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用品业盘点和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体育用品业盘点和展望.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体育用品业盘点和展望在岁末年初回望体育用品业和体育产业这一年,中国体育用 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认为疫 情影响不小,但展望未来,他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近日联合会召开行业年终盘点的媒体通气会,罗杰回顾了五 年来联合会实体化改革的成果和挑战,也对体育产业发展做出了 研判与分析。他认为,鉴于中国经济整体的韧性和弹性,民众对 提高免疫力的认识以及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赛事活动的恢 复,体育和产业也会加速跑向即将到来的春天。回顾:“国潮”引领行业显韧性在过去的2022年,疫情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外需市场下行让行业受到较大冲击。罗杰透露,联合会走访了解 到,个
2、别企业外销下降为原来的1/3,但疫情三年来看,国内体 育制造业受到的冲击整体可控。据联合会统计,2021年末我国42家体育产业上市公司总市 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较上年涨幅超过30%,为行业在不确定 的大环境中确立了信心。而2022年初冬奥会、年末世界杯对大 众体育热情的带动,无疑也是大的利好。与此同时,基于新一代 消费群体对于中国文化IP和国货品质的认可和自信,”运动国 潮”显示出强劲动力,安踏首次超越耐克跃居大陆市场份额第一。 今年“双十一”,在天猫平台102个首小时成交额过亿的品牌中, 国货品牌占比过半,且大多数较去年都有着明显的业绩增长。各 种数据表明,运动国潮的长期价值依旧稳定。“中
3、国体育用品企业的韧性很强,在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很 多企业转而开拓国内市场,挖掘潜在需求的能力大幅增强。”罗 杰认为,这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扩大内需的要求是一致 的。去年异军突起的飞盘、露营、骑行、陆冲等网红“小众”运 动,值得关注。这说明体育消费并没有因疫情而消失,只是发生 了场景的转移。这既是新的商机,也说明国内体育消费新需求还 有待深入挖掘。止匕外,联合会持续观测发现,全年体育政府采购规模呈上涨 趋势,多来源于体育和教育系统,农村体育设施、体育公园、健 身步道采购项目有所增多,展现出政府在加大投入、拉动内需上 的部署。展望:赛事回归 反弹加速度上个月底,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传出
4、的万人呐喊 令人动容,也彰显体育的热爱和力量。中超最后三轮,成都蓉城 在此作战,首战就有31518名球迷,第34轮更是创造了 37928 人的赛季上座纪录。罗杰认为,球迷氛围重现,就是体育市场活力重现。“体育 消费很特殊,首先运动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消失,其消费也会 持续;同时,体育消费是一个很长的链条,从提升运动技能到提 升硬件装备,从自身锻炼到参加比赛,从参赛到观赛,从竞技到 表演,拉动方方面面的消费,不断往更高阶层在走。”其中,赛事的拉动效应无疑最为明显。国家体育总局去年中 旬提出,各地赛事应办尽办。2023年,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 情况下,国内各类赛事和活动将大面积回归。就国际大赛而言
5、,2023年将举办杭州亚运会和成都大运会, ATP上海大师赛也会如期上演。国内赛事中,除中超、CBA等联 赛将正常化外,最为热闹的无疑将是拥有大量人口的路跑。据不 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数百场马拉松计划回归。考虑到疫情带来的提高免疫力的共识,三年来大众被疫情打 断的运动热情,有望全面爆发。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新建、改扩建1000 个以上体育公园,同时加强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各地都承接 了不少任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溢出效应强,也会拉动不少相关 产业。赛道:走出去进校园刘映宏线上健身的火爆,成为去年不仅限于体育圈的现象级 事件。可见,居家健身是一大热门方向,背后是线上健身市场的 巨大潜
6、力。但罗杰认为,运动本身带有很强的线下社交属性,过去三年 受到疫情的限制,但今年更多人应该会走出家门,因此户外运动、 体育旅游不可忽视。谈到可能出现的“黄金赛道”,他介绍,联合会连续第三年 发布的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里提到了两点,一是轻 度运动人群的显著增长,二是运动场景向户外延伸的趋势明显, 如爆火的飞盘、露营、骑行。“我相信一方面小众、新兴的户外 运动热度将持续,另一方面大众体育消费将越来越下沉,成为更 多人的生活方式。这些变化都将推动户外产业持续火热。”路透社等媒体报道,中国有序恢复公民出境旅游的消息引起 各国广泛关注,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全球各地旅游相关行业都在 期待中国游客的到来
7、。“国内也应该关注体育旅游的趋势。”罗杰注意到,周围许 多人已经制定了出行计划,“有不少去滑雪的,孩子参加冬令营 的,还有计划去海南的、去跑马的。体育行业应该积极寻找和旅 游相关的结合点。”此外,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中提到的智能化健 身器材和青少年体育这两大趋势,也将成为体育用品业的重要发 力点。罗杰特别强调,在体育消费上,青少年群体不可忽视。体教 融合和“双减”政策为青少年进行运动腾出了时间,无论是学校 课后服务,还是社会上各类体育培训,广大青少年群体都具有巨 大的消费潜力。如果说这一点在2022年还因疫情表现得并不明 显,2023年则有望全面释放。具体到项目而言,在显著增长的轻度运动
8、人群中,排名前列 的还是跑步、健步、乒羽等。这些运动人口基数大,市场也是最 大的。“双十一”等电商节数据佐证了这一点。联合会:拓展边界搭建桥梁作为国家体育总局进行协会实体化改革的首批单位,联合会 自2017年实体化以来的多方位、多层次改革,受到广泛关注与 认可。罗杰表示,过去五年,联合会一直在思考,如何从市场角 度给行业搭建更好的平台,从始至终贯彻“服务政府、服务行业、 服务企业”的工作目标。为全方位服务行业和会员企业,联合会搭建、增设了标准化、 认证、信息服务和理论研究等工作平台,逐步形成了 “一个生态、 两个驱动、三大工具、多个品牌项目”的架构。即秘书处和各专 业委员会双线并行的组织生态,
9、体博会和标准化为企业从生产到 销售端提供的双重驱动,信息、智库和宣传三大服务工具,体博 会、体服会、中国体育产业峰会、标委会TC291、中体联公益基 金、中体联认证等引导行业发展的多个品牌项目。经过五年探索, 联合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边界不断拓展。罗杰介绍,为了做到有效服务,他们提出突破体育用品业的 边界,“要把整个社会作为服务对象,会员企业的产品卖到哪里, 我们就进入哪里”。五年来,联合会的桥梁作用更加鲜明。“联合会努力成为政 府和市场之间、国内外市场之间以及助力体育用品企业走向国际 市场的桥梁,初步实现了改革的初衷。”他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提出了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 优先位置”等要求。罗杰认为,这其中体育大有可为。“我相信 体育用品业、体育产业会和诸多行业一起向好。而联合会则将继 续做好服务,为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助力。”(据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李丽、林德韧)(2023 年)