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镇西路村土地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鼎湖镇西路村土地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毕业论文.doc(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3年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土地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报告承担单位(公章):安义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编制单位(公章):南昌森博土地房地产评估顾问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三年九月2013年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土地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申报单位(公章):安义县国土资源局项目负责人:编制单位(公章):南昌森博土地房地产评估顾问有限公司负 责 人: 电 话: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编制日期:二0一三年九月项目特性表名 称单位数量备 注一、项目概况1.建设规模亩30.17 2.工程总投资万元10.353.新增耕地亩28.36旱地 4.新增耕地率%94.00 5.项目性质-耕地占补平衡项目6.项目类型-土地开发7.地貌类
2、型-低山丘陵地区8.建设工期月22013年10月-2013年11月二、建设内容1.土地平整1)清理表土m225642)田面平整m320123)土地翻耕公顷1.894)田埂修筑m3149 2.农田水利工程1)新建农沟m519.27土质3.道路工程1)新建生产路m442.20 1.5米宽土质路三.综合经济指标1)亩均投资元/亩3431.262)年收益万元1.873)投资回收期年6目 录1综合说明11.1项目概况11.2项目概述11.3项目设计编制的原则、依据和目标22项目区概况62.1 地理位置62.2 自然条件62.3 社会经济状况72.4自然灾害72.5土地利用状况73项目区可行性分析83.1
3、项目区内基础设施分析83.2新增耕地来源分析83.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93.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93.5公众参与分析134项目规划154.1 规划目标154.2 建设标准154.3 项目工程规划154.4规划方案的比选164.5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85项目工程设计195.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195.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205.3田间道路工程设计225.4其他工程225.5 项目工程量汇总226土地权属调整方案246.1土地权属现状246.2土地权属调整目的247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87.1施工条件287.2施工布置297.3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307.4工程总进度计划368项目投资预算与资
4、金筹措378.1预算编制依据378.2投资预算408.3分年度投资计划418.4资金筹措429工程实施管理及后期管护439.1工程实施管理机构439.2工程实施管理439.3工程后期管护4310效益分析4510.1社会效益4510.2生态效益4510.3经济效益45II2013年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土地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报告1综合说明1.1项目概况项目区位于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项目建设规模项目30.17亩;项目开发后可新增耕地28.36亩,新增耕地率94.00%;项目总投资10.35万元,耕地亩均投资3431.26元/亩;建设工期2个月,计划在2013年10月开工,2013年11月底完工。本项目受
5、到安义县人民政府及项目所在地各乡(镇)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农民群众对项目区内的土地开发期盼已久。项目政策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该项目是保障安义县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举措,项目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符合土地开发项目立项的相关要求,通过开发不仅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还将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保证区域粮食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该项目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符合江西省造地增粮富民工程项目立项要求。1.2项目概述项目名称:2013年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土地开发项目。项目类型: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项目性质:本项目通
6、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工程,将原有其他草地开发为旱地。故项目性质为土地开发。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区位于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项目规模:建设规模为30.17亩。项目区地貌类型:项目区属于低山丘陵,坡度大部分在2-10度左右,平均坡度为5左右。新增耕地面积:28.36亩。新增耕地率:94.00%。项目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期为2013年10月-2013年11月。项目投资预算:项目总投资预算10.35万元,单位面积投资3431.26元/亩。项目资金筹措:全部由安义县政府财政耕地开垦费中列支。1.3项目设计编制的原则、依据和目标1.3.1 项目设计原则a)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农村土地开发项目由县政府
7、组织,乡镇政府具体实施,各部门共同参与,尊重农民意愿和建设家园的主体地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b)以人为本,公众为先。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下,注重村民参与,积极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条件下,促进全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保障当地村民的利益。c)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推进各类项目的整合,鼓励农村土地开发项目,统筹农村建设、发展和保护,统筹村组国土开发、利用和整治。d)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划既要体现中央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更要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切合实际,注重可操作性。e)节约用地,生态优先。规划要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
