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优质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优质教案.pdf(1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精品优质教案课 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 时 物 质 的 变 化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物 理 变 化 和 化 学 变 化(重理解物理变化、化 学 变 化;根据对概念的理点)解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神 奇 的“化 学”【演示实验】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白纸,在 白 纸1上用无色的 酚 酿 试 液 写上两个大字“化 学”,晾干;课 上,用 喷 壶 向 白 纸2上喷氢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 着 再 向 白 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 纸1上 出 现 两 个 红 色 的 大 字“化学”,学生很惊讶。同学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内
2、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合作探 究*探究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提 出 问 题 水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可 以 变 成 水 蒸 气 或 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探究实验实验及装置变化前的物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质1水的沸腾液态的水液态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的玻璃片又凝结为液态的水液态的水无2胆矶研碎普块状的月 旦矶蓝色块状固体被粉碎成粉末粉末状的胆矶无3胆肌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立即生成蓝色沉淀,溶液颜色变浅,最后变为无色蓝色的氢氧化铜
3、沉淀等有课堂讨论4石方和盐酉应,r V(3 1一 石夏反才麒颗粒状石灰石等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变 化 前 观察变化时观察变化后观察 有 几 种 反 应 条 件(如有几种物质生成物 质 参 加加 热、点燃等)生成物的颜色、状 态、气味等反应 反 应 现 象(发 反 应 物光、放热、变色、的 颜 色、生 成 气 体 或 沉状 态、气淀等)味等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新物有 新 物 质 生成的变化,又 叫 化 学 反 应(如知识拓展(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形状的改变(矿石粉碎等),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
4、(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质 的 变 化(如实 验 1、2)实验3、4)现象只是物质的状在变化过程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态、形状、大小发生改变,也 可 能 有 发光、放热等现象发生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发生实例水结成冰、石铁生锈、物质的燃烧、烧制瓷器、冶炼金蜡熔化、灯泡属、呼吸作用、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发光、海水晒盐、碘升华等等本 质区 别(判断 依据)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2)在化学
5、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况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板书设计第 1 课 时 物 质 的 变 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3.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教学反思第 2 课 时 物 质 的 性 质成功之处本堂课实验较多,区别于以往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活跃,师
6、生互动效果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不足之处应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物 理 性 质 和化学性质(重点)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2.物质的变化与性 质 间 的 区别和联系能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3.物质的性质与 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用途 还是化学性质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课堂展示水、铁丝、食盐、粉笔、食醋、酒精等,请同学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不同性质,比如颜色、气 味、状态、硬度、溶解性、能否燃烧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出问题 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
7、,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是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讨论交流学生阅读教材,讨论相关问题,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归纳总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观察氧气、二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闻一闻气味 将 燃 着 的木 条
8、 分 别 伸入 盛 有 氧 气和 二 氧 化 碳的集气瓶中氧气中:木条 燃 烧 得更旺二 氧 化 碳中:木条熄灭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课堂讨论1.如何正确的闻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气味?2.上述实验结论中哪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哪是它们的化学性 质?归 纳 总 结 中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而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是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探 究 点 二 物 质 的 变 化 与 性 质 间 的 区 别 和 联 系提 出问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又有何联系呢?讨 论 交
9、流 学生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区 别:物质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描述的字眼上看,让人感觉到一种“现在进行时”的状态。如:纸 张 燃 烧(化学变化)、钢 铁 生 锈(化学变化)、小 麦 被 磨 成 面 粉(物理变化),它们都是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是静态的。在 描 述 时 通 常 用 到“易、会、能、可以”等词语,如:煤 能 燃 烧(化学性质)、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化学性质)、玻 璃 易 被 打 碎(物理性质)、镁 条 可 以 被 弯 曲(物理性 质),这些都是物质的性质。
