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说明书.doc(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目录第二章 选线及平面线形设计.32.1、选线的一般原则.32.2、沿线地形分析.32.3、平面线形设计.42.3.1、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42.3.2、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要求42.2.3、平面线形42.3.4、定直线及转角.62.4、曲线要素的计算.62.5、提交成果18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183.1、纵断面设计的一般原则.183.2、线形组合设计原则.183.3、设计方法及步骤.18 3.3.1、拉坡前的准备工作.19 3.3.2、标注控制点位置.19 3.3.3、试坡.19 3.3.4、调整.19 3.3.5、核对.19 3.3.6、定坡.193
2、.4、计算竖曲线要素.193.5、提交成果.29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294.1、横断面设计的一般原则.294.2、横断面设计.30 4.2.1、横断面布置方案.30 4.2.2、超高加宽设计及设计计算书.304.3、提交成果46第五章 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45.1、土石方数量计算.465.2、路基土石方调配.46 5.2.1、土石方调配原则.47 5.2.2、调配方法.475.3、提交成果.47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第一章 绪论1.1、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1、毕业设计内容包括:公路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厚度计算及验算、小桥涵设
3、计、公路工程预算设计、中英文摘要、原版专业外文资料翻译等。2、首先用纸上定线的方法确定道路走向并进行线形设计和曲线要素的计算,得到平面设计图。3、根据地面线高程及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纵断面设计,即纵断面拉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竖曲线设计及曲线要素计算,设计高程和填挖计算、纵断面绘制等。4、根据地形图进行路线横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填写路基设计表、土石方调配计算表。5、进行路基防护与加固、路基路面排水设施设计和小桥涵设计。6、根据交通量和设计弯沉值进行路面结构层的组合设计及厚度确定。7、进行概预算编制。8、编写中英文摘要,翻译3000单词量以上的专业原版外文资料。1.2、毕业设计的主要完成成果1、设
4、计文件部分(1)、设计说明书。(2)、公路平面设计图。(3)、公路纵断面设计图。(4)、公路横断面设计图及路基标准横断面图。(5)、公路路基设计表。(6)、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表。(7)、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图。(8)、小桥涵设计图。(9)、公路工程预算文件。(10)、其他。2、计算书部分(1)、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计算书。(2)、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1.3、设计要求1.施工图设计准确、线条清晰、图面整洁,装订成册(图幅尺寸:420297)。2.计算书整齐清晰、计算全面、准确。3.按时完成设计任务1.4、设计资料1、公路勘测外业资料:(1)沿线水准点位置及高程。(见地形图)(2)沿线水文地
5、质情况:该路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南北山区为春冷、夏凉、秋干、冬寒,中部广大的丘岗山地为春凉、夏热、秋旱、冬冷;年平均气温北部山区为1416,中部丘岗山地为1718,南部山区为1617;年极端高温南北山区3035,中部丘岗山地为3540;年极端低温山区-8-12,丘岗山地-3-8;冬季偏暖,雨雪甚少。历年平均降雨量1385.20mm,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1900mm,雨量集中在47月,日最大降雨量为202.6mm。路线通过地段土质:粉质中液限粘土。2、公路所在地自然区划该路段属于区。3、路面设计资料: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双轮单轴100KN为标准轴载,沿线有碎石、天然砂
6、砾并有水泥、石灰供给。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预测该路竣工后第一年的交通组成如表1所示表1 交通量组成表车 型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交通量(辆/日)黄海DD65049911双轮组52三湘CK65601325.61双轮组523东风EQ14023.769.21双轮组264解放CA14124.270.41双轮组247东风EQ14425.770.12双轮组2.0m75长征CA16045.283.72双轮组2.0m68沥青混合材料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表2 沥青混合材料设计参数材料名称抗压回弹模量(MPa)劈裂强度15(MPa)2015细粒式沥青混
7、凝土12001600180022001.2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0001400160020000.81.2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01200100014000.61.0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参数如表3所示。表3 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参数材料名称抗压回弹模量(MPa)劈裂强度15(MPa)弯沉计算用拉应力计算用水泥碎石(4%6%)13001700300042000.40.6二灰碎石(8:17:75)13001700300042000.50.8二灰土(10:30:60)600900200028000.20.3石灰土(8%12%)400700120018000.20.25级配碎石300500天然砂砾15
