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I 055-2023 强震区泥石流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I 055-2023 强震区泥石流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ocx(9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T/CI055-202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35泥石流分类标准.46勘查工作部署及内容.57勘查方法技术要求.138资料整理及成果编制.19附录A(规范性附录)泥石流类型划分.24附录B(资料性附录)泥石流沟发展阶段的识别.26附录C(资料性附录)泥石流降雨预警等级划分.27附录D(资料性附录)泥石流危险区范围预测.29附录E(规范性附录)泥石流勘查工作量布置原则.33附录F(资料性附录)泥石流试验方法.34附录G(资料性附录)泥石流沟的数量化综合评判及易发程度分级标准.37附录H(规范性附录)泥石流调查表.40附录I(资料性附录)泥石流特征
2、值的确定.42附录J(规范性附录)泥石流物源计算.58附录K(资料性附录)堵溃型泥石流调查评判及溃决流量计算.75附录L(资料性附录)勘查设计书编制提纲.76附录M(资料性附录)勘查报告编写提纲.79附录N(资料性附录)勘探记录表格式.83IT/CI055-2023强震区泥石流防治工程勘查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强震区泥石流防治工程勘查工作内容、勘查工作量、勘查方法和手段、成果报告编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强震区危及城镇人口集中区、工矿企业、风景名胜区、乡村集聚地、学校、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工程等公共安全的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工作;地震高烈度区潜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工作可参照执行。本文件
3、附录A、E、H、J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C、D、F、G、I、K、L、M和N为资料性附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5017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8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GB50487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J27铁路工程地质泥石流勘测规则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DZ/T0190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220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6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
4、:50000)DL/T5010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DL/T5213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DL/T5152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JCJ/T8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SL4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345水利水电注水试验规程。SL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3术语和定义1指沟道纵坡坡降大于250、沟底宽小于40m、流域面积一般小于5km的泥石流冲沟,具有沟谷狭窄、T/CI055-2023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泥石流debrisflow山区沟谷或坡面在降雨、冰雪融化、水库溃决等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或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3.2泥石流
5、灾害debrisflowhazard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已经造成危害或损失的泥石流活动过程。3.3潜在泥石流沟potentialdebrisvalley震前没有泥石流活动记录,震后具备形成泥石流条件(震后崩塌、滑坡物源增多),且一旦发生泥石流可能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生存环境破坏的沟谷。3.4泥石流勘查debrisflowinvestigation采用调查测绘、勘探试验等合适的技术方法,针对强震区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泥石流活动特征,评价震后泥石流的危险区及危害性,提供防治工程设计所需地质参数及图件资料的工作过程。3.5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preventionprojectfordebris
6、flowhazard采取恰当的工程措施消除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控制震后泥石流的形成规模、约束或引导泥石流的路径,使泥石流活动不再对受威胁的区域造成危害的人类工程活动。3.6泥石流监测debrisflowmonitoring采用人工测量、仪器观测等技术方法,对震后泥石流活动过程的相关参数进行现场观测,查明泥石流活动特征,为泥石流勘查设计、防灾预警和防治工程效果评价提供直接证据资料的工作过程。3.7窄陡型泥石流沟narrow-steepdebrisflowvalley2纵坡陡峻,多呈“V”谷。2指沟道纵坡坡降小于250、沟底宽大于40m、流域面积一般大于5km的泥石流冲沟,具有沟谷较宽、T/CI05
