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红**** 文档编号:9148624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毕业论文.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司管理 专业(本科段)毕 业 设 计 (论 文)设计题目: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战略管理研究V摘要本文阐述了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国家特大型企业,自1998年至今连年亏损,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给整体行业经济运行造成的巨大冲击影响下,产品需求严重不足,价格大幅下滑,致使装置总开工率降低。本文针对此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生产经营进行了理论性研究和研讨。五、六十年代作为中国最早的化工生产试验基地,有烧碱(水银法)、聚氯乙烯、氯化苯、锦纶、苯酚、有机玻璃等16种化工产品首先在锦化试验成功并进行工业化生产,然后向全国推广。锦化被誉为“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企业

2、占地面积450多万平方米,现有员工12007人,其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100余人,企业现有资产总值42亿元。在国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如何结合自身的现状,科学地分析、面对内外部环境,从而制定适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对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SWOT 分析是通过对企业所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配比研究和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进一步确定关键成功要素(KSF)和核心竞争力要素(DC),最终形成行动计划列表,从而达到发挥优势、消除或转化劣势和抓住机会、消除威胁的

3、目的。本文运用 SWOT 分析法分析了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总结出了锦化集团的发展战略,并对战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最后,针对锦化集团战略制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常见问题提出了对策。关键词:战略组合 SWOT 分析 战略管理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Jinhua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This national large enterprise, since 1998 years of losses, in the glob

4、al economic crisis to the whole industry economic oper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remendous impact, the product demand severity shortage, prices fell sharply, the device always starts reduced. In this paper the situation,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theo

5、retical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Five, the s as the earliest Chinese chemical production test base, a caustic soda (mercury law), polyvinyl chloride, chlorinated benzene, polyamide, phenol, organic glass and 16 kinds of chemical products first in Jinhua test success and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an

6、d then to the national promotion. Jinhua is known as the cradle of Chinese chemical industry. The enterprise covers an area of more than 450 square meters, the existing staff of 12007 people, including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1100 more than person, the enterprise existing as

7、sets worth 4.2 billion Yuan. In the state system reform situation, how to combine its own conditions, scientific analysis, fac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setting for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Jinhua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

8、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utilized the SWO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Jinhua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face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nd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Jinhua group, and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rategy.

9、 Finally, the Jinhua group strategy formulation process problems often a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common problems. Key words: Chemical enterprise; the SWOT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引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的目的11.3研究的方法2第二章 有关理论综述32.1战略管理的涵义32.2战略管理的内容32.

10、3国外战略管理研究最新进展42.3.1集群战略观42.3.2合作竞争战略观4第三章 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53.1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历史沿革53.1.1总体概况53.1.2历史沿革53.1.3企业发展53.2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现状7第四章 锦化化工战略环境分析及其战略选择84.1锦化化工战略环境分析84.1.1组织外部环境分析84.1.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94.2 SWOT 综合分析114.3可选的战略组合分析12第五章 锦化化工战略实施与控制建议185.1创造锦化化工集团战略管理实施条件185.2完善法人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185.3企业内部多措并举,

11、发挥自身优势185.4借助外部宽松环境,把握推介机会185.5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195.6加强战略反馈19第六章 结束语20参考文献21致谢22第一章 引言1.1研究背景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1998年至今连年亏损,每年的亏损额均在一亿元以上,并且亏损额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全球性经济危机后时代给整体化工原材料行业经济运行造成的巨大冲击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产品需求严重不足,价格大幅下滑,利润空间持续收窄等因素,导致装置总开工率基本维持在40%左右,本文针对此情况,对其整体生产经营、战略管理进行了理论性研究和研讨。1.2研究的目的基于化工行业整体经营效益下滑的情况,本文采用

12、实地全面调查企业的优、劣势,对目前企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生存机遇,采用SWOT理论论证企业今后所采取何种经营战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为葫芦岛市GDP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所采用的经营战略主要是用来描述内部因素的,而企业的机会和威胁主要是用来描述外部因素的。机会与威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们与企业的能力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到的”和“可以做到的”的有机整合。所谓“能够做到的”就是指在找出企业现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后,企业就可以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优势和转化劣势;而“可以做到的”是指在找到企业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以后,企业就可以考虑是否抓住目前的机会和消除

