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doc(1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 学 设 计小学 马天 马教材简析: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其叙述顺利,可分为四部分:介绍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2介绍铜奔马的艺术成就;介绍铜奔马制作的科学原理;总结赞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3) 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
2、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4) 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板书:天马)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 1. 出示生字词: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
3、音是否正确。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2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2. 指名朗读课文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三、学习课文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天马无穷魅力。1、自读第一节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2、过渡: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3、默读全文,思考: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1朗读第二段: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天马的历史价值)指名朗读 2天马是什么样子?特别在哪里?小组讨论、交流:(1)第三、五段:默读:课文描写了天马身体的
4、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从这些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2)过渡:其艺术成就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还在第六节。这节写了什么?(板书:奔跑)讨论结合理解词语。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小结:同学们都知道,“马踏飞燕”的飞燕,而是一只龙雀,龙雀是传说中天上的神鸟,是传说中的风神,飞行速度很快,这匹骏马从飞燕身上飞快地踏过,而龙雀安然无恙,可见马的动作是何等的轻快。我们不由得为它惊人的速度而惊叹,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而拍案叫绝。出示句子: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体会句子中加点词
5、语的作用。(3)过渡:我们平时也见过许多雕塑作品,它们一般来说都有一个很大很重的底座,但这匹铜马却不是这样的,它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足下的这只小小的飞燕上,这就有一个怎样保持平衡的问题。自读体会,让学生充分讨论,了解天马精确的平衡,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惊叹!4、小结:学习第七节,总结全文。(1)、齐读(2)、体会中心本节写了什么?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引申演示:歌曲 由于近代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我们暂时的落后了。五千年的文化是我们的骄傲,但同时更是我们的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把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扬光大,要
6、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就像刚才歌中唱的那样,为了早日看到黄河母亲的欢笑,看到黄河母亲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吧!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像这匹扬蹄飞奔的骏马一样,大步地跨向新的世纪,大步地跨向新的辉煌!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直奔中心,学习第36自然段。1简要回顾,指名看图说说天马的外形。2出示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理解“神奇”“高超”“叹服叫绝”。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神奇、高超,令人叹服叫绝?3.理解“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自由朗读思考:1结合课文理解“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的意思。2作者抓住天马的哪些方面写的?怎样进行描写的?二
7、、读写结合,强化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强化段与段的联系的训练,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幻灯出示:“马踏飞燕”(1)外形逼真,(2)构思奇妙,(3)被称为艺术珍品。3 进行小练笔: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课后反思:古诗二首教材分析:本篇课文中所选区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和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马诗,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马,与本单元的课文主题“马”联系紧密,但是虽然两首诗都描写了马,却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理解诗意。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
8、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4、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教学重难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那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2、今天我们学习两首古诗,描写了马。板书课题:古诗二首二、讲授新课:(一)房兵曹胡马 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
