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白虎汤类方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9123026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节白虎汤类方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七节白虎汤类方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节白虎汤类方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节白虎汤类方优秀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七节白虎汤类方第1 页,本讲稿共22 页 阳明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邪 热炽盛的极期阶段。以胃家实为主要病理机转,其性质为里、热、实证。一、定义:阳明病概说第2 页,本讲稿共22 页二、阳明病的形成阳明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1、太阳、少阳失治或误治,伤津 化燥转 属阳明。2、本经自感:里热素盛,感邪后 易于入里化热化燥。3、阴病转出:以太阴转出阳明者 居多。第3 页,本讲稿共22 页三、阳明病分类:本证热证实证有热无积之无形邪热。(白虎汤证、白虎加参汤证等。)有热有积之有形实邪。(三承气汤证等。)兼变证:发黄证、血热证等。四、阳明病治法:热证实证清其里热(“热者清之”)攻泻里实(“留者攻之”)

2、兼变证随证施治。第4 页,本讲稿共22 页 第七节 白虎汤类方第5 页,本讲稿共22 页 白虎汤类(3方)1、白虎汤 2、白虎加人参汤 3、竹叶石膏汤第6 页,本讲稿共22 页 11、白虎汤、白虎汤【原文原文】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6176)【词解词解】表有热,里有寒:当是表里俱热。表有热,里有寒:当是表里俱热。【提要提要】论阳明表里俱热的证治。论阳明表里俱热的证治。【释义释义】本条以脉象说明症状,同时阐述其病机。本条以脉象说明症状,同时阐述其病机。第7 页,本讲稿共22 页 伤寒:泛指外感病;伤寒:泛指外感病;脉浮滑

3、:浮为热盛于外,其证当见身热、汗自 脉浮滑:浮为热盛于外,其证当见身热、汗自 出、不恶寒、反恶热;滑为里热,其证出、不恶寒、反恶热;滑为里热,其证 当有心烦、舌上干燥、大渴等。当有心烦、舌上干燥、大渴等。表有热,里有寒:当校勘,历代有将表有热,里有寒:当校勘,历代有将“寒寒”作邪字作邪字 讲,有直接改为热字,以方测证,白虎为讲,有直接改为热字,以方测证,白虎为 甘寒重剂,只能用于里热重证,禁用于里甘寒重剂,只能用于里热重证,禁用于里 寒证。因此,本句当是表里俱热。寒证。因此,本句当是表里俱热。第8 页,本讲稿共22 页【治法治法】辛寒清热辛寒清热【方药 方药】知母六两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4、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上四味,以水一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日三服 第9 页,本讲稿共22 页【方义方义】生石膏味辛甘寒,辛能解肌热,寒能清里热,甘生石膏味辛甘寒,辛能解肌热,寒能清里热,甘则清热不伤津,故此一味药就能清解表里内外之热,则清热不伤津,故此一味药就能清解表里内外之热,且不伤津;且不伤津;知母苦寒而润,清热滋养阴液,与石膏配伍清阳知母苦寒而润,清热滋养阴液,与石膏配伍清阳明大热不伤津;明大热不伤津;炙甘草、粳米甘温,益气和中,且避免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甘温,益气和中,且避免石膏知

5、母大寒伤及脾胃。大寒伤及脾胃。第10 页,本讲稿共22 页【原文】三 阳 合 病,腹 满,身 重,难 以 转 侧。口 不 仁,面 垢,谵 语,遗 尿。发 汗 则 谵 语,下 之 则 额 上生 汗,手 足 逆 冷。若 自 汗 出 者,白 虎 汤 主 之。(219)【词解】口不仁:言语不利,食不知味。面垢:面部如蒙油垢。谵语:金匮玉函经“谵语”下有“甚”字。【提要】论三阳合病,邪热偏重阳明 的证治及禁例。第1 1 页,本讲稿共22 页【释义】主证: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自汗出热盛伤津耗气,经气壅滞。热壅气滞。胃热灼津耗气。热蒸汗浊。邪热上扰神明。热盛神昏,膀胱失约。热迫津泄。第

