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针灸穴位培训医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9152786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针灸穴位培训医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护理针灸穴位培训医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针灸穴位培训医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针灸穴位培训医学PPT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针 灸 腧 穴 基 础v一、腧穴概论v二、需要掌握的50个穴位的定位及主治v三、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 及临床应用一、腧穴概论v(一)腧穴的概念:v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有孔、隙的意思。腧穴是内脏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和针灸施术的刺激点,一般称为“穴位”.v“腧”、“输”、“俞”三者音同意近,可通用,在针灸学中三者又各有所指。v“腧”泛指一切穴位;v“输”“五输穴”中第三个腧穴;v“俞”指脏腑的背俞穴。(二)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 2、经外奇穴 3、阿是穴 1、十四经穴又称“经穴”。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现有

2、经穴361个(其中:双穴309个;单穴52个)。特点:有定名、定位和各属何经。v 2、经外奇穴又称为“奇穴”。指既有明确的位置,又有穴名,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内的一部分腧穴。v“奇”有奇效之意,这些穴位对某些病证有特殊作用。v 3、阿是穴。v又称压痛点。它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的穴位。即所谓“以痛为腧”,又称“天应穴”、“不定穴”。三类腧穴的特点:定 经 定 位 定 名 主治作用 经 穴 有归经分布在十 四经中 有固定位 置 有专用穴名 局部作用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病 奇 穴 无归经 有固定 位 置 有专用穴名 主要对某病有 特效局部作用 阿是穴

3、无归经 无固定位 置 无专用穴名 治局部病变 v(三)、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近治作用是指腧穴能主治该穴所在部位和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印堂治疗前额痛;颊车治疗牙痛等。近治作用是每一个腧穴主治作用的共同规律。v 2、远治作用:远治作用是指分布在十二经脉上,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该穴的局部病证,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的多种病证。如:足三里不仅能治疗下肢病症,还能治疗胃肠、胸腹等方面的病症;内关治疗心痛等。3、特殊作用:v除腧穴的近治、远治作用以外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双向作用(如:天枢、内关等);(2)、相对的特异性(如:关元、足三里;大椎;人中等);(

4、3)、特定穴的特殊作用(如五输穴、原穴、络穴、八会穴等);(4)、经验特效穴的特殊作用(如:至阴、四总穴等)。(四)、腧穴的定位方法v经穴及经外奇穴都有固定的位置,腧穴的定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所以腧穴的定位方法非常重要,希望大家重视。v 1、解剖标志定位法:v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各种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1)、固定标志:由体表各种固定不移的标志来定穴。如: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发际、指趾甲、肚脐、乳头等。如两眉之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等。(2)、动作标志:指要通过一定的动作(活动)才出现的凹陷、纹头等标志来确定穴位。如:张口于耳屏前凹陷处取

5、听宫,屈肘位取曲池等。2、骨度分寸定位法 将人体各部按照比例分别规定为一定的长度或宽度,不论其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只要是在相同的部位,其分寸都一样,用这样的方法取穴就叫“骨度”分寸定位法。全身的骨度分寸如下:“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v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v(1)中指同身寸v(2)拇指同身寸v(3)横指同身寸 v(1)中指同身寸 v 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v(2)拇指同身寸 v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v(3)横指同身寸

6、v 又名“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4、简便取穴法v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定位方法。此法只适用于某些少数腧穴的量取。v如:两耳尖直上与头顶前后正中线的交点取百会穴;v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食指端处取列缺;v人体立正姿势,中指贴于裤逢,中指尖处取风市穴等。v二、需要掌握的50个常见穴位的 定位及主治v 1.中府位置:位于前胸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距胸正中线6寸。作用:咳嗽气喘,胸中烦闷,肩背痛,腹胀呕逆。2.尺泽位置: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作用: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肘臂挛痛。3.手三里位置:位于前臂背面桡侧,曲池

7、下2寸。作用:手臂麻疼,屈伸不利,腹胀。v 4.迎香位置: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0.5寸,鼻扈书中。作用:鼻塞,鼻炎,口眼歪斜。5.下关位置:在面部耳前方,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开口即闭。作用:口噤齿痛,耳聋,牙关开合不利。6.头维位置:在头侧部,额角发际上O.5寸。作用:头痛目眩,眼痛,视物不清。v 7.髀关位置: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平臀横纹。作用:腰痛膝冷,腹痛。8.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犊鼻穴下3寸。作用:腹胀呕吐,胃痛,消化不良。9.三阴交位置:在内踝高点上3寸。作用: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失眠,神经性一手法:点、掐、揉、擦。v