13、现存的威胁,更好地持续经营生产,使化工原料行业在葫芦岛市四大支柱产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十二五”期间为经济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1.3研究的方法本文采取实证研究方法。笔者结合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能战略的实际经历和实践基础,查阅了大量战略管理理论和实务的文献资料,积极调查了化工行业生产的演变过程,认真分析其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把握战略管理的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从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本文以 SWOT 理论为战略分析的主要手段,对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战略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本文得以撰写完成。第二章 有关理论综述2.1战略管理的涵义战略管理(S

14、trategic management):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包括公司在完成具体目标时对不确定因素做出的一系列判断,公司在环境检测活动的基础上制定战略。2.2战略管理的内容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于 1971 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SWOT 分析框架。安德鲁斯认为,人们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自身优势(Strength)、自身缺点(Weakness)、外部威胁(Threat)和外部机会(Opportunity)四个方面的因素。SWOT 分析是通过对企业所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

15、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配比研究和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进一步确定关键成功要素(KSF)和核心竞争力要素(DC),最终形成行动计划列表,从而达到发挥优势、消除或转化劣势和抓住机会、消除威胁的目的。1979 年,安德鲁斯又出版了战略管理一书,进一步系统提出了战略管理模式。安德鲁斯认为,企业总体战略是一种决策模式,它决定和揭示企业的目的和目标,提出实现目的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企业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明确企业的经济类型与人文组织类型,以及决定企业应对员工、顾客和社会做出的经济与非经济的贡献。从本质上讲,安德鲁斯的战略定义

16、是要通过一种模式,把企业的目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特殊战略属性和竞争优势,将不确定的环境具体化,以便较容易地着手解决这些问题。2.3国外战略管理研究最新进展2.3.1集群战略观集群战略观认为,在一定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可以使企业享受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而同时又可以保持自身行动的敏捷性,而且集群企业还可以减少交易费用,经验、知识、技能也能够很快在集群内传播开来,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培育。集群将是未来产业组织的发展模式,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体现为集群之间的竞争。其代表作品有:安娜李.萨克森尼的地区优势:硅谷和 128 地区的

17、文化与竞争(1994 年)、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等。2.3.2合作竞争战略观美国学者詹姆斯.莫尔 1996 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一书中提出了战略形态企业生态系统观,提倡企业应该和谐共生于一个丰富而利益相关的动态系统中。1996 年,纳尔巴夫和布朗登伯格出版了合作竞争,明确认为企业经营活动可以实现双赢,提出了合作竞争新概念。第三章 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3.1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历史沿革3.1.1总体概况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500强企业和全国18个大型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始建于1939年。五、六十年代

18、作为中国最早的化工生产试验基地,有烧碱(水银法)、聚氯乙烯、氯化苯、锦纶、苯酚、有机玻璃等16种化工产品首先在锦化试验成功并进行工业化生产,然后向全国推广。锦化被誉为“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企业占地面积450多万平方米,现有员工12007人,其中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100余人,企业现有资产总值42亿元。3.1.2历史沿革“七五”期间,锦化引进了2万吨年环氧丙烷系列产品,经过消化、吸收、改进,使环氧丙烷的实际产量超过设计能力一倍以上,2000年实际产量为40238吨,2001年预计超过45000吨,为我国聚氨酯工业做出了贡献。“九五”期间,锦化以调整产品结构为重点,进行技术改造。2000年末锦化主

19、要产品已趋向经济规模化,其中环氧丙烷产能13万吨,聚醚产能达12万吨,居远东地区首位;离子膜法烧碱产能29万吨,居全国第一位;聚氯乙烯产能13万吨,局国内企业第七位,并于1998年底通过了ISO9002-94质量认证。“十一五” 期间,锦化建设10万吨/年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40万吨年聚氯乙烯(PVC)装置。3.1.3企业发展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化工基础原料生产为主体,集科研、设计、发电、机修为一体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具有60年的生产历史。产品优势锦化是新中国最早的化工生产基地之一,曾有烧碱、聚氯乙烯、锦纶、环己酮等16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几十年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使锦化“东

