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发展的精神动力学1sth.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体发展的精神动力学1sth.ppt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心理发展从精神动力学角度看心理发展与心理障碍的防治与心理障碍的防治心理教育教研室 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儿童期的基本经历、内心冲突和精神创伤是儿童情绪障碍、神经症、心身疾病甚至重性精神病发生的原因。对孩子负责任,不能随意将孩子送给别人抚养精神分析治疗目标理解病人冲突的性质致力于理解儿童时期开始的不良适应行为以及它们对于成年生活的作用治疗的两个阶段发生变化理解儿童期所形成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模式理解儿童期显示出来的冲突关系会在医患关系中再度体现(移情)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婴儿期(0-1)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学步期(2-3)主动性对内疚 儿童早期(3-5)勤奋对自卑 小学
2、期(6-12)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青少年期(12-18)亲密对孤独 成年早期(18-25)繁殖对停滞 成年期 (25-60)自我完善对绝望 老年期 (60)胎儿世界出生前期(1)生命不是始于分娩而是受精卵着床之前胎儿已经对母亲的情绪和生理状态极为敏感孕妇处于愉快平静的情绪状态时,胎儿的活动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心理卫生学的大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孕妇在闻听丈夫阵亡的消息后其子女患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时代的非阵亡的子女 出生前期(2)生命并非始于分娩。胎儿能识别母亲的声音,并作出反映。母亲对胎儿的各种期望、幻想、焦虑及愿望等(精神性怀孕)。人类是生理成熟的早产儿。家庭继续作为
3、心理社会性“子宫”取代了母亲的身体。孩子发展的四个阶段0-2岁 母爱是中心环节3-5岁 父爱介入的最好时期6-10岁 建立良好的规则与代际界限11-15岁 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具有弹性0-2岁 母爱是中心环节孩子易和母亲形成感情依赖这个阶段是孩子的深层安全感和亲密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希望母亲要用最温柔的爱与孩子相伴。重回童年时光孩子不懂事,其实孩子的眼睛是最亮的,像个摄像镜头,早年的影像,一幕幕心中,过目不忘。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要忍受被父母遗弃的感觉。自幼寄养的孩子,感受不到母亲的爱,不能表达,只有不断的哭来抗议。孩子最大的哀伤,就是被家人抛弃。一部培训心理治疗师的 震撼人心的原版英文录像带妈妈,
4、29岁,金融硕士,跨国公司管理人员,2年前与丈夫结婚,孩子8个月。爸爸,34岁,大学博士,副教授。录像 开始显示豪华的相间别墅,豪华的家具,家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孩子的妈妈年轻漂亮气质不凡。孩子在睡觉,妈妈在厨房准备孩子的食物,孩子的突然哭了,妈妈抱孩子,想尽一切办法,来回走动,喂奶,全部管用。最后一个镜头是妈妈把孩子轻轻但很坚决地丢在床上。观察6个月龄的婴儿发现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会被他放进嘴里这一时期的创伤经验,如吸吮或喂养的创伤,会导致心理能量的固着及口唇期人格的形成。具有口唇期人格的成年人往往会倾向于依赖别人。如果创伤发生在长牙以后的心理能固着则会导致成人过度的攻击性。足够好的妈妈*一
5、个具有典范意义的专业术语*一种直觉性的描述*足够好的母亲开始的时候几乎完全适应她的婴儿的需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地适应得越来越少,并根据婴儿逐渐增长的能力来应对她的失败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1)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新生儿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是他们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对受到适当的爱和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一些婴儿从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和照顾,这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6、。基本信任对不信任(2)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如果护理是充满爱和惯常的,那么儿童就懂得他们可以不必为失去一位慈爱和信赖的母亲担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烦燥不安。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对任何人和任何东西都信任的儿童必然会陷入困境。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是积极的和有助于生存的。但是,信任感占优势的儿童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不会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自我意识库利认为,家庭和儿童的嬉戏群体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初的社会化主体,
