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9152691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94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学习教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学习教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学习教案.pptx(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 建筑与暖通建筑与暖通建筑与暖通建筑与暖通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一个实例一个实例一个实例一个实例第1页/共54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一个实例一个实例 暖通空调系统的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设计 第2页/共54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

2、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与暖暖暖暖通空调通空调通空调通空调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作用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作用建筑建筑长相、气质与功能综合长相、气质与功能综合结构结构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给排水给排水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电气电气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暖通暖通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第3页/共54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多样化因素分析建筑多样化因素分析工业建筑面积与规模面积与规模民民用用建建筑筑商业建筑商场、餐饮、酒店,等使使用用功功能能大、中、小办公建筑政府办公、开发商文化建筑博物馆、教学楼,等居住建筑住宅体育建筑体育场

3、馆交通建筑铁、公、机其他建筑使用使用方式方式使用时间全年?节假日?昼夜?运行管理委托?自管?人员水平?成本核算初投资控制?全生命周期控制?绝大部分建筑设计产绝大部分建筑设计产品都是定制式产品,品都是定制式产品,因此针对性是最重要因此针对性是最重要的考虑!的考虑!第4页/共54页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供供 热热热交换站热交换站锅炉房锅炉房热水管网热水管网蒸汽管网蒸汽管网散热器、热风散热器、热风辐射供暖辐射供暖+供冷供冷 冷冻站冷冻站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冷水管网冷水管网制冷剂管网制冷剂管网+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室内机室内

4、机冷、热源冷、热源(心脏)(心脏)输配系统输配系统(动脉)(动脉)+末端系统末端系统(静脉与表皮)(静脉与表皮)整体整体构成构成 复合复合 能源能源 系统系统多种能源形式的组多种能源形式的组合(包括热泵、太合(包括热泵、太阳能、蓄冷蓄热以阳能、蓄冷蓄热以及上述能源站房及上述能源站房)多种管网形式(采多种管网形式(采暖供热、空调供冷暖供热、空调供冷冷媒管、蒸汽管、冷媒管、蒸汽管、乙二醇管道等)乙二醇管道等)多种末端形式(空多种末端形式(空调机、风机盘管调机、风机盘管、送回风口、辐射供送回风口、辐射供热与供冷等)热与供冷等)+热力环节热力环节水力环节水力环节热力环节热力环节暖通空调系统的组成暖通空

5、调系统的组成第5页/共54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任务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任务冷、热源冷、热源输配系统输配系统+末端系统末端系统整体整体构成构成合理选择合理选择冷热源冷热源合理输送合理输送冷热源冷热源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冷热源冷热源任任务务考考虑虑重重点点能源政策能源政策能源现状能源现状 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措施有效性措施有效性建筑特点建筑特点用户需求用户需求$=用足政策用足政策+精通技术精通技术+满足市场满足市场第6页/共54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

6、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构成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构成(集中空调系统)(集中空调系统)冷、热源冷、热源 输配系统输配系统+末端系统末端系统 整体整体 构成构成冷水机组热泵锅炉热交换器水泵水泵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可再生能源风机盘管风机盘管散热器散热器风口风口地暖管地暖管第7页/共54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构成简图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构成简图(分散空调系统)(分散空调系统)冷、热源冷、热源输配系统输配系统+末端系统末端系统整体整体构成构成第8页/共54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7、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系统原理图暖通空调系统原理图(集中空调系统)(集中空调系统)第9页/共54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空调采暖系统原理图空调采暖系统原理图(复合冷热源方式)(复合冷热源方式)太阳能冷却塔换热器末端系统(室内空调、供暖风机盘管、散热器等)吸附式冷水机组地源热泵第10页/共54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