8、0200第二章 选线及平面线形设计2.1 选线的一般原则选线就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路线的方向并确定路线的空间位置的过程。公路路线的位置决定了各种建筑物的配置和设备的位置,反之,有一些建筑物的配置也影响路线的位置。路线的位置不仅对工程数量和工程费用有巨大影响,而且对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选线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2.路线设计应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用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路线
9、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的平、纵、横面的舒适、合理配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平、纵面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量的大幅度增加而片面追求高指标。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等。4.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的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的历史文物遗址。5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的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2.2 沿线地形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点:首先本路段所经地带以低山、丘陵冲沟洼地为主。地势总体中部低、南北部较高,地表
10、植被发育,耕地以水稻田为主,较多已成荒地;线路范围内残坡积成因的覆盖层普遍发育,其厚度较大,其山脊山势不高,受构造、剥蚀等因素影响,形态较复杂,呈长月形、半月形、浑圆形,但山体坡度较缓,一般在10-20;中部欧阳海大桥为相对洼陷区,山势较陡峻,基岩大部分裸露,地形切割强烈,多呈“V”型谷,植被发育;内主要为春陵河水系及其支流水系,流水侵蚀作用明显,剥蚀外力主要为流水侵蚀、雨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区内地貌单元以剥蚀残丘地貌单元为主。其次路线附近有砖厂村庄,应减少对附近居民砖厂正常生活,工作的干扰,再有所在地区有相当的旱田、大坑,应注意他们的影响,再考虑到地基的承受能力,应尽量避免池塘,同时路线的选择
11、也要有利于周边经济的发展,确定一个比较完美的方案通过。2.3 平面线形设计公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平曲线组合而成,平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回旋线两种,三级公路平面线形要素有直线、圆曲线、回旋线三种。平曲线线形必须与地形、地物、环境、景观等相协调,同时应注意线形的连续和均衡性,并同纵面线形相互配合。行驶在曲线上的汽车由于受离心力的作用其稳定性受到影响,而离心力的大小与曲线半径密切相关,半径越小越不利,所以在选择平曲线半径时应尽可能采用较大的值,只有在地形和其他条件受到限制时才可使用较小的曲线半径。为了行车安全与舒适,规范规定了圆曲线半径在不同情况下的最小值。2.3.1 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
12、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地物想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为使一条道路上的车辆尽量以均匀的速度行使,应注意各线形要素保持连续性而不出现技术指标的突变。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长的直线和长的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时而造成交通事故。b)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3.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4.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5.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的要求: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6V为宜;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不小于2V。2.3.2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要求1.汽车行驶轨迹现代道路是供汽车行驶的。因此,在路线的平
13、面设计中,主要考察汽车的行驶轨迹。只有当平面线形与这个轨迹相符合或相接近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行车的顺适与安全,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行驶轨迹非常重要,而行驶中的汽车,其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1)这个轨迹是连续的和圆滑的;(2)其曲率是连续的;(3)其曲率的变化率是连续的。2.平面线形要素行驶中的汽车其导向轮旋转面与汽车本身纵轴之间有下列三种关系:角度为0;角度是常数;角度是变数,与之对应的行驶轨迹分别为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而现代道路线形是有上面三种线形组合而成的,因此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应考虑三要素的组成。 2.3.3 平面线形2.3.3.1 直线作为平曲线的直线在公路设计中使用最广
14、泛,因为两点之间以直线最短,因此一般定线时,只要地势平坦,无大的地物障碍,基本选直线,加之笔直的道路给人以短截、直达的良好印象,在美学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且汽车在直线上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单,但过长的直线大多难于与地形相协调,还容易使驾驶员难以目测车间距离,产生尽快驶出直线的急躁心情,一再加速以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直线线形不宜过长,不宜大于20V,同时也不宜过短,其最小直线长度为:当计算行车速度V60km/h时,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行车速度的6倍为宜,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行车速度的2倍为宜。 2.3.3.2 圆曲线1.圆曲线半径选用应
