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 载人飞船成功着陆,航天员陈东、刘洋、蔡旭哲状态良好。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 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由费俊龙,邓清明,张陆执行 飞行任务,由费俊龙担任指令长。()A.神十五神十六 B.神十二神十三 C.神十三神十四D.神十四神十五2 . 2022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在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巨大胜利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重 大历史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在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
2、距实现城乡同时富裕彻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城乡共享发展成果A.B.C.D.3 . 2021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指出法治是 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下列不属于推进我国法治建设举措的是( )A.新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B.国家设立国家宪法日C.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D.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4 .()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A.中华传统美德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伟大民族精神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
3、在全面开毒品预防主题教育。()A.小学一至六年级B.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C.初中一至三年级D.高中一至三年级6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历史任务。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 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由此可见()中国方案与智慧是世界减贫治理的唯一选择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许多国家难以脱贫的根本原因人类社会对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A.B.C.D.7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2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办,共有来自12
4、7个国家 和地区的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66个国家和三个国际组织亮相国家综合展。我国愿同世界各 国和国际组织一道,为各国开展贸易、加强合作开辟新渠道,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共同繁荣。这体现了()A.中国是全球规则的倡导者和制定者 B.全球背景下国际竞争更加激烈C.我国勇于担当,为世界繁荣做贡献 D.我国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发达国家8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在京召开。为了切实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 作的意见建议,中国政府网于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开展了 2021 “我向 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展建言征集活动()使信息技术成为权力监督的主体拓宽了公民参与
5、民主生活的途径扩大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A.B.C.D.9 .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学子:“牢 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习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告诉青少年()不负党的期望,担负时代使命不做小事,专做大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把个人未来与民族未来紧密相连只有就读名牌大学才能成为有用之才A.B.C.D.10 . 2022年2月,美国决定向科技创新领域投入1600亿美元以强化其科技实力;我国知 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
6、-2035年)提出,到2035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材料说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A.科技创新投入的较量B.知识产权保护的较量C.中美两国之间科技实力的较量D.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0分)11.材料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月21日至5 月28日在北京召开。近5000名代表委员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真言、 献良策、出实招,集思广益,共绘蓝图。材料二:此次的全国两会“干货”满满,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热词频现。两会回应重 大关切,展现道路自信,这必将凝聚起同心筑梦
7、、共襄盛举的磅礴力量,不断开创辉煌篇章! (1)两会体现了我国的哪两项政治制度?(2)材料中的热词对应了我国哪些战略?(3)同心筑梦与祖国共成长,青少年要做好哪些准备?12 . 2020年5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四十五号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 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作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厦的重要支柱,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鸿篇巨制,基本涵盖人 的一生所能涉及的重要民事法律问题。(1)民法典的编撰过程,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一种
8、方式?(2)从法治的角度,说明编撰、实施民法典的积极影响。(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打算如何为践行民法典作出自己的贡献?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和物质资源,产生大量CO2排 放,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全球气候恶化,发展难以持续。为此,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 署巴黎协定,对全球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统一安排。材料二中国是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于2030 年前CO2排放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排放量=吸收利用量)的目标,简称“两碳目标”,获得国际社
9、会的广泛好评。(1)运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说明各国签署巴黎协定是基于哪些需要。(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现“两碳目标”面临的挑战。(3)实现“两碳目标”,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作出怎样的努力。答案和解析1 .【答案】D【解析】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 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此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22 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故D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故选:Do本题考查时事政治。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
10、的习惯,并积累、整理重点内容, 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答该题要多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内容,多注意积累权威的、典型的时事材料,并加以分析思考, 不断地提高科学素养。2 .【答案】C【解析】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有 利于城乡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故正确;错误,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时 富裕;错误,观点太绝对。故选:Co本题考查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 主义的最终目标。解答此题,需要依据教材共同富裕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完成答题。3 .【答案】D【解析】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略,新出台中华人
11、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家设立国家 宪法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都是法治建设的具体体现,ABC 属于我国推进法治建设举措,与题意不符;D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属于物质文明建 设的内容,不属于我国推进法治建设举措,符合题意。故选:Do本题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 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 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 出正确答案。4 .【答案】D【解析】社会
