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 录第1章 项目概况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项目概况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主管单位11.1.3 项目建设单位11.1.4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11.1.5项目建设性质11.1.6项目建设地点11.1.7项目建设期21.1.8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21.1.9项目投资估算21.1.10项目资金筹措方案31.1.11项目建设效益31.2项目建设背景31.2.1地理气候条件31.2.2工业园区发展规划41.2.3工业区已具产业规模51.2.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61.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91.3.1某某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91.3.2某某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1.3.3某某市经济发展的
2、要求111.3.4园区发展的要求121.4项目社会效益分析131.4.1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31.4.2改善工业园区投资环境141.4.3促进生产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51.4.4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151.4.5带动园区周边土地增值及房地产发展161.5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71.5.1政府支持171.5.2资金支持171.5.3建设条件满足181.6结论18第2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方案192.1项目建设内容192.1.1项目建设地点192.1.2项目建设内容192.1.3项目建设规模192.2项目建设方案202.2.1项目建设目标202.2.2项目建设方案202.2.3项目功能分析232
3、.3项目建设原则262.3.1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62.3.2集聚发展原则272.3.3因地制宜原则272.3.4环境保护原则272.3.5节能降耗原则272.3.6抗震原则282.4建筑造型28第3章 项目建设和进度安排293.1项目工程建设管理293.1.1施工组织管理293.1.2项目资金管理293.1.3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293.2建设期安排与实施计划303.2.1建设工期303.2.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03.2.3工程进度表313.3项目建设劳动安全管理34第4章 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35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4.1园区建设规划与现状354.2项目建设基本条件364.2.1
4、地形地貌条件364.2.2工程地质条件364.2.3城镇规划、园区区域规划条件374.2.4交通条件374.2.5社会环境条件374.2.6征地拆迁条件374.2.7施工条件384.2.8资金条件384.3环境保护及节能、消防384.3.1环境保护384.3.2节能降耗404.3.3消防安全434.4结论44第5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55.1编制范围455.2编制依据455.3单位价格455.4其他费用465.5建设投资估算465.6年度投资计划465.7资金筹措47第6章 财务评价486.1概述486.2依据与说明486.3收入预测486.4项目赢利能力分析496.5财务评价50第7章 社
5、会风险和融资风险分析527.1项目社会影响分析527.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537.3社会风险分析537.4社会评价结论547.5融资风险分析547.5.1融资风险547.5.2融资偿还途径557.5.3融资风险分析结论55第8章 结论和请求568.1结论568.1.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某某市总体规划568.1.2各项建设条件均满足项目的建设要求568.1.3项目有充足的资金保障568.1.4项目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568.1.5某某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具备相应的实力和资质578.1.6综合结论578.2请求57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
6、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地址西城办事处九公里检察院西侧1.1.3建设性质新建1.1.4项目建设单位。是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于1997年3月挂牌成立的,辖许市镇、广兴洲镇、柳林洲镇、钱粮湖镇、良心堡镇、采桑湖镇、西城办事处、芦苇总场、水产养殖场、公园、监狱、天井山林场,面积720平方公里,人口24.43万多人。编制民警263人,下设办公室、政工室、监察室、警务督察大队、警务保障室等5个科室,法制、国保、刑侦、治安和人口与出入境管理等5个大队,8个派出所,协警50人。其主要职能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管理枪支弹药
7、、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1.2依据与工作概况1.2.1依据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抓紧做好
