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有机茶示范园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有机茶示范园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论证研究报告.doc(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云南XX茶业股份有限公司XX市XX区万亩有机茶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承办单位:云南XX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二O一O年七月目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概况1二、项目建设目标3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3四、 研究结论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意义5一、项目建设背景5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7第三章 承办单位概况10一、企业概况10二、财务状况10三、生产状况11四、主要产品状况11五、企业科技开发能力12六、企业基础设施条件13第四章 市场分析14一、国内外市场现状14二、市场趋势分析16三、竞争优势18四、营销策略19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21一、项目的目标21二、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21
2、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21四、技术方案21五、项目具体建设内容22六、产品质量30七、项目厂址31八、项目进度安排31第六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32一、原材料供应32二、燃料及动力供应32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33一、环境保护33二、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35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7一、项目组织机构37二、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37三、项目运行机制37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9一、投资估算39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40三、自筹资金来源证明40四、中央补助资金用途40五、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管理41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42一、财务评价依据及参数选择42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42
3、三、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2四、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3第十一章 社会效益分析45一、壮大主导产业,促进企业发展45二、推进新农村建设45三、推动产业发展45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46一、可行性研究结论46二、建议46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XX市XX区万亩有机茶示范园区建设(二)项目承办单位云南XX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三)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一年(四)项目建设地点XX市XX区XX镇XX公司营盘山环线所属1万亩茶园(五)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对公司现在的营盘山茶园按有机茶园标准进行生态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有机肥供给系统、有机茶加工系统进行改造
4、,使茶园建设成为有机茶园,建设规模为10000亩。(六)项目主管部门XX市财政局 (七)项目投资及效益情况本项目总投资为3810.0万元,项目原投资3000万元,新增投资81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10 万元,建设投资中,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5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0.2,有机肥投入供给系统投入300 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7,有机茶病虫害防治投入5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6.2%,生产厂房投入为2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24.7%。本项目新增投资81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510万元,申请地方特色产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项目年均销售收入2600万元,扣除年总成本费用1882.9万元,年利润总额71
5、7.1万元,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亩100001.1生态环境建设投入1.1.1种植生态树种株140000达产年份1.1.2种植果树生态示范园亩10001.1.3茶园铺草示范亩30001.2有机肥供给系统建设吨18001.2.1有机肥投入吨18001.1.2种植绿肥亩100001.3有机茶病虫害综合防治亩100001.4生产车间改造1.5有机茶生产示范培训1.6有机茶科研研究投入2投资2.1项目总投资万元38102.1.1其中: 原投资万元30002.1.2新增投资万元8102.
6、3资金筹措8102.3.1企业自筹万元5102.3.2申请特色产业财政补助资金万元3003成本3.1总成本(含税)万元1882.9年均其中:固定成本万元417.1年均可变成本万元1465.8年均3.2经营成本(含税)万元1515.8年均4财务指标8.1绿毛茶价格元/吨500008.2销售收入(含税)万元26008.4税后利润万元480.58.5所得税万元236.68.6投资利润率%18.82 8.8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4.98.9税后财务净现值(i=10%) 万元2179.38.10税后投资收回期年4.79盈亏平衡点%36.77二、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设依托公司无公害茶园的茶树良种、生态环境和
7、规模优势,通过引进有机茶园建设技术,建立有机茶园生态环境系统、有机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机肥持续供给系统、有机茶产品开发、检测、人员培训。规模建设1万亩有机茶园,把茶园建设成为云南省有机茶园试验、示范、培训基地,辐射带动全市及周边茶区的茶园以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要求茶园建设为主,提升茶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茶园的整体产出水平。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一)国家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二)国家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暂行规定和建设项目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和参数; (三)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茶叶产业的意见;(四)2005至2020年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农特
