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会计本科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红**** 文档编号:9148152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会计本科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会计本科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会计本科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会计本科学位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姓 名 : 000000 班级、学号 : 000000000 系 (部) :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 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 000 开题时间: 2009-6-1 完成时间: 2009-11-1 2009年 11 月 1 日19目 录毕业设计任务书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答辩申请书3-5正文6-22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23答辩过程记录表24课 题 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一、 课题(论文)提纲1.新会计准则产生的背景2.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理论2.1会计准则理论的必要性2.2计准则理论的目的2.3会计准则理论的机制3.新会计准则的比

2、较与分析3.1存货的计量及会计处理4.新会计准则的优点4.1新会计准则使财务信息更加可靠4.2新会计准则适应经济生活的发展要求,内容上有所创新4.3新会计准则体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5.新会计准则制定的意义5.1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5.2首次初步运用了公允价值5.3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5.4强化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理念二、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理论,然后介绍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产生的背景。由于中外各种环境因素的不同,所以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会计准则就成为我国会计准则改进的主要方向。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

3、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至此也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即将得到改变。通过与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揭示了新会计准则的优点。从国际形势来看,会计的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的要求,加快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三、 参考文献1李海波、刘学华、宋胜菊,新编财务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3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11月4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实务应用企业管理出

4、版社 本书编写组 著 5曹伟.会计准则导论. 立信会计出版社 6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戴德明, 毛新述. 新企业会计准则阐释、应用与难点透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8岳华会计师事务所.论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式. 2004年4月 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00000中文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理论,然后介绍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产生的背景。由于中外各种环境因素的不同,所以构建既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会计准则就成为我国会计准则改进的主要方向。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

5、实现了全面接轨,至此也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即将得到改变。通过与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揭示了新会计准则的优点。从国际形势来看,会计的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的要求,加快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关键词: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存货 1.新会计准则产生的背景 一般来讲,影响会计的环境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等等。而其中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发展起绝对的制约作用,会计是具有反映性的,它必须要适应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如今我们所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这也是这几十年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变化。经济领域的趋同,导

6、致会计准则、会计惯例又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我们的会计制度也要与国计准则趋同、接轨。 另一方面,旧准则在很多会计处理中存在很多的漏洞,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这便要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要

7、顺应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促进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03年,财政部完成了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重大换届改组,正式启动新会计准则的建设工作。2006年2月,经过各方多年努力,我国终于构建起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从2007年1月1日起,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施行。新会计准则体系作为“我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既

8、是旧有阶段的终点也是跨入新阶段的起点,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至此也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即将得到改变,会计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全面加强,有关的会计制度将被逐步弱化,乃至最终取消。会计准则体系的这次历史性变革,其历时之长,规模之大,内容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对会计信息供给的约束,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知情权,有利于社会公众做出理性决策;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引导资源配置、支持科学决策、加强经营管理、推动合理分配、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作用;有利于促进、深化企业改革,推进

9、金融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更好、更多地“走出去”和“引进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我国会计的现代化水平。2.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理论2.1会计准则理论的必要性会计理论与方法来自于会计实务。虽然会计实务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会计理论的主要是在近代,尤其是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以来,才基本形成体系。西方会计学者普遍认为,会计理论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解释现存的会计实务,另一种是预测和指导未来的会计实务。2.2会计准则理论的目的当今关于会计准则理论

10、提出了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规范会计研究者的观点,并认为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达到四个目的:1.确定会计的范围,借以提出会计概念,并因此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2.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估会计信息。3.指明会计实务中可能需要改进的一些方面。4.当会计研究者寻求广大会计应用范围或者由于社会发展需要而拓展会计学的范畴时,为其提供有用的框架。另一种是实证会计研究者的观点。按他们的观点,会计理论的作用包括:1.教学需要。通常,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为了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往往需要设计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然而,会计程序的多样化会导致技术、格式上的不一致,增加了会计教学的难度。因此,理论工作者和研究

11、者往往从评价和检查现存的会计系统、总结不同程序的相似性和区别入手,发展会计理论。2.信息需要。实际上,会计理论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实务差异的解释和描述,还包括预测会计程序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例如,在审计契约中,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会计理论去对不同的会计程序可能招致的代理成本、审计风险的变化及诉讼可能性进行评估。3.辩解需要。代理理论下,委托方和代理方的目标函数往往并不一致,前者把追求满意的经济利润放在首位,而后者除了希望货币受益最大化,还希望有较多的闲暇、舒适的办公环境、带薪休假等,甚至希望缔造个人的经理帝国。所以,不能排除代理方会存在以牺牲委托方利益为代价来追求个人私利的行为。会计理论的存在,

12、可以使审计人员充分了解企业管理当局操纵盈余的经济后果,提升审计人员的审计技能,而且还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既有的论点去抵御管理当局的上述盈余操纵行为。会计信息具有公共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它产生的经济后果使不同利益者存在利益的冲突,这种利益协调的需要,从政治角度说明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必要性。而市场失灵意味着市场力量无法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进一步从经济角度说明了我们应当制定会计准则。2.3会计准则理论的机制制定会计准则是为了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和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做出统一规范,为外部信息需要者取得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提供保证,从而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