8、10.神门位置: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掌横纹尺侧端。作用:心悸失眠,骨蒸盗汗。11.睛明位置: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作用:目赤肿痛,近视色盲。12.攒竹位置:在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作用:目视不明,眼睑瞒动。v 13.大杼位置: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发烧咳嗽,背项强痛,头痛鼻塞。14.肺俞位置: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咳嗽气喘,胸满,盗汗。15.心俞位置: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心悸健忘,惊悸心烦,心痛。v 16.督俞位置: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腹满胀痛,肠鸣逆气。17.膈俞位置: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胃

9、脘胀痛,呃逆呕吐。18.肝俞位置: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胁痛满闷,目疾,唾血疼痛,多梦失眠。v 19.胆俞位置:在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口苦,饮食不下,咽痛咽干。20.脾俞位置: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1.肾俞位置: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月经不调,腰膝冷痛,咳喘气少,耳鸣目花。v 22.承扶位置: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线。作用:腰、股、臀、骶部疼痛,大便难。23.殷门位置:在大腿后面承扶与委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作用:腰脊强痛,大腿疼痛。24.委中位置:在月国横纹中点。v 作用:中风昏迷,胭筋挛急,下肢痿痹。v 25.秩边位置:

10、在臀部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作用:大小便不利,腰骶痛。26.承山位置:在小腿后面正中。作用:便秘,腰背疼痛,疝气,痔疾。27.昆仑位置:在足部外踝的后方。作用:脚跟痛,腰痛。v 28.涌泉位置: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作用:头晕眼花,咽喉痛,转筋,足心热。29.四满位置:脐下2寸,腹中线旁开约0.5寸。作用:月经不调,阳痿,腰脊痛。30.大陵位置: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作用:腕关节疼痛,胃痛。v 31.劳宫位置: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掌心横纹中。作用:中风昏迷,口臭,心痛。32.外关位置:尺骨与桡骨之间,腕背横纹上2寸。作用:五官疾病,手臂屈伸不利,手颤。33.颅息位置:沿耳轮连

11、线上、中l/3的交点。作用:头痛耳疾。v 34.风池位置:在枕骨之下,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作用:头痛眩晕,颈项强痛,感冒中风。35.肩井位置;在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作用:肩背疼痛,手臂不举,诸虚百损。36.环跳位置: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作用:腰腿疼痛,瘫痪,半身不遂,闪腰。37.长强位置: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作用:便秘,腰背疼痛,便血,癫狂。38.腰俞位置:在骶部后正中线上,骶管裂孔处。作用: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腹泻。39.命门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凹陷中。作用:腰痛虚损,五劳七伤,头晕耳鸣。v 40.大椎位置:在第七颈椎

12、棘突下凹陷处。作用:肩背疼痛,角弓反张,呕吐,中暑。41.百会位置: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交点处。作用:头痛,眩晕,健忘,耳鸣鼻塞。42.中极位置:在脐下4寸,腹正中线上。作用:月经不调,阳痿早泄,水肿。v 43.关元位置:在脐中下3寸。作用:虚劳冷惫,少腹疼痛,消渴,阳痿。44.气海位置:在脐中下1.5寸。作用:绕脐腹痛,水谷不化,大便不通。45.神阙位置:在脐中央。作用: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小便不禁。v 46.华盖位置: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一肋间隙。作用:咳嗽气喘,胸胁痛,咽肿。47.天突位置:在胸骨上窝中央。作用:咳嗽哮喘,梅核气,咽喉肿痛。48.印堂位置:在两眉头

13、连线之中点。作用:头晕头痛,三叉神经痛。v 49.鱼腰位置:眉毛中点直对瞳孔处。作用: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蜗斜。50.太阳位置: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中点,外开1寸凹陷处。作用:偏头痛,目赤,牙痛。v三、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 及临床应用v1.列缺(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主治:偏头痛 项强 面瘫 伤风 咳嗽 气喘 咽喉肿痛 手腕痛“头项寻列缺”刺灸:针尖向上斜刺 0.30.5寸。可灸。v 配伍:v 配风池、合谷、外关治疗感冒、偏正头痛。v 现代研究:针刺列缺穴对脑血管的舒缩作用呈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对正常血管的舒作用无明显影响。用颅多普勒观察,针刺可

14、使加快的血流速度降低,使减慢的血速度加快。v(摘自20033P184中国针灸)v2.少商(井穴)定位:拇指桡侧,距指甲角旁 0.1寸主治:咽喉肿痛,咳喘 急救:中风、昏迷 中暑 高热抽搐、癫狂痫刺灸:浅刺0.1寸,或 点刺出血。可灸 v配伍(少商):v 配合谷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v临床报到:刺血治疗炎性疾病血象呈双向调节作用()。v(摘自019P547中国针灸)v3.合谷(原穴)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v主治:头痛 眩晕 面瘫 痄腮 齿痛 牙关紧闭 目赤肿痛 鼻渊 鼻衄 咽喉肿痛 耳聋耳鸣 热病多汗无汗 妇科病:闭经滞产 痛经 上肢痿痹手指挛痛 腹痛便秘 痢疾“