15、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三级公路极限最小半径60m,一般最小半径10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600m,圆曲线最大半径值不宜超过10000m。2.圆曲线半径选用的原则(1)圆曲线半径的确定,必须能够保证汽车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行使.应充分注意地质水文条件,使曲线既能更好的吻合地形,减少工程,又能满足桥梁的需要和隧道、路基等建筑物的设置条件。(2)在确定圆曲线半径时应注意: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一般最小半径;地形条件特殊困难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应同前后线型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
16、曲线线型,使路线平面线形指标逐渐过渡,避免出现突变.应同纵断面线形相配合,必须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合。(3)为保证汽车形势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使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圆曲线长度宜有3秒的行程。2.3.3.3 缓和曲线1.缓和曲线的作用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是设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直线同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的圆曲线相连接时,应设置缓和曲线。因为:(1)缓和曲线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服;(3)其超高横坡度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4)与圆曲线配合的当,增加了线形的美观。2.缓和曲线
17、的选用1)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旅客感觉舒适选能保证舒适的离心加速度变化率(缓和系数),公路上一般规定,从而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为:(m)(2)超高渐变率适中规范规定了适中的超高渐变率,由此可计算出缓和段最小长度:(m)式中:B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3)行驶时间不过短一般认为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行驶时间至少应有3s,于是(m)规范规定三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50m,最小长度最小值40m。2)回旋线参数的确定现代公路的缓和
18、曲线广泛采用回旋线,回旋线的基本公式是。经验认为:使用回旋线做为缓和曲线时,回旋线参数A和与之连接的圆曲线之间只要保持,便可得到视觉上协调而又舒顺的线形。2.3.4 定直线及转角1)根据地物、地形、地质以及其他因素确定的平面控制点,用“以点定线,以线定点”的方法,在定型图上逐段初步订出路线交点。2)根据平面现行标准,对同乡和反向曲线间直线长度进行初步验算,看是否达到技术标准要求;对平面控制较严的路段进行重点检查。3)对个别重点艰巨工程路段现行应综合平、纵、横及构造各方面因素反复调整路线,使之优化,以达到较高标准和工程数量最省的目的。4)在地图上定交点的位置。5)根据交点坐标计算转交和交点间距2
19、.4曲线要素的计算已知:交点桩号:得:曲线主点桩号计算:(校核)已知:交点桩号:曲线主点桩号计算:(校核)已知:交点桩号:曲线主点桩号计算:(校核)已知:交点桩号:曲线主点桩号计算:(校核)已知:交点桩号:曲线主点桩号计算:(校核)已知:交点桩号:曲线主点桩号计算:(校核)已知:交点桩号:曲线主点桩号计算:(校核)已知:交点桩号:曲线主点桩号计算:(校核)2.5提交成果1、平面分图见大图。2、绘制直曲转角表见大图。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3.1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道路纵坡设计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满足纵坡及竖曲线的各项规定(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坡段最小长度、竖曲线最小半径及竖曲
20、线最小长度等)。2纵坡应均匀平顺。纵坡应尽量平缓,起伏不宜过大和频繁。3设计标高的确定应结合沿线的自然条件。4纵断面设计应与平曲线型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应考虑人体视觉心理上的要求,按照平竖曲线相协调及半径的均衡来确定纵面的设计线。5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做移挖作填,节省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6依据路线的性质要求,适当满足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机、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3.2 线形组合设计原则1.保证立体线形在视觉上的连续性平曲线与竖曲线要一一对应,且平曲线比竖曲线更长,即所谓的“平”包“竖”,竖曲线的其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
21、之内。若平曲线与竖曲线错开,要避免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要避免在一个平曲线或一段长直线内包含几个竖曲线,特别是小半径竖曲线。2.平竖曲线半径大小要均衡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协调均衡,否则容易使驾驶员失去顺适感。采用长曲线较采用直线可使线形舒顺流畅。公路纵坡变更处设置的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长度应满足规范的规定。3.要选择适宜的合成坡度将合成坡度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陡坡与急弯的组合对行车产生不利的影响。合成坡度还关系到路面的排水。3.3 设计方法及步骤由于公路是一条空间带状曲线,路线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相互影响,因而竖曲线设计时要注意与平曲