8、新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五)XX市“十一五”规划;(六)XX市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七)技术交流和考察资料。四、 研究结论(一)茶叶是云南省山区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云南省传统产业,项目实施,有利于促进全省茶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增加全省山区农户收入,项目符合国家和云南省产业鼓励发展的方向。(二)项目实施,有利于加快公司发展,扩大公司品牌的影响,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三)项目实施单位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公司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四)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及设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可操作性强,建设方案合理可行,各项投资估算合理。(五)项目投产运行后,每年给公司带来48
9、0.5万元的利润,上缴所得税236.6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18.82、销售利润率27.58、内部收益率24.9、投资回收期4.7年等财务指标均在行业较高水平之上。综上所述,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可行,应尽快组织实施。46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意义一、项目建设背景(一) XX市具备开发有机茶的自然资源优势XX市地处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心地带,有“中国茶城”之美誉,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据全市茶树资源调查发现,景东、镇沅、景谷、澜沧、XX、墨江、孟连等7个县10处,在海拔11502100米之间,现仍生存着很多181年6
10、00年树龄的栽培型大茶树;澜沧县、景迈亦有万亩连片的老茶园,野生型茶树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7县29处,海拔18302600米之间的原始森林中,面积约7万亩,较为突出的是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千家寨龙潭野生茶树群落,面积约10000亩,其中有一棵树龄约2600年。1991年3月发现的澜沧邦威大茶树,经专家组鉴定认为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从而证实了中国云南、思普区(今XX市和西双版纳州)澜沧江流域沿岸一带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为中国茶史、世界茶史填补了极为重要的缺环。XX市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三种茶树类型齐全,全世界独一无二,是研究茶史和茶树起源、驯化、培育、利用的一块
11、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基地,对生产名优绿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XX市位于云南省南部、XX市中南部、澜沧江中下游,在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20272306、东经1001910127之间,山地气候温暖,干湿季分明,土壤肥沃。由于XX市太阳辐射的漫射光较多,空气湿度大,茶树新梢的氨基酸、咖啡碱等含量和水浸出物丰富,比直射光照射下分别高出0.26%、0.65%、2.29%。而茶叶纤维素含量却低2.33%,这就使得茶芽肥厚柔软,持嫩性强,芳香性好,从而为绿茶品质奠定了物质基础,驰名中外的XX茶就是在丰富的漫射光条件下形成的优质名茶。XX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茶树生长在树林茂密的山地,性喜湿润。据研究年降雨
12、量在1500毫米左右最适合茶树生长,XX年均降雨量正好处于1517.8毫米,进入雨季后,时晴时雨的阴湿状况与多漫射光的良好配合,使茶树叶芽生长出适宜制优质绿茶的化学成分。同时,项目区的土壤、水及环境均为受到污染,为有机茶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二) 现代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等,导致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土地持续生产能力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同时由于污染物的迁移和恶性循环,通过受污染的食品、水源、空气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从而造成人类的生存
13、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相继建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应的法令、法规,严格限制化学产品在农业和食品业的使用范围和数量。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有机食品,不仅仅是国外消费者的追求,同时也是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与提高。茶叶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又是XX市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也是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并成为广大山区茶农脱贫致富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因此,可持续发展茶叶生产能够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14、生态效益有机地相结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极有前景的“绿色产业”。(三)公司具备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云南XX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XX市委、政府扶持的茶叶产业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是集茶叶种植、研发、生产、经营为一体化的重点企业,是云南省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之一。公司目前年产各类茶叶折合毛茶近4000多吨,主要产品有XX系列绿茶、XX茶、茉莉花茶和红茶等大类上百个品种,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全国茶叶市场中享有一定知名度。近三年来,公司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持续提升,收入和盈利水平迅速提高,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7212万元,利润总额2292元。在生产管理方面