8、态优先、耕地保护优先,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1.3.2 项目设计依据a)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8)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b)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和文件1)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2)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
9、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 3)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 5)关于申报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耕发2000007号);6)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国土资发200369号); 7)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国土资发200529号);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9)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赣府厅发20061号);10)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发200
10、719号);11)关于大力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加强造地项目管理的通知(赣国土资办发200722号);12)江西省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赣财建【2010】258号);13)关于明确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10】181号);14)关于明确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设计和预算文件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10】213号);15)关于进一步明确2011年全省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目标和任务的通知(赣国土资字【2011】33号);16)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人工预算单价的通知(赣财建【2011】325号);17)关于调
11、整江西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税金组成和税金计取标准的通知201112号c)土地开发复垦标准和规范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若干意见 2002139号;2.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3-2000及相关行业技术规范;3.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10);4.土地开发复垦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10);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10);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GB1645-1996T);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部颁SL207-98); 9.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
12、/T4-1999);10.农田水利示范园区建设标准(GB/T-2003);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2.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16453.6-1996) ;1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 2000);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T 500052-95);16.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3-2000;d)相关基础资料1)安义县志;2)安义县土壤志;3安义县土地资源;4)安义县农业区划资料集;5)安义县统计年鉴(2012年);6)安义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7)项目区1:10
13、000地形图、现状地形测量图1:1000;8)项目区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2012年二调变更数据)9)江西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10)江西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0年土地开发复垦中央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赣财建201125号)11)安义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12)安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3)安义县土地整治规划(20062020年)14)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水利电力部(1984)15)安义县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电力、交通等部门专项规划。16)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面积量算表、汇总表17)安义县水利、农业、电力、交通、林业、环保等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14、、定额等资料18)安义县及项目区涉及村庄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19)2013年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3 项目设计目标a)项目区建设面积为30.17亩,通过对其他草地的开发、整理、改造,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可净增加耕地面积28.36亩,新增耕地率94.00。b)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创造良好的适合高产农业的生态环境,对项目区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c)满足项目区群众迫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愿望。52项目区概况2.1 地理位置安义县位于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61公里,坐落在南昌市辖区西北缘,潦河中下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52711545,北纬282