7、5-20233.8宽缓型泥石流沟wide-gentledebrisflowvalley2纵坡较缓,多呈“U”谷。3.9强震区meizoseismalarea地震震级一般大于等于7级、实际地震烈度大于VIII度的区域。3.10高烈度区highintensityarea地震基本烈度大于VIII度的区域。3.11物源sourcematerial受降雨洪水、溃决洪水(堰塞湖、水库、冰湖)、冰雪融化等水流冲刷起动,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并构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地质体。包括沟域内分布的滑坡、崩塌堆积体、人工弃渣堆积体,沟道松散堆积物、斜坡风化岩土体、震裂破碎岩体等可能成为松散物质的地质体。3.12震裂物源sha
8、tteredsourcematerial由于强烈地震作用在山体分水岭附近因震动裂开的松弛岩土体(潜在不稳定坡体),以岩体为主,震后常因地震震动或降雨作用失稳作为泥石流补给物源,属于强震区特殊类型物源。3.13强震区泥石流勘查debrisflowinvestigationinmeizoseismalarea地震后,在强震区因地震形成的各类物源大量增加,导致泥石流形成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泥石流暴发的可能性较震前显著增加,为防治震后泥石流活跃期(5-15年)的泥石流灾害而开展的勘查工作。4基本规定4.1勘查目的和任务查明强震区受地震影响,沟域地质环境和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震前和震后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和
9、危害,针对震后物源量激增、泥石流活动加剧、成灾规模和链式灾害造成治理难度增大等特殊条件,特3T/CI055-2023别是针对窄陡型、宽缓型泥石流沟的形成条件及成灾机理的不同,制定泥石流防治方案和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基础资料。4.2勘查阶段震后泥石流勘查按一次性全面勘查进行,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因条件局部变化或设计方案调整,可针对性开展局部补充勘查。4.2.1全面勘查查明震后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重点是地震诱发物源类型和数量的变化,泥石流活动演化特点,灾害链等危害方式的变化。充分考虑窄陡型和宽缓型泥石流沟治理条件的差异,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治工程方案,并针对所提方案拟建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进行
10、详细勘查,精度应满足可行性研究方案比较,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作需要。4.2.2补充勘查施工开挖后揭露的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且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开展补充勘查,精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变更需要。因震后泥石流暴发、极端暴雨洪水冲刷等特殊情况,造成沟道地形、物源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待实施的治理方案需要重大调整时,应开展补充勘查,勘查工作量可参照全面勘查工作要求执行。5泥石流分类标准5.1泥石流类型划分5.1.1按水源成因分为暴雨、冰川和溃决泥石流;按物源特征分为坡面侵蚀型、崩滑型、沟床冲刷型、冰碛型和弃渣型泥石流等(参见附录A表A.1)。5.1.2按沟谷形态可分为窄陡型和宽缓型泥石流(参见
11、附录A表A.2)。5.1.3按暴发频率分极低频、低频、中频和高频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3)。5.1.4按泥石流物质组成,可分为泥流型、泥石型和水石(沙)型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4)。5.1.5按流体性质可分为黏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5)。5.1.6按发育阶段可分为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衰退期泥石流和停歇期泥石流(参见附录A表A.6和附录B)。5.2泥石流规模分级4规模等级分级指标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43一次冲出固体物质量(10m)50205022023峰值流量(m/s)2001002002010020*注:“一次冲出固体物质量”和“峰值流量”不在同级时,按就高原则确定
12、规模等级。规模等级分级指标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威胁人数(人)10005001000100500100威胁财产(万元)10000500010000100050001000*注:“威胁人数”和“威胁财产”不在同级时,按就高原则确定规模等级。规模等级分级指标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死亡人数(人)302910933财产损失(万元)10005001000100500100*注:“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不在同级时,按就高原则确定规模等级。T/CI055-20235.2.1按泥石流暴发一次冲出固体物质量或泥石流峰值流量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级(表1)。表1按泥石流一次冲出固体物质量或峰值流量分级5.2.