7、这类群体是“人类本性的培养所”。Kohut和自体心理学的观点:当时针移向20世纪70-80年代时,精神分析的发展将又一个伟大的人物,美国精神病学家Heinz.kohut推上了前台。他在一系列论文和两本主要的著作-自身的分析和自身的修复中,根据他的临床发现设计了完全不同的对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现代心理学的临床解释,以及治疗模式。0_1岁0-18月 口欲期(1)儿童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其它养育者。口是孩子生活和兴趣的中心如:吃奶,哭叫,咬乳头(摄入、含住、撕咬、吐出、紧闭)。得到适当照顾的孩子会形成基本的信任感。得不到适当照顾-基本的不信任(口欲期固结)理想化父母孩子通过理想化父母的印象(全能
8、的客体)来发展自已的理想和雄心。如果孩子的发展是良好的,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为真实,并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儿童早年的发展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反之,如果养育者不能共情地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过份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有关自我意识的重要概念自信:能力的肯定自我效能:潜力的肯定自卑:自我评价偏低,自我不接纳 理想化的父母理想化的父母印象变形内化为孩子最初的理想。这一过程自婴儿期始至6岁之间完成。孩子在成长
9、中逐渐降低全能的感觉,他将全能归功于父母或养育者的支持和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这种发展被称之为“共情”。口欲期(2)母婴处于共生状态(Symbioses)儿童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母亲常常被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母亲识别出婴儿的要求并给以满足,形成了孩子最初的信任感。母亲所提供的持续、恒定的安全联系,是婴儿顺利发展进入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口腔的5种活动方式与人格特征(1)每一种活动方式都将成为某种人格特征的原始模式,即“原型”。摄入 获取性含住 坚韧和决心撕咬 破坏性如尖刻的语言嘲讽奚落挖苦人,也可能成为律师、政治家或评论家。吐出 排斥藐视,傲视一切,目中无人。紧闭 拒绝抗拒,孤独乖僻,谨小慎微。
10、口腔的5种活动方式与人格特征(2)上述特征是否将发展将发展成为个人性格的组成部分,取决于人在这些原型相关的经验上所遭受的挫折和焦虑的程度。例如,如果婴儿断奶突然,便可能发展出一种抓住东西不放的强烈倾向,因为他害怕断奶时创伤性经验会再次出现。贪婪和获取性往往是人们早年生活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食物和爱抚的结果。较强的人始终无法满足,追求的是替代品,真正的欲求是慈母的食物口欲期固结的特征()对吃比较有兴趣或喜欢嘴里含着东西如烟对爱人的态度就像自己的父母,依赖又抱怨得到爱和关怀太少,心理上非常弱小,成人后缺乏追求人生的勇气,没有胆量。.就像小时咬妈妈乳头一样,一生都用嘴来攻击别人,发泄自己的愤怒。不停哭泣
11、的(儿童)成人是一种无言的指责,指责别人没有给他所需要的东西口欲期固结的特征()“吹牛者”:口若悬河,说的话,做的事不一样“安静的孩子”:哭了还是得不到奶,于是不哭不闹,安静地躺着.属于听天由命的人.在肛欲期得到挫折退回到口欲期,从此不敢成长.肛欲期(2-3岁)儿童行动能力出现,是儿童学习自我控制的时期,也是儿童的自我意志和个性第一次张扬的时期。在树立自己的个性过程中,儿童常会反抗父母,所以教育心理学又叫“第一反抗期”。假如父母对儿童的独立行为压抑比较多,则儿童可能“退回”口欲期。因为害怕批评,他们变成乖孩子,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父母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 的个性的
12、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在妈妈介绍自己时用手捂住脸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儿童。自主性对羞怯这一阶段发生在出生第一年后至第三年。与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肛门阶段一致。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学会了走,爬,推,拉和交谈。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自主性对羞怯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