15、62901之间。县境东邻南昌市湾里区和新建县;南、西与宜春地区的高安、奉新、靖安诸县毗邻;北与九江市的永修县接壤。2.2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全县地貌的基本轮廓为:西北部低山、高丘重迭,逐渐向中、南和东倾斜,群山之中相间山间谷地和少量山间盆地,东部西山横亘南北,峰峦迭障,山下丘陵垄岗与农田相间,地势低平。南北潦河平行横贯全境,至徐埠(东阳)义兴口汇合注入修河,经鄱阳湖入长江。整个地形是四周高,中间低,西北、东南低山、丘陵环抱,中部平原、低丘、垄岗相间,地势由北向东南、东北缓慢低平。从地形上分类,则可分为低山,高丘,低丘(垄岗)和平原四部分。低山海拔高度约在500750米之间,相对高度为2005
16、00米,坡度1525,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高丘海拔高度300500米,相对高度为100200米,约占全县面积的9.3%;低丘、垄岗海拔高度100300米之间,相对高度50100米,坡度1015之间,其分布面积最大;平原海拔高度一般为1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为50米以下,分布于南北潦河两岸。2气候项目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分,无霜期长,年均为258天。年日照总时数达1838.8小时,年均气温为17.1,一月均温为4.2,七月均温为28.4,年均降雨量为1520.9毫米。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3土壤项目区地带性土壤主要是黄沙泥,
17、鳝泥、黄泥和红沙泥等多种类,其中以黄壤,红壤最为典型,并以此最为山地黄壤的基带土壤存在。此外,由于地质、地貌、水文等局部条件的影响,在一些地方还形成非地带性的土壤,主要有紫色土、潮土、冲积性草甸土和石灰石土等。2.3 社会经济状况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8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21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11亿元,增长16.8%。201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856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160人,女性133658人。2.4自然灾害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项
18、目区主要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和“三寒一热一烂”(春寒、小满寒、寒露风、干热风、烂秋),以及大风、霜冻冰、冻雨、大雪、冰雹、雷暴。2.5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安义县2012年二调变更数据,项目区建设规模30.17亩。项目片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 表2.5-1 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亩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合计占总面积比例编码名称草地043其他草地30.1730.17100.00%小计30.1730.17100.00%合计30.1730.17100.00%463项目区可行性分析3.1项目区内基础设施分析3.1.1 交通设施项目区内地块主要为其他草地,靠近居民点,基本与附近村庄相通,项目区对外交通较
19、为方便。3.1.2 灌溉与排水设施项目区原有土质排水沟,但区内无成形的灌排系统,区内积水一般由雨水冲刷自然形成的山谷排洪沟排出,项目区内需重新规划布置灌排渠系,改善灌排设施条件。3.1.3 电力设施项目区农村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电力充足。项目区各村均有380220V的中低压线路,基本覆盖整个项目区,已接入各村民小组和各居民点,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居民生活用电及农业生产性用电的需要。3.1.4 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设施项目区气候温和,降水充足。项目区内无工业生产基地,环境污染因子主要是农民的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污染,基本上不会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3.2新增耕地来源分析3.2.1项目
20、区新增耕地来源项目区建设规模30.17亩,新增耕地面积28.36亩,新增耕地率94.00%。新增耕地面积来源:主要是通过对项目区的其他草地进行开发处理。(1)通过对项目区的其他草地的开发处理,可以使其他草地转化为耕地;(2)项目区内道路体系基本完善,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通过开发整治,改建原有道路,布置田间道路和生产路,开发后拟增加农村道路用地面积1.39亩;(3)项目区内原有水利设施薄弱,开发后减少农田水利用地面积0.39亩;通过以上措施,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为28.36亩。3.2.2新增耕地适宜性评价项目区现状主要为其他草地,开发后种植花生、红薯等。根据花生、红薯的种植要求,结合当地土壤性
21、质和农业生产条件,实施后,采取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措施后,项目区适宜种植花生、红薯等。3.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3.3.1自然限制因素项目区内土壤抗蚀能力差,区内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因此,土地开发具有一定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解决措施:通过土地平整,新修排水工程,在新修的田坎上进行草籽护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3.3.2农业设施限制因素项目区内灌排渠系匮乏,无法满足开发后耕地的灌排需求。解决措施: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灌排渠道,可以较好地解决项目区对自然降水的充分利用,满足项目区农用地的灌溉需求,很好的保证项目区蓄水能力;另外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新修)排水沟、泄洪沟等以增