22、线的组合,即竖曲线宜包含在平曲线之内,且平曲线长度应稍长于竖曲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曲线的转向点,在长的平曲线内,如必须设置几个起伏的纵坡时,需用透视图法检验,是否适宜等。若发现有问题,应进行调整,调整时应少脱离控制点,经济点,以使调整后纵坡和试定坡度变化不大。具体步骤如下:3.3.1 拉坡前的准备工作熟悉相关规范后,在纵断面绘出每个中桩的位置,平曲线示意图(起,讫点位和半径等)写出每个中桩的地面标高,并绘出地面线。3.3.2 标注控制点位置所谓控制点,是指影响路线纵坡设计的高程控制点,如路线的起点,讫点的接线标高,越岭哑口,大中桥
23、涵,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和最大挖方深度,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路线交叉点,重要城镇通过点,以及其他路线高程必须通过的控制点等。另外,还需要考虑大致填挖平衡的控制点,即经济点,其含义是,如果纵坡设计刚好通过该点,则在相应的横断面上将形成填挖面积大致相等的纵坡设计。3.3.3 试坡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和“经济点” 的总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标准,选线意图,结合地面起伏情况,本着以“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多数就“经济点”的原则,在这些点间进行穿插和裁弯取直,试图定出若干坡度线,经过对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反复比较,最后选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满足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数量较省的设计线作为初
24、定坡度线,再将前后坡度线延长交会,即可定出个变坡点的初步位置。3.3.4 调整试定纵坡后,首先将所定坡度和选线时考虑的坡度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符合,若有较大差异,则应全面分析,找出原因,对照标准检查设计的最大坡度,合成坡度,颇长限制,等是否超过规定值,以及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然后用该模板在横断面图上戴帽子,检查是否有填挖过大,坡脚落空或挡土墙工程量过大等情况,如发现有问题,应及时调整。3.3.5 核对根据调整后的坡度线,选择有控制意义的横断面,如高挖低填,陡峭山坡路基,挡土墙,重要桥涵等断面,在纵断面图上直接读出对应中桩的填挖高度。3.3.6 定坡纵坡设计在经调整核对无误后,即可以定坡。所谓定
25、坡,就是逐段把坡度线的坡度值,变坡点位置和高程确定下来,变破点一般要调整到10m整桩位上,变坡点的高程则是根据坡度坡长依次计算确定。3.4计算竖曲线要素竖曲线1;计算竖曲线要素:变坡点桩号为K13+560.000,高程为263.566m由,选取 知此变坡点为凸变坡点,即此竖曲线为凸形竖曲线曲线长 切线长 外距 计算设计高程:起点桩号= K13+560.000- =K13+394.760 终点桩号=K13+560.000+165.2403846=K13+725.240起点高程桩号K13+400.000处:横距竖距 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420.000处:横距 竖距 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
26、3+44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46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48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m设计高程桩号K13+50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52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54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56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58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60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62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64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660.00
27、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68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70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桩号K13+720.00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终点桩号K13+725.240处: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现将竖曲线计算表绘制如下:桩号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备注K13+394.760000261.17起点 +400.0005.240.002261.250261.25 +420.00025.240.035261.540261.50 +440.00045.240.114261.829261.71 +460.00065.240.236262.119261
28、.88 +480.00085.240.404262.408262.00 +500.000105.240.615262.698262.08 +520.000125.240.871262.987262.12 +540.000145.241.172263.277262.10 +560.000165.241.517263.566262.05变坡点 +580.000185.241.906263.856261.95 +600.000205.242.340264.145261.80 +620.000225.242.819264.435261.62 +640.000245.243.341264.725261.
