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9165576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中“祖国”的含义,知道祖国很大、很美,产生自豪感。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尝试仿编诗歌。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活动准备1.动物图片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小鸭子、小牛、小鸟、小猴子等。2.美丽的祖国语言CD(盒带)、教师教学资源。3.幼儿学习资源第3233页。活动过程1.借助图片,帮助幼儿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1)分别出示小白鹅、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等图片,请幼儿说说动物的名称及其生活的地方。(2)分别出示河流、山坡

2、、泥窝、花朵图片,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地方,分别是谁的家。2.结合教师教学资源完整感知诗歌内容,尝试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幼儿欣赏。(2)教师尝试接龙朗诵诗歌,如教师朗诵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3)完整朗诵诗歌,用轻柔、优美的声音表现诗歌的美感。3.理解诗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1)尝试仿编诗歌。为什么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河流?(因为河流是小白鹅生活的家。)用同样的方法仿编出其他诗句。(2)尝试创编诗歌。出示小鸟、小猴等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会告诉我们祖国有什么?(3)师幼结合图片,共同朗诵所仿编、创编的诗歌。活动延伸:1.阅

3、读幼儿学习资源第3233页,根据画面提示,引导幼儿继续仿编美丽的祖国。2.可在阅读区里投放更多图片,供幼儿进行仿编诗歌游戏。教学反思: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2【活动设计】本节课是中班上学期主题三落叶飘飘中的一节数学活动,此活动是在幼儿已掌握5以内数的形成的基础上开展的,同时又为进一步学习10以内数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45岁是幼

4、儿数概念初步形成的阶段,而中班数概念发展的关键经验就是运用序的观念排出10以内的自然数列,理解数列中数的顺序和数差关系。此次活动,我引导幼儿观察两组物品数量上的不同,并通过思考和操作,帮助幼儿感知和体验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45岁的幼儿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结合中班幼儿对数的概念的建立必须借助于具体事物和形象的特点,在活动中我创设了有趣的小兔采蘑菇情境,让幼儿在情境的交互中,在与操作材料充分接触中,动手动脑,自己探索解决问题。【活动目标】1、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乐于动脑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2、能够用多种途径解决数学问题,尝试逆向思维能力。3、学

5、习6的形成,区别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活动重点】能动脑、操作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学习6的形成。【活动难点】区别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掌握5以内数的形成。物质准备:情境PPT,小兔卡片、筐子卡片、蘑菇卡片每人6个,小筐、有问题小红花每人一朵。【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5的组成(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指导语:小兔们相约一起去采蘑菇,瞧,一共来了几只小白兔啊?PPT出示草地上4只小兔,树后面一只小兔。(二)引导幼儿复习5的组成小结:4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是5只

6、小兔,4添1是5、二、初步学习6的形成,感知5添1是6(一)迟来的小兔,初步感知5添1是61、指导语:正当小兔们要出发时,小蓝兔又匆匆忙忙的赶来了,那现在有几只兔子了?你怎么知道的?2、幼儿回答。3、师引导幼儿小结:5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是6只小兔,5添1是6.(二)小兔分筐,加深对6的形成的认识1、指导语:小兔们要提着篮子采蘑菇去了,请你们帮他们分一分篮子吧。2、幼儿操作。3、指导语:小朋友们发现什么问题了?那怎么解决呐?PPT出示6只小兔,5个篮子。4、幼儿操作并表述。小结:5个篮子添上1个篮子是6个篮子,就和小兔一样多了,5添1是6.三、听音取物,进一步感知5和6多一少一的关系。(一)听音

7、取物,帮小兔分蘑菇。指导语:许老师也帮小兔采了许多蘑菇,你们猜猜我采了几个蘑菇啊?我们做一个听音取物的游戏,我拍了几下手就是采了几个蘑菇。提问:我采了几个蘑菇?小兔和蘑菇一样多吗?怎么样能让它们变得一样多?(二)幼儿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小结:5个蘑菇再添上1个蘑菇是6个蘑菇,就和小兔一样多了,5添1是6,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6只小兔有1只去别的地方采蘑菇了,就和蘑菇一样多了,6去掉1是5、情境结束:小兔们采到了蘑菇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四、自主操作,巩固5和6的关系。(一)送红花指导语:小朋友们真厉害,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帮小兔解决问题,小兔子送给你们每人一朵小红花。出示有问题红花:5片红色花瓣,1片黄色

