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吴忠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届宁夏吴忠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春秋时期,晋景公采取“联吴疲楚”战略,派申公巫臣教吴国的军队射箭、骑马、布阵等等。齐国也给 吴国输入大量的先进武器和战术。最终,楚国逐渐衰落,吴国开始崛起。吴国的崛起A.抓住了大国博弈的机遇B.改变了兼并争的格局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使楚国失去大国的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看,晋、齐等大国是为了 “联吴疲楚”,给予吴国大量的帮助,最终吴国崛起,A项正 确;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进行了一系列争霸战争;战国时期进入到诸侯兼并战争阶段,故B项时间不 对,排除B项;唐朝后期,经济重心才逐步南移,故C项时间也不对,
2、排除C项;春秋晚期,楚国虽然逐 渐衰落,但当时仍然是大国,排除D项。故选A项。2 .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魏晋时期)这种定期市集在长江流域的江北,则称为草市草 市多在城郊、水陆要道,可能起初为买卖秣草与燃料之场所,故名之,后乃扩大为定期集市。”材料表明 草市A.是专门买卖秣草与燃料的场所B.都兴起于水陆交通要道C.其出现说明交易场所不受限制D.拓展了商业活动的空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草市多在城郊、水陆要道,可能起初为买卖秣草与燃料之场所”体现的是草市范围的扩展, 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有关,D项正确;草市是民间贸易场所,排除A项;草市形成的两个条件: 距离城镇稍
3、远和处于交通要道,排除B项;当时商业活动仍然受到政府严格监管,排除C项。故选D 项。【点睛】3 .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专制政权为广泛吸收下层土人进入官僚队伍,以便实现权力的再分配和再调整。唐代 进土科录取名额极为有限,另有一部分人通过门荫、年劳、捐纳、杂色入流等途径进入仕途,这部分人数 量大约是进士数量的十倍。据此可知,当时A.官僚政治的贵族色彩浓厚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杭。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优势通 过了要求双方立即停火,禁止把军火运入交战区的提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致电英国首相艾登,要求英国 立即停火。苏联也对英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4、。在埃及军民的坚决抗击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1956年12月, 英法军队撤出埃及,以色列也于次年3月撤军。摘编自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包含的国际矛盾及其实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答案】(1)矛盾及实质:埃及与英法之间 矛盾。实质:英法殖民主义势力不肯放弃苏伊士运河控制权, 力图继续控制石油运输通道。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实质:民族矛盾,宗教冲突,领土争端。美、 苏与英、法之间的矛盾。实质:大国间利益冲突,美苏希望通过排挤英法,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三对矛 盾和实质。)(2)影响:
5、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推动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改变了大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对比, 英法的殖民统治被扫清,美苏走上了中东角逐的前台。【解析】【详解】(1)矛盾:根据材料“埃及推翻亲英、法的君主政权”可知埃及与英法之间的矛盾;根据材料“以色 列也一直把埃及视为直接威胁”“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可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根据材料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致电英国首相艾登,要求英国立即停火。苏联也对英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可知美、苏 与英、法之间的矛盾;埃及与英法之间的矛盾实质:根据材料一“新政府要求驻守在苏伊士运河区的英国 军队撒走,并于1956年宣布把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可知
6、埃及与英法之间的矛盾的实质是 英法殖民主义势力不肯放弃苏伊士运河控制权,力图继续控制石油运输通道;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 矛盾实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以色列信仰犹太教,这二者存在着深刻的民族矛 盾和宗教冲突,同时这二者间也存着严重的领土争端和资源争夺,因而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存在着深 刻的冲突;美、苏与英、法之间的矛盾实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成为世界两大 阵营的主导,但是传统的大国英法迟迟不肯体面的退场,同时美苏希望通过排挤英法,扩大在中东的影响 力,因而通过苏伊士运河事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极力的打击英国法国逼其退让,最终英法退步,世界的 格局发
7、生巨大变化。(2)根据材料“埃及军民的坚决抗击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1956年12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以色列也于次 年3月撤军”可知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伊士运河事件沉重打击了英法在中东地区的 殖民势力,因而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可知苏伊士运河事件使得英 法两个传统大国正式结束了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同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正式确立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即大 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发生了巨大改变,英法的殖民统治被扫清,而美苏走上了中东角逐的前台。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张秉贵(1918-1987),出生于北京市东铁匠营的一个售货员家庭,因家境贫困,十岁便和三
