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投篮命中率的数学模型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建模——投篮命中率的数学模型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20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建模投篮命中率的数学模型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投篮命中率的数学模型 摘要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篮球比赛中紧张、激烈的气氛和更加具有攻击性的防守等因素导致投篮命中率大大降低。根据研究显示,影响投篮命中率有两个关键因素: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本文主要运用运动力学的知识,建立有效的篮球投射模型, 从篮球投射时球的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出手高度和篮球球心与篮框中心的水平距离、篮球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各种因素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并作适当的假设,在合理估计出手点与篮框中心距离并保持出手速度稳定的情况下, 确定投篮的最佳出手角度和最佳出手速度,得出一个既
2、能使投篮时不过多耗费体力又能提高投篮命中率的结论。首先,本文将三角函数、导数、微分等数学知识及运动学、力学等物理知识相互结合,在罚球投篮这一具体问题的相应具体情境下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本文建立了与之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不同投篮情况的图表分析归纳出对应的公式,在多重公式的累加条件下最后整理得到满足要求的最终条件范围,得出模型的结果。在求解过程中,本文使用了MathType数学软件对所用的数学符号作了系统的整理,借此列出了各组公式,同时给出了详细的计算及分析过程,并得出最终结果。本文在第一问中所设定的不考虑球出手后自身的旋转及球碰篮板或篮框的情况,即在只针对空心球的情况下又限制变量,分别讨论
3、篮框大小、篮球大小、空气阻力及出手角度和速度的最大偏差这四个不同变量下命中率受到的的影响,给出公式,计算出结果。最终,本文探讨出提高罚球命中率的方法是控制投篮时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使之分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出手角度和速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罚球命中率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在第二问中本文针对篮球擦板后进篮的情况,假定篮球在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的理想情况,讨论出了分别在限制区边线距篮框中心30度、45度、90度(罚球线)位置上这三种不同情境下出手角度、出手速度与投篮的命中率之间的关系。当运动员所站的位置改变时,即投篮出手点到篮框的距离改变时,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的增加或减少都影响了投篮的命中率。关
4、键词:命中率、出手角度、出手速度、投篮出手点、篮框中心、MathType数学软件一、问题重述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提高投篮命中率对于获胜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是决定投篮能否命中的两个关键因素。第一问,在各种投篮方式中,罚球投篮是最简单也是很重要的投篮方式。这一问只考虑罚球投篮这一简化模型,根据题目已给出的假设条件,假设罚球投篮不考虑球出手后球自身的旋转及球碰篮板或篮框的情况,即只考虑空心球,在此情况下,站在罚球线上怎样罚球才能使命中率高;第二问,考虑篮球擦板后进篮的情况,即篮球与篮板弹性碰撞的情况下,讨论在限制区边线上分别距篮框中心30度、45度、90度这三种不同(罚球线)位置
5、上出手角度、出手速度与投篮的命中率之间的关系。二、问题分析篮球是一项技术综合性较强的运动项目,需要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与协作。但是,个人的投篮得分也十分重要。就罚球投篮而言,这是最简单但也很重要的投篮方式。投篮的关键是向上举球和起跳动作协调一致,同时保持篮球在空中最高点被迅速稳定地投出。投球的过程可以认为是一个抛物的过程,球飞行的弧线可看作是一条抛物线。据科学和实践证明,球的出手角度影响着球的飞行路线,球的飞行路线一般有低弧线、中弧线和高弧线三种,一般以中弧线为最佳。过去的种种实验表明,若投篮的抛物线过高,那么球飞行的时间会过长,路程也大,受空气的阻力和风力的影响就大,这样不宜控制球的飞行方向,从