10、2.联 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体现出性质。探 究 点 三 物 质 的 性 质 和 用 途提出问题 物质的性质和之间有怎样关系呢?讨 论 交 流 学 生讨论归纳。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石墨质软且呈深灰色,常用于制铅笔芯等。板书设计第 2 课 时 物 质 的 性 质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2.本质区别: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间的区别和联系三、物质的性质和
11、用途质性质鬻物质用途教学反思成 功 之处本堂课通过生活事例,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已有知识,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讨论、合作、总结归纳,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学生没有实验知识的基础上都尽可能让学生实践,让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不 足 之处设计问题有些理论化,应从学生生活中实例中提出问题。课 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 1 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化 学 实 验 与 科 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理解探究的过程2.观 察 描 述 实 验 现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的顺序、角度等方法;学会描述观察到的实验方法情
12、景导入*大家是否还记得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怎样的呢?交流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实例讨论。归纳总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
13、)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知识拓展 科学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实验、调查、讨论等都是科学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不是一定都按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的研究 内容 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进行。探究点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在实验时,我们在实验前观察什么?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实验后又观察什么呢?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描述呢?交流讨论讨论相关的原因。归纳总结观察化学实验的内容实验前实验过程中实验后物 质 原物质状态和颜色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来 的 颜的变化、发光、放色、气热、产生沉淀和放味、状态出气体等等1.学习化学实验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
14、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2)关注物质的 变 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探 究 点 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点燃前观 察 蜡 烛 颜色、状态、形状圆 柱 形,乳白色或红 色 等,有轻微气味蜡烛因加入颜料而呈现各种颜色从 蜡 烛 上 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石蜡质 地 较 软,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燃烧过程中1.在空气中,产生黄白色光亮火焰;蜡烛火焰闪烁摇 晃,并有黑烟产生;火焰分三层蜡烛火焰由于受气流影响而摇晃,黑烟是石蜡未充分燃烧的炭黑;燃烧
15、火焰 三 层:焰心、内焰、外焰。点察见2.取 一 根 火柴梗,迅速平放 在 火 焰 中约1s-2 s后取出火柴梗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先 变 黑,第二层次外焰处石蜡蒸气充分燃烧,温度最高;内焰处石蜡蒸气燃烧不充分,温度较低;焰心主要是未燃烧的石蜡蒸气,温度最低焰焰心外内始之,里层几乎未变化3.在蜡烛火焰2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生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方罩一个冷成而干燥的烧杯4.将上述烧杯取下来f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少量澄清石水变浑浊灰水,振荡(或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 澄 清 石 灰水的烧杯)熄灭后熄灭蜡烛,观察现象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石蜡的蒸气遇冷形成白烟用 燃 着
16、的 火柴点燃白烟,再观察现象0火焰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白烟是石蜡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课堂讨论1.蜡烛燃烧时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2.火 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 s-2 s后取出,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有什么现象?3.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归纳总结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点燃石蜡+氧 飞 二 二氧化碳+水此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写在了箭头的上方。表达式的意义:石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2.板书设计探究步3聚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白 色(或其他颜色)固体,质地较软,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燃着时发光,放 热,冒黑烟,熔化成液态后又
17、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另一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冒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复燃第 1 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变化前、变化过程中、变化后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点燃前、点燃时、熄灭后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
18、基础的。不足之处分组实验时有个别学生不服从小组长安排,体现不出小组的团队意识。第 2 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重点)根据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学习,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人的呼吸作用是人吸入氧气,将某些有机物质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请同学们深吸一口气,再缓缓的呼出来,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还一样吗?合作探 究*探究点一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提出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有何不同?设计方案阅读教材了解相关的信息。探究实验实验内容装
