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鄂尔多斯盆地某油区延10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鄂尔多斯盆地某油区延10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分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鄂尔多斯盆地某油区延10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分析摘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地质研究中的重要基础工作,沉积微相、断层、流体性质及夹层等各种地质因素综合表现出油藏内部的储层非均质性, 影响地下油水的运动规律, 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本文针对研究区延10储层的区域地质背景、沉积条件和储层岩层特征,应用现代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油层物理学、地球物理测井等理论为指导,分别从微观、层间、层内、平面4个方面分析了延10储层主要小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得出研究区延10段储层的整体非均质性较强。关键词:延10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宏观非均质性The analysis of Yan 10 reservoir
2、heterogeneity in certain oilfield in Ordos basinAbstract:Study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s important basis in the study of oil and gas 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work,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fault, fluid properties and sandwich various ge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comprehensiv
3、e show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within the reservoir, affect the movement of underground water, controlling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the study of the exploration deployment and adjustment of oilfield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 spacing, extract and improve recover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
4、or effectively. Yan 10 reservoir in the study area,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sedimentary conditions and reservoir rock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of modern petroleum geology, reservoir geology, reservoir physics, geophysical well logging theory as the instructio
5、n, from micro, layer, interlayer and plane in four aspects analysis Yan 10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small layer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udy area Yan 10 section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stronger as a whole.Keywords:Yan10 reservoir ; Microscopic heterogeneity ; Macroscop
6、ic heterogeneity目录绪论11地理地质概况11.1区域沉积背景11.2区域构造特征22储层非均质特征22.1微观非均质性描述32.1.1延10储层岩石学特征32.1.2主要油层组的岩性和电性特征32.1.3孔隙结构特征32.1.4孔隙喉道特征52.1.5物性特征52.2层间非均质性特征描述52.2.1分层系数62.2.2砂岩密度62.2.3层间隔层分布特征62.3层内非均质特征描述72.3.1层内韵律特征72.3.2层内夹层特征82.4平面非均质性特征92.4.1各小层储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92.4.2平面孔渗的分布102.4.3油层的平面分布123储层评价124结论13参考文献:
7、14致谢15绪论储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的几何形态、展布、纵向上的连续性、储层物性在纵向上、平面上的变化特征及层间物性差异程度、泥质夹层、隔层分布特征等内容。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的聚集、产出、分布和油气藏的形成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80年代,国际上1985、1989、1991年分别召开了3届储层表征技术讨论会,从而掀起了储层研究的热潮。从六七十年代的沉积环境分析和相模式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的沉积体系分析和以Cross发起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从以高密度开发井网为基础的精细地质模型研究到储层露头精细研究和随机建模技术,国内外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已形成了许多比较