6、而影响到投篮的命中率。若篮球飞行的抛物线太低,那么球的入射角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也难将篮球投中。为了在比赛中更好地取胜,就必须有效地提高投篮命中率,而影响投篮命中率的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投球时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因此,考虑合适的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是解决问题的最大关键。在这里,本文根据题目要求依次研究如下问题:第一问:在不考虑球出手后球自身的旋转及球碰篮板或篮框的情况,根据以下分类具体研究如何提高罚球命中率1.只考虑篮框的大小,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2.考虑篮球和篮框的大小,同样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3.考虑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的最大偏差;4.考虑有空气阻力影响的情况。第二问:考虑篮球擦板后进篮的情
7、况,此时忽略碰撞时的能量损耗,分别讨论以下三种情况时出手角度、出手速度与投篮的命中率之间的关系1.在限制区边线上距篮框中心30度位置;2.在限制区边线上距篮框中心45度位置;3.在限制区边线上距篮框中心90度位置。三、模型假设假设一: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防守队员的防守不影响投篮的命中率;假设二:运动员掌握熟练的投篮技术,并能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球的出手角度与相应出手速度,准确判断出手点与篮框中心的水平距离;假设三: 投球的运动曲线和篮圈中心在同一平面内;假设四:在考虑篮球擦板进篮时,篮球与球板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没有能量损失;假设五:出手后,篮球在空中的旋转不影响投篮效果;假设六:在第一问中
8、不考虑球碰篮板或篮框的情况;假设七:在第二问中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四、符号说明s0:投篮出手点到篮框中心水平距离,单位为米(m),这里s0=4.600mH0:篮框的高度, 单位为米(m),这里H0=3.050mR:篮框半径, 单位为米(m),这里R=0.225mD:篮框直径,单位为米(m),这里D=0.450md:篮球直径,单位为米(m)h0:篮球运动员出手的高度, 单位为米(m)v:投篮出手速度, 单位为米/秒(m/s)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2,这里取g=9.8m/s2:投篮出手角度,单位为度()b:篮球入框时的入射角,单位为度()Dx:球入篮框时球心可以偏离(前后)的最大距离,单位为
9、米(m)A():入篮篮球空中运行轨迹位于图中两曲线之间区域,单位为平方米()L:限制区底边边长的一半,单位为米(m),这里L=3.000mhiqu五、模型建立与求解对问题一的模型求解:1.只考虑篮框的大小,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如图,设P1P2为篮框横截面,篮框高为H0,半径为R投篮出手点到篮框中心水平距离为s0,出手高度为h0投篮出手角度为,速度为v,入篮篮球空中运行轨迹位于图中两曲线之间区域,其面积为A()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及求解:显然,投球入篮与否与距离s0、出手角度、出手速度v、篮框高、半径等因素有关,为了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用入篮篮球的空中运行区域的大小来刻画投篮的命中程度。于是,该问
10、题转化为求一个角度0(h0, s0),能使运行区域面积A()最大,即 V P1 P2图1O h0 H0S0第一步:由运动学知弧、的方程为斜上抛运动轨迹方程,方程式为: 由于过点,则有:则的方程为同理,得方程为 另外,直线P1P2的方程为第二步,求运动区域面积A()运用定积分求面积,得第三步,求A()得极值点:由A()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当tan越大(即越大,33.1 。此外,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得出球心前后偏离框心的最大距离Dx满足 由已知篮框直径D=0.450(米),得3.考虑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的最大偏差A B图3D记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的允许的最大偏差的为Da和Dv,因为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的最
