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中考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中考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中考一轮复习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中考一轮复习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恬静(tin)_ 倔强(ju)_ 如雷贯耳(li)_ 喜出忘外(wng) B丰饶(yo)_ 莅临(l)_眼花潦乱(lio)_ 杞人忧天(q) C怯懦(qi)_ 枯躁(zo) 当之无愧(ki)_ 轻歌曼舞(mn) D轩昂(xun)_ 积攒(zn)_ 味同嚼蜡(l)_随机应变(yng) 2选择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 A“花团锦簇”“环境宜人”都是补充短语。 B“灿烂“热闹”“鲜艳夺目”,这
2、三个词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C“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出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 D“她撇开女子的娇羞尽情绽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赛雪。”使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门槛 派谴 附庸风雅 鹦鹉学舌 B怠漫 逞能 墨守成规 草长莺飞 C坍塌 序幕 销声匿迹 虎视眈眈 D歌谣 追溯 故弄悬虚 画龙点睛 4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而现在他们还得顺着自己原来的足迹走去,在几个星期的行程中_小心翼翼,绝对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事先设置的贮藏点。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_,因为一旦偏离方
3、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_他们体内已缺乏那种初来时的充沛精力,因为那时候丰富的营养所含有的化学能和南极之家的_营房都给他们带来了力量。 A必需_提心吊胆_况且_凄寒 B必须_提心吊胆_尚且_凄寒 C必须_忧心忡忡_况且_温暖 D必需_忧心忡忡_尚且_温暖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B这次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的地点是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的。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河池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目前,虽然每年有不少大学毕业生,但是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
4、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我们是选择得过且过的生活呢,还是选择拼搏奋斗的人生?我相信每一位有志青年都能正确选择。 B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待人处事就要宽容:宽者,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容者,海纳百川,不心胸狭隘。 C扶贫书记文雪松的一张推介青稞饼干的照片,吸引了网友的目光这位1983出生,年仅37岁的驻村干部几乎满头白发。 D南湖的红船、延河的波涛、西柏坡的翠柏祖国的山河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 7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种精神正如杜甫诗中所言:“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
5、,严以待已,精雕细刻,才使作品活灵活现,在世界享有美誉。 我们为什么浮躁?是因为不安于现状,而又急于求成。 可见,工匠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对自己做的产品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但是,有工匠精神的人却不会在浮躁的时代中轻易迷失自己,他们只专注于手里的活计,稳扎稳打。 A B C D 二、默写(共1题;共10分) 8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生当作人杰,_。_ (李清照夏日绝句) (2)乡书何处达?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3)_ ,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_ ,_ ,参差披拂。_ (柳宗元小石潭记) (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 ,_ ”两句后来被浓缩为成
6、语,比喻说话做事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6)你班拟出一期以“莲文化”为主题的黑板报,你准备选取“_ ,_ ”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来歌颂君子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 三、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8分) 9五月的花海,时代的芬芳。建团百年,我们以青春之名,赴强国之约。华新中学举办“逐梦好青年,接续向未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秀青春风貌】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请你结合语段中的划线句完成宣传语的上句。 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_ 下句:传承使命勇做时代先锋 (2)【访青春榜样】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年榜样的力量,校团委拟开展采访青年奋进者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请简要阐述你的采访思路。 我的采访思路:为了让采访高效进行,我们第一步要确定采访对象,第二步要拟定_ ,第三步要约定采访时间,第四步再进行_ 。 (3)【燃青春接力】跨越百年,三代青年相聚一堂。面对主持人“青春应该做什么”这个提问,请你补全当代青年的回答。 李大钊: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中国。我的青春是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雷锋:我生活在欣欣向荣的新社会。我的青春是用拼搏和汗水,建设