8、花瓣。指导语:这朵小红花有什么问题吗?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它变成一朵真正的小红花呐?(二)幼儿操作并表述。小结:有的小朋友说5片红色的花瓣再添1片红色的花瓣,就变成6片红色花瓣的小红花了。5添1是6;还有的小朋友说,6片花瓣,去掉1片黄色的花瓣,就变成5片花瓣的小红花了,6去掉1是5、五、奖励红花,自然结束活动。指导语:小兔们采到蘑菇回家了,那我们也拿起自己的小红花回到班里去吧!跟听课的老师们说再见。教学反思: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利用幼儿喜欢的小兔子形象开展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游戏一开始,教师和幼儿就头戴小兔头饰,畅游在“兔子舞”的节奏感强的音乐中,重点锻炼了腿部,达到运动的目的。

9、活动中,教师用语言、动作、表情、眼神等与幼儿进行交流,增进师幼间的情感。游戏过程中,三条不同的路线,体现出层次性。幼儿自由选择路线去练习和参与游戏,第二次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尝试换一条路线,鼓励的更快、更远的小兔子挑战加难度的路线,使幼儿每条路线都有所尝试,幼儿参与游戏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游戏中,教师始终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幼儿更好的按规则进行游戏。游戏结束时的放松运动,重点放松了腿部,与开始的热身运动相呼应,达到放松的目的。这节户外活动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在其他户外活动中,也常看到“小兔子向侧跳”的身影,说明幼儿很喜欢在这个活动,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3活

10、动目标:1.认识雷雨这一自然现象。2.进一步感知夏季的季节特征。3.体验唱歌的乐趣。4.初步了解雷雨的常识。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雷雨。活动准备:1.准备录音机,歌风夏天的雷雨的音乐磁带。2.准备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录音。3.准备手电筒,乐器若干。活动过程:一、教师播放录音,引出活动主题。1.播放雷雨录音,让幼儿倾听。2.引导幼儿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听这种声音?二、引导幼儿讨论。谁看见过夏天的雷雨?它是什么样的?三、组织幼儿观赏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1.请幼儿说说图片的内容:例如:闪电的画面,闪电过后下雨的画面。2.启发幼儿说说看到雷雨的感受。3.引导幼儿讨论:打雷

11、和闪电时应该怎么做?例如:用双手掩着耳朵,张开嘴,不能站在树下,要留在安全的地方等。四、学习歌曲夏天的雷雨。1.教师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引导幼儿倾听,欣赏。2.引导幼儿说说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3.教师朗诵几遍歌词后,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学唱歌曲。五、幼儿表演歌曲夏天的雷雨。1.引导幼儿自选取扮演打雷公公和闪电婆婆的角色,分别拿着手电筒和乐器演唱歌曲。2.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如唱到“一闪闪”时,闪电婆婆便把手电筒开关数次,唱到“轰隆隆”时,打雷先生便要敲打乐器。3.根据幼儿的兴趣交换角色重复表演。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4活动目标1、欣赏作品,感知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

12、传达出来的感情和思想,并能用语言进行表述2、创作“有星星的夜晚”,尝试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活动准备1、图片“星夜”、凡高的自画像。2、欣赏作品A: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师:小朋友,请仔细看一看,画面上画了什么?幼1:我看到了龙卷风、房子、星星、月亮、火、树、大海幼2:我看到了洪水涌过来了幼3:我觉得天空在翻滚了B: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欣赏、讨论:师:这副画用了哪些颜色?幼:有黑的、灰的、黄的、蓝的师:什么颜色用得多些?(黑的、深蓝的、紫的)这些是灰暗色还是明亮色?(灰暗色)师:它们在一起对比强烈吗?你

13、有什么感觉?幼:对比强烈,心里有点不开心教师小结:画家用了深蓝色、紫色和黄色,色彩鲜明,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C:引导幼儿从线条上欣赏、讨论师:这副作品中画家用了哪些线条?幼:用了波浪线、螺旋线师:哪些地方用了波浪线?给你什么感觉?幼:树用了波浪线,好像向上昌一样的。(请幼儿学一学)幼:天空用了波浪线,我觉得云在滚动师:画家在什么地方用了螺旋线?幼:星星和月亮周围用了螺旋线师:你有什么感觉?(好像包住了)星星和月亮被紧紧地包住了,那是什么感觉?(肯定很难受)请小朋友相互紧紧地抱住,感受难过。D:引导幼儿整体感受。师:你看了这副作品,有什么感觉?幼:很难过、恐惧教师小结:星星和月亮好