8、求冷、热源机房冷、热源机房1、机房面积机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含水泵布置)含水泵布置)*采用离心机组:采用离心机组:0.8%1.2%(适用于(适用于5万万m2以上的大型工程)以上的大型工程)*采用螺杆机组:采用螺杆机组:1%1.4%(适用于(适用于25万万m2以上的大型工程)以上的大型工程)*采用吸收机组:采用吸收机组:1.52%(吸收机组尺寸和管道本身较大)(吸收机组尺寸和管道本身较大)*锅炉房:锅炉房:0.3%0.5%(总建筑面积越大、比例越小)(总建筑面积越大、比例越小)*热交换站:热交换站:0.13%0.2%2、机房位置及净高要求机房位置及净高要求 *位置:

9、由于设备本身较重,且存在一定的噪声,冷冻机房宜设置于最底层位置:由于设备本身较重,且存在一定的噪声,冷冻机房宜设置于最底层 *净高:净高:45m其中:管线(风管、水管、电缆桥架等)所占高度大约其中:管线(风管、水管、电缆桥架等)所占高度大约 1.52.0m,人员通行与检修空间,人员通行与检修空间22.5m(考虑支吊架高度)(考虑支吊架高度)*热交换站的净高要求:热交换站的净高要求:33.5m(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3.54m(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燃气锅炉房:只能设置于地下一层及以上,且周围相邻房间不能为人员经燃气锅炉房:只能设置于地下一层及以上,且周围相邻房间不能为人员经

10、常活动的房间(如办公、餐饮、娱乐等)常活动的房间(如办公、餐饮、娱乐等)安全要求安全要求 *变电室应尽量靠近冷冻机房变电室应尽量靠近冷冻机房冷冻机房用电量最大,减少供电半径冷冻机房用电量最大,减少供电半径3、冷、热源机房设施冷、热源机房设施 *排水沟设置排水沟设置机房地面清洗、系统排水、设备检修等需要机房地面清洗、系统排水、设备检修等需要 *隔声处理隔声处理吸声墙面、隔音门等吸声墙面、隔音门等第11页/共54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冷、热源机房冷、热源机房

11、4、设备就位要求设备就位要求 对于冷水机组、锅炉(包括柴油发电机组)等大型设备,应预留从室外对于冷水机组、锅炉(包括柴油发电机组)等大型设备,应预留从室外进入机房层的吊装孔(施工完成后盖板封盖)。进入机房层的吊装孔(施工完成后盖板封盖)。不宜采用汽车坡道等方式运输不宜采用汽车坡道等方式运输荷载、净高及运输方式不能满足要求荷载、净高及运输方式不能满足要求5、风冷机组的室外机位置风冷机组的室外机位置 *确保室外机的散热良好!确保室外机的散热良好!*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影响室内室外室外机室内室外排风百叶进风百叶第12页/共54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

12、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冷、热源设备冷、热源设备6、冷却塔冷却塔 *设置高度要求设置高度要求:(1)当冷却塔与冷冻机房平面距离很近时,冷却塔基础应)当冷却塔与冷冻机房平面距离很近时,冷却塔基础应比冷冻机比冷冻机 房地面高出房地面高出23m;(2)当冷却塔与冷冻机房平面距离很远时,冷却塔基础与当冷却塔与冷冻机房平面距离很远时,冷却塔基础与冷冻机房冷冻机房 地面的高差,需要计算确定。地面的高差,需要计算确定。*设置位置要求设置位置要求 (1)周围不能有遮挡,否则散热效果差(与室外机类似)周围不能有遮挡,否则散

13、热效果差(与室外机类似)(2)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防止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13页/共54页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管道设置管道设置1、管道井、竖风道及尺寸管道井、竖风道及尺寸 *管道井尺寸管道井尺寸 重点考虑的是管道的安装要求:风管重点考虑的是管道的安装要求:风管法兰连接;水管法兰连接;水管焊接焊接承重墙风管边长大于风管边长大于800mm时,此尺寸不小于时,此尺寸不小于500mm风管边长小于风管边长小于800mm时,此尺寸可为时,此尺寸可为200m