6、12 页,本讲稿共22 页【治法】清解里热白虎汤误汗则谵语甚津更伤,热愈炽。误下额上生汗手足逆冷阴竭于下,阳无所附而上越。病机:里热炽盛,充斥上下内外。(一说:邪陷阳郁。)误治变证:第13 页,本讲稿共22 页 2、白虎加人参汤证【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第14 页,本讲稿共22 页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 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 加

7、人参汤主之。(170)【提要】里热炽盛,津气两伤的证治。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第15 页,本讲稿共22 页主证大汗出大渴欲饮水数升口舌干燥心烦时时恶风背微恶寒脉洪大热迫津泄。热盛伤津。热扰心神。汗多肌疏。热蒸气腾,气血涌盛。第16 页,本讲稿共22 页【治法】清解里热,益气生津。【方药】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人参三两清解里热。益气生津。病机:阳明热盛,气津两伤。第17 页,本讲稿共22 页 关于白虎汤的用药:王绵之教授关于白虎汤的用药:王绵之教授 石膏的特点是既大寒清热,又有辛甘之味,石膏的特点是既大寒清热,又有辛甘之味,清而兼透,是清热生津、透泄邪热的药,清热同时

8、,清而兼透,是清热生津、透泄邪热的药,清热同时,透邪外出。但石膏清热有余而生津不足,所以配知母,透邪外出。但石膏清热有余而生津不足,所以配知母,知母苦寒,清热滋阴,助石膏治疗大热而津伤之证。知母苦寒,清热滋阴,助石膏治疗大热而津伤之证。石膏与知母相配大寒,作为治疗阳明经热很有效,石膏与知母相配大寒,作为治疗阳明经热很有效,如不是大热或季节不符,用后极易伤脾胃之阳,而产生如不是大热或季节不符,用后极易伤脾胃之阳,而产生呕吐、下利、腹痛等中焦脾胃虚寒证。原文白虎汤服法呕吐、下利、腹痛等中焦脾胃虚寒证。原文白虎汤服法是顿服。是顿服。第18 页,本讲稿共22 页 3、竹叶石膏汤证【原文】伤寒解后,虚赢

9、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397)【词解】虚赢:虚弱消瘦。【提要】伤寒解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的证治。第19 页,本讲稿共22 页【释义】主证: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津液损伤,形骸失养。中气不足。胃热气逆。本证还当有发热、口渴、心烦、舌红少苔、脉虚数等证。病机:余热未清,气阴两伤。第20 页,本讲稿共22 页【治法】清热和胃,益气生津。【方药】竹叶石膏汤竹叶二把石膏一斤清热除烦。人参二两麦冬一升益气生津。半夏半升降逆止呕。甘草二两粳米半升益气和中。第21 页,本讲稿共22 页 竹叶石膏汤证的热是余热未清,没有白虎汤竹叶石膏汤证的热是余热未清,没有白虎汤 证重,但阴伤、气伤较重,主证除

10、白虎证,有气逆欲呕,证重,但阴伤、气伤较重,主证除白虎证,有气逆欲呕,其他症状都比白虎汤证轻,但烦渴不减,因阴虚津伤。其他症状都比白虎汤证轻,但烦渴不减,因阴虚津伤。竹叶石膏汤是白虎汤减知母加人参、麦冬、半竹叶石膏汤是白虎汤减知母加人参、麦冬、半夏、竹叶。因气阴两伤胃气上逆,知母苦寒易伤胃,夏、竹叶。因气阴两伤胃气上逆,知母苦寒易伤胃,所以不用知母而用麦冬,麦冬甘味为主滋阴养胃气。所以不用知母而用麦冬,麦冬甘味为主滋阴养胃气。半夏降逆和胃止呕。半夏和麦冬配伍用量之比为半夏降逆和胃止呕。半夏和麦冬配伍用量之比为1:2 1:2,因半夏偏燥,证本身为阴虚津伤,所以必须用麦冬,因半夏偏燥,证本身为阴虚津伤,所以必须用麦冬,而且用量大。竹叶清心除烦,透泄胸中邪热。而且用量大。竹叶清心除烦,透泄胸中邪热。第22 页,本讲稿共2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