19、置图实 验现象实验结论利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InM收强电气两才中气 体均 没有 颜色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的&点水电龄 盛有 空气 的集 气瓶 内澄 清石 灰水 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明 显变化。盛有 呼出 的气 体的 集气 瓶内 澄清 石灰 水很 快变 浑浊。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燃着的/小木条/盛有 空气 的集 气瓶 内木 条燃 烧火 焰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用燃药的小木条检睑气体课堂讨论收集呼出的气体时
20、,为什么要让吸入肺内的空气在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实验现象越明显呢?不 变 呼出 的气 体使 木条 熄灭。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观察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C4 F煤 的 您*1片 力 气 空气 中的 玻璃 片上 没有 变化。呼气 的玻 璃片 上有 一层 水务O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多。归纳总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呼出体外,它属于化学变化。板书设计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反思对人体吸入的(二氧化碳:呼出气体含量吸入空气含量空气和呼出气V 氧气:呼出气体
21、含量(吸入空气含量体的探究|水蒸气:呼出气体含量吸入空气含量成功之处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假设,认真查阅资料并且通过实验去验证假设。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探究充满了无穷的乐趣。不足之分组实验时有个别学生不服从小组长安排,体现不出小组处的团队意识。课 题 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 1 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化 学 实 验 常 用 仪 器(重点)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了解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2.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及药品的取用知道实验室药品取用原则,学会药品取用方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
22、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正等待着我们用来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奥秘。合作探 究*探究点一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提 出 问 题 实 验 室 中 的 化 学 药 品 在 取 用 时 应 注 意 什 么?讨 论 交 流 阅 读 教 材 讨 论 相 关 原 因。了解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及药品的取用方法。归纳总结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1)“三 不”原 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 品(特 别 是 气 体)的 气 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即“不触、不闻、不尝”。(2)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
23、:液 体 取12m 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知 识 拓 展 闻 药 品 气 味 的 方 法:把瓶塞打开,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2)药品取用原则总结为:“操作要求有规定,不触不尝不闻味;未说用量取最少,液取一二固盖底;用剩药品会处理,放入指定三不能“。探 究 点 二 化 学 药 品 的 取 用提 出 问 题1.取用固体药品时应注意什么?2.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什么?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了解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及药品的取用方法。归纳总结1.固体药品的取用固所体需操作要点规
24、范操作的原因状仪态器药“一斜、二送、三直以免药品沾在试管内壁粉匙立”末或将试管倾斜,用药匙状纸或纸槽将药品送入3.液体药品的取用槽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块状、颗粒状镶子“一横、二放、三缓立”将 试 管(或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或容器)口后,再把试管(或容器)缓缓地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试管(或容器)的底部防止试管底被砸破用量方法及仪器操作要点方法巧记少量滴加滴加液体时,滴管在容器正“排气、吸液、竖直、悬空”法上方悬空竖直滴入,滴管使用时,不能横放或倒置,用胶过的滴管立即头用清水洗净,滴但与滴瓶配套管的滴管用后千万不要清洗,要专管专用。a.瓶塞
25、倒放在桌面上;b.试剂瓶口紧较倾挨着试管口;多倒C.标签要朝着“塞倒放、口挨口、签向手、要放回”量法手心d.盖好瓶寒,放 回 原 位,标签向外。a.量液时,量筒 放 平,倒入液体接近刻度时,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液 体 至 刻 度“一选、二平、三 忌”线。“一选”即选用合适的规格,以避免增大b.读数时量筒误差或多次量取;量必 须 放 平 稳,“二平”即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三点定取视线与量筒内 视线、刻度、凹 液 面 最 低 处 一 线;量法液体的凹液面“三 忌”即忌用量筒加热或量取热的液最低处保持水体;忌用量筒溶解、混和物质或作反应容平,读出液体器;忌用量筒长期盛放药品。的 体 积。若仰视 读
26、 数,则读数 偏 小,若俯视 读 数,则读数偏大,规律总结 液体药品的取用拿瓶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要认真。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防溅出。量少要用滴管取,一捏二吸悬空滴。倒完液体即加盖,放回标签要朝外。板书设计第1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 .块状:镶子 2.粉末状:药匙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滴加:滴管 2.倾倒:试管 3.量取:量筒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主要讲练结合,学生演练的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此课题是初中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启蒙,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引导全体学生体悟遵守实验室
27、规则和实验规范。不足之处学生对滴管的使用,量筒的测量等操作较差,可能是时间紧,学生练习的力度还不够;个别学生操作不细心,不注意小细节,要鼓励学生对待科学要有严谨的态度。第2课 时 物 质 的 加 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给物质加热(重点)了解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知道加热的操作方法2.连接仪器装置了解如何连接仪器3.仪器洗涤掌握洗涤仪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过程情景导 入.在家做饭时,有的用液化气加热,有的用电饭锅 一鼻!加热,有的用电磁炉加热,还有的用木棒、秸秆等物质加热.在化学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给物质加热呢?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的加热提 出 问 题1.酒精灯使用时应注
