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工作汇报(范文二篇).docx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9164882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车间工作汇报(范文二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扶贫车间工作汇报(范文二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车间工作汇报(范文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车间工作汇报(范文二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扶贫车间工作汇报(范文二篇)第一篇:精准扶贫扶贫车间ICS03.100.99DB37省地方标准山东DB37/XXXXX2023精准扶贫扶贫车间TargetedpovertyalleviationXXXX-XX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XXXXX202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菏泽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IDB37/XXXXX2023引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菏泽等市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探索创新了扶贫车间这一就业扶贫模式,不仅实现了

2、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而且提升了乡村文明和村级治理水平,促进了农村和谐发展。山东省在总结和提炼菏泽等地扶贫车间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推出精准扶贫扶贫车间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提升扶贫车间建设、运营和组织管理等内容,更好地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脱贫,激发劳动脱贫、光荣脱贫的内生动力,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IIDB37/XXXXX2023精准扶贫扶贫车间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扶贫车间的基本原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长效机制、组织领导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的扶贫车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3、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JGJ203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

4、应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3.1扶贫车间aidingfactory建设在乡、村,以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为生产经营活动场所,以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解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为目的,以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手工业、来料加工经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就近就业扶贫模式。3.2土地增减挂钩constructionlandusebalance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用地地块协调利用,实现城乡用地更合理。DB37/XXXXX20234基本原则4.1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实现对扶贫车间的资源统筹、科学布局、协调服务、有序推

5、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带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脱贫。4.2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把企业生产需求和贫困人口就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规划布局,杜绝建而不用、闲置浪费。4.3聚焦扶贫,长效运行聚焦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的实际需求,建立扶贫车间长效运营发展机制,提高利用效率,实现扶贫车间标准化建设、高效化利用、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行。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后,扶贫车间要实现转型发展,成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发展车间”、“致富车间”。4.4统筹兼顾,互促共赢把扶贫车间建设与贫困村提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

6、、省内扶贫协作、“千企帮千村”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贫困人口、村集体、企业等多方共赢,发挥最大效益。55规划建设5.1建设用地5.1.1基本原则5.1.1.1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规定。5.1.1.2村内空闲地和空闲宅基地能够满足扶贫车间用地的,不再新增建设用地。5.1.2用地来源建设用地来源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村集体土地:乡(镇)、村、村民小组等类同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土地;建设用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批的用于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增减挂钩土地:采取建设用地置换、周转和土地整理折抵等办法,盘活的乡村建设用地;村内荒地:废弃坑塘及闲散地、滩涂

7、地等;闲置宅基地:村集体收回的个人闲置的宅基地。5.2选址5.2.1基本原则在符合村庄规划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建设用地实际、车间经营需要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便捷,选择扶贫车间建设地址。5.2.2选址要求DB37/XXXXX20235.2.2.1新建扶贫车间应依据就地就近就业、环保、生态、绿色原则,宜选择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村委附近或者村民集中的地方,方便贫困人口生产生活。5.2.2.2改建扶贫车间宜整合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废旧校舍、厂房等房产资源。5.2.2.3应避开难以整治和防御的灾害高危害影响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行洪河道及输气

8、管道附近;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场所;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5.2.2.4其他车间生产、经营需求因素。5.3建筑要求5.3.1建筑结构新建扶贫车间宜钢结构、厂房式,在民族地区应尊重民族风俗,符合当地建筑习惯。5.3.2建筑面积能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宜200m21000m2.5.3.3质量要求5.3.3.1建筑结构质量要求应符合GB50068的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GB50300的规定。5.3.3.2设计排风系统时,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环保或生产工艺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的联合通风。5.3.3.3扶贫车间宜安装光伏,并

9、应符合JGJ203的规定。5.3.3.4车间内应最大程度利用自然光,当自然光线不足时,应补充人工照明。宜选择接近自然光的人工照明光源,并符合GB50034规定。5.3.3.5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应符合GB50011-2010中7级及以上规定。5.3.3.6建筑及内部装修防火设计应符合GB50016及GB50222的规定。5.3.3.7屋面系统防水应符合GB50345-2012防水等级级规定。5.3.3.8墙身材料宜采用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并采取保温、隔热和防潮等措施。5.3.3.9门窗的材料、尺寸、功能和质量应符合GB50352-20056.10中的有关规定。5.3.4附属设施5.3.4.15

10、.3.4.25.3.4.35.3.4.45.3.4.5配备生活生产必须的供电设施,并符合GB/T13869中的相关规定。宜配备厕所、车棚等附属设施。宜配备采暖、制冷设备,并符合相应产品质量标准的规定。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符合GB50763的规定。应配备消防设施,并符合GB50140的规定。6运营管理6.1运营基础DB37/XXXXX20236.1.1运营主体基本要求6.1.1.16.1.1.26.1.1.36.1.1.4措施。6.1.1.5应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设立,具有相应的经营资质。应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公平竞争。应有较稳定的生产经营项目,且生产运营正常。应建立完善运营管理规章制度,并加强监

