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149899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272 大小:29.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2页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同步教案(全册).pdf(2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 l-3 例 一 课 堂 活 动 1 练习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教学重点注重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注重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例一的情景:小朋友们都刚过完年吧?那同学们都去买过

2、年货没有?都买了那些年货呢?大家买多灯笼没有?在大门口挂上一对大红灯笼,是不是看起来非常的喜气?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讨论都买了那些年货?自主探索出示例一1.恩,小明和几个同学在想着怎么样年办的红红火火的,他们想了一方法?是什么呢?对,自己做的,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节过得热热闹闹的,多好啊!2.但是做的时候里面也包含了很多的数学问题,大家看看,他们在做灯笼的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呢?3.大家已经知道了这道题的已知条件,你们会做吗?会做的话,请大家把你的算式写在课堂作业本上。4.把写一步算式的和两步算式的,三步算的都写在黑板上,让同学区分。那么同学同意哪个同学做的呢?让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的

3、思路。同学们讨论思路,得出,不管是用一步,思路都是“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下的个数”5 .同学们都是对的,而用一个算式表达的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6 .回过头来看看一步算式,大家能说说在这个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算?7 .老师归纳没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三、课堂活动p l的练习 说说运算顺序四、巩固练习P 2课 堂 活 动1前两道P 3练习一 1 ,2学生独立完成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 l-3例 二 课 堂 活 动1 ,2,3练习一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括号在四

4、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教学重点注重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注重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教学过程复习与铺垫128-804-16X3 280-2804-14+4472-184-X3 76+42X24-14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做完后对答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I二、自主探索70X750-715X65 70X(750

5、-7154-65)1、这两个式子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他们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吗?2.接下来着重讨论第二个式子,70X(750-715+65)。3.先算括号里面的,但是括号里是又有两个运算符号?应该怎么算呢?4.老师进行总结:对于有括号的式子,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面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运算符号,先乘数后加减。5.练习:240-(15+20)X3 3784-18X(806-799)145+(96-1204-4)三、课堂活动课堂活动1、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进行,特别是3 小题,可以先同桌讨论后再在全班讨论进行巩固练习P 3 练习一 3,4,5,6,7,8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

6、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布置作业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 4-7例 3课堂活动1 ,2 练习二教学重点重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重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复习与铺垫12 8-(8 04-16 X 3)2 8 0X (2 8 04-14)+4 47 2-(18 4-X 3)7 6+(4 2 X 2)4-4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做完后对答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I二、自主探索1、出示例三,叫同学们仔细读题,用你们现有的知识你能做出这道题吗?2 .你们能用自己话概括这道题的思路吗?3.

7、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最思路进行概括和总结:师徒合作的零件个数个师徒两人每小时共做的个数=师徒合作的时间。4.让同学在刚才总结的文字的基础上列出式子:(14 7-2 7)4-(12+18)5 .带领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个式子要有两个括号?6 .带领学生讨论有两种括号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先做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7 .带领学生完成例三的计算8 .引导学生对照着计算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这种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三、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四、巩固练习P 8 练习一 1,3五、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布置作业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4-7例4课堂活动1,2 练习

8、二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教学重点重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重视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注意探索混合运算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复习与铺垫128-(804-16X3)280X(2804-14)+44(53+19)4-(12X2)(253-195)X(724-6)让同学们自己动

9、手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做完后对答案,说说你是怎么做的?I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二、自主探索1、出示引出中括号。“这是什么符号?它有什么作用呢?”2.老师直接引出知识“口中括号,()小括号,把前面学习的()叫小括号,中括号与小括号的作用都是改变运算顺序,一般来说,在小括号不够用的时候就用中括号。中括号一般放在小括号的前面。”3.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算式里面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计算时应该先算哪个括号里面的呢?4.引导学生讨论例45.随即抽取一名学生,提出问题:第一步如果写成了 1800+25X 3行吗?如果这样行吗?18004-(15=10)X3=18004-25X3=18004-75=246.引

10、导学生总结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三、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2、3四、巩固练习P8练习一 2,4,5,思考题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六、布置作业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乘除法的关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12页中例题1、2和“课堂活动”1、2以及练习14题。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乘除法关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我们书上就有这样一幅游乐园的情景图,我们一起去看一

