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汉书》语言特色比较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与《汉书》语言特色比较毕业论文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史记与汉书语言特色比较姓名:王晓勇 学号:200440101507 指导老师:吕玲娣摘要:史记、汉书从选材、写人、抒情、说理到布局等方面都表现出两书各自的独特风格,而语言特色更是两者不同文风的主要表现与鲜明标志。史记奇谲善变的笔法、深情的语调、丰富多彩的语言,与汉书严密的布局、细致的描绘、整齐繁富的语言很不一样。语言特色不同原因是两书思想内容、两书作者写作体裁、西汉东汉思想文化状况与文学风气有所不同。春秋以“一言而寓褒贬”可知不同的史传具有不同的语言特色,试比较史记与汉书的语言特色的不同。关键词:史记;汉书;语言特色比较同作为史传文学的汉书和史记自问世以来,人们从多种角度对其加以评价,无论是从
2、文学体裁,还是从历史、文化角度进行评价,褒贬不一。史记写作于西汉王朝鼎盛时期,记录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着重描写的是从战国到汉初的这段时代。它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许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表现风云变幻的时代,刻画千古风流人物。作者经过李陵之祸后重新审视人与整个社会、历史的关系,自己的写作目的改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写作于东汉王朝的稳定时期,记录西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对当时社会面貌作全面的记述。作者写作由私人到官方,其创作目的也发生变化,变为“弘扬汉德”。目前学术界只是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说两部史学著作从选材、写人、抒情、说理到布
3、局等方面都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而语言特色的不同是其主要表现与鲜明标志。本文就史记、汉书语言特色作一比较。一、语言特色比较同时作为史传文学的史记与汉书,作者在写作人物传记时非常注意通过语言的运用加强叙事的生动性,展示人物性格。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丰富生动的生活内容,任何崇高的思想感情,任何动人的故事情节,如果没有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便不可能表现出来。这里从三个方面试着比较史记与汉书的语言特色:叙事语言 史记语言雄奇疏放,体现在描写紧张激烈的场面,表现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汉书用语典雅,文采斐然则体现在书中多引用诗赋,收录大量的奏疏。在描写荆轲列传中描写秦庭惊变的场面时,用笔尤为绝伦。开始作者
4、先写蒙嘉对秦王的一套奉承,秦王就是带着接受降表的那种得意满足的心情来接见荆轲的。整个咸阳宫里的威严好不吓人,以至于使秦舞阳这个有名的大勇士都被吓昏了。这种极力的铺陈渲染,起着一种欲抑先扬的作用。当荆轲抓起匕首刺向秦王的时候,史记中这样写的: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诏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
5、王。不中,中铜柱。”1秦王一边绕柱奔跑,一边拔剑,荆珂在后面紧追不舍,殿上殿下的百官群臣一片惊慌失措,用手搏的,用药箱打的,着急害怕而又不敢上殿救驾的,千情万状如在眼前。语言短促,气氛紧张,但在叙述的高潮中,恰当的插入“秦法”如何如何,用以解释读者为什么满朝文武惊慌失措、带刀武士也不敢上前救驾的疑问。这样一来,不仅使内容更加严密,而且使文势急中有缓,有起有伏,形成波澜,避免了叙述的呆板。班固生活在东汉前期。赋作为文学体裁,是汉代的代表文学样式。作为文学样式的一种,它赋源于战国,经过西汉的发展到东汉已经趋于成熟。班固成长于儒学世家,擅长辞赋。这当然不可能不影响到汉书的写作。作者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
6、况下,以辞赋的手法进行汉书创作,将文章写得典雅精巧,给人以美感。如“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2何其美!美得惊世骇俗。另外作品中奏疏的收录在保存资料的同时更增加了作品语言的典雅。如汉书刘向传所载刘向的谏止山陵和上封事疏二文,重厚博大,援引典故、诗、书得体,铺叙有伦,首尾相应,都是典雅严整之文。如上封事疏:“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众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故箫韶九成,而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四海之内,靡不和定。及至周文,开墓西郊,杂遝众贤,罔不肃和,崇推让之风,以销分争之讼。文王既没,周公思慕,歌咏文王之德,其诗曰:于穆清
7、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当此之时,武王、周公继政,朝臣和于内,万国欢于外,故尽得其欢心,以事其先祖。其诗曰:“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言四方皆以和来也。诸侯和于下,天应报于上,故周颂曰降福穰穰,又曰饴我釐麰,釐麰,大麦也,始自天降。此皆以和致和,获天助也。”32:史记语言深情奇气,文章挥洒自如,力求口语化、性格化;汉书注意锤炼词语,引用俗、谚,使语言简净凝练,增强可读性。史记赵世家关于救孤的记载,主要写程婴、公孙杵臼、韩厥受赵氏托孤后,经过激烈、艰难的斗争,终于保全赵氏孤儿,使其长大成人,报仇雪恨。开始,屠岸贾得宠,就寻找借口,制造舆论,想要诛灭赵氏,可是韩厥走漏风
