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主塔施工技术汇报课件.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51242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8.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桥主塔施工技术汇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大桥主塔施工技术汇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桥主塔施工技术汇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桥主塔施工技术汇报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XX大桥主塔施工技术汇报总体目录w工程概况 基本情况 重点难点w主体工程 下塔柱施工 下横梁施工 中塔柱施工 上塔柱施工 中、上横梁施工w测量控制w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基本情况 XX大桥是位于国道主干线丹拉(丹东-拉萨)支线高速公路上、横跨XX的一座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特大型斜拉桥,主桥全长668米,跨径布置为152m+364m+152m。主塔采用倒Y型,全高140.12m,为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塔壁内设置劲性骨架,作为施工辅助结构。主塔两侧塔柱由上、中、下三道横梁连接成为整体,三道横梁均为后张预应力结构。上塔柱为索锚固区,斜拉索穿过索道管直接锚固于塔壁,在塔柱横、纵桥向均配有环向预应力钢

2、筋,以抵抗斜拉索水平分力;主塔基础工程包括53根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和6000方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主桥整体效果图主塔工程重点、难点主塔工程重点、难点w下塔柱平衡架爬模施工技术w下塔柱塔脚应力控制技术w下横梁施工支撑设计及预应力施工技术w中、上塔柱架体式爬模施工技术w中塔柱水平主动力横撑施工控制技术w中、上横梁超高空支架现浇施工技术w上塔柱索道管空间三维定位技术w主塔施工测量控制技术w主塔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塔施工塔塔脚脚施施工工下下塔塔柱柱施施工工下下横横梁梁施施工工中中塔塔柱柱施施工工中中横横梁梁施施工工上上塔塔柱柱施施工工上上横横梁梁施施工工上上塔塔柱柱施施工工塔塔柱柱封封顶顶工工程程01.

3、12.2702.3.402.4.2302.5.902.7.802.7.2302.8.2902.9.12下塔柱阶段下塔柱阶段中塔柱阶段中塔柱阶段上上 塔塔 柱柱 阶阶 段段02.9.16 主塔结构外形简介w塔柱外形尺寸为:下塔柱外形尺寸为519.9x761.5cm559.2x773.1cm,顺桥向壁厚120170cm,横桥向壁厚130cm,高28.62m;中塔柱外尺寸为620.7707.6x450cm,顺桥向壁 厚 80cm,横 桥 向 壁 厚 80cm,高 65m;上 塔 柱 为450 x600cm,顺桥向壁厚80cm。横桥向壁厚100cm,高46.5m。w横梁外形尺寸为:下横梁600 x60

4、0cm箱形断面,长34m,设在下、中塔柱转折点位置;中横梁上下顶面为拱形,设在中、上塔柱转折点位置;上横梁上下顶面也为拱形,设在上塔柱28、29步位置;下塔柱平衡架爬模施工技术 下塔柱分六次浇筑成型,除塔脚外均采用平衡架翻模工艺。即利用钢拉带联系平衡架、塔柱外模板成整体,防止外模板倾覆。平衡架是下塔柱施工的根本,充当着脚手架、施工平台、平衡受力架体的作用,并在下横梁施工过程中承担大部分竖向施工荷载。平衡架由600钢管搭设而成,并在钢管之间联系300钢管作为横杆。平衡架分阶段架设,每次架设高度至少高出此阶段塔柱高度10m,并根据实际情况,分不同高度层搭设脚手平台。平衡架翻模工艺设计图工程实景(二

5、)工程实景(四)下塔柱施工塔脚应力控制 XX大桥主桥索塔设计采用分离式、倒Y型空间结构,索塔的整体造型及其各部分断面形式既考虑了受力要求,又考虑了景观设计要求和尽可能便利施工。其中下塔柱垂直高度为28.62m,设计为向外侧倾斜的斜塔柱,内壁外倾约21、外壁外倾约17.5,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在其内侧设置若干道水平拉杆,以抵消由于下塔柱向外倾斜而引起的水平分力,并达到控制下塔柱塔脚部位断面与内部应力在设计允许范围内的目的。经过初步分析,结合XX大桥的结构特点和下塔柱施工分步,拟采用4道预应力拉杆,随下塔柱施工节段的升高逐步施加。使得下塔柱施工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达到科学、经济、安全施工