8、成熟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不断扩展,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与技术也日趋成熟1。在我国陆相盆地碎屑岩储层已动用储量中,河流相储层储量大(约占53%) 、非均质性严重、采收率低,是陆相地层中剩余油潜力最大的领域。目前在中国许多油田已将低孔低渗、超低孔特低渗储层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的这一形势下,该项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当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时,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发油藏, 调动剩余油潜力,必须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储层研究和油藏描述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它是制定油田开发方案、了解剩余油的分布、老油田挖潜不可缺少的地质基础。我国大部分油田进入高含
9、水或特高含水阶段,增加注水效果提高油气采收率是老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本文主要通过岩心资料、测井解释参数和生产动态等资料综合研究了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等,分析了延10组主要小层储层微观、层间、层内、平面特征从而来描述储层整体非均质性强弱,为下一步的挖潜和措施提供指导。1地理地质概况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潜力很大。根据盆地的地质演化史及其构造特征可将盆地现今构造划分为伊盟隆起、渭北隆起、西缘逆冲带、天环坳陷、伊陕斜坡和晋西挠褶带六个一级构造单元3。研究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最为宽广的伊陕斜坡带北部,整体表现为西倾单斜,坡度仅1左右,平均
10、坡降6-8m/km。该区构造简单,为平缓的西倾单斜构造。研究区属内陆干旱型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与吴起县交界处北部,地面条件较好,为半沙漠地区;南部地形复杂、沟谷纵横,地面海拔1403m-1846m,相对高差443m左右,气候干旱少雨,属典型的黄土塬地区,交通较为方便。1.1区域沉积背景三叠纪末,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沟壑纵横、起伏不平的广泛而明显的侵蚀古地貌。下侏罗统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新的沉积旋回,代表内陆坳陷盆地演化第二阶段沉积,为一套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厚300-400m。下侏罗统富县组和延安组延10段属于河道充填型沉积,延9段为广覆型补偿沉积,至延9段顶古
11、地形被夷平,演化为沼泽化平原环境(图1)。延安组延10段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因而形成广泛的较薄的河道砂与较厚的泥质岩的交替沉积4。研究区属于辫状河、曲流河亚相充填沉积,主要发育河道砂坝、河道沉积和河漫滩三种沉积微相。 图1 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系貌图1.2区域构造特征研究区各含油层段构造面貌,与陕北斜坡的区域构造面貌基本一致,主要为西倾单斜形态,只是在西倾单斜背景上局部发育有小型低幅度构造起伏,在研究区北部延6196-6393井区发育近于东西向的鼻状隆起,该隆起继承性较好,且规模较大。前人研究表明:这种构造起伏主要由差异压实作用造成,研究区局部鼻状隆起对区内油气富集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含油性主要受
12、储层岩性、物性控制。2储层非均质特征储层非均质性是储层表征的核心内容,储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在形成过程中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属性上都存在不均匀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影响地下油、气、水运动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4。在结合岩心和测井、录井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以微观、层间、层内、平面四个方面来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2.1微观非均质性描述储层微观结构研究是储层描述与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岩心样品分析入手,通过观察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压汞分析、物性以及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等,阐明储层的岩矿特征,储集空间、喉道类型和孔隙结构,全面总结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为有利
13、储层的预测与评价提供依据5。2.1.1延10储层岩石学特征延10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表现为中石英、长石、岩屑组合特征。长石含量29.6%,石英含量35.9%,岩屑含量16.1%。风化程度中等,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粒级以细中粒为主,分选好中等,颗粒支撑,接触关系呈线性接触。 填隙物总量约15.3%,主要由高岭石、水云母、铁白云石、硅质、白云石、长石质、铁方解石等组成,其中高岭石含量5.8%,水云母含量4.6%,硅质含量约1.4%,方解石含量2.8%。2.1.2主要油层组的岩性和电性特征(1)延101砂岩组主要为深灰色泥岩,夹灰白色粉细粒长石砂岩不等厚互层构成。沉积分布极其稳定,厚度4-36