28、意哪些问题?2,给物质加热时又应注意什么呢?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酒精灯使用时注意事项(1)三查看:检查灯芯是否烧焦;酒精量不能少于1/4,不能多于2/3;实验后查看灯帽是否盖好。(2)三禁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3)一处理:酒精洒在桌面上着了火,要用湿抹布来盖灭即可知识拓展酒精灯灯帽应该在灯熄灭后趁势将灯帽再提起一次,再盖好,以保持灯帽内外压强一致,下次使用时容易打开灯帽。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1)给固体物质加热: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或生成水倒流回
29、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2)给液体物质加热:给试管里液体加热,将试管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大拇指不要热在试管夹的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 5 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 积 的 I/3;管口切勿朝向人。知识拓展若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后再加热,以免容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酒精灯灯芯,以免受热不均匀而破裂。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要垫上石棉网。探究点二仪器的连接提出问题正确连接实验装置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在化学实验中连接仪器应注意哪些问题?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连接类
30、型操作图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把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左手拿橡胶玻璃/r N.塞,右手拿玻璃管,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橡管插胶塞。人带孔橡胶塞2.连接 玻璃管和 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3.在容器口塞橡 胶塞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i-先 把 导 管 一 端 放 入 水 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出现,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装置漏气。知识拓展 组装仪器一般按从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拆卸仪器时,一般先拆开各仪器间的连接导管,然后由右到左、由上到下依次拆卸。探 究
31、 点 三 仪 器 的 洗 涤提 出 问 题 1.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是怎样的?2.若玻璃仪器上有难溶性的物质如何洗涤?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讨 论 交 流 阅 读 教 材 讨 论 归 纳。归纳总结1.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倾倒废液T加热后的要冷却T 用自来水荡洗-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T 清水洗T放指定位置晾干。2.难溶物的洗涤(1)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涤剂洗涤,再用水洗。(2)难溶性的氧化物、难溶性碱或碳酸盐:先加稀盐酸,再用水洗。3.仪器洗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洗净的试管可倒置在试管架上,晾干备用。板书设计第2课 时 物 质 的
32、 加 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教学反思成 功 之处本堂课主要讲练结合,学生大胆的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 足 之处个别学生怕脏或怕仪器破损,回避动手操作,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课 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教学过程1.化 学 实 验 常 用 仪 器(重点)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了解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2.实 验 室 药 品 取 用 规 则 及药品的取用知道实验室药品取用原则,学会药品取用方法情景导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 验 是 科I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有 很 多
33、 仪I器 和 药 品 正 等 待 着 我 们 用 来 探 究 物 质 及 其 变 化 的 奥I秘。合作探究探 究 点 一 化 学 药 品 的 取 用 原 则提 出 问 题 实 验 室 中 的 化 学 药 品 在 取 用 时 应 注 意 什 么?讨 论 交 流 阅 读 教 材 讨 论 相 关 原 因。了解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及药品的取用方法。归纳总结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1)“三 不”原 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 品(特 别 是 气 体)的 气 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即“不触、不闻、不尝(2)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
34、体 取12m 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知 识 拓 展 闻 药 品 气 味 的 方 法:把瓶塞打开,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2)药品取用原则总结为:“操作要求有规定,不触 电 然不尝不闻味;未说用量取最少,液取一二固盖底;用剩药品会处理,放入指定三不能“。探 究 点 二 化 学 药 品 的 取 用提 出 问 题1.取用固体药品时应注意什么?2.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什么?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了解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及药品的取用方法。1.固体药品的取用归纳总结固体状态所需仪
35、器操作要点规范操作的原因“一斜、二送、三直以免药品沾在试管内壁药立”粉匙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末或或纸槽将药品送入状纸试管底部,再把试管槽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一横、二放、三缓块状、颗粒状镶子立”将 试 管(或容器)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或容器)口后,再把试管(或容器)缓缓地竖立起来,使药品缓缓地滑到试管(或容防止试管底被砸破3.液体药品的取用器)的底部方法用及操作要点方法巧记量仪器滴滴加液体时,力口滴管在容器正法上方悬空竖直滴入,滴管使用时,不能横少胶放或倒置,用“排气、吸液、竖直、悬空”量头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洗净,滴但与滴瓶配套管的滴管用后干万不要清洗,要专管专用。较
