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 1 页,共 19 页 2023 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嵩阳书院西依险 jn的少室山脉,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约斋、碑廊等。其建筑风格古 p 大方,雅致不俗,青砖灰瓦与中原地区众多红墙绿瓦的寺庙建筑 jing 然不同,高雅的格调更令同区域的其他古代建筑相形见绌,具有极其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嵩阳书院作为已经消失的书院教育制度的文化载体,对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都有重要作用。“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激励着莘莘学子勤学苦读,鼓励着仁人志士不
2、耻下问,勉励着一代代读书人在读书的路上 qi而不舍,精益求精。(1)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_ A.载体 zi 儒家 r 相形见绌ch 莘莘学子 xn B.载体 zi 儒家 r 相形见绌zh 莘莘学子 shn C.载体 zi 儒家 r 相形见绌zh 莘莘学子 xn D.载体 zi 儒家 r 相形见绌ch 莘莘学子 shn(2)语段中拼音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_ A.险峻 古仆大方 炯然不同 锲而不舍 B.险竣 古朴大方 迥然不同 楔而不舍 C.险峻 古朴大方 迥然不同 锲而不舍 D.险竣 古仆大方 炯然不同 楔而不舍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央视热播剧人世间剧情抑
3、扬顿挫,细节感人,深受观众喜爱。B.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我国航天事业开启了举世瞩目的新篇章。C.奥运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赢得了观众振聋发聩的欢呼声。D.端午节当天的龙舟赛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远远望去,人声鼎沸。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屈原被认定为“散发着爱国主义豪情”的历史剧,主要原因是屈原的身世和作品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的缘故。B.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条实施,教师在教学上的策略和对课堂的控制要符合新的时代要求。C.宝可梦:皮卡丘和可可的冒险凭借着精彩的故事和高水平的制作,被许多影迷盛赞为“系列最佳”作品。D.游客要文明旅游,对于不遵守游园秩序,损坏文物古迹,
4、警方将依法查处。第 2 页,共 19 页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杜甫是我国的著名诗人,被后人奠称为“诗圣”,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沉郁顿挫。因其所在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他写的许多诗都是表达对百姓的深刻同情,同时揭露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从中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手法也很沉着蕴藉,从而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8个字。(2)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写现实刺积弊举世称圣,_。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
5、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
6、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不敢稍逾约 逾:超过 C.尝趋百里外 趋:慢步走 D.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_ A.不敢出一言以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益慕圣贤之道 往送之门 C.或遇其叱咄 其如土石何 D.足肤皲裂而不知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_ A.本文是一篇劝学之作,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告诉马生要想学业有成,第 3 页,共 19 页 必须克服困难,勤勤恳恳,专心致志。B.
7、第一段作者写幼时嗜学的故事,借书而读,道出了遍观群书的不易,“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也写出了作者幼时问学之甘苦,求师之艰难。C.第二段采用对比的手法,将“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于自己的“缊袍敝衣”对比,突出自己内心的坚定和强大。D.本文以记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同时,细节描写的运用也让文章生动传神,如“俯身倾耳”一词就写出了作者虚心求教的情态。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刘文正公当乾隆中久居相位,颇为上所倚任。尝有世家子任楚抚者,岁暮赂以千金,公呼其仆入,正色告曰:“余承乏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者可也。”有赀郎昏夜叩门,公拒不见。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责曰:“昏夜叩
8、门,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其人嗫嚅而退。薨时,上亲奠其宅,门闾湫隘,去舆盖然后入。上归告近臣曰:“如刘统勋方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节选自啸亭杂录,有删改)【注释】刘文正公:刘统勋,谥号文正,清代名臣。世家子任楚抚者:任楚地巡抚的大家族的子弟。承乏:谦辞,指暂时担任某职。赀(z)郎:官名,因捐资而得。薨(hng):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门闾湫(jio)隘:家门低下狭小。舆盖:车上用以遮阳避雨的伞形篷子。(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一处)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者可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如刘统勋方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3)周亚夫军细柳中盛赞周亚夫为“
