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表格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表格式).pdf(1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表格教案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m w l.时 课型备课时间年 月 日课题(内容)1、我们的民族小学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 识“坝、傣”等 5 个生字。会 写“坪、坝”等 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 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重点难点关键1、认识5 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9个词语。2、了解课文大致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教具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 的 图片。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时间旁批第一
2、课时一、举 行“民族风情”展示会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阵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
3、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 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第一自然段:坪 坝(b a)绒球花 傣(d d i)族 景 颇(p d)族阿 昌(chd n g)族 德 昂(d n g)族 绚丽多彩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 跤(j i a o)山狸第
4、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 晃(hu d n g)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六、作业1、朗读全文。2、抄写本课“我会写”的字各
5、两行。第二课时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
6、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I)、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
7、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小结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快乐、幸福。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六、布置综合性学习1、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8、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板书设计穿戴1、我们的民族小学 顺着脚印找啃过的树叶齿印“缺牙齿用心观察,认真思考课后小结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由时 课型备课时间年 月 日课题(内容)语文学习园地(四)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2.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 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3.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
9、音,形.义上加以区分。4.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一首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图书馆 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重点难点关键观察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教具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时间旁批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观察中的发现1.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2.小组
10、交流前后两方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a.我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b.我发现鱼睡觉忖是睁着眼睛的C.我发现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叶子闭拢了3.全班交流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 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4.小结延伸同学们的发现真神奇,真美妙!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同学们,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写一则观察日记1.前几天,有些孩子把
11、观察到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U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学生交流,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2.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观察中都有新发现。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再写一则观察日记。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提示: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 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3.学生起草,教师巡视。4.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
12、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5.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6.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7.再次修改,大声读读。8.誉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第三课时自主探索日积月累我的发现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2.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5.教师引导 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异。引导学生从音 形 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6.拓展练习:形近字组词。二.读读背
13、背1.导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我 们 在 花钟一课中,了解了鲜花开放的规律,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歌谣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长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5.师 生 对 读,齐 读。7.看谁最先背下来。8.背诵比赛。9.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在十二个月中不同月份开放的花朵吗?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生长跟时间有
14、关吗?你能试着编编歌谣吗?三.读读认认1.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想想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从而得出结论:带 有“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些器官有关。3.这7个字扩词。4.说出你了解的带有“月”的生字,并组词语。四.宽带网1.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了一
15、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板书设计课后小结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格教案进度第章(单元)第节(课)第 课 新时 珠 里 授备课时间2011年 7 月 日课题(内容)17、孔子拜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 认 7 个生字,会 写 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重点难点关键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懂得为学
16、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具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时间旁批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谈话: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课题)(板书:孔子,老子,并正音:子读z i)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资料,阅读资料袋。(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仲尼”并认记“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2、认读生字和词语。重点指导: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没有i撇,或i横。等:中间凡横应长短不一。境:右 边 是“竟”。授:形声字,右 边 是“受”,不 是“爱二3、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正音
17、。4、同桌读文,相互正音。三、交流名言。1、书上的名言。(1)读一读。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2)背一背。2、你还知道那些名言?四、综合性学习布置任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一、研读感悟1 .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 你 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2 .读一读你画的
18、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 .班级交流读书感受。(1)谈孔子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重点词语理解: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卜分遥远,因此用终于。)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J(谦虚礼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 此,孔子每
19、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2)谈老子“你 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谦虚礼貌)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学 词“毫无保留”、“传 授”。)(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 访”一“拜 见”,“迎 候”一“等 候”。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 访”是敬辞,“访 问”的意思、,“拜 见”是“拜 会、会 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迎 候”和“等 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 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 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这些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4)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
20、的印象和感受。(勤 奋、谦 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所 以 课 文 最 后 一 段 告 诉 我 们(生 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二、再读全文,再感受。三、作业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2、开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收集。板书设计17、孔子拜师拜孔 子 _ _ _ _ _ _ _ _ _ _ _k师(老子)“书山有路勤为径”(大思想家)“学海无涯苦作舟”课后小结进度第章(单元)第节(课)第 课 新时 授备课时间2 0 n年7月 日课题(内容)18、盘古开天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 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 写14个生字。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
21、 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3.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重点难点关键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教具搜集神话故事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时间旁批第一课时故事导入关于神话故事。“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揭题:18盘古开天地。初读感知识记生字。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
22、法。读通课文。a.自由练读课文。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研读交流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 说 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作业复习生字词。练读课文。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3、指导写字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成果展示,师生评议。朗读回味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记忆读。看谁能记住一些优美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练习复述同座练说。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课后作业把 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天盘古 A开/用自己的一切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地课后小结进度第章(单元)第节(课)第 课时课型新授备课时间2011年 7 月 日课题(内容)19、赵州桥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认 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 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
24、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关键学 写14个生字。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具生 字 生 词卡片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设 计时间旁批第一课时谈话导入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开展 读 书“闯关”活动。a.“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