11、督,定期检查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及时采取改善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6.1.2资金来源扶贫车间的建设运营资金应多渠道筹措,包括但不限于: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企业、个人等捐助的社会扶贫资金;第一书记派出单位、结对帮扶单位援助资金;扶贫协作帮扶方援助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及相关补助补偿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资金等。村民自筹资金;企业投资、个人投资、招商引资、返乡创业投资资金。6.1.3项目来源扶贫车间的经营项目应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地方特色,符合国家政策、生态环保、门槛低、前景好、发展可持续、增收效果好等要求。项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

12、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及劳动力情况,吸引有意参与扶贫的企业入驻;引导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当地龙头企业,将技能要求低、工序简单的生产项目在农村布局设点;支持本地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个人,依托亲缘、地缘基础参与建设运营;通过政策扶持、返乡创业大会等手段,吸纳返乡创业人员带信息、技术、项目承租;借助“互联网+”与加工型企业合作;聚集壮大当地特色传统产业入驻;以政策扶持吸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借助扶贫协作引导帮助方将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入驻;发挥借助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资源优势,引进项目入驻。6.1.4优惠政策6.1.4.1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扶贫担保贷款及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6.1.4.2可按规

13、定享受“富民生产贷”扶持政策。6.1.4.3可按照有关规定向人社、农业等部门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和“扶贫车间”一次性奖补等。6.1.4.4可按规定向各级财政申请费用减免或资金奖补等优惠政策。6.1.4.5可向工商、市场监管、卫生等相关部门申请业务办理绿色通道或费用减免优惠政策。6.1.5用工来源DB37/XXXXX20236.1.5.1应充分发挥村两委、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的作用,带动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到扶贫车间就业。6.1.5.2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资金建设的扶贫车间,应把当地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吸纳就业,贫困人口用工占比不低于全部用工

14、数的30%。6.1.6产权与收益分配扶贫车间应产权、收益分配明确: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资金以及企业、个人等援建的扶贫车间,要和村集体签订资产移交合同,依法对产权公证后,扶贫车间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根据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情况,适时调整受益对象。由政府、集体、部门和企业、个人等联合建设的扶贫车间,应签订资产认定协议,明确产权和分红比例;村集体收益所得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生产管理6.2.1环境设施管理6.2.1.1应建立车间环境卫生管护制度,车间内操作、仓储及员工休息应合理分区,并定期对区域内的地面、操作台面、设备进行清理。6.2.1.2生产中物料

15、与成品要分区放置,摆放有序,破损物料或残次产品应及时清理,消防通道应畅通。6.2.1.3生产设备应符合GB5083的相关规定。应建立设备管护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管护。6.2.2安全生产管理6.2.2.1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生产操作规程,保障操作环境、设备、流程正常运转。6.2.2.2特殊工作岗位应建立特殊工作要求,工作危险区应设置警戒标志,警戒标志应符合GB2894的规定。6.2.2.3设备上可能对人产生伤害的零部件应设置防护装置。6.2.2.4应健全完善防噪声、防震动、防高温、防低温、防潮、防静电、防尘、防毒、防化学品污染的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危害的管理和技术措施。6.

16、3产品质量管理6.3.1应建立与生产范围相适应的产品管理制度、检验流程及检验标准。6.3.2应对采购原材料的产品及信息进行检测审核,建立采购信息记录台账。台账应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基本信息;采购合同基本信息;材料入库保管相关信息;产品质量检查或鉴定信息。6.3.3应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或送相关机构检验认证,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处理。6.4营销管理6.4.1应开设线上、线下零售批发等多渠道经营,推广销售车间产品及当地特色产品。6.4.2应根据产品采购方的需求,介绍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积极解答采购方的问题。DB37/XXXXX20236.4.3应与采购方签订销售合同,并根据合同规定的要求完成交易

17、。6.4.4应做好产品销售的售后服务。6.4.5对传统手工业,尤其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加强保护和传承,打造民族品牌。6.5人力资源管理6.5.1岗位设置6.5.1.1应配备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管理、技术和服务人员。6.5.1.2可根据贫困人口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灵活设置就业岗位和公益岗位。6.5.2岗前培训应开展就业人员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及安全知识。6.5.3劳动保障6.5.3.1应为就业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符合条件的应参加社会保险。6.5.3.2应备有急救药箱和常用药品,管理人员需具备简易急救常识。6.5.3.3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就业人员,应提供工作服、口罩、手

