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66298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1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批 准 页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应急救援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集团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公司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快速响应和指挥协调能力,特制定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已修订完毕,现予以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公章):批准人(签字):目 录第一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1总则12企业概况及危险性分析43组织机构及职责54预警及信息报告115应急响应126信息发布167后期处置168保障措施179应急预案管理1810附件20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建筑工程有限

2、公司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11事故类型分析212应急工作原则223组织机构及职责224预防与预警225信息报告程序266应急响应287物资与装备保障32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高处坠落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51事故类型分析352应急工作原则363组织机构及职责364预防与预警365信息报告程序376应急响应407物资与装备保障42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51事故类型分析452应急工作原则463组织机构及职责464预防与预警465信息报告程序476应急响应507物资与装备保障53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51事故类型分析552应急工作原则553组织机构及职责564预防与预警56

3、5信息报告程序576应急响应607物资与装备保障63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物体打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51事故类型分析652应急工作原则653组织机构及职责664预防与预警665信息报告程序676应急响应697物资与装备保障72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74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743组织机构及职责744预防与预警745信息报告程序766应急响应78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80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其他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21事故类型分析.822组织机构及职责.843预防与预警.844信息报告程序.865应急响应.896物资与装备保障.92第三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附

4、件附件1: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应急救援系统通讯录.93附件2: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名单.95附件3:应急救援设备、物资清单.96附件4:规范化格式文本.98附件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106107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第一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号:SXJGJT- SXJZGCYXGS - 20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1.1 目的为提高公司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快速反应能力,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杜绝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5、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预案评审指南省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所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1.4 应急体系:公司应急指挥部公司应急值班调度公司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应急领导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救援力量社会救援力量事故现场综合协调组现场抢救组技术处理组物资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图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体系1.5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损失,科学有序、快速处置,统一领导、分工协作,服从政府、密

6、切配合。 1.6 分类与分级:1.6.1分类通过对建筑施工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的部位等进行统计分析,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型有:坍塌:包括土石方、深基坑、沟槽、建筑物、构筑物、围墙等坍塌,脚手架、模板支架倒塌,起重机械坍塌等;高处坠落:包括建筑施工临边洞口、模板支架、卸料平台、钢架、管道栈桥、脚手架以及从平地坠落基坑、沟槽等;物体打击:指各种坠落物体等碰撞人体造成的伤害;触电:包括临时用电伤害;机械伤害:包括机械设备、机具、吊钩吊索等;火灾 : 包括爆炸;其他:包括中毒、自然灾害。1.6.2分级按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四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

7、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 企业概况及危险性分析21公司概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省规模最大的国有综合性建筑集团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总公司)独资的国有重要骨干

8、企业,前身为建工集团总承包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于2005年7月11日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领取了非法人营业执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平阳路568号,拥有注册资本3.6亿元,在册员工2400余人,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职称的高级管理人员76人;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400余人。一级建造师115人;二级建造师307人。下辖土建分公司、区域分公司及专业分公司32个,涵盖了市政、环保、电力、钢结构、炉窑、滑模、路桥、地基、设备租赁等专业。能够独立承担国内外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包括40层以上、各类跨度的房屋建筑工程;高度240米以上的构筑物;建筑面积20万

9、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和建筑群体等。2.2 事故风险描述建筑施工劳动力密集、露天作业、环境恶劣,易发生以下生产安全事故:a) 高处坠落:包括从屋顶坠落、高支模、卸料平台、锅炉、钢架、管道栈桥、高处电缆桥架、行车轨道安装、脚手架以及从平地坠落基坑、地坑、沟槽等;b) 物体打击:指落物体等碰伤的伤害;c) 触电:包括雷击伤害;d) 机械伤害:包括机械设备、机具、吊钩吊索等;e) 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土石方、深基坑、沟槽坍塌等;f) 火灾和爆炸;g) 中毒和窒息: 包括食物中毒;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机构体系公司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指挥部、应急管理办公室(启动预案时即为公司应急指挥部办

10、公室,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现场应急处置领导组、各救援工作小组、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和支持保障部门、社会支持保障力量、相关单位应急机构及救援队伍、各单位应急救援力量等组成。如图二所示:公司应急指挥部项目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处置领导组各职能部门和支持保障部门专家组相关单位应急机构及救援队伍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注:1、 实箭线表示管理流程走向。2、 虚箭线表示技术支持走向。综合协调组现场抢救组技术处理组物资保障组善后处理组所属各单位应急指挥部图二 应急组织机构体系图3.2 公司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2.1 公司应急指挥部3.2.1.1 公司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总指挥:公司董事长。副总指挥:公司常务