14、m,该套砂层自然电位多表现为指状、视电阻率曲线峰状。(2)延102砂岩组主要为灰白色块状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灰色粉砂岩与灰色、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深灰色泥岩,夹灰白色粉细粒长石砂岩不等厚互层构成。沉积分布变化较大,厚度20-65m,有两个单砂层组成,自然电位多表现为多数为钟形和箱形的组合。2.1.3孔隙结构特征储岩的孔隙空间是指储集岩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也称其为储集空间,是储集油气的场所。它不仅与油、气运移、聚集关系密切,而且,在开发过程中对油气的渗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据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资料分析,研究区延10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有剩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自生
15、矿物晶间孔隙和微裂缝孔隙等(图2),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1)原生孔隙原生孔隙包括剩余粒间孔隙和杂基内微孔隙:剩余粒间孔隙是该区砂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孔隙直径一般为0.03-0.15mm。此类孔隙分布很不均一,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充填孔隙的多为薄膜式胶结的绿泥石和方解石、白云石等胶结物。此类孔隙广泛分布于长石砂岩中,孔隙分布均匀,连通性较好。填隙物内微孔隙经过压实作用改造后大部分消失,仅有一部分分布于泥质杂基含量较高的粉细砂岩中。孔隙个体小,分布不均匀且连通性差。(2)次生孔隙本区砂岩次生孔隙以溶蚀型次生孔隙为主,此外有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和裂缝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是砂岩储集层主要孔
16、隙类型。孔隙直径一般为0.08-2.00mm。此类孔隙连通性好,溶蚀粒内孔隙是本区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之一,其孔径一般为0.02-0.10mm,常见与溶蚀粒间孔隙伴生分布,但分布很不均匀。铸模孔隙:指砂岩中的部分易溶碎屑发生全部溶解而保留其矿物晶体假象所产生的一类次生孔隙。本区砂岩中的铸模孔隙常见的为长石铸模孔隙,其孔隙直径一般为0.02-0.30mm。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指砂岩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分布于碎屑颗粒间自生矿物晶体间的微孔隙7。主要有自生绿泥石晶间微孔隙和自生高岭石晶间微孔隙,孔隙直径一般为15m,并且具有一定连通性,此类孔隙是该类砂岩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之一。图2 孔隙类型综合薄片和扫
17、描电镜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孔隙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区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溶蚀孔以长石溶蚀孔为主,不过这些溶蚀孔受后期的成岩作用影响较大,尤其是后期的碳酸盐胶结作用较强,破坏了前期形成的孔隙;剩余粒间孔多数被绿泥石膜环包着,所以在绿泥石膜发育的地方,剩余粒间孔也比较发育,成岩作用相对较弱。2.1.4孔隙喉道特征图3 邻区延10油组毛管压力曲线图据区内压汞曲线及图像分析资料,以及对比临近开发区块压汞资料(图3),研究区延安组砂岩平均孔径83m,排驱压力低(0.08MPa),喉道中值半径大(1.2m),孔喉分选较差,分选系数2.8,退汞效率36.4%,进汞饱和度高,平均在94.8%
18、,孔隙结构以大孔中喉与中孔、中小喉为主。2.1.5物性特征 图 4 延10孔隙度分布频率图 图 5 延10渗透率分布频率图由延10储层246块岩样分析得到,孔隙度分布范围5.1%-20.3.%,平均孔隙度10.3%,有效孔隙度平均值为12.5%,渗透率范围0.110-3m2-14710-3m2,渗透率下限值以上的平均渗透率3.4510-3m2,属于特低渗透层(如图4、5所示)。综上所述,该区砂岩类型主要以剩余粒间孔隙和溶蚀型孔隙为主,喉道中值半径大,孔喉分选差,有效孔隙度小,渗透率变化范围大,因此可见本区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较强。2.2层间非均质性特征描述层间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纵向上砂体间的物性差异
19、及其分布特征, 包括砂体的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及隔层的分布。砂岩与泥岩间互组成的含油层系中,由于储集层与非储层(或隔夹层)交替出现而具有的非均质性,称之为层间非均质性8。层间非均质性研究是确定开发层系和选择开发工艺技术的重要依据。层系规模的储层常用分层系数、砂岩密度和隔层间非均质程度、层间隔层的分布等来描述。2.2.1分层系数是指一套层系内单砂层的层数,由于相变的原因,平面上同一层系内的砂层层数会发生变化,常用平均单井钻遇砂层层数来表示(钻遇砂层总层数 / 统计井数)。分层系数越大,表明层间非均质性越严重,油层开采效果一般越差。统计分析延101单层砂体数为1-2个,平均分层系数为1.1个;延10
20、2-1单层砂体数为1-3个,平均分层系数为1.9个;延102-2单层砂体数为1-2个,平均分层系数为1个。因此评价认为,研究区层间非均质性中等。2.2.2砂岩密度砂岩密度,即砂岩系数,指垂向剖面上砂岩总厚度占地层总厚度的百分比9。当砂岩密度大于50%时,砂体为大面积连片分布,且砂体的连通性好,在垂向上砂体连续盈置:当砂体密度为30-50%时,为局部连通的带状分布砂体;小于30%时为连通性差的孤立性砂体。 图6 延101砂岩的密度 图7 延102-1砂岩的密度 图8 延102-2砂岩的密度延101砂岩的密度一般为53-80%,平均为68%呈带状砂体,连通性较好(图6)。延102-1砂岩的密度一般