14、m风管(法兰连接)非承重墙第14页/共54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管道设置管道设置2、管道井、竖风道及尺寸管道井、竖风道及尺寸 *管道井尺寸管道井尺寸 重点考虑的是管道的安装要求:风管重点考虑的是管道的安装要求:风管法兰连接;水管法兰连接;水管焊接焊接承重墙风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风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00mm风管(法兰连接)非承重墙焊接水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焊接水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50mm第15页/共54页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15、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管道设置管道设置3、管道井、竖风道及尺寸管道井、竖风道及尺寸 *竖风道要求竖风道要求密闭、不漏风密闭、不漏风 当管道井尺寸有限时,一些局部可采用土建风道当管道井尺寸有限时,一些局部可采用土建风道 适用场所:适用场所:(1)新风引入风道(北方地区需要做好保温)新风引入风道(北方地区需要做好保温)(2)楼梯间加压风道)楼梯间加压风道 (3)普通排风系统(非污染物排风)的负压段)普通排风系统(非污染物排风)的负压段 (4)房间空调回风(需保温)房间空调回风(需保温)(5)排烟系统负压段)排烟

16、系统负压段 (6)前室加压风道)前室加压风道 风道材料及制作方式:以钢筋混凝土现浇为最好风道材料及制作方式:以钢筋混凝土现浇为最好.(1)、()、(3)、()、(4)可采用砖砌风道可采用砖砌风道 (2)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 (5)、()、(6)最好现浇混凝土。若砖砌,则应在风道内壁最好现浇混凝土。若砖砌,则应在风道内壁 衬钢板密封衬钢板密封第16页/共54页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管道设置管道设置5、方案的综合考虑方案的综合考虑 *对于一定规模和特定建筑,空

17、调、采暖管道及其机房总是需要的对于一定规模和特定建筑,空调、采暖管道及其机房总是需要的 *空调采暖管道系统本身具有设计的灵活性空调采暖管道系统本身具有设计的灵活性垂直系统与水平系统垂直系统与水平系统 *水平系统占用的是吊顶空间水平系统占用的是吊顶空间适合于层高较大、面积紧张的建筑适合于层高较大、面积紧张的建筑 *垂直系统占用的是建筑面积垂直系统占用的是建筑面积适合于层高较低、面积相对富裕的建筑适合于层高较低、面积相对富裕的建筑 典型建筑典型建筑酒店客房酒店客房 *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如果能够考虑(或与暖通专业协调)好这个问题,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如果能够考虑(或与暖通专业协调)好这个问题,将为后面

18、的深化设计创造更好的条件。将为后面的深化设计创造更好的条件。第17页/共54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末端设计末端设计1、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空调机房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空调机房(用于大空间)(用于大空间)*面积:每面积:每500m2空调面积,大约需要空调面积,大约需要25m2左右的机房左右的机房 *高度:同被空调空间的高度高度:同被空调空间的高度 *位置:与被空调空间不在同一层时,需考虑竖向的送、回、排风道位置:与被空调空间不在同一层时,需考虑竖向的送、回、排风道

19、 *防水:需设置地漏等排水设施,机房地面应做防水处理防水:需设置地漏等排水设施,机房地面应做防水处理 *防噪声:机房墙内壁做吸声处理,机房门为密闭隔音门防噪声:机房墙内壁做吸声处理,机房门为密闭隔音门 *就位:如果设置于核心筒,应考虑最大组件进入所要求的洞口尺寸就位:如果设置于核心筒,应考虑最大组件进入所要求的洞口尺寸2、风机盘管、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新风机组新风系统的新风机组 (用于分隔的办公建筑、酒店客房等)(用于分隔的办公建筑、酒店客房等)*面积:每面积:每1000m2空调面积,大约需要空调面积,大约需要15m2的机房的机房 *其他要求与其他要求与 1 相同相同3、防火分区与机房、防火分

