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_(45).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9158907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_(4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_(4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_(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_(45).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3年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题(考试说明: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0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3)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6),柳暗花明又一村。(游村)(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8)人们常用“ , ”这两句诗来歌颂受尽折磨仍不改操守、不向恶势力屈服的英雄。命题意图:考察古诗词名句默写。所涉与

2、篇目都是名家名篇,能全面反映考生的这方面积累水平。参考答案:(1)会挽雕弓如满月(2)在水一方(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留取丹心照汗青(5)病树前头万木春(6)山重水复疑无路(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题来源:中考指南(2010年)、部分原创。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3分)工信部发文要求,2009年7月1日后在中国境生产、销售和进口的计算机将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工信部表示,政府为预装过滤软件埋单4170万,预装过滤软件是防止有害信息戗害青少年,网民可随意xi载。(1)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过滤 xi

3、载(2)画线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1分)改为命题意图:综合考察对字音、汉字的识记辨认、改正和书写能力。答案:(1)l卸(2)“戗”改为“戕”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司机酒后驾车致5死4伤,人们纷纷振振有辞地痛斥这种醉驾行为。B公安部打拐行动开展两个多月以来,共解救1597人,让许多家庭找到了丢失的子女,破镜重圆。C我国水资源日见匮乏,提高水价,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迫在眉睫。D每年7月至9月,随着一份份录取通知书飞进考生家中,多少莘莘学子圆了大学梦。命题意图:考察结合语境辨识并选用成语的能力。参考答案:C试题来源:原创4下列句子中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

4、上进行修改。(2分)7月4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禁止组织集体补课、有偿补课的行为;要加强督导检查,对违规补课的行为与时查处。各地中小学校要严厉控制学生作业量,确保学生有自主安排活动的时间。要丰富作业的形式,更新作业的形式,鼓励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参加体育文艺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命题意图:考察对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参考答案:一是将“严厉”改为“严格”,二是将“积极”调至“参加体育文艺活动”前面。试题来源:原创5从下列材料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15个字以)(3分)当地时间2009年7月2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界卫生部长会议上,中国卫生部部长竺向来自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5、与会者介绍了中国政府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措施,并分析了目前中国地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特点。竺指出,中国政府针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点和发展趋势,计划修订国家流感大流行预案,与时调整防控策略与措施。下一阶段中国政府将加大监测力度,使检测网络覆盖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地级市,并通过在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增设实验室和哨点医院,确保早期发现病例,与时跟踪掌握病毒变异情况。命题意图:考察对文字材料中所含信息的概括抽取能力参考答案:中国将修订国家流感大流行预案试题来源:原创6综合性学习:某校九(1)班同学将开展“我爱我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1)【我来主持】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

6、拟一段开场白。(2分)(2)【我来祝福】母亲节到了,请你用最深情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祝福。(2分)(3)【我来鉴赏】下面是毛阿敏演唱的歌曲天之大中的部分歌词,请你作简要赏析。(3分)妈妈 月光之下静静地 我想你了静静淌在血里的牵挂妈妈 你的怀抱我一生爱的襁褓有你晒过的衣服味道妈妈 月亮之下有了你 我才有家离别虽半步即是天涯思念 何必泪眼爱长长 长过天年幸福生于会痛的心田命题意图:考察考生综合性学习成果,涉与口语交际、情境写话与语言赏析。参考答案:(1)示例:家是什么?家是一个港湾。我们躺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享受着家的温馨与快乐;家是一把伞,当风雨来临的时候,她为我们遮风挡雨;家是一首歌,在平淡的

7、日子里,总能奏响和谐的乐音。让我们一起唱响“我爱我家”的颂歌,去感受家的温情与快乐吧!(2)示例:时光荏苒,我们在妈妈温馨的抚爱中长大,妈妈总是把一缕缕温暖与时输送给我们,让我们在纷杂的尘世中不失那份人之初的纯真。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您说声:妈妈,节日快乐!(3)示例:歌词简明,感情真挚,富有韵律感,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是献给天下所有母亲的一首赞歌。试题来源:原创7.200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水浒传(第1组)金银纪念币面市,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在方寸间成功聚首。水浒传金银纪念币的发行,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的文化涵,也使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得以用另一种方式永久传承。下面是

