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学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153061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2章-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学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LOGO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城市城市城市经济经济基基基基础础理理理理论论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首先要理解城市为什么会产生和为什么会在一定地方产生。掌握集聚经济理论的含义,学会应用经济区位理论解释城市为什么会在一定地方发展。深刻理解城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明确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和规律,了解城市化的三种模式。第一节第一节 集聚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本节重点本节重点v聚集经济聚集经济v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的优势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的优势一、聚集经济含义 聚集经济聚集经济是指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些特定有限的范围,并带来厂商成本降低的经济现象。它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动力。集聚

2、经济是基于空间向心力的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外在性。当集聚适度时,出现正的外在性,即发生了集聚经济;当集聚不适度时,出现负的外在性,即发生了集聚不经济。(a)、(b)代表两个不同城市对劳动总需求估计。(a)为较大城市,在既定就业水平下城市区域较大,劳动力边际商品价值也较高。如果两个城市都面对同样的劳动力供给函数S1,Ea,Eb给出各自的就业平衡点;劳动力雇佣要一直达到边际商品价值(Da,Db给出)与工资率相等的点上。为此,两市任何一个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价值都在它们各自劳动力需求曲线以下,直到给出均衡就业点的区域。因而,阴影区Ea,Eb,cdef是与较大城市聚集规模有关的要素生产率的增加。在此必须

3、说明,两个城市工资率相等的假定仅是指这种生产率上的差别反映了空间要素价格差异被消除的长期均衡。事实上,劳动力供应曲线可能是正向倾斜的,这意味着为了吸引更多的工作人员,支付更多的工资,同时,为补偿城市生活“不舒适”,还要增加工资补贴。戴维赛格提出了一个能估计城市总生产函数及其所预示的劳动力需求函数,简化公式:通过上述函数公式,赛格对58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发现,在总生产中如果收益按比例固定,那么对人口为200万300万的城市来说,C值为0.08,即当人口聚集到这个规模时,生产力收益为8%(图2-2的阴影部分)。刘斯维考茨卡斯所做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城市集聚规模每扩大一倍,平均生产力可望有

4、6%的收益;另外,生产率的差别可能在相当程度上由城市间资本密集程度的差别所决定。较高的生产率差别利益意味着一种较大的竞争优势,其可以成为强有力的区位刺激力,并促进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朝城市区域转移。二、地方化经济 地方化经济是行业的集聚经济。如果行业内的企业生产成本随着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就出现了地方化经济。行业集聚经济决定于行业内多个企业的空间分布状态:行业内的企业,若密集地聚合于某个地区之内,企业间可以就近得到相互交往的便利,就会产生地方化经济;反之则不会。可见,同行业的企业在空间上互相靠近,形成企业群就可以降低他们的成本。3.范围经济和关联经济范围经济和关联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生产两

5、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或由此而产生的节约;关联经济是指企业“纵向一体化”引起的单位成本降低,或由此产生的节约。4.买和卖的规模经济与集聚外部性买和卖的规模经济与集聚外部性 加工型产业出现之后,买卖活动的一个本质变化是为了满足生产需要而进行的大量中间产品交易以及群体生产的劳动者对消费品的集体购买。这就扩大了商业活动的范围和内容,产生了商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外部性。5.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共享效率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共享效率 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共享效率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当企业群落共用一个劳动力市场,可以降低用工和就业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二是可以使厂家共享高水平劳动效率并节约劳动力支出和使

6、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6.信息和知识集聚的外部经济信息和知识集聚的外部经济 由信息集聚生成的知识状态的生产力创造收益。而厂商集聚能够加快知识和信息在本产业中的传递,无疑会提高产业中每个厂商的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水平。城市化经济出现的原因和地方化出现的原因是相同的。它是地方化经济效应从产业扩展到区域的结果,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1.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业的共享效率 2.产业集群的外部性 3.交易集聚的外部性 4.城市劳动力集聚的外部性 5.集聚式人力资本形成外部性与城市智能性 一、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主要是指冯杜能,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创始人。他的名著孤立国于1826年完成,

7、成为第一部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杜能古典农业区位论源自于它的“孤立国”模型。杜能首先确立了几个基本假定: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它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地区;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当时火车尚在试验阶段,汽车尚未出现);3.农村与中心的城市具有唯一的市场关系,中心城市是农产品唯一贩卖中心,也是工业产品唯一供应者;4.获得最大的区位地租是农民生产的动力,为此他们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其生产品类;5.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的利息皆假定不变;6.运输费用同重量和距离成正比,由生产者负担。可见,离城市中心越远,运费率越高,区位地租就越小;区位地

