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初步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初步设计毕业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初步设计11 引言42 原始资料52.1电力系统接线图52.2负荷情况53 负荷统计和无功补偿的计算53.1 负荷分析53.2 负荷计算63.3 无功补偿83.3.1 无功补偿概述83.3.2 无功补偿的计算93.3.3 无功补偿方法113.3.4 并联电容器的装设与控制124 主变压器的选择134.1 概述134.2 主变台数的确定134.3 主变容量和型号的确定135 电气主接线设计145.1 电气主接线概述155.2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155.3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155.4 主接线设计156 短路电流计算156.1 概述156.1.1产生短路的原因166.1.2短
2、路的种类166.1.3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176.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短路点的选择176.2.1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176.2.2短路点的选择187 电气设备的选择237.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237.1.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237.1.2 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237.2 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247.2.2低压刀开关的选择247.2.3低压断路器的选择257.3 母线、柱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及校验277.3.1母线277.3.2支柱绝缘子297.33穿墙套管297.4 互感器的选择307.4.1电压互感器:307.4.2电流互感器。307.6 配电装置的选择319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3
3、19.1 变电所防雷概述319.2 避雷针的选择319.3 避雷器的选择31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然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本项目设计了一个10kv变电所电气一次初步设计,此变电站有两路进线,一路采用架空线进线,一路采用电缆进线,力求做到运行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合理,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和改变运行方式时的灵活性。使其更加贴合实际,更具现实意义。关键词 10kV 变电所 设计1 引言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
4、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须随时保持功率平衡。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这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建设,就尤为重要。变电所作为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对其进行设计势在必行,合理的变电所不仅能充分地满足当地的供电需求,还能有效地减少投资和资源浪费。本次设计根据一般变电所设计的步骤进行设计,采用两路电源供电,一路采用架空进线,一路采用电缆进线(进线端共计2千米)。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低压侧要
5、有联络;变配电所要有防雷保护;要方便对变配电所中的变压器或低压断路器等重要设备进行安全检修;低压母线的每一路配出线要能分别控制,并在配电屏上显示其输出电压与电流;每一路总的电源进线柜内要设置总的有功电度表,显示其耗电量,且有电压、电流输出显示。2 原始资料2.1电力系统接线图 2.2负荷情况负荷分别为30+j40KVA(三级负荷)、75+j90KVA(一级负荷) 、100+j120KVA(二级负荷);路所带负荷也分3条支路,负荷分别为:35+j45KVA(三级负荷)、90+j100KVA(二级负荷)、80+j90KVA(一级负荷)。3 负荷统计和无功补偿的计算3.1 负荷分析根据用电的重要性和
6、突然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程度可以将负荷分为以下三类:1. 一级负荷一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害的负荷,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的负荷,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生产企业的连续性生产过程被打乱而需要长时间恢复等;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正常工作的负荷,如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馆、大型银行营业厅的照明、一般银行的防盗系统、大型博物馆、展览馆的防盗信号电源等。2.二级负荷 二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的负荷,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性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中断供电系统将影响较
7、重要用电单位正常工作的负荷,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负荷、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等。3.三级负荷三级负荷应为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负荷。对一些非连续性的生产的中小型企业,停电仅影响产量或造成少量产品报废的用电设备,以及一般民用建筑的用电负荷等均属三级负荷。3.2 负荷计算负荷情况 1. 毎路变压器低压侧的计算负荷:取同时系数路: 路:2. 变压器损耗路路3. 变压器高压侧计算负荷路路4. 每路低压侧的功率因数路:路:5. 每路高压侧功率因数路:路:负荷名称计算负荷回路数供电方式有功(kW)无功(kvar)1#出线75901电缆2#出线1001201电缆3#出
8、线30401电缆4#出线80901电缆5#出线901001 电缆6#出线35451电缆电容器回路-23.3 无功补偿3.3.1 无功补偿概述功率因数是衡量供配电系统是否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户中绝大多数用电设备,如感应电动机、电力变压器、电焊机及交流接触器等,他们都要从电网吸收大量无功电流来产生交变磁场,其功率因数均小于1,需要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感性用电设备都需要从供配电系统中吸收无功功率,从而降低功率因数。功率因数太低将会给供配电系统带来电能损耗增加、电压损失增大和供电设备利用率降低等不良影响。所以要求电力用户功率因数必须达到一定值,低于某一定值时就要进行补偿。国家标准G