6、的目的。下塔柱主动力对拉控制(第一阶段)下塔柱主动力对拉控制(第二阶段)下塔柱主动力对拉控制(第三阶段)下塔柱主动力对拉控制(第四阶段)工 程 实 景下横梁支撑示意图下横梁支撑体系有限元计算结果 下横梁浇筑分步示意图下横梁模板及支护工艺图工程实景(一)工程实景(三)工程实景(四)工程实景(五)下横梁预应力施工技术 下横梁位于下塔柱、中塔柱转折部位,主要承受着中塔柱沿轴向传递的主梁荷载和下塔柱沿轴向传递的支撑反力所产生的巨大水平分力,是下塔柱、中塔柱形成钻石型结构的主体承力构件。下横梁之所以能够承受如此大的轴力,主要依靠施加在下横梁轴向的22746吨的后张预应力系统。因此,保证下横梁预应力系统准

7、确、可靠的建立成为施工控制的关键。施工准备阶段,我们对钢绞线、锚具等相关材料进行了严格的检验和试验,不符合国标及相关质量标准规定的产品坚决不准许使用。到权威部门对张拉千斤顶进行了检验,并利用AutoCAD精确绘制了千斤顶曲线图、将相关数据汇总再利用Excel准确计算钢绞线的伸长量和允许偏差,计算充分考虑了43m长孔道的实际情况,确定精确的摩擦损失系数,为建立永久预应力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张拉过程中,结合现场情况和设备情况确定了分阶段循环对称张拉的合理顺序,依照设计要求优质、高效的完成了下横梁预应力体系的建立。张拉控制千斤顶曲线图张拉控制计算表工程实景(一)工程实景(二)架体式爬模施工技术w针对中

8、、上塔柱的结构特点和控制要求,经过严格的论证和分析,我们采用了架体式爬模施工技术来进行下横梁以上塔柱的施工。架体式爬模系统施工技术是一项先进的施工工艺,该架体能垂直爬升,也能斜向爬升。在结构施工阶段,系统依靠自身动力,架体与模板配合,互为支撑、交替爬升,可形成集模板、操作平台和普通脚手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架体,能满足施工全过程各工序施工的需要。爬模施工总图模板配置设计(一)w施施工工节节段段划划分分:考虑塔柱施工段自身劲性骨架的抗倾能力,国产钢筋的长度的经济许可,斜爬模较合理的爬升高度及施工进度方面的因素,施工段划分的高度拟定为4.5米。下塔柱从塔脚开始向上划分,中塔柱从下横梁中线向下划分,上塔

9、柱从转折点向上划分,把异形施工段集中在下横梁处。下塔柱划分6个施工段,中塔柱15个施工段,上塔柱11个施工段全塔共计:32个施工段。w模模板板的的配配制制:模板的配制以中塔柱截面为基准。有M1、M2、G、E型等几个规格。中、下塔柱顺桥向增加Bi、Qi系列变截面模板,横桥向增加Pi系列变截面模板。收分模采用整体面板逐节割去的办法处理。上塔柱模板在横、顺桥向全部利用中塔柱模板。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倒角模板分别焊于Bi、Qi、M2上。在上、中、下塔柱的交接处的异形施工段,按工程实际尺寸加工异形模板,满足工程要求。模板配置设计(二)w模模板板的的高高度度方方面面:在4.5米高绕周边合为二截,每节高度

10、2.250米。为保证塔柱表面施工接口的光滑平整一套模板至少配置3块2.25米高的模板,施工时三块模板垂直翻转使用,保证在施工段接口处始终有一块模板固定着,作为上节施工段模板的支承和定位。同时也作为爬架提升的支承点。从而保证了塔柱混凝土外观和内在的施工质量。w模模板板的的固固定定:采用M24H型对拉螺栓系统,螺母和外螺杆重复周转应用,并兼作爬架系统固定的支承点。螺母拧出后,可以在爬架下挂脚手上补平孔位。w模模板板的的用用料料:面板采用-6冷轧钢板6.3#槽钢肋、12#槽钢回檩及合理的对拉螺杆间距。保证模板的刚度。从而也保证了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完全满足施工的要求。w塔塔柱柱的的内内模模:在上、中、