20、方红”牌系列产品享誉海内外。公司1999年已整体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主要产品有烧碱、氯化苯、副产盐酸、合成盐酸、液氯、聚氯乙烯、三氯乙烯、环己酮、环氧丙烷、聚醚、丙二醇等30余种。市场优势锦化主导产品烧碱年生产能力为29万吨,国内市场排名第2位;聚氯乙烯年生产能力为13万吨,国内市场排名第7名;环氧丙烷年生产能力为13万吨,雄居亚洲第一,形成了产品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锦化地处关内外交通要冲,公司具有铁路、陆路及海上运输的优势。锦化不仅与国内众多厂商有着长期稳定的货源供应关系,而且把资源采购的触角伸向了海外。在占有和运用国际资源方面,锦化具有多年成熟的贸易渠道和经验。技术优势锦化

21、拥有近3000人的具备较强科研开发能力、国内一流的科研攻关队伍,拥有多项自主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生产技术。公司“七五”期间引进的2万吨环氧丙烷、4万吨聚氯乙烯、4万吨烧碱,经过公司不断的技术改造,装置能力已经分别达到5万吨、5万吨、5万吨,增产能力在国内同期引进装置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公司现有主要装置中29万吨/年烧碱均为离子膜法、8万吨/年聚氯乙烯为氧氯化法、13万吨/年环氧丙烷为氯醇化法,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体制优势1996年11月,锦化实现了公司制改革。目前已形成了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局面。公司主体部分实现重组上市,“锦化氯碱”以稳健著称。多产业优势锦化依托化工生产,

22、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下游产品,向多产业、多领域渗透发展。目前公司还兼营净水机、PVC管材、聚氨酯等产品,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3.2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现状2011年,锦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22亿元,发生营业成本17.85亿元,获营业毛利0.2716亿元,净利润亏损2.36亿元,比2007年净利润减少2.57亿元。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烧碱(100%)完成240663吨,同比减少19.34%;氯化苯完成13593吨,同比减少31.22%;环氧丙烷完成71455吨,同比减少27.65%;聚醚完成25699吨,同比增长2.66%。如表3.1所示:表3.1 进化集团2011年主

23、要产品产量利润分布表产品名称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营业收入额上年增减营业成本额上年增减利润率比上年增减烧碱54079-5.8328726-1.8646.88-73.78氯化苯8186-24.388229-19.75-0.53-47.25氯气6201-59.965820-52.586.14-9.95环氧丙烷55111-31.1363574-21.22-15.36-107.53聚醚24683-6.574159230.56-68.51-1350.03其他53504159.2747220124.4811.75-1673.84第四章 锦化化工战略环境分析及其战略选择4.1锦化化工战略环境分析4.1.1组织

24、外部环境分析(1)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重整任务艰巨在调查中发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等、靠、要”思想,在企业内部还未得到彻底清除,独立进入市场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早年急于扩大产能形成的粗放经营模式惯性尚存,现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距离规范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一个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融入市场体系、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实施集约化、扁平化管理,彻底扭转多年亏损的任务十分艰巨。(2)银行债务缠身,资金缺口巨大受历史及计划经济的影响,在自有资金严重不足

25、、国家没有政策及资金扶持的情况下,自1990年起,锦化集团占用巨额银行贷款,开始了连续大规模技术改造。1992年,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从锦化集团正式分离,埋下了无法按期偿还巨额债务的隐患,为随后的多年亏损打下了伏笔。随后2005年锦化集团又新建了5万吨PVC生产线,由于该生产线的建成缺乏从销售市场考虑,造成产品大批积压,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产品价格骤降,非但无盈利,还导致了更大的资金缺口。截止2011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余额为17.75亿元,年均支付利息0.94亿元。银行资金占用过大的直接不利后果就是资金周转效率偏低。据了解,锦化集团目前本外币资金缺口10亿元左右。一旦现有资金链条发生

26、异常或断裂,其后果难以想象。(3)政府监管加强,当地排污限制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多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的。我国的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目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面临如此严重的环境形势,政府有必要探索建立新的污染防治和责任承担机制,通过禁止或限制污染活动而直接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企业,制定硬性指标限制排污,超出将承担巨额罚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及产量造成直接影响。锦化集团作为化工企业,只能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和高能耗的落后生产工艺,是提高企业生存能力、