8、其中的一套纪念币(注:币面经过一定处理),请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我知道 图中的人物是,在他身上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 、 等。命题意图:考察古典文学名著的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以与图形辨识能力。参考答案:A:林冲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棒打洪教头、火并王伦等;B:鲁智深(鲁达)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柳等。试题来源:原创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6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8、9题。(5分)黄鹤楼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8诗的首联和颔联连用两个“空”,说说这样写

9、法的好处。(3分) 9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怎样的情怀?(2分)命题意图:考察诗歌鉴赏能力,涉与诗歌的表达技巧与效果,对字词作赏析,能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空余”写的是黄鹤楼,“空悠悠”的“空”写的是白云,黄鹤楼与白云相映,更突出“空”的意境;仙去楼空,唯余无际白云,悠悠千载,令人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试题来源:见中考指南(2010年)(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5分)(甲)卖柑者言(节选)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闻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

10、(威武的样子)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官服的腰带)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d,败坏)而不知理,坐縻(m,通“靡”,浪费)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y,饱食)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乙)杜预碑 杜预制二碑,一沉水中,虑数百年后,水为陵,则碑出。预但知陵谷有变迁,而不知石亦有磨灭。此一说也。然深谷为陵,必实以土,然后为陵谷。既为陵,则石亦埋没,岂复可见?此又不达物理。(选自遯斋闲览)【注释】杜预:晋朝人,博学,政

11、治上、学术上都有建树。但:只。陵谷:山陵和深沟。实以土:靠土填充。实:此处活用作动词,使充实,实在。达:通达。物理:物质变化的道理。10.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1)虑数百年后,水为陵,则碑出( )(2)而不知石亦有磨灭 ( )(3)吾赖是以食吾躯( ) (4)昂昂乎庙堂之器也(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2)此一说也。12.甲段文字借“卖柑者言”,深刻揭露了“”的社会现实(用文中的话回答),表达了。此文中有一个成语是:(5分)13.乙文中说明杜预不明物质变化道理的句子是 。(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命题意图:全面考察文言文的知识点

12、和能力点,注重了课外拓展迁移能力的考察。重点是考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鉴赏能力。参考答案:10、(1)变为(变成为)(2)消灭(3)养活(4)朝廷11、(1)现在您对这些事不去明察,却来查究我的柑!(2)这是一层意思。(或:这是所说的一层道理)12(4分,各2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对当时社会上那些高官显贵们欺世盗名的批判和讽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13、既为陵,则石亦埋没,岂复可见试题来源:语文报、部分自创三、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1分)世博会中国馆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

13、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约为2.7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与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与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 中国的形象,世博理念,让世界更直观地 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世博会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中国馆建筑外观以“

14、之冠”的主体构思,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15、;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简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无论展会期间气候如何,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并转化为电能。顶

16、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增加了通透感。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连接又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形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丰富的、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为其与大自然的

17、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在外观上,它通体披一层鲜亮的红色,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广阔的园区里非常醒目。远远望去,它有一种坚固而空灵的雕塑感。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上层建筑的贴面可以是轻质金属,也可以是轻质瓷。柱子是钢筋水泥的。(摘编自“百度百科”)14.依次填入第段空格处的词语应是( )(2分)A表达 了解 展现 B了解 展现 表达C展现 表达 了解 D展现 了解 表达15.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 。(3分)16.本文围绕“中国馆”介绍的容有:(3分)(1)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2);(3);(4);(5)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特点与外观效果。17.阅读本文,完成下面有关“中国馆