11、大偏差可以看作当罚球点到篮框的水平方向距离L变为LDx引起的偏差,此时篮框的高度是不发生变化的,于是式(2)可以用方程 (*)代替。在式(*)中假设出手速度v不变,a可以看作是x的函数,将式(*)对x求微分,并令x=L代入,有用Da和Dx代替da和dx,得到出手角度允许的最大偏差Da与Dx的关系类似地,将式(*)中的出手速度v只看成是x的函数,将式(*)对x求微分,并令x=L代入,有得到出手速度的允许的最大偏差D v与Dx的关系4. 考虑有空气阻力影响的情况这里只考虑水平方向的阻力,不考虑垂直方向的阻力,因为投篮时对球运动的阻力主要体现在水平方向上。通常水平方向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如果设比例系
12、数为k, 则篮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可以由如下微分方程描述:这是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用高等数学中的特征方程法可以求出它的解于是得到如下球的运动参数方程:注意到通常罚球时阻力并不大(阻力系数一般不超过0.05秒-1),而罚球后球的运动时间也很短(大约1秒左右),因此,我们可以把运动方程(16)中的e kt在t=0处做泰勒展开并略去t的二次幂以上的项,就可以得到更为简洁的运动方程 将此式与式(1)相比,可以看到阻力对x(t)的影响因子为(1-kt/2),因为k=0.05,t1,因此有阻力对命中率的影响约为0.05/23%。此外,如果不考虑篮球和篮框的大小,就有球心命中框心的条件为 5.计算结果与分析
13、51 以出手点高=2.9m为例,篮球运动员投空心篮时,利用公式(26),可以求得在不同的落球点的相应出手角度范围如下:投空心篮时落球点与出手角度的情况统计表8256255254253252 以出手点高为=2.5m,运动员投空心篮时,可以利用公式(26)在不同的落球点的相应出手角度范围如下:投空心篮时落球点与出手角度的情况统计表82562552542532因此,从表中可以看出,当投篮的出手点高=2.5m,在罚线线投球的最佳出手角度是,这与现实中的投篮结果差异很小。对问题二的求解:1针对在限制区边线上距篮框中心90度(罚球线)位置上的投篮现在假设与篮球板背面的那边也有一个“篮框”,这时根据假设,补
14、出篮板背面的部分,篮球运动的曲线也构成一条抛物线,这种情况考虑为这条抛物线也通过篮板后面的那个篮框。但这时球员要正确估计球出手点到虚拟篮框圈心的水平距离,这时投篮的情况转化为投空心篮的情况给予考虑,(原变为+0.750,计算机程序如附录),如图4: y图4 xo2针对在限制区边线上距篮框中心30度(罚球线)位置上的投篮同样假设与篮球板背面的那边也有一个“篮框”,这时根据假设,补出篮板背面的部分,篮球运动的曲线也构成一条抛物线,这种情况考虑为这条抛物线也通过篮板后面的那个篮框。但这时球员要正确估计球出手点到虚拟篮框圈心的距离,这时投篮的情况转化为投空心篮的情况给予考虑,(原变为)图5如图所示,A
15、为篮框中心正下面,B,C,D为限制区边线,E为人所站的在限制区边线上距篮框中心30度的位置。HGFECDAB先求出AE的长度,再进而算出。在如图所示中,有RtCHERtCGB,又BG=L-R,CG=,设AE=S,则EH=SCOS-R,求得又CH+AF=,即+=EAM解得 又在图中,由余弦定理得,即从而可解得3针对在限制区边线上距篮框中心45度(罚球线)位置上的投篮同样假设与篮球板背面的那边也有一个“篮框”,这时根据假设,补出篮板背面的部分,篮球运动的曲线也构成一条抛物线,这种情况考虑为这条抛物线也通过篮板后面的那个篮框。但这时球员要正确估计球出手点到虚拟篮框圈心的距离,这时投篮的情况转化为投空
16、心篮的情况给予考虑,(原变为)图6如图所示,A为篮框中心正下面,B,C,D为限制区边线,N为人所站的在限制区边线上距篮框中心45度的位置。BGHNCDFA先求出AN的长度,再进而算出。在如图所示中,有RtCHNRtCGB,又BG=L-R,CG=,设AN=k,则NH=kCOS-R,求得又CH+AF=,即+=NAM解得 又在图中,由余弦定理得即从而可解得4结果分析当出手高度为=2.5m投碰板篮,运动员投碰板篮时, 可以利用公式(26)在不同的落球点的相应出手角度范围如下:投碰板篮时落球点与出手角度范围的情况统计表82562552542532六、模型评价与推广本文所用的模型是建立在罚球投篮的基础上,
17、通过对具体投篮问题中具体情况的详细分析,给出了满足不同情况下有效提高投篮命中率对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的要求。本模型用数学语言即数字、图表以及公式符号等来表达出罚球投篮这一实际问题,更科学具体地分析了投球过程中影响命中率的两个条件对命中率的具体影响所在。此外,模型通过具体的公式计算得出适合投篮的最佳出手角度和速度范围,使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数据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本模型最终结论和结果给了篮球运动员们合理训练的科学依据,也方便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投篮运动的深入研究。此次建立的数学模型还可用于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包括专门针对不同身高的篮球运动员的投篮训练计划以及运动员不同距离下的投篮训练。