20、区与机房 *每个防火分区,最好有自身独立的空调机房每个防火分区,最好有自身独立的空调机房第18页/共54页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末端设计末端设计4、厨房用通风、空调机房、厨房用通风、空调机房 *面积:每面积:每500m2餐饮面积,大约需要餐饮面积,大约需要4050m2左右的机房(包括餐饮区左右的机房(包括餐饮区 空调系统、厨房送、排风系统空调系统、厨房送、排风系统 *其他要求与其他要求与 1 相同相同5、车库通风机房、车库通风机房 *面积:每面积:每100

21、0m2车库,大约需要车库,大约需要15m2的送风和排风机房各一个的送风和排风机房各一个 *位置: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置,送风与排风机房的位置还需和进风道与位置: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置,送风与排风机房的位置还需和进风道与 排风道的位置协调考虑排风道的位置协调考虑6、超高层建筑的设备层、超高层建筑的设备层 *位置:与最底层的高度差,不宜大于位置:与最底层的高度差,不宜大于100m(考虑水系统的工作压力)(考虑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吸声处理与保温处理措施吸声处理与保温处理措施第19页/共54页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暖通空调设计

22、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专业的要求消防设计消防设计1、暖通专业消防设计主要内容、暖通专业消防设计主要内容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的部位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的部位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与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与防烟楼梯间 单独的消防楼梯只需要对楼梯间加压(前室可不设加压送风)单独的消防楼梯只需要对楼梯间加压(前室可不设加压送风)*机械排烟设置部位机械排烟设置部位内走道、无窗房间(地下内走道、无窗房间(地下50m2,地上,地上100m2)*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火阀设置防火阀设置2、排烟竖井位置要求、排烟竖井位置要求 *内走道:两个排烟竖井的间距不宜超过内走道:两个排烟

23、竖井的间距不宜超过60m *无窗房间: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无窗房间:根据需要合理设置 *大开间办公室:建议每隔一定距离(大开间办公室:建议每隔一定距离(2030m)设置一个排烟竖井设置一个排烟竖井目的:为二次分隔后形目的:为二次分隔后形 成的内走道和无窗房间设置排烟提供条件。成的内走道和无窗房间设置排烟提供条件。3、防火卷帘的应用、防火卷帘的应用 *所有管道都不能从防火卷帘下部通过所有管道都不能从防火卷帘下部通过 *在管道密集处,不宜设置防火卷帘在管道密集处,不宜设置防火卷帘 *管道穿过防火卷帘时,防火卷帘应采用挂板下挂管道穿过防火卷帘时,防火卷帘应采用挂板下挂风管防火卷帘防火阀结构挂板第20页/

24、共54页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暖通暖通暖通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空调系统的设计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集中空调水系统设计一个实例一个实例一个实例一个实例第21页/共54页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二、水系统的分区二、水系统的分区三、冷却水系统三、冷却水系统四、平衡阀四、平衡阀五、几个问题研讨五、几个问题研讨第22页/共54页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

25、系统的基本形式1 1、同程与异程、同程与异程、同程与异程、同程与异程(1 1)系统特点和主要区别)系统特点和主要区别)系统特点和主要区别)系统特点和主要区别以水流经的管道的以水流经的管道的以水流经的管道的以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度物理长度物理长度物理长度来来来来区分。区分。区分。区分。(2 2)水力平衡目标:)水力平衡目标:)水力平衡目标:)水力平衡目标:各支路的设计水流阻力相同各支路的设计水流阻力相同各支路的设计水流阻力相同各支路的设计水流阻力相同而不是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而不是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而不是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而不是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度相同。度相同。度相同。度相同。第23页/共

26、54页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1 1、同程与异程、同程与异程、同程与异程、同程与异程(3 3)同程系统的平衡机理)同程系统的平衡机理)同程系统的平衡机理)同程系统的平衡机理当各末端的水流阻力相差较小当各末端的水流阻力相差较小当各末端的水流阻力相差较小当各末端的水流阻力相差较小时,如果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度相同,则各末端之路时,如果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度相同,则各末端之路时,如果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度相同,则各末端之路时,如果水流经的管道的物理长度相同,则各末端