9、唐朝诗人杜甫)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 4、要求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1、小组讨论: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 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你理解了哪句诗的意思?(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教师进行整理。)第二课时(一)教学马诗1、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写?(唐代李贺) 2、自由朗读这
10、首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大面积指名朗读,齐读。4、要求读准每个生字,读不准的画出来。(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指朗读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自己读的不熟练的生字的发音。2、学生自己再朗读课文。3、指学生分层次读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的发音。(三)再读一读书,深入感受1、小组讨论: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3、评一评哪个小组讲得最好。(四)教师指重点词,学生回答。1、小组中理解诗句的含义。2、指名让学生复述诗的大体意思,教师进行整理。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意思?学生充分发言,体会诗人由一开始扫兴到兴奋的感情变化。(五)这首诗与房兵曹胡马都是写
11、了马,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根据诗的意境,诗所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探讨。附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巩乃斯的马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将作者对马的描写和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马的赞美和对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从而得到自然的流露,借助于特定的物来表现特定的情感,让读者在对物的感知过程中,自觉地理解文章主题,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3、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4、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教学重点
12、难点:1.学习对“马”的两个场面描写。2.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合拍。教具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天马和两篇有关写马的古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二、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词: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2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2、指名朗读课文课文写了什么?(抓内容)学生速读课文,明确:夏天雨中群马奔腾。夏日雨中群马奔腾对激情的肯定、对生命的赞赏三、细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从
13、那些词句中读懂的?本段的最后一举起到什么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指导朗读:读出暴雨来诗的猛烈急促。2、默读2、3段思考:1画出这两段中的比喻句,从这些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栽树的旁边做批注,可以使自己的感想,可以使自己的疑惑等. 2这两段描写的什么?(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3、学生朗读比喻句,交流自己的批注,随时注意学生间的回答,补充自己批注,参与到他人的讨论中来。4、出示句子:“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精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式地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
14、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你体会到什么? 小结:作者展示了这种生命力的冲动达到极致时酒神式的狂乱奋发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它的眼里。这是作者在夏日暴雨下的巩乃斯草原上所见到的最壮阔的马群奔跑场面:5、出示最后一段: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
15、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你有什么感受?(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这淋漓尽致的力的奔流既是一种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也是一种恢宏壮阔的崇高的场面,使得他“发愣、发痴、发呆”,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因为在人生的瞬间他难得地面对了生命的真正的崇高壮烈。)第二课时(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表情地朗读描写马奔的场面。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马的见解。(二)内容探讨:你从课文中体会到巩乃斯的马的性格是什么?(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三)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
16、描写的,充分表现马的生命活力?(描写抒情) 写草原上的马群突遇暴风雨狂奔的场景。(四) 小练笔: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动物的一个特点,运用描写抒情的方法,写出自己对这种动物的喜爱。课后反思: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一教材简析: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四项内容,包括:拓展阅读马背小学、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这些练习内容比较灵活,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过的字,而且锻炼了学生组词、用词造句的能力。教学目的:1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