18、”表格容的填写。(3分)命题意图:考察科技作品的阅读,关注身边的人文环境和科学技术,注意了知识性、趣味性、可考性的结合,使材料既有新鲜感和时代气息,又能贴近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参考答案:14、C.(2分)15、列数字(1分)从数字上准确说明了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构造特点(2分) 16、(3分)(2)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1分)(3)世博会中国馆的主体构思(1分)(4)世博会中国馆的技术特点(技术设计)(1分)17.(3分)(1)充分体现“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1分)(2)主从配合,国家馆为“斗冠”(或“之冠”),地区馆为广场(或“舒展的平台基座”)(1分)(3)红色,鲜亮醒目(

19、1分)试题来源:语文报,部分自创(二)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第1821小题。(16分)“富二代”林 希“富二代”教育问题,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上一辈人经过艰苦奋斗,遇上大好年代,摆脱贫穷,使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也让后辈人过上了平安日子。一些富裕家庭,深受过去贫穷日月的煎熬,想方设法要让子女在生活中得到补偿,再加上父母爱孩子的美德,于是富二代的教育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倘不能得到正确引导,很可能膨胀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疼爱孩子,是人的天性,只要条件允许,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受委屈,但这个“委屈”是有界限的。对孩子注意饮食,增强营养,自然是父母的职责,但锦衣玉食,营养轰炸,也未必就是对孩子的疼爱。如

20、今孩子爱吃洋快餐,一位老朋友就犯愁地对我说,他家小子,每天都是麦当劳,吃得胖胖圆圆,真让人着急。不去麦当劳,小子不吃饭,怕孩子饿着,最后一次吧,还是去了麦当劳。如此,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孩子吃得圆圆胖胖,家长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中国人对于孩子的饭菜,传统的主是“随菜随饭”,无论穷家富家,一般人家不会由孩子挑选饭菜。随菜随饭,孩子不会偏食,也会得到营养平衡。每天领着孩子去吃洋快餐,看似要给孩子特殊营养,其实洋快餐并不一定科学。饮食还是一个不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长调理得好,是可以让孩子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最最重要,还是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要让孩子避开不良影响,使孩子能够正确看待家庭逐步富裕

21、起来的现实,正确对待已经富裕起来的家庭经济状况。我的儿童时代、少年时代,应该属于富裕家庭了,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并没有什么优越感,家庭教育非常严格。小时候,家里也有车,那时候没有家庭汽车,富裕人家一般都有包月车,也就是胶皮车,不是出门叫过来的胶皮车,是只为自己一家人乘坐的胶皮车。自己家里有包月车,但孩子去学校,绝对不能让车子送。我们一帮小兄弟,每天早晨一起背着书包呼啦啦往学校走,母亲从来不会派车子送我们去学校。于此,母亲有严格规定,除非暴雨,天气极端恶劣,绝对不派车送孩子去学校。母亲说:“连去读书的路都不肯走,将来你还肯走什么路呢?”比起现在拿公车送孩子去学校的人们,我的母亲真是太高尚了。说到

22、穿衣,除了过年,孩子不穿新衣,一茬一茬往下“倒”,新衣服只给大哥穿,下边的弟弟,只能穿哥哥换下来的旧衣服。我们淘气,穿不上新衣服,和母亲捣乱,到学校找一把破椅子,故意把裤子挂破。母亲自然也看出孩子的阴谋,适当买一件新衣服,也算是一种安抚了。还要说吃饭。中国是个农业国,爱护粮食,是中国人的基本品德。我们小时候,家境再好,可以有鱼有肉,但对于粮食绝对怀有神圣感,吃饭时最大的规矩,就是不许剩“碗底儿”,吃多少,盛多少,剩“碗底儿”是要受到惩罚的。我们小时候听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浪费粮食受到报应的故事。说是一户富裕人家,每天烧饭,洗米时不知道爱护粮食,随着洗米水倒掉许多粮食,隔壁邻居从下水道收起他家流过