8、一个美丽的中国。 当代青年:我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我的青春是_ ,_ 。 主持人:跨越百年,传承一代代不变的梦想,我们用最好的成绩证明中国青年,是这个世界上最炫的那一片风景! (4)【研青春成才】综合下列两则材料,探究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青年彭士禄在组织征求他意见,是否愿意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时的坚定回答;“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从小就树立并付诸行动的坚定信念;“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毕业后的坚定选择 材料二:青年成才因素调查图 我的结论:_ 四、名
9、著导读(共2题;共6分) 10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于这部文集。 B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C水浒传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仅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野猪林”“血溅鸳鸯楼”等情节。 D简 爱成功塑造了简 爱这样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她虽然貌不惊人,矮小瘦弱,但她人格独立,心灵强大,是现代女性美的象征。 11名著阅读 故事内容 章回 主要内容 第三回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终于考上举
10、人,欢喜至疯,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清醒。 第四十八回 徽州府烈妇殉夫 六十多岁的老秀才王玉辉的三女婿病逝后,女儿也要殉夫,公公、婆婆、母亲都苦劝,只有王玉辉赞成这么做,说是可以青史留名。三女儿绝食而亡,县里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 胡屠户语录: 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 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虽然是我贤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1)以上内容出自 (朝代) (作者名)的儒林外史。 (2)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这部小说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请体会它的讽刺
11、艺术。 从“故事内容”体会小说的批判精神: _ 体会“胡屠户语录”的讽刺手法: _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12辋口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唐裴迪 积雨晦空曲,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答裴迪 唐王维 森森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注释】辋口:辋谷口。终南山辋川是王维的居住地。 空曲:高峻险要的山峰。 (1)这是一组赠答诗,裴诗中的“积雨晦空曲”与王诗中的“_”相应和。 (2)裴迪问“南山复何在”,王维答“心知白云外”。这一问一答传达出彼此怎样的情谊?请简要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5分) 13跋李庄简公家书 南宋陆游 李丈参政罢政归乡里时
12、,某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谈终日,每言秦氏必日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犹想见其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泽陆某题。 (选自渭南文集) 【注释】李庄简公:即李光,抗金领袖之一。宋高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因坚持抗金和反对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而罢官。后道秦桧党羽陷害,远贬琼州。死后,赐谥庄简。丈:对长辈的尊称。李丈,指李光。某:自称的谦辞。下面的“仆”也是
13、自称的谦辞。剧:激烈,热烈。咸阳:此处用来影射秦桧。赵相:赵鼎,宋高宗时两度为相。因反对秦桧和议,被贬崖县。海表:指海南岛。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 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 虽徙海表,气不少衰 (2)用“/”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每 言 秦 氏 必 曰 咸 阳 愤 切 慨慷 形 于 色 辞。 (3)上文是如何表现李光的“英伟刚毅之气”的?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请你根据上文和相关注释,推断李光“丁宁训戒”的内容,并结合陆游的诗词简述陆游受到的影响。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2分) 1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角窗放眼 刘成章 在
