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难点重点掌握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难点重点掌握总结.pdf(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生物难点重点掌握总结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I、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 a (9 8%)。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_ 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 山 病(缺硒)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 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 量 粗 差 鲜。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 0
2、%-9 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量多的物质。(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自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物质运输;维持细胞的形态;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般较多)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金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2、无机盐(1)存在形式:亶壬(2)作用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如 M1+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 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1 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描、过高肌肉乏力)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糖类1
3、、元素组成:1 C、H、0 3种元素组成。2、分类概 念种 类分 布主 要 功 能单糖不能水解的糖核糖动植物细胞组成核酸的物质脱氧核糖葡萄糖细胞的重要能遮物质二糖水解后能够生成二分壬单糖的糖蔗糖植物细胞麦芽糖乳糖动物细胞多糖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个单糖分子的糖淀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蔗糖-1 葡萄糖+1果糖麦芽糖2 葡萄糖乳糖-1 葡萄糖+1 半乳糖淀粉f麦芽糖f葡萄糖纤维素f纤维二糖f葡萄糖糖原一葡萄糖3、功能: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另:能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免疫功能的调
4、节等生命活动。)4.糖的鉴定:(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应。(2)还原性糖避 邈、麦芽糖和乳糖)与斐林试剂在隔水加热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配制:O.lg/mL的NaOH溶 液(2mL)+0.05g/mL CuSO4溶 液(4-5滴)使用:混合后使用,且现配现用。二、脂质1、元素组成:主要由C、H、O组 成(C/H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N、P2、分类:腱肪、类 腹(如磷脂)、固 唾(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3.功能:脂肪: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他鱼形式。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固醇: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谶中具有重要作用。4、脂肪的鉴定:
5、脂肪可以被苏丹m染液染成橘黄色。(在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察一橘黄色脂肪颗粒)三、蛋白质1、元素组成:除C、H、O、N夕卜,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色2、基本组成单位:氨 基 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RIH2N c COOHI氨基酸结构通式:H:氨基酸的判断:同时有氨基和叛基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连在回二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20种城基酸的区别:R基的不同)3.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 肽 键(-CO-NH-)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多肽:由n(n)3)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形成的肽链。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6、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的独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而薮且、空间结构不同4.计算:个蛋白质分子中肽 键 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 基 酸 数-肽 链 条 数。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氨 基 数(或蔑基数)=肽链条数5.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注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及举例)表2-3量白质的部分功18及举例功 能举 例催化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蛋白质类的u的催化下进行的运输血红蛋白运输气气,脂蛋白随血流将脂质从肝运输到身体其他部位收蟠和运动肌肉中的一些蛋白质构成肌肉的收弟系跣有机体结构细胞膜系貌等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还有各种结构蛋白质防御抗体具有免疫功能
7、,凝血蛋白能保护受伤的血管0控调节、控制细胞的生长、分化、遗传信息的表达6.蛋白质鉴定:与双缩腺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双缩胭试剂:配制:O.lg/mL的NaOH溶 液(2 m L)和0.01g/mL CuSO4溶 液(3-4 滴)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 a O H 溶液,再加C u S O 4 溶液。四、核酸1、元素组成:山C、H、O、N、P 5 种元素构成2、基本单位:核 甘 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1 分子磷酸 脱 氧 核 甘 酸 j 1 分子脱氧核糖(4 种)1 分子含氮碱基(A、工、G、C)1 分子磷酸、核 糖 核 甘 酸 1 1 分子核糖(4 种)11 分
8、子含氮碱基(A、5G、C)3、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 核 糖 核 酸(R N A)种类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存在场所脱氧核糖核酸D N A脱氧核甘酸(4种)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核糖核酸R N A核糖核甘酸(4种)主要存在细胞质中4、生理功能: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 白质的合成。(原核、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 N 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 RNA.)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切克;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
9、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垂要补充。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 长,放大倍数越大H镜越 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一玻片标本”越 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一标本移至中央一高倍镜一大光圈,凹面镜一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第
10、 二 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一、细胞的类型工原核细胞:选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真核细胞:直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 迪、植物和 真 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二、细胞的结构1 .细胞膜(1)组成:主要为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和蛋 白质,另仃糖 蛋 白(在膜的外侧)。(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通透性。(3)功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2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支持和保护功能。3 .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
11、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2)细胞器:线 粒 体(双层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帽”,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含少量D N A。叶 绿 体(双层膜):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 中。类囊体上有色素,类囊体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 N A。内质网(单层膜):是 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高尔基体(单层膜):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液 泡(单层膜):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在 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组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核 糖 体(无膜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 心 体(毛