9、真将军”,选文中盛赞刘统勋为“真宰相”,请结合选文分析,“真宰相”与“真将军”在性格品质上有何相同之处?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江山秋色图 胡行简 连山缥缈树槎牙,江上西风雁影斜。万迭秋光无限好,画图偏在野人家。注此诗为画作 江山秋色图 上的题诗。槎(ch)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万迭:万重。野人:山野之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B.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第 4 页,共 19 页 C.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D.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10、(2)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8.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有春联、寿联、名胜古迹联等。B.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事物以“阴阳”划分,如“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篇。D.古代的年龄有特定的称谓,如小孩子七八岁时叫“始龀”,男子十八岁时叫“弱冠”。9.根据原文默写。(1)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2)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2)挥手自兹去,_。(李白送友人)(3)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5)_
11、,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4)论语十二章 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一个人不能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5)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_,_”两句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清。10.学校开展“名著阅读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为你发圈 小明在阅读朝花夕拾后,以“迅哥儿”为网名,为童年鲁迅做了一个朋友圈,留言区分别有不同的评论。根据阅读朝花夕拾的内容,为下面评论写出相应的人物。(1)_:迅哥儿,三哼经,还不错吧!(2)_:这书可不好,什么“刑天”“帝江”,不就是“怪哉”之流么?!(3)_:还是回去背鉴略吧!第 5 页,共 19 页 11.一个好的书名,往往内涵丰富
12、。请仿照示例,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解读其书名。80 字左右。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星照耀中国 解读示例(骆驼祥子):祥子是书中的灵魂人物,他善良淳朴,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祥子的人生经历中,还曾与骆驼有过一段故事,并因此而得名“骆驼祥子”。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神舟十三号凯旋,得益于这些“黑科技”2022年 4月 16 日上午,一朵“红白伞花”缓缓降落在内蒙古的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安全回家。在返回过程中,“黑科技”设备也顺利完成任务,护送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家”。4台着陆反推发动机是神舟十三号飞船
13、上的重要设备,着陆反推发动机能否成功点火和正常工作,是决定航天员能否安全回家的“最后一棒”。返回舱的着陆过程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在经历灼烧、黑障、开伞减速等程序后,返回舱仍然以近 9 米/秒的速度下降。而此时航天员背朝下面朝天坐在返回舱里,如此高的着陆速度将损伤航天员的颈椎。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必须进一步减少冲击。而这一关键的“刹车”过程就由 4台反推着陆发动机完成。为此,设计人员设计了一套出色的“刹车”动作:在返回舱距离地面 1 米时,4 台反推着陆发动机必须在 10 毫秒内同时点火,大量燃气的积聚将在燃烧室内形成高压,最终从尾部的喷口中喷出,以反推力来减缓落地速度。每台发动机都能
14、在瞬间产生大约 3吨的巨大推力,这股巨大的反推力有效地抑制了返回舱的下坠势头,大大降低了飞船的下降速度。从飞船与空间站分离开始到精准降落在东风着陆场,整个飞行过程都离不开惯性导航设备。第 6 页,共 19 页 惯性导航设备包括光纤惯性测量单元和二浮惯性测量单元。光纤惯性测量单元是飞船 GNC分系统的关键单机,用于测量飞船的角速度和加速度,通过给出准确测量信息,为宇航员准确返回着陆场提供关键数据信息,助力飞船成功进入返回轨道,确保飞船精准落地。二浮惯性测量单元位于飞船返回舱内,是飞船空间稳定运行和安全返回的关键单机,通过实时测量飞船的运动信息,精确控制飞船的姿态和速度,为飞船稳定运行和安全返回提
15、供可靠保障。“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是保障航天员安全“回家”的重要程序。在返回过程中,伞舱盖打开后,先拉出引导伞,再拉出减速伞。减速伞工作数秒以后会和返回舱分离,并拉出主伞,通过主伞,返回舱的落地速度会逐渐降低。此次从天而降的“红白伞”的主伞面积达 1200平方米,由 1900多块伞衣拼接而成,全部展开后可以覆盖 3个篮球场,拉直长度近 70 米,能够横跨足球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帆伞。(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文章所说的三个“黑科技”分别是:反推着陆发动机、惯性导航设备和“环帆伞”。B.护送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家”过程中,4台反推着陆发动机完成关键“刹车”动作。C.惯性