13、真实地反映其经济实质,对决策更加有用。此外,制定会计准则还为了和国际上的财务报告体系接轨,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会计准则是为保护投资者免受信息不对称的损害,维护资本市场正常有效运转,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而设计的一种经济机制。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使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所有者远离企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缺乏了解,疏远了对企业的监管,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会计信息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信息的混乱会导致投资者退出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员的偷懒行为,最终减少整个社会的财富和福利。为了公众利益,可以设计一种机制以消除信息流通的障碍,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便是可采取的经济机

14、制。由于问题的根源在于经营者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并且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这一经济机制的目标显然是保护投资者得到有用并且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从而保证资本市场正常有效地运转,最终达到维护整个公众利益的目的。3.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分析会计是企业的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变革必将对我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带来诸多挑战与机遇。会计准则的变革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新企业会计准则由三大部分构成: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2项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旧企业会计准则仅有16项具体会计准则,而新企业会计准则除了对原

15、有16项准则进行修订外,还增加了22项新的会计准则,覆盖了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企业年金、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套期保值等众多细则。目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与国际会计准则看齐的准则体系,该体系覆盖了各种类型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在新形势下对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 3.1 存货的计量及会计处理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它的正确确认、计量和披露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具有重大影响。2001年11月9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存货准则”),并要求从2002年1月1日起在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为了满足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财务报告

16、准则发展的新趋势,建立完整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规范存货的确认、计量与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的迫切需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对该准则进行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存货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新旧存货准则十个方面的差异,如下:1.准则的总体结构方面旧存货准则由引言、定义、确认、初始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期末计量、存货成本结转、披露、衔接和附则共十个部分组成;新存货准则的总体结构有所改变,由总则、确认、计量和披露共四个部分组成。2.准则的适用范围方面旧存货准则规定:“本准则不涉及:(1)因建造合同而形成的在建工程;(2)农业企业收获

17、的农产品和采掘企业开采的矿产品;(3)牲畜等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4)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存货的初始计量“。而新存货准则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和“通过建造合同归集的存货成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相比之下,新存货准则的适用范围更广。3.存货的采购成本方面新存货准则第三章第六条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而旧存货准则除了此项规定外,为了与原执行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衔接,还对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的采购成本单独作出了说明性的规定:“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

18、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等”。新存货准则取消了这项规定,同时在第三章第九条“不计入存货成本”的项目内删除了旧存货准则中有关“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仓储费等费用”的内容。例如:2008年12月,长城公司外购A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列示的购买价格为50000元,进项增值税为8500元;运输过程中发生运输费用2000元,保险费1500元,途中发生物料损耗估价800元,其中500元属定额内损耗,材料入库前发生人工挑选整理费用1000元,挑选整理费用中毁损物资的估价为500元,则材料采购的成本为=50000+2000+1500+500+1000+500=5550

19、0(元)对于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损耗、短缺等,合理损耗部分应当作为存货采购费用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其他损耗不得计入存货成本,如从供应单位、外部运输机构等收回的物资短缺、毁赔款应冲减物资采购成本;购入的存货需要经过挑选整理才能使用的,在整理挑选过程中发生的工资、费用支出以及物资损耗的价值也应计入存货的成本。4.存货的加工成本方面旧存货准则对存货加工成本的确定,列举了可选用的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和联产品加工成本可选用的分配方法,并规定了主副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方法。而新存货准则第三章第七条仅提出“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

20、,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没有对制造费用分配等方法进行列举。5.存货成本中的借款费用方面新存货准则第三章第十条明确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将扩大到某些存货项目中,如需要通过相当长时间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因旧借款费用准则中仅规定用于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所以旧存货准则不涉及存货成本中的借款费用问题。6.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成本方面旧存货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确定”。新存货准则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

21、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强调了公允价值的运用。但新存货准则亦未具体规定如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存货的价值应如何确定。新存货准则第三章第十三条中,增加了旧存货准则中未提及的内容,即“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实际上,这一做法在会计实务中已被普遍采用。另外,新存货准则第三章第十三条中,也相应地将旧存货准则中“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一般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扩展为“对

22、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的成本,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旧存货准则专门规定了接受捐赠及盘盈存货的成本确定方法,而新存货准则删除了此项规定,其原因与新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重新运用有关,即接受捐赠及盘盈存货的成本可以相关存货的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的税费确定,故不需作专门规定。7.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方法方面旧存货准则对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采用不完全列举的方式,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新存货准则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

23、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新存货准则所列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仅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三种,取消了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并将“个别计价法”的位置调整到最后。这一做法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不具有普遍性或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情况;二是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已取消了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后进先出法,新存货准则的此项修订是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趋同。例如:长城公司本月生产过程中领用A材料2000kg,经确认其中1000kg属第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5元;其中600kg属第二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6元;