22、加其排水能力。3.3.3其他限制因素分析项目区集体经济较薄弱,财力不足,不能自行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农村土地制度不够完善,土地利用率低。解决措施:通过土地流转,采取村集体经营模式,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力安置,进而提高村集体及农民的收入水平。3.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3.4.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根据项目区土地开发规划方案,项目区开发后的耕地面积为28.36亩。3.4.2可供水量分析项目区开发为旱地,供水主要依靠天然降雨,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确定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设计标准为80%,因此选降雨量频率80%的中等干旱年为典型
23、年进行供水量分析。1、典型年降雨情况分析项目区典型年降雨量为1520.9mm,年内各月份降水量变化较大,主要降雨集中在4-8月份。项目区内年平均降雨次数约90次左右,每次降雨量在4-55mm之间。2、有效降雨量分析有效降雨量系指天然降雨量扣除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量后,蓄存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可供作物利用的雨量,一般用降雨入渗系数来表示,如下式:Po=P式中:Po有效降雨量mm 。降雨入渗系数,其值与一次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延续时间、土壤性质、地面覆盖程度及地形等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一次降雨量小于5mm,为0;当降雨量在5-50mm时,约为0.8-1.0;当降雨量大于50mm时,约为0.7-0.8。
24、P一次降雨量mm 。经计算,项目区内年有效降雨量为1041.90mm,具体降雨量及有效降雨量见下表:表3.4.2-1 典型年降雨量及有效降雨量表月份降雨量平均一次降雨量降雨入有效降雨量(mm)(mm)渗系数(mm)1月57.374.71002月50.664.51003月98.978.80.879.18 4月149.58 11.080.8119.66 5月226.46 53.760.7158.52 6月203.02 15.840.8162.41 7月180.80 13.860.8144.64 8月246.24 59.040.7172.37 9月94.778.430.875.82 10月94.34
25、8.390.875.47 11月67.295.980.853.83 12月28.364.5700.00 全年1520.91041.90 3、可供水量分析项目区内的灌溉水源均为天然降水,本次水资源平衡分析中对整个项目区进行分析。根据项目区当地实际种植作物情况,本项目开发后种植作物应以花生等旱作物为主,故以可供花生生育期灌溉水作可供水量分析。花生生育期为4月上旬至8月上旬,由表3.4.2-1可知,4-8月有效降雨量为757.60mm,项目区开发后预计旱地总面积为28.36亩,经计算可供水量为1.43万m3。具体供水量见下表。表3.4.2-2 作物生育期可供水量表(旱地)月份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m
26、m)作物生育期可供水量(万m3)备注4月119.660.23 旱地面积28.36 亩5月158.520.30 6月162.410.31 7月144.640.27 8月172.370.33 合计757.61.43 注:生育期可供水量=生育期有效降雨量旱地面积。3.4.3需水量预测项目区土地开发主要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和改善耕地质量,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因此需要考虑耕地灌溉需水量。1、用水保证率的选定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项目区旱地灌溉保证率设计标准为80%。2、作物需水状况分析花生由种到收经历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4个阶段,生育期约1301
27、50天,生育期总需水量约450-500mm,但各阶段需水强度不同,不同阶段的需水强度除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作物的生理生态发育的影响,作物生育期需水如下表:表3.4.3-1 作物生育期需水情况表月份作物生育期阶段作物生育期各阶段需水占总生育期需水比例(%)作物生育期各阶段需水量(mm)备注4月苗 期525生育期总需水量取500mm5月花针期201006月结荚期502507月8月饱果期25125合计1005003、灌溉需水量计算项目区开发后旱地总面积为28.36亩,花生生育期总需水量500mm,经计算项目区总需水量为0.95万m3,项目区作物需水量计算见下表:表3.4.3-2 项目区作物需水
28、量计算表月份作物生育期阶段作物生育期各阶段需水量(mm)项目区作物生育期各阶段需水量(万m3)备注4月苗 期250.05 旱地面积28.36 亩5月花针期1000.19 6月结荚期2500.47 7月8月饱果期1250.24 合计5000.95 注:项目区作物生育期各阶段需水量=作物生育期各阶段需水量旱地面积。3.4.4水资源平衡分析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见下表表3.4.4-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表月份作物生育期阶段可供水量需水量(万m3)供需平衡(+、-)4月苗 期0.23 0.05 0.18 5月花针期0.30 0.19 0.11 6月结荚期0.31 0.47 0.11 7月0.27 8
29、月饱果期0.33 0.24 0.09 合计1.43 0.95 0.49 根据上表分析结果,项目区旱地全年总需水量为0.95万m,项目区年供水量为1.43万m;因此项目区内农业生产用水能够得到保证。3.5公众参与分析该项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召集国土、水利、财政、建设、电力、农业等部门进行实地勘察。县国土资源局进行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并编制了土地开发规划方案;水利局对项目区内的水系进行了规划完善;农业部门认为该项目对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提高,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设部门将着力做好村庄规划。当地干部群众参与开发积极性很高。乡镇党委和政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30、和发动,项目区涉及的行政村召开了村民代表议事会,由于项目实施后群众能切实从中得到实惠,加上改变家乡面貌的心情迫切,群众热情高涨,会议表决一致认可,为本次土地开发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4项目规划4.1 规划目标a)贯彻落实新土地管理法,特别是土地管理法中第四十一条的精神,即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最终达到保护耕地的目标。b)项目区已经发生土地流转,流转后的土地将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根据项目区产业规划调整,开发后耕地主要种植油菜、红薯和花生等。项目设计时根据相应农作物特性布置规划方案,配置田间道路和灌排系统。c)项目区新增耕地28.36