8、哥 到天津一家地毯作坊当学徒,后又到崇文门外的金聚织布厂当学徒。1955年,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 经商经验”而被北京市售货大楼破格录取,成为“新中国第一店”的一员。张秉贵无论是在糕点柜台还是 糖果组柜台,始终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为国家服务,怎能不先为人民服务呢”的原则。1979年, 张秉贵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后,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他把每次售货归纳为问、拿、 称、包、算、收六个环节,并学会了 “一抓准”的本领。1987年,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被正式确定为 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企业精神,同年,69岁的张秉贵辞世。摘编自北京日报文章张秉贵:“一团火”精神(1)根据材料并结
9、合所学知识,分析张秉贵在售货员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秉贵在售货员工作中所体现的优秀品质。【答案】(1)原因:新中国成立,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家庭环境的影响;丰富的经商经验;为人民服务的理 念;独特的工作方法。(答出四点即可)(2)精神品质:服务人民;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答出三点即可)【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始终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为国家服务,怎能不先为人民服务呢的原则” 得出新中国成立,劳动者积极性提高;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根据“出生于北京市东铁匠营的一个售货员家 庭,因家境贫困,十岁便和三哥到天津一家地毯作坊当学徒,后又到崇文门外的金
10、聚织布厂当学徒”得出 家庭环境的影响;丰富的经商经验;根据“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他把每次售货归纳为问、拿、 称、包、算、收六个环节,并学会了一抓准的本领”得出独特的工作方法。(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张秉贵在售货员工作中所体现的优秀品质包括服务人民;刻苦钻研;精 益求精;持之以恒等。C.世家大族仍垄断官员选拔D.科举选官加强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唐朝的科举制进士科考试录取的比例低,人数少,但为贵族入仕所开的方便之门录取 人数近九成,可见,唐朝科举制度下官僚政治的贵族色彩浓厚,选项A正确;材料与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无 关,排除B项;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
11、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排除C项;材料与加强中央集权的说法无 美,排除D项。故选A项。4.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精通各种理论知识,多年实践经验使他发现古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记载存在许多矛盾 或错误,历经42年的探索和实践,他完成了巨著医林改错。材料反映了A.古代医书的价值值得商榷B.中医发展受制于当时的环境C.医学研究应重实践轻理论D.置疑精神推动传统医学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使他发现古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记载存在许多矛盾或错误”可知王清任能够完 成医林改错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质疑精神和实践经验,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质疑精神对医学发展的推 动作用,ABC都没有体现出这一主旨,排除。5
12、.1877年,洋务派幕僚马建忠从欧洲写信给李鸿章说:“欧洲各国讲富者以护商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 要。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马建忠的主张反映了A.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B.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深远C.其思想超越阶级的进步性D.传统儒学思想遭遇挑战【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代,马建忠反思洋务运动,提出发展工业和军事只是手段,不是富强 的根本,强调“护商,“得民心”,建立新式学校培养人才,设立议院,实行民主等,属于早期维新派的主 张,其思想具有超越阶级的进步性,C项正确;马建忠并未分析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排
13、除A项;中 体西用思想影响深远与“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等不符,排除B项;马建忠反思现实,提 出得民心等主张,并非在向传统儒学思想挑战,排除D项。故选C项。6.据1933年中国农业试验所所做的对全国22个省850个县的农户调查,借钱户占全体户数的56%,借粮户占48%。从全国来看,各地农村负债户的百分率一般在50%70%之间,长期处于生存边缘的广大农民, 根本无力购买工业品,他们更多地依赖自给自足。这一状况A.是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的结果B.使国民党的统治走向崩溃边缘C.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可持续发展D.直接推动中共的土地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农业生产落后,
14、农民的收入很低,制约了其购买工业品的能力,影响了民族工 业的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广大农民无力购买工业品是小农经济的影响,并不是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 响,排除A项;此时国民党的统治并没有走向崩溃,排除B项;这一状况并不是推动中共土地革命的直接 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7 .“共和国”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追求,其名称经历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华 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人民民 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演变过程。“共和国名称的变化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革命策略 调整B.中国革命性质的阶段性变化C.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
15、成熟D.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答案】A【解析】【详解】“共和国”名称的变化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策略不同,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整个时 期,中国的革命性质一直都是反帝反封建,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的召 开,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近代化的不断加深,排除D项。故选A项。8 .下图反映了 19491956年人民日报刊文用词的使用频率变化情况。据此可知,我国这一时期( )A.坚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彻底打破帝国主义势力的遏制封锁B.完成了对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机逐步成熟【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观察图中三条曲线,结