8、全市城建和政法项目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编报工作的紧急通知;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基础资料。1.2.2工作概况根据委托,我公司组织专家对业务技术用房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及分析了相关资料。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及项目拟建地的地理、水文、气象、交通、工程材料、水电供应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选址、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等有关因素进行了充分研究与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1.3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拟将业务技术用房新建,项目总占地31.7亩,总建筑面积7954m2,计划总投资1671万元。项目建设地址为西城办事处九公里检察院西侧,建设工期为2010年11月开始施工,到2011年6月竣工验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亩31.72总建筑面积m279542.1业务功能用房m274332.2附属用房m25213建筑占地面积m213274建筑层数层65道路与场地硬化m230006绿化m260207总投资估算万元16717.1主体工程万元12187.2公用工程万元1527.3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2217.4基本预
10、备费万元808建设期月122010.7-2011.6、含前期工作2.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概况项目位于内,地处西郊,由原钱粮湖农场、农场、建新农场、原县许市广新镇、原县三封乡肖台村、烟墩村组成。为中心城区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东部隔洞庭湖出长江水道与楼区为邻,西接县,南部紧邻洞庭湖,北部是长江黄金水道,东北角为著名的三江口,整个湖南省的三湘四水的水流经洞庭湖,从这里汇入长江。全区用地狭长,呈一反“7”字形,位于东经112度56分至113度5分,北纬29度23分至29度30分之间,东西长约48公里,南北宽约32公里,总面积670.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人口24.43万人。中心城区范围包括柳
11、林洲镇和西城街道办事处。整个区内土地平整,地面高程在25-35米之间,分区现状总建设用地面积为89.89平方公里,为政府驻地所在,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9年,全区实现GDP514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创建区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492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00868万元,增24.4%,第三产业增加值174986万元,增长13.1%,人均GDP达到20809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27:39:34。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矛盾纠纷,刑事、治安、行政案件也相应增多。为了有效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必须
12、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的职能作用,并搞好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必要设施的建设。2.2业务技术用房现状办公场地是租赁破产的原内衣厂的厂房,设施简陋,办公、生活条件极差,目前人均面积和基础设施条件在全市处于严重落后位置。与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相比,难以满足现代公安工作的需要。2.3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3.1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各类社会矛盾,经济纠纷尤为凸现;犯罪分子采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犯罪手段也越来越多。在我国,为了更好的保障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也迫切需要用现
13、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来装备我们人民警察的力量。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事,适时提出了“科技强警”的口号,各级人民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拿出大量财力、物力全力打造装备精良,素质过硬的公安队伍。而的业务技术用房是租用原内衣厂的厂房改造成的,有许多先进的设备和设施都无法在此使用,严重阻碍了分局办案的能力,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因此,新建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2.3.2是改善公安机关现状、提高效率、更好服务群众的需要业务技术用房现在的位置,位于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不利于分局出警。租用的是原内衣厂的厂房改造过来的,分局的刑事技术室、武器警
14、械室、档案室等等业务技术用房都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特别是隐蔽战线的设备、通信、指挥监控中心、110报警中心等业务技术用房场地狭小,而且不符指挥监控中心、技侦等特殊用房的技术要求,严重制约了先进设备的应用和升级。为了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改善分局的办案、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各种先进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功能,建设一座功能齐全、分区合理的业务技术用房已迫在眉睫;也是公安工作的根本需要,对此进行改造很有必要。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有利于公安业务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将提高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和打击犯罪的能力,提高案件侦破效率,也有利于公安队伍提高战斗力。3.建设规模与功能分布3.1建设规模3.1.1建设依据