11、看。请大家翻到11页,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景图,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抽生说,老师板书出算式。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在主题图和老师谈话的引导下,学生进入学习状况,仔细观察、思考。探究新知教学1 2页例题1刚才我们从情景图中知道:每棵树上挂了 4个灯笼。1 2棵树上挂了 4 8个灯笼。通过这两个信息我们列出了三道算式,那你知道这三个算式分别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看一看除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学例题2出示例题2中的三个数量在黑板上,你能根据上面三个数量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吗?请你写在1 3页

12、上。抽生板演。请大家比较上面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抽生汇报结果并板书。齐读两遍。由此,我们便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注意:0不能做除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独立思考,对有困难的同学可在小组中互相商量。仔细观察、体会。不必说得很详尽,只要体会到便行。学生先独立思考后,独立完成。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讨论、商量。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探究。课堂小结课堂活动今天这节可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都学到了什么?教 材 1 4 页第一题,师先示范,然后同桌的互对口令。第 2题,先读题,问:从题目的要求你明白了什么?请同学们独立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并写出依据。抽生板演,集体订正。练习三第一题,学生独立做在

13、作业本中。第二题和4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要求说出依据。第三题,生读题后,先独立思考,然后抽生提出问题后,生独立做在课堂作业本上。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 3 页中例题3及“课堂活动”中第三题和练习中5 1 0 题。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整除的含义。2、初步学会运用整除的意义,能说出谁能被谁整除并解决相关的习题。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板书,最后齐读。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除法算式中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生回忆探究新知教学例题3把例题3出示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先自己分一分,议一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后并小结出

14、整除的意义。理解:如6+2=3,我们就说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说一说”下面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2个书整除。生汇报。(对有错的请旁边的同学纠正)学生先独立思考,也可在小组中商量。生可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己说一说,然后可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三题。生读题后先独立试做,然后抽生订正,对有错的同学请同学帮助并说明理由。2、练习三中第五、六、九题,生独立做在课堂作业本中。3、第七题,板书在黑板上,生先独立思考后请生汇报。并可适当说说理由。第八题,生先独立试做,订正时抽生说说依据。第十题和思考题,生独立思考后试做,对有困难的同学可在小组中商量。生

15、独立试做要求生独立思考后再在小组中商量、讨论。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些什么?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 7页、1 8页中的例题1、2、3以 及“课堂活动”中的1、2题和练习四第一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探究新知一、教学例题一出 示 挂 图(或小黑板),学生独立解决在课堂作业本上,然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抽生汇报、订正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的特点。问:象这样的算式你还能任意写几个吗?小结:问:具有这种规律

16、的等式你们能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吗?如果算是中的两个数我们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自己和他人发言,抽象概括出乘法交换律。教学例题二口述信息和问题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在课作本上,后可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重点选择两种解法,让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异同,再观察这个等式两边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结合律。完 成“算一算、比一比“,感知这一特点。引导:是否具有这种特点的两个算式都一定相等呢?请任意举例验证。抽象概括出语言表达式。注意:要改变运算顺序需要添加括号。教学例题三出示例题三,先让声观察这3个因数的特点,判断能否进行简便

17、计算。让生想想可以应用什么运算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再让生独立解决在课作本上,并抽两名生板演。生独立解决,小组交流。自主思考后也可在小组中交流。独立思考后可在小组中商量、归纳、概括出乘法交换律。独立思考解决。在小组中交流比较两种算式的异同和观察特点并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发现、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实质。先观察,在思考,最后试做。(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先商量、讨论。)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都有些什么收获?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中第一题,让生先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并说出依据再完成在课作本上。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讨论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练习四

18、中第一题,独立完成在书上,师巡视,重点辅导差生。并抽生板演在黑板上,订正时让生说一说依据。先说再做。独立思考后交流、讨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 0 2 1页中2 6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文字加以叙述和用字母表达式。根据上节课作业情况可适当设制几道相关的练习。独立思考、回忆。课堂活动练习四中的第2题,3题让生独立完成在课作本中,订正时让生说一说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第4题,独立

