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145535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情景默写 1默写。 (1)一城春风吹不走李白的满腹乡愁,客居异乡的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用“_,_”抒写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一轮明月道不尽王维的淡泊心境,身处林中的王维在竹里馆中以“_,_”写出了诗人与明月做伴,独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的美好境界。 (2)古诗文阅读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郭茂倩探讨乐府诗,“_,_”(木兰诗)展现花木兰战场生活的艰难苦寒与战争的艰苦卓绝;与韩愈漫步于晚春时节,他看到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脱口而出

2、“_,_”(晚春),这是诗人留恋春光,珍惜花木在春光中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二、名著阅读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刚能zhng扎着立起来,他想出去看看。没想到自己的腿能会这样的不吃力,走到小店门口他一软就坐在了地上,昏昏沉沉的坐了好大半天,头上见了凉汗。又忍了一会儿,他睁开了眼,肚中响了一阵,觉出点饿来,_的立起来。找到了个馄饨挑儿。要了碗馄饨,他仍然坐在地上。呷了口汤,觉得恶心,在口中含了半天,勉强的咽下去;不想再喝。可是,待了一会儿,热汤像股线似的 通到腹部,打了两个响嗝。他知道自己又有了命。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

3、动,可是要_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w,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可是,他可怜了自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zhng( )扎 呷( ) 勉强( ) 鞋w(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极快 一并 马上 B极慢 一直 马上 C极快 一直 瞬间 D极慢 一并 瞬间 (3)以上文段出自_,作者是_。 (4)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三、综合性学习 3春华中学开展以“爱心助农,体验劳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4、活动,请你参与。 (1)为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下面是班长在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言的片段,请你帮他修改。 人们都说:劳动最光荣。经过这一次下乡助农活动的切身体验,我们进一步体会了这句话的精髓。【甲】劳动虽然很辛苦,而且却苦中带甜。【乙】劳动时的辛苦;劳动后的大汗淋漓,这些都是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感受不到的。这种感受是作为一名劳动者内心深处最平凡而又不同于一般的感受。总之,这次对劳动的切身体验让我们很开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是多么的不容易。每一种工作都是辛苦的,每一种收获都是来之不易的。【丙】我们应该热爱劳动

5、! 【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请你将【丙】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不要改变原意。 (3)宣传小组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绘制了一份“爱心助农”的标识(如图)。请你描述标识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 四、现代文阅读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些年的冰上运动 王国梁 冬奥会全世界瞩目,那些天我们被各种精彩的运动项目吸引,尽情享受着那场冰雷盛宴。我对“冰上运动”情有独钟,每每看到运动员们在冰上的完美表现,总会想起小时候的快乐时光。 北方的冰天雪地,并不会封冻孩子们的热情,冰雪反而成了孩子们快乐的源头。奇寒天气,滴水成冰,随处可见一处处结冰的地方。

6、有时谁家的水管子漏了水没被发现,到了第二天早晨,一道白亮亮的冰面就出现了。我们小孩子一见到那样宽阔的冰面就觉得兴奋,也不管光滑的冰面会给人家出行带来多少麻烦。孩子们围在一起,跃跃欲试。这样的冰面,宽度和长度都适合,冰冻得也足够结实,这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滑冰场。 我小时候胆子特别大,做任何事都喜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观察了一番冰面,决定来个完美的“冰上舞蹈”,把最精彩的滑冰动作展示给伙伴们看。当然,那种动作根本算不上滑冰,我们的方言都叫“擦冰凉床儿”,就是在冰面上飞一样地擦过去,这个过程惊险又刺激,而且很有飞翔的快感。我先退后一段距离,退到没有冰的路面上,这样来一段有点儿距离的助

7、跑。助跑的强度一定要掌握好,跑得太慢的话到了冰面上滑不起来,跑得太快又容易因速度过快而摔倒。力度的把握全凭感觉,跟着感觉走就行了。助跑之后,我轻松地滑到冰面上,瞬间感觉身体在光滑的冰面上轻盈起来。靠着惯性,又因为冰面光滑阻力微小,我能够滑行很长一段距离。滑行的过程中,我伸展开双臂,努力保持身体平衡。 我的动作流畅完美,很轻松就成功了。待我站稳之后,伙伴们一起为我鼓掌。我在雷鸣的掌声中,兴奋得忘乎所以。这样的“冰上运动”,让我享受到了运动的乐趣,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我的鼓励下,伙伴们也尝试着滑冰。我给伙伴们讲了动作要领,并且告诉大家不要乱挤,排好队有秩序地滑。大家刚开始的时候小心翼翼,慢慢地