15、,公司一贯坚持推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了从鲜叶原料到成品茶生产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公司采用统一的精细化生产管理技术,茶叶年产量平均自然增长率超过15%。公司在经济、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四)解决现有茶园的管理模式,为有机茶园建设提供示范长期以来,公司坚持以建设自有产权茶园为主的发展模式,现已在XX茶主产区拥有茶山10万亩、茶园3.26万亩,成为了云南省乃至全国自有产权茶园面积最大的茶叶企业。目前,茶园正逐步进入丰产期,按亩产250公斤毛茶计算,可达8000多吨毛茶,但是有机茶园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条件也相对老化,不能完全满足国家食品卫生政策的新要求。因此,
16、公司决定将产能高的茶园建设成为公司的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并为公司及周边地区开展有机茶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切实提高优质毛茶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优化茶叶产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茶叶市场将进一步对我国茶叶产品开放,关税壁垒将进一步削减,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则呈现越来越严的趋势,欧美等国对茶叶进口从关税壁垒上看是相当自由的,但不少国家都设置了非关税壁垒,税率居各产茶国之首,且有相当一部分超过欧盟标准。2000年7月1日欧盟即执行新的茶叶进口标准,农药残留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10100倍。新标准的
17、执行,对我国茶叶的出口将会带来较大的影响,面临从欧盟市场退出的危险,若仍按目前的常规方式生产出口茶叶产品,必将逐步丧失欧盟、美国、日本等市场,大力发展有机茶生产已成为我省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是确保XX市茶叶产业持续发展和提升产业化水平的需要开发有机茶,将有利于提高茶叶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在山区的推广利用,改变山区茶叶生产、加工、管理和销售方面的落后状况,从而提高茶叶产量,改进茶叶品质,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同时有利于充分利用和发挥高山茶区自然生态和原料的优势,以实施有机茶加工的示范作用,逐步辐射全市茶园向有机茶方向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恢复生态
18、,保护环境以及XX市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是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茶叶是我国的传统产品,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和茶文化的兴起,人们对茶叶数量、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与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对茶产品的多样性、优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茶叶生产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大力发展环保型、健康型、生态型的有机茶叶产品,是不断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4、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2005年1月1日国家推出茶叶等13类食品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到目前止,共有35类食品国家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19、管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求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因此根据市场的需要,公司在扩大产品规模的同时,按QS进行建设,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生产优质茶叶是势在必行的。通过有机茶园建设,建立起“科工贸农一体化”的有机茶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体系,形成有机茶生产、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检测认证管理等全方位的产业化服务体系。实现茶叶产值提高10%,鲜叶原料价格将提高7%,,每年茶农增收300多万元的目标,确保农民增收。同时,通过有机茶园建设及生产工艺改造,提高茶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使产品的价格和优势进一步提升,使企业的经济
20、效益进一步提高。(二)项目建设的意义1、对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地方税收,带动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XX市地处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中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光、热、水、土、气”等自然条件,是云南大叶种茶的最适宜种植区。2009年,全市茶园总面积288.4万亩,茶叶产量达2.8万吨,产值21.6亿元。全市10个县(区)103个乡(镇),960个村民委会均种茶,涉茶农户达20.5万农户,110多万农业人口,茶产业覆盖了XX市10县(区)一半以上农业人口。茶叶产业在全市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本项目依托自身优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先进的加工技术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优质茶加工业
21、,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在增加地方税收的同时可带动广大农民增收。2、对优化产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公司自1996年组建起开始生产绿毛茶产品,1997年开始对传统XX茶进行挖掘、整理和自主研制开发,开发的“宫廷XX茶”在2003年第六届中国XX茶叶节中荣获“XX茶王”称号,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效果很好,2006年,“XX”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通过项目的实施,公司的优质茶叶生产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主导产品将更加符合市场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项目投产运行后,每年能给公司带来400多万元的利润,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第三章 承担单位概况