24、其中400kg属第三批入库,单位成本为28元。本月发出A材料的成本计算如下: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100025+60026+40028=51800(元)个别计价法能比较合理、准确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但采用此方法的前提是对发出和结转存货的批次进行具体认定,以辨别其所属的收入批次,实务操作繁重。另外,原准则中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一般应当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新准则扩展为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目的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8.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方面与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相

25、同,旧存货准则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也采用不完全列举的方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可选用的方法有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等”。新存货准则第三章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即,将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法的采用明确限定为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两种。9.盘亏或毁损存货的损失方面存货准则规定:“盘亏或毁损的存货所造成的损失,应当在发生的当期计入损益”。新存货准则在第三章第二十一条中进一步说明“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

26、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10.存货的披露方面在旧存货准则基础上,新存货准则取消了企业应当披露“存货取得的方式以及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和“当期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如主营业务成本等。”的规定。除此之外,由于新存货准则取消了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因此亦相应取消了旧存货准则中要求披露“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与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的差异”的规定。 4.新会计准则的优点会计准则的更新,无论是对企业、投资者、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者,影

27、响都是巨大的。宏观上这是一种中国会计史上里程碑似的变革,微观上则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利益和选择。较之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总结起来更有如下的优点: 4.1新会计准则使财务信息更加可靠新准则中的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第一条就是可靠性,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新会计准则从二个方面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1.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市场因素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强调按资产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在资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要求企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28、;2.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企业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允许企业在不违背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灵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如可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帐准备,可采取不同百分比进行计提,以及采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等;充分揭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4.2新会计准则下个公允价值标准适用范围的扩大。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引入,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利润的波动性会因此而增大,因为,如果资产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在资产持有期间,某一期间因资产市场价格上升而产生未实现资产持有收益,下一期间则可能因资产市场价格下跌而产生未实现资产持有损失;二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将面临新的挑战

29、,因为确定公允价值对企业来讲有时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作为投资人和报表的使用者,我们会经常怀疑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处理中偷鸡摸狗。但是,如若真正让我们出任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我们恐怕同样也不知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才不被人们怀疑是在偷鸡摸狗。就公允价值的估计而言,就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除非某项资产的交易真的十分频繁,进而公允的交易价格能够为所有人广泛认同。4.3新会计准则下对披露的要求更为严格和具体 例如,每股收益披露明确要求,当一个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之后,公司要披露可转换债券转股可能性的存在对每股收益稀释性的影响;又如,在分部报告方面,新会计准则还要求公司披露相关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分部占用资

30、产情况;还有,要求披露金融风险的具体信息,披露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根据。所有这些披露方面的变化,都意味着公司将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透明、更加具体的相关会计信息。4.4新会计准则体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准则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除极少数事项外,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趋同。新准则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新会计标准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客观要求,将实质重于形式列入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此外,在资产计价、负债核算、收入确认和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等重要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一致。新准则体系虽然是中文的表述,但依据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的精神,在框架结构上也是一样的。我国政府推行会计国际趋同的态度既

31、积极,又不乏现实。新准则考虑到了中国经济目前的特点,针对特殊类别交易(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等)和特定类型行业(如石油和天然气采掘业等)的会计核算提供了具体的规定,并保留了一些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包括不允许转回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针对某些政府补助的特殊会计处理和不具有投资关系的国有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作为关联方交易披露等。5.新会计准则制定的意义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地引入了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或计量方法。在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同时兼顾了中国经济的客观环境

32、和发展特点,除极少数事项外,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趋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5.1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新会计准则吸纳了国际投资者所熟悉的会计原则,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这种可比性的提高将会降低中国投资人了解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境外投资人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成本。这将进一步刺激国内和国际资本投资,从而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而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也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将使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与国际企业对话。 5.2首次初步运用了公允价值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

33、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算,而不一定是按照实际成交的历史成本计量。 5.3 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 从新准则层次看,既有居于第一层次,统领驾驭的基本准则,又有位于第二层次、针对性强的具体准则,还有处于第三层次,操作性强的应用指南,从准则类别看,既有普遍适用的一般业务准则,又有兼顾特色的特殊行业业务准则,还有专门规范

34、财务报告问题的报告准则;从准则项目看,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的1717A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覆盖了各类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从各项准则的有机联系看,一环扣一环,衔接有序,规定一致,保证了准则体系的协调统一。 5.4强化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理念 新准则采纳了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尽管在条文表述上更像是一个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混合体,但相比旧准则中“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的规定,无疑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也与国际惯例一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一目标的确立,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会计信息

35、质量和透明度,为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参考文献 1 李海波、刘学华、宋胜菊,新编财务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3企业会计准则委员会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11月.4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实务应用企业管理出版社 本书编写组 著. 5曹伟.会计准则导论. 立信会计出版社. 6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戴德明 毛新述 新企业会计准则阐释、应用与难点透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8岳华会计师事务所.论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式.2004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