11、副总经理。成员: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机关部门经理。(应急指挥部人员名单、职务及联系方式见附件一)3.2.1.2 应急指挥部职责如下: 按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专项应急预案启动。 负责统一指挥、组织、协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行动。 对事故做出应急决策,配合上一级实施应急预案。 审批应急管理和救援费用。3.2.1.3 应急指挥部人员职责:总指挥:负责事故应急现场指挥工作,视事故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协调事故应急处置,必要时应担负起总指挥的工作。成员:根据分工,做好事故应急具体工作。3.2.2 工作机构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是公司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设

12、在公司安全生产部,其职责如下: 负责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组织工作。 负责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 负责应急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汇总、上报。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具体工作和应急值班。3.2.3 现场应急处置领导组各分部部及分公司应急领导组为本单位事故、事件发生时的现场应急处置领导组,其职责如下: 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部指令,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对事态发展进行评估,根据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处置方案,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负责整合和调配现场应急资源、设备、器材,实施救援行动。3.2.4 专家组其职责如下:

13、对事态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建议和救援方法建议,并提供技术支持。 对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进行技术指导及其他指导。3.2.5 各救援工作小组组成与职责3.2.5.1 综合协调组由综合办公室、安全生产部、人力资源管理部,其职责如下: 负责收集现场信息,核实情况,对事态发展进行评估,并根据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处置方案。 负责向其他救援工作小组传达现场应急处置领导组的指令。 负责掌握事故现场的环境及气象等外部相关状态。 负责联系和督促各救援工作小组的工作。 报告各救援工作小组应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负责联系及请求社会保障力量进行援助。 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电力、通讯设施、设备,保证安全畅通。

14、 负责各救援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3.2.5.2 现场抢救组由所属各单位组建,其职责如下: 组织抢救现场伤员; 组织抢救现场物资; 防止事故扩大与次生事故的发生,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3.2.5.3 技术处理组由技术质量部、合约造价管理部组成,其职责如下: 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及预案中所需技术方案制定; 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 指导实施抢险、抢修应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 修改并实施应急方案中技术措施存在的缺失; 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技术信息资料。3.2.5.4 物资

15、保障组由审计部、市场开发部、财务管理部、资金管理部组成,其职责如下: 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 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 保证抢险救援资金的调配和供应。3.2.5.5 善后处理组由工会、党委工作部、纪委监察部、权益管理部组成,其职责如下: 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 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4. 预警及信息报告4.1.信息监测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监测网络由各单位组成。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向上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4.2

16、 预警行动4.2.1 各单位根据事故的预报和预测结果,采取以下措施: 下达预警指令。 及时传递预警信息。 根据事态发展,采取防范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4.2.2 预警的条件和方法 各单位应急指挥和领导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信息后,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准备启动应急方案,并通知相关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及扩大。 各单位依据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进行预警和报告。4.2.3 项目部应急领导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信息后,应按照预警信息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准备启动相应预案。4.2.4 各单位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后,

17、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和预防工作。4.3 信息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当地县、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同时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两级:(1)级应急响应: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2)级应急响应:发生一般事故。5.2 响应程序5.2.1 分级响应程序 级应急响应程序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接受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指令,统一指挥公司内所有应急资源,配合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级应急响应程序发生一般事故,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全面停工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并及时按照应急报告程序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5.2.

18、2 应急救援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与协调,通知有关单位及其应急指挥机构、救援队伍、事发单位和毗邻单位的应急指挥机构,提供增援或保障。现场应急处置领导组负责现场统一指挥,主要负责: 召集、调动救援力量各级应急指挥部成员和应急保障部门接到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后,立即响应,派遣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等迅速在指定位置聚集,并听从现场总指挥的安排。事故、事件发生地的应急救援力量由现场总指挥直接召集调用,并在现场总指挥的指挥下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在公司应急指挥部做出应急救援决策之前,公司级现场总指挥应按照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和专家建议,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要