21、为50-82%,平均为69%,部分呈片状分布,连通性好(图8)。延102-2砂岩的密度一般为30-78%,平均为52%呈带状砂体,连通性一般(图9)。砂岩密度各不相同,反映了其非均质性的差异。综上所述可得出,研究区延101与延102-1砂体密度大,连通性好,延102-2砂体部分连通岩密度较小,砂体分布不均匀,连通性较差。2.2.3层间隔层分布特征层间隔层对流体运动起隔挡作用,它的存在增加了油层的非均质性,是体现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的另一个方面。隔层是影响非均质的重要指标,隔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砂泥岩薄互层,主要属河间洼地及分流间湾沉积9。从油层组到小层可划分出三个级别的隔层。
22、级隔层:对应于油层组之间的隔层,如延9与延10油层组之间的隔层,岩性主要为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一般4-30m,平均15m,钻遇率为90%。级隔层:对应于各亚组之间的隔层,如101与延102、长101与长102亚组间隔层,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夹泥岩。延101与延102之间,一般为4-47m,平均为14.4m,钻遇率100%,平均厚度大于10m,不易压开,可真正起到对流体运动的隔挡作用。且隔层的分布基本上呈北东-南西走向展布,和沉积相带的展布呈现出一致性,表明主要是沉积环境影响储层的分布。级隔层:对应于各小层之间的隔层如延102-1、延102-2、延102-3之间,以及长101-1、101-2和长101
23、-3等。这类隔层厚度小,分布较不稳定。总体来看,研究区延102-1与延102-2层间隔层分布一般为3-16m,这几个小层之间的隔层总体上还是呈北东-南西走向展布,大体上与沉积相带的展布相关,但局部变化比较大,表明这些小层之间的隔层除了主要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外,还受到成岩和构造等其他因素的影响。2.3层内非均质特征描述层内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单砂层内其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变化。本研究以从储集砂岩的粒度韵律性、沉积构造的垂向演变、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层内不连续夹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层间非均质性是指砂体之间在旋回性、砂体间渗透率分布梯度、隔夹层分布及构造裂缝等的差异性,层间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相带展布规
24、律控制,是对一套含油层系的总体研究10。2.3.1层内韵律特征根据取心井的物性资料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区延10储层单砂体内部渗透率的变化比较复杂,有正韵律型、反韵律型以及由正、反韵律叠加组成的复合韵律型3种类型,以复合韵律型最为普遍。 正韵律型:表现为高孔、高渗段分布于砂体底部,向上渗透率逐渐减小,可细分为简单正韵律性及叠加正韵律性两种。单一正韵律型由一个正韵律组成,下部岩性较粗,上部岩性变细,依据特征又可分为完全正韵律及不完全正韵律,完全正韵律表现为粒度的渐变,是主要的正韵律类型,不完全正韵律粒度往往出现突变现象。叠加性正韵律内部往往由两个或三个以上单一正韵律段叠加,中间为泥质或物性夹层分隔
25、,层内冲刷面发育。这种韵律的砂体主要为河道沉积成因。 反韵律型:表现为渗透率向上逐渐增大,高孔、高渗段分布于砂体顶部,一般多为河口砂坝及远砂坝沉积成因。本区单个反韵律型的情况不多。多数反韵律砂体只是复合韵律砂体的一部分。 复合韵律型:这种韵律的砂体在本区最为常见,表现为单砂体在垂向上高、低渗透率段或正韵律与反韵律层交替分布。本区最常见的是反-正韵律和正-正韵律型两种类型。统计表明研究区正韵律砂体韵律段厚6-12m,单个韵律2-4m,其间渗透率变异系数平均为1.05,突进系数4.3, 级差125,非均质性相对较强。图9 层内渗透率纵向分布韵律模式图2.3.2层内夹层特征层内不连续夹层对液体流动起
26、到不渗透隔层的作用或极低渗透的高阻层作用,因而对驱油过程影响极大,层内夹层分布是非均质研究中又一重要内容10。研究中利用自然电位的异常幅度和微电极的幅度差来辨认区段内的隔夹层。根据该地区的岩心观察结果和夹层的岩性、物性特征,可以将研究区内的夹层划分为以下3 种类型:(1) 泥质夹层主要包括泥岩、页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河流相中的夹层常常产生于层理构造形成过程中,在测井曲线上主要反映为泥岩特征,具体表现为自然电位靠近基线,井径曲线明显显示为扩径11。研究区泥质岩类夹层的出现比较频繁。(2) 物性夹层主要包括杂基支撑的中细砾岩和砂岩、颗粒支撑的中砾岩以及和周围相比物性偏低的岩层。泥质含量高、
27、物性差、微观非均质性强。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微电极曲线介于泥岩和钙质层之间,有一定的幅度差,自然电位幅度低,自然伽马值高。(3) 钙质夹层主要与沉积物碳酸盐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等成岩作用的不均匀性有关系,分布随机性较强,在纵向上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小。 钙质夹层导电性差,密度大,渗透率低,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深侧向电阻率高于或接近油层电阻率;声波时差明显低值,一般小于300s/m ,井径曲线无限扩径12。研究区层内夹层主要以泥质夹层为主,主要发育不稳定夹层,岩性为低渗砂岩、泥质砂岩、钙质砂岩和砂质泥岩,夹层分布不均匀,连续性差。延101砂体内部一般有1-2个夹层,单夹层厚度多在0.5-1m左右,多数
28、在0.4m左右。延102-1砂体内部一般有2-3个夹层,单层夹层的厚度一般在0.2-0.8m左右,多数不到1m;延102-2砂体内部一般有2-3个夹层,单层夹层的厚度1.2-2m左右,一般不到1.5m(见表2)。 表2 研究井区层内夹层统计表小层夹层个数(个)夹层钻遇率()夹层频率(个/m)最小最大平均延101120.9300.09延102-1232.9400.14延102-2232.4450.22.4平面非均质性特征平面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的几何形态、规模、孔隙度、连通行和渗透率差异引起的非均质性,以及其对油田生产动态与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13。研究区内发育的砂体成因类型主要有河道砂体。河道单砂