9、B/T 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导则中规定:“在企业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凡功率因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应在负荷侧合理装置集中与就地无功补偿设备”。为鼓励提高功率因数,供电部门规定,功率因数低于规定值予以罚款,相反,规律因数高于规定值予以奖励,即实行“高奖低罚”的原则。3.3.2 无功补偿的计算1. 确定每路补偿容量现要求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补偿低压侧,考虑到变压器有损耗,可设低压侧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2来计算。路:参照供配电技术(第三版)唐志平主编P309附录表A-2并联电容器的技术参数。选取BIMJ0.4-14-3型电容器,需要数量路: 实际补偿:路:参照
10、供配电技术(第三版)唐志平主编P309附录表A-2并联电容器的技术参数。选取BZMJ 0.4-10-3 型电容器,需要数量实际补偿: 补偿后每路计算负荷与功率因数路:低压侧: 高压侧: 路 0.9 符合要求 路:低压侧: 高压侧: 路 若有一路变压器发生故障, 则要闭合低压联络,使一台变压器带两路的所有负荷;低压侧: 符合要求高压侧: 符合要求 3.3.3 无功补偿方法功率因数不满足要求时,首先应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然后进行人工补偿。(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是指未装设任何补偿装置的实际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就是不添置任何补偿设备,采用科学措施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的需要量,使供配
11、电系统总功率因数提高。1. 合理选择电动机的规格、型号。2. 防止电动机长时间空载运行。3. 保证电动机的检修质量。4.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5. 交流接触器的节电运行。(2)人工补偿功率因数用户的功率因数仅靠提高自然功率因数一般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还必1. 并联电容器补偿。是目前用户、企业内广泛采用的一种补偿装置。具有下列优点:#有功损耗小,为0.25%-0.5%,而同步调相机为1.5%-3%;#无旋转部分,运行维护方便;#可按系统需要,增加或减少补偿容量;#个别电容器损坏不影响整个装置运行。2. 同步电动机补偿。3.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3.3.4 并联电容器的装设与控制1.并联电容器
12、的接线并联补偿的电力电容器大多采用接线,低压(0.5kv以下)并联电容器,厂商已做成三相,其内部已接成形,少数大容量高压电容器采用Y形接线。2. 并联电容器的装设地点#高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补偿是指将高压电容器组集中装设在总降压变电所的6-10KV母线上 。#低压集中补偿低压集中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集中装设在车间变电所或建筑物变电所的低压母线上。#单独就地补偿单独就地补偿是指在个别功率因数较低的设备旁边装设补偿电容器组。我们设计的是10千伏变电所所以应该采用高压集中补偿。3. 并联电容器的控制方式两并联电容器的控制方式是控制并联电容器的投切,有固定控制方式和自动控制方式两种。固定控制方式是并联电
13、容器不随负荷的变化而投入或切除。自动控制方式是并联电容器的投切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且按某个参量进行分组投切控制,包括:#按功率因数进行控制#按负荷电流进行控制#按受电端的无功功率进行控制电容器的分组采用循环投切(先投先切,后投后切)或编码投切的工作方式。4 主变压器的选择4.1 概述变压器是变电所中关键的一次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升高或降低电压,以利于电能的合理输送、分配和使用。变压器的分类方法比较多,按功能分有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按相数分有单相和三相变压器;按绕组导体的材质分有铜绕组和铝绕组变压器;按冷却方式和绕组绝缘分有油浸式、干式两大类,其中油浸式变压器又有油浸自冷式、油浸风冷式和强迫
14、油循环冷却式等,而干式变压器又有浇注式、开启式、充气式等;按用途分又可分为普通变压器和特种变压器;按调压分有无载调压变压器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安装在总变压变电所的变压器通常称为主变压器,6-10(20)kv变电所的变压器常被叫做配电变压器。4.2 主变台数的确定1.应满足用电负荷对可靠性的要求。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中,选择两台主变压器,当在技术、经济上比较合理时,主变压器选择也可多于两台。2.对季节性负荷或昼夜负荷变化较大的宜采用经济运行方式的变电所,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选择两台主变压器。3.三级负荷一般选择一台主变压器,负荷较大时,也可选择两台主变压器。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两路电源供电,一路采用
15、架空进线,一路采用电缆进线;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低压侧要有联络。所以需要采用两台变压器。4.3 主变容量和型号的确定 装有两台变压器时任一台主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满足总计算负荷的60%70%的要求,即 任一台主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能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的需要,即综上,再考虑到未来负荷的发展,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A-3-1,选择S11-M500/10 型电力变压器,Dynll 联结组别由于当联络闭合时,可能会存在两变压器并联运行,要满足以下条件:1.所有并列变压器的电压比必须相同 即额定一次电压和额定二次电压必须对应相等,容许差值不得超过5%。否则将在变压器的二次绕组内产生环流,即二次电压
16、高的绕组将向二次电压较低的绕组供给电流,引起电能损耗,导致绕组过热甚至烧毁。 2.所有并列变压器的连接组别必须相同连接组别不同,将使绕组的二次侧电压出现300的相位差,这一U也将在两台变压器的二次侧产生很大的环流,可能导致变压器绕组烧坏。3.并列变压器的短路电压(阻抗电压)必须相等或接近相等并列变压器的短路电压须相等或接近相等,容许差值不得超过10%。因并列运行的变压器的实际负载分配和他们的阻抗电压值成反比,可能导致阻抗电压小的变压器发生过负荷现象。4.并列变压器的容量应尽量相同或相近 其最大容量和最小容量之比不宜超过3:1.否则可能导致变压器间的环流增加,很容易造成小容量的变压器发生过负荷情
