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学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经济学原理考试重点.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9146998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医学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经济学原理考试重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医学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经济学原理考试重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医学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经济学原理考试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医学复习最全面精品资料经济学原理考试重点.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寡头市场: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2、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3、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1、简述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

2、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2、请画出循环流量图。3、政府支出挤占私人支出取决于哪些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三、论述题。1、请简述约翰纳什生平和主要著作。四、材料题。公交优先与弹性 某城市每天有 1000 万人出行,其中 400 万人骑自行车,400 万人乘坐公交车,200 万人开汽车上班。政府决定通过降低公交车票价以鼓励大家乘坐公交车;希望以此缓解交通拥挤。1、公交车票价下降将

3、如何影响人们对骑自行车和开汽车的需求?2、假定骑自行车的需求相对于公交车票价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 1;而开汽车的需求相对于公交车票价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0.5。解释为什么骑自行车比开汽车对于公交车票价更为敏感是可能的。3、假定公交车的票价下降10%;其他条件不变。问:现在有多少人骑自行车上班?多少人开车上班?(为计算简便,不必用中点法计算)。4、假定公交车的平均载客量是50人,汽车平均载客数量2人,自行车1人。自行车不占用机动车道;而公交车和汽车的机动车道占用比率是2:1。通过计算回答(以汽车对道路的占用为1):该城市(机动车道的)交通拥挤因为公交降价政策得到改善了吗?5、如果开汽车对于公交票

4、价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下降为0.2,而骑自行车对于公交票价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上升为2。你的结论如何改变?通过重新计算加以回答。1.减少人们对骑自行车和开汽车的需求。2.因为与开汽车相比,骑自行车是坐公交的更为相近的替代品。3.骑车人数:400*(1-10%*1)=360(万)开汽车人数:200*(1-10%*0.5)=190(万)(另:坐公交车人数:400+(400-360)+(200-190)=450(万)。)4.降价前所有交通工具对路面占用的总和:400*0+(400/50)*2+(200/2)*1=16+100=116。降价后所有交通工具对路面占用的总和:360*0+(450/50)*2+

5、(190/2)*1=18+95=113116。交通拥挤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1、等成本线: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2、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3、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二、简答题。1、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

6、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3、简述博弈三个基本要素。任何一个博弈都具有三个基本的要素,即参与人、参与人的策略和参与人的支付。这里,参与人指的是在博弈中进行决策的个体,参与人的策略指的是一项规则,根据该规则,参与人在博弈的每一时点上选择如何行动,参与人的支付则是指,在所有参与人都选择了各自的策略且博弈已经完成之后,参与人获得的效用(或期望效用)。三、论述题。1、分析公共地悲剧的产生原因及启示。原因:公共地悲剧是对个人在利用公共资源时存有私心的确证。哈丁将这一状态模型化:一个向众人开放的牧场,在其中每个牧羊人的直接利益取决于他所放牧的

7、牲畜数量的多少。由于在缺乏约束的条件,当存在过度放牧问题时,每个牧羊人虽然明知公地会退化,但个人博弈的最优策略仍然只能是增加牲畜数量,久而久之,牧场可能彻底退化或废弃。这就是“公地悲剧”。“公地悲剧”的发生,人性的自私或不足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公产缺乏严格而有效的监管是另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公地悲剧”并非绝对地不可避免。启示:1、明确和稳定产权 2、配合企业制度改革 3、加强制度建设 四、材料题。收入不平等与税收 考虑两个社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个社区都各有20个家庭。农村社区中,10个家庭每家有100元收入,另外10个家庭每家有20元收入。城市社区中,10个家庭每家有178元收入,另外

8、10个家庭每家有22元收入。1、哪个社区更富裕?哪个社区更平等?2、按照功利主义,哪个社区更好?自由主义呢?自由意志主义呢?并解释之。3、假设每个社区都需要通过收 200 元的税来兴建某一公共设施。农村社区采取了收取人头税的办法,即无论收入如何,每个家庭都上交 10 元的税收。城市社区采取了比例税的办法,即每个家庭上交 10的收入。考虑税后收入,现在是哪个社区更平等?1.城市的平均收入为(17822)/2=100,农村的平均收入为(100+20)/2=60,因此城市社区更富有。农村的贫富收入比例为 1:5,城市的贫富收入比例为约 1:8,因此农村社区更平等。2.按照功利主义,城市社区更好。功利主义要求社会总效用最大。因为城市社区中富人和穷人都比农村当中相应的富人和穷人更富有,其社会总效用肯定更大。按照自由主义,仍然是城市社区更好。自由主义要求最不利群体的利益尽可能大,城市社区最不利人群得到 22 元;农村则得到 20 元;城市社区最不利人群福利更高。按照自由意志主义,不能肯定哪个社区更好。因为自由意志主义并不在乎结果是否平等,而在乎过程(机会)是否平等。3.税后农村贫富收入比例为:(20-10)/(100-10)=1/9。城市:(22*20%)/(178*20%)1/8(不变)。城市社区反而比农村社区更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