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9165792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一、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2.意义: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二) 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1) 直觉观测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测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

2、发性的特点;采用观测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2)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性;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

3、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重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进一步;不同学科的互相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

4、事业;(三) 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1.特性:重经验描述,缺少理论概括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2.现状: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3.存在问题: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不善于吸取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四)教育研究的重要趋势自然化、生态化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多文化趋势现代化;(五)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要从客观的教育事实出发,实

5、事求是地研究教育问题;2.创新性原则:体现在选题、研究方法和角度和研究结论等方面;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以对的的理论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体现在注意选题的生活基础及研究对象和环境的互相关系和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4.伦理原则:教育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必须符合当前的道德伦理,不可以违反法律法规,损坏别人身心健康等;这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由于教育研究对象是人;评估研究的伦理可接受性;充足结识并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研究者应承担对研究者应负的责任;(六)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选题2.研究设计3.搜集资料4.整理与分析资料5.撰写研究报告6.总结与评价阶段;(七) 教育研

6、究方法及其类型1. 含义: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的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2. 特点:除了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之外,独特之处在于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的周期很长;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研究参与主体广泛;3. 功能:是实现教育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条件;可以提高教育研究人员的素养和研究能力;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2)实证方法(观测、问卷、访谈、测量);(3)实验研究方法(

7、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4)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一)选题的重要来源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测与思考产生的问题;(二)选题的基本规定1.问题自身要新奇、有研究价值;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三) 教育研究假设1. 假设的含义: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因素作出推测性论断或假设性解释科学研究,是在进行研究之前就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2.

8、作用:假设是理论的先导,起着核心作用;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目的,限定研究数据的收集范围;根据假设的内容,涉及具体的方案收集数据,进一步验证假设;有助于研究者对变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3. 假设的重要类型: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研究假设描述假设、解释假设和预测假设;4. 假设涉及的重要变量: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是由实验者设计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有计划地变化的实验情境或条件因素;因变量即反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实验者需观测、测量、计算的变化因素;无关变量即干扰变量或控制变量;5.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规定:假设表述应简朴明了具体明确;此外研究假设中的变量应

9、是可以操纵和测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故意义的、可检测的;(四)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1.选择研究对象(1)总体、样本和抽样:总体,是特定研究对象的总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它是可以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抽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2)选择样本的基本规定:明确规定总体(取决于研究目的和研究的外部效度及可行性);取样的随机性;取样的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样本大小取决于研究目的、预定分析的精确限度;所采用的抽样方法和记录方法;研究对象总体的同质性;研

10、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诸方面;取样的可行性;(3)样本大小的参考值:对于描述研究和调查研究,大小为总体的10%,除少数情况外不少于100;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满意样本每组不少于30;实验研究,条件控制严格的为每组15人,条件不严格的为一个自然教学班;(4)取样的基本方法:简朴随机取样(抽签、随机数目表),合用条件是样本总体个数有限且数量不大;优点是方便易行,缺陷是不适合大样本;系统随机取样(等距取样),合用条件是大样本,但不合用于样本分布有周期性的特点的情况;分层随机,合用条件是总体成分复杂且各成分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优点是可有效地减少误差,缺陷是必须对总体中的各层有一定的了解;整群随机取样,

11、合用条件是总体大、数量多且各层之间同质性较高的情况,优点是抽样方法简朴,缺陷是误差较大;2.拟定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被试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陷等选择方法,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互相联系;3.制定研究计划:涉及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朴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的研究思绪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有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五)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1.选题价值论证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绪论证4.课题研究环节、方法及手段论证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三、教育文献检索(一) 教育

12、文献概述1.含义: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2.作用: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拟定研究方向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避免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二) 教育文献的及重要分布1.种类:一次文献,涉及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通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发明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涉及题录、书目、索引、提纲和文献等。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结识,是检索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次文献,是在

13、运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涉及动态陈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等特点;2.分布: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电子信息检索系统;(三) 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重要方法1.基本过程: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2.重要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跟踪法)综合查找法;3.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文献检索中的应用:脱机检索联机检索,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由中心计算机、数据库、检索终端和卫星通信系统组成,其中美国的DIALOGU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四) 教育文献检索的规定

14、1. 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2. 确认文献的真实性:内审法,旨在辨别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外审法,旨在拟定资料自身的意义;3.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基本内容,涉及已有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综述者的评价、建议和预测;格式和内容安排,涉及绪论、历史发展状况与评价、当前研究状况和评价、趋势展望、研究改善建议和参考文献;四、教育观测研究(一) 教育观测研究概述1. 含义:教育观测是教育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2. 基本特点:有明确的观测目的对观测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有翔实的观测记录;3. .教育观测研究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客观性自觉性;(二) 教育