8、声,劝赵朔避难。这是一个转折。赵氏遭到灭顶之灾,仅存一孤,屠岸贾还是追杀不已。程婴、公孙杵臼挺身而出,暂时救出孤儿。接着,两人为救孤而争死、献身。“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言语动人,场面激烈。这又是一个转折。后来屠岸贾失宠,韩厥乘机为赵氏翻案,与众人一起帮助赵氏孤儿“攻屠岸贾,灭其族”。但是,“及赵武冠,为成人”, 程婴却自杀了。死前他对赵武说:“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4结局出人意料而又符合情理。这些描写反映出程婴、公孙杵
9、臼、韩厥救孤的不同动机。程婴为报知遇之恩,冒死救出孤儿;公孙杵臼为挽救主人后代,宁愿牺牲自己;韩厥为分辨忠奸、伸张正义,事先向赵朔透漏屠岸贾的阴谋,事后又设法谋立赵氏孤儿。通过这些描写,作品就把正面人物的正直性格和反面人物的凶暴十分清楚地展现出来。全篇跌宕起伏,灵活多变扣人心弦。同时,人物语言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李景星说:“赵世家是一篇极奇肆文字,通篇如长江大河,一波未平,一波复起。”“用笔节节变化,有移步换形之妙。”5此外,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等也都是典范之作。班固在著作汉书时一方面非常注意锤炼语言,以达到言简意赅、词略意足的效果。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汉
10、王数项羽曰”以下十罪中,八处用了“项羽”二字,而汉书则有四处省去“项”而只用“羽”字,文较简净。另一方面汉书人物传记中还大量引用民谚、歌谣、格言、俗语,既收到了言简意丰的表达效果,又使文章的通俗性和可读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如曹参传所引百姓之歌,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壹。”6这是用民歌称颂历史人物的政绩。萧何辅佐高祖,废除暴秦苛法,民称便利;曹参守之不变,无为而治,人民都感到幸福安宁。仅一首民歌,而百姓欢天喜地之情状俱出。汉书中所引熟语、歌谣很多,这些歌谣不但言简意赅,说明事理,而且与正文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从而形成了汉书凝练简净的文风特点。汉书注意
11、锤炼词语,典雅严整的语言,凝练简净的叙述手法在霍光传中着重体现。霍光传描写霍光受汉武帝托孤后,经历复杂尖锐的斗争,完成辅昭帝、废昌邑王、立宣帝三件大事。作者对传中及的主要人事,作了周密的安排,使其来有介绍,去有归宿。一是交代霍光的出生和其受武帝遗命、辅佐昭帝的经过,二是刻画他与上官桀等人的斗争,三是详写他废刘贺、立宣帝的事情及生前死后炙手可热的情况,四是叙述他的子孙败亡的过程,五是补充说明与霍氏兴衰前后有关的人事。其中围绕霍光从谏如流、沉静详审的特点,“讲述郎”强调“唯在所宜”和田延年建议“选贤而立”的两件事,细致生动的描写形象地刻画出霍光一生及其性格。文中在突出霍氏的奢冠京师、势倾三公和强调
12、徐生预言的正确时,运用辞赋笔调加以描绘。“起三出阙,筑神道,北昭灵,南出承恩,盛饰祠室,辇阁通属永巷,而幽良人婢妾守之。广治第室,作乘舆辇,加画绣冯,黄金涂。韦絮荐轮,侍婢以五采丝挽显游戏第中” , “而禹、山亦并膳治第宅,走马驰逐平乐馆。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向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人无“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7之言。生动描绘层层写来,周严谨密,首尾呼应,修辞出色,展现出作者表达事理与驾驭文字的才能。范晔说班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8刘勰说班固“其十志该富
13、,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9可以说班固的汉书虽然没有司马迁史记的“奇”但却叙事典赡成一家之言。人物语言史记激情奔放,人物语言生动形象,有呼之欲出的感觉。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准确表达了人物的内心情绪。汉书则冷峻含蓄,但不是不动声色不动感情,而是把强烈的感情蕴藏于冷峻的描述之下,从而使情感免于溢于表面含蓄委婉的表现出来,或寓褒于贬,或寓贬于褒。10如:同是对汉武帝的评价,史记中写到汉武帝:“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方士祠官之言,於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於鬼神者,具见其表里。后有君子,得以览焉。至若俎豆珪币之详,献酬之礼,则有司存焉。”11汉书中写到:“汉承百王之弊,高
14、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礻亶,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12司马迁因为其自身所受的特殊的遭遇而对武帝大加贬斥“信奉方士,迷信祥瑞。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封禅,浪费民力”而班固对武帝则是褒中寓贬。武帝对汉王朝的繁荣与鼎盛作出巨大功绩,作者冷静叙述并加以褒扬。但也看到他穷兵黩武拓展疆土、郊祀封禅奢侈淫逸等等,不顾人民苦难。但作者把贬斥隐藏在褒奖之下
15、,委婉表现出来。另外,内心独白揭示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话揭示人物关系,展示人物身份地位如史记中描述的陈涉、项羽、刘邦三人,是三个出身不同、性格不同的人物。他们都有取得天下统治的语言表达。但出于三人之口则是全然的不同的语言。陈涉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曰:“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13三人口气不同,方式不同,但很精确地显示了说话人的身份、个性。陈涉佣耕出身,率戍卒起义,其目的是在于取代王侯将相的地位,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用长志气的反传统作为号召;项羽出身于旧贵族阶级,是一个曾经拥有统治权而被秦王朝所剥夺的统治阶级一份子,自然内心不服。而且项羽又是一位才气过人的