16、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日报刊文中,战争出现频率在1949到 1950年增长后,于1953年明显下降,而“和平”和“建设”的使用频率则在1953年后平稳增长,反映出朝鲜 战争后国际环境趋向和平,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机逐步成熟,D项正确;建国初期,“战争”“和平” 和“建设”在人民日报的出现频率不能说明我国坚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A项;直到 1956年底,我国才完成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B项;直到1970年代,我国才“彻底”打破帝国主 义势力的遏制封锁,排除C项。故选D项。9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指出: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任何人既不能被强迫缔结婚 姻,也不能
17、被强迫重新恢复一个业已离异的婚姻。上述材料说明了A.罗马法重视婚姻合意B.罗马帝国时期婚姻自由C.罗马法明确限制离婚D.政府严格规范婚姻行为【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中“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任何人既不能被强迫缔结婚姻,也不能被强 迫重新恢复一个业已离异的婚姻”可知,查士丁尼认为婚姻的成立或离异均需当事人双方同意,说明罗马 法重视婚姻合意,A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婚姻自由”,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罗马法“限制离婚”, 排除C项;“严格规范婚姻行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0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发布了一道暂停执行人身保护法的法令。批准对“全部南军士兵、暴
18、乱 分子和他们在美国国内的支持者、煽动者,以及一切妨碍志愿兵应募、抵制民兵征募或者犯有不忠诚罪行 的人”进行军事逮捕。该举措旨在A.助推了美国的民主进程B.履行总统的宪法赋权C.废除了罪恶的奴隶制度D.维护联邦政府的权威【答案】D【解析】【详解】暂停执行人身保护法的法令面向的是多有南方士兵以及支持分裂联邦或者不支持联邦维护统一行 动的群体,因此这一法令的举措意在维护联邦政府的权威,D项正确;这一法令明显违背了民主原则,排 除A项;履行总统的宪法赋权不是目的,排除B项;材料中的法令和奴隶制无关,排除C项。故选D 项。11 . 1946 1950年,苏联实行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第聂伯河水电站、扎波罗
19、热钢铁基地和亚速夫钢铁厂等大型工程重建,国民经济迅速地恢复并发展,医治了战争创伤,成为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A.苏联在战争中受创较小B.苏联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C.华沙条约组织互相扶持D.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成效【答案】B【解析】【详解】苏联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能够利用国家力量充分调动人财物力,使得经济快速恢复,B项正 确;苏联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创,排除A项;华约成立于1955年,排除C项;赫鲁晓夫执政时间是在1954 年,排除D项。故选B项。12 .如表为二战前后非洲部分文学作品高频词统计表(部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战前高频词二战后高频词法、英属非洲“文明开化”“
20、白人”与“土著人”古埃及、非洲历史殖民统治罪恶黑人英雄A.文学理论的丰富发展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C.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D.构建国家认同 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二战前非洲文学作品里的高频词更多的还停留在殖民地时代的口吻,二战后更多是突出独特的非 洲历史文化、黑人特性、黑人英雄,其目的是为了构建非洲国家认同、适应民族独立的需要,D项正确; 材料内容与文学理论无关,排除A项;多极化趋势在二战后并未出现,排除B项;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排除C项。故选D项。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古代在乡村创设以征发赋役为直接目的,以户籍登记、人户编排为手段的里甲制。以明 代为例:乡村流行保
21、甲制,十家为一保,实行连坐和互相监督。明代后期推行乡约制,没有统一的形制, 大多是各乡里结合实际设置相应职务,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功能,包括宣讲圣谕、倡导互助、处理纠纷等。 皇帝禁止官员插手基层乡村事务,通过士绅、宗族和老人等地方群体实施乡村地方自治。为了实现良好的 乡村治理效果,明代统治者颁行了许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充分利用了当地的乡现民约和家族法 规。摘编自林乾、杨练明代乡村治理体系研究材料二1965年,联邦德国政府推出新的“乡村发展计划”,1976年又将“乡村重振”和“促进乡村 发展”明文列入法规,提出制定村镇整体规划,改善乡村生活和环境,使农村人口生活和福利达到全国平 均水平。联邦
22、农业税占国家总税收的2%,农业投入却占国家预算的7%,各州投入资金力度也非常大。为 了推动全社会关注乡村重振,联邦德国从1961年开始举办三年一次的全国性“我们村庄更美丽”竞赛, 1998年以后更名为“我们村庄明天会更好”,竞赛取向从表象性“美丽村庄”向内涵性“乡村生活品质” 转变。新的乡村重振效果明显,乡村不只是粮食生产者,还是自然景观和传统人文景观的维护者,生物多 样性的保护地。乡村的如画风景和古补宁静的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定居,呈现出勃勃生机。材料三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 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
23、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 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到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 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2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明代地方乡村基层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整理归纳联邦德国实施“乡村重振运动”的背景及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答案】(1)特