17、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一读马背上的小学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围绕“马背上的小学”写了哪些内容?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3、小组交流。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4、全班讨论。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马背上的小学。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
18、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分小组朗读。第二课时一、畅所欲言。1.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有关马的成语故事。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3.小组交流。4.全班围绕“马”这一主题进行成语故事会。二、初显身手。1. 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马的作品?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2. 你对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3. 评选最佳小骑手。第三课时笔下生花马曾经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选一个题目写一写马。你收集了那么多有关马的作品,又选出了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现在把“它”写下来吧。以枣红马的故事马和汽车令人叫绝的马术比赛等为
19、题,也可以自拟题目。想象作文:马的未来。1. 要写好有关马的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2. 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3. 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4. 全班交流协作提纲。课后反思: 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西藏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自读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教
20、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提起西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雪域高原上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载歌载舞的藏族同胞。其实,这块号称世界屋脊的土地还有异常丰富的景观,它不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上最后一块秘境,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2欣赏短片谈感受。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及课文提纲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注上拼音。(2)一些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可以反复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读词3理解词语意思: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21、。本课是没有什么能和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比较的意思。怪石突兀:山石高高耸起的样子 。4出示“金钥匙”课件:为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挑出课文的重要部分写写提纲。比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括号内数字表示自然段序号)地形及相关传说(2)长度、宽度、相对高度(3)气候和植被(4)最后一块秘境(5)5总结学习方法6出示提纲: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形及相关传说(2) 长度、宽度、相对高度(3)气候和植被(4)最后一块秘境(5)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一)学习第二自然段:地形及相关传说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第二段,把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奇特地形的句子画下来。2出示课件总结: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着喜马拉雅山东部的最高
22、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地形非常奇特。3图片欣赏“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4有感情朗读。5听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原因的神话传说。(二)学习第三自然段:大峡谷的长度、宽度、相对高度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第三段,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大峡谷的长度、宽度和相对高度的。请同学们 画出相关句子。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真正原因(1)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2)讨论:“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这句话去掉行吗?(3)总结:“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这句话强调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真正原因不是“传说”中的那样,而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而成的,这是事实、是科学结论。作者的
23、写作态度科学、严谨!3讨论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和谁比?比什么?使用了什么说明手法?总结: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比长度,和秘鲁大峡谷比深度。这段话里也有很多数字,使用了列数字、做比较的说明方法。4出示课件总结写作特点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目了然的得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才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大峡谷。5指导朗读。大家齐读,读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最长最深的大峡谷的气势。(三)讲解第四自然段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第四段,想一想大峡谷神奇在哪儿。作者是怎样描写大峡谷的植被和气候的。把大峡谷分别比作了什么。画出相关句子认真品读。 2思考:大峡谷神奇在哪儿画出相关句子认真品读。3出示课件,欣赏景色4思考:作者是