23、来的粮食,晾干后存起来,日久天长存了很多很多。后来这户人家败落到没有饭吃,邻居送来了粮食。这户人家感激邻居的救济,邻居告诉他们说,这些粮食都是你家多年倒掉的粮食。这家人为此羞愧难当,忏悔自己的过错。直到现在,我在外面吃饭,一碗饭送上来,我绝对往自己小盘里分出一小份,决不拉过大碗来就吃,吃不了。朋友们对于我的习惯颇是赞许,再说到如今某些大食堂里严重的浪费粮食现象,大家无不感慨。富二代教育从细微处着眼,更要注意品德教育。孩子都喜欢宠物。我们小时候可以养鸟,可以养兔,可以养小白老鼠,可以养荷兰猪,但不许养鸽子,不许养狗,养鸽子扬,养狗伤邻。过去旧只有租借地里的洋人男人遛狗,太太抱狗,旧城里没有人在胡

24、同里遛狗。谁敢牵着一条大狗在胡同里逛,遇见厉害的,就是一场麻烦。再至于横行霸道,欺侮邻里,那就更不能容忍了。旧日,家里老少乘车回家,必须在胡同外下车,不像现在汽车几乎要开到炕头上。富二代的出现是好现象,但要跟进富二代的教育。创业的一代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下一代就要努力改变家庭的文化品位。富二代应该是读书的一代,寻求国家进步的一代,造福社会的一代,富二代应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应该是民族未来的希望。(选自今晚报2009年6月3日)18根据文章容,解释什么叫“富二代”。(2分)19作者列举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何目的?(2分)20你认为对“富二代”应该怎样进行教育?(2分)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

25、的观点?(2分)21中国人在教育子女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但感人并一定就正确,有的甚至是非常残忍愚昧的。你能写一段话,用人所共知的事实来证明这一观点吗?(4分)命题意图:考察议论文的文体阅读能力,注重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参考答案:18上一辈人经过艰苦奋斗,遇上大好年代,摆脱贫穷,使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也让后辈人过上了平安日子。生活在富裕之中的这一代便是“富二代”。 19以此来告诉人们,“再富不能富孩子”,一定要加强对富二代的教育,要不然,就会害了孩子。 20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要从细微处着眼,注意品德教育,引导富二代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尊老爱幼,刻苦学习,立志报国;切勿迁就他们。要加强

26、对富二代的教育,期盼富二代能成为有用的一代。 21观点与故事相符,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略。试题来源:语文报,部分自创(三)现代文阅读(13分)伤 口周海亮他坐在正午的里,面前的细铁架上绑一只白晃晃的口琴。他的额头和脸颊上挂着亮晶晶的汗水,他微笑着,尽量用口琴吹出悦耳并且连贯的曲子。可是那曲子并不连贯,它断断续续,调子甚至跑出很远。他端坐着,脸上露出抱歉的表情,口琴声却并不停歇。他旁边放一个红色的小塑料桶,偶尔有行人走上前来,往塑料桶里扔一零钞或者一枚硬币。他并不看行人,更不理会那个塑料桶。他只顾吹他的口琴。可是他的脸上分明写着感激,对好心人,对一零钞,或者一枚硬币。和着曲子,他的脸上表情丰富。人

27、们注意到他肘部以下的袖筒空空荡荡,那袖筒随着他身体的微小动作而轻轻摆动。男人带儿子横穿了马路。他们站在不远处听他吹琴,男孩说那里有个人在“演奏”。男人说他是乞丐,他不过是在胡乱地吹口琴。男孩坚持说,不,不,他在认真地演奏。然后,男孩跟父亲要十块钱。什么?男人吃了一惊。五块钱也行。男孩让了一步。你要给那个乞丐五块钱?是,我想给他五块钱。男孩认真地说,我们听了他的演奏,我们应该付钱他那么认真,他没有胳膊男人想了想,掏出五块钱递给男孩。男人拉着男孩的手,径直走到他的面前。恰逢一曲终了,他抬起头,舔一舔干燥的嘴唇,冲男人和男孩笑笑,然后将头深低下来,在肩膀上擦一擦汗水。男孩捏着五块钱,向前跨一步,试图