16、英雄。因此他不把始皇帝放在眼里,出言大胆而干脆;刘邦当过亭长,妻儿耕于家,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出身,而又染上了浓厚的流氓气,贪图享受,所以就不免对秦始皇的奢侈生活垂涎三尺。可以说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待陈涉、项羽这样的任务,虽然失败,但仍是英雄,对其充满佩服之情,对高祖刘邦则有所贬斥流氓气十足等。而汉书因为修史的目的的转变因而对高祖大加评价“秉天命而行”对项羽等则呈现批判的语态。汉书中则是样评价到:“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
17、于晋,其处者为刘氏。刘向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故周市说雍齿曰:丰,故梁徙也。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则有秦、晋、梁、荆之巫,世祠天地,缀之以祀,岂不信哉!由是推之,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14“舜盖重瞳子,项羽又重瞳子,岂其苗裔邪何其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桀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尽寸,乘势拔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兵灭秦,分裂天下而威海内,封立王侯,政繇羽出,号为伯王,位虽不终,近
18、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怨王侯畔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师古,始霸王之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的觉寤,不自责过失,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岂不谬哉!”15通过对人物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叙事语言相比,人物语言的成就更高、更富有创造性。但在史记的创造中,作者司马迁把叙事语言和传记中的人物语言总是有机的紧密结合在一起。用自己作为叙事人的语言写出传记中人物说话的环境、情绪、内心活动等,积极的为读者理解人物的语言提供依据。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构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充分描写展示人物。改造、锻炼词语恰当运用虚词、实词传神史
19、记中大量运用虚词,使得司马迁把主观的处事态度、感情色彩找到了一种恰当的体现方式。如:史记中多用“竟”字。信陵君列传:“公子竟留赵”,“竟病酒而死”,前一“竟”字,表现当时的情势,指魏公子盗兵符,杀晋鄙,于是不敢归魏;后一“竟”字是哀其被毁,抑郁以死。李将军列传中有“专以射为戏,竟死”,外戚世家中有“竟不复幸”,“然竟无子”,都有出乎意料外之意。前者重在惜李广之才,后者重在写人之不能操持命运。史记中亦多用“也”字。韩王信卢绾传:“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相亲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汲郑列传:“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
20、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窠,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善用“也”字,让文字格外多了一番从容,有舒缓悠扬之致。而汉书则巧用实词。在实词上追求变化,因而词汇更加丰富。如宣帝纪叙呼韩邪单于来朝一节尤为可观:“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犭册来朝,赞谒称藩臣而不名。赐以玺绶、冠带、衣裳、安车、驷马、黄金、锦绣、缯絮。使有司道单于先行就邸长安,宿长平。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阪,诏单于毋谒。共左右当户之群皆列观,蛮夷君、长、王、侯迎者数万人,夹道陈。上登渭桥,咸称万岁。单于就邸。置酒建章宫,飨赐单于,观以珍宝。二月,单于罢归。遣长乐卫尉高昌侯忠、车骑都尉昌、骑都尉虎将万六千骑送单于。单于居幕南,保光禄城
21、。诏北边振谷食。郅支单于远遁,匈奴遂定。”16叙事雍容雅致,形容丰赡。使人拍案惊奇,在繁密的叙述后,嘎然而止而用“匈奴遂定”四字,声如裂帛,斩截有力!正如苏辙说司马迁“为文疏宕,颇有奇气”。17刘熙载说“文如云龙雾豹,出没隐见,变化无方,此庄、骚、太史所同”。18可以说史记是奇谲善变的笔法、深情的语调、丰富多彩的语言,生动有趣。与史记相比,汉书在写人叙事方法上对史记有所继承,但又有所不同。汉书文章布局严密,描写细致,语言整齐、繁富、典雅,严谨不苟。二、语言特色不同的原因作者、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不同“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汶、
22、泗,耕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19可以从中看出,司马迁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二十岁时,由于父亲的引导遂中断了闭门苦读的书斋生活,开始了漫长的壮游。“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20这一切都为其以后的著作史记奠定基础。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经历了文景之治后的汉王朝在武帝初年国力鼎盛,是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而史官的责任则是把他们记录下来。“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念其哉!” 21这是司马谈作为史官目的也是初期司