19、与参加应急救援行动的各单位保持联系通信通畅。当现有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应急救援行动要求时,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或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机构报告,请求调动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或资源。 现场处置事故、事件发生单位必须保护现场,严密封锁危险区域的周边,按预案抢救伤员和保护财产。如若发生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处置领导组在充分考虑专家组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可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医疗卫生救助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到污染等),同时请求事故发生地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紧急医疗救助和现场卫生处置工作。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

20、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相关规定。 被困人员和现场人员的疏散 一般场所疏散方案a) 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知相关领导或部门有关人员,接到警报后,按负责区域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疏散。b) 疏导人员按照疏散的规定和路线指示,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行疏散。c) 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事故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向有关部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疏散抢救工作。对未疏散出来的人员,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疏散路线。d) 事故现场有受到威胁被

21、困人员时,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正确通报、防止混乱a) 事故现场领导在接报后,快速、有序疏导人员离开事故区域。b) 视情况通报,告诉其他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防止发生拥挤,影响顺利疏散。 通知疏散方法a) 口头引导疏散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散。b) 广播引导疏散在接到突发事件报警后,指挥人员要立即开启应急事故广播系统,将指挥员的命令、事故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广播内容应包括:发生事故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

22、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使被困人员顺利疏散。c) 强行疏导、疏散如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工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d) 制止脱险者重反事故现场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地段配备警戒人员。e) 现场人员和周边群众,由现场处置领导组负责应急状态下的疏散、转移和安置。5.3 应急结束5.3.3 应急结束的条件 事故已

23、得到控制,没有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或导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隐患已消除。 被困人员全部得到救助,事故现场人员和周边群众已疏散到安全地带。 受伤人员已全部从事故现场救出,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没有失踪人员,包括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 环境受到污染经处理后,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6 信息发布配合政府部门信息发布的相关工作。7 后期处置7.1 完善预案、制度和物资设备 总结事故、事件教训,补充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补充完善各级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 对于在应急处置中,损耗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重新更换,按要求配备齐全。7.2 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成立善后工作组,协调事故、事件善后处置工作,事故、事件发

24、生单位做好灾后重建、污染物清理与处理工作,尽快消除影响,恢复秩序。7.3 保险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启动保险理赔程序。7.4 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事故、事件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要逐级进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对事故、事件的评估是否准确;应急救援决策是否准确;应急救援资源调配和使用是否合理;应急救援行动是否协调;通讯联络是否畅通;应急救援效果如何;评估各级应急救援预案的不适应之处,提出修订、完善的建议。8 保障措施8.1 通信与信息沟通保障公司采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相给合的基础应急通讯系统,提供与应急工作相关单位和人员的通讯联系方式(通讯录见附件一)。 公司各分部及分公司、项目部配备

25、的联系电话,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应确保平时与应急期间畅通。8.2 应急队伍保障 各基层单位应设置各自的应急救援小组,并配备一定的人员,确保人员到位。 做好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应急能力和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检查并备案登记各单位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情况。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应急人员的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手套、防护服要保持完好,并明确存放地点、负责人、联系电话。 各类灭火器材的配备和配备数量应符合相关要求,应急抢救时需要提供灭火器材数量、存放地点、负责人、联系电话。 救护器材、存放地点、负责人、联系电话要明确。 救治器具药品的配备包括担架、夹板、止血带

26、、氧气袋、急救药品等存放地点、负责人、联系电话要明确。 应急车辆。 抢险工具的配备,如:铁锹、消防斧等,存放地点、负责人、联系电话要明确。 各分部及分公司、项目部应根据公司应急指挥部的调度,快速提供现场应急救援所需物资,确保公司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 其他各单位有关应急物资与装备,应以附表形式列出,备公司调用。8.4 经费保障各单位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进行预算,财务部审核,列入年度管理费预算,保证应急经费及时到位。各分部及分公司、项目部应当做好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事件发生单位承担。9 .应急预案管理9.1培训 各单位每年度结合安全生产知识

27、教育活动进行相关应急救援知识的教育培训。 各单位每年度对专职、兼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 必要时对施工工地周边群众进行相关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9.2 演练各单位在每个工程项目开工后,针对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和对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制定演练方案,每年有针对性的组织不少于1次的应急救援演练;跨年工程项目工地每年必须组织不少于1次的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演练项目和内容、模拟形式及目的、演练起止时间、参加演练的部门和人员、演练动用的设备和物资、演练现场的照片、演练效果小结。重大工程项目工地和社会影响较大的应急演练,必要时应告知并邀请业主、总