19、解决,抽生板演,订正时让生说说解题的思路。师重点辅导学困生。第5题,让生先独立观察图中所呈现的信息,然后独立解决在课作本上,可抽生板演,订正时让生说说解决的思路。第6题,让生仔细观察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然后抽生提出问题,师板演在黑板上。其余生判断。最后让生独立解决在课作本上,不得少于3个问题。注意:随时提醒学生随时观察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思考题:重点突破两点:一 是19各数字在算式中只出现一次;二是算式中积的个位数字是2。根据这两个信息不难想到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必须分别是3和4,继续分析便可解决此题。独立完成。独立思考,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先商量再解决。在发言的过程中注

20、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判断同学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然后选择其中3个也可以自己另外提出问题解决。独立观察、思考,也可在小组中商量,讨论。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 2、2 3 页中例题4、5及“课堂活动”中 1、2题和练习五第一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探究新知教学例题4口述信息和问题创设情境,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在课作本上,抽生板演。做完可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把两个算式合二为一,让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异同,再观察这个

21、等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实质。(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在把所得的积相加结果不变。)完 成“算一算,议一议”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中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并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以及字母表达式。引导生从顺、逆两个方向观察等式的特征,理解叙述表达式的含义、书写。教学例题5出示例5,让生先观察算式的特点,是否符合分配律表达式,然后抽生说说计算的过程。最后生独立做在课作本上。订正后,抽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可结合乘法的意义去理解)强调:顺用乘法分配律时,括号里的每一个加数都要同括号外面的数相乘:逆用乘法分配律时,必须是两个乘式里都

22、有相同的因数,才能用乘法分配律,并且注意添写括号,同时还要注意把这个相同的因数写在括号外面,并且只写一次。在小组中交流比较两种算式的异同和观察特点并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发现、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实质。观察,注意从顺、逆两个方向去思考。独立思考,也可在小组中交流、商量。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获?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一题,先让生独立算一算,对有困难的也可先在小组中议一议。最后让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说明乘法分配律吗?2、第2题,生独立完成,订正后让生说说乘法分配律的应用。3、练习五中第1题,生独立做在书上,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差生。订正时让生

23、说说运用的是什么运算律?先做再议一议,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独立思考,试做,体会乘法分配律和运用乘法分配律。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4、25、26页中的26 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回忆上节课所学的乘法分配律,抽生口头叙述并板演出字母表达式。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出示相关练习题。回忆上节课所学有关乘法分配律的相关知识。课堂练习练习五中第2 题,生独立完成在课作本上,订正时抽生说说对运算律的理解。重点辅导差生。第 3 题,根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独

24、立解决问题,然后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板演在黑板上,生选其中两个独立解决。第4题,口算时间3分钟左右,也可放在课前进行。第5题,出示在黑板上,先让生独立诊断,然后在订正,并把错误的改正过来。第6题,让生根据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解决,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先商量在解决。订正时,板演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思考题,先让生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就在小组中商量解决,师巡视重点辅导有困难的同学,订正时,让生说出自己的思路。独立思考、试做。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商量所要提出的问题。独立判断并改正在课作本上。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学反思探索规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

25、 7、2 8 页中的例题1、例题2 及“课堂活动”和练习六第1 题。教学目标1、经历自己探索寻找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2、并在探求规律规律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趋势。3、学习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教学过程探究新知在教学例题1 之前先向学生解释扩大倍数和缩小倍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理解掌握探究新知教学例题1口述例题1中的信息和问题创设情景,学生独立解决中,抽生板演。订正后生自主探索这组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然后再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引导生总结概括出规律。注意:确定一个算式中因数和另一个算式中的因数比较,那么这个算式中的积也必须和另一个算式中的积作比较。教

26、学例题2出示例题2中表格,生独立观察、比较表格中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在交流的过程中师应引导生说出自己观察、比较的方法,即说出自己是怎样进行观察比较的。同时引导生观察、发现表中相邻的两列,从左向右进行比较,从右往左进行比较。引导生大胆猜想:你还能从表中找出这样的变化规律吗?然后举例验证。如:当因数都扩大时,积一定扩大;当因数都缩小时,积一定缩小,那么假如当一个因数扩大倍,3倍,另一个因数却缩小相同的倍数,猜一猜积会怎样变化?能举例说明吗?当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积又会怎样变化呢?举例说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后,小组交流、探索。独立观察、比较后小组交流讨论。