13、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肛欲期此阶段大小便习惯的训练是重要的课题,这必须在幼儿身心成熟到某种层次如能控制肛门及尿道括约肌,并能感觉和表达才是训练的好时机。研究结果:父母训练幼儿的大小便态度过于严格,易造成刻板、强迫性的人格。或冷酷无情、刚愎、暴躁、吝啬等所谓“肛门性格”。若态度过于轻忽,易造成放纵,不在乎的个性肛欲期对他人的需要和认同常充满艰辛和失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因为儿童过分的要求从来都不可能完全满足,因此与重要人物的关系都成为爱和恨的混合物.儿童对重要人物对自己的反应十分敏感.他人
14、对自己的评价与儿童最初的自尊形成关系密切.肛门期人格的特点 多数儿童在此期开始如厕训练,该训练的创伤会导致心理能量的固着,及肛门期人格的形成在此期如发展不顺利,成年后可表现为缺乏主见,缺乏自信过分爱整洁、固执或过于慷慨。或通过反向形成,表现为喜好挑衅,作对或喜欢控制一切。Oedipus期35岁()儿童对生殖器官及性特别好奇,可从刺激生殖器官而产生快感,同时出现恋父(母)情结.男孩恋母比较明显,母亲是其性依恋对象,而把父亲看成情敌,另一方面又惧怕父亲,因父亲是强而有力的权威象征、害怕阉割。处理此冲突,必须经过认同的过程,男孩仿效父亲,结合父亲的特质,感觉自己也拥有这些能力,当他能够像父亲时,父亲
15、也就不会伤害他Oedipus期35岁()家庭出现三角关系此阶段的男孩经常公开说:若爸爸在不辛中离开,他便与妈妈结婚针对父亲的主动攻击还可表现在玩具的偏好(手枪)仿效凶悍角色的游戏方面假如这种攻击性遭到父母的呵斥和惩罚,潜意识中可能形成较强的阉割恐惧 父母可能犯的2个错误(1)跟孩子太疏远包括空间距离和心理上忽视早年跟父母关系疏远,以至于成年后没有能力建立亲密关系,跟心理医生也会重复这样的关系。六岁之前,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跟父母分离,其坏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父母可能犯的2个错误(2)跟孩子距离过近,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关系过于亲密,双方缺少各自的空间,其危害成度不亚于
16、疏远。造成孩子没有独立性,换句话说,或使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对孩子的控制。自我界限不清,也许会试图跟所有的人建立亲密关系。主动性对内疚 (生殖器期)儿童形成主动性的关键时期成功解决这一危机会促使雄心壮志产生和目标感的形成.随着主动性的发展,体会到完成一项任务的喜悦.不能很好形成主动性的儿童,会产生内疚感,缺乏主动性,总是依赖别人.女孩通常在肛欲期即与母亲有较大距离,将父亲视为最理想的客体,母亲则被视为其竞争对象。一方面女孩更容易直接地把力必多投注给父亲,另一方面把攻击冲动投注给母亲。例如,两个五岁的孪生姐妹告诉他们的父亲,她们决定今后双双嫁给父亲并生孩子,父亲问道:“那妈妈怎么办呢?”女儿答道:
17、“她不就成了奶奶了吗?在这一阶段,孩子还会试图将父母间的亲密分开,比如晚上跑到父母的床上来。孩子自我成长和教育的巨大作用成长是一辈子的事,自我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很多人有不幸的童年,但她们一样成长的很好,有着健全的人格和骄人的成就。不犯错误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成年人把自己的问题完全归罪于父母,那是在推卸责任,也是在抛弃此时此刻的成长机会。潜伏期(59岁)潜伏期即指,儿童在经过口欲期,肛欲期和Oedipus期后(保留部分施虐受虐倾向、恋物倾向和偷窥倾向)进入一段安静的阶段此时,孩子对父母、兄弟姐妹的兴趣减少,而对动物、体育运动、自然界的好奇心徒增,爸爸、妈妈的形象为米老鼠或孙悟空所替代。
18、青春期(920岁)随着个体生理成熟,认知功能的不断发展,个体逐渐与家庭客体疏远,开始确立个体角色,形成个性,并且开始对社会、文化价值产生认同,此时期个体心理的发育可出现退行现象。青春期(920岁)青春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但同时也有重新解决这些冲突的机会,另外,我们也应认识到,青春期也是青年发展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创造性和改革性能力的关键期,如果一个社会不能理解青年的这种特性,而代之以压抑的方式对待青年,这个社会必将陷入停滞状态。青春期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1)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年轻人开始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回答是成功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
19、接受并欣赏自己。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会出现角色混乱等。1)10一12岁,青春前期此期向肛欲期退行,表现为嗜好寻衅滋事,人称“刺头的年龄”。此期,男孩愿与男孩在一起,女孩则与女孩为伍。2)1214岁,青春早期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则出现遗精,这些躯体的成熟,使少男少女们突然意识到儿童期的终结,由于精神准备不足,也使个体进入了“青春易激惹期”,此时肉体的性与心理的性的含义差别显著,青年可出现自恋性退行,即把兴趣从童年期的父母客体转移到自我和自己躯体上来,此期,个体开始在家庭以外寻找新的理想客体。如趋向于对歌星、运动员、音乐、特别的服饰或发式等的认同,通过对这些客体对象的认同,青年将自己与
