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月考试卷及答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54667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月考试卷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月考试卷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月考试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月考试卷及答案.pdf(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月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L在哪些情况下,两个人不用通讯设备就无法直接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A.在行驶的地铁车厢内B.在漆黑的房间里C.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D.一个人在空中静止,个人在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3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4 .苍蝇a

2、和蚊子b飞过耳边时,我们即便看不到它们也能知道是谁飞过耳边,这跟它们翅膀振动发声的响度L和音调f 有关,则下列关于响度和音调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L a L b,f a f b B.L a L b,f a f b C.L a f b D.L a L b,f a f b5 .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D.在声音传播途径中植树造林6.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D.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

3、声波7.从波形上看,下列哪个是噪声的波形图()8.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 现 象 说 明()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

4、油矿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都能听见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二、填空题:1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人类靠 振动发声的。如右图所示,人耳听到的鼓声,是由的振动而产生。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传播而被鱼听到。1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这是利用来听声音。13.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

5、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14.如图2示,利用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以测出高速运动的网球的速度,该仪器是利用超声波的效应而实现的。由 此(能或不能)推测此装置可以探测出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的汽车速度。三、实验与设计:15.看图说理:图3图4(1)观察图3,你能得出结论是:;(2)观察图4,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按照上图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图3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把鱼吓跑的,而不

6、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图4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16.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活 动1:如 图5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活动2:如图6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 次。(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1 7.如图7,是几个声音的波形

7、,图a和 图b所示为两个不同音叉的波形,图c图d图e所示为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的波形。(1)图a和 图b哪个音叉的音调较高?哪个音叉的叉股较短?(2)比较图c、图d、图e三图,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它们是否正在演奏同样音调和频率的音符?(3)假若三乐器演奏同一音符,你可以听出它们的区别,你从波形图上怎样推断出这一点呢?1 8.小明和小华一起讨论在“在房间为何听不到喊话的回声”之后,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声音在反射时,是否如图所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呢?猜想一:声音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猜想二:声音在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究竟哪一种猜想对呢?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1)用硬纸卷两个长纸筒

8、,用支架支撑,使它们等高且保持水平。(2)在一个纸筒的一端放一只声音较响的机械手表(或闹钟),另一端对准墙壁且成一定角度。(3)使另一个纸筒一端对准小华的耳朵,另一端也对准墙壁并成一定角度。(4)在两个纸筒之间(即手表与小华之间)竖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隔音板,板与墙壁垂直,但不与墙壁接触(留一小段距离),如图8所示,(5)调整两个纸筒与墙壁之间的夹角,使小华听到的声音达到最响亮为止。(6)测量两个纸筒与隔音板之间的夹角,并记录在实验数据表中,重复最后两步,多测几组实验次数123*e入射角304060 反射角304060 小明对表中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 个初步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其中一种猜想

9、的正确。你能否也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并回答:(1)小明同学的(猜想/猜想二)是正确的?(2)小明是按照怎样的程序进行探究的?1 9.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 3 0 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9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 s被探测仪器接收。(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3)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

10、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1.D 2.B 3.D 4.D 5.C 6.C 7.D 8.C 9.D 1 0.A1 1.振动,声带,鼓面,空气,水 1 2.骨 传 导 1 3.声源,传播过程,人耳14.回声,能 15.液体能够传声,固体能够传声,隔一张挡着视线,在中间加隔音板16.划得快音调高,划得慢音调低,齿越疏音调越低,齿越密音调越高,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 也 越 高 17.a音叉,b 音叉,是,能从波形的泛音上判断(也就是一些小的波形变化上判断)18.猜想一是正确的,观察一提出疑问一作出猜想一进行实验一分析、比较数据一得出结论一证实猜想19.(

11、1)超声波,因为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由于能量大,反射回来后仍然能接收到超声波,由于是直线传播,反射后按原路返回,这样就有更好的回收效果(2)4 59 m (3)声波传播速度快,能起到预报作用,而且声波在气球中产生共振,把声音放大,这样才能听到声音,由于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等不同,带来了很多信息,就能判断风暴的情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填空题1.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的原理,光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大.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X 10 8 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 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12、m.3.20 0 9 年 7月 2 2 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了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 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4 .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的缘 故.(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5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 0 ,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一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匕那么反射角是 度.6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