16、导航设备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飞行提供安全保障。D.伞舱盖打开后,先拉出引导伞,再拉出减速伞,减速伞能使返回舱落地速度逐渐降低。(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本文以先总后分的顺序介绍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时使用的“黑科技”。B.“瞬间产生大约 3吨的巨大推力”中“大约”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光纤惯性测量单元主要是精确控制飞船的姿态和速度,保障飞船安全返回。D.文末列举了一组数字,并与篮球场作比较,突出环帆伞的面积是世界最大的。(3)原文第段是按技术含量的高低顺序排列的,现请选择一种恰当的说明顺序给它排序并说明理由。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问题。螺旋井 张金豹 泰山以东几十里,有个掌平洼村。村外有口老井,井口是圆的,直径约 18米,井台距水面26 米。井壁上的台阶呈螺旋状,一圈一圈向下盘旋。台阶用乱石砌成,但严丝合缝,自成格局,仔细端详,有点像毕加索的画。台阶两侧有不规则的洞口,岩层中暗暗涌动着细如游丝的水,慢慢汇成细流,顺着洞口流进井里。当地人称之为“螺旋井”。老井像一个历尽风霜的老人,盘坐在那里,闲看花开花落、雁去雁归,静听风声雨声、鸟叫蝉鸣。我与这口老井相遇,纯属偶然。那天,我结束了一天的调研行程,在返城途中,见许多人围在那里游览拍照。我近前一看,不由眼前一亮,各种各样的水井我见过不少,但像这样的螺旋井,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18、第 7 页,共 19 页 这时,一位大爷提着水桶,顺着石阶走下去,用水瓢将井水舀进桶里。老大爷家有自来水,但他说这井里的水甜,喝着舒服:“当年,全村几百口人豁出命来才把它打成,反过来,它又养活了全村几百口人。现在井虽然不怎么用了,但喝进肚里的水早已和身上的血混在一起,分不开了。”攀谈中得知,这位人称“老榆木”的大爷,见证了老井的诞生。原来,干旱缺水一直是掌平洼村人的心病。这个村挂在半山坡上,村子周围不是峭壁就是山包。村民们种地吃饭全看老天的脸色。雨多点的年景,倒也说得过去,遇到大旱就麻烦了,轻则减收,重则绝产。到上世纪 60年代,村党支部的成员们坐不住了,深感这个“家”当得有愧,当得无光。他们
19、反复商量,提出在村子周围凿石打井。想法一传开,立刻引来议论纷纷,有的摇头,有的讥讽。村党支部书记是个硬汉子,他黑 下脸:“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才看两腿泥。不试怎么知道不行?”他们请来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帮助寻找水源。技术员几乎跑遍了村周围的所有角落,最后选定了打井的位置。不过他说,地下水肯定有,但要打通岩石,下挖上百米,实在太难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为了吃上水,再难也得干!”1967年,打井工程开工了,全村男女老少但凡有劳动能力的都上了工地。“老榆木”当时还是个毛头小伙,媳妇刚生儿子,他二话没说,拿着铁锤加入了打井的队伍。那是个物质十分匮乏、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年代,困难可想而知
20、。没有挖掘机械,他们就靠镢刨锨挖,用铁锤钢钎凿石打眼,一锤下去,火星飞溅。日子一天天过去,锤头砸烂了,钢钎磨秃了,炸药用光了。怎么办?还是那句话,再难也得干!庄稼汉吐口唾沫是颗钉,洒滴汗水摔八瓣。一把把铁锤一根根钢钎,沾满了鲜红的血渍。一筐筐碎石渣,浸染着黏稠的血水和汗水。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终于有一天,钢钎下面开始湿润,接着汩汩冒水,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朝思暮盼的井打成了。1967 年动工,1977年竣工,用了整整 10年时间,搬动土石 3 千多方。属于老井的那个时代渐行渐远,许多人和事已化为烟云随风而去。但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根还在,魂还在,凝结在它身上的精
21、神永远不会消失。“老榆木”很健谈,他看了看几个正在嬉戏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说:“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只知道甜,哪知道苦?事不经过不知难。只有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才能体会,井水是甜的,汗水是咸的。”此时,风过绿野,辽阔的天空碧蓝如洗,一团团棉絮一样的白云,轻盈地变换着不同形状。老井依然盘坐在那里,像一只天眼,凝望着风云变幻、岁月沧桑、人间百态,又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第 8 页,共 19 页 (1)村民凿石打井遇到了诸多困难,请根据提示,概括其挖井遇到的困难。_ 物质匮乏,生产力落后 _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结合语境,赏析第段加点词语。他黑下脸:“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才看两腿泥。不
22、试怎么知道不行?”结合语境,赏析第 段画线句。只有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才能体会,井水是甜的,汗水是咸的。(3)结合全文,赏析文章第段画线句的作用。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4)文章结尾段写到,老井依然“盘坐”在那里,似乎向世人诉说着什么,请联系全文,分析结尾处“老井”向世人诉说的内容。14.按要求作文。初中阶段是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期间,总会有某个人、某件事、某种精神或文化离你很近,可能是“空间”的近,可能是情感的“近”,可能是思想的“近”请以“走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不得
23、抄袭;不少于 600字。第 9 页,共 19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 1】D【小题 2】C【解析】(1)“载体”的“载”应读作“zi”;“儒家”的“儒”应读作“r”;“相形见绌”的“绌”应读作“ch”;“莘莘学子”的“莘”应读作“shn”。故选:D。(2)“险峻”的“峻”不能写作“竣工”的“竣”;“古朴大方”的“朴”不能写作“仆人”的“仆”;“迥然不同”的“迥”不能写作“炯炯有神”的“炯”;“锲而不舍”的“锲”不能写作“楔形”的“楔”。故选:C。答案:(1)D (2)C(1)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2)本题考查汉字的字形。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