27、说出观察比较的方法。胆猜想,举例验证。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些什么?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生独立完成后思考,也可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2、第2题,生独立完成后思考:运用的是什么规律,怎样用的?(可在小组中交流、讨论)3、练习六第1题,生读题后,独立完成,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差生。订正时说说依据。体验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独立思考解决。说出运用的依据,加深对规律的理解。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 9、3 0页中的2 7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和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2、在运用规律规律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趋势。3、学习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学

28、生探索发现的能力。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旧知回忆上节课中所学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并根据作业情况设计相关的练习。生回忆因数与积的饿变化规律,说出自己是怎么理解的。课堂练习练习六中第2 题,生读题后独立试做,订正时说说自己是怎样运用规律的?第 3 题,把表格出示在黑板上,抽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订正时让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运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第4 题,独立完成,时间大约3 分钟左右。第 5 题,生独立做在书上,订正时输出自己怎样运用规律的?(重点放在中、下生上)第 6、7 题,作为课堂作业,生独立做在课作本上,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困生。独立试做,理解规律。交流解题思路和解题依据。进行

29、互相评价。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 例1,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七第1、2、3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速度不同、方向不同、起始时间不同、相向而行”等信息。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旧知引 入 新 知(出示复习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 0 千米,1 4 小时到达。甲地与乙地相距多少千米?请同学们自己解决这道题,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如果现在把这道题改变一下,变得更复杂一些,你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

30、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决题目;说话自己的想法:速度X 时间=路程路程 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合作学习,探究新知请同学们先看看看屏幕,仔细观察,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客车的速度是4 0 k m/小时,轿车的速度是8 0 k m/小时;也就是说两车的速度不同。两车是对着开的,也就告诉了我们他们的运动方向是不同的,是“相向而行”。客车先开了两小时后轿车出发一起行驶;就说明两车的起始时间不同。象这样一个,两车行驶速度不同、方向不同、起始时间不同”而要求两地之间的距离的问题比起刚才那道题就太难了。你知道怎么解决吗?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31、自己的想法。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没有别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同学们以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也就是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学生看例1的情景图回答:客车的速度是4 0 k m/小时,轿车的速度是8 0 k m/小时;两车是对着开的;客车先开了两小时后轿车出发一起行驶;要求两个车站之间的距离。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解决方法。4 0 X6+8 0 X4=240+320=560(km)40X2+(40+80)X480X(64-2+4)课 堂 活 动 第1、2题。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能解决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练习情况。课 后 反 思 练 习 七 第1、2题。学生独立

32、练习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练习七第3题。学生独立练习,巩固旧知。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些什么方法呢?关键是找哪些信息呢?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练习情况。学生回忆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 2页例2。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七第4、5题。教学目标1、生通过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出示例2的情景图和1小题的问题)同学们都去北布电影院看过电影吧?你发现电影院的票价分等级了吗?最初北硝电影院的座位是有甲票、乙票之分的。这里有一个小剧院,我们来看看

33、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想想观众人数的多少直接与什么有关?现 在 知 道 收 入 是2 3 0 0元。而且有甲票、乙票两种不同价格的电影票。什么情况下,观众人数最呢?就要使甲票尽量多卖。那么,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同学们商量一下。谁能说说你们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出示第二问)刚才同学们求出了最少有多少人。现在你能解决最多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试一试。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对!同学们知道这一次就要尽量安排将乙票卖光。但 是,你 们 注 意 没 有,(2 3 0 0 1 0 X 1 0 0)+3 0=4 3(人)余1 0元该怎么办呢?讨论一下。余 数1 0元再卖一张乙票已经不可能了,

34、只可能是多卖一张甲票,他 们 之 间 相 差2 0元,所 以 应 该 少 卖2张乙,多卖一张乙票。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两个问题,解决时我们是怎样去分析思考的呢?对!一定要从题目里关键的字词入手来进行分析才行。这场电影的票房收入还是2 3 0 0元,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两种情况 外,观众人数还有别的可能吗?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例题,获取信息。理 解“最少”是什么意思。3、讨论、解决问题。学生试着解决第2问后反馈。讨 论 余 数1 0怎么处理。学生独立探究其余可能。6、探究规律。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第3题。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问题后反馈同学们讨论一下,买月票什么条件下合算,什么情