8、租与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和运费率都是反方向变动的。这一原理可以用图2-7的模型进一步的解释。纵坐标为土地收益(区位地租),横坐标表示到城市距离,当生产成本一定时,土地收益曲线为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直线,其斜率的绝对值为运费率。另外,由于各种农产品运费率不同,其土地收益曲线斜率也不同,进而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圈层地带,每个圈层由一个获益最高的农作物品种占据。在上图中,a、b、c为三种农产品的收益曲线,a植物收益最高,其他相应次之。距离影响不仅会导致不同作物品种间的圈层替代,还会导致同一作物品种不同耕作方式的圈层替代。而由于离城市越远,运费越高,在当地的农产品生产价格就显得越低。此外,由于不同耕作制度所支

9、付的成本不同,随着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当地的农场品生产价格会相应下降;直到某一点上,采用原来的耕作制度的成本会变得较高,就会被较低成本的耕作制度所取代,从而形成耕作制度完全不同的圈层。杜能正是将运费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综合在一起构建出围绕中心城市的孤立国的农业生产布局模型,这些圈层称为杜能环或杜能圈。在杜能的孤立国模型中(图2-6)所示,共包括六个圈层地带,涵盖了当时所流行的一般耕作制度和农作物品种:1.自由农业带;2.林业带;3.轮栽作物制带;4.轮作休闲制带;5.三区农作制带;6.畜牧业圈。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阿尔弗雷德韦伯是最早对有关城市工业区位的讨论进行系统整理的经济学家。该理论的特点

10、是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着眼于成本最小、运费最省。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厂商是二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厂商是典型的“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假定下,厂商的选址问题变成了厂商如何选择一个“厂址”来最大化它的利润。厂商的行为可以被描述为:从M1、M2获取投入品1和2然后再K点制造出产品3,最后到市场M3出售。韦伯把厂商生产函数定义为固定系数形式。所以,得到:m3=f(k1m1,k2m2)。为了简化分析,定义k1=k2=1,且在此情况下采用最简单的生产函数形式:m3=m1+m2 在此模型中,投入品1和2的生产区位M1、M2和市场区位M3是固定的。不仅如此,投入品1和投入品2的价格P1、P2和

11、产出品3的价格也都是不变的,这意味着厂商是完全竞争性市场M3中的价格接受者。此为,运输费用t1、t2、t3也都被视为给定。由于厂商是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所以在现有的产出品和投入品价格外生给定的情况下,产出品和投入品的运输费用将成为影响利润的唯一因素。韦伯模型虽然简单,但其经济学意义非常有价值。投入品和产出品的运输成本都会对厂商选址产生明显的“拉力”,最终区位是这些力量叠加的结果。可以设想,大量投入品主导厂商在产地集聚出现资源导向性城市;越来越多的产出品主导的厂商在市场周围集聚使该城市成为区域性的市场中心;此外,从城市演进的角度看,韦伯模型很好地描述了投入品、产出品和要素价格在空间范围内

12、的变化对厂商选址的影响。三、中心地带理论 1.克里斯泰勒式的中心地带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泰勒(1933)在南德中心地一书中,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群的观察,系统阐明了中心地带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建立了克里斯泰勒式的中心地带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缺乏严格的理论推导,所以现代经济城市学家往往把它看作来自实际统计研究的一个经验性的科学推断。如图,假设城市体系由主要城市“、大型城市“和中型城市这三类城市组成,那么根据克里斯泰勒的假说,主要城市生产出来的产品将为自身、大型城市和中型城市提供供给,而大型城市生产的成品将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外还出口给中型城市。可见,城市中心的级别和城市产品的市场范围直接

13、相关。在以上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克里斯泰勒认为城市间的空间结构必须满足一个重要条件是每个城市市场区位要在周围尽可能少的产品生产点获取其所需要的产品。2.廖什式的中心地带理论 廖什与克里斯泰勒的经验研究不同,它遵循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假设土地是同质的;消费者在空间均匀分布;消费者对厂商产品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价格弹性。参照图2-10,某个厂商在A点开展生产,其产品在该区位的出售价格是Pa,相应的需求量为Qa。同时假设单位距离的产品运输费用是t,那么当产品的出售地点远离A点时,出售价格P+tD会越来越大(其中D是新的产品出售点与A的距离),而对该产品的需求将逐渐变小。最终,在某个特定的价格P+tD下