24、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2.【答案】B【解析】A.使用有误,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该成语用错对象。B.使用正确,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C.使用有误,振聋发聩:响声很大,使聋人都能听见。该成语不合语境,应该使用“震耳欲聋”。D.使用有误,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该成语用错对象。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
25、,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第 10 页,共 19 页 3.【答案】C【解析】A.有误,句式杂糅,应去掉“的缘故”;B.有误,搭配不当,可将“控制”改为“把控”或“掌控”;C.正确;D.有误,成分残缺,应在“损坏文物古迹”之后加上“的行为”;故选:C。本题考查病句辨析。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
26、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4.【答案】【小题 1】忧国难体民苦真情赋诗【小题 2】【解析】答案:(1)“诗圣”杜甫的诗通过沉着蕴藉的表现手法,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2)示例:忧国难体民苦真情赋诗。(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要注意抓住关键信息,语言简洁流畅。(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作答本题时,可根据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拟写下联为:忧国难体
27、民苦真情赋诗。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格式正确即可。平时要多多积累,提高对联鉴赏素养,体会对联歌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书写笔画到位,间架结构合理搭配,不写错别字 5.【答案】【小题 1】C【小题 2】A【小题 3】B【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句意: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趋:快步走。故选:C。(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连词,来/连词,来;B.助词,的/到;第 11 页,共 19 页 C.代词,他/加强反问语气;D.表转折/表顺承。故选:A。(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根据第一段中的“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28、执经叩问“可知本项“写出了作者幼时问学之甘苦,求师之艰难”有误,应为作者成年之后。故选:B。答案:(1)C (2)A (3)B 参考译文: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
29、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
30、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 第 12 页,共 19 页 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
31、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6.【答案】【小题 1】(1)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句意:你可以返回告诉你的主人,可以把这些金子赠送给你们朋友当中贫困的人。故可断为: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者可也。(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重点词:如,像;汝等,你们;宜,应该;效,效法。句意:像刘统勋(这样的人)才不愧是真正的宰相,你们应该
32、效法他。(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刘统勋面对世家子贿赂的千金,断然拒绝,体现了他的清正廉洁;对于赀郎夜晚的拜访,拒访后次日特意在政事堂加以斥责,体现了他的光明磊落;久居相位,位高权重,然而住宅的大门却低下狭小,他死后,前来祭奠的皇帝的车都无法正常通过,体现了他的清廉俭朴。周亚夫军细柳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通过汉文帝慰劳守军的故事,表现了周亚夫的忠于职守和治军严明。先写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与后面写汉文帝在细柳军营遇到的情况作对比,突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再一处对比是: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33、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由此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即使天子也不得不遵从。第三处对比是: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以讨好汉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由此可得出二人的相同点: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答案:(1)汝可归告汝主/赠诸故旧之贫者可也。(2)像刘统勋(这样的人)才不愧是真正的宰相,你们应该效法他。(3)刘统勋对于赀郎夜晚的拜访,拒访后次日特意在政事堂加以斥责,体现了他的光明磊落;周亚夫: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
34、以讨好汉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相比之下更显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由此可得出二人的相同点: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第 13 页,共 19 页 【小题 2】【小题 3】【解析】译文:刘文正公在乾隆时期担任宰相多年,很能得到皇帝的倚重信任。曾经有任楚地巡抚的大家族的子弟在年末的时候用千金来贿赂刘统勋,刘统勋呼唤世家子弟的仆人进来,态度严肃,神色严厉地告诉他说:“我暂时在朝廷担任宰相的职位,不需要这个,你可以返回告诉你的主人,可以把这些金子赠送给你们朋友当中贫困的人。”有货郎夜里敲门拜见,刘统勋拒绝不见。第二天早上到政事堂,叫这个人到来,斥责他说:“半夜敲