13、象;池水映 明 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7 .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加水,将观察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8 .如图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M N 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 为法线,根据图示,M N 下方的物质是,折 射 角 是 一,反射角是二、选择题9 .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A.9 0 B.0 C.1 8 0 D.4 5 1 0.一个人在竖直平面镜前以4.5 m/s 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像对镜的速度是A.4.5 m/s B.9 m/sC.大于 4.5 m/s D.小于 9 m/s1 1.2 0 0 9

14、 年 7月 2 2 日上午,在我省能观察到日偏听偏食。偏食发生过程中,太阳光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 形 的 B.正方形的C.弯 月 形 的 D 成条形的1 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 X 1 0 8 m/s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1 3.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A.1 点 2 0 分 B.1 0 点 2 0 分C.1 0 点 4 0 分 D.1 1 点 2 0 分A.拱桥倒影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钢笔错位D.树林间的光线1 5 .若平行光线被某种镜面反

15、射后,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某一点发出的,则这种镜是A.平 面 镜 B.凹面镜C.凸 面 镜 D.潜望镜1 6 .一个同学从一块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镜里恰好能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B.平面镜里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C.该同学头部和脚部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全部进入眼内D.此平面镜表面一定不光滑,相当于一个凸面镜1 7 .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1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D.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16、1 9.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A.3 0 B,4 5 C,6 0 D.9 0 2 0 .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 0 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A.3 0 B,3 5 C,4 5 D,5 5 三、简答题2 1 .为什么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等本身不发光的物体?2 2 .通过篝火上方的空气看物体,为什么会使人感到物体在晃动?四、作图题与探究2 3 .根据甲图中所示的光线传播情况,在适当位置上放一平面镜.2 4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乙物体A B C 的像.甲 乙2 5 .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

17、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五、计算题2 6 .1 9 8 4 年 4月 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这颗卫星离地面高度是3 5 8 0k m.求从地面发射的电波到达卫星并从卫星返回地面的时间约是多少秒?(无线电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2 7 .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9 m,竖直立着的2 m长的竹竿的影长2.2 m,问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作出图后再解).2 8 .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4 0 角,试问:(1)你如何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线照亮竖直井内的水面(要求作图说明).(2)计算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

18、角是多少度?参考答案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1 .光的直线传播真空2.光的直线传播3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4 .漫反射5.1 20 06 .折射反射7.硬币的像光的折射(提示:人眼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确定位置的,即顺着折射来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来确定方位的)8.玻 璃 Z 6 Z 39.B 1 0.A 1 1.C 1 2.D 1 3.C 1 4.D 1 5.C 1 6.C 1 7.A 1 8.B 1 9.B 20.D21 .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桌子、墙壁等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发生漫反射的缘故.22.篝火上方的热空气上升,空气的密度发生变化(光在冷热空气间发生折射)因为折射光线的方向也发生

19、变化,使得物体像的位置也在变,所以看上去好像物体在晃动.23.2425.(1)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6.0.0239 s27.6.27 m28.(1)(2)65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 确 的 是()A.实像是由光的

20、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 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 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 是()A.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B.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 c m 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c m B.1 0 c mC.1 5c m D.25c 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

21、的像,则 这 个 像 定 是()A.缩小、正立的虚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 看 到 的()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 所 在 的 范 围 是()A.u fB.f u 2 f9.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

22、用的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8 c mB.一定大于2 0 c mC.一定在8 c m 到 10 c m 之间D.一定在10 c m 到 16 c m 之间1 0.当物体距凸透镜8 c 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 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A.f2cm B.2cmf2f缩小例实像2f v/有清晰像两儡照相机u=2f等大倒立实像v=2/有清晰像两侧/放以止凸倒透 镜0实傀 的 见解2症可娴 纲 的捕 1!律给你一副老花镜、一把刻度尺、一张白纸片,请你在晴天里测出它分)2 8.(5 分步