25、,共设三关:字 音 关(读准字音)、句 子 关(读通句子)、感 情 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 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b.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C.同座分别“闯 关 一 次 没 有 闯 过 关 者 可 以 练 习 后 再“闯关 开 展 读 书“展示会”活动。a.“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固、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智慧。b.“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C.“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巩
26、固认字,指导写字“说”字。请 同 学 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查”字。同座互相查写的字。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复习字词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批改、订正。品读课文紧扣主线,研读课文。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交流汇报,感悟课文。a.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b.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C.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璜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上下联系,整合课文。选择赵州桥留
27、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熟读成诵,内化课文。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拓展活动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提示综合性学习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提醒学生注意整理资料,商量商量怎样展示成果。作业抄写第三自然段。板书设计赵州桥时间:1300多年前地点:河北省赵县交河智慧才干设计者:李春雄伟坚固(设计独特):长 宽大 桥 洞 小 桥 洞历史遗产特点 有的互相缠绕美 观(精美图案)有的回首遥望有的双龙戏珠小结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由丽 新时 课 型 授备课时
28、间2011年 7 月 日课题(内容)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 受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3.培 养“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等自学方法。重点难点关键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图文结合,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具挂图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时间旁批(-)激趣交流,学习第一小节。1.揭题,提出希望学生自学读懂课文的要求。2.检查预习成果,出示本课新词,重点正音三个多音字“作”“溜”“乘3.用自己的话说说“名扬中外”的意思,知道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就是指 清明上河图,并板书。4.结合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交 流
29、 对 清明上河图的了解。5.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已经预习中把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学懂了。能读好它吗?齐读第一小节。(-)欣赏感知,明确方法。1.出 示 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自己看后的体会。2.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3.引导学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三)看图读文,激发情感。1.默 读 25 小节,对照图画找一找课文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30、2 .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3 .交流感悟,随机2 4小节。(1)读第2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 体 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2)读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 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布道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
31、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四)抒发情感,运用语言。1 .学生已有一定的情感基础上,朗读课文第5小节。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2 .老师出示自己写的小诗,与学生共勉。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间。扬名海外震国威,惊世绝技人人赞。绝!中华文化真叫绝!板书设计 人物多Y一幅名扬中外的画_ _ _ _ 清明上河图 街市热闹桥头趣景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小结进度第章(单元)第节(课)第 课 新时 课 型 授备课时间2011年7月 日课题(内容)语文学
32、习园地五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围 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3、读背十二生肖。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重点难点关键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3、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具十二生肖邮票挂图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设 计时间旁批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一、激情导入。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2、生自由简单汇报。剪、扎、编、织、绣、雕、塑、绘、
33、刻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二、自学综合性学习。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2、汇报交流。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习作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
34、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指名自由交流。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我的发现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
35、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4、再读词语。日积月累一、读读背背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
36、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结果,老鼠被选上了 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
37、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 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 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
38、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 是 第 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
39、票。我 国 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二、读读认认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已经布置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学生纷纷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由于一些学生的资料是同一类的,就安排了自由组合,相互补充,效果很好。紧接着又进行了习作的指导,学生还在兴头上,都能按要求写出自己想说的。板书设计课后小结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格教案进度第 章(单元)第 节(课)第 课,m#ll新课型时 授备课时间2 0 n年7月 日课题(内容)21、古诗两首授课时间教学目标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
40、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 写 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重点难点关键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具挂图、古诗资料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时间旁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 写 望天门山。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
41、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李 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 仙 谁 来 背 背 他 写 的 诗?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
42、觉)了解背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 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b.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五、书写生字,
43、默写课文练习生字“断、楚、孤、帆”。默 写 望天门山。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第二课时咨习目标认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
44、自由诵读,初步感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教师重点指导:激空蒙淡妆浓抹相宜读通诗句。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学生自由背诵。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交流课前搜集的描
45、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举 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板书设计r碧水:开、回Y1、望天门山 青山:中断、出孤帆:日边来2、饮湖上初晴后雨r 晴水光、山色 Y1雨淡妆比西子.总相宜IJ 浓抹小结进度第章(单元)第节(课)第 课 新时 课授备课时间2011年7月 日课题(内容)22、富饶的西沙群岛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的2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4.学习摘抄课文
46、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重点难点关键1、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2、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的训练。教具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时间旁批第一课时()导入(在黑板上悬挂中国地图,向同学们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默 读 26 自然段:边读边想:课
47、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HI相对应的自然段。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2.学习第2 自然段。(1)默读: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海水都有哪些颜色?设问: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通 过 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 会“五光十色”中 的“光”的意思。准确理解:五光卜色:这里指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鲜艳明亮。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3)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谷1浅 海面、7崖海底片、/”?并 用“因(4)说话训练。找学生指图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卜色、瑰丽无
48、比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 .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 .学习第3自然段:(1)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儿句话?介绍了哪儿种物产?明确:珊瑚、海参、大龙虾(2)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3)朗读第3自然段。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
49、做好铺垫)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_ ,有_ ,有。(4)指导感情朗读。2 .学习第4自然段。(1)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明确:数量、种类(2)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 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4)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明确:第三句(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6)指导感情朗读。3 .学习第5自然段。(1)用学习第3
50、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自 学 提 纲:第5自 然 段 第 一 句 话 的 意 思 是第二、三、四句话的意思是一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拣不完”、“庞大”、“有趣”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和段意。应注意:语句精炼、要点全面。4.学习第6自然段。(1)用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纲自学第6自然段:自 学 提 纲:第6自 然 段 第 二 句 话 的 意 思 是第三句话的意思是。第四句话的意思是。这三句话都是围绕第_ 一 句 话“”来写的。并说明理由。(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几句话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