27、之路的水阻力容易实现自然的平衡。的水阻力容易实现自然的平衡。的水阻力容易实现自然的平衡。的水阻力容易实现自然的平衡。如果末端支路阻力相差悬殊如果末端支路阻力相差悬殊如果末端支路阻力相差悬殊如果末端支路阻力相差悬殊时,同程系统也并不具备水利平衡的优点时,同程系统也并不具备水利平衡的优点时,同程系统也并不具备水利平衡的优点时,同程系统也并不具备水利平衡的优点。采用同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并非任何时候同程一定最好。采用同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并非任何时候同程一定最好。采用同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并非任何时候同程一定最好。采用同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并非任何时候同程一定最好。(4 4)水利平衡计算的原

28、则:)水利平衡计算的原则:)水利平衡计算的原则:)水利平衡计算的原则:暖通规范暖通规范暖通规范暖通规范各并联环路的设计水各并联环路的设计水各并联环路的设计水各并联环路的设计水阻力相对差额不大于阻力相对差额不大于阻力相对差额不大于阻力相对差额不大于15%15%(不分同程与异程)。(不分同程与异程)。(不分同程与异程)。(不分同程与异程)。第24页/共54页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形式形式形式2 2、开式与闭式、开式与闭式、开式与闭式、开式与闭式(1 1)开式系统中的开式系统

29、中的开式系统中的开式系统中的“吸水真空高度吸水真空高度吸水真空高度吸水真空高度”(有的水泵资料中称为(有的水泵资料中称为(有的水泵资料中称为(有的水泵资料中称为“净吸扬程净吸扬程净吸扬程净吸扬程”)水泵运行安全要求:水泵运行安全要求:水泵运行安全要求:水泵运行安全要求:防止水泵吸入口汽化,必须保证水泵吸入口的水压力大于水的防止水泵吸入口汽化,必须保证水泵吸入口的水压力大于水的防止水泵吸入口汽化,必须保证水泵吸入口的水压力大于水的防止水泵吸入口汽化,必须保证水泵吸入口的水压力大于水的气化压力。气化压力。气化压力。气化压力。实际运行可靠要求:系统中任何一点不宜出现负压,否则有可能将空气吸实际运行可

30、靠要求:系统中任何一点不宜出现负压,否则有可能将空气吸实际运行可靠要求:系统中任何一点不宜出现负压,否则有可能将空气吸实际运行可靠要求:系统中任何一点不宜出现负压,否则有可能将空气吸入系统之中。入系统之中。入系统之中。入系统之中。要求吸水池水面的高度应大于水泵吸水管的阻力。要求吸水池水面的高度应大于水泵吸水管的阻力。要求吸水池水面的高度应大于水泵吸水管的阻力。要求吸水池水面的高度应大于水泵吸水管的阻力。在在在在冷却水冷却水冷却水冷却水系统中,一些实际系统中,一些实际系统中,一些实际系统中,一些实际工程由于冷却塔的安装标高不够,工程由于冷却塔的安装标高不够,工程由于冷却塔的安装标高不够,工程由于

31、冷却塔的安装标高不够,出现了水泵吸入口为负压的现象(吸入口软接头向出现了水泵吸入口为负压的现象(吸入口软接头向出现了水泵吸入口为负压的现象(吸入口软接头向出现了水泵吸入口为负压的现象(吸入口软接头向内收缩)。内收缩)。内收缩)。内收缩)。(2 2)开式系统蓄水箱容量的确定:)开式系统蓄水箱容量的确定:)开式系统蓄水箱容量的确定:)开式系统蓄水箱容量的确定:确定原则:蓄存所有的系统水容量并附加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原则:蓄存所有的系统水容量并附加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原则:蓄存所有的系统水容量并附加一定的安全系数;确定原则:蓄存所有的系统水容量并附加一定的安全系数;规范规范规范规范规定:按照系统循环