24、点:建立较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重视发挥乡村地方群体的作用;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有机 结合;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有机结合。(2)背景: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需求升级。特点:政府推出发展计划;立法规划;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展竞赛活动;运动效果显著。(3)意义: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融合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改 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以户籍登记、人户编排为手段的里甲制”可归纳出建立较完善的基层治理体 系;根据材.料“乡村流行保甲制,十家为一保,实行连坐和互相监督”可归纳出重视发
25、挥乡村地方群体的作 用;根据材料“大多是各乡里结合实际设置相应职务,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功能”可归纳出法律规范和道德教 化有机结合;根据材料“皇帝禁止官员插手基层乡村事务,通过土绅、宗族和老人等地方群体实施乡村地 方自治”可归纳出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有机结合。(2)背景:根据材料“ 1965年,联邦德国政府推出新的,村发展计划,”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联邦 德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需求升级。特点:根据材料“乡村发展计划”可归纳出政府推出发展计 划;根据材料“1976年又将,乡村重振,和,促进乡村发展,明文列入法规”可归纳出立法规划;根据材料“各州 投入资金力度也非常大”可归纳出政府加大
26、资金投入力度;根据材料“联邦德国从1961年开始举办三年一次 的全国性我们村庄更美丽竞赛”可归纳出开展竞赛活动;根据材料“新的乡村重振效果明显”可归纳出效果 显著。(3)意义:根据材料“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可归纳出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 融合发展;根据材料“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可归纳出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根 据材料“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可归纳出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根据材料“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可归纳出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 质量。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全
27、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近现代以来的世界 发展进程中,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包括联合国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政治、经济组织以 及战后世界金融体系,都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多,但国家间 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从某种意义上,合作可以被看作是进行全球治理的一种最基本方 式,没有合作几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治理,一部全球治理发展史就是一部合作进化史。尤其是近现 代社会中普遍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合作,更是人类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一个巨大成就。摘编自颜旭推动全球
28、治理体制更加公正合理;于沛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 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国际力量对比决定全球治理格局论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欧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它们大肆对外殖民扩张,建立了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欧国家的衰落,美苏两个超级 大国重新划分世界,美苏两极治理格局最终取代了近代以欧美为主导的治理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 来,西欧与日本相继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也冲击着两极格局;20世纪八 九十年代,东
29、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格局的出现,国际治理体系面临进一步变 革。(任意选择两个时期进行论述,论述充分即可)总之,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力量的对比及变化,决定着国际关系格局,也决定着全球治理格局的不断演变。 示例二观点: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论述: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 经济危机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危害,二战后,世界各国 加强了合作,先后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成员国在经济 上的合作和为成员国提供援助,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1945年联合国成立,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
30、和平与安全、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995年 世贸组织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全球贸易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 强,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与日俱增,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继续发挥着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的积极作用,成 为协调与组织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或者新冠肺炎等疫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人们的生命健康,全 球防疫抗疫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等等。)(可任选两个角度 论述,论述充分即可)总之,在全球化过程中,斗则俱伤,合则共赢;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的稳定与发展。 示例三观点:西方国家主导着近现代全球治理。论述:工业革命以来,欧美资
