录等,旨在提高血液透析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杜绝人为损坏,保证透析设备处于最佳状态。对在用血液透析设备建立详细档案,要求医学工程人员在规定时限及时录入各类日常维护以及设备故障事件信息。同时,应定时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向主管部门提交分析报告,为

24、设备维护、维修提供原始资料,对血液透析设备不良事件进行有效的监测,保障血液透析设备的安全使用11-12。3、加强血液透析设备维护保养采取预防为主的主动维护是保证血液透析设备完好率关键性措施。血液透析设备需要专人管理,定期维护保养,按照厂商建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电导度、温度和超滤值等参数的校准。对每台透析设备建立独立档案,跟踪记录安装、调校、维修及保养等数据信息以便管理。4、注重专业培训目前,国内透析设备大多为进口设备,医学工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熟练掌握透析机电子机械方面知识。应组织血液透析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专业讲座,采用不同形式对血液透析专业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必须加强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真正具备管理、保养、使用和维修能力。同时,医学工程师应定期对临床使用血液透析装置的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规范操作,减少由于工程电气性错误操作导致的机器损坏13-14。5、结语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应用于医学领域,先进的血液透析设备不断更新和应用于临床15。运用科学的医学工程专业管理方式,保障血液透析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命安全是每个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责任。实施医学工程人员在血液透析科室定编、定岗和定位,使医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