23、骤:把 老 花 镜的一块镜片着太阳光,移动镜片后面的白纸片,直到上面出现一个 测出小亮点到镜片的距离即。由 D =1 0 0 0=求出这块镜片的度数。换用另一块镜片,可求出另一块镜片的度数。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345678910DCDBABDBCC二、填 空 题 1 4.凸透镜,焦点。1 5.A B C,D E,B D,C E。1 6.缩小,倒立;放大,倒立;放大,正立,虚。1 7.甲,甲,短。1 8.无限远,1 0 c m,2 5 e mo 1 9.大气层,大气层。2 0.小,大。三、作图题2 1.略。2 2.略。2 3 .提示:凹透镜,凸透镜,四、探究与创新题2 4 .中间薄边缘厚,中间

24、厚边缘薄;字变小,字变大。2 5.呈现在光屏中央;d,a,d,e,放大。2 6.(1)倒立,缩小,实。(2)D (3)能。2 7 .(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等。2 8.正 对,最 小。焦 距f。1 0 0。f 重复前面的步骤。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填空题1 .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品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有一定的熔点,而 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 的.2.体 温 计 的 测 量 范 围 是,最小刻度是.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 6.8 C,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 6.4 C),测量的结果是

25、;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 7 ),测量出 丙 同 学 的 体 温 是.3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 发 现 象 只 发 生 在 液 体,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 和 蒸发现象是在_ 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_ _ _ _ _ _ _ _ _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4 .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 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 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在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从外

26、面走进暖和的教室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体,这是因为一6 .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已经模糊不清,某同学将这个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5 m m处;当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2 0 5 m m处(当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出温度计和刻度尺,放入温水中,温度计水银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 0 5 m m处,该同学测出温水的温度是 七.7 .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 脑 丸 发 生 的 物 态 变 化 是.8 .夏天,打

27、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 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 和一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 现象.9 .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1 0 .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 0 0 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 0 0 就沸腾了,这 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1 1 .水银的熔点是-3 9 ,它在-3 8 时处于 态;它在-4 0 时处于态;它在-3 9 时处于 态或 态.1 2 .下图

28、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 从熔点表中可以查 出 这 种 物 质 是-(当时气压为1 个标准大气压)二、选择题1 3 .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招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 5 (气压为1 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 2 C,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A.2 9 B.3 2 C.3 0 CD.3 5.5 1 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骷

29、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1 5.小 昌 同 学 在2 6 c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 6 B.先下降,后上升到2 6 C.低于2 6 D.等于2 6 1 6 .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达到1 0 0 C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C.水的温度达到1 0 0 才能汽化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17.(多选)几位同学讨论课本中的熔点表时,发表了以

30、下几种观点,正确的是A.熔点表中各物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B.熔点低于0 的物质在常温下处于液态或气态C.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都是晶体D.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放出的热量一样1 8.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B.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D.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19.如果把5000 g 0 的水和5000 g 0 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A.用0的冰

31、好B.用0的水好C.都一样D.无法确定2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D.早晨的浓雾2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 C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冰的熔点是0 ,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B.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C.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2 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

32、点分别为-3 9 、-3 0 C、-1 1 7 ,要测量零下8 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A.煤油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2 4.用纸做成一个纸盒,里面装上水,下面用酒精灯加热,(注意酒精灯的火焰不能烧到水面以上)可以将水烧至沸腾,而纸盒却不会烧毁(水的沸点是1 0 0 、纸的着火点是1 83 C、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是4 0 0 5 0 0 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水吸收了热量,所以纸盒不会烧毁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纸盒不会烧毁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所以纸盒不会烧毁D.纸的散热性好,所以纸盒不会烧毁2 5.