8、,动作越来越熟练。在我的“指挥”下,一场精彩的冰上运动开始上演,吸引了来来往往的人观看。观众多了,我们表演得更加卖力,有的伙伴是“人来疯”的性格,看的人越多发挥越出色。有的伙伴性格内向,见有人看就紧张,一不小心摔倒也是常有的事。不过摔倒了也不要紧,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爬起来接着滑。 有的女孩胆子小,只在旁边看不敢滑。我的女同学小燕可不怕,她喜欢滑,而且滑得特别好。她在冰上滑行的时候,简直像一只飞翔的燕子,动作优美极了,有时还会加上一点自己编排的动作,我常常看得目瞪口呆。后来我看到过冰上芭蕾,总会想起小燕的冰上动作,如果赶上好机会,她说不定是位很好的滑冰运动员呢。 那些年的“冰上运动”,给

9、我们留下一种根深蒂固的“冰雪”情结。冰雪有趣,季节有情。年年岁岁,留下无法执去的故事。我有时候会想,人们为什么会钟情于冰雪运动?因为冰雪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冰雪虽然带来寒冷,但智慧的人类最善于面对、接纳和利用各种不利条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冰来滑冰,雪来玩雪,我们勇敢面对冰雪,乐观战胜冰雪,努力创造快乐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智慧。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2年第6期,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那些年的冰上运动”是文章的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B文章第段用冬奥会引入文章,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快乐时光的回忆。 C文章第段

10、中加点的词写出“我”滑冰时的动作的轻松自如。 D文章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富有哲理,表现了小伙伴们的调皮与活泼。 5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孩子们见到宽阔的冰面,_“我”动作流畅地完成冰上运动,忘乎所以_,让“我”目瞪口呆 6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在冰上滑行的时候,简直像一只飞翔的燕子,动作优美极了,有时还会加上一点自己编排的动作,我常常看得目瞪口呆。 7文章第段作者说自己“做任何事都喜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什么意思?你或你的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简单叙述。 8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这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智慧”的理解。 完美的母亲 李永斌 自打我懂事开始

11、,就感到母亲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她走起路来总是一瘸一拐,两个肩膀忽高忽低,我原以为那是道路不平惹的祸,抑或是母亲为了逗我发笑,自己特意编排的原创蹩脚舞蹈。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慢慢发现母亲的不同。 母亲长相不丑,眼睛大而有神,元宝一样的耳朵下垂着一对肥硕的耳命,鼻子高挺如松柏耸立,宽阔的嘴唇下包裹着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花白的头发半盖在她那张国字脸上,遮住眉梢,好似茅草屋的房顶上还没融化完的雪。 不知是不懂事还是打小自视清高,我( )不喜欢母亲去我的学校露面,母亲好像也知道我内心深处的想法,一般不到( )是不会去学校找我的。记得上初中那会儿,父亲外出打工,家离学校太远,没人接送我,我自己天天骑

12、车上下学不安全,所以只能住校。我总是在星期一便把该拿的东西预备好带上,兜里再塞上十块钱,那可是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有时再砍上半袋玉米面,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迎着朝霞,哼着五音不全的小曲,慢慢驶向学校,直到星期五放学再返回来。 有一次,当星期一的晨曦( )而至,我和往常一样脚踏着早已被露珠浸湿的车镫子往学校赶。上第三节课时,教室里突然开始骚动起来,有人窃窃私语,都议论外边站着的是什么人。我漫不经心地往窗口一看,顿时心凉了半截,只见母亲披头散发,不修边幅地站在窗外对着我笑,她一手提拎起一个罐头瓶子在头上晃,里面装着她每个星期都特意为我腌制的炒成菜,我这才想起来,成菜忘拿了。我本来打算低下头不理她,