15、面口合谷收”v刺灸:直刺寸。可灸。孕妇慎用。v配伍(合谷):v配风池、大椎、曲池、太阳治疗外感发热、头痛。v配曲池、天枢、上巨虚治肠炎、痢疾。v配曲池、风池、血海、三阴交治疗荨麻疹、风疹。v配肩髃、曲池、外关治疗上肢瘫痪。v4.曲池(合穴)v定位: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v主治:咽喉肿痛 齿痛 目赤痛 荨麻疹 全身瘙痒 湿疹 热病高血压 上肢不遂肘臂疼痛无力 腹痛腹泻v刺灸:直刺寸。可灸v现代研究:v 针曲池穴降压3分钟内见效,并有持续性而无副作用。v 含化心痛定6分钟见效。v(摘自0111P645中国针灸)v5.迎香v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v主治:鼻塞 鼻衄 鼻

16、渊 鼻鼽 面瘫 面肿 面痒 面肌瞤动 胆道蛔虫症v刺灸:斜刺或平刺 寸;可灸(不宜疤痕灸)v配伍:v 配迎香透四白、丘墟、阳陵泉、v梁丘、内关、外丘治疗胆道回虫症。v 配风池、上星、合谷治疗鼻衄。6.天枢(大肠的募穴)v定位:脐中旁开2寸。v主治:绕脐腹痛 腹胀 肠鸣 泄泻 水肿 痢疾 便秘 肠痈 月经不调 痛经刺灸:直刺1 1.5寸可灸。v配伍:(天枢)v(1)配上巨虚治疗痢疾。v 热重于湿+曲池、合谷v 湿重于热+阴陵泉v 摘自79 6 14人民日报(南京中医药大学、v 中国 人民解放军八一医院科研成果)v(2)配支沟、丰隆、足三里、承山、v 上巨虚治疗习惯性便秘。v7.足三里(合穴、下合

17、穴)v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 外侧一横指(中指)。v主治:“肚腹三里留”胃痛腹痛腹胀呕吐 泄泻痢疾便秘肠痈 下肢痿痹瘫痪脚气 水肿 强壮保健穴虚劳赢瘦 眩晕癲狂痫 乳痈乳汁少v刺灸:直刺11.5寸。可灸。v 配伍(足三里)v(1)配中脘、内关、梁丘治疗胃脘痛。v(2)配神阙(灸)延缓衰老。艾灸调整机体的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免疫能力,影响自由基代谢,降低血脂、血液尿素氮肌酐的含量,改变血流变学性质。v(3)配内关、足三里治疗药物流产中的恶心呕吐.v8.三阴交定位:内踝尖上寸,胫骨内侧缘 后方。主治:腹胀 肠鸣泄泻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带下 阴挺 难产 不孕 阳萎 遗精疝气 遗尿 小便不利水肿

18、下肢痿痹脚气 失眠刺 灸:针 寸,可 灸 孕妇慎用。v配伍:(三阴交)v 配少泽、(针补)合谷、三阴交治疗产后无乳;v 针刺三阴交治疗头痛(血管、神经、紧张、混合型);v 配百会、神门、足三里治疗失眠症;v 配气海、血海、关元治月经不调.v9.委中(合穴 下合穴)v 定位:膕横纹中央。v 主治:“腰背委中求”v 腰痛 下肢痿痹 半身不遂v 小便不利遗尿 腹痛吐泻 丹毒 v 刺灸:直刺寸。或点刺出血。可灸v 配伍:配肾俞、环跳、阳陵泉、承山、昆仑治下肢痿痹 瘫痪v 配肾俞(大肠俞)、承山、昆仑腰痛v10.至阴(井穴)v 定位:足小趾外侧距趾 甲角旁寸。v 主治:胎位不正 难产 头痛目痛 鼻塞鼻衄

19、v 刺灸:浅刺0.1寸,孕妇禁针。胎位不正多灸。v 配伍:针双至阴穴,出血2-3滴或留针30分钟治各部头痛(9286%)11.涌泉(井穴)v 定位:足底、趾趾缝纹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v 主治:急救:小儿惊风 癫狂痫昏厥 中暑 头痛眩晕失眠 咽喉肿痛失音 小便不利足心热v 刺灸:直刺寸。可灸v配伍:(涌泉)v(1)配人中、十宣、足三里休克、晕厥v(2)独取涌泉穴针刺治疗巅顶头痛v(3)针刺涌泉穴能扩张脑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紧张度,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管弹性,增加脑供血。12.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v 定位:腕横纹上寸,掌 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 腱之间。