28、公司、当地政府建设安全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参与并接受演练指导。9.3 应急预案的修订各单位根据国家、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等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对本单位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或经过演练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补充、完善和更新。9.4 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公司应急预案报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同时报上级主管单位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各分部及分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报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并按照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备案。各分部及分公司编制的应急预案,由本单位第一负责人审定、签发。9.5 编制和解释公司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指挥部

29、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分析施工过程中危险源后编制,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9.6 应急预案的实施公司应急预案由总公司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0 . 附件附件1: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应急救援系统通讯录附件2: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队伍名单附件3:1、应急救援设备清单2、应急救援物资清单附件4:规范化格式文本附件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第二部分 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编号:SXJGJT- SXJZGCYXGS -专应01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分析坍塌事故指物体在外力和中立的作用下,超过自身极限强度的破坏成因,结构稳

30、定失衡塌落而造成物体(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挤压、伤害及窒息的事故。建筑施工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生产过程,也是一个多种因素同存多变的生产过程,其中坍塌危险因素甚多,是造成各种坍塌事故的根源。根据多年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结合现场各种施工过程的特点,对容易引发坍塌事故的危险因素(危险源)经过认真排查、归纳、分析、总结,列出了施工现场坍塌事故类型,归纳其伤害类型主要包括:基坑边坡坍塌,周边山体土石方坍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坍塌,围墙坍塌,脚手架坍塌、模板支架坍塌,塔吊、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起重机械坍塌等事故类型。坍塌事故主要是在外力荷载作用下坍塌物造成人员被掩埋窒息、被挤压、被碰撞、被划伤、

31、被打击造成致伤、致残、致死事故。且施救困难,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2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损失,科学有序、快速处置,统一领导、分工协作,服从政府、密切配合。3组织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坍塌事故包括土石方、深基坑、沟槽、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围墙等坍塌,脚手架、模板支架倒塌,起重机械坍塌等;4.1.1导致深基坑、土石方等坍塌事故的监控措施:(1)根据土质和周边的情况和区域基础施工状况编制安全专项方案,由公司有关部门审核,总工程师审批,并报监理审核、审批后执行。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基坑、井坑的边坡和支护系统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

32、有裂痕,疏松等危险征兆,应立即疏散人员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3)注重坑边荷载,基坑四周尽量少堆放积土;弃土的堆放距开挖边缘及堆土高度应符合要求,且周边不得堆放材料和大型机械。(4)挖掘土方应按方案要求逐层施工,不应一次开挖过深,并做好排水措施。(5)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应在深基坑周边设置变形观测点,定期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6)项目组织施工前,应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对可能造成土石方、深基坑、沟槽、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围墙等坍塌的危险因素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控制。4.1.2导致脚手架、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监控措施:(1)根据工程情况和选用脚

33、手架的类型,对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脚手架工程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公司有关部门审核,总工程师审批,并报监理审核审批后执行。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各种不同类型的脚手架应按各类脚手架搭设规范进行搭设和验收。(3)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注重架体与建筑结构的拉结,杆件间距与剪力撑的设置,脚手架与防护栏杆,悬挑梁及架体稳定,脚手架荷载,制作组装,安全装置和验收与交底等几个重大环节,保证脚手架安全可靠。 (4)各类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项目部应与监理共同进行验收。(5)暴风雨,防汛期间,应组织对脚手架的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做好排水工作。(6)模板施工前应首先进行结构设

34、计,保证模板能承受各类荷载。对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模板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公司有关部门审核,总工程师审批,并报监理审核审批后执行。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7)施工中,应对各类模板、大模板吊运、安装、砼振捣过程,模板支撑系统,模板存放、模板验收、作业环境等和模板拆除进行安全技术交底。(8)安装和拆除大模板,吊车司机与安装人员应经常检查索具,密切配合,做到稳起、稳落、稳就位,防止大模板大幅度摆动,碰撞其他物体,造成倒塌。(9)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10)各

35、种模板支撑,必须按照模板支撑设计方案要求,立杆、横杆间距必须满足要求,不能减少和扩大,特别是采用木支撑施工法,防止模板浇筑砼施工时坍塌。(11)在各类模板、大模板拆除时,应按模板拆除安全技术规程执行,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4.1.3导致起重机械坍塌事故的监控措施:(1)起重机械安拆前,应编制安拆安全专项方案,由公司有关部门审核,总工程师审批,并报监理审核、审批后执行。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起重机械设备拆装应由有拆装资质的队伍拆装,拆装人员应该经培训,考核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上岗。(3)安拆人员应按操作规程及产品说明书中的安拆工序进行安拆,严禁违规操作。(4)安拆全过程