11、下塔柱标准截面段用与外模对应的标准钢模板施工。标准模板图(一)标准模板图(二)爬架施工设计(一)w爬爬架架的的应应用用布布置置:爬架从中塔柱开始应用,直至上塔柱塔顶。当然在技术上也可以从下塔柱开始就应用,但考虑到在下横梁处有较多的后续工序要施工,以及转向的设施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本方案。爬架的布置采用在塔柱的外三侧布置,顺桥向定名P1爬架、横桥向定名为P2爬架,每侧塔柱布置3个架体。w架架体体的的构构造造与与提提升升:架体由附墙段、工作架段、导向机构和附墙接长架和下挂吊篮脚手几部分组成。每个操作层间距高度为2米,爬架总高度为16米,工作架高度11米,附墙架高度为4.5米左右。爬架的提

12、升动力采用手拉葫芦。爬架与模板之间互设支承点,通过塔柱,互为支承体,交替上升,达到爬升施工的功能。爬架施工设计(二)w爬爬架架的的组组装装:爬架从下横梁以上的中塔柱第一施工段完毕后开始组装。开始进行三面交替爬升(注:顺桥向内侧面由与支承系统和上人脚手架组合在一起脚手系统来满足模板的提升施工)。w爬爬架架的的转转向向爬爬升升:中塔柱爬架爬升至中上塔柱交接转折处时,顺桥向的P1架按照塔吊的起重能力进行解体或直接提升来完成连续转向爬升;横桥向的P2架可直接提升进入上塔柱的爬升施工阶段。爬架转向后可一直爬升施工至上塔柱结构封顶。横、顺桥向的P1、P2架爬升至中、上塔柱转折处要暂停爬升,停留在转折处。上

13、端临时固定后兼作临时脚手平台用。在中间支撑脚手系统中,搭设临时操作平台,进行上塔柱第一段混凝土的施工,待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后,爬升架体P1、P2架。爬架施工横断面图爬架施工纵断面图爬架转向部位施工图工程实景(一)爬架组拼 工 程 实 景(二)工程实景(三)工程实景(四)工程实景(五)爬架操作平台工程实景(六)爬架提升 架体式爬模施工技术成果w施工进度成果:应用架体式爬模的先进技术,我们实现了塔柱高度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中塔柱施工阶段,仅用52天就完成了15个施工节段的施工,最快时达到了三天一步,达到了国内同类桥梁施工速度的最高水平。w工程质量成果:架体式爬模设备在模板连接设计、模板收分设计、

14、爬架导向设计、爬架与模板的互动设计等方面科学、独特的思路,使主塔柱的施工质量得到有力的保证,塔柱内部、外观质量完全达到了工程创优的技术要求。w施工安全成果:爬架提供了安全、稳定、可靠的施工操作平台,满足了各个工种顺利、无干扰施工的要求,整个主塔施工过程中无一次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创造了超高空结构物施工的奇迹。中塔柱水平主动横撑设计w中塔柱垂直高度65m,向内侧倾斜约14。由于塔柱内倾角度较大,随着施工高度的增长,施工荷载与塔柱自重荷载在塔柱根部外侧所产生的负弯矩会越来越大,塔柱横向位移也会越来越大,如不加以控制,势必导致中塔柱根部外侧混凝土因拉应力过大而产生开裂,因此必须对中塔柱根部外侧的拉应力

15、加以控制。控制的方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设置刚性较大的水平支撑直接连接于两侧塔柱之上,依靠支撑的刚度来达到控制塔柱横向位移的目的;另一种方案是在两塔柱之间设置水平主动力横撑,即在横撑中部施加预应力来实现控制目的。经过详细的计算分析,我们认为主动力横撑对塔柱的控制更为有效、可靠、安全,最后决定在中塔柱设置了四道水平主动横撑,分阶段施加预应力以抵消塔柱内倾所产生的变形和外侧拉应力,实现了超高倾斜结构物空间线性控制的目标。预应力对撑控制数据撑杆位置撑杆位置(下横梁以上高度下横梁以上高度)对撑力对撑力(KN)千斤顶类型千斤顶类型悬臂端理论悬臂端理论 位移位移(mm)悬臂端出顶悬臂端出顶 位移位移(mm)