24、怎样描写大峡谷的植被和气候的,把大峡谷分别比作了什么?画出相关句子认真品读。师生交流5课件欣赏美景,再次品读句子6指导朗读(四)讲解第五自然段1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它奇特的地形、奇异的风光、成为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齐读第五段思考:课文是怎样说明的。总结:“仅存”、“至今”、“没有一人”,以及七个“最”字,都在说明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2讨论:把“最”换成“非常”,好不好?总结:是的“最”表示到了极限,“非常”则没有极限的意思。不能表示大峡谷是第一纯净、第一壮丽了。连续七个“最”字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后一块秘境,这是经过考察得出的准确结论,是有科学根据的。从这里可见作者用词
25、的严谨、准确!多么雄伟壮观的大峡谷。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四、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奇观,搜集它们的资料与同学交流。五、作业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一处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浙江潮教案教材分析:浙江潮是一篇古文,节选自南宋文学家周密的观潮,文章用散文的形式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色。描写生动、形象、细致入微。而且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江潮的壮观,写得有形、有声、有色。文后附了一篇现代文观潮,文章通过对大潮到来之前,之中,之后的描写,表现大潮的雄伟壮丽。设计理念:浙江潮是一篇古文,同一篇现代文编排在一起,两片文章在内容上有共同
26、之处,所以让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通过阅读现代文,疏通古文的文意,对于特别的难于理解的名词教师进行点拨指导。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主动积累“吞天沃日、若隐若现、人山人海”等词语。2、背诵浙江潮,熟读观潮。3、通过对比阅读,领悟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4、体会文章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5、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培养热爱自然,亲近的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古文文意。教学重点:1、通过对比阅读,领悟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的特点。2、体会文章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教学准备钱塘江大潮视频、图片。教学过程:一、导
27、入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江大潮的著名诗句。钱塘江潮也叫浙江潮。千百年来,浙江潮以其非凡的气势,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南宋文学家周密的文章浙江潮。2、了解作者周密: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他善诗词,能书画,雅好医药。他的笔记集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等,是研究宋代文化史的珍贵索引。浙江潮就选自武林旧事卷三“观潮”。3、欣赏浙江潮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自由读 课文后附的 现代散文观潮,体会浙江潮这篇课文的意思。2、检查生字、词。 3、听读浙江潮, 疏通文意,大概了解文章内容。三、学习浙江潮1、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哪一句是概括写浙江
28、潮的。2、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 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画出相关句子。3、欣赏海潮奔涌而来的雄伟壮观景 。 思考讨论:(1)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2)从几个方面描写浙江潮的?(3)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4、朗读指导5、理解杨诚斋的诗“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知识链接:杨诚斋:即南宋著名诗人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号“诚斋”世称“诚斋先生”。浙江观潮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吴侬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6、讨论: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否可以删掉,它们有什么作用?7、总结:文章第一句对浙江潮高度概括,周密在直接描写潮水之后,引用杨万里的诗句,进一步描摹了钱塘江潮的波澜壮阔,点明浙江潮的
29、伟观被广为称颂。文章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四、自学观潮1、快速默读现代散文观潮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2自由读课文4、5小节(潮来时)3、课文中找出描写大潮“声音”和“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谈谈感受。4、画出表明观察顺序的词5、有感情朗读“潮来时”这一部分。五、对比较阅读浙江潮和观潮1、找出和古文相对应的句子,和古文中的句子对照着读一读,体会二者的不同2、对比阅读后的感受。(从语言文字、内容结构、朗读感受上体会)总结:现代文描写得比较具体、形象、生动。古文描写的简洁、精炼 , 朗读有音律之美像读诗。短短四句话,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江潮景象。3、思考两篇文章
30、的相同点:两篇文章都采用了_的观察顺序,两篇文章都是从_等方面描写大潮的,。都采用了_等修辞手法。4 、总结: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群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一定是又惊又喜吧。让我们再次欣赏浙江潮。五、写作指导这两篇文章用到了一些相同的写景的办法。比如说比喻、夸张,渲染、烘托等。这些方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把江潮的壮观、盛大描写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所以,今后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在自己文章中学会使用修辞手法。让我们的写作能力不断的提高。六、拓展延伸、丰富积累1、读文章,感受文章的写法。片段练习雨。2查阅关于钱江潮的各类资料,进行研究学习,收集关于钱江潮的古代诗文。红树林教案教材分析