36、应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护。(5)起重机械安装前应办理安装告知手续,安装结束后,应先进行内部验收,并经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办理安全监督备案和准运证方可投入使用。(6)起重机械要组织专人严格执行保养维修规定。(7)吊装作业前重点检查机械结构的外观情况,各传动机构是否正常、主要部位连接螺栓应无松动、钢丝绳磨损情况及穿绕滑轮应符合规定、供电电缆应无破损。(8)空载运转,检查行走、回转、起重、变幅等各机构的制动器、安全限位、防护装置等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4.2预警行动各基层单位、项目部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当监

37、控到直接影响人身安全、可能造成设备毁损或可能发生自然灾害的危险因素时,相关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同时以网络、电话(移动电话)方式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生产部。安全生产部进行评估分析,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决策。依据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进行预警和报告。5信息报告程序(见综合预案)5.1信息报告与通知事故、事件或灾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护现场,组织抢救和自救。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0351-7671938,13835179737报警者报告信息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性质;(2)事故的伤亡情况;(3)事

38、故的简要经过,直接原因和初步判断;(4)事故后组织抢救采取的措施以及灾情的控制情况;(5)事故汇报单位及汇报人姓名。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接到报告,要认真记录报告内容,并向事故事件发生单位认真核查所报告事项的真实性,报告情况属实的,按事故报告流程图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迅速分析判断,按应急救援相应级别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救援行动。事故发生单位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报值班调度组。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性质;(2)发生事故的危险源的主要情况介绍(包括性能参数指标);(3)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

39、、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6)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7)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5.2应急报警及求援应急报警由应急上报、内部应急报警、外部应急报警三部分组成。其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1)应急上报当事故、事件或灾情出现,现场第一发现事故的人第一时间报告项目部施工现场负责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施工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公司指挥中心报告。当紧急事态出现而没有超出项目部处理能力时,仅在现场范围内报警;当紧急事态超出项目部处理能力时,应同时在现场报警和向

40、公司指挥部报警;当事态超出公司处理能力时,应同时向集团公司和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2)内部应急报警当紧急事态出现,由项目部确定报警方式,用事先设置好的手动报警器、警铃、汽笛、敲钟等报警手段,由施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发出应急反应警报,用电话或手持麦克风(喇叭)通知项目部有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当现场电源切断或条件不具备时,用对讲机、手提电喇叭巡回呼叫报警。 当紧急事态超出项目部处理能力时,在现场报警的同时,电话通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根据事态发展情况立启动公司应急预案。(3)外部应急报警及救援当紧急事态超出公司处理能力时,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立即向外部

41、救援机构报警求助,通过电话联系,说话要清楚,不要慌张,讲清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造成的伤害程度,讲明报警人姓名,等到救援队伍到达后,主动引导救援队伍至现场。向当地救援组织报警求助,包括医院、消防、安监等政府相关部门及救援物资的供应部门等。除上述规定了的对外联络渠道外,其他部门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在需要时进行外部报警或联络。保持24小时与相关部门保持电话相通(手机、固定电话)、道路畅通。6应急响应 6.1响应分级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两级:(1)级应急响应: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2)级应急响应:发生一般事故。6.2 响应程序6.2.1 分级

42、响应程序(1)级应急响应程序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接受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指令,统一指挥公司内所有应急资源,配合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2) 级应急响应程序发生一般事故,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全面停工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并及时按照应急报告程序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6.3事故响应程序(1)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件),当事者或最先发现者,立即报告施工现场指挥部或公司应急指挥部。(2)现场指挥要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说明真实、具体情况,同时要积极组织有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伤员、保护现场。(3)公司应急总指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级人员、各部门、各专业组职责及灾情,迅速调集力量,组织现场抢险救护工作,并立即按国家有关规定向当地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4)各专业组各尽其责,迅速开展抢险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5)做好事故情况通报;(6)公司调查组负责配合上级及外部事故调查组参与调查事故经过、发生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最后写出事故报告,存档备查。 (7)公司应急指挥部应在每次事故发生后,组织相关部门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