36、多量倾倒法a.瓶塞倒放在桌面上;b.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C.标签要朝着手心d.盖好瓶塞,放回原位,标签向外。“塞倒放、口挨口、签向手、要放回”a.量液时,量筒放平,倒入定量量取法液体接近刻度时,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液 体 至 刻 度线。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液体“一选、二平、三忌”“一选”即选用合适的规格,以避免增大误差或多次量取;“二平”即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三点 视线、刻度、凹液面最低处 一线;“三忌”即忌用量筒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忌用量筒溶解、混和物质或作反应容器;忌用量筒长期盛放药品。的体积。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小,若俯视读数,则读数
37、偏大,规律总结 液体药品的取用拿瓶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要认真。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防溅出。量少要用滴管取,一捏二吸悬空滴。倒完液体即加盖,放回标签要朝外。板书设计第 1 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化学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镶子 2.粉末状:药匙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滴加:滴管 2.倾倒:试管 3.量取:量筒教学反思第 2 课 时 物 质 的 加 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成功之处本堂课主要讲练结合,学生演练的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此课题是初中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的启蒙,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引导全体学生体悟
38、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实验规范。不足之处学生对滴管的使用,量筒的测量等操作较差,可能是时间紧,学生练习的力度还不够;个别学生操作不细心,不注意小细节,要鼓励学生对待科学要有严谨的态度。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教学过程1.给 物 质 加 热(重 点)了解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知道加热的操作方法2.连接仪器装置了解如何连接仪器3.仪器洗涤掌握洗涤仪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情景导入*在 家 做 饭 时,有的用液化气加热,有的用电饭锅加热,有的用电磁炉加热,还有的用木棒、秸秆等物质加热在化学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给物质加热呢?合作探究探 究 点 一 物 质 的 加 热提 出 问 题1 .酒精灯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
39、.给物质加热时又应注意什么呢?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 纳 总 结1.酒精灯使用时注意事项(1)三 查 看:检查灯芯是否烧焦;酒 精 量 不 能 少 于1/4,不能 多 于2/3;实验后查看灯帽是否盖好。(2)三 禁 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3)一处理:酒精洒在桌面上着了火,要用湿抹布来盖灭即可知 识 拓 展 酒精灯灯帽应该在灯熄灭后趁势将灯帽再提起一次,再盖好,以保持灯帽内外压强一致,下次使用时容易打开灯帽。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1)给固体物质加热: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药品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40、(以免冷凝水或生成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使 试 管炸裂)先预热再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2)给液体物质加热:给试管里液体加热,将试管夹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大拇指不要掘在试管夹的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试 管 口 向 上 倾 斜 与 桌 面 约 成4 5 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 积 的1/3;管口切勿朝向人。知识拓展若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擦干后再加热,以免容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酒精灯灯芯,以免受热不均匀而破裂。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要垫上石棉网。探 究 点 二 仪 器 的 连 接提出问题 正确连接实验装置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在化学实验
41、中连接仪器应注意哪些问题?讨 论 交 流 阅 读 教 材 讨 论 归 纳。归纳总结连 接类型操作图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把玻 璃先 把 玻 璃 管 的 一 端 用 水 润 湿,左手拿橡胶直 插入带塞,右手拿玻璃管,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橡孔橡胶 塞。胶塞2.连接 玻璃管先把玻璃官口用水润湿,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和 胶皮管3.在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口塞橡 胶塞塞子。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先 把 导 管 一 端 放 入 水 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出现,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装置漏气。知识拓展 组装仪器一般按从下而上
42、、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拆卸仪器时,一般先拆开各仪器间的连接导管,然后由右到左、由上到下依次拆卸。探 究 点 三 仪 器 的 洗 涤提 出 问 题 1.玻璃仪器的洗 涤方法是怎样的?2.若玻璃仪器上有难溶性的物质如何洗涤?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归纳总结1.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倾倒废液-加热后的要冷却-用自来水荡洗T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T 清水洗T放指定位置晾干。2.难溶物的洗涤(1)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涤剂洗涤,再用水洗。(2)难溶性的氧化物、难溶性碱或碳酸盐:先加稀盐酸,再用水洗。3.仪器洗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
43、也不成股流下。洗净的试管可倒置在试管架上,晾干备用。板书设计第 2 课 时 物 质 的 加 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教学反思课 题1 空气成功之处本堂课主要讲练结合,学生大胆的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之处个别学生怕脏或怕仪器破损,回避动手操作,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探 究 空 气成分的实验(重点)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做法2,空气的成分(重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各成分占空气体积的体积分数3.纯净物和混合物(重点)知道物质的组成;明确概念,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过程情景导 入*【演示实验】在烧杯底部放一张团好的纸,倒置时不下滑