18、在现实篮球运动中,还有很多情况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有效分析,数学模型也表现出越来越广泛的作用。用数学方法研究体育运动,说明数学在体育训练中也在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所用到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深入。七、参考文献 郭鼎文,投篮的技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 投篮命中率,2021-11-29 杨远波,第六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强攻防能力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72-74,2006年 何惠民,对CUBA男篮得分能力的研究与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0):16-18,2003年 张新仪,寇振声,篮球运动理论与方法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年 程守洙,江之永,普
19、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翁荔,CUBA若干技术指标与队员比赛能力的分析和探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37-38,2003年八、附录为了得到关于最小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的计算结果,取在出手高度h=1.82.1(m)下,由式(8)和(9)编程计算出最小出手速度和相应的最小出手角度,程序为:H=3.05;l=4.60;Dov=9.8*(H-h+Sqrtl2+(H-h)2); a0=ArcTanv/9.8/l*180/Pi/N;v=Sqrtv;Printh=,h, vmin=,v, a0=,a0, h,1.8,2.1,0.1执行的计算结果为h=1.8 vmin=7.67885
20、 a0=52.6012h=1.9 vmin=7.59851 a0=52.0181h=2. vmin=7.51861 a0=51.429h=2.1 vmin=7.43917 a0=50.8344这里出手角度a0的单位为度,出手高度h的单位为米,速度单位为米/秒。 这个计算结果说明最少出手速度和相应的最小出手角度都是随着出手高度的增加而有所减少,而出手速度一般不要小于8m/s。 为了得到出手速度和出手高度对出手角度的计算结果,取出手速度v=8.09.0(m/s)和出手高度h=1.82.1(m)下,由式(5)和(10)编程计算出手角度a1和a2及对应的入射角度b1和b2,程序为:H=3.05;l=4
21、.60;Dov2=v2;at=Sqrt1-2*9.8*(H-h+9.8*l2/(2v2)/v2; a1=v2*(1+at)/9.8/l;a2=v2*(1-at)/9.8/l; b1=a1-2*(H-h)/l;b2=a2-2*(H-h)/l; a1=ArcTana1*180/Pi/N; a2=ArcTana2*180/Pi/N; b1=ArcTanb1*180/Pi/N; b2=ArcTanb2*180/Pi/N; Printv=,v, h=,h; Printa1=,a1, a2=,a2, b1=,b1, b2=,b2, v,8.0,9.0,0.5,h,1.8,2.1,0.1 执行的计算结果为v
22、=8. h=1.8a1=62.4099 a2=42.7925 b1=53.8763 b2=20.9213v=8. h=1.9a1=63.1174 a2=40.9188 b1=55.8206 b2=20.1431v=8. h=2.a1=63.7281 a2=39.13 b1=57.4941 b2=19.6478v=8. h=2.1a1=64.267 a2=37.4017 b1=58.9615 b2=19.3698v=8.5 h=1.8a1=67.6975 a2=37.5049 b1=62.1726 b2=12.625v=8.5 h=1.9a1=68.0288 a2=36.0075 b1=63.1
23、884 b2=12.7753v=8.5 h=2.a1=68.3367 a2=34.5214 b1=64.1179 b2=13.024v=8.5 h=2.1a1=68.6244 a2=33.0444 b1=64.9729 b2=13.3583v=9. h=1.8a1=71.0697 a2=34.1327 b1=67.1426 b2=7.655v=9. h=1.9a1=71.2749 a2=32.7614 b1=67.7974 b2=8.16635v=9. h=2.a1=71.47 a2=31.3881 b1=68.4098 b2=8.73212v=9. h=2.1a1=71.6561 a2=30