14、一幢楼上,我高高在上,住在威武的十八层。我的卧室里有一个被我称之为角窗的呈直角的大玻璃窗,它是我窗之鸡群中的一只美鹤。 我经常看到遥远的天际,有一道未用任何建筑材料而构成的看不见的空中走廊,总有飞机缓缓飞过。我常看变幻多姿的云彩,看它们时而像白毛骆驼,时而像待发的火箭,时而像大胡子的马克思。那云里有时还似乎有流水流来,却又不只像流水的流动,是流水流到云里,是行云行到水中;它洒脱飘逸如邓丽君的歌韵,如电流的呼吸,如远年的烟雨,如烟雨中的莺,如渔舟刚刚远去。 假如我把视线放低一些,那完全是一幅现实的图景。那图景是改革开放前所难以想象的。右边的几幢离我很近的楼,由于近,巍巍乎如几座大山,其身后的楼群
15、也逶迤如山的排列,依次一幢一幢向天边矮去。中间纵着三组楼,它们如远帆结伴而行;帆和山的缝隙以及它们的背后,雾蒙蒙的,数不清有多少楼的帆和楼的山。左边,我平视过去,好几排楼比我低了许多,它们重重红色的楼顶,像被枫叶网织的一些丘陵在我脚下,而我,像站在一座山王之巅。红顶楼的背后又是重重楼群,重重楼群如层层云彩变幻而成。如果我再把视线由东向北拉过去,广阔的视野里,大约数十几里方圆的地方,有树林,有树林中显露出来的房舍,还有更远的一组一组的错落有致高高矮矮颜色各异的楼群,楼群之间和楼群后面还有愈来愈远的树林和建筑,如圆周率小数点后边的不尽数值,一直没入到朦胧山峦的苍茫之中。 有一夜,两次醒来。头一次我
16、看见外面有雾不是雾霾是可爱的久违了的水晶晶的纯雾太稀罕了,我就站在我的广角镜前,痴痴地看了一会。夜在纯雾的笼罩下,像海一般深沉。深沉的夜,深沉的雾,深沉的浩瀚海洋,淹没了这城市的所有东西,海水白茫茫一片。 我再次起来的时候,立即想起外面的景色,就又凭窗静看,而一看竟看得入迷了,再没有睡。哦,那夜的海,那雾的海,那无比深沉的海,逐渐变得浅了、浅了,终有一刻,浩渺之水突然降落,被淹没的一切好像快要露出来了。猝然,有一个绯红的珊瑚映入视线,粘附在一座楼上。眨眼间,又一团绯红映入视线,也粘附在一座楼上。接着又一团、又一团绯红映入视线,都粘附在座座楼上。哦,鳞次栉比连墙接栋有如依偎着的楼!哦,稀稀落落、
17、华华丽丽钻到我心里的红!哦,明暗高低远近! 不久,有几只早醒的鸟儿,从空中静静飞过。世界没有任何响动。 倏忽间,绯红的珊瑚有的长了,有的数量增加了,有的移到另一座楼上了。绯红有着不同的色阶,就像各色音阶在海水中奏出了动听的乐曲。而一些楼房的正面,整个被绯红所覆盖,绯红再也不是点和线,而是有了很大的面。有的绯红的面的前边,却是一座暗灰的楼,绯红对比了暗灰,暗灰凸显了绯红。这一切都在几近透明的海水中,分秒不停地疾速变化,光和影疾速变化,绯红也在疾速变化。片刻,东北角的楼群上,好像亮起了一些大小不等的超级灯泡!紧随着,大部分楼都明亮起来,都有了一些强弱纷杂的亮光。 突然,有如海底火山喷发了,一股火焰
18、猛烈蹿起,扫上了正北远远的一座楼。火舌在楼的一侧舔噬,疯狂舔噬。 红光如响箭四射! 烈焰似火龙冲天! 但结果,大楼却不曾被烧成黑色的框架,而是烧成了一块巨大的表面有网格的红玛瑙,每一格网格都闪着炫目的光芒。 待我穿上衣服,纽扣还未来得及结,海水已不见踪影,所有的楼,所有的树,所有的街道,都露出来了,都屹立在东天朝霞的辉照之下。无数车辆已开始如大河奔涌。 这时候,不仅是建筑上的各种玻璃,连一些石头都在反光。 这时候如果有人看我,我的瞳仁里一定也有光的欢跃。 然而旭日还未真正露脸。酿造了朝霞的旭日,就在我右前方的那几幢楼的后边。但唯独那几幢楼,还有浓重的黑影。而转瞬间,旭日呼之欲出,它的光芒在那一
19、幢楼的黑黑的边沿,好像烧掉了十几块楼砖,形成一个壑口,呈扇面横向喷射。而楼后的天空、云彩、鸟影,以及属于早晨的力量和勇气,寸寸都散发着斑斓的气息。 (光明日报)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分析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 (4)第段描绘“现实的图景”,有四幅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共同特点? (5)作者重点写了夜晚醒来看到的景象,笔法细腻,给人带来特殊的视觉享受。请结合第到第 段,具体分析作者是怎么写景象变化的? (6)文章结尾写到“而楼后的天空、云彩、鸟影,以及属于早晨的力量和勇气,寸寸都散发着斑斓的气息”,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5阅读下面文意,完成
20、题目。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莫砺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学中文系任教40年的老教师,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也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
21、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
22、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23、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
24、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自己就是在当知青的时候,在江南农村茅檐底下“结识”李、杜、苏、辛等杰出人物,他们与我朝夕相伴,在冥冥之中引导我成为专攻古典文学的教师。而今我年臻70,决心把余生精力贡献给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普及,来报答那些异代知己对我的恩情。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
25、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选自人民日报) (1)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宋词是我们领会传统文化精神的首选阅读对象 (2)分析第段画线句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段在简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入手,了解传统文化精神。 B第段引用清人叶燮的话是为了论证“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 C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有力论证