13、2按已发生泥石流灾害一次造成的死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泥石流规模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4个等级(见表2)。表2已发生泥石流按死亡人数或财产损失分级5.2.3对潜在的泥石流,根据受威胁人数或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等级(见表3)。表3潜在泥石流按威胁人数或威胁财产分级6勘查工作部署及内容6.1全面勘查6.1.1基本规定利用震前和震后遥感资料对全流域进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充分收集、调查地震前后泥石流活动、已实施治理工程情况,部署开展全沟域泥石流工程地质测绘,对重点物源区、拟设治理工程区开展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及工程地质勘探和试验。6.1.2遥感解译5调查分
14、区适宜成图比例尺测量范围泥石流沟全域调查区1:100001:50000包括沟域汇水区、沟口堆积扇与汇入主河口。存在堵河溃决洪水冲刷、淹没影响的,测量范围应外扩至灾害链上、下游危及的区域。重点调查区1:5001:2000主要是集中物源点(崩滑体、堰塞体、沟道揭底段等)、沟道堵塞段(卡口、窄谷、桥涵等)、堆积扇区(支沟与主沟、主沟与主河)、既有防治工程(水库、拦砂坝、防护堤等)、治理工程拟建弃渣场区。拟建工程调查区固源工程谷坊坝群、潜槛群、固底槽、堰塞体加固1:1001:1000上游包含工程固源区段沟槽,坝群回淤压脚库区,首坝下游30m范围,两岸至回淤压脚线以上斜坡一定范围。拦挡工程拦砂坝(包括桩
15、林坝、格栅坝、缝隙坝、梳齿坝等坝型)1:2001:1000上游包含库区、下游坝址至护坦(副坝)下游50m范围,两岸至回淤线以上一定斜坡范围。坝肩斜坡若存在滑塌可能的应上扩至滑塌源区。需要设置翻坝路的应包括拟选翻坝路线段范围。停淤工程停淤场、停淤围堤1:1001:1000上游包含停淤场库区、停淤坝溢流口下游30m范围,停淤场库区回淤线以上斜坡一定范围。排导工程排导槽(桩板排导槽)、防护堤、桥涵、1:1001:1000排导槽进出口端向上下游各外扩20m,两岸各外扩2050m,并包含泥石流威胁对象(需要保护的对象)分布区。T/CI055-2023利用卫星影像和无人机航空相片解译震后泥石流沟域物源类型
16、及分布、泥石流活动特征、危害范围和灾害链等;有条件可用地震前、后不同时相的影像图解译,对比泥石流发展过程、演化趋势;编制遥感图象解译图,比例尺宜为1:100001:50000;对可能形成堵点的滑坡、崩塌堆积体、震裂山体(危岩体)等重要物源,需采用无人机航空摄像进行遥感解译的,无人机航空摄像比例尺宜为1:20001:10000。可利用无人机多期摄影三维建模叠加比较的方法,精细化测量沟域泥石流暴发前、后,物源起动量及其沟内堆积量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匹配关系。6.1.3地形测量6.1.3.1全沟域调查宜收集利用已有地形图制作调查底图,对震后地形变化的区域应进行修测。6.1.3.2针对拟建工程区和重点物源
17、区,据评价和设计需要可布置大比例尺测图。6.1.3.3地形图平面控制网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水准测量等方法建立。6.1.3.4坐标网宜采用国家坐标网和高程系,当泥石流治理与城镇、重大工程建设有关时,应采用相同坐标系统和高程系。无特殊要求的,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和假设高程系。6.1.3.5泥石流沟全域调查区、重点调查区和拟建工程调查区的地形测量比例尺按表4确定。具体比例尺选取以能够满足泥石流灾害分析评价、治理工程设计用图要求为原则。表4地形测量成图比例尺及测量范围要求6.1.4工程地质测绘6T/CI055-20236.1.4.1收集与泥石流形成有关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