24、.0127 b1=68.984 b2=9.34718这里出手角度a1和a2(对应公式中的a1和a2)及入射角度b1和b2(对应公式中的b1和b2)的单位为度,出手高度h的单位为米,速度单位为米/秒。从这个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第二个入射角度b2均小于33.1度,它不满足式(11),因此在考虑篮球和篮框大小时,出手角度只能是a1。此外,计算结果提示我们,在速度一定时,出手高度越大,出手角度应越大,但随着速度的增加,高度对角度的影响变小。高度对角度的影响在1度左右。出手高度一定时,速度越大,出手角度也应越大,速度的影响在79度之间。初中数学模型解题法解答题1. (2001江苏苏州6分)如图,已知AB是半
25、圆O的直径,AP为过点A的半圆的切线。在 上任取一点C(点C与A、B不重合),过点C作半圆的切线CD交AP于点D;过点C作CEAB,垂足为E连接BD,交CE于点F。(1)当点C为 的中点时(如图1),求证:CF=EF;(2)当点C不是 的中点时(如图2),试判断CF与EF的相等关系是否保持不变,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解:(1)证明:DA是切线,AB为直径,DAAB。点C是 的中点,且CEAB,点E为半圆的圆心。又DC是切线,DCEC。又CEAB,四边形DAEC是矩形。CDAO,CD=AD。 ,即EF= AD= EC。F为EC的中点,CF=EF。(2)CF=EF保持不变。证明如下:如图,连接
26、BC,并延长BC交AP于G点,连接AC,AD、DC是半圆O的切线,DC=DA。DAC=DCA。AB是直径,ACB=90。ACG=90。DGC+DAC=DCA+DCG=90。DGC=DCG。在GDC中,GD=DC。DC=DA,GD=DA。AP是半圆O的切线,APAB。又CEAB,CEAP。BCFBGD,BEFBAD。 。GD=AD,CF=EF。【考点】探究型,圆的综合题,切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1)由题意得DAAB,点E为半圆的圆心,DCEC,可得四边形DAEC是矩形,即可得出 ,即可得EF与EC的关系,可知CF=
27、EF。(2)连接BC,并延长BC交AP于G点,连接AC,由切线长定理可得DC=DA,DAC=DCA,由角度代换关系可得出DGC=DCG,即可得GD=DC=DA,由已知可得CEAP,所以 ,即可知CF=EF。2. (2001江苏苏州7分)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面积为25,BC的长为10,B、C都为锐角,M为AB边上的一动点(M与A、B不重合),过点M作MNBC交AC于点N,设MN=x。(1)用x表示AMN的面积;(2)AMN沿MN折叠,使AMN紧贴四边形BCNM(边AM、AN落在四边形BCNM所在的平面内),设点A落在平面BCNM内的点A,AMN与四边形BCNM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用的代数式
28、表示y,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当x为何值时,重叠部分的面积y最大,最大为多少? 【答案】解:(1)MNBC,AMNABC。 。 ,即 。 (2)当点A落在四边形BCMN内或BC边上时, (0x5)。当点A在四边形BCMN外,连接AA与MN交于点G与BC交于点F,MNBC, ,即 。AG= x。AA=2AG=x。AF=x5。 ,即 。 。重合部分的面积 。综上所述,重合部分的面积 。 当x= 时,y最大,最大值为y最大=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MNABC,再根据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的性质即可求出AMN的面积。(2)
29、根据已知条件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点A落在四边形BCMN内或BC边上时和当点A在四边形BCMN外时进行讨论,第一种情况很容易求出,第二种情况进行画图,连接AA与MN交于点G与BC交于点F,再根据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的性质求出即可再根据求出的式子,即可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y的最大值来。3. (江苏省苏州市2002年7分)已知: 与 外切于点 ,过点 的直线分别交 、 于点 、 , 的切线 交 于点 、 , 为 的弦, (1)如图(1),设弦 交 于点 ,求证: ;(2)如图(2),当弦 绕点 旋转,弦 的延长线交直线B 于点 时,试问: 是否仍然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解:(1)证明:连结