14、,该产品的需求降低为0。因为单方向的产品出售区域的距离是D,所以厂商现在的市场区域是一个面积为 的圆形。若相邻两厂商存在竞争且间距小于2D时,每个厂商的有效市场区域将从原来的圆形缩小到一个圆饼状,其市场边界是原来两个圆形市场相交时的交点连线。廖什证明了,如果空间价格竞争可以保证所有土地都由同质厂商使用,那么整个空间经济将呈现出一个类似“蜂窝状”的六边形集合。正如图2-11所描述的,我们看到,A1到A5 5个由代表性的厂商,它们分别占据着5个六边形市场的中心区位。其中相邻的3个厂商如A1、A2、A4按照三角形区位模式生产,确保生产区位到市场边界的距离是最小化的。所以,这样的空间经济结构使得所有厂

15、商的平均产品递送价格(价格运费加总)达到最小,同时也意味着经济中竞争性厂商的数量最大化了。在廖什模型中,上述的六边形式的空间结构对单一产业来说是最优的。廖什认为,在多厂商、多产品的经济中,实现空间的最优利用效率等同于让每个生产点集中厂商数量最大。厂商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集中有利于产生集聚经济。廖什还论证了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内往往倾向于形成这样的构型,其理论与克里斯泰勒模型一样,成为以后几乎全部有关城市体系的研究基石。不仅如此,廖什理论的意义在于它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城市化本身是能够独立于地方性的特殊情况而普遍存在的。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化理论城市化理论本节重点本节重点v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的动力v城市

16、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的一般规律v城市化的三种模式(同步、过度、滞后)城市化的三种模式(同步、过度、滞后)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为城市提供商品粮;(2).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3).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4).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4点:(1).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工业集中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从而导致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工业城市形成,这是“集聚经济效益”作用的必然

17、规律。(2).工业化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不断地吸收着从土地中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3).工业化由于技术含量和剩余价值较高,使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城市经济成为国家经济生活的主体,使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重心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强化了城市的中心地位。(4).工业化使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农村,不断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使之日益社会化和商品化,其结果必然是农村居民在各个方面同市场、同城市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以及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第三产业的后续动力作用,

18、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生产配套性服务需求的增加;(2).生活消费性服务需求的增加。要满足以上各种需求,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由此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多数行业普遍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并带来就业机会与人口的增加。但若把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对于城市化的作用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二者又有显著不同:如果说工业化带来的是城市规模的膨胀和城市数目的增多,即主要是城市化在“量”上的扩张,那么第三产业更多促进的是城市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主要是城市化在“质”上的进步。综上,在城市化诸多动力机制中,可以分解出两大基本力量,即以农业发展为代表的农村“推力”和由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发

19、展为代表的城市“拉力”。这两股力量以“推”一“拉”,使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持续地发生和发展着。二、城市化一般规律1.时间维度的城市化 时间维度的城市化,表现为以S型曲线表达的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和阶段性特征。城市化阶段性的一般规律如下图: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城市化化初级阶段初级阶段,一般城市人口低于总人口20%,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第二阶段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第二阶段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当城市化水平为33%35%时开始加速递增,S曲线呈指数曲线攀升,一般到50%出现拐点,城市化开始加速递减,城市化的边际成本将逐渐增大,但城市化率还是上升,一直持续到城市人口超过70%后才进一步趋缓。城

20、市化拐点把中期阶段细分为中前期和中后期;第三阶段,城市化进程缓慢上升或停滞或第三阶段,城市化进程缓慢上升或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略有下降趋势,这表现为一条光滑的扁S型曲线。2.空间维度的城市化 空间维度的城市化,表现为由集聚与扩散机制决定的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交织的区域经济运行规律。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在集聚扩散再集聚再扩散的链齿式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由城市范围发展到城市化地区。从地理空间的表现形式来看,集聚过程导致集中型城市化,使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一般是城市化前期的主要地理特征;扩散过程引起扩散型城市化,使城市化范围扩展形成城市化地区,一般是城市化后期的主要地理特

21、征。(如图2-13所示)经过这种集中与扩散的过程,城市与区域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经济系统。城市是相应区域的中心,区域又是相应城市中心的腹地,如果城市与区域之间没有严格的封闭边境和人为关卡,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必然形成空间经济效果:相互作用导致城市与区域间的分工;通过接近形成了地域社会经济系统而产生系统组合的整体效应;城镇群组合效应促进城市(镇)增长序列化;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城市化经济区。城市经济区的范围由于聚集力和扩散力不同而不同。从统计学的观点看,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作用力呈现距离递减规律,即距离城市越近,外部效应越强;反之,亦然。不言而喻,城市经济区的大小主要受制于中心城