15、建设标准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规定: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应按公安机关的行政级别划分为两类。其中,县(区)级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为二类。二类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规模应依据本级在编民警人数(不含公安监管场所、公安派出所民警人数),按人均建筑面积累积计算。各地二类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规模计算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在编民警人数500人以上的,其人均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8m2/人;在编民警人数少于100人的,其人均建筑面积不应超过38m2/人;在编民警人数100500人的,其人均建筑面积应采用插入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为m2/人):S人均=28+(500-N
16、)0.025其总建筑面积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为m2):S综合=NS人均公式中N为在编民警人数(不含公安监管场所、公安派出所民警人数)。公式中S综合表示总建筑面积,S人均表示人均建筑面积。按照当地建设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在保障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参照目前同类项目土建综合平均造价,提出科学合理的土建综合平均造价,业务技术用房按照2100元/m2控制。机构与人员编制目前内设办公室、政工室、监察室、警务督察大队、警务保障室、法制、国保、刑侦、治安和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等,现有在编人员211人(不含公安监管场所、公安派出所民警人数)。3.1.2建设规模建筑规模业务功能用房本项目承办单位核定人员编制211名(
17、不含公安监管场所、公安派出所民警人数),业务功能用房人均建筑面积S人均=28+(500-211)0.025=35.225m2/人。业务功能用房建筑面积为7433m2。附属用房附属用房建筑面积按业务功能用房建筑面积的5%-7%计,本项目取7%。附属用房建筑面积521m2。综上所述,本项目总建筑面积7954m2。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业务功能用房、附属用房等主体新建工程以及室外道路、绿化、消防、水电安装等配套设施。其中,业务功能用房由指挥中心用房、办案用房、窗口用房、信息通信用房、网络安全保卫用房、机要工作用房、刑事技术用房、物证以及收缴物品保管用房、警用装备物资库、警务技能训练用房、备勤
18、用房、档案用房等组成;附属用房由值班室、设备机房等组成。楼层面积本项目总建筑面积7954m2,主体建筑物高6层,占地面积1327m2。各楼层面积为:1-2层:建筑面积均为1327m2。3-6层:建筑面积均为1325m2。3.2功能分布本项目主体建筑物设计6层,总建筑面积7954m2,其功能分布为:一层:建筑面积1327m2包括值班室、设备机房、警务技能训练用房37m2、窗口用房1041m2、警用装备物资库57m2、备勤用房75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二层:建筑面积1327m2包括备勤用房131m2、指挥中心用房595m2、办案用房520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三层:建筑面积1325m2
19、包括档案用房204m2、信息通信用房668m2、网络安全保卫用房372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四层:建筑面积1325m2包括档案用房242m2、备勤用房166m2、刑事技术用房836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五层:建筑面积1325m2包括刑事技术用房1244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六层:建筑面积1325m2包括机要工作用房186m2、物证以及收缴物品保管用房595m2、警用装备物资库464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4.项目建设条件4.1选址本项目为业务技术用房新建项目,根据及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规划的要求,本项目主要建设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占地面积31.7亩,建
20、筑面积7954m2,建设地点位于西城办事处九公里检察院西侧,该处为规划中的行政中心。4.2建设地自然条件4.2.1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位于东洞庭湖的北岸,长江和江汉平源的南岸,本区域由河流和湖泊的冲积物堆积而成,地势低平开阔,微向洞庭湖倾斜,地面标高为25-35米。地处滨湖平原,属湘江断烈的下沉地带。自燕山运动以来,一直处于下沉运动之中,流水堆积作用显著,既接受长江及其支流的堆积,又接受洞庭湖的淤积,致使沙州、沙滩及湖漫不断扩大,地面逐渐增高,形成深厚的河积和湖积层。地层为第四系冲积沉积层,下为前震旦系构成,下伏基层为板岩和千枚岩,有较强风化,地基承载力一般为120-220Kpa,地下水位较高
21、,近几年来国家投巨资兴建根治江湖水患工程,长江堤防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基本满足城市防洪要求。地震地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查得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性周期为0.35s,对应地震裂度为7度,建筑物按7度设防。4.2.2气候水文条件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度地区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性气候,在中国气候分区中,属长江中游气候大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光照充足,雨量适度,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据气象资料,历年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1.8。气温年变化差大,日变化小。年平均降水量121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
22、336.5毫米,年最小降雨量为787.4毫米,最大三日降雨415.8毫米,最大日降雨256.4毫米,年降雨日平均136.4天。年降水量的地域分布比较一致,地域之间的年降水量差异在100毫米上下。初霜早,霜期长,无霜期279天,区境内水域大,空气湿润,年平均相对温度78%。处于低纬区,全年太阳可照时数为4410.3小时,但实际日照时数仅1764.1小时,年日照率为40%。水文,长江城陵矶水文站,历史最高水位35.94米,历史最低水位17.27米。4.2.3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场址处于西城办事处九公里,城镇公用工程给排水、道路、通讯等已有管线从场址通过,公用工程一应俱全,接用方便,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便利
