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教师使用文档+题库练习:-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 . . . 考纲要求1.近代欧洲的思想:(1)洛克;(2)卢梭。2.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1)大抗议书;(2)战。3.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2)人权宣言;(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法国建立制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5.近代中国的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康有为、梁启超和的思想;(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3)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6.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权利的斗争:(1)宪章运动;(2)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思维导图知识主线1一个核心:近代思想的形成与成功实践。2三个组成部分:与专制的思想渊源;力
2、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人民群众争取的斗争。3四点备考建议:一是要注意对近代思想家主的异同的分析比较;二是要将近代西方思想与英、美、法等国代议制政体的建立结合起来思考,特别要注意英、美、法等国对近代思想的实践运用的命题角度;三是注意资产阶级实践中的政治文献与法律文件;四要注意结合时代特征分析评价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为中国近代政治化所作的努力。一、近代欧洲的思想洛克(1)天赋人权学说,包括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2)强调自由和法律不可分。(3)主限制政府的权力,实行分权卢梭(1)追求社会平等。(2)人权学说。(3)社会契约论影响(1)为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2)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
3、了影响和推动作用。(3)鼓励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规律启示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有着诸多不同:洛克认为国家权力有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外交权属于君主。孟德斯鸠以法律为中心,提出了新的“三权分立”学说。他主人民集体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从而使三权之间真正形成了三足鼎立并互相监督制约的关系,从而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达到反对封建专制的目的。二、近代欧洲的实践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权利请愿书容: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斗争大抗议书提出废除各种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与专制
4、的斗争1640年,战爆发。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建立国。1653年,克伦威尔掌权,建立护国公政体。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法国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法国大革命时期1791年宪法制宪议会颁布,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1792年,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君主政体,成立法兰西第一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1799年,雾月政变,实行军事独裁。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波旁王朝复辟19世纪中期的斗争1848年,法兰西第二国建立。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三国建立。1875年宪法的
5、通过,法国最终确立了制。规律启示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具有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三、政治的重要文献背景容影响独立宣言欧洲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平等与天赋人权不可侵犯;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原则,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国家的最高权力来自于人民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化的进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
6、翻了清朝的统治;临时政府建立;袁世凯企图篡夺革命的胜利果实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否定封建专制、推动了中国化进程规律启示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都以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等启蒙思想的核心容作为理论根基,都是西方制度史上具有法律性、纲领性和理想性的重要文献。四、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限制王权,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英国的政体由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制责任阁制的形成沃波尔是实际上的第一任首相,其特点是阁权力逐渐增强,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代议制的基本特点连续性、渐进性,议会、阁制、政党政治等
7、是代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代议制制的建立容与原则1787年宪法确立了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的体制,确立了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国家体制,国会拥有立法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行政权属于总统,对州与联邦政府的权力也做了规定意义近代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很多国家所仿效,促进了世界化进程规律启示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使实际权力转移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的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转变,确立了以法律保障个人自由权利的制度。五、近代中国的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近代中国的思想(1)康有为: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政治学
8、说相结合。(2)梁启超:扬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结合。(3):三义辛亥革命前后与专制的斗争(1)辛亥革命。(2)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先后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勋复辟和维护临时约法的护法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前实行了普选制度。“三三制”。1945年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的运动。土地改革运动斗争的胜利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规律启示维新变法思想和革命思想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只不过二者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康有
