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学位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授学科专业:心理学 专业学 号: 学习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6 年10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1.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提纲、初稿,最终形成本文;2.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3.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超过800字;4. 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
2、16 年 10 月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论文作者签名:夜敏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2016年10 月 日 期: 年 月论文作者信息:工作单位: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四皓街道办抚龙湾社区 联系电话: 13992467241 _ 通讯地址: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四皓街道办抚龙湾社区居委会 邮 编: 726100 _ 注:此页均需学生及指导教师
3、本人填写摘 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与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本次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入调查形成此报告,希望能帮助解决目前我国出现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多的帮助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应对策略前 言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 2000 万,这个数字仍在逐年增加,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据调查显示,农村儿童的心理障碍检出率高达19.18 %
4、 ,差不多每5 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存在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另一项调查显示,有55.15 %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特征。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一、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类型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仅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会给和谐社会构建带来隐患,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
5、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1、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2、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
6、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
7、。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
8、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二、留守儿童通常出现的突出问题(一)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1、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但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2、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漱口就吃饭,晚上不
9、洗脚洗澡就往被子里钻;在学校,他们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兴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有些甚至还发生了性行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三、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一)监护人自身因素有欠缺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
10、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有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
11、冲动易怒。(二)家庭存在问题1、责任意识不强。在除父母外的监护人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应对孩子更多的爱,否则会使孩子产生扭曲心理,觉得不是自己亲生的父母到底不知道疼爱自己。2、监护责任不明确。监护人往往从身体健康方面考虑问题,重吃饭穿衣轻学习教养;重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忽视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3、监护精力跟不上。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有的甚至同时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的精力就不够。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差,本身需要人照顾,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他们不
12、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4、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概念,没有人情味,没有正确的取向与人生取向。(三)农村经
13、济社会发展滞后。1、农村经济发展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因此,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让自己孩子摆脱这种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的困境。2、孩子生活困难。当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时,他们只能选择进城务工赚钱来养家糊口,从而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因此,我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那些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四)家长缺乏家庭可持续发展观念。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虽然经济不富裕,但也不至于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他们大多是可以在家乡通过辛勤劳动来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们却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
14、,追求给孩子成长提供充实的经济支持,不惜抛家弃子,离乡背井而进城打工。他们唯一的收获就是让他们感到满足的纸币,而他们失去的是家庭的亲情,牺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来越多的、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这些都是他们用金钱无法买到的,更为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发展。(五)复杂的社会因素难辞其咎。1、家庭生活的不完整造成心理及行为影响。留守儿童过早过多涉足社会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其天真幼小,无法正确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与状况,分不清是非曲折。因此,网络游戏、色情影像、黑社会势力等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把一些与社会和道德格格不入的东西当作时髦去追求,
15、当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当成白的,把对的当成错的,进而使他们在自己心理发展上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存在许多的困惑与问题。比如,抽烟酗酒好爽,奇装异服好酷,哥们义气拔刀相助是英雄,谈情说爱老婆老公成必须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身上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社会环境也给社会自身留下了大量的不安全隐患。2、社会因素造成的影响。歧视农民工子弟。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弟无法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接受教育的权益。 四、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
16、抑郁、喜欢自我封闭、 为人处事不合群 ,一些儿童产生僧恨、 仇视的畸形心态 ,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据调查发现 ,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 ,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1一是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柔弱内向、不合群你只要到学校去观察,就会发现:非留守儿童普遍要比留守儿童活跃得多。留守儿童均由监管人代为照顾,而监管人总认为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行,稍微麻烦一点的事情都会代劳,也缺少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当遇到一些麻烦事情时他们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二是自卑的心理
17、障碍学生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学校里经常性的能见到一些孩子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经常听到学生之间“我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没有哦.” “我也有,我还有哥哥姐姐,你没有哦.”等之类的对话。而此时那些留守儿童就只是默默地走开或者默不作声,这种情形通常会激发起他们的自卑心理,应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孩子们也想得到自豪感,老师的表扬、触摸都能使他们高兴好半天,特别是那些留守儿童,他们特别喜欢老师抱、抚摸,经常可以看到,下课以后只要老师一蹲下,身上就会趴满了幼儿。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觉得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更渴望得到师长的关爱。因此,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
18、信心,做事畏畏缩缩,不求上进。三是敌对,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越轨现象严重他们总觉得别人老是在议论他,在欺负他,什么事情都计较当真,经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争执。好像对任何人都怀疑,对老师、监管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不爱护公物,有的甚至故意破坏公物。四是嫉妒不平衡心理留守儿童当看到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同学,他们的各方面的条件比自己好时,就感到心里不满,埋怨自己,或者嫉妒别人,甚至找茬子发泄于他人。五是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
19、、偏执、躯体化等方面有问题的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同伴以及成人关系大多不融洽,交流沟通不够,甚至产生矛盾。2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与同伴关系不融洽表现为不爱说话、不愿意和人交往、性格孤僻,尤其是女生比较突出。(女生多封闭自己,男生向他人宣泄不满,则多表现为挑衅。)留守儿童与成人关系不融洽表现为人际关系由以父母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向以同伴为中心的人际关系转化,同伴的作用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挫折,觉得没有亲人可以倾诉,容易灰心,心理承受能力表现较差,有的留守儿童对父母的外出表现出反感情绪,这值得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重视。六是寂寞无聊 父母外出打工了,家中剩下的大
20、多是亲戚或隔代的老人,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觉得寂寞无聊,因而靠去玩游戏、上网等来打发时间。五、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一)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1、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
21、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如果需要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7另一方面,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同时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并及时与其父母和学校联系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
22、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二)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1、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把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关注留守儿童心理、生理的细微变化。另外,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辅导,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2、要改变现有的以分数为主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对农村留守儿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23、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3、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使留守儿童融入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通过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合作,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归属。4、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留守儿童就可以在教师的专业管理下,在集体生活中健康成长,这是对严重缺失的家庭教育的有力补偿。8(三)是政府应鼓励加强农业生产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
24、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9(四)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构建强有力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形成封闭的支持网络,是短期内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键。一是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搭建“留守儿童爱心之家”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筹建“留守儿童爱心之家”,吸纳社会上一些离退休干部、大中专学生、爱心人士共同参与进来,采取有偿托管教育的模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二是农村基层组织理应充当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有力主体。农村基层组织要借助新农村建设契机,整治村庄卫生环境、新建娱乐活动场所、纠正赌博等不良恶习,以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引导全村人民共同关注留守儿
25、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营造一种和谐的成长环境。10三是开展和倡导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义务支教活动。省级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要联合各大中专院校,招募一批富有爱心、有一定心理辅导常识、多才多艺的大学生,利用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形式深入开展“送医”、“送教”、“送艺”等义务支教活动,给留守儿童提供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辅导。11(五)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内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留守儿童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12作为留守儿
26、童,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结 论总之,本文通过调查报告的方法,搜集了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能够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从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解决对策中主要从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留守儿童本身等方面来进行阐述,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
27、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虽然调查了很多关于农村留守做儿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并不能在这儿充分通过报告全面的掌握,但这在我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深入地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丁杰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 .教育研究 ,2004 ,297 (10) :15 - 18.2 周全德 ,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 .中州学刊 ,2006 (1) :117 - 119.3 刘祖强 ,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J .教育导刊 ,2006 (6) :62 - 65.4 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 :71 - 72.5 岳惠兰,傅小悌,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J .教育理论研究,2006 (10) :46 5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