15、观测研究的基本类型1.自然情境中的观测与实验室观测;2.直接观测与间接观测;3.参与性观测与非参与性观测;4.结构式观测与非结构式观测;(三)教育观测研究的实行程序1. 教育观测的实行程序: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测目的和意义编制观测提纲,进入研究情境实行观测,收集、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2.教育观测研究的记录方法:(1)描述记录:日记描述法(裴斯泰洛齐一方面使用);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2)取样记录:以行为样本;时间取样事件取样;(3)行为核对表;五、教育调查研究(一) 教育调查研究概述1. 含义: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

16、分析结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2. 类型: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法;3.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环节:拟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核对象拟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计划实行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二) 问卷调查1. 优点:调查过程的标准化调查形式的匿名性调查的范围广合用于大样本,效率高结果较少地受主、被试交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较易量化;2. 局限:灵活性问题主试无法直接观测每个被试,无法记录其答题时的反映;问卷的效度问题也应予以关注;3. 问卷的结构:指导语问题结束语;4.问题的设计:

17、(1)问题设计的基本规定关于问题的内容与表述;关于问题的数量(时间为20-30m);关于题目的排列;(2)问题的形式:结构型(封闭式问卷)非结构型(开放式问卷)综合型;(3)问题答案的格式:是否式;选择式(菜单式)、评判式(排列式、编序式)、等级式、等距式、划记式;(三) 访谈调查1. 优点:灵活性强可以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提纲可以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容易进行进一步调查;2. 缺陷:样本容量有限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控制主试对被试的影响干扰性因素、不可控因素较多访谈结果不易量化;3. 类型: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一次性和反复性访谈调查个别和集体访谈调查;4.过

18、程:选择访谈对象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正式访谈(涉及初步接触、进行提问、注意记录和结束访谈四个环节)(四) 测量调查1. 含义: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进行研究的方法;特点是根据一定的法则,以测试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并且进行量化分析;2. 类型:定名测量,数字仅代表事物,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量化和四则运算,其合用的记录方法有次数和百分数;定序测量,数字仅代表等级或顺序位置,无绝对零点,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四则运算,其合用的记录方法有中位数、百分数等;定距测量,无绝对零点,但有相对单位,能进行加减运算,其合用的记录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等;比率测量,

19、最高级别的量表,有绝对零点和相对单位,可进行任何形式的运算;学业成就测量,也称教育测量,最后以学习成绩来表现;智力测量,也称一般能力测量;常用的有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量表、瑞文推理测验等;能力倾向测量,测被试潜在的某种能力,以了解其发展的也许性,预测个人能力发展倾向;人格测量,也称个性测量,较为著名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等;3.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的度量,它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测量效度就是指测量的结果是否能真正反映测量的目的和意图;信度,测量可靠性的度量,它是鉴定测量的结果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注意低信

20、度的测试效度一定低,但低效度的测试信度不一定低;难度,即受测团队中被试者在答案范围内回答题目的限度;区分度,即题目对受测者作答反映的鉴别限度;六、教育实验研究(一) 教育实验研究概述1. 含义: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2. 基本要素:自变量和因变量(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和后测;3. 特点及优缺陷:(1)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科学实验活动的基本特点,涉及因果关系的探讨;自变量的操作(进行实验解决);合理控制无关变量;(2)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科学实验活

21、动,体现在实验研究对象、实验物质手段、研究方法和教育实验结果上;4. 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借鉴、模仿自然科学实验(分析模式),即物理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从一般教育活动分化发展而形成(人文科学的方法);5. 功能:检查、修改和完善教育理论;促进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发展;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教育实践寻求操作顺序;6.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顺序:(1)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明的确验目的,拟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指导;拟定实验的自变量;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及记录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选择实验设计类型,拟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2)教育实验的

22、实行阶段。按照实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用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解决),观测由此而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解决分析,拟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查,最终得出科学结论,最后进行反复实验或扩大实验;(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1.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2.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3.单因素实验与多因素实验;4.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前实验,可以进行观测和比较,但对无关因素的干扰和混淆因素则缺少应有的控制,因而无法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很难将实验结果推论到实验以外的其他情形,内外效度均低;准实验,不能

23、随机分派实验对象,无法像真实验那样完全控制误差来源,只尽也许予以条件控制;准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境中进行的,因而具有推广到其他教育实际中去的可行性;教育实验大多属于准实验,是由于教育实验的情境和教育实验的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实验难以满足一般科学实验的规范规定,在许多教育实验中,实验对象是处在正常的自然状态接受实验的;真实验;(三) 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1. 含义:在拟定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研究者必须科学的拟定和描述教育实验进行过程的一系列活动,论述它的内容和方法;2. 环节:陈述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拟定实验解决;列举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鉴定实验需