20、父母或父母所期持的形象区分开来。3)1417岁,青春中期此期个体逐渐从自恋退行中走出,内驱力的压力推动青年男女们寻找异性新客体,这种新客体关系使自恋的欲望通过外界客体而满足,青少年常为这种客体关系而痴迷,同时又对伴随这种新客体关系而来的性兴奋感到恐慌不已。这是一生中最易受伤害的时期。因为儿童期末解决的潜意识冲突再度浮现,常使青年们不知所措,稍受挫折即会表现出认同危机,、即表现为角色混乱、颓废、吸毒、酗酒、攻击和表现为容易受权威人士和同龄群体的煽动。这期青年的自我是赢弱的,超我尚未成熟,而内驱力却是如此强烈。4)1720岁,青春后期进一步巩固中期的特征,但趋向于将自己的欲望与客体的希望结合起来,
21、此时,社会文化及权威人士对青年的影响逐渐减弱,社会通过教育、就业提供给青年进一步发展的机会,青年在此期必须对自己的今后作出抉择,必须经历与自己的过去分离。通过对事业的追求,青年人逐渐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并形成自己的身份。2035岁,成年早期(1)此期力必多和攻击冲动特别强烈,按古代行为生物学的观点,这种强烈的欲望是生物寻找配偶、生殖繁衍所必须的。从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看,此期是个体努力寻找一个稳定满意客体关系的过程,只有建立这种满意的客体关系,个体才能形成健康的自恋,进而形成稳定牢固的自我意象和自信心,也只有具有牢固自我意识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人发生爱的关系,
22、就是把自我认同与和他人的认同融合一体,这其中有自我牺牲,是一种永远抑制内在分裂的互相献身。2035岁,成年早期(2)此期青年男女也会经历角色的转换,如初为人父或人母或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一席之地,这种角色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冲击和挑战。此期的青年男女经历着自己童年期心理发育过程的重现,成为自己孩子的客体。父母常会将自己童年的客体关系延伸到自己的子女身上或重演自身儿童期未能解决的冲突,这种心理遗传性可代代相传。3550岁,成年中期继续发展和巩固成年早期的特征,但进入此期个体与他人的界限越来越清楚,如果再加上疾病的体验、亲人的丧失、孩子对自己越来越少的依赖或离家等。中年人的自恋性危机就会越来越明显。同时
23、,生活中的理想目标只能部分或根本不能实现,使中年人产生“理想自我”的危机,如果此期个体不能重新将自己的生活集中在一套新的价值上,即精神价值上。如果先前用于适应外部环境的能量不能转向对自己内心存在的适应,那么就会逐渐对生活丧失兴趣,生命仿佛空虚而无意义,这种价值的丧失产生人格中的真空。此期躯体化的抑郁障碍最多见,精神上的困扰是中年人心身疾病的重要原因。65,老年期 随着年龄增大,生活困扰越来越多,躯体疾病,经济条件下降,精神性和社会性隔离,使老年人越来越趋向孤独,此期,老年人完全可能在躯体和精神上退行进入第二个“童年”,可以出现对客体的强烈依赖。过度的创伤对心理世界的影响婴儿体验到的“只有快乐和
24、友善,这些都是毫无保留地给予他的当他发现他人的慈爱是反复无常的或者有条件的,当他感觉到他所拥有的东西依次都有被批评和被拒绝的倾向(他的)遭受挫折的社会性的爱就转变为焦虑如果挫折过于严重,这种爱就会转变成恨。”个案分析(1)有一位母亲求助:说她的儿子(14岁,1.7米高,70公斤)不去上学,成天在家玩电脑,只要叫儿子去上学就动手打妈妈,如果他爸爸再逼儿子,儿子就把头往墙上撞,并扬言要死给他们看。当我问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时,该母亲回答“不听话就打呗”,“多大时开始打的?”我问,“1岁半吧”母亲说,“打”是他们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现在儿子反过来打他们,父母已打不过儿子了。“你们爱自己的儿子吗?”我问
25、,“爱、怎么不爱,但这孩子犟得很,就得打。”我又问“当他还那么弱小时你们就打他,打是你们父母对孩子表示的爱吗?”母亲语塞“那现在孩子打你,你感受到孩子对你的爱了吗?”母亲又一次语塞,停顿了一阵,这位母亲说:“我知道我们做得不对,但现在对儿子一点办法都没有,自己也快崩溃了”科.胡特的五种需要科胡特假设了五种需要,分别为被赞赏,并使自己的梦境、希望和幻想被认可的需要;被关爱、被喜欢的需要;被安慰、使某人倾听并作出共情反应的需要;被激励和被关注的需要;被原谅的需要。需要持续受到阻止和压制?科胡特认为如果这些需要持续受到阻止和压制,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自信,自我结构就会受到损伤。自我会分割为真实的自我-与自身和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和虚假的自我-顺从最初监护人的需要、否认自我真实需要的谦卑自我。溺爱和忽视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和过多的保护,企图回避许多丑陋的现实溺爱剥夺孩子的独立性,会引起强烈的自卑感应鼓励孩子独立,允许自己作出决定,允许犯错误忽视的儿童长大后变得冷酷、怀疑他人,不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懂得爱。对家庭问题的四个看法该犯的错误要让孩子犯到什么时候犯什么错问题是个过客(朋友)家庭能够自然康复演讲完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