27、保护环境,实现和谐发展必由之路。(4)客户要求增高,服务需多样化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客户自身的议价、判断能力增强,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也就需要要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锦化集团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加强个性化服务,不仅要提供更加优质的基础服务,更要勇于创新,实现创新业务和传统业务的无缝融合,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4.1.2企业内部环境分析(1)原材料依赖外购,成本波动较大锦化集团多年来原材料始终外购,本公司没有原材料生产基地,所需生产的原材料丙烯、原盐、电石等,均需对外采购,主要从新疆、内蒙古、四川购进。产品销售除出口美国、欧元区外,74%左右国内出售,其

28、下游企业大多分布在河北、河南、广州等地。原料的价格完全受制于市场价格的波动,近年来船运、铁路运输价格上涨,其原材料成本增加压力逐年加大,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为此,必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尽可能解决原材料运输线路问题,研发、试制可替代品,为企业生产良性循环提供必要的稳定性、连续性因素。(2)企业办社会负担沉重,人员富余安置难企业办社会是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学校、医院、公安消防、居委会等无所不有。目前锦化集团除学校彻底划归地方政府外,其他社会职能尚未完全脱离。有关数据显示,国有企业用于办学校、办医院等的支出,占其销售收入的45。这种情况下,企业实现扩大生产、加大研发、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之难可想而知。此

29、外国有企业另一个负担是富余人员过多。据典型调查推算,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富余人员大体占三分之一。以此标准推算,锦化现有主业职工12007人,幅业职工3890人,仅需9534人,需安置富余人员6363人。实行减人增效政策的企业证明,不少亏损企业,只要把富余人员减下来,就可扭亏甚至盈利。因此如何妥善安置富余职工,作好再就业成为锦化集团重整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3)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能耗、污染严重锦化集团在全国化工行业中,目前聚醚国内排名第3位,环氧丙烷排名第4位,烧碱排名第12位。但有的系统始建于1939年,由于厂房陈旧、操作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环保问题无法解决。此外生产过程中产出大量伴生

30、产品,如氯气、硫酸等,现有技术不能对其做到有效的利用和回收,只能作为废料部分低价出售,部分积压,资源浪费。(4)企业亏损严重,资产增值困难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2006年至2011年锦化集团共亏损7.741亿元,巨额的亏损严重制约了锦化集团的发展,国有资产总值呈负增长势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亏增效,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已是锦化集团迫切解决的问题。4.2 SWOT 综合分析在对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面临的宏观与微观环境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其实际情况,总结出锦化集团面临的 SWOT 如下:(1)优势(Streng

31、th)作为央企受到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公司领导层有战略眼光;系统内统一调度、统一规划、实施,内部资源、市场互补;公司规模大、资产优良;有一支专业的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管理队伍;商业信誉高、融资能力强;占有绝对优势的电力商品市场份额;社会形象好(无形资产);与政府关系良好。(2)劣势(Weakness)部分员工思想观念落后;懂经营、会管理、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足;管理水平不够高;技术、经济、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整体人员素质偏低,历史包袱重;机构繁杂,管理界面不清晰;整体信息化水平低。(3)机会(Opportunity)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上下游需求增长速度加快

32、,市场前景好;葫芦岛市下游泳装企业生产原材料聚氨酯产业发展迅猛,为锦化集团发展提供平台和机遇;市政府“十二五”规划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为锦化集团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平台;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市政府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多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优秀人才以及开拓化工原材料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内需,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国家政策调整;新技术对石化行业安全运行的有力支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4)威胁(Threat)设备老化对安全运行带来的威胁,影响下游产品的供应;体制改革可能带来的如输配分离、大用户直供等不确定因素;产品连续降价带来经营困难,由于历史拖欠、贷款量增加等原因导致经营风

33、险加剧;政府在环境卫生健康安全方面的监管在加强,当地政府可能对化工行业污染的干预;客户议价能力加强,客户对诸如化工产品烧碱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能源替代品增多;客户要求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4.3可选的战略组合分析(1)优势机会(SO)组合战略这种组合是企业的最佳选择,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优势-机会(S-O)组合战略矩阵匹配分析如表4.1:表4.1 优势-机会(S-O)组合战略矩阵匹配分析表优势机会 作为央企受到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公司领导层有战略眼光;系统内统一调度、统一规划、实施,内部资源、市场互补;公司规模