32、水量的规定:按照系统循环水量的规定:按照系统循环水量的规定:按照系统循环水量的5 510%10%计算计算计算计算;*应取上述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最终结果。应取上述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最终结果。应取上述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最终结果。应取上述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最终结果。第25页/共54页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3 3、分区两管制、分区两管制、分区两管制、分区两管制 系统原理:系统的机房侧(冷、热源部分)为四管制,系统原理:系统的机房侧(冷、热源部分)为四管制,系统原理:

33、系统的机房侧(冷、热源部分)为四管制,系统原理:系统的机房侧(冷、热源部分)为四管制,各末端设备为两管制,与末端设备的连接管道按照各末端设备为两管制,与末端设备的连接管道按照各末端设备为两管制,与末端设备的连接管道按照各末端设备为两管制,与末端设备的连接管道按照不同的干路(分区)采用两管制;不同的干路(分区)采用两管制;不同的干路(分区)采用两管制;不同的干路(分区)采用两管制;采用原则:各区域存在明显的冷、热供应要求的分别采用原则:各区域存在明显的冷、热供应要求的分别采用原则:各区域存在明显的冷、热供应要求的分别采用原则:各区域存在明显的冷、热供应要求的分别时间段。时间段。时间段。时间段。第

34、26页/共54页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4 4、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1 1)区分标准)区分标准)区分标准)区分标准以以以以用户侧用户侧用户侧用户侧(而不仅仅(而不仅仅(而不仅仅(而不仅仅是末端)是末端)是末端)是末端)的系统水流量的系统水流量的系统水流量的系统水流量是否处于是否处于是否处于是否处于实时变实时变实时变实时变化化化化的特点来区分。的特点来区分。的特点来区分。的特点来区分。在多台并联水泵的系

35、统中,如果仅仅在多台并联水泵的系统中,如果仅仅在多台并联水泵的系统中,如果仅仅在多台并联水泵的系统中,如果仅仅因为水泵台数变化导致的流量变化,不能因为水泵台数变化导致的流量变化,不能因为水泵台数变化导致的流量变化,不能因为水泵台数变化导致的流量变化,不能称为称为称为称为“变流量系统变流量系统变流量系统变流量系统”。(2 2)定流量系统)定流量系统)定流量系统)定流量系统 末端采用电动三通阀实时控制水流量的末端采用电动三通阀实时控制水流量的末端采用电动三通阀实时控制水流量的末端采用电动三通阀实时控制水流量的系统;系统;系统;系统;末端无任何自动控制水流量装置和措施末端无任何自动控制水流量装置和措

36、施末端无任何自动控制水流量装置和措施末端无任何自动控制水流量装置和措施的系统。的系统。的系统。的系统。定水量系统适合于冷水机组不超过两台定水量系统适合于冷水机组不超过两台定水量系统适合于冷水机组不超过两台定水量系统适合于冷水机组不超过两台的小型空调水系统。的小型空调水系统。的小型空调水系统。的小型空调水系统。用户侧水流量判断处用户侧水流量判断处用用户户侧侧机房侧机房侧第27页/共54页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用户侧冷源侧1.末端恒 流量2.用户侧 总流量 恒定3.水泵速 运行1.末端流 量变化2.用户侧 总流量 恒定3.水泵定 速运行末端不控末端三通阀1.末端变流量2.用户侧总流量

37、 变化3.水泵定速运行4.冷水机组定流量1.末端变流量2.用户侧总流量 变化3.水泵变速运行4.冷水机组变流量1.末端变流量2.用户侧总流量 变化3.一级泵定速运4.冷水机组定流 量1.末端变流量2.用户侧总流量 变化3.二级泵变速4.冷水机组定流 量一次泵台数控制一次泵变速控制二次泵台数控制二次泵变速控制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第28页/共54页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4 4、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