22、第三章 承办单位概况一、企业概况云南XX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是国家扶贫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前身为云南XX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2007年11月,先后采取投资新建、入股共建及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组建成立了由48名自然人股东和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中路(集团)有限公司2家法人股东共同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注册资本1.28亿元,企业性质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朱启忠,股权结构:朱启忠持股39.9698%、深圳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上海中路(集团)有限公司3.818%,其余44.2122%为4
23、7名自然人持有。公司经营期限为:50年。经营范围: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茶及茶树的花果、种子综合开发利用,茶树专用肥和复合肥的研制、生产,茶叶包装的设计、制作,茶树良种推广,茶叶技术服务,茶文化的研究、推广,茶叶仓储及佣金代理,茶艺、茶道馆的经营,咖啡种植、加工、购售(以上经营范围中涉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项审批,按审批项目和时限开展经营活动)。云南XX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XX茶之乡”云南省XX市XX区。长期以来,公司坚持以建设自有产权茶园为主的发展模式,现已在XX茶主产区拥有茶山10万亩、茶园3.26万亩,成为了云南省乃至全国自有产权茶园面积最大的茶叶企业。公司下设1个子公司,1个
24、分公司,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茶场,27个茶叶初制加工车间,2个XX茶加工车间;聘用各类管理、技术人员200余人,茶农2万余人。公司主要产品包括XX系列XX茶、绿茶和茉莉花茶等,年产量折合毛茶约4000吨,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全国茶叶市场中享有一定知名度。二、财务状况近三年来,公司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持续提升,收入和盈利水平迅速提高。200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797.3万元,利润总额5911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7066.3万元,利润总额769.5万元。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212.1万元,利润总额2292.2万元,资产负债率也下降到合理的水平,企业财务状况
25、良好。经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审核,银行信用等级为AAA级。 公司近三年财务状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年度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2007年13797.3591124992.844.92%2008年7066.3769.524919.446.55%2009年7212.12292.22540238.68%三、生产状况公司自有产权的3.26万亩茶园主要分布于XX茶原产地海拔1350米至1650米的核心区内,可采摘面积3.2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万亩,有机茶园9420亩。由于采用统一的精细化生产管理技术,茶叶年产量平均自然增长率超过15%,是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的重要保障。目
26、前,茶树正逐步进入丰产期,主要茶园平均亩产达200公斤,远高于同一地区同类品种茶树产量。自2004年起,公司依据茶叶行业的特点,大力实施从原料生产向成品茶生产转型的战略,形成了一定的茶叶精加工能力。通过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迅速提升经营业绩,有力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一贯坚持推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2000年11月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8月通过国际ISO9001卫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从鲜叶原料到成品茶生产的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2005年12月,成为云南省首批通过茶叶市场准入食品生产许可证(QS)A级认证的企业。200
27、6年8月,公司自有茶园被列为国家级XX茶原料基地。目前,公司有9240亩茶园已获得了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茶生产及加工认证。四、主要产品状况公司主要产品包括XX系列XX茶、绿茶、茉莉花茶等上百个品种,其中一批名优茶屡获殊荣。2000年,XX系列绿茶被云南省经贸委评为“云南名牌产品”;“XX茉莉花茶”获成都国际茶叶博览会银奖;“XX玉芽花茶”获全国茉莉花茶评比金奖第一名。2001年8月,“XX玉芽花茶”在全国优质茉莉花茶质量评比中再获金奖。2002年8月,“XX翠茗”在第三届全国优质绿茶质量评比中获金奖。2003年4月,“XX宫廷XX茶”在第六届中国XX茶叶节质量评比中获“XX茶王”称号。2006
28、年,“XX”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XX翠茗绿茶”、“XX茉莉花茶”、“XXXX茶”等主要产品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7月,公司成为云南省首家获得“标准化良好行为”AAA级证书的茶叶企业;2007年12月,XXXX茶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五、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公司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负责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研制与开发创新工作。自成立研究所以来,完成了公司生态茶园、有机茶园的建设和老茶园改造、新产品开发等重大科技成果。公司组织机构健全,内设生产部、营销部、全质办、科研所、采供部、财务中心、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从1997年开始按绿色食品
29、A级要求组织生产加工,1999年4月起引入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管理,并于2000年10月通过质量体系认证,通过持续改进和完善,于2003年8月又通过了国际ISO9001卫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为有机茶开发奠定的较好基础。根据2001年3月填报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目标任务,公司自2001年开始实施云南大叶种茶无性系良种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该项目实施,完成了XX有机茶综合标准,该标准几经易稿,修改、审查,最后确定了XX有机茶综合标准。该标准共分五个部分,包括XX有机茶园规划及建立、XX有机茶主要品种、XX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规范、XX有机茶的采摘及加工要求、X