22、市规模和实力的强弱。城市规模大、实力强,其聚集力与辐射力就强,城市经济区也就越大;反之,亦然。总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在聚集与扩散机制的作用下都要经历一个城市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若干孤立的城市发展到城市群或大城市到城镇绵延区的历史过程,这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变动的一个规律。3.质态维度的城市化 质态维度的城市化,表现在城市性状和结构(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规模结构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演变的动态趋势上。从经济角度来看,城市化的质态充分地表现在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伴随着工业革命和人们转向非农业;伴随着人口集聚和高人口密度社区的形成;伴随着城市公共经

23、济的日益突出及伴随着城市日益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化的过程的动态趋势特征有:城市职能往往是由单一到多项,由简单到复杂,并倾向于由地理、资源等地方性优势所决定;结构转换是城市发展的本质原因,而导致城市经济结构转换的,主要是产业结构和规模结构的变化。总之,城市职能、产业和规模结构是城市化规律的质的规定性,他要求城市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保持相互的适应性。在城市过程中,城市系统诸因素的质的相互适应状况处于不断的矛盾变化中,可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因此必须按照城市化的质态协同规律,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他们的适应水平,以实现质态协同的优化。4.量态维度的城市化 量态维度的城市化,表现为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经

24、济发展的正相关性和人口迁移与流动的规律。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发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集中从而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数量的变化上,突出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正相关性。(2).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规模和城市数目变化关系。城市人口增长有三种机制: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外延增长。三、城市化的三种模式 城市化模式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动力机制特征的总和。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两个方面来分析,世界各国城市化模式呈现出三种基本的类型:同步型城市化类型、过度型城市化类型、滞后型城市化。一般而言,在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属于同步型城市化

25、类型;实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属于过度型城市化;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出现滞后型城市化类型。1.同步型城市化 同步型城市化(Synchro urbanization)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互相促进,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适度,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同步上升。该类型的城市化主要体现在西欧和北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比较协调,城市化是在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由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等拉力因素作用下,带来人口的集聚,从而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而且,城市内部结构合理,城市功能完善,形成了分工协调、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之间没有出现二

26、元社会结构。2.过度型城市化 过度型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速度明显超过工业化速度,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速度,超过了国家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大量的乡村人口在推力因素下盲目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迁移,城市却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导致城市人口过快膨胀、城市失业严重、交通拥挤、环境卫生状况恶化、城乡差别扩大,形成二元社会结构。这种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并导致一系列严重“城市病”,并最终危害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拉美国家是典型的代表,因而也被称为“拉美陷阱”。2.滞

27、后型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under urbanization),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人口实际增速低于城市工业生产发展需要的人口增速,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没有出路。实际上,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发挥,而且还引发诸如工业分散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带来整个经济的低效率,属于病态城市化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就是突出的代表。【本章小结本章小结】1.集聚经济理论是城市经济学的又一基础理论,一般指因企业、居

28、民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超额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是基于空心向心力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外部性。2.地方化经济是因为某一产业的空间集聚而产生的,可以降低产业内所有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行业的集聚经济。其形成机制主要有工厂内的规模经济、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中间投入品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关联经济、买和卖的规模经济和集聚外部性、劳动力市场共享效率和由信息集聚导致的知识溢出等机制。3.城市化经济是地方化经济效应得扩展,是从某一产业的规模经济扩展到了城市空间内所有产业的规模经济,表现为城市公共产品的共享效益。4.农业区位论着眼于到城市的距离最短和运费最省,对研究各产业以市中心为参照系的选址和乡村转

29、向非农化利用的区位地租(城市化地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工业区位论着眼于以区位因素分析生产成本的大小,运费最省。不同的区位因素对不同的行业影响不同。6克里斯泰勒式的中心地带理论说明了一个拥有不同的市场空间的城市体系会自发的出现和存在。7.廖什的中心地带理论证明了六边形式的空间结构对单一产业来说是最优的。8城市化的动力来源于农业剩余、非农产业的结构变迁、集聚经济和外溢效应,城市化的一般规律表现为时间维度的S曲线成长、空间维度的集聚与扩散、质态维度的城市功能提高和量态维度的城市人口增长。9.世界各国城市化模式呈现出三种基本的类型:同步型城市化类型、过度型城市化类型和滞后型城市化。【讨论题讨论题】1.运用集聚经济原料解释城市的存在和城市规模。2.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分析现实中工业布局与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差距和原因?3.考察某一城市的农业种植分布,看其与杜能农业圈理论的结论是否吻合,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4.结合各国实际论述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