38、(3 3)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系统特点:末端采用两通阀实时控制水流量,使得用户侧的系统水量系统特点:末端采用两通阀实时控制水流量,使得用户侧的系统水量系统特点:末端采用两通阀实时控制水流量,使得用户侧的系统水量系统特点:末端采用两通阀实时控制水流量,使得用户侧的系统水量实时实时实时实时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实施要求:实施要求:实施要求:实施要求:(a a)末端水量实时控制;)末端水量实时控制;)末端水量实时控制;)末端水量实时控制;(b b)保证冷水机组运行的)保证冷水机组运行的)保证冷水机组运行的)保证冷水机组运行的最小安全流量

39、最小安全流量最小安全流量最小安全流量。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实施方式:(a a)系统供、回水设置压差旁通阀控制)系统供、回水设置压差旁通阀控制)系统供、回水设置压差旁通阀控制)系统供、回水设置压差旁通阀控制目前最常用方式;目前最常用方式;目前最常用方式;目前最常用方式;(b b)水泵采用变速控制(通常是变频调速)。)水泵采用变速控制(通常是变频调速)。)水泵采用变速控制(通常是变频调速)。)水泵采用变速控制(通常是变频调速)。第29页/共54页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

40、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4 4、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3 3)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推荐采用水泵与冷水机组一一推荐采用水泵与冷水机组一一推荐采用水泵与冷水机组一一推荐采用水泵与冷水机组一一对应连接(对应连接(对应连接(对应连接(“先串后并先串后并先串后并先串后并”方式)。方式)。方式)。方式)。优点:运行可靠、节省投资。优点:运行可靠、节省投资。优点:运行可靠、节省投资。优点:运行可靠、节省投资。缺点:机房布置管道略有增加。缺点:机房布置管道略有增加。缺点:机房布置管道略有增加。

41、缺点:机房布置管道略有增加。“先并后串先并后串先并后串先并后串”方式涉及问题:方式涉及问题:方式涉及问题:方式涉及问题:(1 1)大小搭配的平衡阀配置,)大小搭配的平衡阀配置,)大小搭配的平衡阀配置,)大小搭配的平衡阀配置,(2 2)电动蝶阀选择及连锁程序;)电动蝶阀选择及连锁程序;)电动蝶阀选择及连锁程序;)电动蝶阀选择及连锁程序;第30页/共54页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4 4、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

42、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3 3)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压差旁通阀设置:压差旁通阀设置:压差旁通阀设置:压差旁通阀设置:(a a)原则:)原则:)原则:)原则:保证冷水机组的最低安全运行流量。保证冷水机组的最低安全运行流量。保证冷水机组的最低安全运行流量。保证冷水机组的最低安全运行流量。(b b)常见做法:保证冷水机组的运行流量恒定。)常见做法:保证冷水机组的运行流量恒定。)常见做法:保证冷水机组的运行流量恒定。)常见做法:保证冷水机组的运行流量恒定。(c c)流量计算:)流量计算:)流量计算:)流量计算:#按照(按照(按照(按照(a a),应为冷水

43、机组的最低安全运行流量;),应为冷水机组的最低安全运行流量;),应为冷水机组的最低安全运行流量;),应为冷水机组的最低安全运行流量;#按照(按照(按照(按照(b b),应为一台水泵的设计流量。),应为一台水泵的设计流量。),应为一台水泵的设计流量。),应为一台水泵的设计流量。(d d)控制压差:根据系统水力计算的结果确定。)控制压差:根据系统水力计算的结果确定。)控制压差:根据系统水力计算的结果确定。)控制压差:根据系统水力计算的结果确定。(e e)阀门口径阀门口径阀门口径阀门口径应根据对流通能力的计算后选择,不能等同于机组或水泵的接应根据对流通能力的计算后选择,不能等同于机组或水泵的接应根据

44、对流通能力的计算后选择,不能等同于机组或水泵的接应根据对流通能力的计算后选择,不能等同于机组或水泵的接管管径。管管径。管管径。管管径。第31页/共54页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4 4、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4 4)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主导思想主导思想主导思想主导思想设计的出发点设计的出发点设计的出发点设计的出发点 (a a)冷水机组在