18、造、土壤植被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沟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资料。6.1.4.2物源调查6.1.4.3对全沟域物源开展调查和测绘,重点是同震形成的崩塌、滑坡堆积体,后期可能形成崩塌、滑坡的高位变形体(震裂山体),震前已有的和震后新形成的沟道堆积物(包括堰塞体)等,查明其分布范围、数量、堆积形态、颗粒组成,特别是粗大颗粒对泥石流治理工程可能造成的堵塞影响。分区评价物源堆积体的稳定性,以及受洪水、泥石流冲刷的起动模式。6.1.4.4对泥石流形成贡献较大的重点物源应开展大比例尺的平、剖面测绘,并有勘探工作控制,测绘剖面与勘探线布置应一致。图件应反映物源堆积体的形态、地质结构、颗粒组成、变形情况、临岸冲刷水位、地
19、下水位等,测绘内容应能满足分析物源起动量、堰塞体溃决可能性的需要。对需要进行固源治理的物源堆积体,尚应结合治理工程措施进行地基岩土勘查。6.1.4.5各类物源静储量及动储量计算方法参照附录J。6.1.4.6沟道条件调查6.1.4.7重点调查测绘震后沟道的纵坡、卡口、跌水、弯道、崩塌和滑坡形成的堵点(堰塞体)、集中揭底冲刷和主支沟交汇等微地貌特征及其对泥石流运动的影响,震后泥石流活动痕迹及其形成的淹没区范围、沟道冲淤特征、桥涵过流断面、主河输沙能力等。宜采用纵、横剖面测绘辅以适当勘探工作控制。6.1.4.8水源条件调查6.1.4.8.1降雨调查收集沟域及临近雨量站建站以来的雨量观测资料,以及区域
20、其它雨量站历史观测资料,特别对历史上已发生泥石流期间的降雨资料应加强访问和收集,必要时可设置自动雨量站进行观测;雨量站资料重点是1小时、6小时的降雨和历史最大降雨资料的收集。同时,应收集区域内历年的气象资料。高山区还应收集当地常年降雪区范围、雪线变化、降雪期及降雪量等气象资料,对同期降雪、降雨的沟域,应校核与沟域内泥石流形成有关的降雨区范围。6.1.4.8.2地表水调查对沟域内震后形成的堰塞湖、既有的拦水坝及水库、支沟中的山坪塘,高山冰湖、冰川以及引水式电站的引、调水工程等开展调查测绘,主要查明水体的分布、蓄水量、流量及动态变化,评价其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可能性。高海拔沟域应调查雪线以上和雪线以下
21、降水类型及其产流量转化关系。地震形成的大库容堰塞湖,应对堰塞湖库的调节效应及其控制汇水区对泥石流削峰拦砂作用进行详细调查。7T/CI055-20236.1.4.8.3地下水调查重点对震后崩塌、滑坡堆积物堵塞段沟道的地下水潜流、溢出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厚层松散堆积物渗透变形稳定性的影响,判断沟道堆积物揭底冲刷起动的可能性;对大泉、暗河的流量进行观测。对岩溶发育的沟道及松散堆积层较厚的沟道堆积区,应调查洪水、泥石流水体沿沟向地下渗漏情况,包括渗漏地段及渗漏量、渗透系数等。6.1.4.9拟建治理工程区6.1.4.9.1对拟设固源工程区(谷坊坝、固底槽、潜坎群、堰塞体加固等)和拦挡工程区(拦砂坝、桩林坝
22、、格栅坝、缝隙坝、梳齿坝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测绘,划分岩土体类型并描述其工程地质特性,至少布设一纵一横实测剖面,拦砂坝坝址应有钻孔控制。拟采用桩基础的坝址部位,钻孔深度应大于拟设桩基础深度。6.1.4.9.2对排导工程区(排导槽、防护堤、桥涵)和停淤工程区(停淤堤)的地质条件进行测绘,划分岩土体类型并描述其工程地质特性,至少布设一条纵剖面,进口、出口、弯道、桥涵等关键节点应实测横剖面,并有钻孔或探井、探槽控制。6.1.4.10施工条件6.1.4.10.1调查沟域内交通路网现状,评价施工可利用程度。窄陡型泥石流沟应调查施工临时道路布设、索道线路和塔基的可行性及方案建议。6.1.4.10.2选择施
23、工场地、工地临时建筑的布设位置,并对选址区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6.1.4.10.3调查沟域及临近的水源,评价其水量、水质及利用条件,提出生产生活用水建议。6.1.4.10.4调查沟域及周边电网情况,提出施工用电下线点位置、线路布设等用电方案建议。6.1.4.10.5调查沟域内的天然建筑材料,评价其分布、质量、储量及开采利用条件;如不能满足需求时,应对临近的料场进行调查。6.1.4.10.6对拟设工程区的沟道水文条件进行调查,提出施工排水和导流措施建议。6.1.4.10.7对施工可能产生的弃渣,应选择弃渣场并对其地形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提出弃渣堆放处置建议。6.1.4.10.8施工条件测绘内容和