16、悬臂端收顶悬臂端收顶位移位移(mm)撑杆一撑杆一16m2960YCW250B7.717.586.74撑杆二撑杆二29m2100YCD250B8.307.897.23撑杆三撑杆三43m1460YCD1205.836.025.22撑杆四撑杆四56m1400YCD1204.584.333.97施工控制阶段一施工控制阶段二施工控制阶段三施工控制阶段四工程实景(一)工程实景(二)中、上横梁超高空支架现浇施工技术中、上横梁超高空支架现浇施工技术w中横梁位于主塔中塔柱与上塔柱转折处,距离承台顶面93.62m,总计87.3m3;上横梁设在上塔柱28、29步位置,距离承台顶面124.07m,总计56.1m3。横

17、梁的主体结构为箱形断面,顶、底面均为拱形,既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又增强了主塔外形的景观效果。其中下横梁底板兼作为0#索道管的锚固结构。施工的关键是:如何在如此高度上准确控制结构物的设计外形,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中、上横梁示意图上横梁中横梁中横梁支架系统上横梁支架系统横梁支撑(一)横梁支撑(二)上塔柱索道管空间三维定位技术w索道管精确定位的重要性:每座主塔共有50对斜拉索,每根拉索穿过索道管锚固于上塔柱南、北侧塔壁上。百米高空为测量放线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为了避免由于斜拉索和索道管发生摩擦而对拉索产生的损坏,影响拉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同时如果索道管锚固点偏心会对拉索产生附加弯距,此弯距超过设计

18、允许值会影响工程安全,因此必须对索道管进行精确的定位。索道管定位总体方案w由于索道管的方向为空间三维坐标,并且每道索道管的方向和位置均不相同,且没有规则变化规律,导致索道管的定位精确性完全建立在空间三维数据分析之上。我们首先建立索道管数据的空间数学模型,并且按照设计图纸绘制了索道管的三维模拟图,建立起索道管空间方位的直观印象,然后从图上查询所需要的数据与计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最终定位指导数据。定位过程中,首先对索道管顶口和底口中心的三维空间坐标的测量放样,并满足正负2毫米的精度要求,然后以劲性骨架为支撑基础,做出索道管的支撑定位架,我们称之为索床。定位完成后,立即对索道管空间位置进行检测,

19、确认合格后即将索道管与索床焊接牢固,完成索道管的定位工作。索道管三维模拟图工程实景(一)工程实景(二)工程实景(三)主塔施工测量控制 控制难点:1 1、主塔结构为钻石形,塔高、主塔结构为钻石形,塔高140.12140.12米,属于结构复米,属于结构复杂的空间三维高大建筑物,对于测量来说控制难度较大。杂的空间三维高大建筑物,对于测量来说控制难度较大。2 2、主主塔结构物尺寸精度要求高,特别是主塔索道管塔结构物尺寸精度要求高,特别是主塔索道管的定位精度要求为的定位精度要求为5mm5mm。3 3、主塔属高大建筑物,由于受日照、风力等因素影主塔属高大建筑物,由于受日照、风力等因素影响,往往导致变形量大

20、于结构物的精度要求,必须考虑响,往往导致变形量大于结构物的精度要求,必须考虑变形因素。变形因素。鉴于以上原因,制定合理、有效的测量控制方案,选鉴于以上原因,制定合理、有效的测量控制方案,选择最佳观测时间对于塔柱施工至关重要。择最佳观测时间对于塔柱施工至关重要。XX主主塔塔施施工工技技术术创创新新测测 量量 控控 制制主塔测量控制原理主塔测量控制原理w主塔测量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测主塔测量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测量控制理论。量控制理论。整体控制碎部控制劲性骨架测量控制索道管空间弦线法定位主塔变形监测主塔整体测量控制主塔整体测量控制 主塔测量控制的平面控制网为国家三等