29、38 +660.000265.243.908265.014261.11 +680.000285.244.520265.304260.78 +700.000305.245.176265.593260.42 +720.000325.245.877265.803260.01K13+725.240330.486.068265.959259.89终点竖曲线2;计算竖曲线要素:变坡点桩号为K14+080.000,高程为252.000m由,选取知此变坡点为凹变坡点,即此竖曲线为凹形竖曲线曲线长切线长外距计算设计高程:起点桩号=K14+080.000-71.231=K14+008.769 终点桩号=K14+0
30、80.000+71.231=K14+151.231起点高程现将竖曲线计算表绘制如下:桩号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备注K14+008.769000253.58起点 +020.00011.2310.013253.32253.35 +040.00031.2310.098252.890252.99 +060.00051.2310.262252.445252.71 +080.00071.2310.504252.000252.05中点 +100.00091.2310.832251.560252.39 +120.000111.2311.237251.110252.35 +140.000131.2311.72
31、2250.665252.39K14+151.231142.4622.030250.416252.45终点竖曲线3;计算竖曲线要素:变坡点桩号为K14+240.000,高程为253.000m由,选取知此变坡点为凸变坡点,即此竖曲线为凸形竖曲线曲线长切线长外距计算设计高程:起点桩号=K14+240.000-72.917=K14+167.083 终点桩号=K14+240.000+72.917=K14+312.917起点高程现将竖曲线设计表绘制如下:桩号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备注K14+167.083000252.54起点 +180.00012.9170.008252.625252.62 +200.
32、00032.9170.054252.750252.70 +220.00052.9170.140252.875252.73 +240.00072.9170.266253.000253.73中点 +260.00092.9170.432253.125252.69 +280.000112.9170.638253.250252.61 +300.000132.9170.883253.375252.49K14+312.917145.8341.063253.456252.39终点竖曲线4:计算竖曲线要素:变坡点桩号为K14+480.000,高程为251.000m由,选取知此变坡点为凹变坡点,即此竖曲线为凹形竖
33、曲线曲线长切线长外距计算设计高程:起点桩号=K14+480.000-67.097=K14+412.903 终点桩号=K14+480.000+67.097=K14+547.097起点高程现将竖曲线设计表绘制如下:桩号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备注K14+412.903000251.56起点 +420.0007.0970.003251.500251.50 +440.00027.0970.037251.326251.36 +460.00047.0970.111251.167251.28 +480.00067.0970.225251.000251.23中点 +500.00087.0970.379250.
34、833251.21 +520.000107.0970.573250.667251.24 +540.000127.0970.808250.500251.31K14+547.097134.1940.900250.44251.34终点竖曲线5:计算竖曲线要素:变坡点桩号为K14+873.229,高程为253.000m由,选取知此变坡点为凸变坡点,即此竖曲线为凸形竖曲线曲线长切线长外距计算设计高程:起点桩号=K14+873.229-65.409=K14+807.820 终点桩号=K14+873.229+65.409=K14+938.638起点高程现将竖曲线设计表绘制如下:桩号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备
35、注K14+807.820000252.67起点 +820.00012.1800.015252.729252.71 +840.00032.1800.104252.831252.73 +860.00052.1800.272252.933252.66 +873.22965.4090.428253.000252.57中点 +880.00072.1800.521253.034252.51 +900.00092.1800.850253.136252.29 +920.000112.1801.258253.238251.98K14+938.638130.8181.713253.333251.62终点竖曲线6:
36、计算竖曲线要素:变坡点桩号为K15+490.000,高程为240m由,选取知此变坡点为凹变坡点,即此竖曲线为凹形竖曲线曲线长切线长外距计算设计高程:起点桩号=K15+490.000-37.456=K15+452.544 终点桩号=K15+490.000+37.456=K15+527.456起点高程现将竖曲线设计表绘制如下:桩号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备注K15+452.544000240.79起点 +460.0007.4560.019240.632240.65 +480.00027.4560.251240.211240.46 +490.00037.4560.468240.000240.47中点
37、 +500.00047.4560.751239.790240.54 +520.00067.4561.517239.368240.88K15+527.45674.9121.871239.211241.08终点竖曲线7:计算竖曲线要素:变坡点桩号为K15+908.746,高程为252.09m由,选取知此变坡点为凸变坡点,即此竖曲线为凸形竖曲线曲线长切线长外距计算设计高程:起点桩号=K15+908.746-128.693=K15+780.054 终点桩号=K15+908.746+128.693=K16+037.438起点高程现将竖曲线设计表绘制如下:桩号横距竖距切线高程设计高程备注K15+780.054000248.37起点 +800.00019.9460.040248.948248.91 +820.00039.9460.160249.525249.37 +840.00059.9460.360250.102249.74 +860.00079.9460.639250.679250.04 +880.00099.9461.000251.257250.26 +900.000119.9461.439251.834250.40 +908.746128.6921.656252.086250.43中点 +920.000139.9461.958252.411250.45 +94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