12、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小结: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非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含有少量D N 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特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4 .细胞核(1)组成:核鹿、核生、染色质(2)核膜:理层膜,有核 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 N 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3)核仁: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周期性的消失(前期)和 重 建(末期)(4)染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 N A和蛋白质组成染
13、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H响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5)功能:是遗传物质D N A的储叠和复剋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否具有核膜)5 .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只有保持以上结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方式浓度载体能量举例意义被动运输简单扩散高f低XXOr2、丞、乙醇、甘油、脂肪酸只能从高到低被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易化扩散高f低X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 f高V各种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般从低到高主动地
14、吸收或排出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向外分泌物质。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 生“质壁分离”。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细胞液细 胞 壁(金透,1 1膜),细胆肤 细 胞 质 麻 生 质 层液泡腹J半透及)外界溶液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5、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镶子,滴管,显微镜等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3)在盖玻片 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土),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儿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结果: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 失 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 界 溶 液 浓 度 细 胞 吸 水(质壁分离复原
16、)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 一 节 ATP和酶一、ATP1、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P P g,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葡萄糖);磷酸基团:生命活动的宿密能源物质是强。;,核糖生命活动的余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能。:、-/2、结构:.谏 系*后 备 7 人了中文名:腺喋吟核普三磷酸(三磷酸腺甘)构成:腺噪聆一核糖一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简式:A-P P P(A:腺喋吟核甘;T:3;P: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酶ATP v-ADP+Pi+能量注:(1)向右:表示ATP出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需要能量
17、的生命活动。向左:表示ATP金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2)ATP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是细胞 IIATP与ADP循环转变,且十分迅速。二、酶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 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2、特性:催化性、高效性、特异性 vM 玷 PIIPH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I)P H:在最适p 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隆低。(PH过高或过低,酶活性丧失)(2)温度:在 匙 经 度 下 酶
18、的活性最高,温 度 偏 高 或 偏 低 酶 的 活 性 都 会/-、明显降低。(温度过低,酶活性降 低;温度过高,酶活性丧失)另外:还受腌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的影响。/第二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1648比利时,范海尔蒙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生,而不是土壤。1771英国,普利斯特莱: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荷兰,扬 英根豪斯: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并且需要阳光才能更新空气。1880美国,恩吉(格)尔曼: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1864德国,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1940美国,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米。(糖类中
19、的氢也来自左)。1948美国,梅尔文卡尔文:用 标 C标记的CO?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谈元素的行踪,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二、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 溶 剂(如丙酮、酒精等)。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帙;反之则慢。2、过程:(见书P61)3、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胡萝卜素(橙黄色)最 快(溶解度最大叶 黄 素(黄 色)叶绿素a(蓝绿色)最 宽(最多)叶绿素b(黄绿色)最 慢(溶解度最小)4、注意:丙酮的用途是提 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石
20、英砂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5、色素的位置和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及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的作用。理 是 构 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三、光合作用1、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熊,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条件:而选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过程:生的光解:HQ包1/2O#2|H|酶 ATP的 合 成:ADP+P
21、i+光 能 一 ATP(光能一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条件:有光和无光场所:叶绿体基质过程:C 2 的固定:C02+C:5 2 c3 5 的还原:G +UI 誓 3Q等+C,(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一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总反应式:光能C02+H,0-(CH2O)+O,.绿 体6CO2+12H;X)C6HI2O6+6H2 0+6t)24、实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CO?浓度、温度等(1)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怏。(2)CO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
22、2浓度的增加而加快。(3)温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五、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r延长光照时间 如:补充人工光照、多季种植J增加光照面积 如:合理密植、套种r光照强弱的控制:阳生植物(强光),阴生植物(弱光)I增 强 光 合作用蚯 J适当提高C02浓度:施农家肥I 适当提高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I 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第三节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活细胞在有氢里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 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2、过程:三个阶段
23、C6Hl2。6 醵_ _ _ _ _2丙 酮 酸+H(少)+能 量(少)细胞质基质 丙 酮 酸+比 0 _酶_ C C 2+H+能 量(少)线粒体 H+02 _ 酶_ _ _ _ H20 +能 量(大量)线粒体(注:3个阶段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前来催化的)3、总反应式:C6HI2O6+6H2O+6O2 _ _ _ _ 酶_ _ _ _ _ 6CO2+12H2O+能量4、意义:是大多数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二、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2、过程:二个阶段:与有氧呼吸
24、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 酶 C2H50H(酒精)+C 02 细胞质基质(高等植物、酵母菌等)或 丙酮酸C3H6。3 (乳酸)(动物和人)3、总反应式:c6Hl2。6-2c2H50H(酒精)+2CO2+能量C6Hl2。6 酶 A 2c3H6。3(乳酸)+能量4、意义: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酒精会毒害根细胞,产生烂根现象)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将葡萄糖分解为乳 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三、细胞呼吸的意义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