31、本主义国家一直控制着世界市场,攫取全世界的利益,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 展。一战后,在欧美强国主导下,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二战结 束后,在欧美国家主导下成立的联合国,一度成为欧美控制世界的工具。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确立了美国和美元的中心地位。欧美等国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继续主导着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经济 全球化进一步增强,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绝对优势,企图继续主导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但 是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旧的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新的变革。(从两个不同时期展开论述,论述充分即 可)总之,近现代以来,欧美国家主导建立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由此也
32、长期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中“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变革源于国际力 量对比变化”可选择国际力量对比决定全球治理格局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后东方从属于西 方、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取代欧美主导的国际治理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 化趋势出现、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格局出现等方面进行说明。也可依据材料中“在这 样的时代中,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多,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信息选择全球化 与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二战后世界各国建立一系列的国际组织推动了战后
33、世界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联合国和世贸组织成立的意义、全球防疫抗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进行说 明。亦可依据材料中“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发展进程中,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信息选择西 方国家主导着近现代全球治理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全球经济发展、 一战后在欧美强国主导下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成立了一度成为欧美控制世界的工具一联合 国、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等方面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建国后,教育事业一定程度上受到“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旧教育观念的困扰。1949 年12月开
34、始,党中央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作为培养新时期知识分子的重要途径,全国中小学由此掀起劳 动教育热潮。如河南省汤阴县鹤壁完小语文老师李栖鹏讲斯达哈诺夫一课时,强调学生应该学习斯达 哈诺夫的劳动精神;马焕然老师在讲历史课时,以劳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意义启发学生。少先队组织了 劳动就是幸福歌颂我们祖先的劳动等大队活动,出了劳动是光荣的事业的队报。学校利用晚 会向学生介绍了曲耀离、李顺达等光荣劳动事迹。在不影响学习和健康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植树、种花、 布置教室、打扫卫生以及搬砖和砌路。增设以科学实验、手工雕刻等为主的“手工劳动课”。摘编自陈彤彤刍议建国初期我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35、概括建国初期我国中小学是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劳动教育的影响。【答案】(1)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主题活动及学习模范培养劳动品质;要求学生从事力所 能及的学校劳动;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2)是确立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的表现,有利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纠正了旧教育观念,促 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学生劳动技能及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强调学生应该学习斯达哈诺夫的劳动精神以劳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意义 启发学生。、“学校利用晚会向学生介绍了曲耀离、李顺达等光荣劳动事迹。”、“在不影响学习
36、和健康 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植树、种花、布置教室、打扫卫生以及搬砖和砌路。”、“增设以科学实验、手工雕刻 等为主的手工劳动课”结合所学可从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主题活动及学习模范培养 劳动品质、要求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学校劳动、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等角度概括建国初期我国中小学是如 何开展劳动教育的。(2)依据材料“党中央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作为培养新时期知识分子的重要途径,全国中小学由此掀起 劳动教育热潮”及开展劳动教育的内容结合所学从确立社会主义的人民教育、有利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过渡、纠正了旧教育观念,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学生劳动技能及思想道德水平、为国家 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等方面分析开展劳动教育的影响。16.材料1952年7月,埃及推翻亲英、法的君主政权,建立了独立共和国。新政府要求驻守在苏伊士运 河区的英国军队撤走,并于1956年宣布把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国的大部分石油供应 源于中东,苏伊士运河每年过往的船只中有1/3是英国船;法国拥有运河公司一半的股权。此外,以色列 也一直把埃及视为直接威胁。于是,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纳赛尔领导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