35、门,这是贤者不做的事情。你有什么要禀告的,现在可以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这个人吞吞吐吐说不出来就退下去了。刘统勋去世的时候,皇帝亲自上门祭奠他,他的家门低下狭小,皇帝的车进不去,把车上用以遮阳避雨的伞形篷子去掉然后才能通过。皇帝回来告诉身边的近臣说:“像刘统勋(这样的人)才不愧是真正的宰相,你们应该效法他。”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意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6、。7.【答案】【小题 1】B【小题 2】【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赏析正误的判断。ACD正确;B有误,选项中“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有误。根据前两句中的“树槎牙”和“西风雁影”可知,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树木枝叶稀疏,江山西风劲吹,北雁南归的画面,虽不可说萧瑟凄凉,但也不能说“生机勃勃”。故选:B。(2)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的理解与分析。“万迭秋光无限好,画图偏在野人家”,参照诗后给出的注释,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一重重的秋光风景无限美好,画中还有山野之人的活动,使画面增加了生趣。再联系前两句中的“连山缥缈”可知,画作展示了万重秋光的美好,一重山色就是一重秋光,一重秋光就是一重美好。除了自然
37、风光以外,画作中还有很多山野之人的活动情景,景与人相融相合,使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答案:(1)B (2)画作展现出万重秋天的美好,显现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佳境。图中还画了许多人物活动情景,使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令观者目不暇接,百看不厌。第 14 页,共 19 页 诗歌大意:远处朦胧连绵的山峦上树木错杂不齐,江面上西风劲吹,空中飞过阵阵南飞的大雁。重重秋光无限美好,画中还有山野之人的活动,使画面增加了生趣。胡行简的这首 江山秋色图 是南宋画家赵伯驹创作的绢本设色中国画 江山秋色图 上的题诗。诗歌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后两句重点描写了画中人的活动。诗
38、歌鉴赏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8.【答案】D【解析】ABC.正确;D.有误,男子二十岁时叫“弱冠”。故选:D。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积累。在日常学习中,要掌握学过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并注意复习和归纳。9.【答案】【小题 1】一览众山小,晴
39、川历历汉阳树【小题 2】萧萧班马鸣【小题 3】千里共婵娟,无可奈何花落去【小题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小题 5】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解析】答案:(1)一览众山小(注意“览”的书写)(2)晴川历历汉阳树 (3)萧萧班马鸣(注意“班”的书写)(4)千里共婵娟(注意“婵”的书写)(5)无可奈何花落去 (6)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7)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积累,要根据题干的提示写出相 第 15 页,共 19 页 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古诗文默写类答题技巧:熟背古诗文;理解古诗文名句意思;注重积累,将易错处分类整理,加强
40、记忆。10.【答案】长妈妈,寿镜吾先生,父亲【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把握。(1)根据对话,可以判断出:这是长妈妈。(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不喜欢学生问问题,当“我”问他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时,他说:“不知道!”并且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他认为这些“怪哉”之流的问题不应该是学生要了解的。据此推断,这个人物是寿镜吾先生。(3)五猖会中,儿时的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去看会前却被父来强迫背诵鉴略。据此推断,该句中人物是父亲。答案:(1)长妈妈 (2)寿镜吾先生 (3)父亲 朝花夕拾以记事为主,前七篇反映作者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
41、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作品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1.【答案】朝花夕拾: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青少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如作者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
42、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书名含义要结合主人公保尔的成长经历来理解。明确“钢铁”是指钢铁般的意志,“炼成的”明确是一个历练的过程。钢铁是在烈火里锻炼、高温冷却而成的,因此它很坚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突出了主人公从一个工人子弟,克服各种困难,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他
43、的成长经 第 16 页,共 19 页 历如同钢铁在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钢。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的“红星”,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红五角星,这里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色革命。“照耀中国”说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如同一颗闪闪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信心。答案:示例一:朝花夕拾,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喻指鲁迅晚年回忆青少年时期的人和事。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在晚年回忆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烈火”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