25、量,其中间产物还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框组。四、应用:1、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3、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氢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注意要保持定的湿度。五、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过 程(见书程9)2、结论:酵母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第五章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第一节细胞增殖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二、细胞分裂方式:“有 丝 分 裂(真核生物体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Y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三、有丝分裂:1、细胞
26、周期: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注: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间期长,分裂期短;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2、有丝分裂的过程: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 后期(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末期结果:DNA分子加 倍;染色体数不变(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2)分裂期前期: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
27、失核膜、核仁 末 现(细胞膜内陷)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不 前 期: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构成同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构成纺锤体纺锤体点末期:由细胞膜向内凹陷把亲代细由细胞板形成的细胞壁把亲代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0同 期 茵斯 中机 后期晨期时h时 期 常期 中期 篇期 末期时向5、有丝分裂的意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 次,细胞分裂一 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生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
28、形态的染色体。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四、无丝分裂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但有 DNA的复制)2、举例:草履虫、蛙的红细胞等。第 二 节 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一、细胞的分化1、概念: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2、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 结 果(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没有改变)3、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区别: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加二、细胞的全能性1、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指植物体中单个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
29、条件下,仍然能够发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潜能。2、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因:植物细胞中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己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3、细胞全能性实例:胡萝卜根细胞离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后长成一棵胡萝卜。三、细胞衰老1、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核膨 大,核膜皱 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线粒体变大且数目减 少(呼吸速率减慢);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度减慢,增殖能力减退;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内水分减 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内色素沉 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2、决定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细胞的增殖能力是有限的,体细胞的衰老是由细胞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30、四、细胞凋亡1、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是细胞的 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2、细胞凋亡的意义: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第三节关注癌症一、细胞癌变原因: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4 物理致癌因子I 外因:致癌因子1化学致癌因子I病毒致癌因子二、癌细胞的特征:(1)无限增殖(2)没有接触抑制。癌细胞并不因为相互接触而停止分裂(3)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4)能够逃避免疫监视三、我国的肿瘤防治1、肿瘤的“三级预防 策略一级预防: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二级预防:防止致癌物影响三级
31、预防:高危人群早期检出2、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放 射 治 疗(简称放疗)化学 治 疗(简称化疗)手术切除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 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 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3,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 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
32、NA复 制 和蛋 白 质 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金:),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样母细胞r*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 裂,形 成2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中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33、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形成部位 M(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同过 程 宜变形期无变形期点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四、注意:(I)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 方,一条来自母方。(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圆。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的它们又可以进行减又分裂膨成生殖细胞。(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 N A的变化规律假设
34、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 对同源染色体,则:它 的 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丝种精子(卵细胞);它 的 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 种精子。它 的 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L 种卵细胞。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
35、为减II(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n(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I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I或减II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家一减I后期姐妹分家一减II后期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答案:减n前 期 减I前期 减n前期 减n末期 有丝后期期减n后期 减n后期 减I后答案:有 丝 前 期 减n中期 减I后期 减n中期 减I前期 减n后期 减I中期 有丝中期第二节有性生殖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脊
36、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3.在有性生殖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物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 过 程(看书)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看书)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 交(看书)例:现有一株紫色豌豆,如何判断它是显性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Aa)?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37、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 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 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制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 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桓圆位置上)。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J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L隐性纯合子(如a a的个体)杂合子:山丕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