9、为、梁启超代表了上层资产阶级利益,而代表了中下层资产阶级利益。二者的主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不同的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实现的方式不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采用改良方式,以为代表的革命派主以革命方式。其次是所主建立的政体不同,康有为、梁启超主建立君主立宪制,主建立制。六、近代欧洲工人要求的斗争英国的宪章运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先后为获得普选权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请愿运动。对社会政治制度的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国际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心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国际1889年
10、第二国际建立,推动各国工人政党的议会选举斗争,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化进程规律启示第一国际的成立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斗争目标更加明确。国际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考向一价值观关注早期启蒙思想的世界意义典例1(2013高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摘自清议报(1901年)材料二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
11、)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1)材料一中“学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知识定位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设问解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第(1)问从例证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可知“学理”为欧洲启蒙思想;然后从材料出处、材料容分析回答第二小问
12、,说明启蒙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第(2)问先提取材料出处的时间信息“1903年”(戊戌变法已失败、辛丑条约已签订),以与报刊信息新民丛报,它是资产阶级立宪派梁启超等人反对革命的报纸,再结合材料二容进行分析、说明。答案(1)启蒙思想;指引当时中国政治变革。(2)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运用“一种思想,多种模式”思路整合本专题知识1“一种思想”:指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思想,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价值具有普遍性。2“多种模式”:指世界各国在启蒙思想指导下,根据本
13、国的国情而形成了多种政治体制,教材主要涉与的有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制等,任何模式都表达了的价值观,但是,都不是唯一的模式,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忽视各国国情,否定世界政治模式的多元化是错误的。这是教材编写的主旨,也是我们学习本专题的指导思想。考向二关注主干知识中国思想与反专制的斗争典例2(2013高考)辛亥革命爆发后,巡抚宝琦曾致电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蜂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
14、公天下,宣布。宝琦致阁电(1911年11月11日)(1)概括指出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知识定位大臣奏折辛亥革命的影响材料解读第(1)问根据材料中“宪法信条,业经颁布”“瓦解瓜分,危在旦夕”“实渴望政体”等信息概括。第(2)问联系所学清政府采取的措施回答即可。答案(1)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实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帝国主义伺机扩大对华侵略;实行成为大势所趋。(答出三个要点即可)(2)起初,清政府拒绝实行,派兵镇压革命军;后来,迫于革命形势发展,清帝不得不宣告退位。对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在反专制斗争中作用的认识(1)从
15、历史角度:在倡导“去君统、”的同时,强调中国民力低下、民智未开、民德未兴,反映了维新派在宣传上比较激进而实际上又软弱无力的矛盾。(2)从现实角度:融合了中西政治文化之精华,创立了以学说为主要容的主义思想体系,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进步与觉醒,启发着人们追求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典例3(2013全国卷高考)近代社会的思想与实践材料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与残
16、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1895年)(1)概括指出材料中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进程中的意义。知识定位近代中国思想与实践解读材料解答此题
17、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第(1)问由材料中“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可知,这种选举与科举功名相结合,由“其人能读书明理者”以与材料中的“意合”程序和“其权虽出于君上”等信息得出这种设计方案的原则。第(2)问为开放性问题,要依据此题主旨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议员选举与科举功名相联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军国大政仍归君主。(2)进行制度设计;为之后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思想与专制理论的区别1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思想代表近代新兴的、进步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其反抗封建专制的思
18、想武器;专制理论代表封建地主贵族和特权等级的利益和要求,是为维护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2对人的权利认识不同(1)思想强调人、人的权利和尊严;专制理论轻视人,无视并践踏人的权利和尊严。(2)思想强调人格独立,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天赋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专制理论则认为臣民只是供统治者任意驱使,没有任何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奴隶,应绝对服从君主。(3)思想坚持人利平等,都有权、有机会参与和影响国家政治;专制理论认为出身和血统的不同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地位、权利和身份也各不相同,只有少数人能参与国家政治。3对国家权力的认识不同:思想认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人民有权选择、推翻政府;专制理论则认为权力来自上帝,神
19、圣不可侵犯,不受人民和法律的约束。4对治国原则的认识不同:思想主法治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超越法律的个人和政府;专制理论则主人治,特权阶级“出身高贵”,是社会的上层,属于统治阶级,应享有特权,在法律上不能和下等人平等。押题1(立意:主干关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政治文献与思想的关联)奥林普德古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位女政治活动家,在人权宣言发布后,她起草并发表了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第一条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利的享有方面与男人平等。第二条一切政治结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类自然的与不因时效而消灭的妇女与男人的权利,这些权力是自由、所有权、安全与尤其是对压迫的反抗。第三条一切
20、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任何团体、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利。条文条文所主的妇女权利(不得抄录原文)相应的理论根据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转引自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上表。(2)从容上看,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与人权宣言的关系如何?指出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发表的特殊意义。答案(1)条文条文所主的妇女权利(不得抄录原文)相应的理论根据第一条妇女的平等权利(男女平等)天赋人权第二条妇女的基本人权(自由、安全、反抗压迫)社会契约论第三条妇女的主人翁地位(政治地位)人权说(2)关系: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是对人权宣言的具体实施。意义:关注妇女权益,倡导