24、精度应在工程地质测绘图上同精度表达。6.1.5泥石流活动调查6.1.5.1泥石流过流特征调查6.1.5.1.1调查震前和震后历次泥石流活动时间、激发雨强、暴发频率、过流特征、一次冲出量、冲刷及淤积区,对应的危险区范围。调查表见附录H。8T/CI055-20236.1.5.1.2物源区重点调查地震后已发生的历次泥石流物源起动部位、方式、规模,流通区重点调查堵溃点(段)及堵塞方式,堆积区重点调查冲刷淤积及大河堵塞情况。6.1.5.1.3泥痕调查:选择支沟汇入主沟、主沟汇入主河、拟设工程入口部位、既有排导槽、桥涵等代表性沟道断面,尽量选择直道段沟道,量测两岸泥痕液面高度、沟道宽度及淤积纵坡值,用以计
25、算流速、流量。对溃决泥石流形成的泥痕应重点调查。6.1.5.1.4沟道堆积物粒度调查:沿主、支沟径流方向沿途全面调查和分段采样,应进行全粒度试验分析和堆积物颗粒岩性鉴别,尤其是对拟设及已建格栅坝、缝隙坝、梳齿坝等工程上游库区粗大颗粒的分布、来源、块度、占比、淤积纵坡等进行详细调查。调查表见附录J.4。6.1.5.1.5堆积扇区调查:调查扇形地大小,堆积扇与主河的关系,堆积扇面冲淤变幅,扇区堆积物颗粒大小;调查堆积扇沟道排泄能力,主河洪水流量、水位及排砂能力,泥石流堵塞主河可能形成的灾害链及其危险区范围和危害对象。测绘满足评价堵河分析的泥石流沟道与主河段的纵、横剖面图。泥石流沟口扇应进行无人机航
26、空摄影。6.1.5.2泥石流灾情险情调查6.1.5.2.1调查统计以往历次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包括人口户数、房屋、耕林地、桥梁、电站、道路、通讯等设施及财产。调查表见附录H。6.1.5.2.2测绘已发生泥石流实际淹没和淤埋范围,预测泥石流危险区范围,方法可参考见附录D。6.1.5.3既有防治工程调查6.1.5.3.1调查沟域内已有工程类型、分布位置、建设单位、建设时间,收集勘查、设计、评价等相关资料。6.1.5.3.2调查已有防治工程的防灾减灾效果,如拦砂坝库容淤积量、淤积纵坡、淤积物颗粒特征,水砂调节效果等,排导槽内淤积情况、过流冲砂效果等,对受损工程应查明损坏情况及原因,评
27、价已有工程可利用性。6.1.5.3.3对可利用的工程应调查探明其建筑结构、尺寸、地基基础等情况,实际测绘既有工程的平、剖面图,探测基础和地质情况。结合原设计资料和工程现状,评价治理工程的有效性和可利用性,提出修复、加固、加高等可行性建议。6.1.6勘探6.1.6.1一般规定6.1.6.1.1勘探工作有钻探、井探、槽探、物探等勘探方法,用于查明泥石流主要物源特征及拟设治理工程部位工程地质条件。9T/CI055-20236.1.6.1.2勘探线布置原则:重点物源可布置一条纵向勘探线,拟设拦砂坝、谷坊坝等应布置一纵、一横两条勘探线,排导槽及防护堤沿中轴线布置一条勘探线,拟建或需改造的既有构筑物可布置
28、一条横向勘探线。6.1.6.2钻探6.1.6.2.1钻探应编制单孔结构设计,对水文地质钻孔结构尚应满足水文试验要求。6.1.6.2.2对松散堆积层宜采用植物胶护壁跟管钻进或双管、三管钻进,岩心采取率不低于85%,并应满足取样试验要求。6.1.6.2.3对有地下水的钻孔均应进行提下钻、冲洗液漏失等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和记录,一般钻孔终孔后应进行简易抽水试验,对拦砂坝需进行渗透变形评价的钻孔尚应进行抽(注、压)水试验,采取水样分析其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6.1.6.2.4对需要确定承载力的坝基,钻孔应配合进行现场动力触探试验。6.1.6.2.5必要时坝肩可采用水平孔或斜孔进行勘探。6.1.6