29、体呈下凸上平的透镜状,但往往是多个单砂体切割叠置,形成不规则板状体,兼夹有不连续的泥岩条带或透镜,平面上河道砂体呈平行于物源方向,即东北向西南方向展布,多个河道相互拼接往往形成大片连通的大型复合砂体。将以上砂体分布形态归纳为4种类型:即: 透镜状分布砂体:砂体较薄,一般2-3m,物性差,岩性表现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多表现为低幅度的指形或齿化钟形,微电极曲线表现为幅度差较小。主要见于分支窄河道、决口扇。 断续条带状分布砂体:分布规模较小,主要见于水下分支窄河道和天然堤。 条带状分布砂体:砂体厚度4-5m,该类砂体主要见于水下河道沉积环境中。 大片连通分布砂体:砂体成因类型主要是
30、分流河道复合体为本区主要储集层,砂体分布范围广,厚度大,连通性好。表3延10油层组单砂层延伸长度分级统计表项目油层500m500-700m700-900m900-1100m1100-1300m1300m平行物源延10127%50%23%延102-136%39%12%13%延102-225%25%25%12.5%12.5%垂直物源延10114.8%57.1%19.1%延102-133%33%17%17%延102-210%57%23%10%从表3可以看出,在平行物源的东北至南西方向,90的砂体延伸长度介于500-1300m之间,在垂直物源方向80的砂体延伸长度介于200-900m之间。 2.4.1
31、各小层储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1)延101砂体展布特征研究区延101时期砂体由砂体由北西南东向延伸的2支条带状砂体组成,分流河道呈北东南西向分布,河道规模较大,厚度6m-10m。由西至东,第一支河道,由6004-4井流入,由6166-1井流出本区;第二支河道,由6192-3井流入,最后沿6322-1井流出本区(见图10)。图10 延101砂体展布平面图(2)延102-1砂体展布特征延102-1时期研究区砂体较发育,主要发育2支河道,主河道呈北南向分布,砂体厚度8-26m,主河道砂体厚度大于12m,总体来看,该期砂岩厚度大,厚度大于16m的砂岩基本连片分布。由西至东,第一支河道,由6346井流入,
32、沿6166-1井流出本研究区;第二支河道规模较大,由6362-7井流入,经6101井,最后沿6322-3井流出本研究区(见图11)。图11 延102-1砂体展布平面图(3)延102-2砂体展布特征研究区延102-2时期分流河道呈北东南西向分布,砂体厚度8m-28m,总体来看,砂体局部呈片状分布,厚度大于16m的砂岩基本连片分布,局部可有砂体砂厚达到28m。由西至东,第一支河道规模较小,由6003-1井流入,沿6348井流出本区;第二支河道,由探6192-2井流入,经6341井,最后沿6166-1井流出本区(见图12)。图12 延102-2砂体展布平面图2.4.2平面孔渗的分布(1)延101研究
33、区小层的有效孔隙度平面分布总体上呈片状展布,孔隙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6362-2井组和6192-3井区,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6345,6388-4井区;与渗透率大小分布大体一致。如图13所示, 图13 延101孔渗结构特征(2)延102-1研究区小层的有效孔隙度平面分布总体上呈片状展布,延102-1孔隙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6192-3,6365-1井组和6362-3井区,而低值区主要分布在6338-4,6362-8井区;与渗透率值分布相吻合,如图14所示, 图14延102-1孔渗结构特征(3)延102-2孔隙度平面分布呈条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6365-1,6338-2,6383-2井组,6338
34、井区,低值分布在6362-6井组区域;渗透率高值也分布在6465-1这片区域,低值在6362-6井组区域和6338-1区域,与渗透率值分布相吻合,如图15所示, 图15延102-2孔隙结构特征渗透率的平面分布是衡量储层平面非均质的一个重要参数14,从各个小层孔隙度的高值和低值区分布可以看出,小层孔隙度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总体上呈片状展布,表明储层的主要物性的分布受沉积相带的展布影响。在研究油区大部分区域渗透率高值区基本上与主河道微相吻合, 在平行河道方向上, 渗透率从河道中间向南北方向有降低的趋势, 在垂直河道方向上, 渗透率从河道中心向两侧逐渐降低。表4某油井区平面非均质统计表层位孔隙度
35、(%)渗透率(10-3m2)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变异系数极差突进系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变异系数极差突进系数延1017.612.5 100.52 1.64 5.40 11.05 4.1 0.74 0.26 1.05 延102-18.612.9 9.2 0.06 1.17 1.27 2.5 1.1 5.1 0.49 0.22 0.44 延102-27.711.9 9.1 0.11 1.19 2.16 1.3 1.1 6.5 0.43 0.17 0.85 从表4得知各油层的孔隙度平面非均质性较弱,变异系数平均为0.06-0.11,极差一般为1.09-1.64;渗透率各砂层变异系数平均为0.41-0.7
36、8 ,突进系数平均为0.85-28.57,极差为0.22-16.5,平面非均质性整体较强。2.4.3油层的平面分布油层厚度平面分布是表征储层含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平面上油层的分布可以确定出优势的含油气区。 图16延101油厚 图17延102-1 油厚 图18 延102-2 油厚延101油层呈局部片状分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6383、6362井组,如图16所示;延102-1油层主要呈零星的片状分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6342及6316井一带,如图17所示;延102-2油层呈片状分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6322-1、6341、6362-4井组,如图18所示。总体来说,研究区油层的厚度分布呈北西-南东向