45、运行过程中水流量不冷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水流量不冷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水流量不冷水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水流量不 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发生变化;(b b)协调冷源侧与用户侧水量的供需)协调冷源侧与用户侧水量的供需)协调冷源侧与用户侧水量的供需)协调冷源侧与用户侧水量的供需 矛盾(对于非线性水系统)矛盾(对于非线性水系统)矛盾(对于非线性水系统)矛盾(对于非线性水系统)(c c)尽可能节省水泵的运行能耗。)尽可能节省水泵的运行能耗。)尽可能节省水泵的运行能耗。)尽可能节省水泵的运行能耗。系统特点:将用户侧和冷源侧的运行系统特点:将用户侧和冷源侧的运行系统特点:将用户侧和冷源侧的运行系统特点:将用

46、户侧和冷源侧的运行控制参数和环路完全分开。用初级泵控制参数和环路完全分开。用初级泵控制参数和环路完全分开。用初级泵控制参数和环路完全分开。用初级泵(一次泵)来满足(一次泵)来满足(一次泵)来满足(一次泵)来满足(a a)的要求,用次)的要求,用次)的要求,用次)的要求,用次级泵(二次泵)来满足(级泵(二次泵)来满足(级泵(二次泵)来满足(级泵(二次泵)来满足(b b)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第32页/共54页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

47、形式(续)4 4、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4 4)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实施要求:实施要求:实施要求:实施要求:(a a)末端水量实时控制,用户侧变流量运行;)末端水量实时控制,用户侧变流量运行;)末端水量实时控制,用户侧变流量运行;)末端水量实时控制,用户侧变流量运行;(b b)冷水机组运行流量不变;)冷水机组运行流量不变;)冷水机组运行流量不变;)冷水机组运行流量不变;(c c)次级泵组供水量需要符合用户侧的需求;)次级泵组供水量需要符合用户侧的需求;)次级泵组供水量需要符合用户侧的需求;)

48、次级泵组供水量需要符合用户侧的需求;(d d)两级泵串联,需要做好压力平衡。)两级泵串联,需要做好压力平衡。)两级泵串联,需要做好压力平衡。)两级泵串联,需要做好压力平衡。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实施方式:(a a)系统供、回水设置压差旁通控制(次级泵采用定速泵);)系统供、回水设置压差旁通控制(次级泵采用定速泵);)系统供、回水设置压差旁通控制(次级泵采用定速泵);)系统供、回水设置压差旁通控制(次级泵采用定速泵);(b b)水泵采用供、回水压差变速控制(次级泵变频调速);)水泵采用供、回水压差变速控制(次级泵变频调速);)水泵采用供、回水压差变速控制(次级泵变频调速);)水泵采用供、

49、回水压差变速控制(次级泵变频调速);(c c)设置盈亏管,平衡初级泵组和次级泵组的水流量差。)设置盈亏管,平衡初级泵组和次级泵组的水流量差。)设置盈亏管,平衡初级泵组和次级泵组的水流量差。)设置盈亏管,平衡初级泵组和次级泵组的水流量差。第33页/共54页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空调水系统设计空调水系统设计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一、冷冻水系统的基本形式(续)4 4、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定流量与变流量系统(4 4)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50、盈亏管设计原则盈亏管设计原则盈亏管设计原则盈亏管设计原则 (a a)盈亏盈亏盈亏盈亏管内水的流向:理论上允许双向流。但实际上,如果回水流向供水,将导致系统供水温度上升,管内水的流向:理论上允许双向流。但实际上,如果回水流向供水,将导致系统供水温度上升,管内水的流向:理论上允许双向流。但实际上,如果回水流向供水,将导致系统供水温度上升,管内水的流向:理论上允许双向流。但实际上,如果回水流向供水,将导致系统供水温度上升,形成形成形成形成“恶性循环恶性循环恶性循环恶性循环”:供水温度升高:供水温度升高:供水温度升高:供水温度升高末端冷量不够末端冷量不够末端冷量不够末端冷量不够阀门自动开大阀门自动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