17、况。5 电气主接线设计5.1 电气主接线概述供配电系统中为实现电能输送和分配的一种电气接线;对应的接线图叫主接线图,或主电路图,又称一次电路图、一次接线图。5.2 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发电厂、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发电厂、变电所的分期和最终建设规模; 3负荷大小和重要性; 4系统备用容量大小; 5系统专业对电气主接线提供的具体资料。5.3 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安全:充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满足不同等级负荷对供电的 要求。灵活:能适应各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并能灵活地转换,使之便于操作、检修和适应负荷的发展。经济:力求接线简单、投资少、运行管理费用低,节约有色金属。5.4 主接
18、线设计6 短路电流计算6.1 概述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和运行中,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还要考虑系统的异常状态和故障情况。供配电系统的故障有多种类型,如短路、断线或它们的组合,最严重的故障是短路故障。短路是指不同相之间,相对中线或地线之间的之间的直接金属性连接或经小阻抗连接短路计算的目的主要是供母线、电缆、设备等选择和继电保护鉴定计算之用。6.1.1产生短路的原因绝缘损坏;误操作及误接;飞禽跨接裸导线;短线、倒杆、碰线或人为破坏等等。6.1.2短路的种类1.三相短路2两相短路3单项短路4单相接中性点短路6.1.3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1电气主接线比选;2选择导体和电器;3确定中性点接地方
19、式;4计算软导体的短路摇摆;5确定分裂导线间隔棒的间距;6验算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7选择继电保护装置和进行整定计算。6.2 短路电流计算的方法和短路点的选择6.2.1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1.根据短路计算要求画出短路电流计算系统图,该系统图应包含所有与短路计算有关的元件,并标出各元件的参数和短路点。2.画出计算短路电流的等效电路图。3.选取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计算各元件的阻抗标幺值,再将等效电路求出短路回路的总阻抗的标幺值。4.根据计算公式,由短路回路总阻抗标幺值计算短路电流标幺值,再计算短路各量。6.2.2短路点的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为选择电气设备提供依据,使所选的电气设备能在各种情况
20、下正常运行,因此短路点的选择应考虑到电器可能通过的最大短路电流。为了保证选择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不考虑极其稀有的运行方式。取最严重的短路情况别在0.4kv侧的母线和10kV侧的母线上发生短路情况(点k1.k2点k3k4发生短路)。则选择这两处做短路计算。6.3 短路电流的计算(1) .Ka点短路已知电力系统出口断路器断流容量,取基准容量,基准电流分别为、则各电路抗标幺值:I路: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3-2知10kv架空线单位长度的电抗平均值Ka点三相短路时总阻抗标幺值:Ka所在电压级的基准电流路: 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3-2 10kv 电缆线单位长度的电抗平均值:Ka点三相短路时总阻抗
21、标幺值:Ka点短路电流:(2)Kb点短路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3-2知 0.4kv电缆线 , Kb点三相短路时总阻抗标幺值: Kb点短路电流I路:路:(3)短路时:变压器低压侧最大计算电流为则变压器低压侧电气开关设备预选额定电流为1KA如上表知,对应共接触电阻电抗忽略与3WL线路类似的还有六条计算电流分别为在六条线路中,按其中最大的计算电流来预选每条线路上的刀开关与低压断路器额定电流为400A,对应刀开关接触电阻为0.2m,如上表知,低压断路器接触电阻为0.4m,过电流线圈电阻与阻抗分别为0.15m,0.1m。出线电缆根据载流量预选截面为的铜导体,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A-15-3知其
22、单位长度阻值与阻抗分别为,线路电阻线路阻抗变压器的阻抗()则有低压侧到短路点部分三相短路电流7 电气设备的选择7.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7.1.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1)按工作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电气设备的型号(2)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3)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度和热稳定度(4)开关电器断流能力校验7.1.2 电气设备选择的技术条件(1)按工作电压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Un应不低于设备所在的系统标称电压Uns,即 Un=Uns(2)按最大负荷电流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实际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Imax(或计
23、算电流Ic),即 In=Imax 或In=Ic7.2 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 7.2.1.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两路电源进线,按最大短路电流选择断路器即按联络闭合时选择断路器,按两路在Ka点短路时二者的最大短路电流校验,即按路短路来校验高压侧最大计算电流参见供配电技术 (第3版)表A-4选择ZN48A-12/1600型真空断路器ZN48A-12/1600型真空断路器的校验序号ZN48A-12选择要求电气条件结论项目数据项目数据112kV10kV合格21600A25.04A合格331.5kA22kA合格480kA56.1kA合格5合格所以1QF、2QF、14QF、15QF均选择ZN48A-12/1600
24、型真空断路器。7.2.2低压刀开关的选择在短路电流计算时得变压器低压侧最大计算电流为且短路计算时预选额定电流为1KA,参考低压刀开关全型号表示和含义:,选择HD13BX-1000/31六条出线最大计算电流为,则1QK、2QK、3QK、7QK、8QK、12QF、13QK、14QK均选择HD13BX-1000/31。7.2.3低压断路器的选择(1)变压器低压侧最大计算电流为,参见供配电技术 (第3版)表A-9-5,选择CW2-1600型低压断路器,CW2-1600型低压断路器的校验序号CW2-1600选择要求电气条件结论项目数据项目数据1400V400V合格21600A630A合格3800A603
25、.72A合格450kA合格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的整定:参见供配电技术 (第3版)表A-9-6,动作电流整定为;参见供配电技术 (第3版)表A-9-8,瞬时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为,满足要求。(2)各出线中计算电流最大的是,装在出线上做线路保护用的低压短路,参见供配电技术 (第3版)表A-9-1,选择CM2-400L型CM2-400L型低压断路器的校验序号CM2-400L选择要求电气条件结论项目数据项目数据1400V400V合格2400A350A合格3250A225.46A合格450kA合格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的整定:.参见供配电技术 (第3版)表A-9-1,动作电流整定为.参见供