21、三角网;高程控主塔测量控制的平面控制网为国家三等三角网;高程控制网为国家三等闭合水准。在建网初期考虑到制网为国家三等闭合水准。在建网初期考虑到XXXX大桥为直线大桥为直线型、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利用桥梁的轴线控制主塔的几何尺型、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利用桥梁的轴线控制主塔的几何尺寸,不仅方便施工,而且定位精度高,便于复核检查。因此寸,不仅方便施工,而且定位精度高,便于复核检查。因此在建立控制网时,顺桥向轴线布置了三个控制点,北点、在建立控制网时,顺桥向轴线布置了三个控制点,北点、32#32#承台和北岸;横桥向轴线布置了两个控制点,承台和北岸;横桥向轴线布置了两个控制点,K5K5、K6K6;从而构成轴

22、线控制网。控制网中其它三角点对轴线控制点起从而构成轴线控制网。控制网中其它三角点对轴线控制点起校核作用。校核作用。控制点一控制点一1网型布置部主塔高程控制主塔高程控制B点的高程为:点的高程为:其中,其中,温度改正:温度改正:t0为钢尺鉴定时的温度;l为钢尺在t0温度鉴定 时的改正数。控制点一控制点一钢尺导入法传递高程示意图钢尺导入法传递高程示意图2主塔碎部测量控制主塔碎部测量控制(一)(一)(一)(一)控制点二控制点二上上塔塔柱柱劲劲性性骨骨架的测量控制架的测量控制下下塔塔柱柱与与中中塔塔柱柱劲劲性骨架的测量控制性骨架的测量控制1劲性骨架测量控制劲性骨架测量控制主塔碎部测量控制主塔碎部测量控制

23、(二)(二)(二)(二)加密轴线加密轴线控制网,是用于控制网,是用于控制索道管的空控制索道管的空间定位,保证其间定位,保证其施工精度。施工精度。控制点二控制点二2索道管定位控制(索道管定位控制(1 1)主塔碎部测量控制主塔碎部测量控制(二)(二)(二)(二)控制点二控制点二2索索道道管管空空间间弦弦线线法法定定位位索道管定位控制(索道管定位控制(2 2)主塔主塔变形监测变形监测(一)(一)为了保证主塔索道管为了保证主塔索道管5mm5mm定位精度,必须掌定位精度,必须掌握主塔变形规律,据此变握主塔变形规律,据此变形规律指导主塔索道管施形规律指导主塔索道管施工定位。我们在主塔施工工定位。我们在主塔

24、施工到中横梁位置时对主塔进到中横梁位置时对主塔进行了一次行了一次2424小时的变形监小时的变形监测,确定最佳观测时间为测,确定最佳观测时间为凌晨凌晨5:00-7:005:00-7:00;最不利;最不利观测时间为午后观测时间为午后3 3:0000。控制点三控制点三变形监测曲线图变形监测曲线图主塔主塔变形监测变形监测(二)(二)控制点三控制点三质量效果:质量效果:质量效果:质量效果: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检验表明,我们所提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检验表明,我们所提出的主塔测量控制理论与方法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出的主塔测量控制理论与方法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保证了主塔施工控制的精度,为工程创优奠定了基础。保

25、证了主塔施工控制的精度,为工程创优奠定了基础。工期效果:工期效果:工期效果:工期效果:按照主塔变形的规律,确定凌晨按照主塔变形的规律,确定凌晨5:007:00为最佳观测时间,测量放样在此时间段内完成,为为最佳观测时间,测量放样在此时间段内完成,为其他工序赢得了充裕的时间,从而加快了工程的进度。其他工序赢得了充裕的时间,从而加快了工程的进度。控制成果控制成果主塔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塔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混凝凝土土的的配配合合比比设设计计是是斜斜拉拉桥桥施施工工至至关关重重要要的的关关键键点点,配配合合比比首首先先必必须须要要满满足足设设计计在在强强度度、弹弹性性模模量量等等参参数数上上的的