24、要控制的无关因素,选择控制方法,设计控制过程和预测控制限度;选择适合的实验设计,并提出随着这个设计的记录假设;3.基本类型:坎贝尔和斯坦利的分类为(1)单因素设计,涉及前实验设计(单组后测、单组前后测和固定组比较设计)准实验设计(不等控制组和时间序列设计)真实验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组控制组后测和所罗门四组设计);(2)多因素设计;(四) 教育实验研究设计的效度1. 含义:教育实验研究效度是指一个教育实验研究的有效性,是衡量教育实验成败优劣的关键性质量指标;2. 内在效度: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限度,即研究的结果;内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历史成熟测验工具记录回归被试选择被试的缺失

25、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3.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白实验结果的可推广限度;外在效度分为总体效度(指实验结果从特定的研究样本推广到更大的被试群体中去的合用范围)和生态效度(指实验结果从研究设计的实验情境推广到其他教育情境中去的范围)两类;外在效度的影响因素选择与实验解决的交互作用效应测验与解决的交互作用效应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应(霍桑效应)多重解决的干扰;(五) 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1. 内涵:研究对于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涉及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研究对于实验所操作的自变量的控制限度;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的设计控制无关

26、变量;2.重要方法: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是教育实验研究的重点,研究者要用平衡、消除、抵消、恒定和随机等方法来控制或减少其干扰作用;(六)教育实验涉及的重要格式及优缺陷1. 单组前后测:优点是有前测,可以在实验解决前提供被试的某些信息;通过前后测,可以提供实验解决前后两次观测条件下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能明显验证实验解决的效果;被试兼作控制组,便于估计被试个体态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局限是没有控制组,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记录回归;也许产生练习效应;2. 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优点是使用了控制组,成熟等因素受到一定控制;其它与实验解决同时发生的变量影响,则对两组产生的影响是一致的,可以得到抵消,可以控制历

27、史因素;局限是被试不是随机分派,没有前测数据,判断被试的同质性是困难的,无法控制被试的差异;3.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优点是消除前测与后测、前测与实验解决的交互作用;可以控制历史、成熟、练习与记录回归的影响局限是不能对被试缺失加以控制;4.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优点是随机分派,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有控制组,可以控制成熟、练习、记录回归等因素;局限是前测与实验解决产生交互影响;5.所罗门四组设计:优点是将前测反复效应分离出来;可以做四组比较;运用22方差分析解决结果;局限是同质的四组被试很难做到;七教育行动研究(一) 教育行动研究概述1. 产生与发展:柯立尔进行了最早的行动研究尝试;勒温

28、把行动研究描述成一个螺旋状逐步行进的过程(计划-行动-观测-反思-计划),将它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考瑞在1953年出版的改善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中,第一个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研究之中;2. 含义:就是教育实践工作的参与者和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共同合作,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 特点:有学者把行动研究归纳为三项重要特性:为行动而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总之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主;研究主题使教育实践工作者;研究应用者是行动研究者;研究过程注

29、重协同合作;问题的解决具有及时性和立即应用性;4. 优点:克服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弊端;有助于突破科学实验的种种限制,比较简朴易行,容易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有助于改善学校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学校和社会的沟通;5. 缺陷:合用于小规模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利于宏观的理论的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不能对研究的外部效度做过高规定;需要教师对教育科学理论有一定的了解;需要教师对工作保持敏感,具有积极积极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二)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在总体上,行动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涉及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

30、环节;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的方案;行动,指计划的实行,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观测和反思;观测,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步的前提条件;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反思这一环节涉及整理和描述、评价解释和写出研究报告;八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一)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1. 含义:资料整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核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2. 意义:是对调查资

31、料的全面检查;是进一步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是保存资料的客观规定;3. 资料整理的环节:审核,保证资料的质量,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分类;是整理的核心工作;拟定分组标志,进行整理和记录;汇总,把分散的资料集中起来;(二)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1. 概念:重要采用数学方法(重要是数理记录分析),对获得的资料和研究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和解决,以揭示所研究事物和现象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特性和数量变化,进而拟定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 定量分析的方法:数据描述。重要用于特性分析,通过一些概括性量数来反映数据的全貌和特性;分为集中量数(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差异量数(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

32、、地位量数(百分等级分数、标准分数、T分数)、相关系数;数据推断。重要是用抽样的方式对样本进行研究,并从样本记录量对事物的总体做出记录的推论和估计;分为参数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和记录检查;(三)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1. 概念:是对资料的质的规定性做整体分析,重要采用逻辑方法,同时还规定对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等可靠性指标进行检查和评价,以便对研究对象有整体性、发展性和综合性的把握;2. 过程:按照研究课题的性质拟定定性分析的目的及分析材料的范围;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检查分析;选择适当的定性分析方法,拟定分析的维度;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对定性分析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和客观度的评价;3.定性

33、分析的重要方法: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九、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1. 教育调查报告及其构成: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2. 教育实验报告及其构成: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涉及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3. 学术论文及其构成: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陈述。学术论文的总特点是学术性,具体表现为创新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学术论文按研究目的可分为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综合论述性论文和预测性论文三类;构成标题内容摘要序言正文;结论与讨论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4.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规定: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观点和材料的一致规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取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