23、马迁著史的出发点。但经过李陵之祸后,司马迁重新审视了自己与整个社会历史。“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以辞,网罗天下放失旧文,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2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九岁能作诗赋,十六岁入洛阳太学读书。他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勤学苦读,博览群书。因其父班彪去世,班固扶柩回乡守丧在家。为继承其父遗志“探撰前纪,缀集所闻”编写汉书。明帝永平五年有人告班固私该国史,被捕下京兆狱。班固的弟弟班超赶到洛阳,上书为兄伸冤。这时地方官吏也把书稿送到京师。明帝看过后,很赏识班固的才学,召他到京师校书部,为兰台令史,并受命继
24、续编汉书。可以说编纂汉书,由私人到官方,其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为明示“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23的宗旨。记载内容不同史记与汉书所记载的时代、生活的不同和对其评价可以说是二者语言特色差异的主要原因。 “自五经间行,百家竞列,事迹错糅,前后乖舛。至迁著史记,乃鸠集国史,采访家乘,上起黄帝,下穷汉武;纪传以统君臣,书表以谱年爵,合百三十卷。”24可以看出史记的创作从黄帝到汉武帝即司马迁生活的时间段三千年的历史事件,为纪传体通史。 “马迁撰史记,终于今上;至太初已下,阙而不录。班彪因之,演成后记,以续前编。至子固,乃段自高祖,尽于王莽,为十二纪、十志、八表
25、、七十列传,勒成一史,目为汉书。”25可以看出汉书是一部关于西汉王朝的史学著作,是一部断代史史书。史记记录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着重描写的是从战国到汉初的这段时代。它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许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表现风云变幻的时代,刻画千古风流人物。作者接受儒、道等多家学说的影响,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赞扬下层人物的优秀品质,讽刺开国皇帝、在位君主。汉书记录西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对当时社会面貌作全面的记述。其可贵之处是对社会和政治上的人、事进行褒贬。但是作者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书中主要贯彻发扬西汉王朝功德的精神,赞扬汉朝皇帝。同时汉书中也保留了大量的散文辞
26、赋文献,使全书内容更加丰富。语言特色更加不同。背景不同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虽然说经过改造后的儒学思想逐渐取代黄老思想占主导地位,但当时思想仍比较解放,学术文化仍有所发展,散文辞赋日益繁多。许多作家关注国计民生,倾吐肺腑之言。他们的作品感情深厚,气势奔放,文笔富有变化,语言雅俗兼备,且显示出浩然横肆的战国文风。班固所处的时代是东汉初期,不但儒学独尊经学称盛,而且譏纬之学兴起,思想文化不如西汉前期活跃。不少作家引经据典宣扬王道,带有很浓厚的神学意味。文章缺乏真情实感,结构严谨有余,语言趋向典雅,句式较工整,表现出温柔敦厚、典雅庄重的风格。显然,司马迁、班固不同的语言特色是在不同的思想文化状况和文学风
27、气形成的、发展的,又通过史记与汉书表现出来,使其具体化、丰富化。写作特色的不同司马迁是散文家,专攻散文写作;班固是散文家,同时也是辞赋家,常常把写作辞赋的某些手法自觉或不自觉的用在散文写作上。司马迁的散文创造,以散文单句为主,自然淳朴;而班固的作文,文章繁富,辞藻华美,行文多用对偶句式,整齐富赡。可以说司马迁、班固在写作体裁上的各有所长,也是两书语言特色不同的重要原因。双壁辉映的史记、汉书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我们试着分析二者语言特色并不是要简单的判定哪种好,哪种不好,而是要更好的继承、弘扬它们,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立足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具体环境、认识古人、读懂古人。注: 1 4 11 13司马
28、迁史记M 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年354页、190页、孝武本纪、223页5 李景星四史评议M 长沙:岳麓书社,198610 潘定武略论汉书的语言艺术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26卷第5期 17 20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18刘熙载艺概文概M23 71214 1516 19212223班固汉书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年496页、楚元王传、290页、武纪帝、14页、陈涉项羽、宣帝纪、245页、249页、251页、14页6马春香汉书人物传记的文章风格J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9月,第3卷第3期8范晔后汉书M 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年274页9刘勰文心