14、象被旋涡围住了,大树象火苗一样向上旋转着上升,蓝颜色、紫颜色和黄颜色对比强烈,画家用这些颜色和形象表达了自己紧张、忧郁、难过的感情E:请幼儿为这幅画起个名字。师:谁来为这幅画起个名字?幼:星星和月亮、害怕的夜晚、恐怖的天空4、欣赏梵高自画像,了解凡高的生平。5、讨论:师:我们看到的有星星和月亮的夜空是什么样的?心情怎样?6、创作“有星星的夜晚”。活动反思本节活动中,幼儿参与性很强,互动和谐。具有以下两大主要特点:1、宽松的互动环境。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对艺术作品自由表达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宽松愉悦的环境对幼儿的表达非常重要。本节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平等互动,让幼儿思维活跃,畅所欲言。2、有

15、效的问题引领。这是一副抽象的作品,但个性明显。本节活动中,教师预设了几个大问题,孩子们在问题的引领下充分感受了作品所表现的内涵和意思,体会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感知秋天的色彩和秋收的景象,学习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水果,进行简单的仿编。3、体验收获时的喜悦。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准备:幼儿用书,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教师提问,引出教学。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样的?秋天有哪些水果?这些水果又是什么颜色的?二、学习诗歌。1、引导幼

16、儿注意观察投影仪上的图片,朗诵诗歌,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欣赏感知诗歌的内容。2、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诗歌。进一步学习理解诗歌内容。(1)师:在秋天的画报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2)教师帮幼儿理解,并学说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3)教师:是谁钻进了果园,为什么说风娃娃在翻着彩色的画报呢?(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诵诗歌。三、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1、提问:秋天的树林里还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2、启发幼儿替换诗歌中的水果的名称,仿编诗歌。教学反思:整个教学下来,总体环节上都很流畅的下来,幼儿基本上都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同时也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习创编诗歌。可是在小环节

17、上,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继续改进这次教学,希望洗一次得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6活动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感受乐曲其中的开心,滑稽。2.感受音乐三段体的结构及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3.积极参与游戏,大胆创编动作表现,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猴子学样的故事图片,金蛇狂舞音乐2.经验准备:了解猴子的一些习性。如猴子模仿技巧。活动建议: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请幼儿看完图片完整欣赏一遍故事。通过故事感受其中的开心、滑稽。引导语:今天啊我还带来了一首歌,也讲了这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猴子学样。二、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结构1.完整欣赏音乐

18、,幼儿感受乐曲。提问:音乐听完了,你们觉得这段音乐哪里像猴子学样?总结:听了这段音乐,这段音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有一部分像老爷爷上山,有一部分像老爷爷和猴子互相逗来逗去,还有一部分是老爷爷下山,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2.再次欣赏音乐,提醒幼儿要认真听。提问:谁来告诉我哪一部分肯定是老爷爷和小猴互相学样?请幼儿回答后总结:中间一部分是他们互相学样。3.游戏熟悉音乐。引导语:我们已经知道前面是上山,中间是学样,后面是下山,上山和下山是老爷爷的事,我来当老爷爷,你们当小猴,在中间出来跟我学样,但是老爷爷会做许多动作,你们能学出来吗?引导语:现在我们看着图来玩个游戏,老爷爷做动作小猴不做,老爷爷做什么动

19、作,小猴学做什么动作。请幼儿想一个动作,教师边讲边做老爷爷,幼儿做小猴,尝试合作试一试学样,游戏后评价。(动作和故事中相互逗的动作相吻合,如抓头耸肩等)三、尝试听音乐游戏1.提醒幼儿音乐有些快,要仔细听。(1)师做老爷做抓头的动作,听音乐游戏。(2)想一想,除了抓头的动作还有什么动作?老师带领幼儿练习,进行游戏。2.分段游戏给幼儿分组,男孩推选一位老爷爷,跟着音乐依次学样,强调听音乐按节拍游戏,老爷爷做时,小猴不做。幼儿游戏后评价。3.老师做老爷爷带领幼儿再次边唱边做动作,最后做一个扔帽子的动作,幼儿做小猴也把帽子扔在地上。4.引导幼儿随音乐完整游戏。(1)幼儿随音乐完整游戏,在中间老爷爷做出