29、.2.6勘查钻探编录表格式见附录N。6.1.6.3探井、探槽、平硐6.1.6.3.1探井、探槽位置确定后,应编制探井、探槽典型设计图以指导施工,内容包括:目的、类型、深度、结构、支护方式、施工流程、地质要求、封井要求。6.1.6.3.2揭露堆积物分层结构、土体特征、透水性、地下水位、软弱面位置及性状特征,采取土样,进行现场渗水试验、全粒度分析等。6.1.6.3.3探井宜采用小圆井,也可采用矩形,深度不宜大于5m,不宜超过地下水位,对土层松散、有地下水渗水的应采取护壁措施,渗水较多时,应有排水措施。6.1.6.3.4探槽应沿充分揭露地质现象方向布置,深度宜小于2m,长度宜小于5m。6.1.6.3
30、.5拟建大型拦砂坝工程的坝肩地质情况复杂时,可布置平硐揭露地质条件,兼顾利用洞室进行采样、大剪、变形、渗透等试验。6.1.6.3.6泥石流勘查探井、探槽编录表格式见附录N。6.1.6.4工程物探主要布置于难以采用钻探的泥石流物源区和堆积区,宜采用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浅层地震、半航空瞬变电磁法、瑞雷利面波法等方法,主要查明堆积体的分层结构、厚度、基覆界面情况,应提交工程物探专项报告。10T/CI055-20236.1.7试验6.1.7.1现场试验6.1.7.1.1流体重度配浆试验:泥石流流体重度可根据泥石流体样品采用称重法测定,也可根据目击者描述进行配制,采用体积比法测定。6.1.7.1.2现
31、场颗分试验:对粒径大于20mm的物质进行现场颗分试验,小于20mm的取样样品进行室内筛分试验。6.1.7.1.3试验方法参照附录F。6.1.7.2室内试验6.1.7.2.1土样测试指标:土体重度、天然含水量、界限含水量、天然孔隙比、固体颗粒比重、颗粒级配、腐蚀性、渗透系数、压缩系数等。6.1.7.2.2岩样测试指标:天然及饱和状态的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软化系数等。6.1.7.2.3水样测试指标:简分析及水土对砼和钢筋的侵蚀性。6.1.7.2.4室内试验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执行。6.1.8相关参数确定方法6.1.8.1降雨洪水参数6.1.8.1.1降雨参数:收集泥石流沟
32、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最大年降雨量、最大日降雨量、小时降雨量等不同频率降雨强度,10分钟降雨变差系数。6.1.8.1.2暴雨洪水:泥石流小流域一般无实测洪水资料,可根据较长的实测暴雨资料推求某一频率的设计洪峰流量。对缺乏实测暴雨资料的流域,可采用理论公式和该地区的经验公式计算不同频率的洪峰流量。有关计算公式参考当地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或有关资料。6.1.8.1.3冰雪消融洪水:冰雪消融洪水可根据径流量与气温、冰雪面积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在高寒山区,一般流域均缺乏气温等资料,常采用形态调查法来测定;下游有水文观测资料的流域,可用类比法或流量分割法来确定。6.1.8.1.4沟域分布的堰塞湖、冰湖等水体
33、溃决形成的泥石流、洪水应进行专门勘查和分析论证。6.1.8.2泥石流运动特征参数6.1.8.2.1重度:两种方法确定泥石流重度,一是根据现场配浆实验来确定;二是查表法确定,根据附录H填写泥石流调查表和按附录G进行易发程度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按表G.2查表确定泥石流重度和泥沙修正系数。6.1.8.2.2流速:主要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见附录I)。11T/CI055-20236.1.8.2.3流量:可采用形态调查法或雨洪法确定(见附录I),两种方法应相互验证,溃决性泥石流计算方法见附录K。宽缓型泥石流沟域发育有堰塞湖、滑坡堵沟、支沟泥石流堵塞主沟等多处堵点时,主沟溃决泥石流流量计算应充分考虑各堵点