35、况下与单程车票的价格相同?什么条件下不合算?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讨论什么条件下买月票”合算、相等、不合算”的规律。巩固练习练习七第4、5题。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全班反馈。学生练习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解决问题,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第三课时练习内容教材36-37页练习七第6、7、8、9、思考题。练习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练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基本练习完成练习七的第6题。理解题意,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王兰和李丹的钱刚好能买2个包”这就说明他们的钱的和是一个包的2倍,于是就可以求出包的单价

36、,然后再算出应还多少钱。完成练习七的第7题。看图理解题意。解决第一问。说说你是怎样做的?请看第二问“其余的任务由徒弟一人完成”其余的任务”指的是什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两道题。你觉得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或者,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学生独立审题后解决后反馈。学生理解题意后分步完成练习。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七的第8题。仔细看图,获取信息。爷爷、奶奶的收入都有哪几部分组成?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作的。成练习七的第9题。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注意反馈时提醒学生450大 于400所以要加一次油,1200里面有3个4 0

37、0,第一次的不用加,中途加油的次数应该是2次。生理解题后,独立解决问题。全班反馈。拓展练习课 后 反 思 思 考 题学生独立思考后,能解决的试着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讨论后解决。然后反馈学生的方法,教师加以评讲。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解决问题,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有什么疑惑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完成。整理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 8 页 整理与复习第 1、2、3 题,练习八第1-5 题。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尝试独立整理,互相交流、讨论、修正、补充、完善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的良好习惯,体验学习整理的一教学过程整理知识同学们,这一段时间

38、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单元 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弥补我们学习中的一些不足,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出示为学生设计好的表格)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整理方法一一表格法。请同学们看这张表里有四栏,分别是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表。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的内容,看看还有哪些需要弥补、修改的地方。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整理的表格展示给大家看看?你认为他对本单元的知识的整理是否全面呢?有什么修改意见吗?谁还愿意把自己整理的表格展示给大家看看?通过回忆本单元知识,同学们还反思了自己在

39、学习中的收获与问题,你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的疑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吧!学生回忆单元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填表。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总结结果并进行修改补充。学生展示自己的整理情况。复习知识 完成教材3 8 页 第 1 题。谁能说说你的答案?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吗?找准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对乘除法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进行检验。完成教材3 8 页第2 题。谁能说说你的计算结果?你是怎样验算的?有没有不一样的验算方法?完成教材3 8 页第3 题。学生独立完成的同时请学生板演。然后评讲,看看他们都用了哪些简算方法?强调:由此可见灵活的掌握好运算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简

40、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运算速度。独立完成练习后,通过说思考过程,回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学生独立练习后通过评讲,让学生回忆简算方法和运算定律。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第1一一5 题。学生独立完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 8 页第4、5 题。练习八第6-11题。教学目标对本单元学习的探索规律及解决问题部分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并进行一些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整理知识完成教材3 8 页第4 题。请同学们完成第4 题。作完后思考你是怎么做的?请一名学生汇报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思考找到答案的。由此复习乘法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完成教材3 8 页第5 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

41、数学信息?试这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你确实有困难,不会做。就和旁边的同学商量一下完成。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自己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解决问题的方法,复 习 知 识 完 成 教 材 4 0 页第6 题。连线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这样连线的依据。借此复习运算定律。完成教材4 0 页第7、8 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教材40页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选3、4道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完成教材40页 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不同的解决策略。完成教材40页 第11题。分析题中的数学信息。理解题意。特别是第1问中的“至少需要多少钱?”是什

42、么意思?它相当于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反馈。学生独立完成后说思路。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后说思路。学生独立完成。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整理知识时提出的疑惑都解决了吗?还有没有需要特别提出来研究的问题呢?第 1 课 时 确 定 位 置(一)教学内容知识点:数对及相关知识。教材第2932页,例 1、说一说、例 2,课堂活动1、2,练习八 1,2o 教学提示教学例1 时分三个层次。首先,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小红所在的位置。其次,要清楚地介绍列、行的含义。第三是让学生自己完成从情境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转换。教学例2 时,除