13、然而教室里的同学开始起哄,老师大喝一声“安静!”,对我说:“是你妈妈吗?”这时的我不知为何眼里竟然噙满了泪水,点点头,慢腾腾地走了出去,母亲想说什么,而我突然急切地打断了她,说:“你赶紧走吧!我上课呢!” 看着我要哭的样子,母亲瞬间懂了,她没有说什么,只是把咸菜罐递到我手里,转过身,一瘸一拐默默地走了出去,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座位上的,我只记得所有的同学都在小声议论:“这是他妈妈?怎么那样走路啊?丑死了。” 只听老师又一次大喝了一声,教室才又恢复了平静。 从那开始,我连续半个月没有和母亲搭腔。而她从此再也没有去过我的学校。如今的我早已经成家立业,母亲却越发地衰老了,她虽然腿部残疾,但却用一双

14、巧手编织草席和缝制十字绣来补贴家用。我的儿子出生后,因为我们夫妻工作忙,便一直交由母亲看管,连孩子上学,都是母亲骑着三轮车接送。一直到孩子该上三年级的那一天,母亲说什么也不去接送了。孩子不解,问母亲:“奶奶,您怎么不送我上学了?”母亲笑着说:“孩子,你现在大了,懂事了,奶奶不能去学校给你丢人,那样你的同学会嘲笑你的,你会自卑的。”孩子说:“奶奶,不会的,同学要是问我,我会骄傲地告诉他们,这是我亲爱的奶奶,她有一双巧手,我自豪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自卑呢?”我听了孩子的一番话,顿时感到无地自容,我偷偷瞄了瞄母亲。母亲笑得很灿烂,她的头发更白了,鼻子也不再高挺,眼睛也深陷下去,坚守岗位的牙齿也逐渐退休

15、,嘴开始瘪起来,两条腿也扭曲得更加严重,但在我看来,这竟然没有一丝丑陋之相,反而越看越朴实,越看越慈祥。 母亲,如今的您在我的心里如此完美,其实您一直完美无比,只是我没有早一点发现。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2年第3期,有删改) 9下列各项词语填入文章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直 情况所迫 悄然 B一贯 迫不得已 悄然 C一贯 情况所迫 悄悄 D一直 迫不得已 悄悄 10阅读全文,通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1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12文中两处画线处是对母亲的描写,请分析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五、对比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6、”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圆,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至夹石,

17、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窃:私下里,私自。拔:攻下,攻取。缘:攀缘。张辽:曹军将领。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但当涉猎 (2)及鲁肃过寻阳 (3)即更刮日相待 (4)权从之 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士卒先。 1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甲】文通过_,表现出吕蒙的学有所成;【乙】文通过_,侧面表现出吕蒙善荐人才。 16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吕蒙? 六、作文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

18、中,总有一些动听的声音萦绕着我们。有来自自然的悦耳之音,有来自成长的顽强之音,有来自亲人老师的关爱之音 请以“最 的声音”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折柳、故园、朔、柝、芳菲。 2(1) 挣 xi qing 袜 (2)B (3) 骆驼祥子 老舍(或

19、“舒庆春”) (4)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他将这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老头。 【详解】(1)考查字音字形。 挣扎,zhng zh,意思是尽力支撑或摆脱。 呷,xi,小口地喝;吸饮。 勉强,min qing,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鞋袜,xi w,鞋子与祙子。 (2)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极快:非常快。极慢:非常慢。根据前面的“觉出点饿来”可知,应用:极慢。 第二空:一并:将几件事合在一起办。一直:顺着一个方向,不拐弯的。根据后面的“通到腹部”可知,应用:一直。 第三空:马上:立即。作时间副词,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瞬间:刹那;顷刻间。根据后面的“恢复他的干净

20、利落”可知,应用:马上。 故选B。 (3)考查作家作品。根据选段中的“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可知,出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 (4)考查名著情节。兵荒马乱,祥子出去拉车,连人带车被军阀的大兵抢走了。一天夜里,远处响起了炮声,军营中的人逃跑。祥子趁乱牵走了军营的三匹骆驼。路过一个村庄,卖给了一个老者,得了三十五元。 3(1)示例;劳动实践出智慧,爱心助农显担当。 (2)把“而且”改为“但”或“但是”。 把“;”改为“,”(或“把分号改为逗号”)。 示例:难道我们不应该热爱劳动吗? (3)示例:标识由两部分组成,上面的一棵树由多组心形的图案组成,