3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2 6 .关于热胀冷缩现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冬季从户外拿进屋内的玻璃杯,可以马上倒入开水B.往储油罐中灌油时,不能灌得太满C.长距离输送暖气的管道,装 有。形的伸缩管D.铁轨接头处留出一定的缝隙三、实验题2 7.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物质?(2)在A B、B C、C D、D 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3)在B

34、C段与D 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物态变化名称变化前状态变化后状态温度吸、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参考答案:1 .固体,晶体,非晶体,相等2 .3 5 4 2 ,0.1 ,3 6.8 ,3 7 3 .表面,表面,内部,任何,沸点,剧烈4 .液化,吸5 .教室里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h6 .5 07 .升华8.液化,汽化,液化,凝华9 .压缩体积1 0 .气压降低,沸点降低1 1 .液,固,液,固12.48,5 m in,海波1 3 .C 1 4.B 1 5.B 1 6.B 1 7.A B C 1 8.B 1 9.A 2 0.A 2 1.

35、C 2 2.D2 4.A 2 5.D 2 6.A2 7.水(2)A B段是固态,B C段是固液共存,C D段是液态,D E段是液态(3)B C段吸热融化,D E段吸热沸腾(4)熔点是0 ,沸点是1 0 0 C2 3.B物态变化名称变化前状态变化后状态温度吸、放热熔化同态液态熔点吸凝固液态固态熔点放汽化液态气态沸点或任何温度吸液化,态液态沸点或任何温度放升华 1念吸凝华气态固态放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选择题1、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 s 内通过20m 的路程,那么它前2 s 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5 m/s D.无法确定2、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

36、0秒,如果他在前5 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 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 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8 m/s B.9 m/s C.lO m/s D.llm/s3、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 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I s 可跑4 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I m i n 能飞5 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A.猎豹速度最大B.旗鱼速度最大C.褐海燕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经 过 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 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

37、在甲前面1.2 米处5、若喷气式客机以108 0km /h的速度飞行,特快列车用3 0m/s的速度行驶,则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是特快列车速度的()A.6 0 倍 B.10 倍 C.3 6 倍 D.6 倍6、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年轻的跨栏名将刘翔,在男子110m 栏决赛中,以 12.9 1s 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勇夺冠军。他在上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A、7.7 m/s B、8.5 m/s C、10m/s D、llm/s7、一般人步行lO m i n 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A、7 m B、7 0m C、7 00m D、7 000m8、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行驶 3 0

38、m i n ,通 过 的 路 程 为()8 题 图 A.3 0 k m B.3 5 k mC.4 0 k m D.4 5 k m9、一辆汽车以速度v l行驶了 1/3 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20km/h 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 km/h,则 v l 的 值 为()A.3 2km/h B.3 4 5 km/h C.5 6 km/h D.9 0km/h10、小明家离学校6 001n 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lO m i 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A.6 0m /s B.6 m /s C.I m /s D.I m /m i n11、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

39、为2 0 m/s 的是:()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百米赛跑的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 4 7 客机1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3 0km/s,当我们站在地面上不动时,在 I m i n 内,我们已随地球绕太阳经过 了()A、3 0km B、5 00km C、18 00km D、108 8 00km1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14、甲

40、、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1:1 B、9:4 C、2:3 D、4:915、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 列 说 法 错 误 的 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1 6、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路边的树木B.走动的列车员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D.火车车箱1 7、甲、乙、丙

41、三架直升机同时上升,v甲v乙Vv丙。乙机驾驶员感到自己在下降,这是因为他把参照物选为()A.地 面B.甲 机C.乙 机D.丙机1 8、一位勇敢的漂流者乘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顺流而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B、以船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C、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1 9、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C.甲乙都向东运动况 是()A.静 止 的 B.由东向西运动C.由西向东运动D.无 法 判 断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D.甲乙都向西运动2 0、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

42、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二.填空题2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 0 0 m高空飞行时,能顺手抓住一颗窗外飞行的子弹,这是因为此时子弹相对于飞机处于_ _ _ _ _ _状态.2 2.一架飞机在1 0 m i n 内飞行了 1 8 0 k m,它的速度是 m/s,合 k m/h,它飞行3 0 s 通过的路程是_ _ _ _m.2 3 .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 5 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2 4 .单位换算:(要求写出过程)(2分)5 4 k m/h=5 4 X=m/s 5 m/s=5 X =k m/h2 5 .甲、乙两名同学在相