31、亩,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项目区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实现我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d)改善项目区自然条件,创造良好的适合高产农业的生态环境,对项目区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4.2 建设标准本规划标准和技术方案是在满足土地开发整理初步设计相关规范、规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劳动技术水平以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制定的,能够为项目的实施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项目开发整理过程中既切实可行,又经济合理,节省投资,为当地农民接受,有利于各种工程技术实施的维护和长期使用。为了提高项目建设决策的科学性,确保项目建设切实可行,运转高效,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积极联系省内有
32、关土地、农业科研、农业咨询机构参与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咨询和建设全过程的科技服务。4.3 项目工程规划4.3.1 土地平整工程规划在确保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节约投资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对其他草地进行开发为本项目土地平整的基本原则。由于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土地平整均按田块内部挖填土方基本平衡为原则,田块沿等高线布设成带状长条形,按“大弯取势、小弯取直”的原则设计。根据项目区地形特点,对项目区田块设计不同坡度的田块类型,田块宽度依据实际地形情况规划设计,为满足灌溉要求,沿灌水方向设置1/500的纵坡,埂高在1.5-1.8m时设计草籽护坡,田块修筑过程中,先对项目区表土进行清理,清理厚度为10-20c
33、m。4.3.2 灌溉与排水工程规划a)排水工程规划项目区主要的排水通道为农沟。农沟沿山谷修筑。新建农沟设计为梯形土沟,底宽0.2m,上口宽0.5m,沟深0.30m。b)渠系建筑物工程规划本项目渠系建筑物主要包括圆管涵洞等。圆管涵洞:为保证项目区道路和沟(渠)的畅通完整,沟渠过道路时需埋设管涵。涵管均统一采用外购标准混凝土管修筑。4.3.3 田间道路工程规划田间道路尽量利用现有的田间道路,在不影响区内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合理设计和布局田间道和生产路。田间道与生产路相连形成项目区居民出行及生产的交通网络,方便农业生产。生产路的布设以保障项目每一个大的田块都有可供下田生产的道路为原则,在地势开阔区域生
34、产路与田间道垂直布置,间隔200m左右。以上生产路与田间道相接共同构成项目区内的交通体系。4.3.4 其他工程根据江西省土地整理相关文件要求,对新增耕地进行了土壤培肥。根据专家提供的培肥标准,本项目第一年新增耕地按每亩施加发酵烘干粪肥200kg,在土地平整完成后,均匀撒施后实施翻耕,将粪肥翻入20cm的耕作层。在旱作物耕种前几天,每亩施加生石灰30kg,钙镁磷肥22kg。连续三年土壤培肥后,新增耕地有机质含量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0.15个百分点,有效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耕性,并能保证当年有较好收成,为往后新增耕地进一步熟化、培肥奠定基础。4.4规划方案的比选4.4.1 土地平整方案择优项目区所在
35、地地貌类型上属低丘陵地区,土地平整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即完全平整和局部平整。完全平整是将整个项目区作为一个平整单元,按某一设计高程进行土地平整。这种方案的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便于布置各项工程项目,方便农业生产;其缺点是:填挖方工程量大,投资量大。局部平整是以耕作田块为平整单元,在每个平整单元内部,保持土地的挖填方平衡,不需要从区外大量取土或将土大量运往区外,最终的地面高程是在挖填方平衡高程的基础上,根据所布置的沟渠水流方向来确定,各单元之间允许有一定的高差。局部平整的优点是:填挖方工程量和工程投资大大降低;其缺点是:土方量计算较复杂,耕地新增量有所降低,增大沟
36、渠布置的难度。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最终选取局部单元格田平整方案。4.4.2 灌溉与排水方案择优(1)沟渠布置方案比选因项目区处于低丘陵地区,开发后新增耕地全部为旱地,种植花生、红薯、大豆等旱作物,规划设计中没有考虑灌水渠道的布设,只考虑区内排水设施中的斗沟、农沟布设。方案一:沟沿路布置。其优点是:排除路面积水,有利于保护田间道路,占地少,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投资小;缺点是:无法达到排除田间积水的目的,造成作物受淹,无法耕种。方案二:沟根据实际地形布设。其优点是:有利于田块内有效排水,防止作物受淹;缺点是:占地多,施工困难,投资大。因土地开发新增的耕地必须达到能耕种的目的,并且需保证作物的有效生
37、长,增加效益,因此规划设计中沟渠设计方案采用方案二。经现场踏勘,根据项目承担单位对过去丘陵地带开发项目管理经验及项目区周边已实施开发项目施工情况总结分析后,该项目区中沟道为土质结构。4.4.3 道路工程方案择优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项目规划人员拟定了三套不同的方案:方案一: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对项目区的各级道路重新规划布置。方案二:在土地平整时,保持项目区原有道路基本不变,只对项目区的道路设施稍做调整。方案三:在土地平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内的生产路和田间道进行规划设计,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对比上述三个方案,再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方案一的优点是所有道路得到统一布置,重新修筑,道
38、路质量高;缺点是工程量大,投资大,对生态环境也有破坏。方案二的优点是工程量小,投资少,对生态环境没有破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有资源;缺点是道路没有得到统一布置和重新修筑,道路质量不高。方案三结合了前两个方案的优点,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内的生产路和田间道进行规划设计,既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又根据有关规程对整个项目区的道路进行了统一规划布局,故选择方案三。4.5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项目区建设规模为30.17亩,通过对原有其他草地开发,可新增耕地28.36亩,新增耕地率为94.00%。详见下表: 表4.5-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亩一级地类二级地类开发前开发后增减(+、-)编码名称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
39、比例耕地013旱地0.000.0028.3694.0028.3694.00011水田0.000.000.000.000.000.00小计0.000.0028.3694.0028.3694.00草地043其他草地28.6594.960.000.00-28.65-94.96小计28.6594.960.000.00-28.65-94.96交通运输用地104农村道路0.000.001.394.611.394.61小计0.000.001.394.611.394.61水利设施用地117沟渠0.000.000.391.290.391.29小计0.000.000.391.290.391.29其它123田坎0.