23、条件。4.2.4交通条件三面环水,北界长江,南滨洞庭,洞庭湖内联四水(湘、资、沅、澧),外通长江,内外水运交通网络发达;对外公路交通运输非常便利,湘北主干线S306省道贯穿城区,西至常德与319国道相连,东与主城区107国道及京珠高速公路相通,随着湖北荆沙大桥的建成和华石公路的修筑(湖北石首),陕西及鄂、豫两省西部的车辆可经荆沙大桥,过城区S306省道直上京珠高速南下北上。4.2.5建设材料资源条件项目建设原材料主要为石料、砂料、水泥、钢材等,内有麻石矿床,储量在5亿立方米以上,且石质优良;另三面环水,采砂业发展较好;筑路所需各标号水泥在西城郊韶峰水泥建材厂可购得,距项目建设地运距为5公里,北
24、环路洛王有湘北地区最大的钢材市场,距项目建设地约3公里之遥,项目建设原材料供应充足。5.建筑方案5.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在场地总体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基地,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根据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合理组织场地内外的各种人流、物流,力求做到内外交通简捷便利,畅通顺达,避免各种流线间的相互干扰。在建筑单体设计上,做到分区明确,流线清晰,布局合理,提高建筑的利用效率。在材料的使用上,积极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提高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以达到先进合理,经济安全,洁净卫生的要求。在场地环境设计上,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设计,除了对场地环境进行整体设计外,还注重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废水、废气、噪音的处理。
25、在减小外界因素对建筑的影响的同时也注重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力求做到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共生。注重消防安全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防火设计规范。5.2设计依据5.2.1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国家及省市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定额指标。5.2.2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抗震设计烈
26、度:7地土类别:类根据建筑物重要性,建筑抗震类别为乙类建筑。抗震等级:框架为二级。基本风压:0.4KN/m2楼面均布活荷载 各功能性用房2.0KN/m2走廊、门厅、楼梯间、厕所2.0KN/m2设备用房按实际重量取值 屋面活荷载上人屋面1.5KN/m2非上人屋面0.7KN/m25.3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在总平面布局上应根据地形条件,尊呈原有城市肌理,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营造出一个优美的场所,使项目地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又紧密相连。本项目拟建地由四周的实体围墙合围形成一座独立的院落,项目地以南面的306省道为主入口,以东面的消防通道为次入口。大楼前设绿化广场和国旗台,城市街道、院内干道合围形成车辆、消
27、防、人行通道。院内进行绿化,整个院内绿化率不低于30%。5.3.1交通组织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和要求,合理安排院内道路体系,确保交通顺畅。5.3.2停车位置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情况和快速出警的需要,必须充分考虑室外合理的停车泊位。5.3.3消防安全本项目为国家一类防火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6m,以利于救援车辆顺利通行。5.4建筑特征与结构5.4.1建筑特征及要求建筑平面建筑平面功能按建设单位的功能划分。平面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满足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的特殊要求。建筑风格体现现代科技、文化建筑的特点。建筑体量空间组合必须将其与周围的附属建筑(今后规划中的建筑)作为整体建筑群来综合考虑其
28、空间组合和序列。建筑群的体量关系必须考虑城市道路上的视觉及景观要求。立面造型建筑立面造型丰富、别致并有特色,建筑造型要求体现业务技术用房建筑的特点,建筑物的底层、主要入口处和顶部应作重点处理,建筑立面上要细部处理。建筑间距建筑群(包括今后规划中的建筑)各单体建筑物间应满足必要的消防及日照空间距。环境协调关系要求综合考虑城市街道景观和周围环境关系,建筑风格和体量与周围建筑要相互协调。城市美学建筑色彩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宜大面积采用过于鲜明的色彩。外墙装修外墙不宜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外墙装修材料建议采用铝合金板或外墙涂料,外窗用铝合金或塑料钢材料。绿化绿化和建筑小品在方案中一并考虑,院内绿化要
29、求以乔木为主。竖向布置根据拟建场地的标高和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中机动车规划纵坡应不大于2%,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的要求,在减少拟建项目区内填土、节约投资的前提下综合确定拟建项目区内用地竖向标高。5.4.2建筑结构及材料结构选型本项目主体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主体建筑的安全性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材料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砼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0;框架梁、柱、板C30。钢筋:梁、柱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板筋、箍筋、构造筋、分布筋采用HPB235级钢筋。墙体材料:外墙及分户墙采用240厚砖墙,户内隔墙采用240混凝土泡沫砖。5.5配套设施5.