43、了让学生直接说出黑、白棋子各在第几列第几行之外,对于用数对表示其位置,教师要向学生交代清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要让学生弄清楚数对中的每一个数各表示什么,从而初步理解数对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对在方格纸上的含义,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位置的有关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数对与位置对应的描述和应用过程,体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学习方法。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情趣,体会事物间的相对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重点、难点重点学 会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的位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

44、仪;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同学们喜欢上电脑课吗?你能描述一下你在电脑教室所坐的位置吗?(课题并板书:位置)2 .教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电脑教室里参加一次数学活动。3.教师出示教材第2 9页 例1图,从这张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感 知“列”“行”的含义,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1.新知呈现。(1)教师:同学们,小红是这个班的班长,你能根据老师这话找到小红吗?(出示:老师问话的情境图)板书:班长小红坐在第几列第几行?(2)明确列、行排列规则。小结: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学生按列报数;

45、把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学生按行报数。(3)在方格图上表示出小红的位置。(4)说一说,你能找到小强在第几列第几行?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5)课 堂 活 动1: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好朋友都在第几列第几行。由 原来的两个条件迁移到两个数据。直奔重点。让学生明白怎样确定列和行,为用数对表示数的正确写法奠定基础。2.认识数对。(1)教师:老 师 用“小红坐在第三列第二行”这样表示你觉得方便吗?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同桌之间讨论讨论一下,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符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2)从不同的方法中寻求相同的方法。3.介绍数对的方法:在数学上就有一种“统一的方法”,可以既清楚又简

46、便地表示位置。这就是数对。(板书:用数对确定位置(一)4.教师:那你们能用数对把小红的位置表示出来吗?(3,2)你还能表示出小强同学的位置吗?5 .生活中,我们也用数对的方法描述物体的位置。请学生自学教材第29页例2,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集体汇报订正。6.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看!6.课堂活动2:请大家先独立完成第(1)问,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通过例题的学习,明确数对的表示方法,明确数对的表示是先列后行的规定,再把学习的东西运用到方格图中表示,达到学而致用的最佳效果,让学生明白在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数学就在身边。(三)巩固新知:教材第3 2页

47、,练习八第1题、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进行集体订正。(四)达标反馈习题:1.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的位置时,我们规定:竖排叫做(),横排叫做(),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一 般 从()往()数。2.0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用数对表示 是(2,7),那么它在第()列 第()行,(8,7)在图中表示 第()列 第()行的位置。答案:1.歹 行;左;右;前;后。2.(4,5);2,7;8,7 o(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让 学 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 现 了-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

48、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六)布置作业第 1 课时:1.写出三角形A B C 各个顶点的位置。A (,)B (,)C (,)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请你写出来。3.如图是小红写的一幅字。游目不值怜出印差若1小扣*4久不升未色满因关不住r.P-4出姑来1Z55(1)“印”字 在 第()列第()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o(2)(5,3)表示的汉字是()o(3)诗中三个“不”字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和(,)。(4)第()列都是标点符号,逗号的位置用数对

49、表示是(,)和(,)。答案:1.(2,8);(7,8);(4,6)O2.跷跷板(2,4);碰碰车(5,1);摩天轮(5,4)03.(1)5,4,(5,4);(2)久;(3)(5,5),(6,3),(6,2);(4)8,(8.4),(8,2)0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一)竖 排 左 往 右 A列 先列后行横 排-,行前往后班长小红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小 红(3,2)教学反思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50、,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初中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不多,实际上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内容。但如何让这节课上起来变得丰富多彩,让这个内容学起来感觉这是有用的数学,能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就是我要设计的一个理念。从身边、生活入手时最根本的。开始我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在班中的座位,让学生体会自己的座位在学习新内容后还可以用更精确的数对来表示,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授内容中,学习列的确定,行的确定,表示的方法,再对比刚才描述自己的位置,体会用数对表示更加方便,快捷等,感受数学的魅力。第 2 课 时 确 定 位 置(二)教学内容知识点:数对及相关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