34、分项堵塞系数的综合影响。6.1.8.2.4冲击力:包括泥石流整体冲击力和大块石冲击力,可采用经验公式计算(见附录I)。6.1.8.2.5弯道超高与冲高:泥石流流动在弯曲沟道外侧产生的超高值和泥石流正面遇阻的冲起高度,采用经验公式计算(见附录I)。6.1.8.2.6一次冲出量:包括一次泥石流过程水沙总量及一次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出量,采用经验公式计算(见附录I)。6.1.8.3拟建工程地基岩土参数6.1.8.3.1对拦砂坝、排导槽、停淤围堤、防护堤等工程地基岩土,进行相应的岩土试验,主要提供分层地基土的基底摩擦系数,承载力特征值,桩周侧摩阻力标准值和桩底端阻力标准值等,参照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
35、021)确定。针对坝较高、坝基为较厚松散堆积层且渗透变形较强烈的坝址区应进行现场水文地质试验,确定渗透系数,参照DL/T5213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45水利水电注水试验规程。6.1.8.3.26.1.9勘查阶段监测震后泥石流沟斜坡稳定性差,勘查期正值雨季时,宜开展雨量、水位、物源起动、沟道冲淤变化等简易监测,进行泥石流防灾预警预报(参见附录C),出现泥石流临灾征兆时,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预警,保障勘查作业人员的安全,并为勘查工作提供监测基础资料。6.1.10勘查工作量布置原则6.1.10.1泥石流沟勘查工作分全域调查区、重点调查区、拟建工程调查区,针对需要查明的问题,采取适宜
36、的勘查方法,合理部署工作量。工作量布置确定可按附录E。6.1.10.2沟域勘查工作量布置应统筹考虑,面、线、点结合,充分利用高精度遥感技术开展面上调查,在需要查明堆积体结构时,利用不同物探方法的技术特长,优化选择布置物探工作量;钻探等勘探工作应一孔(槽、坑)多用,配合进行取样试验工作。6.1.10.3勘查成果包括各类野外调查记录表、试验测试数据、地基岩土参数、测量地形地质图件等,成果的工作内容和深度(精度)应能满足进行泥石流灾害分析评价和治理工程方案比较、工程结构设计的要求。12T/CI055-20236.2补充勘查6.2.1基本规定主要针对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沟域及拟建工程区,采用地形测量、工
37、程地质测绘、勘探等方法补充查明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6.2.2地形测量6.2.2.1针对施工图设计的需要,对拦砂坝、防护堤、排导槽、施工便道等进行定位放线测量。6.2.2.2建立拦砂坝、防护堤、排导槽等拟建工程轴线的测量定位标志。6.2.2.3对地形条件发生变化的沟域及拟建工程区进行地形测量,测量精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调整的需要。6.2.3工程地质测绘6.2.3.1因降雨或泥石流影响,沟道等地形条件和物源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开展补充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测绘精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调整的需要。6.2.3.2应充分收集施工过程中基槽开挖、桩基开挖等的地质编录资料,编制与原地质报告相应的对比变化图,为施工图设计调整提供依据。6.2.4勘探在已有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拟建工程部位补充有针对性的勘探工作,并提交补充工程地质勘查报告。7勘查方法技术要求7.1资料收集7.1.1收集流域内地形地质图件,包括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区域地质图、构造纲要图、遥感影像图、地震动参数图等。7.1.2收集社会经济发展及相关规划,包括县志、土地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7.1.3收集气象水文资料,包括区域内及邻近气象站历年气象资料,主要包括历次暴雨的24h、6h、1h、10min雨强资料,泥石流沟及主河段历次洪水水文资料。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