30、5.1给排水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9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编制范围本项目室外、室内给排水及消防。给水水源a)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为0.35Mpa。b)本工程给水拟从城市管网上的给水干管分别引入DN200给水总管,构成管径DN100的环状给水支管,以满足本工程的业务、生活、消防及其它用水,区内消防栓沿水支管按
31、120m的间距进行安装,本项目建成后能满足用水要求。用水量a)生活用水量大楼用水量。用水标准50.00L/人.班,用水时间8.0h,变化系数1.20,最大日用水量12.66m3,最大时用水量1.58m3,平均时用水量1.32m3。道路、绿化浇洒用水。用水标准3.00L/m2.d,用水时间24.0h,变化系数1.00,最大日用水量27.06m3,最大时用水量1.13m3,平均时用水量1.13m3。未预见水量10%。综上所述,最大日用水量43.69m3,最大时用水量2.98m3,平均时用水量2.70m3。b)消防用水量一次灭火用水量288m3。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标准15L/s,火灾延续时间2h
32、,一次灭火用水量108m3,由消防水池供给。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标准20L/s,火灾延续时间1h,一次灭火用水量72m3,由消防水池供给。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标准15L/s,火灾延续时间2h,一次灭火用水量108m3,由城市管网供给。给水管道系统本工程消防为二路供水,给水引入管至红线内经二座室外水表后与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环状给水管相连接,且水表后设“倒流防止器”。消防供水系统设室外消防和室内消防系统,前者为室外消火栓消防,后者包括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淋消防。室外水消防系统利用院区内的环状给水管道,每隔120m设地面式消火栓1个。室内水消防系统设消火栓消防与自动喷淋消防两套设施。排水污水生活污
33、水为日常生活中排泄的粪便污水,污水量按每人每日40L计,本项目每日排出污水量8.44m3。生活污水经立管收集后下至地下出户,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系统排除,雨水经屋面雨水沟及雨水斗、室内雨水管收集后下至地下排水管网出户,经室外雨水井及雨水管排入市政雨水箱涵。项目区内的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管网。5.5.2消防拟建项目的消防工程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同时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自救,并在自救的基础上充分依靠社会的消防力量。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34、-200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消防水源及水量消防水量拟建项目消防用水量见表5-1。表5-1 消防用水量一览表用水项目用水定额用水时间(h)用水量(m3/d)室外消火栓15L/s2108室内消火栓15L/s210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0L/s172小计288室内外消防系统在院内环形供水管上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室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ABC类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及消火栓。电气消防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国家有关
35、消防规范要求,火灾发生时,消防报警联动控制系统能发出指令,切断发生火灾区域及相邻区域内的照明电源和非消防用电电源;打开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同时可按下消火栓启动按钮,启动消防水泵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扑救,把火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建筑消防拟建院落周边有消防通道,使消防车方便到达各建筑物。各建筑物之间按消防要求保持足够的消防间距。建设施工中,建筑、装饰材料均采用防火耐火材料,并设置室内消火栓和灭火器。5.5.3供电电气设计依据与设计范围本项目电气设计的依据主要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3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项目单位对本工程的有关要求。本项目电气设计的范围为:供配电、动力设计、电力布置及控制、照明设计、防雷及接地系统设计。供电电源本项目由市政电网引入两路独立10KV电源(来自不同区域变电所)供电,两路电源均采用YJV22-10-3150mm2电缆直埋引入大楼一层变配电所高压配电室。10kV高压配电系统为单母线不分段接线方式,两路电源一供一备。供电能力有充足的保证。本项目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疏散照明、档案用房等用电设备属二级负荷,其他属三级负荷。根据估算,
37、用电负荷50W/m2,总设备装机容量398kW,选1台500kVA变压器。变电所设一层。供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线路敷设方式主要配电干线沿地下设备夹层电缆桥架(线槽)引至各电气竖产。支线穿钢管敷设。配电线路采用封闭母线、高阻燃铜芯电缆或导线。消防干线采用铜芯铜护套氧化镁防火电缆,支线采用耐火型铜芯电缆或导线,部分大容量干线采用封闭母线。配电线路在电气竖井、设备层及设备机房内为明设,在公共部分均为暗设。暗敷于混凝土中的管路穿镀锌钢管(SC),吊顶内穿金属线槽或金属管。室外线路均采用直埋方式。电气与照明光源:室内外照明应选用发光率高