37、的展布,油层的分布基本上与砂厚展布一致。3储层评价许多学者(李道平、杨奕华、王允诚、赵靖舟)对低渗透油田储层分类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种分类标准。此次研究,采用赵靖舟提出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砂岩储集层分类评级标准,对研究区储层进行分类评价。依据上述分级评价标准,本区延10储层以小孔中洗喉的IIIb类最多占到46.5%,为特低渗超低渗储层。表5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砂岩储集层分类评价标准(赵靖舟2004)类型中高渗透层(类)低渗透层(类)特低渗透层(类)超低渗透层(类)致密层(类)亚类ababab渗透率(10-3m2)100100-5050-1010-55-11-0.20.2-0.12020-
38、1717-1515-1414-1111-88-77排驱压力(Mpa)1.31中值压力(Mpa)9.10最大孔喉半径(m)24.7624.76-16.9616.96-7.057.05-4.834.83-2.012.01-0.830.83-0.574.044.04-2.732.73-1.101.10-0.750.75-0.300.30-0.120.12-0.086.066.06-4.184.18-1.771.77-1.221.22-0.520.52-0.220.22-0.150.15孔喉组合大孔粗喉大中孔粗喉中孔粗喉中孔中细喉小孔中细喉小孔细喉细孔微细喉细-微孔微细喉-微喉4结论通过以上研究,主要
39、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研究区非均质性整体较强;(2)研究区延101小层层间、平面非均质性整体较强,层内非均质性较弱;(3)研究区延102-1小层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强,平面非均质性较弱;(4)研究区延102-2小层整体非均质性整体较强。参考文献:1戴亚权,赵俊英,罗静兰等.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2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4):287-292.2何芬,李涛,马奎前.渤中34-1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6(7):114-116.3单敬福,纪友亮.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有萄花油层组只1-P14小层为例J.安徽地质,2006,15(5):81-
40、87.4朱德燕.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1,(9):76-77.5刘秀婵,陈西泮,王建华等.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长6储层成岩作用研究J.辽宁化工,2013,42(9):812-815.6郭馨蔚,师永民,杨悦.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致密储层影响因素分析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32(7):165-169.7林博,戴俊生,陆先亮.孤岛油田中一区馆5段隔夹层划分与展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4):11-14.8白旭,徐宁,侯景涛等.靖安油田五里湾长6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开采效果的影响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1):62-
41、68.9Morteza Raeesi.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 lithofacies and their heterogeneity using seismic attributes, logs data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J.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2,Vol.15(4):82-83.10张云鹏,汤艳.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综述J.海洋地质前,2013,27(11):17-21.11
42、白薷,张金功,李渭.直罗油田长6储层空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2):466-472.12Oluwatosin J.Rotimi, Bankole D.Ako, Zhenli Wang.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lateral heterogeneity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isJ.Energy,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2014,Vol.32(3): 527-552.13何自新.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263-265.14姜香云,吴胜和,王绍华.大港油田官104断块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46-154.致谢首先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对我学术上的指导和帮助。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作为我的导师让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在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老师给予了我许多建议与支持,并引导我逐步解决各种问题,使我的毕业论文条理化、规范化,同时使我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学术水平。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