26、要要求求,其其次次要要满满足足结结构构特特点点和和施施工工条条件件的的特特殊殊要要求求,还还要要满满足足工工期期对对强强度度增增长长速速度度的的要要求求。本本工工程程混混凝凝土土工工艺艺要要求求比比较较复复杂杂,既既有有2.02.0米米桩桩长长8383米米的的灌灌注注桩桩群群,也也有有近近6000m6000m3 3的的大大体体积积砼砼承承台台,还还有有高高度度达达140.12140.12米米的的C50C50高高标标号号塔塔柱柱。这这些些工工程程部部位位对对砼砼施施工工配配合合比比设设计计的的技技术术含含量量要要求求很很高高,特特别别是是主主塔塔混混凝凝土土,既既要要满满足足高高空空泵泵送送的的

27、要要求求,又又要要满满足足因因施施工工操操作作空空间间狭狭窄窄对对混混凝凝土土和和易易性性和和流流动动性性的的要要求求,这这些些要要求求是是以以往往普普通通混混凝凝土土配配合合比比所所无无法法达达到到的的。因因此此必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配合比来保证设计、施工既定目标的实现,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配合比来保证设计、施工既定目标的实现,设计难点:设计难点:主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主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w上部结构混凝土裸露于外界,对外观要求较为严格,我们采用超细矿物粉作为砼的另一种掺和料,来满足上部结构混凝土的要求。我们主要从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的对比来进行分析,矿渣水泥比硅酸盐水泥的耐久性要好

28、,对砼碱-集料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矿渣水泥在我国的应用面非常广,产量较高,但绝大部分实低是低标号水泥,无法配制高标号优质混凝土。研究表明,当矿渣的细度达到400m2/kg(比表面积)以上时,对水泥砼的性能有很大改善作用,与化学外加剂共同使用,不仅可以改善砼的流变特性,而且对砼的强度,耐久性的一系列指标都有重要影响,是生产高性能砼的重要技术途径。目前我国矿渣水泥中矿渣细度大约在200 m2/kg(比表面积)左右,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超细矿物粉,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超细矿粉的性能 超细矿粉以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经优选、合理配比并磨细超细矿粉以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经优选、合理配

29、比并磨细而成。具有活性大、利于水泥浆体及砼流动的优良特性。而成。具有活性大、利于水泥浆体及砼流动的优良特性。与不同与不同水泥、外加剂的适应性好,可以明显改善水泥和外加剂的相容性。水泥、外加剂的适应性好,可以明显改善水泥和外加剂的相容性。在砼中可等量代替在砼中可等量代替20-50%20-50%的的水泥,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价值,而水泥,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价值,而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超细矿粉混凝土的特殊性能1、可以改善砼拌和物性能,增加流动性,抗离析,利于泵送。2、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砼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砼2828天强度可提高天强度可提高10-20%10-20%,且长期强度

30、持,且长期强度持续增长,可配制续增长,可配制C80C80砼。砼。3、可以提高砼耐久性、抗渗、抗冻性,减少砼收缩,增加体积稳定性,降低水化热。4、利于大体积砼施工,降低混凝土的总碱含量,抑制碱-集料反应。超细矿粉砼的配合比控制超细矿粉砼的配合比控制超细矿物粉检测数据超细矿物粉检测数据设计数据1、主塔砼配合比设计数据、主塔砼配合比设计数据2、横梁砼配合比设计数据、横梁砼配合比设计数据设计应用总结w因主塔施工节段砼方量较大,施工高度较大,对砼泵送要求很高,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流动度和塌落度要较高,我们使用超细矿物粉作为砼中的掺和料基本上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并且掺超细矿物粉的砼具有改善砼和易性,增加砼后期强度,降低砼碱含量,提高砼泵送指数,便于用其所具备的自流能力来适应浇筑段布筋过密部位的现场浇筑。w在本砼的施工配合比中我们还加入了高效缓凝减水剂,防止由于砼浇筑方量较大,在砼未浇筑完成时,砼达到初凝,造成砼的分层。这两种外掺剂的加入基本上缓解了该结构各部位施工时所遇的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