40、000.000.030.100.030.10土地小计0.000.000.030.100.030.10合计30.17100.0030.17100.000.000.005项目工程设计5.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5.1.1 田块设计按照土地整理技术规定和结合项目区现有耕地进行平整,使开发后的耕地平整、适合耕作及规模化经营。耕作地块规划标准:尽量保持平整单元内的挖填方平衡,以减少运土工程量。项目区地形起伏较大,拟修筑水平梯田。梯田规格及埂坎形态因地制宜,田块为长条形或带状,长边沿等高线布置,采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设置田块。5.1.2 土方计算坡改梯的地形变化较大,且面积较大,因此通过典型坡度分别推
41、算挖填方工程量。为简化工作量,项目区选取五种典型坡度分别计算坡改梯移动土方量,项目区按照平均坡度5计算。对不同地面坡度采用优化方法设计梯田断面。各种坡度的断面设计详见相关设计图,各要素间关系如下:式中:H田坎高度,m;Bm田面毛宽,m; Bx原坡面斜宽,m;原地面坡度;b田坎占地宽,m;梯田田坎坡度;B田面净宽,m。项目区田坎高度不宜过高,但为使田面有适当的宽度,田坎高度也不宜过低。根据该类土壤的力学性质,田坎高度在2.0 m以下,田坎坡度在75左右,可以使田坎达到稳定要求。田坎高度和坡度确定之后,可以根据上式计算田面宽度,这样得到的田坎高度和田面宽度之间的关系,可以保证梯田挖填方基本平衡,节
42、省用工,即为梯田优化断面。通过计算,该项目区土地平整总土方量为2012m3;田埂修筑为149m3;表土清理2564m2;土地翻耕1.89公顷。5.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5.2.1 排水工程设计排水工程设计包含排农沟设计和排洪沟的设计。(1)设计排涝模数计算排涝标准:根据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按十年一遇3日暴雨3日排至田面无积水。计算方法:平均排除法(本项目按水田计算)。其中:q设计排涝模数(m3/(s.km2);R设计径流深(mm);t规定排涝时间(d),t=3d;P设计3日暴雨量(mm),取P=254mm;水田滞蓄水深(mm),取为50mm;E历时为t的水田田间日蒸发量,根据
43、江西省水文手册经计算取E=36.0mm。由以上参数计算得R=254-50-36=168mm,q=0.735 m3/s.km排水沟横断面设计:排水沟采用机械挖的土质沟道,断面为梯形,由于排水沟的排涝流量比排渍流量大,因而以排涝流量为依据来设计排水沟断面尺寸。(1)排水沟深度确定 新建农沟深度农沟为末节排水沟,为了控制地下水位,其排渍水位应当低于农田作物要求的地下水埋藏深度。根据排渍要求计算农沟深度,公式为:D农=H+h+S式中:D农排水农沟的深度(m);H作物要求的地下水埋深,此处取0.1m;h当两沟之间的中心点地下水位已降至H时,地下水位与沟水位之差,此处取0.15m;S排水农沟中的水深,此处取为0.05m。则农沟深度D农=0.1+0.15+0.05=0.3m根据工程规划设计,本项目拟新建农沟519.27米。5.2.2 渠系建筑物设计a)涵管本项目沟渠过路时铺设圆管涵洞,共0座。涵管均采用统一外购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