30、X有机茶。前四个部分作为推荐,后一个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该标准于2002年12月26日发布实施,作为云南省的第一个有机茶地方标准,为有机茶园建设和有机茶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XX有机茶综合标准示范园区的建设,在有机茶园生态环境建设、有机肥供给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茶叶加工标准化、生产管理上都取得较大进步,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标准的实施,规范了有机茶的种植、管理,统一了有机茶的质量标准,对推动我市有机茶园建设标准化意义重大。实践证明该标准的实施实现了茶园的可持续发展的茶叶的标准化生产,且技术是成熟可行的,是值得推广运用的标准。六、企业基础设施条件公司基地水、电、路三通,
31、交通便捷。公司通过承担云南省易地扶贫开发建设任务,所属各茶场已安置昭通市和市内易地扶贫开发茶农6400余人。各项基础设施建已逐步得到完善,为该项目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基地生产环境质量优良,基地从未受过工业污染,四周均为林地,空气、水质、土壤等均为清洁,为开发有机茶园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第四章 市场分析第四章 市场分析一、国内外市场现状(一)国际市场现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有机农产品作为一种安全、健康的产品,全球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根据SOEL-FIBL2008年度调查,欧美地区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占到了全球有机农产品销售额的97%。日本是亚洲最主要的有机
32、农产品消费市场,日本有机农产品的进口额约为9000万美元。在我国有机农产品发展初期,95%的产品出口到北美、西欧与日本。到2006年,我国已有认证的有机农产品基地达20万hm2,是继澳大利亚与阿根廷之后的第三大有机农产品生产国。2006年,我国的有机农产品出口额高达3.5亿美元。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有机农产品的消费量占农产品消费量的5%相比,我国的有机农产品消费量只占总农产品消费量的0.02%,这表明我国有机农产品正处于市场导入期。有机茶作为我国第1个颁证出口的有机产品,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形成了较好的口碑。然而,在国内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对有机茶的认知度的不高,以及对现有有机认证
33、抱怀疑态度,使我国有机茶在国内市场的开拓面临着很多难题。有机茶生产于80年代始于斯里兰卡,随后印度、肯尼亚等国家相继出现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生产。我国的有机茶生产始于90年代初,后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世界有机茶产销量为6000吨左右,主要是红茶,约4000吨,其次是绿茶,约2000吨,还有少量有机乌龙茶。 目前,有机茶主要销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欧美国家有机食品销售量占食品销售总量约5%一10%,茶叶不到1%,有非常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欧盟国家是有机农业的发源地,大多数有机农产品基本能满足需要,但是这些国家都不产茶,有机茶必须依赖进口。近几年来,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包括茶叶贸易公司,有机食
34、品贸易公司和其他贸易公司在内,都有国外客户求购有机茶,特别是有机绿茶。 目前有机食品在欧美等国家食品市场上,特别是超级市场等主流销售渠道销售出现跳跃上升。根据欧盟有关有机认证机构和贸易商提供的信息,有机茶市场正处于成长期,有机茶价格也非常有吸引力。事实上我国的有机茶出口局面尚未打开,有机茶产地与市场间的渠道十分不畅。1998年以前,出口到欧盟市场上的有机绿茶主要是印度和斯里兰卡生产的,至今仍然有斯里兰卡客商从中国进口有机绿茶,然后再名以斯里兰卡有机绿茶出口到欧盟市场。我国茶叶界要齐心协力,占领并扩大国际有机茶市场。目前全球茶叶消费主要由70%红、20%绿茶、5%特种茶构成,由于绿茶较红茶更具有
35、保健效应,近年来绿茶的需求量明显上升。绿茶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卖价优于红茶,绿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茶类,我国绿茶总产量远大于其他茶国或地区之和,根据联合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我绿茶出口达1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21.9 万吨,金额3.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1%、18.0%,分别占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金额的76.3%和71.3%。我国对北非、西非、独联体和欧盟市场绿茶出口继续保持增势;对美国、利比亚、俄罗斯、德国、喀麦隆、贝宁、马里、多哥、英国等国家绿茶出口呈现大幅上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绿茶的出口、内销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局面,尽管目前世界茶业生产成本上涨而茶价下跌,但我
36、国的绿茶出口创汇持续增加,预计未来十几年,以绿茶为主要出口创汇的局面还将继续维持。(二)国内市场现状有机茶的开发于1983年始于斯里兰卡,随后印度、日本、肯尼亚和我国相继开始生产有机茶,1989年秋季有机茶在英国市场正式挂牌销售。1990年6月我国第一批有机茶由荷兰颁证组织到浙江进行考察并颁发有机证书,由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浙江有机茶发展自1989年开始,大致经历了试生产期(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较快发展期(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相对稳定期(2005年后)3个发展阶段,全国有机茶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浙江相比稍微滞后一些。从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提供的认证数据看,自上世纪9
3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有机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产区浙江、江西、安徽、云南、福建、湖南、湖北等省的50多个县。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国已有认证的有机茶生产基地约30万亩,产量1.4万多吨;到2008年,认证基地面积上升到42万亩,产量达到2万吨。尽管有机茶产量每年有所增长,但目前所占比例还低于我国茶叶总产量的2%,由于市场的发育程度与消费习惯等原因,我国有机茶产业起步阶段的销售以国际市场为主。目前我国出口的有机茶种类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等,主要的目标市场在西欧、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国内几家具有代表性的有机茶生产与经销企业(如浙江的更香、彩云间等),在北京