31、红树林写了作者在海南岛琼山看到的海底森林红树林如仙境般美丽迷人的景象,不禁陶醉在这幽静而又神奇的仙境中。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文章从几个方面层层深入的介绍了海上奇观红树林。1、远观红树林。2、近赏红树林。3、红树林的繁殖。4、红树林的精神。从而进一步赞美具有红树林精神的人,本文的中心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升华。阿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读出自己的感受。2培养学生浏览课文和精读课文的能力。3.通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读出自己的感受。2通
32、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教学难点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到我国南疆边陲的海南岛琼山去看一看。那里有一片奇异而美丽的海底森林红树林。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于红树林的相关知识吧!听完了以上介绍,红树林是不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随作者走进这片神奇的领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先把课文朗读一遍,看清自读要求。2同学们,这些词你在刚才读课文过程中注意到了吗?先跟着老师来读读吧。3接下来,我们把这些词头上的拼音去掉,你还能准确的读出它们的读音
33、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读得又快又准确,试试看。4接下来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些词的含义。同学们,什么叫栅栏,你见过栅栏吗?先来看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资料吧。5课文中把红树的枝干形容为栅栏,来我们对比一下来看看。从图片上看出它们的相似之处了吗?作者的形容真是很形象。6我们再来看这些词,你能给“倘若”找到近义词吗?对,“倘若”的近义词就是“假如”、“如果”。试着用“倘若”造一个句子吧。来看看老师的这两句话是否对你有所启发,读一读吧。接下来再让我们回到课文中看看“倘若”一词的用法。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开始在介绍红树的繁殖特点时,曾讲到“红树的果实成熟后,里面的种子就开始萌发,长成胎苗。胎苗长到三十厘米时,就
34、离开妈妈,扎入海滩的淤泥中。仅需几个小时,就能长出新根,成为独立生活的小红树。”而这句话是指红树的种子如果被海水冲走,漂流到有淤泥的海岸边,依然可以生根发芽。读一读。看你能从中领悟到什么?是的,通过刚才的这句话使我们感受到红树的种子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啊,再来读读这句话吧。7在文章中“纵横交错”和“盘根错节”这两个词是同时出现在一句话中的,你从字面上理解它们的意思吗?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它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观察图片。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通过朗读和对比图片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感受到红树枝干的繁茂,在如此繁茂的状态下自然很难区分枝干的归属,所以用“纵横交错”和“盘根错节”这两个词是多么的贴切啊。8再
35、来看这儿还有“贫瘠不毛”一词,你能说出它的含义吗?对,它的意思是“贫瘠的连草都不长”。让我们先把它放回到课文中,来看看它是用来形容谁的。读读这句话吧。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是的,通过这句话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红树生长的环境是多么的贫瘠和恶劣呀,在如此贫瘠和恶劣的环境中,红树却能让自己的家族不断繁盛和壮大,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多么让人敬佩啊,同学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吧.9最后让我们把这些词跟老师一起再来复习一遍吧。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有关于词类的解析我们暂时先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让我们更细致的来品读一下这篇优美的散文吧。文章共有5个自然段,本课的金钥匙提醒我们: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
36、,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开始学习吧。我们先来看看自学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1)、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红树林是一种奇观?把它在书上标注出来。(2)、把你认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段落多读两遍。好,请开始吧。2大家都读得很认真。3老师知道我们同学中有很多同学一定最喜欢第三段,那我们就首先从第三段开始学习吧。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那种感觉是豁然开朗,和前所未有的欣喜。而作者称红树林是海上的世外桃园,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欣喜吧。跟老师一起先来细细品读一下吧。同学们,感受到红树林的奇异了吗?(1)红树有特别发达的根部:树与树盘根错节,
37、绕来缠去,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牢牢的抓住海底的泥滩,那造型是什么样的,你能想像出来吗?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句子中“硕大”一词的含义你懂吗?看,红树的枝干很茂盛,所以树冠就显得特别巨大,所以硕大就是巨大的意思,再来品读一遍这句话。(2)看,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几幅特别漂亮的图片呢,你知道这是哪种植物的花儿吗,这些都是盛开在红树上美丽的花儿,如果说刚才那句描写了红树林的壮丽奇异之美,而这接下来的这句话则是描写了红树林的优雅细腻之美,你能读出她不同的感觉来吗?试试看!请注意,树枝上的花儿虽多,散发的香气却是似有似无,淡雅宜人的,再来读读这句话吧。(3)最后让我们再来对比着读读这两句话,注意感情