21、下面则是“爱心助农”四个大字。 寓意:呼吁人们齐心协力,献出爱心,用爱心帮助农民致富 【详解】(1)考查拟写宣传语,开放类试题,围绕着“爱心助农,体验劳动”的主题,语言简洁,适当运用修辞即可。如:用劳动创新美好生活,用爱心助力农业生产。 (2)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把“而且”改为“但”或“但是”。 考查标点运用。“劳动时的辛苦”“劳动后的大汗淋漓”在语义上不是并列关系,且句中没有逗号,故两句中间应用逗号。 考查句式转换。反问句表达的是强烈的肯定意味。可改写为:我们不是应该热爱劳动吗? (3)考查图文转换。看图可知,这个标识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图案。由几个大小不一的爱心环环相套

22、而成,组成了一棵树的形状。下部分是文字“爱心助农”。“树”代表着农业,几个心形环环相套,代表着人们齐心协力,献出爱心。树的繁茂象征着人们献出爱心帮助农民致富。 4D 5 跃跃欲试 小燕优美的冰上动作 6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在冰上优美滑行的小燕比作飞翔的燕子。生动形象地写出小燕滑行动作的轻快,优美。 7意思是敢于挑战,敢于做第一个尝试的人,我的经历:有一次体育课。体育老师让我们“跳山羊”,因为“山羊”的高度偏高,同学们都很胆怯,只有个别同学跃跃欲试但也没有选择第一个跳。后来,老师做了一番动员,讲解了跳的动作要领我举手说“我先跳”。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我做好助跑,接近踏板。助力一跃,轻松跳

23、过了“山羊”。赢得了一片喝彩。 8这句话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文中小时候的“我”敢于挑战,在小伙伴中第一个尝试滑冰,并为大家做示范,在“我”的带领下,小伙伴们玩得很开心,一一挑战了自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我”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赏。这其中有勇气,也有智慧。其实。这篇文章也告诉我们以乐观,勇敢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是勇气,也是智慧。 【解析】4考查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分析。 D“表现了小伙伴们的调皮与活泼”有误,应为:表现了小伙伴们的乐观与顽强。故选D。 5考查筛选信息。 第一空:根据第段中的“孩子们围在一起,跃跃欲试”可得:跃跃欲试。 第二空:根据第段中的“她在冰上滑行的时候,简直像一只飞

24、翔的燕子,动作优美极了”可得:小燕优美的冰上动作。 6考查语句赏析。 画线句中的“简直像一只飞翔的燕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在冰上优美滑行的小燕比作飞翔的燕子。燕子飞行轻快迅疾,再结合句中的“动作优美极了”可知,此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燕滑行动作的轻快,优美。 7考查词句理解。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形容第一个敢于做某事的人。联系“做任何事都喜欢”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敢于挑战,敢于做第一个尝试的人。 我的经历:有一次上化学课,老师需要一位同学上讲台协助老师做一个实验。因为老师提前说了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又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化学实验,同学们都不敢举手。这时,我勇敢的站起来,主动要求上台协助老师。实验很

25、成功,老师和同学考查对我刮目相看。 8考查句子理解。 这句话出现在末段,起到了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联系第段中的“我小时候胆子特别大,做任何事都喜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和第段中的“在我的鼓励下,伙伴们也尝试着滑冰。我给伙伴们讲了动作要领,并且告诉大家不要乱挤,排好队有秩序地滑”可知,文中小时候的“我”敢于挑战,在小伙伴中第一个尝试滑冰,并为大家做示范,在“我”的带领下,小伙伴们玩得很开心。根据第段中的“待我站稳之后,伙伴们一起为我鼓掌。我在雷鸣的掌声中,兴奋得忘乎所以”“让我享受到了运动的乐趣,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可知,“我”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赏。这其中有勇气,也有智慧。根据末段中的“但

26、智慧的人类最善于面对、接纳和利用各种不利条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冰来滑冰,雪来玩雪,我们勇敢面对冰雪,乐观战胜冰雪,努力创造快乐”可知,这篇文章也告诉我们以乐观,勇敢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是勇气,也是智慧。 9B 10先抑后扬。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 11示例:从母亲去学校给“我”送炒咸菜,可以看出母亲疼爱孩子;从母亲一般不去学校找“我”和母亲对“我”儿子说“奶奶不能去学校给你丢人”可以看出母亲理解孩子;从“用一双巧手编织草席和缝制十字绣来补贴家用”可以看出母亲勤劳手巧。 12两处描写运用对比的手法。第一处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表现“我”对母亲的不喜欢;第