26、配电技术 (第3版)表A-9-1,瞬时过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整定为。线路脱扣器的配合:出线允许载流量符合要求。(3)为了保证前后级断路器选择性要求,在动作电流选择配合时,前一级动作电流大于后一级动作电流的1.2倍,即 由于低压断路器保护特性时间误差为20%30%,为防止误动作,应把前一级动作时间计入负误差(提前动作),后一级动作时间计入正误差(滞后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仍要保证前一级动作时间大于后一级动作时间,才能保证前后级断路器选择性配合。符合要求(4) 灵敏校验 符合要求该设计中,高压侧的隔离开关仅用来检修时闭合接地,工作在非正常工作状态,通过的电流很小,可按安装地点电压级直接选择,JN15
27、-10型号的高压隔离开关。7.3 母线、柱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及校验7.3.1母线高压侧的计算电流 低压侧的计算电流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A-11-2,高压侧选择TMY-405的母线,低压侧选择TMY-636.3的母线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A-11-2,中性母线的选择LMY-405. 动稳定与热稳定校验:高压侧母线跨距l=0.8m 中心距 a=0.3m,母线,。查图3-12,形状系数K51.05三相短路最大电动力最长的母线横跨了三个开关柜,则母线挡数为3,K=10计算应力满足动稳定要求热稳定最小允许截面:满足热稳定要求低压侧: 母线跨距L=1m 中心距a=0.2m 母线b=63mm h=
28、6.3mm 查图3-12 形状系数三相最大短路电动力:最长的母线横跨了三个开关柜,则母线档数为3,k=10计算应力满足动稳定要求。热稳定最小允许截面:母线实际截面:满足热稳定要求。7.3.2支柱绝缘子高压侧:按工作电压选择,参见供配电技术 (第3版)P112表5-5选择ZA-10型支柱绝缘子。 校验动稳定:,支柱绝缘子用来支撑母线,则,按弯曲破坏负荷计算时K=0.6,,符合要求。低压侧:按工作电压选择,参见实用电子电工手册表10-30选择ZA10-6Y型支柱绝缘子。 校验动稳定:,支柱绝缘装设地点短路在电动力为,按弯曲破坏负荷计算时K=0.6,符合要求7.33穿墙套管按工作电压和计算电流,参见
29、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5-6选择CWL-60/600型穿墙套管动稳定校验:满足动稳定条件。热稳定校验: 7.4 互感器的选择7.4.1电压互感器: 低压侧电压较小,可用电压表直接测量,而高压侧需装设电压互感器来测量电压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A-8 选择JDZJ-10型电压互感器。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A-6-2选择XRNP1-12型高压熔断器做电压互感器。7.4.2电流互感器。高压侧:电流互感器装设地点电压级为,计算电流,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A-7,选择LZZBJ9-12(40/5)型电流互感器。动稳定校验:根据装设地点:不符合要求,参见供配电技术(第三版)表A-7重新选择LZZ
30、BJ6-10(150/5),其参数: 。该型满足了装设地点额定电压,变比,动稳定要求热稳定校验:满足热稳定条件,所以选择LZZBJ6-10(150/5)。低压侧:变压器低压端装设条件为 六条出线中最大计算电流为 则出线处装设条件为 按以上装设条件查供配电技术 江文。许慧中主编分别选择LMZJ1-0.5(800/5)和 LMZJ-0.5(400/5)型号的电流互感器。7.6 配电装置的选择9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9.1 变电所防雷概述9.2 避雷针的选择9.3 避雷器的选择 高压侧避雷器均选择YH5WZ1-17/4510心得体会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序号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架空线电缆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
31、流互感器支柱绝缘子穿墙套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
32、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
33、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
34、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
35、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
36、理技术的研究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 14.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 15.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16. 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 17. 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 1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 19.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20.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 21.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
37、研究和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 24. 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 2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 26.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27.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29.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 30. 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3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 34.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35. 气压式线性摩擦焊
38、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3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 37. 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 38.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 39.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 40.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2. 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 43.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 44. 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 45. 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 46. 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 47.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 48. 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
39、系统 49.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 50. 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51. 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52. 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 53. 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 5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 5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 56.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57. 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58.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 59. 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 6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40、与实现 6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 63.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64. 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 65.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66. 基于单片机的膛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 67. 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68. 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 69. 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 70. 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 71. 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 72. 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73.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
41、采集系统 74. 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 75. 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 76.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77.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 78. 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79. 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 80.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81.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C/OS-的研究82. 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 83.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 84. 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 8
42、5. 基于单片机-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86. 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87. 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 88. 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9. 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 90. 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 91.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92. 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93. 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 94.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95. 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 96. 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97. 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9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 99.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 100. 一种RISC结构8位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 101. 基于单片机的公寓用电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