30、 ,过点 作 与 的公切线 。 。 又 是 的切线, 。 又 , 。又 , 。 ,即 。 (2)仍成立。证明如下: 连结 ,过点 作 和 的公切线 。 是 的切线, 。 。 。 又 , 。 又 , 。 ,即 。【考点】相切两圆切线的性质,弦切角定理,切线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1)连结 ,过点 作 与 的公切线 。根据弦切角定理可得 ,由 也是 的切线,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 ,从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 ,由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得到 。又 ,从而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2)同(1)可以证明。4.(江苏省苏州市2002年7分
31、)如图,梯形OABC中,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4,0)、(14,3)、(4,3)。点P、Q同时从原点出发,分别作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OA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沿OC、CB向终点B运动。当这两点中有一点到达自己的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1)设从出发起运动了 秒,如果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试分别写出这时点Q在OC上或在CB上时的坐标(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不要求写出 的取值范围); (2)设从出发起运动了 秒,如果点P与点Q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恰好为梯形OABC的周长的一半。 试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这时点Q所经过的路程和它的速度; 试问:这时直线PQ是否
32、可能同时把梯形OABC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有可能,求出相应的 的值和P、Q的坐标;如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当点Q在OC上时,如图,过点C作CEOA于点E,过点Q作QFOA于点F。 依题意,有OE=4,EC=3,OC=5,OQ=2 。 由OCEOQF得 , 即 。 。当点Q在OC上时,点Q的坐标为 。当点Q在CB上时,如图,过点C作CMOA于点M,过点Q作QNOA于点N。CQ=2 5,OM=42 5=2 1。又MQ=3,当点Q在CB上时,点Q的坐标为( )。 (2)点P所经过的路程为 ,点Q所经过的路程为OQ,且点P与点Q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恰好为梯形OABC的周长的一半,
33、 OQ= (143105),即OQ=16 。 点Q所经过的路程为16 , 速度为 。 不能。理由如下:当Q点在OC上时,如图,过点Q作QFOA于点F。 则OP= ,QF= 。 。又 ,令 ,解之,得 。当 时, ,这时点Q不在OC上,故舍去; 当 时, ,这时点Q不在OC上,故舍去。当Q点在OC上时,PQ不可能同时把梯形OABC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当Q在CB上时,CQ=16 5=11 , 。 , 当Q点在CB上时,PQ不可能同时把梯形OABC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综上所述,这时PQ不可能同时平分梯形OABC的面积。【考点】动点问题,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1)当点
34、Q在OC上时,作直角三角形OCE和OQF,由二者相似即可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当点Q在CB上时,过点C作CMOA于点M,过点Q作QNOA于点N,即可得出OM=42 5=2 1,从而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 (2)由点P与点Q所经过的路程之和恰好为梯形OABC的周长的一半,列出等式, OQ= (143105),即可求出点Q所经过的路程。用路程时间即可求得速度。 分Q点在OC上和Q点在OC上,分别讨论即可得出结论。5. (江苏省苏州市2003年7分)如图1,O的直径为AB,过半径OA的中点G作弦CEAB,在 上取一点D,分别作直线CD、ED,交直线AB于点F、M。(1)求COA和FDM的度数;(2)求证