44、件,钢铁在烈火中炼成,含义就是坚强的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示例三:红星照耀中国,“红星”本指红军战士帽子上的红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名著相关知识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名著。解答此题要熟悉名著内容,围绕其中的情节、人物等相关知识点进行探究。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12.【答案】【小题 1】D【小
45、题 2】C【小题 3】【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ABC.正确。D.有误,依据“通过主伞,返回舱的落地速度会逐渐降低”可知:环帆伞(主伞)降低返回舱落地速度。故选:D。(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BD.正确。C.有误,依据“二浮惯性测量单元位于飞船返回舱内,是飞船空间稳定运行和安全返回的关键单机,通过实时测量飞船的运动信息,精确控制飞船的姿态和速度,为飞船稳定运行和安全返回提供可靠保障”可知,选项中的“光纤惯性测量单元”应该是“二浮惯性测量单元”。故选:C。(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顺序的安排。本文第段主要介绍返回舱在距离地面 1米时 4 第 17 页,共 19 页 台反
46、推着陆发动机点火反推降速,是飞船返回的最后阶段;第段主要介绍的是惯性导航设备保障飞船稳定运行、精准定位和安全返回,是飞船返回时的最初准备阶段,第段介绍的是飞船打开降落伞返回落地前的阶段。据此可按飞船返回时的时间先后来安排(时间顺序),即:-。答案:(1)D (2)C (3)我会按时间顺序,以的顺序来安排。因为第段写导航,这是飞船与空间站分离时就开启,然后是第段打开降落伞,最后是第段,返回舱距离地面 1米时发动机点火反推。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开篇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3 名航天员安全回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介绍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时使用的“黑科技”。最后说明“打开
47、降落伞稳稳落地”是保障航天员安全“回家”的重要程序。要想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13.【答案】【小题 1】地理条件恶劣【小题 2】工程量大,工期长【小题 3】【小题 4】【解析】(1)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由第段“他们请来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帮助寻找水源。技术员几乎跑遍了村周围的所有角落,最后选定了打井的位置要打通岩石,下挖上百米,实在太难了”可概括出:地理条件恶劣;由第 段“1967年动工,1977 年竣工,用了整整 10 年时间,搬动土石 3 千多方”可概括出:工程量大,工期长
48、。(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他黑下脸”中的“黑”是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神态描写。结合“立刻引来议论纷纷,有的摇头,有的讥讽”可知,这一神态描写表现了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别人嘲讽时内心的愤怒;结合“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才看两腿泥。不试怎么知道不行”可知,这一神态描写还写出他想要带领大家凿石打井的想法,并一定要试一试的坚定决心。据此作答即可。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解答时,要先明确赏析的角度,再结合内容进行分析。“井水是甜的,汗水是咸的”将“甜”和“咸”进行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甜”既是“水”的味道,也是老一辈人内心的感觉。结合第段“终于有一天,钢钎下面开始湿润,接着汩汩冒水,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朝
49、思暮盼的井打成了”可知,一个“甜”字,表现的是凿井成功的喜悦,“咸”字表面是汗水的味道,也包含凿井过程的艰辛。用井水的甜与汗水的咸作对比,突出老一辈人经过艰苦劳动后获得成功的自豪感。据此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解答时,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在内容上表现了日积月累,一天天时间的流逝,可知打井所用时间的漫 第 18 页,共 19 页 长,表现出工程量大、工期长,突出凿石打井的难度大。也从侧面反映出村民们不放弃,坚持把井打下去的坚强决心。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表现出的地理条件恶劣、物质匮乏、工具简陋等困难,也表现了工程量巨大,为下
50、文最终获得成功作铺垫。(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结合第段“当年,全村几百口人豁出命来才把它打成,反过来,它又养活了全村几百口人。现在井虽然不怎么用了,但喝进肚里的水早已和身上的血混在一起,分不开了”可知,老井可能在诉说先辈们当年打井付出的艰辛;结合第段“为了吃上水,再难也得干”可知,老井可能在诉说先辈们自强、担当、坚韧不拔的精神;结合第段“属于老井的那个时代渐行渐远,许多人和事已化为烟云随风而去。但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根还在,魂还在,凝结在它身上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可知,老井可能在诉说社会的巨大进步,家乡的巨大变化;从第 段“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只知道甜,哪知道苦?事不经过不知难。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