20、v 主治:心悸 心痛 胸闷 癫狂痫 癔病 失眠 眩晕 热病 疟疾 胃痛呕吐呃逆 肘臂痛胸胁痛v 刺灸:直刺寸。可灸v配伍:(内关)v配中脘、足三里、公孙、梁丘治v 胃脘痛、呕吐v临床报道:针内关(双)治癔病性瘫痪v(录于中国针灸99 2P86)v 针刺内关治疗心悸50例,效果98%v(录于中国针灸02 9P611)v13.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14.支沟(经穴)v定位:桡骨与尺骨之间v腕背横纹上寸 腕背横纹上寸v主治:耳聋耳鸣v胁肋痛上肢瘫痪 热病v 头痛目赤肿痛 便秘 暴喑v刺灸:直刺寸。可灸 v外关、支沟定位图v配伍:(外关)针刺外关治疗N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981%。v(支沟)针

21、刺支沟治疗急性腰扭伤67例提针时病人吸气、插针时呼气,2次为一疗程,有效率100%。v15.风池定位:平风府穴,当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主治:感冒 头痛 项强 眩晕 癫狂痫目赤 鼻渊 鼻衄瘿气疟疾刺灸:针尖微向下,向鼻尖斜刺寸。可灸配伍:配太阳、百会、合谷 太冲治头痛 眩晕v16.环跳定位: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主治:下肢痿痹、瘫痪 腰腿痛 风疹刺灸:直刺寸。可灸 配伍:配肾俞、风市、阳陵泉、悬钟、委中、承山、昆仑治疗下肢瘫痪17.阳陵泉(合穴 下合穴 八会穴筋会)v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 凹陷中。v主治:胁痛口苦 呕吐 黄疸 下肢痿痹 下肢瘫痪 筋脉拘挛

22、 膝肿痛 小儿惊风v刺灸:直刺寸 可灸。v18.大椎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热病疟疾咳嗽 气喘骨蒸潮热 头项强痛肩背强痛 癫狂痫刺灸:向上斜刺寸。可灸 配伍:配合谷、曲池、少商退热 配曲池、足三里、脾俞 三阴交治白C。19.百会定位:头顶前后下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晕厥中风不语 癫痫 不寐脱肛阴挺刺灸:平刺寸,可灸。配伍:配内关、水沟、中冲治 休克、昏迷 配长强、承山、足三里 气海治脱肛20.水沟(人中)定位:人中沟上与下 交点处。主治:急救要穴:昏迷 晕厥 中暑 小儿惊风 癫狂痫面瘫面肿腰脊强痛 刺灸:向上斜刺寸 不灸。配伍:配内关、中冲治中风昏迷

23、配合谷透劳宫、内关治癔病21.神阙定位:脐的中央主治:虚脱 脱肛 阴挺 绕脐腹痛 腹胀 泄泻 水肿 刺灸:禁针、多用灸法。配伍:配大肠俞、天枢、上巨虚 治慢性肠炎 配百会、关元、气海 足三里治虚脱v22.印堂v定位:在两眉头连线中点。v主治:(1)头痛、眩晕(2)鼻渊、鼻衄、小儿惊风刺灸:提捏局部皮肤,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 针点刺出血;可灸配伍:配上星、风池、迎香、合谷鼻衄鼻渊。23.太阳v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寸的凹陷中主治: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目眩、目涩、口眼喎斜v刺灸:直刺或斜刺0.30.5寸 可灸。配伍:配印堂、合谷、外关、风池治头痛24.夹脊(华佗夹脊)

24、v 定位: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 棘突下两侧,后正中 线旁开0.5 寸v 主治:上胸部穴主治心肺、上肢的疾病;下胸部穴主治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主治腰、腹、下肢疾病。v 刺灸:直刺0.30.5寸,或梅 花针叩刺;可灸。25.十宣v 定位:在十指指尖端,距指甲游离0.1寸。v 主 治:(1)、昏 迷、晕 厥、中暑、小儿惊厥;(2)、热病;(3)、手指麻木。v 刺灸:直刺0.10.2寸,或 三棱针点刺出血。v 配伍:配内关、人中、合谷 治昏迷、休克26.膝眼v 定位:髌韧带两侧凹陷中。v 主治:膝关节疼痛。v 刺灸:向膝中斜刺0.51寸 可灸。v 配伍:配鹤顶、足三里、血海 阴陵泉治膝关节炎27.腰痛穴v定位: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横纹下1寸v主治:急性腰扭伤。v刺灸: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v配伍:配人中、后溪 治急性腰扭伤。28.落 枕v 定位:在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v 主治:(1)、落枕;(2)、手背肿痛,手指 麻木及屈伸不利。v 刺灸:直刺0.50.8寸;可灸。v 配伍:列缺、外关、风池、大椎治落枕。落枕v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