34、大、资产优良;有一支专业的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管理队伍;商业信誉高、融资能力强;占有绝对优势的电力商品市场份额;社会形象好(无形资产);与政府关系良好。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上下游需求增长速度加快,市场前景好;葫芦岛市下游泳装企业生产原材料聚氨酯产业发展迅猛,为锦化集团发展提供平台和机遇;市政府“十二五”规划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为锦化集团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平台;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市政府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多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优秀人才以及开拓化工原材料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内需,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国家政策调整;新技术对石化行业安全运行的有力支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可

35、采取的SO战略:紧紧依靠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加强公司的领导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利用好的经济形势继续开拓电力市场;要紧跟行业改革的步伐,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契机,将公司做强、做大;确立企业文化。(2)弱势机会(WO)组合战略即使企业已经识别出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但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可能会限制企业对机会的把握,对于这样的情况,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弥补自身资源或能力的不足,以抓住机会。如果自身资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改进,机会最终必将丧失。弱势机会(W-O)组合战略矩阵匹配分析如表4.2所示:表4.2 弱势机会(W-O)组合战略矩阵匹配分析表劣势机会 部分员工思想观念落后

36、;懂经营、会管理、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足;管理水平不够高;技术、经济、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整体人员素质偏低,历史包袱重;机构繁杂,管理界面不清晰;整体信息化水平低。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上下游需求增长速度加快,市场前景好;葫芦岛市下游泳装企业生产原材料聚氨酯产业发展迅猛,为锦化集团发展提供平台和机遇;市政府“十二五”规划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为锦化集团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平台;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市政府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多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优秀人才以及开拓化工原材料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内需,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国家政策调整;新技术对石化行

37、业安全运行的有力支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可采取的 WO 战略:促使员工思想意识的真正转变;加快体制的步伐;抓住改革的机遇,加快发展;加快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步伐;充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公司生产力水平。(3)优势威胁(ST)组合战略如果企业处于这个位置上,应该做的就是巧妙利用自身优势对付环境中的威胁,降低威胁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但这种做法显然也不是上上之策,因为企业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优势威胁(S-T)组合战略矩阵匹配分析如表4.3所示:表4.3 优势威胁(S-T)组合战略矩阵匹配分析表优势威胁 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上下游需求增长速度加快,市场前景好;葫芦岛市下游泳装企业生产

38、原材料聚氨酯产业发展迅猛,为锦化集团发展提供平台和机遇;市政府“十二五”规划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为锦化集团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平台;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市政府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多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优秀人才以及开拓化工原材料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内需,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国家政策调整;新技术对石化行业安全运行的有力支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设备老化对安全运行带来的威胁,影响下游产品的供应;体制改革可能带来的如输配分离、大用户直供不确定因素;产品连续降价带来经营困难,由于历史拖欠贷款量增加等原因导致经营风险加剧;政府在环境卫生健康安全方面的监管在加强,当地政府可能对化工行

39、业污染的干预;客户议价能力加强,客户对诸如化工产品烧碱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人才流失;能源替代品增多;客户要求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可采取的 ST 战略:组织专门科研队伍充分利用现代石化科学的成果解决生产运行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工作流程,理顺体制上存在的问题;积极融资以完善经营中的“卡脖子”工程;认真处理好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在尽量得到政府支持的同时要减少负面的干预;充分重视和规避经营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继续做好优质服务和攻关宣传工作。(4)劣势威胁(WT)组合战略在四种组合中,企业应尽量避免 WT 组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根本难以抵挡环境威胁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如果

40、企业一旦处于这种位置,在制定战略时就要设法降低环境不利因素对企业的冲击,使损失减到最小。对于锦化集团来说,必须采取补救措施,避开劣势,消除威胁。劣势威胁(W-T)组合战略矩阵匹配分析如表4.4所示:表4.4 劣势威胁(W-T)组合战略矩阵匹配分析表弱势威胁 部分员工思想观念落后;懂经营、会管理、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足;管理水平不够高;技术、经济、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整体人员素质偏低,历史包袱重;机构繁杂,管理界面不清晰;整体信息化水平低。设备老化对安全运行带来的威胁,影响下游产品的供应;体制改革可能带来的如输配分离、大用户直供等不确定因素;产品连续降价带来经