18、套等基础防护用品。6.5.4合同管理6.5.4.1可实行弹性工作制,方便贫困人口照顾家庭,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与就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或承揽合同。6.5.4.2应建立用工档案,做好就业人员的用工统计,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6.5.5财务管理6.5.5.16.5.5.26.5.5.36.5.5.4应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专人管理。应建立账务明细,做好物料进出、账目收支、用工等相关记录。应及时支付场地租金、水电消耗、税收、人员报酬等费用。应据实核算分析生产经营效益,并依据合同支付分红报酬。7组织领导7.1县乡级政府职责7.1.1履行扶贫车间建设发展的主体责任,做好统筹协调、监

19、督管理、政策宣传等工作。7.1.2对辖区内扶贫车间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标准。7.1.3多渠道筹措资金,挖掘传统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7.1.4精简扶贫车间审批事项,强化社会服务。7.1.5制定扶持政策,对入驻扶贫车间的企业、个体经营者按规定给予政策扶持。7.1.6指导制定扶贫车间规章制度,建立扶贫车间日常管理调度制度。7.1.7强化宣传引导,培树扶贫车间示范典型,发挥引领作用。7.1.8推进扶贫车间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扶贫车间信息全面公开、运行动态监管。7.1.9建立扶贫车间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扶贫车间现有项目规范管理,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扶贫车间规范运行、高效利用、绿色发展。DB37/

20、XXXXX20237.2村“两委”职责7.2.1立足村实际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合理选择扶贫车间位置。7.2.2协助上级相关部门完成扶贫车间规划建设,对建筑质量进行监管。7.2.3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个人引入项目入驻扶贫车间。7.2.4做好就业人员信息摸查工作,组织发动村贫困人口进入扶贫车间务工,确保本地有就业意愿、有相应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服务全覆盖。7.2.5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保障就业人员权益。7.2.6确保扶贫车间收益主要用于帮扶贫困人口脱贫。7.2.7为扶贫车间正常运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_第二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我镇辖11个行政村,x村民组,总人口x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贫困

21、人口x人,贫困村3个。20xx、20xx年共脱贫x人,目前现有贫困户x户,贫困人口x人,其中五保户、低保户731户,占贫困人口的x%,一般贫困户x户,占贫困人口的x%,现将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包保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我镇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结合镇情,调整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镇村干部包保工作责任制,明确各村书记、主任是该村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确保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摸清底数,精准核查登记为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4月18日脱贫攻坚动员培训大会的要求,我镇立即召开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各村两委成员以及驻村工

22、作队队长会议,要求各村通过村民代表评议、公示等程序,进一步核准贫困户对象,真正做到贫困户对象精准,信息无误,同时要求各村于4月25日前将重新核实的数据上报到镇扶贫办,进一步完善扶贫信息系统工作。三、强化责任,切实做好“四项清单”工作按照市、县下达的计划,结合精准扶贫对象清单,排出当年拟脱贫对象。今年,我镇要完成脱贫人口x人,从目前掌握了解的情况看,我镇能如期完成脱贫计划数。其次,帮扶单位干部职工、包村镇干、村干部主动与贫困户对接,帮助贫困户拟定脱贫措施,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实行“一户一册”,对今年拟脱贫对象优先制定好完善的脱贫方案。同时加强对镇、村两级干部的扶贫管理考核工作,并纳

23、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大奖惩力度。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工作总结计划虽然我镇前期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标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干部对扶贫脱贫工作思想上认识不够,工作的激情不足,工作推动缓慢。二是产业发展不足,无法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三是镇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动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针对全镇尚有贫困人口x人和3个贫困村,按照上级统一安排和部署,20xx年全部脱贫,压力大,任务重,如何做到不拖全县后腿,做到齐头并

24、进,下一步,我镇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倒排时间任务,拟定脱贫计划。20xx年全镇拟计划脱贫人口x人,1个贫困村出列;20xx年计划脱贫人口x人,1个贫困村出列;20xx年脱贫人口x人,1个贫困村出列。(二)制定措施,细化目标。根据各年度拟定脱贫计划任务,对所有贫困户逐一甄别,分清贫困户类型、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逐一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制定帮扶措施,完成年度脱贫计划任务。3个贫困村因村施策,一村一品,每村至少发展一至两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确保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三)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作用,加强与市、县帮扶单位的对接联系,积极争取各级各单位的支持帮助,力争更多更好的扶贫项目落户到村。(四)充分发挥我镇特色种养殖业的相对优势,组织贫困户与他们对接,让贫困户第一时间掌握技术,引导有意愿的贫困户从事特种种养殖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五)落实责任,包保到位。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严格落实镇干包村、村干包组包户的包保责任制,建立驻村工作队考勤制度、述职制度和考核制度。明确谁来带领、谁来帮扶,就由谁来负责,一定三年,一抓到底,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六)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把每一位贫困户自觉脱贫的意愿激发出来,让到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