44、,将烧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水槽中,浸没,过一会将烧杯垂直拿出来,烧杯中的纸没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烧杯在水中倾斜,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烧杯中跑出来,杯子中的纸浸湿了。烧杯中跑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纸为什么湿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空气”。合作探究A探究点一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问题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存在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从实验时间的长短,操作是否简单、易操作,对环境的污染等方面考虑。)讨论交流 阅读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讨论归纳。探究实验1.实 验 一(如图所【实验步骤】把少加 热 12天。【实验现象】一部末。同时容器里空示)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分的液态汞
45、变成了红色粉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0【实验原理】汞+氧 气 工 氧 化 汞。【实验结论】容器里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 1/50研究剩余的4/5 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误认为这些都是氮气。2.实验二【实验步骤】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生成了银白色物质和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原理】氧 化 汞*匚 汞 十 氧 气。【实验结论】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的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气体的体积。3.通过上述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 的结论。归纳总结
46、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优点:科学家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反复的实验。缺点:实验时间的较长,操作装置比较复杂,且实验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知识拓展拉瓦锡不是最早发现氧气的科学家,发现氧气的科学家是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探究点二空气成分的实验提出问题 模拟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我们如何选择药品、仪器,设计装置进行实验呢?讨论交流分析上述实验,讨论设计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理实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验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原氧气的体积实 仪 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验装夹、烧杯、酒精灯及 火
47、 柴(点 燃 红 磷 时 使用)。置 药 品:红磷、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实验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现象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o实验分析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其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极易溶于水不占有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而红磷燃烧过程中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少
48、,冷却后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压进瓶内的水约是集气瓶内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 应 五 氧 化 二 磷实验结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 /5论意事项红磷要过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原剩余空气的体积的1/5,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装置必须密封: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少,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只有冷却到室温时,才能打开弹簧夹,这是因为温度较高时集气瓶内气体的压强较大,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引起测量结果偏
49、低。插入燃烧匙的速度要快:插入燃烧匙的速度若是太慢,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会逸出,所以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会增大,会引起测量结果大于1/50弹簧夹要夹紧:弹簧夹若是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使得最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会增大,从而使测量结果大于1/5。实验所用药品一般为红磷,不能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均为气体),而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测量结果误差加大。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的目的:迅速降温、吸收产生的白烟,防止燃烧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课 堂 讨 论1.上述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剩
50、余的气体具有哪些性质?(不能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2.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我们还可以设计出其他的装置图吗?归纳总结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成分氮气N2氧气02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02其它气体和杂质体78%21%0.940.03%0.03%积分数%知 识 拓 展 空 气 不 是 一 种 单 一 的 物 质,而是一种混合气体,其成分比较稳定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地区和气候而异。如阴雨天,空气湿度大,则水蒸气含量就大。巧学妙记 空气本是混合气,体积分数要记住;氮七八、氧 二 一(洋二姨),零 点 九 四 是“稀”气;两 个0.0 3,二氧化碳和杂气;计算、描述记清楚,英与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