27、二处是对母亲的神态和外貌描写,表现出“我”对母亲的爱与赞美。 【解析】9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处:一直: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一贯:始终如一,不曾改变。根据生面的“不喜欢母亲去我的学校露面”可知,应用:一贯。 第二处:情况所迫:为情况所逼近,不得不去做。迫不得已: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此处表达的语意是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不得去学校找我,母亲才会去学校。应用:迫不得已。 第三处:悄然:形容寂静无声。悄悄: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此处表达的意思是星期一的晨曦没有一点儿声音的到来了。应用:悄悄。 故选B。 10考查表现手法。 本文首段写母亲和别人的不一样,觉得母亲丑陋。第段中我因为母

28、亲的外在形象不好而拒绝母亲去学校看自己,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不喜。联系第段中的“但在我看来,这竟然没有一丝丑陋之相,反而越看越朴实,越看越慈祥”则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这样就形成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我对母亲的不喜与后文对母亲的赞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不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真实丰满。 11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第段中的“她一手提拎起一个罐头瓶子在头上晃,里面装着她每个星期都特意为我腌制的炒成菜”可知,母亲疼爱孩子。 根据第段中的“我( )不喜欢母亲去我的学校露面,母亲好像也知道我内心深处的想法,一般不到( )是不会去学校找我的”和第段中的“一直到孩子该上

29、三年级的那一天,母亲说什么也不去接送了”可知,母亲理解孩子。 根据第段中的“母亲却越发地衰老了,她虽然腿部残疾,但却用一双巧手编织草席和缝制十字绣来补贴家用”可知,母亲勤劳手巧。 12考查语句赏析。 第一处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联系首段中的“因为她走起路来总是一瘸一拐,两个肩膀忽高忽低”和第段中的“不知是不懂事还是打小自视清高,我( )不喜欢母亲去我的学校露面”可知,此处描写表现了我对母亲的不喜欢。 第二处也是对母亲的外貌描写,“母亲笑得很灿烂”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联系后句“但在我看来,这竟然没有一丝丑陋之相,反而越看越朴实,越看越慈祥”可知,此处描写表现了我对母亲的赞美与爱。 两处描写体现出来

30、的我对母亲的态度形成了对比。 13(1)只,仅(2)到,等到(3)另,另外(4)听从,采纳 14(1)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 (2)甘宁手持白色熟绢,身先士卒攀上城墙。 15 鲁肃的惊叹 甘宁身先士卒 16示例:善于听取别人建议;肯学上进;善荐人才,独具慧眼;有战略眼光,料事如神。 【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但,只,仅。 (2)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 (3)句意: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更,另,另外。 (4)句意:孙权采纳了这一

31、建议。从,听从,采纳。 1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孤,古代王侯的自称。以为,认为。益,好处。(2)持,拿。缘,攀援。为士卒先,身先士卒。 15考查比较阅读。 第一空:根据甲文中的“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主要是通过鲁肃的惊叹来表现吕蒙学识的进步。 第二空:根据乙文中的“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士卒先”可知,主要是通过描写甘宁身先士卒来表现吕蒙善于推荐人才。 16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甲文,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建议,“始就学”,可知他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建议的人。根据鲁肃的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知,他学识大进,这说明他是

32、一个肯学上进的人。 乙文,根据“蒙荐甘宁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士卒先”可知,他是一个善于推荐人才的人。根据“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圆,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可知,他是一个有战略眼光,料事如神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

33、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闰五月,孙权亲自率军攻打皖城。将领们计划堆土山,增加攻城的设备,吕蒙说:“制造攻城设备和堆土成山,须多日才能完工。到那时,敌人城防已经巩固,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得皖城。况且我军乘雨多水大而来,如果旷日久留,大水必定渐渐退走,我们回兵的道路会遇到困难,我以为那是很危险的。现在看来,此

34、城不会十分坚固,凭借我三军士气高昂,四面齐攻,很快就可攻克;然后趁大水未退而回军,这才是大获全胜的策略。”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甘宁手持白色熟绢,身先士卒攀上城墙。不久,张辽率兵赶到夹石,听说皖城失守,便领兵撤退了。孙权任命吕蒙为庐江太守。回兵驻守寻阳。 17例文: 最动听的声音 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它在不经意间发出,又在不经意之间感动了无数人。它发自肺腑,来自心灵的深处 “孩子,今天冷,多穿点衣服。” “多吃点,晚上在学校吃,食堂的菜不好!” “每天刚起来喝一杯水,和你说过多少次了?” “妈,能不能别说了!这些问题我都懂,只是还没来得及做而已,好像我是个婴儿,什么都不知道