29、雕龙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中国古典名著第二十六卷2000年第29页24 、25刘知几史通M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4页、5页参考文献:1 刘熙载艺概文概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2 江秀玲史记语言艺术刍议J 唐都学刊,1994,第15卷第3期3 刘知几史通M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4 梁宗华班固的儒学观对汉书的影响与制约J 东岳论丛,1999年5月,第20卷第3期5 朱黎辉史记的语言艺术J 呼兰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6 王萍司马迁、班固著史宗旨比异J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7 郑先兴班固的史学思想J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7月,第
30、16卷第4期8 田文红试论刘知几史通对班固汉书的评论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7月,第15卷第7、8期9 徐家骥试论赵翼对史记、汉书的研究J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2月,第29卷第1期10 司马迁史记M 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年11 班固汉书M 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年12 范晔后汉书M 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年274页13 刘勰文心雕龙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中国古典名著第二十六卷。2000年。第29页14 朱江伟史记语言艺术新探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9月,第16卷第3期15 章惠康罗光辉断代为史 继往开来汉书评述J 衡水师专学报,2001年3
31、月,第3卷第1期16 傅永聚范学辉论正统儒学对东汉史学的影响以汉书、汉纪为中心J 齐鲁学刊,2001年,第5期17 辛保平班固文学思想评述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1年6月,第9卷第2期18 马春香汉书人物传记的文章风格J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9月,第3卷第3期19 邱文颖从汉书的后妃描写看其语言特色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月,第21卷第4期20 高志明谈司马迁的文学语言思想J 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28卷第3期21 汪耀明史记、汉书文风考论J 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4月,第27卷第2期22 潘定武略论汉书的语言艺术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2、年9月,第26卷第5期Historical RecordsandThe Book of Former Han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ComparesName: Wang Xiaoyong Student Number: 200440101507 Advisor: Lv LingdiAbstract: Historical Records, The Book of Former Han from the selection, writes the human, to express feelings, to reason things out aspects an
33、d so on layout to display two book respective unique style, but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is both different literary style main performance and the bright symbol Historical Records the changeful and deceptive fickle writing technique, the affection intonation, the richly colorful language, with Th
34、e Book of Former Han the strict layout, the careful description, the neat numerous language are very dissimilar.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different reason is two book ideological content, two book author writes the literature style,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Eastern Han Dynasty thought culturing co
35、ndition and the literature atmosphere differs from.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lodges the appraisal by a word to be possible to know the different history and biography to have the different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tries compares Historical Recordsand The Book of Former Han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 Key words: Historical Records; The Book of Former Han;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compares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