12、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 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D说法正 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故选:Do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 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 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基本内容。解答本题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13、,分析作答即可。5 .【答案】B【解析】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在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二年级全面开毒品预防主题教育。故B符合题意;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o本题考查时事政治。日常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并积累、整理重点内容, 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答该题要多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内容,多注意积累权威的、典型的时事材料,并加以分析思考, 不断地提高时政素养。6 .【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中国反贫困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说明我国重视扶贫工作, 为世界扶贫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也为世界扶贫工作提供经验和有效途径,表明消除贫困是当今 人类必
14、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体现了当今世界仍有许多国家难以摆脱贫困,人类社会对于消除 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故正确;错误,“唯一”的观点太绝对;错误,恶劣 的自然环境是许多国家难以脱贫的重要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故选:Bo本题考查的是对消除贫困的认识。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 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全世 界共同努力,消除贫困。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对消除贫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 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7 .【答案】C【解析】中国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体现了我国勇于
15、担当,为世界繁荣做贡献, C正确;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全球背景下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B不符合题意;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D错误。故选:Co本题考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 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把握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理解材料主旨,选择正确答案。8 .【答案】C【解析】题干中中国政府网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体现了我国发展人民民 主,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说法正 确,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信息技术成为权力监督的途径,并不是主体;说法错误,公
16、民不 能直接管理国家,民主权利也不能随意扩大。故选:Co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 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本质特征。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题干内容,把握好发展人民民主的要求,排除错误说法,完成解答。9 .【答案】B【解析】习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告诉青少年不负党的期望,担负时代使命,把个人未来与民族未来 紧密相连,所以说法正确;错误,应该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错误,能否成 为有用之才与是否就读名牌大学没有直接联系。故选:Bo本题考查担当历史使命。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是我们
17、实现理想、担当使命的必要条件,奉献就 是要乐于助人,关心集体,报效国家;创新就是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仔细审题,把握题干主旨,联系担当历史使命的相关知识作答。10 .【答案】D【解析】题文材料说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故D 正确;排除不合题意的ABC。故选:Do本题考查综合国力的知识点。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 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 源力等七个方面。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是决定性因素。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综合国力的知识,根据教材所学,结合题意分析,选
18、出正确答案。11【答案】【小题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小题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小题3】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关心和服务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勇于创新,磨砺坚强意志,敢于向困难挑战。【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科教兴国战略、担当历史使命。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材料,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科教兴国战略、担 当历史使命,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12 .【答案】【
19、小题1民主决策。【小题2】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有利于 规范公民的行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小题3】尊重民法典,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善于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树 立正确权利义务观念,珍惜民法典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民法典规定的义务。树立民法典意识, 宣传民法典,维护民法典的权威。坚决同各种违反民法典的言行作斗争。【解析】本题以情境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涉及 的知识点有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社会公平正义、树 立法治
20、观念等。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全面依法治国、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社会公平正义、树立法治观念等,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 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13 .【答案】(1)签署巴黎协定是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人类健康)问题的需要; 是推动各国可持续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需要;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必要举措。(2)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依赖资源消耗和化石能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 退化,给目标实现带来压力;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是目标实现的障碍。(3)国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
21、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和 鼓励植树造林。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 路。个人:少买不必要的衣物;节约粮食,节水、节电;做好垃圾分类,少用一次性用品;少开 车,多骑车或选择公共交通。【解析】(1)本题考查各国签署巴黎协定的原因。结合设问的角度,可从解决人类面临的气 候变化问题需要、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举措等方面考虑作答。(2)本题考查我国实现“两碳目标”面临的挑战。结合教材知识,可从我国环境资源形势严峻、 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考虑作答。(3)本题考查实现“两碳目标”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要求。结合教材知识,国家角度可从坚持 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考虑作答;企 业角度可从科技创新、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等方面考虑作答,个人角度可从节水节电、垃圾分类、 绿色出行等方面考虑作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