35、!烦死了!”我有些生气的对妈妈说。我瞬间,看到妈妈刚才明亮的眼神黯淡了下来,咬着嘴唇,脸颊绯红,好像一个做错事的少女。我一抬头看表,快迟到了!便拿起书包就跑,也顾不得身后的妈妈。“在学校”母亲跟随着我跑出家门,刚说了半句,又好像想起了什么,没有再说下去。如果我此时回头,一定会看到母亲转过落寞的身影,走回家去。 天气好冷啊!我只得快点跑向学校,坐在座位上,我的思维渐渐清晰起来:我刚才,说了妈妈,妈妈似乎有些伤心。我突然有些后悔。其实我知道,每个父母唠叨都是为了我们好,可是,听太多了同样的话,再懂事的孩子也会烦啊!每次我都很矛盾。 我拿起书本准备上早读。老师突然进来说:“你妈妈来了。”我连忙跑出门

36、去。便看到了妈妈发红的眼眶,她哭过,心便又软了下来。我们两个人面对面的站在一起,没有人说话,气氛有些尴尬。过了一会,我鼓起勇气说:“妈,对不起。以后你再怎么唠叨我也不嫌烦了!”妈妈摇了摇头,说:“算了,其实妈妈也想过了,你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我不该总是管着你,所以以后我会注意的。”“那现在两全其美了!”我高兴的和妈妈击掌。 其实有时候想一想,如果妈妈不唠叨了,不在乎你了,你也就没有依靠了。 “妈,我回来了。”我高兴的朝厨房走去。妈妈特地给我炖了鱼汤,闻着香味,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多吃点鱼肉!” “鱼汤补脑子,多喝一点!” “鱼头” 妈妈的话突然停了下来,我奇怪的问:“怎么啦?”妈妈说:“我这毛

37、病总是改不了,又唠叨起来了。”我摇了摇头,握着母亲的手说:“妈妈,改不了就不要改了嘛,我喜欢你唠叨。这样,才叫家。”母亲笑了笑,说:“真的么?”我点了点头。于是妈妈,又开始变身唐僧了。 我的确喜欢这种声音,柔柔的,暖暖的,让我感觉有一个依靠。在某一时刻,直达你的心房,触动你的心弦你会发现,有了这种声音,世界变得很美好。 这是最动听的声音,它叫做母爱。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道作文题的写作范围其实就是“声音”。这种作文题型,能更好地引发我们思考,反映出我们的生活情趣,从而有效地考查我们的观察力、感悟力、体验美的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度、认识的高度等。“最”是强调,是特指,指“

38、声音”带给你的感受最深刻;“声音”是文章描写、叙述、议论的主体,既可指自然界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声;也可指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也可指没有声响的心声。题目中所填词语是要突出“声音”带给你的感受,可以是美丽的,动听的,难忘的,永恒的,动情的,动人的,心酸的,要留住的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词语,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词语填入。 第二,选材构思。写作此题,具体选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天籁之声很动听。燕子呢喃、笔锋嗡嗡、小草发芽这是春之声,它告诉我们:要珍惜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珍惜人生最美好的季节;黄河波涛滚滚,撞击两岸的气壮山河之声,让人感受到拼搏的壮美。(二)父母之声很动

39、情。父母的叮咛声绵延着厚重如山的关怀;父母的激励声,引领我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父母的叹息声鞭笞着我永不停息地进取。(三)校园之声很动人。老师神采飞扬的讲解声,班主任循循善诱的批评教导声,同桌之间的讨论声、鼓励声立足于师生情、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描写自己对老师、同学的深深怀念。(四)自然之声很心酸。不知何时,“沙尘暴”呼啸而来,人们避之不及;不知何故,网络上一时谣言遍布;不知为何,黑熊在呻吟,长江鳄在哀鸣,屠刀下的狗狗在痛叫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五)消失之声要留住。曾经这里蛙声一片,曾经这里鸡鸣狗吠,曾经这里马嘶牛眸,曾经这里村头集市的吆喝声熟悉的乡音,如今渐行渐远,留在心田的是珍惜与回忆。此文适合写散文(包括记叙文),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