26、了“我们要以唐诗宋词为首选对象读古代典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心论点。 D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恰当地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深入细致地剖析了论点。 (4)如果为第段再补写一个论据,还可以哪一个诗(词)人 请简要分析。 八、写作题(共1题;共60分) 1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适者生存是自然的选择,舍生取义是孟子的选择,先忧后乐是范仲淹的选择选择时时见勇气,处处显智慧。 请以“美好的选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 可以记叙、抒情或议论. 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
27、案】C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1)死亦为鬼雄 (2)归雁洛阳边 (3)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注意“缀”的书写)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9【答案】(1)追求理想彰显爱国精神 (2)采访提纲(方案、内容、问题);实地(现场)采访 (3)示例一:用创新和梦想;成就一个强大的中国;示例二:用努力和奋斗;成就一个伟大的中国。 (4)示例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进心)是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示例二: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进心)是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 10【答案】C 11【
28、答案】(1)清朝;吴敬梓 (2)批判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中举前骂范进是现世宝、癞蛤蟆,中举后又称他是天上的星宿、老爷,前后反差极大,深刻地讽刺了胡屠户前倨后恭、嫌贫爱富的可恶嘴脸。 12【答案】(1)苍苍秋雨晦 (2)裴迪以“南山复何在”问候,表达对王维的思念与牵挂;王维以“心知白云外”应答,表达自己懂裴迪,裴迪也懂自己,都不为外物所扰,可见两人情谊深厚彼此是知音。 13【答案】(1)眼泪;怎么;虽然 (2)每言秦氏/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3)第一,选取最能表现李光性格的生活细节。一是李光罢政归乡,言及秦桧,“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29、二是否定赵鼎被贬时“悲忧出涕”的情状,认为“青鞋布袜”而行就是了。三是写李光远徙海南后“气不少衰”,对家人仍“丁宁训戒”。第二,突出情态,传达精神。如当李光言及赵鼎被贬谪之事时,“目如炬,声如钟”,既有对赵鼎的不屑,又含对秦桧等人的义愤。第三,对比烘托,增其光辉。作者把李光与赵鼎对待贬谪的态度作对比,突出他的刚毅。 (4)【示例1】内容:要有气节(正气)。影响:李光不畏权侫,英伟刚毅,表现出浩然正气。陆游年轻时就对“愤切慨慷”的李光非常崇敬,四十年后还想见他“青鞋布袜”的样子,可见影响很深。这种影响也在卜算子:咏梅中体现出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就表现出陆游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
30、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示例2】内容:爱国,抗金。影响:李光是抗金领袖之一,力主抗金,到老了,还对他的子孙“丁宁训戒”。陆游一生也是抗金之志不灭,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信念始终如示,就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所表现的,到了晚年仍想杀敌报国。陆游对祖国的热爱,对抗金事业的深切关注,是从小就在李光等长辈的熏陶下培养起来的。 14【答案】(1)文章用细腻的语言展示了现代化都市楼群的美丽风景。 (2)开篇点题,介绍角窗的位置,并将其比喻为“一只美鹤”,表达欣喜之情,为“放眼”做铺垫。 (3)第段主要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彩的变幻多姿、洒脱飘逸,读来朗朗
31、上口,令人浮想联翩。 (4)楼群林立,逶迤如山,排列整齐,错落有致,色彩各异,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 (5)按照时间顺序,重点抓住从夜晚到清晨楼群色彩的变化来写的。楼群的颜色先是像雾、像海水白茫茫一片,逐渐变浅,猝然,又变成绯红色,绯红色由点、线变成面,进而成为燃烧的红色。多用比喻、排比,将楼群色彩的变化写得变幻莫测,瑰丽奇幻。短句子的运用以及独句段,与楼群色彩变化之快相一致,读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答出两点即可) (6)“早晨”是希望,是新的生活,“力量和勇气”指为希望和新生活去努力、去奋斗。都市的黎明迎来的是火红的生活,这生活令人欢跃,催人奋进。 15【答案】(1)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
32、没有距离,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其典范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传递到今天,能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2)运用举例论证,举杜诗作特点的例子,具体论证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具有说服力。 (3)D (4)能举出唐宋诗(词)人姓名,并说明其诗词特点即可得分。示例1:王维的边塞诗都是壮阔飞动之作,或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或愤慨于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或反映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或讽刺权贵形象鲜明,笔墨酣畅。示例2:白居易认为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应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掲露、批评政治弊端,关心民生疾苦。 16【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