38、上的区别。4我们刚才是走近红树林感受到的,那么哪一段描写的是远观呢?对!就是第二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段。请你跟老师一起朗读第二段,边读边想通过作者的描写你都看到了什么?想一想,通过作者的描写你都看到了什么?对!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都看到了“青翠的树冠”、“婀娜的身躯”和“绿浪翻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婀娜来形容呢?想起来了吗?比如说柔美的柳枝和姑娘走路时姿态也可以用婀娜来形容,接下来就请你来品读一下这段话,注意要读出红树林的茂盛和枝干的柔美。孩子们,你们读得真棒!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话,来读一读比较一下,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了吗?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词“密密麻
39、麻”,这个词的作用你通过读体会出来了吗?是的,通过“密密麻麻”这个词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红树林茂盛的景象和它们那强大的生命力,那让我们有感情的再来读读这句话吧。5刚才我们远观了红树林的茂盛,也近赏了红树林的优雅细腻,那最后两段说的是什么?请你自己读一读吧。是的,通过朗读我们不难总结出,第四段描写了红树的繁殖,第五段描写了红树林的精神。正是因为它们有顽强的生命力,所以才有了眼前的海上奇观!红树为了适应环境,它们进行胎生繁殖,一颗繁殖成多棵,多颗繁殖成若干棵,来抵御狂风恶浪。也正是由于他们默默奉献、对大自然毫无索求的精神,数百年来,它给沿海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安宁。人民视它们为“保护神”、“生命之树”。所
40、以红树林不但是海上奇观,也是绿色长城。让我们怀着赞美的情怀来歌颂红树林吧!请大家来读这句话。四、总结学习,结尾升华如果说看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才算是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如果说看到过钱塘江大潮,才算是看过人世间最壮美雄奇的景象;那么,我们可以说:看到过红树林,才算是真正看过奇异壮观的海上森林。今天我们随着作者远观了红树林的繁盛之美,也走近欣赏了红树林的奇异、细腻之美,还了解到她那在植物界中独一无二的胎生繁殖的特点。从中感受到了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被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深深吸引,在赞美这一奇观的同时利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从而进一步赞美具有红树精神的人,这也是我
41、们本课要学习的一种新的写作方法。五、布置作业那么借助本课的写作方法,最后老师还有一项作业布置给大家,描写一种你了解的植物,由对这种植物的介绍,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相信大家也一定会写出精彩的文章。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海市教案教材分析:海市是本单元的拓展阅读,本文是当代女作家张抗抗写的游记散文。记叙了作者穿越戈壁滩时的所见所感,对沙漠中特有的景象旋风、海市、彩虹、丝路花雨进行了描写,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从自然中获得的人生感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悟课文带给我们
42、的人生感悟。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结构特点。教学过程:一、简介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要为大家推荐一位很了不起的女作家,她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张抗抗。首先让我们来对她做一下了解(出示课件)。从以上的简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她横溢的才华和非凡的创作才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张抗抗的散文海市,体会一下她的温柔、细腻的笔调及她的作品中所包含着的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稍顿)提到“海市”,你联想到了什么,你知道什么叫“海市”吗?对,(出示课件)。“海市”就是我们常说的“海市蜃楼”,这是一种光学幻景,是由于大气的折射把远处的景物,折射到我们的面前,使人形成一种幻觉。这是一种奇妙的自然景观
43、,但这种自然景观中所呈现给人们的景物是不真实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先来看几幅有关于海市蜃楼的图片,感受一下它的奇妙。(出示课件)。1在遥远的天际,隐隐约约的出现了一座城堡的影像,睁大双眼,奇妙的海市景观开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2看,沙漠远处那骑着骆驼的少女和神秘的古堡究竟来自于何方呢?3认真观察,在城市的上空居然又出现了另一座城市的影像,那河流的潺潺流水声仿佛就在我们耳边回荡。4在雾气蒙蒙的海洋深处,有一座古堡悄悄的浮现在我们面前,这幅景象是多么的让人震撼啊!同学们,看了以上几副有关于海市的图片,你是否也被这种奇妙的自然景观所深深地吸引呢?下面就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海市这篇散文中,进一步领略它的奇妙
44、和壮观吧!二、细品课文1提出自读要求,通读全文(出示课件)请大家先认真的把这篇散文通读一遍。我们来看自读要求:认真朗读,把每一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在文中标出文章的自然段落;边读边想,这篇散文里作者都向我们介绍了戈壁滩中的几种奇观,分别是什么?看清自读要求后就请大家来自由通读课文吧!2提出问题,深入研读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通读全文,了解到这篇课文共有34个自然段。(1)读完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文章都向我们介绍了戈壁滩中的几种奇观,分别是什么?聪明的同学一定已经从课文的第三十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了对吗?对,就是第30段中的这句话(出示课件)。作者在这篇散文中一共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沙漠奇观,这就是旋风、
45、海市、彩虹、丝路花雨,海市的奇妙和美丽我们刚才已经通过图片感受过了,那么旋风、彩虹和丝路花雨呢,来让我们再次通过图片来感受一下它们那奇妙的美吧。(出示课件)在观赏“丝路花雨”这种景象之前,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究竟什么叫“丝路花雨”: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 、美术、建筑等给予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同时“丝路”是指“丝绸之路”,“花雨”是指在“丝绸之路”上那些画在飞天仙女壁画上飘落的花瓣。在这篇散文中“丝路花雨”是指那在茫茫戈壁沙漠环境下雨滴刚刚飘落就无影无踪的现象。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那些在丝绸之路上洞窟里的精美壁画吧!同学们,这些图片美吗?(出示课件)接下来就请大家再次赏读这篇散文,边读边给描写这些奇观的段落做上标注,好,请大家开始吧!3刚才通过我们对散文的再次赏读,相信大家对文章又加深了印象,老师这里有一个对文章描写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