21、彻底的自由平等人权,有利于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解析第(1)问先分别概括一、二、三条容,注意不要摘抄原文,相应的理论依据应结合人权宣言的容回答,如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权等;第(2)问通过第(1)问可以看出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是人权宣言容在妇女权益上的具体表达,它的发表有利于妇女解放、彻底实现自由平等等人权和法国大革命的发展。押题2(立意:主干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干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与中国文明的嬗
22、变材料二近年来,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如:既然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何后来会发生袁世凯复辟?临时约法是否真正巩固了革命成果?为什么后来又出现新文化运动呢? 辛亥革命研究资料汇编(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树干断了,树墩还在”?(2)你是否同意“辛亥革命后观念深入人心”的说法?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答案(1)“树干断了”:指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树墩还在”:指封建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儒家传统思想根深蒂固。(2)观点一:同意。理由:用法律手段巩固成果;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新文化运动兴起,从思想根源反对专制等。观点二:不同意。理由:袁世凯复辟说明君主专制势力强大;临时约法没
23、有真正实施;尊孔复古说明专制思想依然占统治地位等。1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权利请愿书本已在国会全体会议上批准,但由于一项非法宣言而遭毁坏,该宣言使请愿书对其本身、对国会权力、对臣民自由以与对发布此请愿书的目的都起了破坏作用;现在这只能说明:在法律和自由已经严肃而明确地宣示之后,那些大臣们依然飞扬跋扈,竟敢破坏王国的法律和压制王国的自由。大抗议书(1641年)节选(1)材料表达了怎样的政治主?(2)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为实现上述主进行了怎样的斗争?说明了什么?答案(1)主:反对王权滥用;崇尚自由,法律至上。(2)斗争:议会取得战胜利,处死查理一世,成立了英吉利国;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
24、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说明:与专制的斗争充满了残酷性、曲折性、复杂性。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讯的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言(1774年)材料二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1)指出材料一所述宣言与独立宣言对北美殖民地政治属性认
25、识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答案(1)差异:前者是殖民地;后者是独立国家。原因:前者对宗主国英国存在幻想;后者幻想破灭,走上独立战争道路。(2)改变:改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解析注意材料一出处殖民地权利宣言,独立宣言宣称北美殖民地政治属性是独立国家,差异的原因是认识的区别。第二问考查美国的1787年宪法的相关容。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
26、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用史实说明法国革命如何“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2)依据材料,归纳作者观点并指出理由。答案(1)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2)观点: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由君主来完成革命。理由:君主领导完成革命可以避免政局动荡,社会遭到破坏,成为一个自由民族。解析第(1)问考查
27、法国大革命在摧毁旧制度、旧思想方面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等”;第(2)问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由君主来完成革命,其理由是君主革命“危险性较小”即可以避免政局动荡,社会遭到破坏。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民却毫无自由;或者是,公民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
28、空文宪法与,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立宪法议(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梁启超思想主的不同特点。(2)据材料一、二,分析说明两者思想主本质是否一致?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你的判断。答案(1)孟:法律限定公民与政体的自由程度。梁:强调宪法与相互保障。(2)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强调宪法(或法律)与公(或公民自由)是不可分割的;突出强调法治。5(2013全国卷高考)近代社会的思想与实践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与中国人而被外国
29、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鸿章附呈藩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
30、。”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进程中的作用。答案(1)宗旨: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任务: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2)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
31、备。解析此题考查报纸在中国创办的情况与其作用。第(1)问,从材料信息看,洋务派办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布告各国,咸使闻知”“彼君臣闻之”,也就是注重对外宣传,披露洋人之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归曲于彼”“比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即警示洋人,而“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则旨在维护朝廷。维新派创办报纸的宗旨和任务则是为其维新变法服务的,政治目的性强,目的在于传播维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报纸的创办对于冲破专制统治的言论禁忌、拓展国人视野、解放国人思想、为维新变法作舆论准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胡适指出:民十三以后,他(
32、)改造的国民党成为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这四五年来,又渐渐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我们如果平心估量这二十多年的盘账单,终不能不承认我们在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傅斯年指出:“国民党今日之站得住者,不是他自身充分的有站得住的力量,乃是其他结合没有站得住的力量。今日之大难题,即在国民党自身弄得没有方法,而中国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而代之。”廷黻指出:“所谓中央政府的缺点,许多是因为他是中央,全国注目所在,一有错处,容易发现实在中央政府大概说来要比地方政府高明。”以上材料均选自1932年创刊的独立评论(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与“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的理由。(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评述上述历史人物的态度。答案(1)“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对独裁、战,对日本侵略的不抵抗等。“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基本实现国家统一,国家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等。(2)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缺乏独立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他们一方面谴责国民党政府行为,另一方面维护国民政府的统治地位。推动了国民政府抵抗侵略与中国近代化进程。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