20、许多动作,猴子学样。老爷爷用了一招,最后转呀转呀把小猴转晕了。5.请一名幼儿做老爷爷,老师引导,听音乐现来一次,到第二段音乐结束时,提示转呀转,把小猴全转晕倒了。老爷爷拾帽子,随音乐下山。游戏后评价幼儿表现。提醒幼儿回去后请更多的小伙伴游戏,活动结束。四、幼儿完整随乐游戏1.教师扮演张老汉,幼儿扮演猴子,随音乐游戏2.男女孩分组游戏。五、结束延伸音乐投放音乐区,户外活动时也可游戏。幼儿园中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7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的情感。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创编诗句,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1、。活动准备:钢琴曲磁带,森林、沙漠、海洋、池塘、北极、天空、花园等背景图,三种不同的图画纸(一种贴有小动物,一种画有背景,一种空白),水彩笔。活动过程:一、欣赏诗歌(结合音乐欣赏诗歌家。)师:这首诗歌里介绍了谁的家?它的家在哪里?幼:我听到鲸鱼的家在大海。师:对了,鲸鱼的家在广阔的大海里。幼:企鹅的家在冰冷的南极。师:你说得真好,不但把企鹅的家在哪里说清楚了,还说出了南极寒冷的特点。幼:骆驼的家在沙漠。师:很好,沙漠是什么样的呢?幼:很大,很大。师:对,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幼:什么叫“一望无际”?师:一眼望不到边的地方,都可以说“一望无际”。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也是“一望无际”的呢?幼:一

22、望无际的大海。幼:一望无际的草原。幼:一望无际的田野。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诗歌。听完后请你们说说为什么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幼:因为鲸鱼离开大海就会死,所以大海就是鲸鱼的家。师:对,适合动物生存的地方可以说是它们的家。幼:因为小松鼠爱吃的东西都在森林里。师:是啊,家里有丰富的食物。幼:企鹅生在南极,长在南极。师: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幼:骆驼总是呆在沙漠里的。师:它喜欢沙漠吗?幼:喜欢。师:对,动物最喜欢活动的地方也能给它家的感觉。师:动物出生的地方、喜欢去玩耍的地方、有它喜欢的食物的地方,都能让它快乐,

23、让它有家的感觉!二、创编诗歌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及其家园。师:你们还喜欢什么动物?它们的家在哪里?幼:马的家在草原上。师:草原是什么样的?幼:绿色的。师:所以说,绿色的草原是马儿的家,对吗?幼:小蜜蜂的家在花园里。师:花园是怎么样的呢?幼:很美丽的!师:美丽的花园是谁的家?幼:美丽的花园是小蜜蜂的家。2.下面你们可以选一种喜欢的动物,把它画出来,再编成一句好听的诗。你可以选择有动物的图画纸,给动物画一个家,也可以选择有背景图的纸,在上面画出喜欢住在这里的动物,还可以选择白纸画出喜欢的动物和它的家。3.提供三种不同的图画纸,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内容,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的创作内容。4.将

24、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诗句,交流创作成果。5.我们编诗句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好像火车车厢。在这首诗里,“什么样的”是第一节车厢,“什么地方”是第二节车厢,“是谁的家”是第三节车厢,要一节跟着一节。6.放背景音乐,启发幼儿按仿编要求说说自己创编的诗歌。幼:大大的牛场是牛儿的家。师:你是想说养牛的地方吗?通常人们把养牛羊的地方叫做“牧场”或“农场”,那里土壤肥沃,草非常多。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说?幼:肥沃的牧场是牛儿的家!幼:圆圆的猪窝是肥猪的家。师:鸟的家叫“鸟巢”,鸡住的地方叫“鸡棚”,养蜜蜂的木箱叫“蜂箱”,蚂蚁的家叫“蚁穴”,猪的家叫“猪圈”,仔细想一想肥猪的家应该怎样说?幼:圆圆的猪圈是肥猪的家。师: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家,我们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家。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家,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幼:是地球!师:对,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老师也编了一句诗,放在这首诗的最后: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爱护它。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