41、营困难,由于历史拖欠、贷款量增加等原因导致经营风险加剧;政府在环境卫生健康安全方面的监管在加强,当地政府可能对化工行业污染的干预;客户议价能力加强,客户对诸如化工产品烧碱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能源替代品增多;客户要求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可采取的 WT 战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快体制一体化的整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做好安全工作;加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步伐;加快改革的步伐,在不断发展中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综上所述,锦华化工集团应选择的战略为优势机会(SO)组合战略这种组合是企业的最佳选择,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实现企业的快速

42、发展。第五章 锦化化工战略实施与控制建议5.1创造锦化化工集团战略管理实施条件目前,企业机构繁杂,管理界面不清晰,且没有确立明确的企业文化,使员工思想意识不能真正转变,面对这样的自身劣势以及日益加剧的社会威胁,企业不得不走一条根本性战略变化的路。需要紧紧依靠党中央和政府,抓住外部机会,发扬自身优势为战略的实施创造条件。5.2完善法人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利用企业自有的一支专业的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管理队伍,加快内部业务整合,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探索并创建集约化、扁平化的全新管理模式。积极倡导新思维,树立新观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通过不断完善

43、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5.3企业内部多措并举,发挥自身优势系统内统一调度、统一规划、实施,内部资源、市场互补。建立稳固的原材料供应基地,改变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通过合资、合作、投资等方式,与国内外矿山建立战略联盟,提高原料供应自给率,并有效规避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鉴于锦化集团作为央企受到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应采取“立足本地,兼顾外地”的贷款原则,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发行公司债券或开展企业间融资。5.4借助外部宽松环境,把握推介机会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市政府创造性地开展以“政府搭台、银企唱戏、共谋发展、实现双赢”为主题的银

44、企项目推介活动,搭建银企项目对接平台,推介集团公司的发展优势,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大力支持集团公司技术改造和生产经营活动,使金融机构对集团公司的重点建设项目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银行资金与集团公司重点项目的有效对接,确保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满足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的资金需要。同时要定期邀请外汇指定银行、海关、税务局、企业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参加联席会议,介绍、交流各自系统出台的新政策,让企业尽可能清楚地掌握国家的政策规定,更充分的利用新政策发展经济,有效的防范各种风险,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5.5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职能部门要根据集团公司原材料和产

45、品的特点,帮助企业进一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继续支持、指导企业开展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加强风险管理。积极贯彻落实境外投资改革政策措施,促进集团公司通过境外投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鼓励和指导集团公司通过境外并购设立境外企业,允许境外企业注册之前,按照实需原则向境外汇出项目前期资金,为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资金使用政策环境,促进集团公司境内、外资源的优化整合。5.6加强战略反馈为保障战略实施方案按照预定的轨道前行,且同时验证对策的成效性,进行战略控制及加强反馈是必要的,锦化集团可以借鉴相关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开展与同行业先进企

46、业的对标工作,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按照得到的反馈信息来采取行动,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偏差或不适当的标准。第六章 结束语论文的写作是笔者在阅读了有关战略管理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在对锦化集团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论文的选题与实际生产情况存在较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本文所列举的数据资料与SWOT分析都是真实可靠的,笔者收集了公司的有关资料后,在众多的资料中汲取精华,为分析了锦化集团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状况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综合分析了锦化集团行业的发展历史、改革方向及战略管理理论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详细分析了锦化集团目前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及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根据 SWOT 的分析流程,进行进一步的配比矩阵分析,包括进行了 SO-优势与机会分析、WO-弱势与机会分析、ST-优势与威胁分析以及 WT-劣势与威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备选战略,进而得出了锦化集团的企业战略,并对其实施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最后,针对化工原料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常见问题提出了对策,展望了化工企业未来发展的三种可选战略。参考文献1袁付礼,喻红阳,吕鑫;现代企业的竞争战略J;理论月刊;2005年第3期;153至155页。2汪涛,万健坚;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3);7-12 。3张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