38、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 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丕显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 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 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正推类型:(亲代一子代)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1)AAXAAA A全显(2)A A X A
39、 aA A :A a T :1全显(3)A A X a aA a全显(4)A a X A aA A :A a :a a=l :2 :1显:隐=3 :1(5)A a X a aA a :a a =1 :1显:隐=1 :1(6)a a X a aa a全隐 逆:惟类型:(子代f亲代)亲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1)至少有一方是A A全显(2)a a X a a全隐(3)A a x a a显:隐=1 :1(4)A a x A a髭:隙=3 :1五、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一多因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六、基因分离定律的
40、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 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 a):(1/2)1 1纯合子(A A+a a):1-(1/2)1 1(注:A A=a a)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 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x t t,则:(1 )子 一 代(F 1 )的基因型是_ _ _,表现型是。(2)子 二 代(F 2)的表现型是,这种现象称为。(3)F 2 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其中基因型为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答案:(1)T t抗 锈 病(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 性状分离(3)TT或 Tt Tt从 F 2 代开
41、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2、指导医学实践:例 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现型都正常,则 这 对 夫 妇 的 基 因 型 是,他 们 再 生 小 孩 发 病 的 概 率 是。答案:A a、A a 1/4例 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这 对 夫 妇 后 代 患 病 概 率 是。答案:DD或 D d 1 0 0%或 1/2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 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
42、由组合。(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二、自由组合定律两种基本题型:共同思路:“先分开、再组合”,正推类型(亲代一子代),逆推 类 型(子代一亲代)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 d r r 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 D R R 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 d R R,应该怎么做?DDRR X ddir 亲本杂交F1!DdRr|0种植F1代,自交F2D_R_ D_rrddR_ d d r r种植F2代,选矮杆抗病高杆 高杆矮杆矮杆(ddR
43、_)连续自交,直抗 病 不 抗 病抗 病 不 抗 病 到能得到稳定遗传的矮3/16 杆 抗 病(ddRR)水稻。附:杂交育种方法:杂交原理:基因重组优缺点:方法简便,但要较长年限选择才可获得。2、导医学实践:例: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D 控制),母亲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致病基因p 控 制),问:该孩子的基因型为,父 亲的基因型为,母亲的基因型为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小孩,则只 患 多 指 的 占,只 患 先 天 性 聋 哑 的 占,既 患 多 指 又 患 先 天 性 聋 哑 的 占,完全正常的占答案:d d p p D
44、d P p d d P p 3/8,1/8,1/8,3/8四、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1、X Y 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 对):雄性:n-1 对常染色体+X Y 雌性:n-1 对常染色体+X X 性比:一 般 1:1 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柄类。2、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 X隐性遗传的特点:男 女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 X显性遗传的特点:女 男 连续发病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 Y遗传的特点:男病女不病 父一子一孙附:常见遗传病类型(攀苗隹):伴 X 隐:色盲、血友病1.伴 X 显:抗维生素D 佝偻病J常
45、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I常显:多(并)指第三节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经失、重复、倒住、易 隹(看书并理解)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 21号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2、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2)特点: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染色体组数=细胞中任意一种染色体条数例 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答案
46、:3 2 5 1 4 染色体组数=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例 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1 )Aa(2)AaBb(3)AAa(4)AaaBbb(5)A A A a B B b b (6)ABCD答案:2 2 3 3 4 1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
47、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日加倍)原理:染色体变异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直,营养丰 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2、单倍体育种:方法:花粉(药)离体培养原理:染色体变异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现有纯合矮杆不抗 病 水 稻d d r 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 D R 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 d R R ,应该怎么做?PDDRR X ddrrIF1IDdRi-1田子DR Dr dR dr 花粉(药)离体培养幼苗DR Dr(IR dr(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正常植株D
48、DRR DDrr ddRR ddrr(纯合子)高杆 高杆 矮杆 矮杆抗病 不抗病 抗病 不抗病优缺点: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附:育;种方法小结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杂交用秋 水 仙 素 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44-田花药(粉)离体培养原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优缺点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少。方法简便,但要较长年限选择才可获得纯合子。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但结实率低,成熟迟。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1928
49、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S型细菌:菌落光 滑,菌体面夹膜,直毒性 R型细菌:菌落粗 糙,菌体型夹膜,无毒性2、实验过程(看书)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推 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一“转化因子工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1、实验过程:S型的蛋白项,S型菌DNAR赢、f/+DNA 的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三、19
50、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 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2、实验过程(看书)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是 遗传的。(g|J:DNA是遗传物质)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只有R N 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五、小结: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处4,所以D N 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核酸D N A 和 RN AD N ARN A遗传物质D N AD N ARN A第 二 节D N A的结构和D N A的复制:一、D N A的结构 A腺嗦吟1、D N A的组成元素:C、H、0、N、P V 工 鸟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