38、、上海等经济繁荣的大都市掀起了一股有机茶热潮。尽管如此,我国有机茶在国内的销售与消费总体来说不容乐观。相比快速增长的国内茶叶消费市场,有机茶在其中的消费比重还非常小。由于缺乏国内有机茶消费的统计数据,在假定市场出清的前提下,目前国内生产的有机茶基本上是内销和外贸各占50%左右(2005年全国有机茶产量1.2万吨,内销量达0.6万吨;2006年产量1.4万吨,内销量0.75万吨;2007年产量1.85万吨,内销量0.9万多吨;2008年产量2万多吨,内销量1.05万吨左右),与总体茶叶内销占75%左右的市场份额相比,有机茶内销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要进一步推动我国有机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应该调
39、整贸易方向,重视和培育国内消费市场,企业必须根据自己产品的特色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制定适合本土市场的营销策略。二、市场趋势分析(一)市场需求预测本报告采用成长曲线模型对产品市场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市场发展要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成长曲线模型为:该模型称为龚泊兹曲线,它反映了时间序列呈现S型增长曲线,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相似,因此可以用来预测产品市场的周期变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全球近15年的茶叶消费量如表4-2所示:表4-2 19912006年全球茶叶消费量情况 单位:千吨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
40、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消费量2717.342821.292940.323027.33107.13187.363320.623501.153636.883745.363816.783872.653899.393967.974068.834152.21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成长曲线模型:可以预测2007年至2012年,全球茶叶的需求量将如表4-3所示:表4-3 20072012年全球茶叶消费量预测 单位:千吨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消费量4218.914282.074341.834398.304451.634501.9
41、4同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我国近15年的茶叶消费量如表4-4所示:表4-4 19912006年全国茶叶消费量情况 单位:千吨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消费量382.11400.67417.04428.98435.54440.43448.81460.84471.91479.75489.43507.8537.61574.75614.56620.47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成长曲线模型:可以预测2007-2012年我国茶叶消费量如表4-5所示年份20072008200920102
42、0112012消费量654.67693.96739.31791.94853.37925.5表4-5 20072012年我国茶叶消费量预测 单位:千吨可以看出,全球以及我国在近五年的需求仍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加,其需求趋势如图4-1所示:图4-1 2007-2012年我国茶叶消费量预测趋势图(二)市场前景分析在食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的今天,品茶人讲究的已不仅仅是茶叶的味道,更关注的是茶叶有无农药残留。有机茶作为一种无污染、高品质的茶产品,目前在世界上已逐渐形成消费时尚,尤其在发达国家市场有机茶供不应求的趋势日益突出,且价格比普通茶叶要高出50以上。长期以来我国绿茶的国内标准远远低于国外,从某种程度上
43、来说是由于国内客户的低要求、低标准造成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再不能只把茶叶作为初级原料销售,而应更多的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提高产品质量。表4-6 XX公司2003-2007年绿茶销售情况表 单位:吨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销量1406.851583.042532.763070.037599248074253296由表4-6可看出,XX公司2003年至2005年的绿茶增长迅速,2006年由于XX茶市场需求异常增长,公司将主要生产精力投入到XX茶市场中,造成绿茶减产,随着XX茶市场逐渐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公司的绿茶生产也逐渐回到正轨,高品质绿茶的需求将
44、大幅增加,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对有机茶的生产和出口提供良好的环境,提升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公司的茶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卫生条件及产品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增加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三、竞争优势(一)质量优势公司拥有自有茶园3.26万亩,三年内还将收购茶园2.16万亩,公司自有产权茶园总面积将达到5.42万亩,公司拥有先进的茶园管理技术,有利于茶叶的质量控制,从原料来源上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公司拥有的生产线生产能力与鲜叶原料产量不匹配,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条件也相对老化,不能完全满足国家食品卫生政策对加工条件的新要求。本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炒青绿茶生产线,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改造
45、,淘汰公司原有初加工车间部分陈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满足国家食品卫生政策的要求,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二)品牌优势XX公司在市场中已具有相当知名度和美誉度,2000年到2003年一直被工商部门评为 “云南省著名商标”,2007年被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云南名牌”产品,产品已经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能顺利保障项目的实施。(三)成本优势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对现有老旧的生产技术和设施、设备进行改造、淘汰,并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茶叶生产效率,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公司拥有自有茶园3.26万亩,计划收购茶园6万亩,有利于控制茶叶收购价格,与省内其他茶叶生产企业相比,茶叶收购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具有成本优势。(四)规模优势XX公司集种植、研发、生产、自有品牌销售为一体,拥有从种植到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拥有10万亩的茶园,将形成以自种、自采、自制、自销为特征的茶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减少企业成本,实施规模化战略。通过本次募集改扩建后,公司将形成年产10000吨绿毛茶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