43、距1 0 0 0 m的跑道两端同时相向起跑,甲的平均速度是6 m/s,经 过 1 0 0 s 后与乙相遇,那么乙的平均速度是 m/s,相遇时甲跑过的路程是m,乙跑过的路程是 m.2 6 .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达终点时,乙还距终点1 0 m,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 0 m,甲、乙同时起跑,则 先到达终点,要让甲、乙同时起跑,并同时到达终点,则乙应从起跑线前 m处起跑.2 7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 在 2 0 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 0 0 m,这个物体在最后1 0 0 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 m/s,所用的时间是 s.2 8 .一列 长 1 0 0 m的列车,穿 过 5 0 0 m

44、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 0 8 k 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_ _ _ _s.2 9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乙的2倍,乙运动的时间是甲的1.5 倍,那么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 0 .公共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 的;如果以 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3 1 .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它相对于地球是_ _ _ _ _的,相对于太阳是的.3 2 .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 做参照物的.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 做参照物的.3 3 .一列 长 1 5 0 m、以 5 4 k m /h 的

45、速度匀速前进的火车,当它越过一列长1 3 0 m、以 5 m/s的速度同向行走的队伍时,以队伍的第一人为参照物,列车的速度为m/s,需要秒时间可以越过。3 4 .小明坐在一辆行驶的轿车上,自西向东运动,他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是的,相对于乘坐的车是_ _ _ _ _ _ _ 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同的另一辆汽车是一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反的另一辆汽车是一的三、实验与探究题3 5、小明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2 0 m 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

46、,他们的读数分别是2.9 s、5.5 s、7.9 s、1 0.7 s、1 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1)小明跑1 0 0 m的平均速度是;(2)小 明 在 第 个 2 0 m 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3)小明在第个阶段的速度低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了提高成绩,你对他的建议是。3 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1)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 间 t l,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s i;(2)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 2 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s 2

47、;(3)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发现v l=v 2,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吗?。为什么?四、综合应用题3 7、一列火车长2 0 0 m,以 2 0 m/s 的速度通过长1 8 0 0 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5分)3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 m/s 的速度行驶 5 0 0 s,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2 0 m/s 的速度行驶1 0 0 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 0 分)3 9、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

48、(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l,后一半路程为 v 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和后一半相同,则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9分)参考答案2 1、静止,2 2、3 0 0,1 0 8 0,9 0 0 0.2 3、列车每秒行驶 1 5 m 的路程。2 4、5/1 8 m/s1 5,3.6 K m/h 1 8.2 5、4,6 0 0,4 0 0.2 6、甲,1 0.2 7、4,2 5.2 8、2 0.2 9、3:1.3 0、运动,车,3 1、静止,运动,3 2、地球,飞机。3 3、1 0,2 8.3 4、运动,静止,静止3 5

49、、(1)7.8 m/s (2)5,9.5 m/s (3)第一、第二、第四个2 0 n l建议:加强起跑和增强耐力的训3 6、不妥当.因为在实验中探究的是小车下滑全过程的速度变化,小车过中点时有一定速度,不能设定为零,故不妥当v l v 2 2 v lv 2 2 第二次速度大(2 1 即得)3 7、1 0 0 s.3 8、6 0 0 0 m,1 0 m/s 3 9、v l v 2CCCABBCBDCACDDD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的单位是:A、kg B、N C、m3 D、以上都是2、,块石头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A、把石头加热B、把石头磨成粉

50、C、把石头加工成石像D、把石头运到月球上3、杯水倒掉一半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质量不变,密 度 不 变 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密 度 变 小 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4、平常我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的正确含义是:A、铁比棉花质量大B、铁比棉花的密度大C、铁比棉花的体积大D、以上都不对5、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 知 P铜P铁P铝)A、铜 球 B、铁 球 C、铝 球 D、不能确定6、三个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A、铜 球 B、铁球C、铝 球 D、不能确定7、关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