35、:FDMCOM;(3)如图2,若将垂足G改取为半径OB上任意一点,点D改取在 上,仍作直线CD、ED,分别交直线AB于点F、M。试判断:此时是否仍有FDMCOM?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解:(1)AB为直径,CEAB, ,CG=EG。在RtCOG中,OG= OC,OCG=30。COA=60。又CDE的度数= 的度数= 的度数=COA的度数=60,FDM=180CDE=120。(2)证明:COM=180COA=120,COM=FDM。在RtCGM和RtEGM中, ,RtCGMRtEGM(HL)。GMC=GME。又DMF=GME,GMC=DMF。FDMCOM。 (3)结论仍成立。证明如下:EDC的
36、度数= 的度数= 的度数=COA的度数,FDM=180COA=COM。AB为直径,CEAB。在RtCGM和RtEGM中, RtCGMRtEGM(HL)。GMC=GME。FDMCOM。【考点】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平角定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1)由于CGOA,根据垂径定理可得出, ,那么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出CDE=COA,在RtCOG中,可根据OG是半径的一半得出AOC是60,那么就能得出FDM=180CDE=120。(2)在(1)中根据垂径定理得出OA是CE的垂直平分线,那么C
37、MG和BMG就应该全等,可得出CMA=EMG,也就可得出CMO=FMD,在(1)中已经证得AOC=EDC=60,那么COM=MDF,因此两三角形相似。(3)可按(2)的方法得出DMF=CMO,关键是再找出一组对应角相等,还是用垂径定理来求,根据垂径定理我们可得出 ,那么AOC=EDC,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出COM=FDM,由此可证出两三角形相似。6. (江苏省苏州市2003年7分)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OA=10,OC=6。(1)如图1,在OA上选取一点G,将COG沿CG翻折,使点O落在BC边上,记为E,求折痕CG所在直线的解析
38、式。(2)如图2,在OC上选取一点D,将AOD沿AD翻折,使点O落在BC边上,记为 。求折痕AD所在直线的解析式;再作 FAB,交AD于点F,若抛物线 过点F,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它与直线AD的交点的个数。(3)如图3,一般地,在OC、OA上选取适当的点 ,使纸片沿 翻折后,点O落在BC边上,记为 。请你猜想:折痕 所在直线与中的抛物线会有什么关系?用(1)中的情形验证你的猜想。 【答案】解:(1)由折叠法知,四边形OCEG是正方形,OG=OC=6。G(6,0),C(0,6)。设直线CG的解析式为y=kx+b,则 ,解得 。直线CG的解析式为:y=x+6。(2)在RtABE中, 。CE=
39、2。设OD=x,则DE=x,CD=6x,在RtDCE中, ,解得 。则D(0, )。设AD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 ,由于它过A(10,0),k= 。AD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EFAB,E(2,6),设F(2,yF)。F在AD上, 。F(2, )。又点F在抛物线 上, ,解得h=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联立 和 得 ,即 。=0,直线AD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2, )。 (3)例如可以猜想:()折痕所在直线与抛物线 只有一个交点;或()若作EFAB,交DG于F,则F在抛物线 上。验证:()在图1中,折痕为CG,将y=x+6代入 ,得 ,即 。=0,折痕CG所在直线与抛物线 只有一个交点。或()在图1中,D即C,E即E,G即G,交点F也为G(6,0),当x=6时, 。G点在这条抛物线上。【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折叠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待定系数法,曲线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四边形OGEC是个正方形,因此OC=OG=6,据此可得出G点的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CG的解析式。(2)求出D的坐标,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AE=OA,那么可在RtABE中求出BE的长,从而可求出CE的值。在Rt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