28、将钱扔进他面前的红色塑料桶。稍等,男人说。他将五块钱重新握到手中。男孩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父亲。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对他说。他再一次抬头,再一次看面前的男人。他的脸呈现出紫黑的颜色,分不清是因了的照晒还是因了男人的话。他的嘴微,嘴唇轻轻抖动,然而,他没有说话。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重复说,你知道,现在骗子太多我不想让我和儿子再一次受到欺骗。我绝对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想证明你是乞丐请你原谅我可是我不是乞丐。他说。你不是乞丐?我不是乞丐。我只是艺人在大街上吹口琴的艺人。男人不知是否应该把手里的五块钱扔进塑料桶。他迟疑着,愣怔不动。我还是想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坚持说,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证明

29、一下他低下头,久久不语,然后,将嘴唇重新凑近口琴,吹起另一首曲子。他似乎完全沉浸到自己的曲子里,对面前的父子二人视若不见。男孩看着父亲。他感到不知所措。最终男人还是将那五块钱扔进了塑料桶。他拉起男孩,转身,往回走。他们需要重新横穿马路。身后的口琴声戛然而止。稍等!他喊住父子二人。他努力低下头,用牙齿咬开胸前的两粒纽扣。一滴汗水恰在这时滑过额头,滴进他的眼睛。他用一种艰难并且笨拙的姿势脱下身上的T恤衫,男人和男孩同时看到他丑陋并且可怜的残肢的确,他的两个肘部以下,空空如也。男人和男孩,同时愣住。男人开始不安和尴尬。男人说,对不起。他笑一笑,重新用笨拙并且艰难的姿势将T恤衫穿好。他再一次低下头,用

30、牙齿仔细地系上胸前的两粒纽扣。他抬头看看男人,对男人说,请收回您的钱。什么?男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请收回您的钱。他重复一遍,我想您还是把我当成了乞丐只有把一个人当成乞丐,才会在意他是否伤残但事实上,我并不是乞丐,我只是艺人我给您看我的胳膊,既非为了博取您的同情和怜悯,更不是为了得到您的五块钱他用光秃秃的肘部指指面前的小男孩,说,我把伤口展示出来,只是想让您的儿子相信,这世上,并非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是骗子;这世上,至少还有诚实他埋下头,再也不肯说话。稍顷,又一支曲子在正午白晃晃的里飘荡开来。(选自小小说选刊2009年第17期)22.标题解读联系全文说说文章以“伤口”为题,有哪几层含义。(2分)

31、23.阐述原因吹口琴者为什么拒收男人的五块钱?(2分)24.感知人物本文人物形象刻画细腻生动,其中吹口琴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你简要概括一下他的形象。(2分)25.词句品味文章画横线处都写到了吹口琴者的“笑”,请揣摩三处“笑”有何不同之处。(3分)26.手法欣赏小说在表现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例谈谈这样写的作用。(4分)命题意图:考察叙事类文章的阅读。涉与人物形象的分析,故事情节的概括,句子的赏析,关键词的作用,手法的作用,标题的解读。参考答案:22.一是指吹口琴者伤残的肘部;二是指男人的不信任给吹口琴者所带来的尊严与心的伤害。 23.因为吹口琴者不是接受施舍的乞丐,而是靠自己的辛勤

32、付出获得收入的艺人,男人的不信任和固执己见给吹口琴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伤害。24.诚实,有骨气,自强不息,乐观面对生活。25.体现了吹口琴者的真诚乐观;对男人和男孩的好心的感激;对男人道歉的宽容。126.示例1:男人的固执、疑虑与男孩的善良、纯真构成对比,这样能更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好地衬托出男人行为的极端性,从而更有力地体现出男人对吹口琴者的伤害。 示例2:男人的一意孤行与吹口琴者的忍让宽容构成对比,这样更好地突出了人应当真诚地对待别人,尊重别人的主题。试题来源:语文报,部分自创 三、写作与实践(50分)27.从下面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1)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他,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幸福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请以“在亲情的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叙事清楚,感情真挚。(2)请以“我不怕”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不少于600字。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