38、、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的高效节能灯具。在一层出口、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等位置设置带蓄电池疏散指示标志灯具,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等设置带蓄电池的专用技射应急照明灯具。走道、楼梯间等一般采用节能型照明,门厅采用节能筒灯,功能用房采用高显色指数的节能荧光灯。在变配电所、消控中心、消防泵房、消防风机房、楼梯间设应急照明(按正常工作照度设置),在走道、楼梯间及出口设置疏散指示灯。消控中心等场所的照度为300Lx,楼梯间照度为75Lx。防雷与接地系统本工程按三类防雷民用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在屋面沿女儿墙设避雷带保护,利用在屋面四周设置不大20m20m或24m16m的壁雷带作接闪器,利用柱中钢筋作引下线,
39、利用大楼基础内主钢筋环形连接作接地装置,要求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极相互焊接连通。变配电房设工作接地,电气接地等弱电接地均共用防雷接地极,联合接地电阻R1欧姆。全楼设置总体等电位接地联结,计算机房等重要用电场所设置电涌保护, 计算机房预留防雷接地连接板。建筑物内除空调电源插座,其它电源插座回路均设置漏电保护装置。5.5.4弱电本工程的弱电系统包括:电话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宽带网络系统、安防报警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本大楼电话通信全部为外线电话,通信干线采用大对数通讯电缆引入电话交接间,再用铜缆配至各栋总分线箱,除需二次装修设计仅作电话干线预埋及分线箱设置外,其余部分均
40、应在每一层设置组线箱,由本层的组线箱经暗管引至各层功能用房。中控室、中心变电所、水泵房、各保安值班室各配市话一门,每台电梯内设求助电话一部。有线电视系统大楼内引入市有线电视网,设置有线电视前端箱,办公部分仅预留回路。系统的放大器、分支器及无源设备均应设在走廊或弱电间。宽带网络系统宽带网络系统采用千兆以太网款待网光纤到栋,引至若干中间层,分别用非屏蔽超五类线上、下引线至弱电总箱,再由弱电总箱经暗管配线至各房间出线点。安防报警系统大楼设智能二总线制集中报警及联动系统一套,该系统主要设备设在消控室内,集中报警控制器可以显示其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在火灾发生时,自动或手动启停相关的消防设备,显示出其工作状
41、态。探测器的设置:根据现行消防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楼梯间、大厅、库房、走廊、公共活动用房、电气井等部位设置感烟探测器。此外,在楼梯口、走廊各处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在消防栓内设消防栓按钮。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系统对消火栓泵、喷淋泵等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当火灾发生时,由报警控制器确认火灾;由联动控制自动/手动启动相关的消防设施,切断非消防电源。所有水流指示器及压力开关信号均能在消防控制台上显示和发出音响报警。消防通讯及消防广播系统:各处设置的手动报警按钮附设有电话插座,经总线接入消防控制室的消防通讯设备,为平时检修及火灾时指挥灭火用,消防控制室另设119直通电话一门,供火灾时直接向消防部门报
42、警用。5.5.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范围主体建筑物的空调、采暖、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等。通风建筑物的功能用房、附属用房等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通风。卫生间均设计换气扇及防倒流通风竖井,换气扇支管安装70防火调节阀。消防、防排烟本工程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设计防火及排烟系统。楼梯间及内走廊均符合自然排烟条件,采用自然放排烟方式。 卫生间换气扇支管安装70防火调节阀。制冷机房设置选用防爆通风机进行排风,通风机设置静电接地装置,通风机的通风量正常按通风机房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时,事故通风按通风机房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时确定。6.节能、环境保护及安全6.1节能6.1.1能源和水耗构
43、成该项目能耗包括办公用电、公用设备用电、灯光照明用电,水消耗主要是办公人员及外来人员办公综合用水和绿化浇灌用水。6.1.2节能措施建筑节能在设计中要按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业设计规范,严格执行有关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在建设中采用新型建筑材料、高效隔热保温材料、节能型门窗等。加强区建筑周围的绿化,种植遮阴效果好的乔木,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调节小环境的温、湿度,降低空调冷负荷。 在建筑楼房的设计上,充分考虑本地气候特征,采用合理的窗墙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合理控制直射阳光,降低空调制冷和照明能耗。 电气节能在建设方案选择时,尽可能运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将低能耗作为建设方案选择的主要
44、考虑因素。在总图布置方面,尽可能将公用工程布置在负荷中心,并合理布置负荷流向,减少线路长度,以利于降低能耗。 减少配电线路的损耗,调节功率因数、实现合理的配电方式,通过分散补偿和优化配电方式减少配电线路的损耗。确定各功能区的照度,根据照明场所的建筑与装饰设计所确定的采光形式及采光参数、主要装饰材料的技术参数和照明区域的性质、规模等,合理选择照度防止电能的无效耗费。设置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系统将方便管理人员通过电脑控制大楼各部位的灯光和动力设备,根据最优节能模式运行,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大力推行绿色照明理念,除大空间照明、装饰照明等有特殊要求外,原则上全部采用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光源和灯具。光源采用稀土三基色T5荧光管、紧凑型电子节能灯管、金属卤化物气体灯等,灯具内采用电子镇流器或低损耗电感镇流器并单灯电容补偿,反射器由高纯铝等高反射率材料制造,同时在满足照明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